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和政治课结合资料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
内容提要:
探索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整合,是当今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这一探索的重点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为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实效,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培养目标而服务。
本人认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整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超媒体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利用多媒体的网络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其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三大方面的影响,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受学校条件、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限制,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状况。由此,我们感到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育思想的转变,而且需要教育技术的更新,素质教育呼唤现代信息技术。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显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决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能奏效的,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离不开他们作为受教育主体的积极的内化活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仅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不受限制地再现于课堂,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递范围,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感觉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努力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整合,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对某一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近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东西不乱放》一课时,教师首先把课文内容制成课件:李芳由于乱放东西使自己用时不好找,耽误了时间,上学迟到了,课上数学题也没做完,使学生初步明白了东西乱放的坏处。紧接着教师在展示窗口出现一幅李芳的“房间”图:床上被子乱放,鞋子东一只西一只,袜子乱扔,衣服堆在沙发上,铅笔盒用完随便扔在桌上„„,让学生利用鼠标拖动物体帮助“李芳”整理房间,把摆放乱的物体拖放到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点来摆放物体,气氛活跃,特点突出。这样的交互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伟大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里人们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格整体不可缺少的特质因素。道德情感具有巨大的动力,如果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别人的行为冷漠无情,他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是非分明,他的道德认识也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只有认知和情感相配合才能推动道德认识发展为道德信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感波动归根结底是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人所产生的“情感波”的大小是由外在客体的“情势”及内在主体的“需要和期望”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合并,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
例如在讲《我是中国人》一课时,由于教育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对“祖国”一词既陌生又抽象,对祖国的伟大、可爱更是缺乏感性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实际,我运用了多媒体模拟教学情境,首先利用VCD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也可以边唱边舞,创设一种愉悦情境,使学生成为歌颂祖国的“主动角色”,进而记住“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听、唱、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紧接着,用课件展示祖国的美丽山河:天安门象征首都北京是全国的心脏;美丽的“东方之珠”象征着祖国的腾飞、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台湾、香港、澳门象征着祖国的统一大业正在完成;依山建筑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象征着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新疆的葡萄沟、海南的椰林,象征我国物产富饶、地大物博;奔腾的长江、黄河象征着中国的民族之魂;绵延的万里长城象征着中国人的不屈精神;秀丽的西湖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绿色的九寨沟使人时时向往„„这一切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学生边看边发出“呀!我们的祖国真美!”“啊!祖国真好!”在这声声赞叹声中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之感表露无遗。这样,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通过录像、课件等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真情。
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超媒体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几个过程中,“知”是基础,只有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才能产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使志坚、行实。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超媒体、大容量也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具有“联想式”的特点,按超媒体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其中,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的多。同时,计算机的大容量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例如在讲《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一课时,我把五十六个民族的资料制成课件,分为民族简介、风俗习惯、服饰、节日与传说、建筑等几块内容,每块内容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如在“民族简介”内容中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人口状况、主要居住地、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在“节日与传说”内容中包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优美传说等,把这些内容用文字说明、图片展示、影像资料、图表比较等方法表现出来,并把全部信息组织成网状,采用全方位的交互控制,可以方便的从一个信息“跳”到另一个信息,由学生选择性的获取,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道德的认知。
四、利用多媒体的网络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信息化社会里,合作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对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计算机网络在沟通、交流等方面具有直接、方便、快捷等特点。组织学生在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等硬件条件下,进行讨论、咨询、协商完成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与沟通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并随时随地的学习,不但可以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无限乐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丰硕成果,从而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讲《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课时,让学生以协作小组的行式来学习,先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看电视搜集有关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灾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按“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其他污染”自愿结成组交流,整理信息,以便在课中汇报、讨论并让学生们都当治理环境“小专家”,对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治理意见,同组的同学相互合作,写出治理方案。小组内争议较大的,较模糊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小组间的交流,甚至师生间的交流。像这样,学生间的互帮互学有利于他们的协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为协助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可以同时与几个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实现了师生间的合作。
五、通过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此可见,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有机结合,正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着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例如在讲《保护人类的朋友》一课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谁是人类的朋友?”“为什么说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怎样保护人类的朋友?”让学生个体学习,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并让学生研究解决保护动植物的办法,制定行动方案。在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起体验,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网上和收集资料过程中的体验,选定一个本地区或自己感兴趣的生态平衡的主题,制定一个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可任意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需要什么资料可以继续上网查找,指导学生在计算机资源库或网络中探索,极大的补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使学生在获取分析、加工应用信息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对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总之,探索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的整合,是当今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这一探索的重点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为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益,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培养目标而服务。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整合
恩施市龙凤初中
陈廷緒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一、认识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科中的应用为更好地体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自主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一,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帮助者,而不是学习的控制者、包办者。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学生会主动地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其二,学习的开放性。开放性一方面是指学生所学内容的开放性,它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去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从而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其三,学习的建构性。建构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学习在本质上是建构性的,它是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的过程,这样所学的知识不再是外在于自己的负担,而变成了可以利用的资源。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因此往往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重视的就是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传授,它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自主学习。
2、实现更强的交互功能,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师生教学行为的变化,把传统的师生教学系统发展为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的三位立体的新型教学系统。它既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设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这里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管如何先进,它仍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教师由场上的“主演”变成了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因此,教师在整个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反而更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增强。
3、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突出实效性。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具有时代性强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又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而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网上的资源丰富多彩,信息更新快,在网络教学中,所有资料性的东西,都是教师精心选择后在不同的网络中下载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采取链接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网站,从而使学生可以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报道和文章。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络链接的引导下,就能在网上获得最新最快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样就使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更新永远不会与时代脱节,更富时代性、实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发展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师、学生、(每节)课以及计算机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益于探究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恰当、合理地应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该模式基于建构的思想,积极主张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具有如下特征:通过允许学习者自主决定什么信息是其所需要的以及应该运用何种方法来解决一种问题;每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教师所能提供的结构和指导上也有所不同。教师主要提供特定的学习资源以及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鉴别所需要的信息;开放式学习环境同样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方法。教师主要是促进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并提供必须的支持。其重点在于学生通过与信息的直接接触,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来形成对于材料的理解,然后产生假设、测试假设,并决定最好的解决方式。
(2)十分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具有社会性的,而且当前社会也需要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尽管这种模式并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分组学习,但是,学会承担一个有效的小组成员的角色却是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必要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有效地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和探究手段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强调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学生的学习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一般模式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自由度比较大,很难有固定的模式。依据构建的思想和本文对“整合”的理解,下面我以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例,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一般模式。
1、《以国家利益为重》教学的基本情况:
授课年级:九年级
课型:讲授新课
授课时间:40分钟(不包括课前的准备工作、调查与采访及课后的拓展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2)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点,并以此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3)能力目标:通过调查与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通过制作课件、上网查阅资料和网上写信、发倡议书等,培养学生搜集、利用、加工信息的能力及使用多媒体的能力。
2、整合模式:
确定主题/目标→分组活动(设计调查问卷和采访提纲→实施调查和采访→汇总调查和采访结果→制作课件)→网络环境/资源共享/创作工具(课件资源、素材资源、网络资源)→形成作品→展示、评价作品→意义构建 这一模式分为如下步骤:
(1)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可供学习的主题——以国家利益为重。
(2)分组活动:
A、将学生分成3个合作小组,分别分配任务:“父辈们响应国家号召,支农支边情况调查”、“建设川北公园工程动迁居民情况调查”、“采访川北公园市政工程有关负责人”。
B、指导学生简单设计调查表和采访提纲,并请学生完成调查和采访。
C、指导学生汇总调查和采访结果,形成初步作品。
D、教师收集有关材料,师生共同制作课件。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及资料搜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网络资源)。
(4)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分析、形成意见观点,结合主题发表评论。
(5)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网上发表评论、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写信、发倡议书等)。
(6)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及所写的信件设计成网页,并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展示交流。
(7)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作品,最终达到意义构建的目的。
3、主要特点
(1)实践性强
思想品德学科作为一门以社会现实活动为依托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地、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分析社会问题,进而思考解决办法。在政治教材上《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国力,提高爱国热忱,增强社会责任,促进学生更好地成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把探究性学习引入政治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实践也表明,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如果没有对现实的观察分析,没有对现实问题的亲身体验,必将会导致政治课的知、情、行脱节。
本节课的设计没有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这节课以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父辈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支农支边和四川北路公园建设工程的事例为切入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直接经验为基本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们在实现自身的社会角色转化中,内化情感,坚定信念,指导行动。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符合教学理论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教学效果的取得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的局限,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和谐发展。
(2)实现资源共享,交互性强
网络教学使传统课堂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三位立体的交互模式,人机、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了交叉网状的交流渠道,实现多方互动。在这里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思想,教师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这节课设计中的巩固提高和拓展活动:请同学到网上浏览并摘录能体现本课知识点“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事例,发表评论并在全班交流;请学生在课后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写一封信;请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及所写的信设计成网页,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展示交流;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师生发倡议书等活动无一不是体现强劲的交互功能及资源共享的特点。不仅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连接起无数的纽带,既有热烈甚至激烈的讨论气氛,又呈现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协作的特点。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好教学目标,做好指导者的角色,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监控。
本节课要求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心中有数,不能让学生随意发挥,过分自主,毕竟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领悟能力并不是很强,如果教师不让学生明确本课要求,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跑题了,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阐述本节课教学要求。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进行及时监控。因为中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但往往又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外界干扰。网络里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很容易被弄得眼花缭乱,到处乱看,所以教师应加强监控,以免学生脱离主题,影响目标的达成。
2、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同学要有深浅不同的学习方向。
自主性学习虽然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信息的吸收、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运用能力,要使问题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本身获得最有效益的学习。
3、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性的认识。
我们应树立运用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服务的意识,即应当为学生获取信息、参与教学、交流思想、解决问题服务,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所以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教学手段,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忽视实际效果。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不能把整合看成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也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看成是教师“教”的工具,而要把信息技术当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的工具和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工具。
总之,现代教学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暴露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过程和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精神的过程。整合的目标只有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实现。因而,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有恰如其分的认识,从更新观念入手,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创建最佳的整合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 谈小学《诚信》教育活动设计
上海市子长学校
殷瑾
陆凤岚一、二期课程标准要求
上海市二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应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社会生活,学习社会基础知识,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初步认识,参与社会和探究社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初步基础。
二、教育活动设计背景
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对社会某种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理论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并伴随着认识出现了爱慕与憎恨,喜好与嫌恶等情感体验。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学生的活动,把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运用电影为载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具体形象,直观生动,唤起学生想象,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
三、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
利用优秀影视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赏电影《九色鹿》,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探寻诚信品质的信息资源,认识诚信品质在社会生活中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养成诚信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四、教育活动理念及方式 1.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以任务驱动方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采用集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探究。3.活动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源,教师随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自我评价的方式)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思路
1.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日常经验紧密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社会生活,体验自己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获取知识。2.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资料搜索,网上阅读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记录、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六、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
第一阶段:导看影片,初步了解。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九色鹿》,使学生了解动画片内容,从抽象的诚信概念落实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行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诚信品质的含义。运用优秀电影资源作为切入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浅显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阶段:方法指导,点拨途径。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片段,回忆精彩内容布置专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诚信。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必须注意观察生活,在家庭、社会、学校中寻找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中寻找诚信事例和相关信息资料。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实践,收集资料。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途径,便捷地进入各式各样的课堂,去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信息,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第四阶段:交流信息,确立专题。学生搜集资料后,交流信息。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寻找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运用知识去组合、去加工、去创新,培养学生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将信息组合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的三大板块的内容。
第五阶段:形成成果,展示诚信。学生将整理加工后的资料一一展示,以朗诵、小品、照片、摄影等多种形式出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交流,从而完成一个个专题探究的任务。
七、教育活动的反思
(1)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拓展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绚丽的前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诚信教育活动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知道正直、诚实,守信等现代社会普通推崇的价值观念,寓品德教育于社会生活之中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追求,增强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感,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
(2)以信息技术为“教材”,拓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以诚信教育为中心,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使教育内容更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既拓展教育内容,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掌握学习方式,健全个性品格。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能有效实施诚信品质的教育。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交流、整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辨别是非,发展个性品质,在“做”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交流与互助,具有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
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 谈小学《诚信》教育活动设计
上海市子长学校
殷瑾
陆凤岚八、二期课程标准要求
上海市二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应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社会生活,学习社会基础知识,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初步认识,参与社会和探究社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初步基础。
九、教育活动设计背景
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对社会某种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理论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并伴随着认识出现了爱慕与憎恨,喜好与嫌恶等情感体验。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学生的活动,把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运用电影为载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具体形象,直观生动,唤起学生想象,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
十、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
利用优秀影视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赏电影《九色鹿》,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探寻诚信品质的信息资源,认识诚信品质在社会生活中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养成诚信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十一、教育活动理念及方式
1.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以任务驱动方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采用集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探究。3.活动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源,教师随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自我评价的方式)
十二、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思路
1.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日常经验紧密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社会生活,体验自己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获取知识。2.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资料搜索,网上阅读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记录、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十三、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
第一阶段:导看影片,初步了解。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九色鹿》,使学生了解动画片内容,从抽象的诚信概念落实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行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诚信品质的含义。运用优秀电影资源作为切入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浅显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阶段:方法指导,点拨途径。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片段,回忆精彩内容布置专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诚信。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必须注意观察生活,在家庭、社会、学校中寻找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中寻找诚信事例和相关信息资料。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实践,收集资料。
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途径,便捷地进入各式各样的课堂,去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信息,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第四阶段:交流信息,确立专题。学生搜集资料后,交流信息。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寻找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运用知识去组合、去加工、去创新,培养学生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将信息组合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的三大板块的内容。
第五阶段:形成成果,展示诚信。学生将整理加工后的资料一一展示,以朗诵、小品、照片、摄影等多种形式出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交流,从而完成一个个专题探究的任务。
十四、教育活动的反思
(1)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拓展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绚丽的前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诚信教育活动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知道正直、诚实,守信等现代社会普通推崇的价值观念,寓品德教育于社会生活之中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追求,增强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感,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
(2)以信息技术为“教材”,拓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以诚信教育为中心,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使教育内容更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既拓展教育内容,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掌握学习方式,健全个性品格。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能有效实施诚信品质的教育。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交流、整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辨别是非,发展个性品质,在“做”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交流与互助,具有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二篇:再论政治课时政结合问题重点
再论政治课时政结合问题 左权中学李永红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中学政治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教学方法由片面追求的理论知识掌握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注重素质教育,笔者在政治课上尝试开设时政演讲,溶时政教学于政治课堂之中,收到良好效果。时政小演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发布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单扼要交待事件的背景情节,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
在课堂上实行时政演讲可以一举多得。
一、时政演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思想政治课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以及日常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这三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政治课上用时政演讲把时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也改革了课堂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是课堂结构创新的一个尝试。
二、时政演讲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思想政治课上开设时政演讲,未增加课时,溶时政教育于政治课教学之中,既充实了课堂又活跃了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一改传统政治课课上一本书,教师“满堂灌”讲的口干舌燥,学生被动听,记的疲惫不堪。在政治课前用5分钟的时政演讲,形式新颖,课前明确一人主讲,并准备查找资料,全班同学都来帮助提供信息和资料整理,这样一人演讲多人相助,全班受益、资源共享,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之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实效。
三、时政演讲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时政小演讲,一开始就以它特有的灵活性、时效性被学生接受,它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形式开放活泼,易满
足当代中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表演欲。过去课过于脱离学生实际,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课堂效率,实施小演讲,可以促使学生关心我们周围的事,关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激发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
四、演讲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他们知识面宽,兴趣爱好广泛,对新事物、新知识、新社会现象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并渴望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在感到困惑时,希望能在老师的点拨下获得理性的认识和提高。时政演讲就是一个小舞台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知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展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日积月累可以更加激发其学习书本知识的热情,同时也体现了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教学原则。
五、时政小演讲既培养了学生关心时政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过去不少学生认为读报看新闻是成年人的事,天下大事与我何干?自己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即使中、高考考时政,也是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一背而已,实施小演讲后,学生改变
这一认识,看新闻成为看电视节目的首选,不少学生还养成了读报听广播的习惯为了解更多的信息,不少同学自己订阅了《时事》、《环球时报》等刊物,价廉物美的《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更是人手一份,不少同学还养成了剪报、贴报、集报的习惯。在时政小演讲中还有意外的收获,不少性格内向的同学,过去课堂发言有胆怯心理或声音很小,或羞于讲话,或言不达意,参加演讲锻炼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答题也明显有条理多了,回顾实施小演讲以来学生大致经过四个阶段“怕演讲──想演讲──争演讲──比演讲”现在实施时政小演讲已是我校政治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时政小演讲只是时政教学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小尝试,还不成熟,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演讲要适时点评,不能偏离方向;二要克服三种错误做法:第一种是偏离时政的演讲,变成口头小作文,跟时政不着边;第二种是读报纸,漫无目的应付式;第三种罗列几个干巴巴的小新闻读读了事,不加整理和评析,只要能克服上述几种错误倾向,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提高和创新,政治课一定会成为学生喜爱的兴趣课。
第三篇:浅议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的整合
浅议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的整合方莹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初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并通过两个简例初步探索了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的整合方法,最后指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三个误区。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 新课标 整合 思想政治课
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初中政治的新课标将全面铺开实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碰上了“新课标”和“信息技术”这两大新元素。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是依然故我,背道而驰?还是要吸收、整合、利用?又该如何利用?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新课标决定了整合的必要性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日益增多,新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帮助,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新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索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道德践行,就必需把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因为一旦把信息技术引入政治课堂,这可以通过电脑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处理,组成图文声像并茂的演播系统,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使政治课也有了亲切、愉快的气氛,整合后,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弥补了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较差的生理缺点,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短时间内难以践行的内容,一些需要长时间践行才能领悟的道理,可以通过一系列网络课程而缩短践行时间,例如: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学生必需在长期的生活中感悟,甚至要通过某些特定的事情,才能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但是,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介绍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发展及成就;英雄传记、先进科技等等,把宽阔的时间空间缩小到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网络感受祖国的可爱和伟大。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优于“粉笔+黑板+嘴巴“的方式。
信息技术还为我们提供了极强的交互功能。第一:教师可以按照教学需要,设置情景,学生按照特定情景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这是“取”;第二,学生可以通过BBS或者聊天室把自己找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看法发表,与老师、同学共同研讨,这是“给”;第三,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也好随时请求教师指导;第四,学生之间既可以互相帮助,也可以互相竞争,学习起来自然更有劲。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两例
1、利用信息技术,浓缩时间空间,化抽象为形象
在新课标中,“成长中的我”的第二部分“自尊自强”,教学目标是体会生命的可靠、热爱生活;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实现这个标准,就必需让学生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虽然生物课会介绍到人的生长规律、妊娠等等知识,但是作为初一的学生,难以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所以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我通过生物演示课件,让学生看到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微妙!
利用信息技术,把生物学科和政治学科整合,符合了课程综合的大趋势。
相应资料可以在www.xiexiebang.com搜索“生物课件”或者“生物演示”等关键词找到,生物课件网站相关链接:
2、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整合技能
在“认清国情,爱我中华”部分,要让学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掌握我国的国情,体会到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国家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并为之而努力,那就决不能用传统的方法——老师硬塞,学生死背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去寻找,让学生去了解。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更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组探究我国历史、科技、文化、经济等发展变化,并总结当今我国国情,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知识的投影片,并向全班同学介绍,通过协作来完成学习。
【学习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爱我中华》
2、问题导入:这两首歌曲表现了我国的革命时期和繁荣昌盛时期的两个画面,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为了更加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香港和澳门的小朋友即将来我市参观访问,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向他们介绍祖国的情况
1、听歌曲
2、联系历史课知识,思考我国的历史和现状
分组探究
1、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小组分别扮演科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文体记者
2、给出每种角色的探究任务,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 浏览网站上给出的相关内容,1、科学家:我国对世界科技作出哪些贡献?包括军事、医疗等方面
2、历史学家:我国的历史发展大概是经历了哪些阶段?涌现了哪些英雄人物?
3、经济学家: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现状,我国主要的经济制度是什么?三大产业发展概况是怎样?
4、政治家: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政治制度、政体是什么?我国的人口问题现状怎样?
5、文体记者:我国文化体育方面的骄人成果介绍
协作交流 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引导,以便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小组每个成员都参与搜索资料以及筛选资料
完成作品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的制作进程 在课外,利用教师给出的学习资源和internet上的资源,完成powerpoint文稿
演示汇报
1、提供评价量表
2、组织学生向作演示汇报的同学提问
3、对演示组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提示
4、指导学生填写评价表
1、各组利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汇报,并回答同学、老师的提问
2、每组不超过10分钟
3、分组汇报时,其他各组作为观察者和聆听者,填好评价表,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小组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4、各组汇报结束后进行5分钟小组讨论,进行自我评价,提交小组评价表和自我评价表
总结提升
1、学生交流基础上,教师总结我国国情,让学生对我国国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造就一身本领,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
1、认真做好笔记,从丰富的资料中理清头绪
2、将知识内化
3、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激发内心的爱国热情
通过这样的协作交流学习,学生在internet上要查阅相当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筛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最典型的材料,所以其实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并部局限于几个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这样广阔的接触面,以及对学生的震撼性,是单靠教师在堂上用一张嘴,几只粉笔,几幅画可以比拟的。
三、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的误区
1、透过信息技术,透过网络,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根据学习要求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探究,但是这并不能代替学生的生活践行,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是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感知,但是要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是必需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实现,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指导和规范。
2、信息技术和政治课程的整合并不仅仅是指CAI课件,有的老师认为,在课堂上,用录音机播几段音乐,或者播几片录像,制作一个powerpoint课件就是课程的整合,当然,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但是并不等于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的全部意义。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政治课课程整合,必需要有充足的硬件设施,网络资源,要建立资料库。网络课是课改的新宠,WebQuest和MiniQuest方兴未艾。所以说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方式仍然在不断的探索当中,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者,必需积极的投身此中,不能总跟着别人走,更不能一叶障目,把一种方式看成是整合的全部方式。
3、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很多老师为了“追时髦”,为了迎合教改的潮流,误把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目的和目标,绞尽脑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这种做法其实是本末倒置了,我们应该明确,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的整合只是为了让政治课上得更活,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德育效果。信息技术是为政治课堂服务,而不是政治课为信息技术服务。必须是根据知识点选取教学方法,而不是根绝教学方法、手段来选取知识点。
结 束 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艺术也得到了很大变革与发展,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的整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怎样的整合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还要依赖在教育最前线的老师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创新。本文只是浅谈了自己的一些拙见,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出版社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教育》总第5期
第四篇:信息技术前沿资料
上海交大信安学院信息技术前沿讲座-信息社会的憧憬 信息社会的憧憬
未来学家阿尔文.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三部曲
三部曲的中心问题是“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 三部曲的中心问题是“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 1970,第一部《未来的冲击》 1970,第一部《未来的冲击》:讨论变化的 过程,以及变化对人和组织产生的影响。1980,第二部《第三次浪潮》 1980,第二部《第三次浪潮》:变化的方向。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将进入 信息社会。1990,第三部《力量的转移》:这里的“ 1990,第三部《力量的转移》:这里的“力 量”是指Power。力量已经从最原始的肌肉的 是指Power。力量已经从最原始的肌肉的 力量,到后来的金钱的力量,转移到以知识为 基础的力量。信息和知识的掌握者将在组织中 越来越有权势。信息社会
为什么会在今天提出信息化社会:计算机 和网络技术使人类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和传播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理论家的观点:尼葛洛庞蒂的《 理论家的观点: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 存》—“鼠标+水泥”;好的点子+硅谷+风 鼠标+水泥”;好的点子+硅谷+ 险投资+上市+销售…再到下一轮循环… 险投资+上市+销售…再到下一轮循环…?? 政治家的实践:美国副总统阿尔.政治家的实践: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1998
年,Infrastructure--NII);1998年,数字地球。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放松管制和更加灵活的金融体系” 放松管制和更加灵活的金融体系” 数字鸿沟
问题: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一种“倍增器” 问题: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一种“倍增器”,那么,信息社会是否意味着更大的贫富差距???下面 列举的“鸿沟” 列举的“鸿沟”就是这种差距的具体体现: 全球鸿沟:发达社会和发展中社会之间在信息占 有和利用方面的差距。社会鸿沟:在每个国家中,信息的富足者和信息 贫困者之间的差距。民主鸿沟:使用和不使用数字资源去从事、动员 或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之间的差距。语言鸿沟:互联网上英语主导的现实对民族传统 语言的威胁。从“海洋帝国主义”到“数字帝国主义”? 海洋帝国主义” 数字帝国主义” 未来IT技术发展的趋势 未来IT技术发展的趋势
过程和内容从物理的、静态的转化为数据的、移动的和虚拟的:通过虚拟化技术把IT设施变 移动的和虚拟的:通过虚拟化技术把IT设施变 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即虚拟的单一资源。从 而改善经济性、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管理风险 和增强灵活性。——例如,用网格技术实现服 和增强灵活性。——例如,用网格技术实现服 务、存储、网络和数据等的虚拟化。简单化和适应性:简化系统,同时使系统更加 适应发展的需要。——例如,SOA(面向服 适应发展的需要。——例如,SOA(面向服 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软件的重用、构 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软件的重用、构 件技术等。标准化:系统和网络互联的必需。涉及高层应 用、中间件、系统软件和计算资源等的互联标 准。
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什么? 概述
1.1.定义与内涵
信息技术定义:
1)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2)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3)
信息技术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
1.2.体系与外延
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层次:主体技术层次、应用技术层次、支撑技术层次、基础技术层次。基础技术层次便是大树扎根的土壤;它的支撑技术层次便是大树发达旺盛的根系;它的主体技术层次是大树强劲的躯干;而它的应用技术层次则是大树的枝叶的花果。肥沃的土壤、发达的根系、粗壮的躯干,这一切都是造就繁茂的枝叶和丰满的花果的必要条件。
1.2.1.基础技术
l
新材料技术
l
新能源技术
1.2.2.支撑技术
l
机械技术
l
电子与微电子技术
l
激光技术
l
生物技术
1.2.3.主体技术 l
感测技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感测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也包括遥感、遥测技术等。它使人们能更好地从外部世界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
l
通信技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它的作用是传递、交换和分配信息,消除或克服空间上的限制,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l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计算机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使人们能更好地加工和再生的信息。
l
控制技术——效应器官功能的延长。控制技术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指令(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效。
1.2.4.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医疗卫生、体育运动、文学艺术、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家庭劳作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二、通信技术
2.1.神经网络
2.2.综合接入
2.3.移动通信
2.4.数字集群
2.5.波分复用
2.6.IP通信
2.7.广播电视
三、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3.1.电子商务(Neugents)
3.2.远程教学(Multiagents)
3.3.网络终端(Information Agents)
四、信息安全技术
4.1.传输保密技术
4.2.身份验证技术
4.3.防火墙技术
4.4.安全协议
4.5.安全策略
五、网络应用技术的新发展
5.1.手机上网(WAP技术)
5.2.无缝连结(Jini技术)
5.3.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
5.4.网上信息获取(Push—Pull技术)(信息推送、拉取、结合)
六、计算机教育应用技术
6.1.汉字及语音识别技术
6.2.虚拟现实技术
6.3.多重智能代理
6.4.协作学习
七、软件技术
7.1.系统软件
7.2.支撑软件
7.3.嵌入式软件
7.4.CAD软件
7.5.网络管理支持软件
7.6.金融领域应用软件
7.7.地理信息系统(GIS)
7.8.GPS 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7.9.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PDM)
7.10.教育软件
7.10.1.实现大、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工具软件、平台软件、课件库
7.10.2.计算机教育、辅助教育、课程学习、教育管理的应用软件
7.10.3.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软件
7.10.4.计算机远程教育软件
八、信息技术对校校通工程和远程教育工程的意义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结合
我认为“深度融合”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深度融合”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
教育是较早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几乎80%以上的教师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课件制作等,但是培训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而通讯行业的手机,也是信息技术终端,每个人接受它之前并没有接受培训,功能开发的都很完美,能够用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所带来的真正实惠,学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因而导致一段时期以来大家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迷惑于茫然。
何克抗教授提出: 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来体现这一点,我们是否做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得到发挥?答案是“NO”。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共同的感受,就是不管是教材改革还是课程改革,到头来都只是一种形式,教学结构、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环境、方式方法的改变,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三段式”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导学案”,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
借助网络环境实现在课外的有效时间内,既可以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围绕教师讲的内容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局限,进而不会学习。“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靠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融合”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