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学互动教案(推荐)

时间:2019-05-15 08:0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学互动教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学互动教案(推荐)》。

第一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学互动教案(推荐)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五年级

王莹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

学具准备: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正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的线段、8个苹果的图片、4个正方形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1)请举一个分数的例子。(2)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

2、出示导纲:

(1)看课本第60页,了解分数的产生。(2)你能距离说明1/4的含义吗?(3)同学们在表示1/4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4)什么可以看做“单位1”?

(5)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对于“单位1”有什么要求?(6)分数段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

二、合作互动:

1、生生互动:讨论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全班讨论交流

三、导学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馈训练。

1、说出的阴影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2、书上第62面的做一做

3、拿出的都是1/3,猜一猜哪个盒子中的粉笔最多,为什么?

4、见课件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学习方法:查阅资料

动手实践

第二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2)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及视频,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题。

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3)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2、完成导学案的内容

3、合作学习

(1)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表示分数。

14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相同点: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板书:平均分)不同点:分的东西不同,分的东西的总体的数量也不同。他们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总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整体单位“1”)(2)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成单位“1”?(3)再次研究、。

露出来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的,你能画一画,并说一说它的整体是怎样的吗?

***4的意义。(板书:)

34(4)学生任意写一个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5)认识分数单位:

学生先完成做一做再交流,概括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的单位。

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它们有几个这345623样的分数单位。

5、课堂检测:导学案的【当堂检测】内容。

6、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四、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五、教学反思:

第三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说教材

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

2、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2、通过揭示概念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了解产生。

1、师:三年级时,我们曾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可是,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2、出示课件(古人度量物体长度图)

a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b师:古时候没有尺子,人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人们发现这块石头长三段多一点,于是在旁边记录的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这样应该怎么记呢?也就是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该怎么办呢?

(出示像图中那样打结的绳子,边演示,边说明。)预设:生答用分数。

c师:哦,有的同学说用分数,可以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也有这种情况。

3、出示课件(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a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b再说一说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可以怎样平均分? c每样物品每人平均分到多少?

4、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一种数---分数,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的表示出来。所以,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一定要努力掌握它。

5、了解分数的历史。(出示课件,请生默读)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1、师:刚才我们说到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可是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2、课件出示:你能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四分之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请生说图意: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追问:这样的2份呢?三分呢?

3、请生拿出手中的纸片,说一说。

要求:要指着图来讲,手势比划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都是用1/4表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预设:生1:分的东西数量不一样,有些是一个物体,有些是一些物体。生2:同样是1/4,但表示的东西不一样。

5、明确单位“1”的含义:对,不管是一个苹果、一个圆形、一条线段、几个苹果、4根香蕉、8个面包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不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6、师:谁来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出示课件,再次强调单位“1”的含义。)

7、明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板书)a生齐读。

b玩游戏:请生说一个分数,其他同学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c同桌互相说一说。

8、课件出示P62“做一做”。师:这道题的单位“1”是什么?

师:根据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这几个分数1/

2、2/

3、3/4所表示的意义吗?

9、回顾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明确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师: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子、分数线、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师: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

过渡语:分数它不仅有分子和分母,它还有分数单位。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那个自然数,它都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所以1就是自然数的单位。不管是多大的物体他都是由很多个1立方米组成的,所以1立方米就是体积的单位。那么,你们猜分数的单位是什么?比如3/5它是由一个一个的1/5组成的。所以它的分数单位就是?(1/5)师问:那么分数单位所表示的意义你能根据分数的意义说出来吗?

(二)分数单位的意义

1、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板书)

2、举例说明:2/3的分数单位是1/3,2/3里面有2个1/3。师问: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可以组成1?

3、课件出示P64页第8题 指生说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分层练习,深化理解。

1、课件出示第63页第1、2、3、4、5、8题。a指生回答

b说一说什么是单位“1”,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母呢? c分数单位是多少?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猜猜一共有几枝?理解单位“1”不同。

2、课件出示:填空、判断。

3、课件出示:思考下图中涂色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五、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

六、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原因有以下三点:

1、学生上一次接触有关分数的知识是在三年级,所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很陌生,基本已经忘记。由于课前没有复习,所以学生没有很好的接受新知。

2、教师在本节课知识的讲授方面虽然面面俱到,但不深入,讲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模棱两可,在练习中频繁出错。

3、教师不善于小结,教师应在每一个小知识点后小结,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第四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城阳二中小学部 李顺慧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练习十一部分习题。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学情分析:

概念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必须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说才达到,而且这也是学生喜欢的,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形象的语言,同时激活课堂氛围。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经历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3、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 ”表示。

4、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并理解单位“1”,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李老师非常高兴能跟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上一节愉快的数学课吧。夏天就快到了,同学们喜欢吃的西瓜又快上市了?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这有一个大西瓜,要分给四个人,怎么分最公平呢?平均分成四份,如果用一个数来表示每个人得到的西瓜,该用哪个数表示呢?1/4。对于1/4这个分数,你还了解些什么呢?现在同学们都知道用1/4这个分数来表示每个人得到的西瓜,那同学们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分数产生的历程。(播放视频)我们前面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刚才同学们把一个西瓜给平均分成了四份,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有八个小正方形,能用一个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吗?

说一说这个数的含义是什么?八个小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4,这其中的一份里面有几个小正方形呢?(2个)那1/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材料,先来看看都有什么?(一张长方形纸片,一段绳子,四张小狗卡片,十二个小圆片)请每位同学们任选一种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1/4,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出1/4的?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表示1/4的。

刚才同学们在分物体时都是怎样分的呢?(平均分)嗯,平均分,那我们分的这些物体在数量上相同吗?不同,有的是一个物体,而有的是一些物体。但是我们在分的过程中都把它们看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单位1”。(板书)

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够看作“单位1”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现在这有一盘面包,把它平均分成五分,其中的一份该用哪个数表示呢?说一说3/5又是什么含义呢?

现在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分数,和同桌说一说,它是什么含义呢?谁能起来介绍一下?看来,如果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老师这还有一些分数,请同学们看一看它们又是表示什么含义呢?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这还有一个圆呢,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那每一份占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呢?1/2,1/4,1/8,同学们,像这样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请同学们看,这里有一个圆,你能用一个数表示涂色部分吗?

5/8,那5/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请同学们说一说下面分数的分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那分数单位是由谁决定的呢?(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三、实践探索

猜猜一共有几只粉笔?

(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小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分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希望大家认真的学好分数,让分数更好的为生活所服务。

第五篇:导学互动

思想品德课导学互动式教学初探

荆紫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建清

一、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文化课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借助于一定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等方面建的教育。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思想政治》更名为《思想品德》,这也表明:初中思想教育淡化教材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和活动实践,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新教材、新课标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变革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这种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观念,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主要形象中解放出来,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

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组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之间的多边互动。

二、导学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导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把教育活动看做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提倡导学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导学互动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注重发展学生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交际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多思、好问、敢于尝试是他们这一阶段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年龄不断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沉闷、呆板的教育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要想走出空口说教的困境,就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思考、辨析和探究,主动认识新知识,领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获得新知。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能否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善于利用好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改革,弥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弊端,于此,在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导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给了学生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学习知识的主人,通过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教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充满热情、思维活跃,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这必然使教师深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达到完美的良性互动。

四、导学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优势

导学互动式教学是指在个体活动基础上的集体活动,就是通过交流、合作、展示等活动方式,使学生吸取集体的智慧,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导学互动式教学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地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从而真正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新课标要求。较之于传统的讲授型课堂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1、导学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为其不断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导学互动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增加,也要求学生在课余认真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充实自己,以满足课堂上参与相关主题的讨论和学习的需要。

3、导学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与学生相互呼应,这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教学双方最佳状态的发挥,真正地促进教学相长。

五、导学互动式教学设计

导学互动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变“传递——接受”的传统讲授方式为“合作——探究”的开放活动方式。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会发现,学会反思;还应当引发话题,参与学生的开放式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式和步骤,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以下就如何开展互动式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发互动

在思想品德互动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既要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既要体现具体案例的个性,又要体现知识的共性。我在教《平等尊重你我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时,举了一个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的例子,大象在与野猪赛跑时,中途败下阵来,但却毫无怨言地为跑到终点的野猪鼓掌致意。比赛结束,大象获得了最佳荣誉奖,颁奖嘉宾狮子解释说:“当大家都在为自己家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唯有大象不忘为别人喝彩。”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为别人喝彩”为什么值得推崇?②大象之所以得到最佳荣誉奖是因为它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③大象得奖给你什么启示?提出问题之后,开展讨论。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故事主题,产生联想,领悟生活中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立、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正是课改所希望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二)创设生活情境,孕育情感,创建互动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互相交流,归纳迁移,在场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新知识,培养情感,发展个性和能力。在创设情境时,既要考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又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让学生觉得有话说。我在讲《我和父母交朋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时,我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看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的片段,创设了多个情境:播放满文军演唱的《懂你》的歌曲,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全班同学背诵孟郊的《游子吟》这首古诗,让同学们领会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拨动同学们的心弦;用《好妈妈》的旋律进行创作表演,调动同学们的爱母情思;给妈妈画像,表达对妈妈的敬爱和感激……这样,同学们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气氛中,尽情地表现着,能动地活动着,此时的课堂已不只是双向的互动形式,而是多向的交往,集体的互动。

(三)深入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促进互动

从实践操作入手,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观察、分析、提炼,从而培养能力。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然后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写出报告。这样,有了“第一手资料”,更容易促进学生的互动。我在讲解《网络交往新空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前,针对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和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情况,我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相关材料,找出网络交往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并写出调查报告。在上课时各小组拿出自己的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和讨论,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往。这样的学习,从实践中来,从学生中来,同学们自己动手,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四)及时进行评价,满足情感需要,激励互动

互动式教学方式必须基于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能给同学们提供一种温馨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情感需求,点燃他们的心灵火花。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评价,以评价启动内需,有效地建立师生、生生相互评价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为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赏识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以口头评价、及时评价、随机评价为主,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一个故事、一段录像……都可以作为评价激励的手段,要让评价作为激励互动的载体,伴随教学的始终。

六、导学互动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思想品德》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传统说教式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是大讲大道理,然而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师应该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下面举一实例:

在《学会调控情绪》,首先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将喜怒哀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是为了体会。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理由呢?你们会采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学生“看情绪”,用多媒体来完成,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言,自设情景。让学生谈心得体会,情绪的调整方式。教师在指导这一过程要注意加紧契机,在适当的时候,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经过长期这样的互动,潜移默化,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指出:新课程改革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建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这就是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关注,有兴趣去关心现实问题,主动探究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互动式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总之,思想品德课互动式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想在互动学习中产生共鸣,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感地带”。

下载《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学互动教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学互动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许昌市郊吴庄小学 樊鹏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分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单位......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王峰 市里面的专家来指导数学课,哪里敢掉以轻心,由于是一节公开课,所以选择了一节自以为比较好讲的新课。于是本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教学设计,找......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最终定稿]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观课报告 张小翠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给我总的感觉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活跃,充满激情,教学效果良好,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从整体上感觉课......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后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84团学校吴海燕 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最终定稿)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课程标准把“认识分......

    微课《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设计 邢台市三义庙小学 李育如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材45页46页......

    鸡毛信导学互动教案(推荐五篇)

    20、鸡毛信 【教学目标】 1、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 3、用浏览与精读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