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本性和逻辑[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8: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的本性和逻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的本性和逻辑》。

第一篇:教学的本性和逻辑

(全文找人代写的,写好了不给钱)垃圾

教学的本性和逻辑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郭雪云

郭雪云(1981-),女,重庆永川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院 在读研究生

邮寄地址:重庆永川胜利路239号百年华庭3-3-4,郭雪云 *** 摘要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服从于自然的普遍规律——这种规律对植物界、动物届和人都是起作用的。这种规律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学要适应人类的自然本性,教学要适应“普遍的秩序”即教学要适应自然规律,即教学的“自然适应性”的本性。关键词: 教学 自然 逻辑 一 教学的含义

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尚书 兑命》中的“教学半”是我国文献中出现

【1】最早的“教学”二字,是指“教和学各半”的意思。从字面上看教学实际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教一个学,这是中国人理解教学的基础,以后各家的阐述大都按次思路延伸。在此之后,比较系统地论述教学的论著当属《学记》了。《学记》是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也含有荀子的思想,第一次以教学论为主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学,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之后又论及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现代教学论学者对教学也有许多不同的认识。王策三教授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2】并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人们称之为“主导主体论”。台湾大教育系教师高广孚给“教学”下的定义是教师经由详细的计划和设计,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以指导、激励以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获得生活上必须的知识、技能、习惯和思想的一种工作 或活动。王道俊和王汉澜教授认为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传授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成有信教授则认为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两个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在学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然而,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又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活动。人们将这个想法成为“双主体论”。从这些对教学的认识中可以抽取很多带有共性的内涵,不管是那种理论,其中必定存在一个“双要素性”,也能够说明一个道理,教学活动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学生的学。教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学的基本含义是仿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传授和学习,实际上教学是一个整体活动或称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学,教师则无从教起;没有教师的教,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学习。教和学时不能分开的,是教师和学生向同一目标共同活动的历程,是相依的,互赖的,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教学的本质——教学包含学习。二 教学的本性

既然教学包含学习,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只是将无用的死的文字材料填塞学生的头脑,而应该考虑学生的因素,考虑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是容器,任凭教师传授给任何东西都可以,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是有感情的动物,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有个人的兴趣、爱好,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和自己的接受能力来选择性的学习,而不是教什么,学什么。正如夸美纽斯所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服从于自然的普遍规律——这种规律对植物界、动物届和人都是起作用的。这种规律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学要适应人类的自然本性,教学要适应“普遍的秩序”即教学要适应自然规律,即教学的“自然适应性”的本性。

教学的“自然适应性”是夸美纽斯在经验主义感觉论与人道主义儿童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理论,希望教学能够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和遵循自然的秩序,使儿童能够拼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获得自然、自主的发展。夸美纽斯指出,人是造物主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动物,因而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就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要养成博学、德行与虔信的品格,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心性聪明、行为谨慎、精神虔敬的人”。而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要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并重视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同时,虽然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些是应该从教学中取得的。他认为教学应当适应自然,要遵循自然界与教学本身的客观规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1.夸美纽斯十分强调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年龄特征。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他要求所有的教学科目都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求一切教学的安排都应适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一切教学都应考虑到学生的要求。关于教学应符合学生的天性倾向和兴趣爱好,夸美纽斯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议论。他说:“知识如果不和于这个或那个学生的心灵,他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人心的不同和植物、树木或动物之各不相同一样大,这个必须这样去对付,那个又必须那样去对付,同样的方法是不能够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假如我们试图消除一种天生的厌恶,我们便是和自然作对,这种努力是没有用的。因为不是没有结果,便是结果远抵不上所费的精力。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每个学生的天性不和,他绝不应该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面缺少的东西多半会有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为了使每个人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要根据学生的天性进行教育。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倾向选择学科,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比较大的效果;反之,尽管学生尽了很大的努力,其收效也是微乎其微。许多人由于选择了与自己天性不和的学科而遗憾终身。因此,学校、教师、家长都有责任帮助青少年选择与他的兴趣、天然倾向相符合的学科,使其智力得到顺利发展。

2.夸美纽斯号召人们小心注视自然的作用并模仿自然。他相信“在自然的指导下,迷途是不可能的”。他在《大教学论》的许多地方,详细阐明了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都应仿效自然的道理。他要求教学遵守自然法则的方法,“尽量把(教学)艺术的步骤和自然的步骤一致。”“园丁、画家和建筑家步随自然的后尘,得到良好的结果”,教育青年也该如此。他认为“人类教育应从人生的青春开此,这就是说,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因为儿童时期等于春天,青年时期等于夏天,成年时期等于秋天,老年时期等于冬天)。由于自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学校组织也应分为四个阶段:母育学校相当于春,国语学校相当于夏,拉丁学校相当于秋,大学相当于冬。他大量引用人类运用机械原理的许多实例,如,钟和船的运行、大炮的发明以及印刷术等等,说明一切事物只要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和谐的组合,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并获得成功。因此,他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出教学要循序渐进。他要求教学的各个步骤必须关联,要一环扣一环。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务使先学的能为后学的扫清道路”。在教材安排上要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务使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有它的指定的工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导”即从感官的活动开始进行观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记忆;最后进行实际练习巩固。因此,他要求在学校工作中也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那么,教育工作同样可以进行的迅速、省力而又有效。

夸美纽斯认为,“人生来是爱和谐的,渴求和谐的”,人有发展的加大可能,问题在于使人得到发展的机会与动力不是强迫。“凡是强迫孩子们去学习功课的人,他们便是给了孩子们很大的伤害,因为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志愿,这是不能够强迫的”。而目前的学校教育“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是非常 严酷的,以致学校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针对这一弊端,夸美纽斯提出,为了使儿童顺其自然地得到发展,必须废止强制性教学观念和做法,而代之以一种自由的教学体系,实施这种教学的时候不用鞭笞,无需严酷或强迫,它可以实施得尽量温和和轻快,尽量自然。在他看来,一切生存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目的,因此教学不需要外部强制,而首先要自然,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学生的自主空间,形成学生的自觉,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与动力。三 教学的逻辑

根据学应该适应自然的本性,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遵循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也要遵循人本身自然成长的规律。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法则。因而,“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人类的自然本性应该成为安排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在教学中应考虑儿童身体发育成长的过程及条件,认识到人类儿童的教学应当以其自然素质为起点,不应该违背儿童的自然发展。所以,“一切应学的科目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过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人的发展的自由和自然性要求教育者不能用强力来强制儿童。“知识若是不合乎这个或那个学生的心理,它就是不合适的”。即“学生不可以受到不适合他们年龄、理解力与现状的材料的过分压迫,否则他们便会在不实在的事情上耗掉他们的时间”。由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因为教学的任务即学生接受的知识是由教师担当的,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他的责任在于培植,不在变换……假如他发现了某门科目对于某个学生的天性是不相合的,他就决不应该强迫他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的状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设计教学,尽量让教学能“适应自然”。

参考文献

【1】 【2】 【3】 【4】 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李炳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二篇:纪实本性

纪实本性——用事实说话

纪录片与各种虚构和表演艺术相比较,它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了解真相”的心理。“客观事实说话”、“试听形象”说话是纪录片纪实本性的物质基础。纪录片摄影术具有再现物象(生活)面貌的物质特性。这一特性来自照相“再现”生活原貌的物质功能——照相的纪实本性。“照相本性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摄影影像的“再现”功能,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反对脱离现实粉饰生活;总结并提高了广角镜头和长画面的美学地位。这种强调客观真实记录的理论是西方写实主义文艺理论在电影艺术上的表现,在影视界获有广泛影响。

《颍州的孩子》拍摄过程中运用“照相本性论”的手法。比方说,孤儿高俊的奶奶去世之后,他被送到愿意收留并抚养他的亲戚家里。当感受到亲戚、孩子对自己的关心和温暖时,在镜头面前,高俊留下了幸福的眼泪。在那一刻,通过镜头简单真实地记录下孩子脆弱的一面。孩子的泪水从脸颊滑下,真实的镜头感带给观众的是触及心底的震撼,这就是纪录片“照相本性论”的力量。

纪实手法的运用保证了纪录片作品的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真实是纪录片各种功能和价值的基石。纪实和真实具有相对性,纪实是一种风格、一种追求、一种效果。纪录片是创作者通过对画面的记录、选删特定的时空、特定的内容编辑成的一部完整的作品,这也是纪实并非绝对化的根源所在。诚然,在《颍州的孩子》纪录片中也存在选取、编辑的痕迹。更多的详情请到绵阳装修三新装饰官网了解。

第三篇:分数的基本性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五(4)班:程丽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时,对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用故事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创设“”一家三口分西瓜”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科学验证。在探索和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124

学生三人小组合作用学具袋中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2、4和8,然后比较这三个

124

分数的大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很快能得出2=4=8,之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引导学生概括出数的基本性质,并通过2

3=2×0/3×0=?学生可以发现归纳的规律并不精确,0必须除外,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接下来再沟通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3、前后呼应。当学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我就带领学生回到开始设置的故事情境中去解答一开始大家的疑问,其实刚开始可能有的学生已经知道答案,但是却只是模糊的知道,而在学完后再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学生就更加清楚了。这样的设计使整节课做到了前后呼应。

4、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梯度,既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四篇:分数的基本性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组杨东

教学内容:教材第75~76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操作验证——合情推理——应用巩固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三张同样的正方形纸条,教师准备纸条,课件等。教学过程: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很好“温故而知新”这里有几道题,看看谁能解答。

一、复习

1、填空:48310

让学生说说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2、计算:120÷30=(120×3)÷(30×3)=

(120÷10)÷(30÷10)=

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二、诱发揭题

1、引导学生将上面的除法算式的商用分数表示。通过计算发现3609012030==12

师: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也知道了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在分数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存在呢?那么这个性质又是什么呢?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2、师:好,我们再来看一组算式。1÷2=0.5=

(1×2)÷(2×2)=0.5=

(1×4)÷(2×4)=0.5=

引导发现:==,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创设情境,又通过让学生猜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为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 三.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观察比较

师:我们通过计算发现==是相等的,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办

8法还能验证它们相等?

(1)同学们,你们的桌面上都有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条,你能按以下要求做一做吗?

①、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颜色(温磬提示:折痕最后能用笔描一描。)②、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汇报:

122448

12,24和

12,24和

48,并涂上

都等于整张纸的一半,也就是说,(3)教师课件展示涂一涂。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折纸条,观察比较涂色部分,教师操作验证,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二)合作探究,概括性质。(1)我们都验证了

122448,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完全不相

同,可是它们的大小却相等?这个等式里会不会隐藏着一些奥秘呢?想去了解一下吗?

请同学们有序的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它们各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完成后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

(2)让学生试汇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

①、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汇报,教师操作课件显示。

②、从右往左看,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汇报,教师操作课件显示。

(3)学生试着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让学生充分感知后,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5)教师提出疑问: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指名学生回答)如:这句话中的“相同数的数”能是“0”吗?为什么?四人讨论。讨论后,让学生明确:

①、如果分子,分母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0

②、因为0不能为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四、应用巩固

1、试练: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总结出来了,那么我们能不能应用呢?

1315319



4205151862、把

00,分数的分母不能为

1024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题目要求。

②让学生到讲台上讲一讲自己解题方法及解题的根据。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1

168

35



1620





454、把和

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5、请你当法官(说明理由)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

(3和

51016的大小相等,分数单位也相同。()

3549

(4)将变成后,分数扩大了7倍。()

6、我也来提升!(1)、把(2)、1218

47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是()。

6

6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和我们分享一下的吗?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2448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例2:

2434

8

102242

5

第五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南城第一小学李秀芹

教学内容:教材40 —41页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CAI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2、课件显示: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3:4 0.4:0.2 5/8:1/4

2:8 9:27

二、认识比例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 师: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

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

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板书:比例)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

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生动手写比、求比值)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比例的意义。(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

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

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小练习,课件出示)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自学比例的名称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41页,自学41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生自学名称,汇报,师板书名称)

2、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特性呢!你们想去发现这个特性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指名读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合作学习发现的规律。

师: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呢?分组验证课前写出的比例式。

师:问想一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根据比例的意义去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什么去判断?(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是什么样的?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见课件)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下载教学的本性和逻辑[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的本性和逻辑[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教学设计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要求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对比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

    逻辑和语文学习_教学设计_教案(模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

    逻辑狗教学总结

    逻辑狗教学总结 逻辑狗教学总结1 本学期开设了“逻辑狗”思维训练教学,第一次接触这门教学压力比较大,因对这门教学还不是很了解,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这门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考试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1)有人是本科学历(2)单位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3)有人不是本科学历。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  A、......

    谈新美术教学中的生本性

    谈新美术教学中的生本性 镇海中学 林敏 内容摘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 问题情境 解决策略 思维品质 “画完了,但画得很差,就撕了......

    庄子本性与物性[模版]

    庄子本性与物性故事: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只船啊?” 法磐回答:“只有两只船。” 乾隆问:“......

    《人民的名义》—固守本性

    《人民的名义》—固守本性 一碗面,一杯酒,一场会吹响了反腐的号角......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性的贪婪也浮现在了大众的面前,这让我突然想到前不久再次阅读到周梅森的《人......

    本性之美小学日记

    人,在小时候,都怀着人世间最真挚的美德。孝,就是其中之一,有孝心的人都被人们所称赞。古往今来中国出过多少大孝子,比如黄香,他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九岁时母亲便去世,又没有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