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后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84团学校
吴海燕
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
在新课展开环节,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和概括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在通过比较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单位“1”。最后对大量具体的分数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分数概念。这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感知过程。
二、制造矛盾,突破分数认知难点
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通过读课本上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分数的意义。
三、创设和谐、民主的空间
心理学表明:良好的、愉悦的环境能激发人积极向上。课堂上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信息多向交流,有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让学生感受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使他们兴趣盎然,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
四、巩固练习。
练习设计上还是体现“数学源与生活,回归生活”这一理念,主要以书本上的练习题为主,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因此我设计了猜谜语、动手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生活与数学联系。
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还有些地方做得很不够。如“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一点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对单位“1”还是理解不透。还有在练习设计上还不够理想,轻视新知的巩固,过份强调了知识的拓展。让整个教学过程看上去好像还是不够实。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梳理教材的体系、通读教材、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钻研挖掘教材、理解数学的本质、明确知识的生长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延伸点、挖掘内隐的数学思想,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我们都能上好每一节数学课!
第二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王峰
市里面的专家来指导数学课,哪里敢掉以轻心,由于是一节公开课,所以选择了一节自以为比较好讲的新课。于是本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教学设计,找课件,修改再修改,终于准备好了。
上课前还是紧张,跑了2次厕所,以缓解情绪,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交际恐惧症,“战斗”开始,经过40分钟的激烈鏖战,拿下了。刘老师的点评面面俱到,给出的建议至今记忆犹新:
1、放不开,没年轻人的活力(汗!!)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
2、学困生关注较少;
3、数学知识点应该默读;
4、课堂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写字的姿势等;„„
结合刘老师的点评,我对本节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1、本节课重视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对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一开始,用上学期的游戏的公平性对分数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复习,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接着就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入手慢慢引导,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2、做到了以生为本,却忽略了课本。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说、做、想,可从始到终,书本一次都没有打开过。
3、对课本知识专研还不够透彻,有的知识点应该详细讲解,却只是蜻蜓点水,这样一来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4、对课堂中的一些突发变故没有进行预测,导致知识讲解很尴尬。比如对4个苹果,怎样分?分成几份,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课件制作的是先分4份,每份占四分之一,结果抽问的时候,该生是先分成2份的,这个时候老师由于没预测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变得非常被动。
5、时间安排不妥当,以至于设计的精彩练习没有时间进行。“有缺陷的美才是真实的美”,课后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这些缺点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第三篇:《分数的意义》课后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花洲实验小学 刘建华
一、自我评价:
1、反思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基本达到备课时的设想。实际教学基本按照原计划进行,只有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这个环节,由于相关视频因设备原因无法正常播放时,我临时调整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62页的小资料来了解分数的产生。知识传授效果良好。
2、反思教法情况
教法的成功之处是,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分一分、自我创造分数等,来体验得到分数过程,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中我对留给学生动手、动脑、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把握的不够合理。
3、反思学法指导工作情况
在本节课中,我在学生思维训练方法指导的比较到位,学生数学迁移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指导的还不够,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效率还有待于提高。
二、反思问题
1、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至于出现前松后紧和拖堂现象;
(2)个别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是心有余悸地展开讨论,占用较多时间;
(3)教师放手的还不够,在学生进行汇报时,语言表达不是很恰当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补充的较多;(4)对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指导的不够到位;
(5)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
(6)课件没有完全调试好,介绍分数的产生时没能发挥多媒体资源的
优势进行教学。
2、反思课堂上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
在教学分数单位含义后,我发现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有所下降,我及时采取了抢答分数的分数单位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又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三、课堂重建
1、我的收获和感悟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不仅收获了很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认识单位“1”时,学生能先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这样为认识单位“1”,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
2、对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
对于本节课不足之处的改进策略及设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改进、去思考:
(1)教师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调,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放在教学的重点;
(2)数学课堂上要尽可能精讲多练;
(3)教师要丰富自己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好的表现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去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3、对某些教学环节的改进设想
在经历了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活动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去设计:只给一个分数,如,让学生举例交流它的含义,之后给学生这样两个分数 和 让学生再去交流它们的含义,从而让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分成若干份”和“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这些关键词语。
在认识分数单位这个环节还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自学,随后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通过适当的练习及时巩固学生自学效果,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信心。
第四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2)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及视频,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题。
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3)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2、完成导学案的内容
3、合作学习
(1)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表示分数。
14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相同点: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板书:平均分)不同点:分的东西不同,分的东西的总体的数量也不同。他们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总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整体单位“1”)(2)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成单位“1”?(3)再次研究、。
露出来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的,你能画一画,并说一说它的整体是怎样的吗?
***4的意义。(板书:)
34(4)学生任意写一个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5)认识分数单位:
学生先完成做一做再交流,概括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的单位。
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它们有几个这345623样的分数单位。
5、课堂检测:导学案的【当堂检测】内容。
6、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四、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五、教学反思:
第五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说教材
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
2、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2、通过揭示概念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了解产生。
1、师:三年级时,我们曾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可是,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2、出示课件(古人度量物体长度图)
a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b师:古时候没有尺子,人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人们发现这块石头长三段多一点,于是在旁边记录的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这样应该怎么记呢?也就是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该怎么办呢?
(出示像图中那样打结的绳子,边演示,边说明。)预设:生答用分数。
c师:哦,有的同学说用分数,可以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也有这种情况。
3、出示课件(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a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b再说一说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可以怎样平均分? c每样物品每人平均分到多少?
4、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一种数---分数,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的表示出来。所以,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一定要努力掌握它。
5、了解分数的历史。(出示课件,请生默读)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1、师:刚才我们说到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可是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2、课件出示:你能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四分之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请生说图意: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追问:这样的2份呢?三分呢?
3、请生拿出手中的纸片,说一说。
要求:要指着图来讲,手势比划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都是用1/4表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预设:生1:分的东西数量不一样,有些是一个物体,有些是一些物体。生2:同样是1/4,但表示的东西不一样。
5、明确单位“1”的含义:对,不管是一个苹果、一个圆形、一条线段、几个苹果、4根香蕉、8个面包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不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6、师:谁来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出示课件,再次强调单位“1”的含义。)
7、明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板书)a生齐读。
b玩游戏:请生说一个分数,其他同学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c同桌互相说一说。
8、课件出示P62“做一做”。师:这道题的单位“1”是什么?
师:根据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这几个分数1/
2、2/
3、3/4所表示的意义吗?
9、回顾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明确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师: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子、分数线、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师: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
过渡语:分数它不仅有分子和分母,它还有分数单位。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那个自然数,它都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所以1就是自然数的单位。不管是多大的物体他都是由很多个1立方米组成的,所以1立方米就是体积的单位。那么,你们猜分数的单位是什么?比如3/5它是由一个一个的1/5组成的。所以它的分数单位就是?(1/5)师问:那么分数单位所表示的意义你能根据分数的意义说出来吗?
(二)分数单位的意义
1、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板书)
2、举例说明:2/3的分数单位是1/3,2/3里面有2个1/3。师问: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可以组成1?
3、课件出示P64页第8题 指生说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分层练习,深化理解。
1、课件出示第63页第1、2、3、4、5、8题。a指生回答
b说一说什么是单位“1”,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母呢? c分数单位是多少?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猜猜一共有几枝?理解单位“1”不同。
2、课件出示:填空、判断。
3、课件出示:思考下图中涂色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五、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
六、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原因有以下三点:
1、学生上一次接触有关分数的知识是在三年级,所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很陌生,基本已经忘记。由于课前没有复习,所以学生没有很好的接受新知。
2、教师在本节课知识的讲授方面虽然面面俱到,但不深入,讲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模棱两可,在练习中频繁出错。
3、教师不善于小结,教师应在每一个小知识点后小结,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