第一篇:小班综合活动:爸爸的胡子
小班综合活动:爸爸的胡子 小班综合活动:爸爸的胡子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风趣,愉快地朗读儿歌,学习翘舌音“刷”。
1、学习用手指画短线或点,表现爸爸的胡子。体验玩色的快乐。
2、增进爱爸爸的情感。活动准备:
1、自画“大胡子爸爸”图片一张。
1、每个幼儿带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毛刷子一把。
2、酱油、爸爸的脸形谱、抹布。活动过程:
(一)儿歌:爸爸的胡子
1、游戏:你有什么感觉:
将软软的手帕、光滑的丝巾、冰冷的镜子、毛刷子,分别放在幼儿脸上,说说自己的感受。“想一想,什么东西在你的脸上也会感到有些刺、有些痒?” “爸爸妈妈亲你有什么不同?”
2、学习儿歌《爸爸的胡子》:
(1)出示挂图,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刷子为什么老想刷脸?”(2)教师朗诵第二遍儿歌。“你喜欢爸爸用胡子刷你的脸吗?为什么?”(3)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3、让幼儿出示爸爸的照片(最好有留胡子的爸爸,也有剃掉胡子的爸爸的照片),介绍自己的爸爸:你的爸爸有没有胡子?
(二)添画:爸爸的大胡子
1、教师操作:
(1)出示一袋酱油,“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2)老师演示将酱油倒在爸爸嘴的四周,用手指蘸酱油后,沿着嘴的四周拖拉形成一条条线或点,好象爸爸的胡子。
2、幼儿感受想像:“你觉得爸爸的胡子象什么?”
请个别幼儿演示:用食指拉出一根根胡子(长的、粗的、短的)。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画出长短、粗细不一样的许多胡子。
4、展示作品。
第二篇:语言、社会 爸爸的胡子
语言、社会活动:爸爸的胡子
活动目标:
1、体会爸爸对自己的爱的独特表达方式。
2、感受儿歌的风趣,愉快地进行朗诵。
3、理解儿歌内容,学习翘舌音:刷。活动准备:
1、幼儿有被爸爸胡子扎的体验。
2、教师自画“大胡子爸爸”图片一张,一把软毛刷子。
3、教学CD《爸爸的胡子》。活动过程:
1、教师用软毛刷子分别刷幼儿的脸,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2、引导幼儿说说被爸爸胡子扎的感觉。提问:想一想,什么东西也能让你感到有些刺、有些痒?爸爸亲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3、幼儿学习儿歌《爸爸的胡子》。(1)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儿歌。(2)教师提问,帮助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儿歌里说了什么?为什么说爸爸的胡子像刷子?刷子为什么老想刷“我”的脸?你喜欢爸爸用胡子扎你的脸吗?为什么?
(3)教师慢念儿歌,并用动作提示幼儿一起跟念儿歌,学习读准翘舌音“刷”。
4、幼儿以分组、个别等形式朗诵儿歌,教师鼓励幼儿将儿歌的风趣表现出来。
5、引导幼儿迁移能力。提问:你的爸爸除了亲你,还喜欢为你做什么? 附:儿歌
爸爸的胡子
爸爸一脸大胡子,就像一把大刷子。刷子老想刷我脸。刷得我呀咯咯笑。
第三篇:小班综合教案 教案 爸爸下班了
爸爸下班了
活动名称:爸爸下班了 执教人:李洋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尊敬父母,做让长辈高兴的事。
2、培养幼儿生活能够自理,开始学习关心别人。
3、认识汉字“爸”,并能组词、说句完整的话。活动准备:
字卡若干、口袋一个。活动过程:
1、激趣 教师可以扮演“爸爸”的样子,让幼儿猜猜是谁 引出活动。
2、讲述故事“爸爸下班了”。内容:门铃响了,珍珍连忙跑过去开门,啊!爸爸回来了。问小朋友:“珍珍怎样了?”小朋友齐诵;“珍珍接过手提包,又把拖鞋举的高,搬来一只小板凳,再把扇子摇一摇,爸爸爸爸辛苦了”。
3、告诉珍珍是个懂事的孩子,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才能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要求幼儿回家后为爸爸妈妈洗脚。
4、出示汉字“爸”让幼儿来认读,在文中找出“爸”字共有几个,并用爸字组词造句。
5、玩识字游戏“奇妙的口袋”,复习以前学过的字。
6、活动结束,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办家家(小班)
办家家(小班)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 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四)吃饱了,听音乐《散步》(小班)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 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文档仅供参考
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四)吃饱了,听音乐《散步》
第四篇:小班综合活动《水果》
小班综合活动《可爱的水果宝宝》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陈芝兰邮编:21303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通过各种感官来辨别水果。
2、通过教学活动丰富有关秋天水果的知识。
3、能按水果名称分类,帮水果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队。
重难点:按水果名称分类,帮水果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队。
设计理念与思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用“秋天的水果”让孩子们用直观的体验感受到秋季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同时,水果的色、形、味符合了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和认知特点,当我们专注于它时,会看到水果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是观察外形特征的对象,区分数量关系和建构大小概念的材料,装扮水果家族的媒介,孩子们每天谈论就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水果。为此,我觉得可以抓住这一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幼儿在与水果的亲密接触中丰富幼儿有关水果的经验。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口袋,口袋内装有3个相同品种但不同的大小的水果(苹果、香蕉、柿子、石榴)。
2、“橘子奶奶”一个,各种水果图片。
3、蛋糕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橘子,引起活动兴趣。
师:它是谁?是橘子奶奶还是橘子宝宝?(头上有皱纹)
二、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
师:今天是橘子奶奶的生日,水果宝宝要去给橘子奶奶过生日。水果宝宝全都藏起来了,请小朋友动动手,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有哪些宝宝?
师:除了这些水果,你还吃过哪些水果呢?(教师出示其他水果图片)
三、数水果。
师:这里还有许多的水果宝宝想去橘子奶奶做客呢。
师:请你看下你的口袋里是什么水果宝宝?苹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四、帮水果宝宝排队。
师:橘子奶奶说了它要水果宝宝们要排着整齐的队到它家去,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排队吧!
师:应该怎样排队呢?(教师引导幼儿帮水果分类、排队)
五、切蛋糕。
师:橘子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吃蛋糕之前还要干什么?(为橘子奶奶唱生日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师:只有一个大蛋糕给谁吃呢?(大家吃)怎么吃?(切、分)每个小朋友要一块蛋糕,我们一共要分几块呢?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数小朋友的人数,切蛋糕至每人一块。
六、吃蛋糕,结束活动。
第五篇:小班综合活动公开课
小班综合活动说课稿:好玩的刷子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是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就要改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美术教育观---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引入新的教学理念---给孩子一个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同时支持幼儿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达。
《纲要》中还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因而激发兴趣需要贯穿始终。
由于小班幼儿还在绘画阶段的涂鸦期。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如果我们沿着传统的美术教育观,过多的用蜡笔和白纸取代所有的绘画活动,进行“依样画葫芦”,那我们既违背了《纲要》的精神,也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创造能力和个性化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本次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他们喜欢情境式活动为依据,我采用邮递员送信,变魔术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玩刷子、刷色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刷画的技能,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刷画后出来的效果比较突出,在视觉上有冲击力,适合小班幼儿的审美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进而培养他们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二、说目标:
根据《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相关总目标,结合本次活动的特点,我将目标设计为:
1、学习用刷子来回涂画的技能。
2、享受共用游戏,共同刷画的快乐。
3、通过玩刷子,刷出图案,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第一个目标是技能目标,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本次活动的中心目的。
第二个目标是社会目标。主要是让刚入园的幼儿初步感知同伴合作的美好,并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快乐。
第三个目标是情感目标。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为下次的活动做一个精神铺垫,打好自主作画的基础。
三、说准备:
首先说说我的心里准备。由于我首次在这么多领导和优秀的教师面前开展活动,我压力很大。然而我们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又有四岁、五岁两个年龄层次。他们在各方面的准备还不完善,在活动中也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本次活动我以物质准备为主。在活动中准备了小刷子、小水桶、水粉颜料、废纸箱糊的纸房等东西。这些是本次活动内容必备的物质材料,也保证了幼儿个体和整体操作的展开。这里指值得一体的是废纸箱的利用。废纸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废材料。幼儿园的点心盒,幼儿家中的鞋盒等等,大的、小的,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然而我们农村幼儿园又缺乏物质条件,根据《纲要》废物利用的提议和本园节约办园的宗旨,利用废纸盒时常在耳边响起。因此,我们在纸箱上作画,也成为一种时尚。实践证明幼儿在纸箱上作画更能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说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开始部分。我分配角色入场,初步引起幼儿的兴趣。以“送礼物”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开展活动的兴趣。兴趣是活动得以开展和幼儿参与的原动力。
第二环节是认识创作工具的过程。因为每次的创作都有不同的工具,所以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工具的名称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也需要多次活动经验的累积,使幼儿逐步掌握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的。
第三环节是刷得过程。我设置悬念,激起幼儿刷得欲望。并在刷得过程中体验快乐,学习刷得技巧。这里我运用了教师示范工具的操作方法,是启发式的,是让幼儿自然而然的掌握工具的运用。刷得过程中幼儿共同合作,共同游戏,共同体验刷得乐趣。共同欣赏作品,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符合小班幼儿的审美观。
第四环节以游戏结束。首尾呼应。使幼儿在次体验合作的快乐,成功地快乐。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水果变变变
2010-01-03 19:31:20 作者:不详 来源:互联网 网友评论 0 条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众所周知,水果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水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来。如:常见的苹果、香蕉、橘子、葡萄、梨等。虽然他们知道的不少,但对水果的营养及对人身体的好处不是很了解。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对水果有正确的认识,加深对水果的喜爱,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我们觉得选择本次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必要性。又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目标为:
(1)通过分类、制作果盘、榨果汁等活动了解水果种类和营养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操作,并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体验同伴交流的乐趣。
本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水果的种类,并能分类。
难点是:了解水果的营养,知道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在活动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分类、制作等活动,在摆一摆、变一变、尝一尝等幼儿自主参与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
3、活动准备:《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依据《纲要》我做如下三方面的准备。
(1)学具准备:幼儿收集的各类水果并已洗好、水果刀、装饰果盘的辅助物、榨汁机.幼儿操作用的桌子三张
(2)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果有一定的经验(认识几种常见水果)。
(3)教具准备:孙悟空及制作果盘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与孩子的交互主体性,采取相互尊重、协商、交流、共同构建的方式,并共同学习与成长。采用的教法有:
1、情景创设法:利用孙悟空这个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将幼儿引入到活动中,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极大地调动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2、演示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我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演示使幼儿习得了制作果盘的技能技巧。
3、观察指导法:此教学方法是针对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指导的方法,它体现了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交互主体性的教育观念,我们创造条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幼儿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它是建构幼儿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活动有次操作,第一次是幼儿将收集来的水果按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在活动中我们尝试渗透了连续分类的方法,即:将苹果、橘子等分好后又按大小进行了依次排列,虽然这是大班的知识点,但由于是孩子们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因此幼儿很容易地就习得了。第二次操作制作果盘,这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个活动,孩子们自己剥橘子、拨香蕉皮、老师切苹果、梨等。在民主、平等而热烈的氛围中,每桌的幼儿都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果盘,他们不仅尝到了水果的香甜,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三次动手是制作果汁,这也是孩子提出的建议,果汁可以说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饮料,为了让幼儿了解果汁的制作方法,家长主动将榨汁机送到了幼儿园。当孩子们看到果汁从榨汁机里流出时,都情不自禁地拍起了小手。
2、多渠道参与法。《青岛是幼儿素质教育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探索的环境,引导幼儿在玩玩、做作、试试、想一想等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鼓励幼儿参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分一分、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水果产生兴趣。
3、体验交流法:苏霍姆林曾说过“幼儿的智慧是从指尖流出来的”。在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参与果盘的制作,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是尝试榨果汁。同时注重幼儿的语言交流,体现了生生互动。
四、说活动流程
在本活动中我们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使师、幼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
(一)激发兴趣(情景教学法、课件演示法2分钟)
师:看,谁来了?你知道他最喜欢吃什么吗?
幼:他是孙悟空
他喜欢吃桃子、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猕猴桃„„
孙悟空是幼儿喜欢的动画形象,看到孙悟空出现在眼前,孩子们的活动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并将自己知道的水果名称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二)摆果果(学法:操作法3分钟)
师:孙悟空听说小朋友也带来了许多的水果,我们把它放在桌上,想想怎样摆放孙悟空就能一眼看清?
刚开始,幼儿将水果按不同的种类摆放,当老师发现有一组幼儿将水果在按同类摆放的基础上,又按大小摆放时,老师及时地引导其他组的幼儿学习,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三)水果变变变(教法学法:课件演示法、学法:操作法、观察法、10分钟)
师:孙悟空看见这么多的水果,都快流口水了。我们来听听他说什么?(演示课件)
孙:如果将这些水果做成果盘我会吃个饱。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果盘吗?
幼:什么是果盘?
是不是放水果的盘子?
师:我也不清楚,我们问问孙悟空吧。(课件演示果盘的制作过程)
师:我会作果盘,你们会了吗?
幼:我知道要把橘子扒开;
还要剥香蕉,苹果要切成一块一块的;
把他们摆在盘子里,还要漂亮。
……
师:硬的水果谁来切?
幼:老师切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动手,看看哪一桌的果盘最漂亮。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了进一步操作和探索的欲望,当孩子们将剥好、切好的水果做成果盘后,发现还多许多的水果,我们随即提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水果还可以变成什么?”孩子们说“可以变果酱、变果汁等等”于是我们拿来了榨汁机榨果汁,当果汁从榨汁机里流出时孩子们高兴地拍起了小手。同时也体现了纲要进精神“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三)品尝交流(教法及学法:观察体验交流法5分钟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适当延长时间)
师:啊!真香,你闻到了吗?
幼: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我闻到了香蕉的味道;
我真想尝一尝„„
师:别忘了告诉孙悟空,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感受着成功的喜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幼儿逐步意识到了多吃水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平日不爱吃水果的幼儿也情不自禁地说“真好吃”。孩子们带着美好的情感体验结束了本次活动。
(四)活动延伸:将孙悟空清回家,继续收集水果制品,并向孙悟空介绍。
本活动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束,而是让孩子们持续不断地对水果产生兴趣。进而投入到非正规的自主活动中去。如:孩子们又认识了干果及一些不常见的水果和水果制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