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年》读后有感
《童年》读后有感
有些书一旦错过,也许就是永远。这么想似乎很可惜,因为多数书注定被错过,书比人多,比人的岁月要长得多。可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让人觉得可惜的书,它们骨子里通常是人早已渴念、早就熟悉的东西。有时觉得真古怪,那么多年了——超过人年月的事物过了又过,为什么它们总也不变?为什么许许多多人、许许多多书说的是同一件事?为什么每认识一些人都好像从未认识——其实是从来也不曾陌生?仿若邻舍。当人们见面了,不外打个招呼。不见也没什么。因为大伙儿总是在的,即使有些人先行离去,而你,你将步其后尘。
难道人人都是俄罗斯人吗?同时也是丹麦人、德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这世界的院子是多么广大啊,又那么窄小。
原来高尔基不仅是那蓄着树皮擦胡子、做了社会主义国家官儿、长得与斯大林一个样儿的人。他也有小时侯,他也有让人熟悉的故事,好像他是邻居的大叔。相互叨念起认识的人,彼此笑出眼泪来。他也有一样的姥姥!
这故事他说了个开头,人们像共度了一些夜晚,他拧开伏特加酒瓶子,断断续续,想到哪说到哪。喏,小娃娃,故事告一段落了,娃娃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是有点残酷的,娃娃被赶入了人间。
有人央求说,喂,大叔,停一会吧,再讲讲先前的吧,先别讲残酷的。
他凝神看过去,装出严肃的口气说,怎么,你以为先头的不残酷吗?那你是没听懂!
底下的人就不吭声了。
是的,先头不残酷吗?从娃娃的眼睛看过去,诗歌、圣经和笑话混成了一个篇章;天使、圣徒、英雄和身边苦哈哈的人抱作了一团。他们先是存在姥姥的肚子里,每晚一小节一小节地冒出来。后来也活在了他跟前,钻进到他的心眼里。
不过,肚子里装了那么多活蹦乱跳的人是什么感觉?闹不闹得慌?可姥姥是会管束人的。她叫谁出来,谁就出来,让哪几个列队,他们就乖乖站成一排。
高尔基也学了这个本领。不过最厉害的还不是这个。奇怪的是俄国人天生会讲故事吗?陀斯妥耶夫斯基,契柯夫,果戈里,连托尔斯泰那种学究似的人物,有时也能说出动人的故事来。这是一种什么性格啊?
最后是高尔基说的,姥姥爱那些人,爱她肚子里头的人,无论那是圣人,小鬼,无赖,小偷,儿子或仇人,女儿或被唾弃的女人——她怜悯。她也怜悯自己,跟谁都不较劲,因为在她眼里谁也不能说是有错的,大家都不容易。“在上帝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好的。”人们也像高尔基小时候那样叫起来:连我们这样一个世界都是好的吗?——是的,正是我们这样一个世界,这样一个看起来混乱无度,桌上有天神、桌下有小鬼,门内有盗贼、门外有亲人的世界——人们相互纠打、唾骂、拥抱、哭泣的世界,这个世界,竟然是好的,如保罗所说——好得无比!
这究竟是为什么?究竟为什么上帝要么不做声,要么发烈怒;为什么上帝分成了两个,一个是叫姥爷们战兢害怕、极其严苛、不得不服从却总也要冒犯的审判者,一个是让姥姥们对之倾吐苦痛柔情、念叨家长里短的亲人。从他们眼里,娃娃一会儿看见这个,一会儿望到那个,最后也一股脑地吞进自己肚子里。怀揣着,怀揣着恐惧和盼望,恶与善,丑和美,跌跌撞撞滚入人间。好像一幕谢过,一幕未起。
此时讲和听的人都默默不语,一起回想下了台的人——后台一定挤满了人!没有主角,没有跑龙套的,大家推着碰着,和和气气。做丑角的用纸团擦去脸上的油彩,武打的丢下手里的器械,有个负责念独白的女人,先头还在长哭,直哭到喘不过气来,现在也安静坐下,哄着怀里的宝宝。小鬼们不跑也不闹,像小鸡雏被聚拢。
他们在等什么呢?
娃娃还想粘住姥姥,听她再说说话。可她只说:“快,去念书去„„” 她只说:
——“亲爱的,你要记住,不要介入大人的事情!大人正在接受上帝的考验,他们都学坏了,你还没有,你应该按一个孩子的想法去生活。等上帝来为你开窍,走上祂为你安排的生活之路,懂吗?”
——“祂看人家从天上俯视大地,看了又看,有的时候会大哭起来,边哭边说:‘我的小民们啊,亲爱的人们,我是多么地可怜你们啊?’”
然后她自己也哭了,去做祈祷了„„
娃娃似懂非懂。他只觉得自己被两个上帝扯成两半。就好像他被眼前的世界扯成两半。一半暗,一半亮。愁苦有时是甜腻的,伤口会流出蜜来;唱歌的人会突然丢下手里的琴捶胸痛哭——“这算是什么日子啊?我是个下流坯子!”
人们依然滚着爬着活在人间,笑着骂哭着祈祷。娃娃想听一个答案,听一个确凿无疑的“为什么”,可父母和姥姥都过世了,或者只不过是钻进了他的肚子里。他像朝着一个歌谣的结尾,或另一个故事的开端奔去;死了的人呼唤他;半明半暗的前途招引他;又严岢又慈祥的上帝默默看着他。他一跺脚对肚子里的人说:先给我安静!等我看看再来!
是的,这就是三步曲。总也是三步曲,好像人的故事分三个篇章就能讲完;路三步就走完;童年,壮年,老年,上帝不偏待哪一个。私底下都是娃娃,并不知道什么,也不了解什么,想了又想,问了再问。期望上帝是姥姥的那一个,而不是吹胡子瞪眼睛的可怕老头子。
于是祂自己说:“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我实在眷顾了你们,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待你们。我也说,要将你们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往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地去,就是到流奶与蜜之地。”
有人央求说,主啊,停一会吧,再讲讲先前的吧,先别讲残酷的。
于是祂说:这样,你就试试看,去走走看。去人间吧,到人间中去。
一张大幕布悬垂而下,把先头的人遮住。一个小小人形,笨拙地,好奇地,勇敢又胆怯,就奔到台中央,细声道:等我,我看看就来。
第二篇:读后有感
读《芦花荡》后有感
席君恒
这是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的一个小故事,记述着当时人民群众为保护革命队伍、守护家园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一件小事。
故事场景一反往常的硝烟战火,而描写一个看似与战争毫无相关的“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的老头子为了部队的供给,为了部队的后续力量,一次次的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给战争中的战士和群众带来生的希望。文章中有几处不和谐场景,唯美的家园画面描写与当时的战争年代相背离;即将步入残年老头与凶悍的手持武器的敌人相对比;单纯的小女孩与其残酷经历的相矛盾。通过这几个打破常理与愿相违的实例,激发读者内心的不平,引起读者对战争的厌恶、对侵略者的痛恨、为保卫家乡誓死抵抗之情。
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的环境中更加能反衬出其人生的光辉,通过写老头的顽强,表现出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恰恰是我们这代人缺少的,为了保卫家园,为了保护祖国的将来,不畏强敌,凭借自己一计之强捍卫者自己的尊严,捍卫着祖国的尊严。面对强敌的层层围追堵截、面对敌人的优良武器他没有丢失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在看到将被自己带进部队的小女孩受伤时让他自责的丢了自己曾有的勇气。这篇文章着重描写这一个老头,将近六十岁,按说应该在家园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
“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言壮语,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在敌人的眼皮下出入,竟“像一个没事人”,心情悠闲,“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敌人则满怀仇恨。老头子那么喜爱两个孩子,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血债要用血来还,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来偿还。在老头子的意识中,咱中国人才是白洋淀真正的主人,他对家园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老头子的过于自信自尊,使他自信万无一失,因为这一次女孩子的受伤,他就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样的要脸面,正包含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心,愧疚得无地自容。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他早在枯木桩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锋利的钩子,船头上放了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进入枯木桩子的水区,让钩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动弹不得,束手挨打,张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读这篇小说,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让我们看到英雄少年的风貌,让我们想到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通过描写老人来间接赞美英勇的中国人。从苇塘的歌声可以想见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读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顽强无畏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第三篇:读后有感
读《商鞅变法》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商鞅变法》一文,深有感触。
文章介绍了战国初年,秦国因国力衰微,常遭中原大国欺负。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决心改变秦国的现状。当时卫国人公孙鞅(又名商鞅)认为秦国要想强盛,唯有变法图新。于是,秦孝公就命公孙鞅任左庶长,统令变法之事。
公元前359年,公孙鞅颁布了新的法令。可是,老百姓却认为又是一阵风似的把戏,都不以为然。公孙鞅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军士在南门竖立了一根又粗又长的木头,并贴了一张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十两金子。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聚集到南门议论,却没人扛木头。公孙鞅又让军士贴了一张告示,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这回刚把告示贴了上去不久,就有一个彪形大汉说:“我来!”一口气将木头扛到了北门。没想到公孙鞅果真把五十两赏金送到了大汉手中,大家一看,看来官府这次是言出必行了。于是全国百姓都知道一个叫公孙鞅的官儿非常守信,全国上下也都响应了他的变法号召。
看了这则故事后,我不禁想起了贪玩不爱写作业的自己。有一次,我为了要跟着妈妈出去玩,就答应妈妈,回来后写一篇日记。我如愿以偿的和妈妈出去了,可是回来后又懒的写,于是就拿出了以前写下的稍作修改交给了妈妈,竟然糊弄过去了。现在看来,多不应该呀!
我既然已答应妈妈,就应该信守承诺再写一篇日记,可是我却将做人最重要的“诚信”二字抛在脑后。公孙鞅为了国家能做到信守承诺,而我却为了玩,而没有守信。想一想真是惭愧!我以后也要想公孙鞅一样,做到诚实守信,把我们祖祖辈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传承下去!
第四篇:《输赢》读后有感
《输赢》读后有感
我在工作之余读完了《输赢》这本书。零零总总的,然后把片段拼接在了一起,发现故事的主线还记得,细节却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我想,作者付遥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应该也不是仅仅为了讲一个故事。他是要用故事的形式,把自己从商时候做销售和管理的理念写进他的小说里。
回想起来,在这部小说中,映像最深的就是周锐怎么把一个懒散的团队调教成极具凝聚力的精英团队。一个团队的士气很重要,领导人提升团队的士气应该以身作则,而且要树立威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属下,还要展现自己有实力的一面。这样,下属才会心甘情愿的跟从领导,发自内心,顺其自然,如众星拱月一般。归结为古文的一个字“德”,以德服人。
还有就是传说中的“催龙八式”了,周锐的“催龙八式”对于大客户销售的应用及典型案例的穿插非常精彩。其中印象比较深,而且对我有启发的有:
建立信任环节,信任是销售的基石。文中还提到“三板斧”的销售方法,其实吃喝玩乐不能针对每个客户的独特兴趣点,这时就应该找出客户的爱好并且投其所好,这种灵活变通,正是我自己欠缺的地方。
设计环节,采购的前两个阶段,销售的核心是围绕客户需求,然而需求不难满足,竞争对手才是导致销售困难的关键。要做到利用有效资源扩大自己的优势,做到屏蔽对手,引导客户把采购指标倾向自己,将竞争对手引入对我们有利的战场。
管理期望环节,签订合同并非销售的终点,而是一个开始。签订合同之后,我们还需要提供满意的服务,确保回收账款,巩固满意度,保留客户,并以这个客户为堡垒,进行转介绍销售。
最后,如本书标题所说。我们不应该做“赢”的奴隶,赢了不代表什么,即使输了,人生还要继续,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何况,有的时候赢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做人处事可以抵御的住诱惑而去过简单的生活,其实就是不简单的生活。
第五篇:《朝花夕拾》读后有感
《朝花夕拾》读后有感
一、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果要我来回答:他是我中学时代不怎么喜欢的一个“课文作家”,一个面容冷峻眉毛浓密嘴唇上都是胡子的男人,说话半文不白的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不喜欢的原因呢?
一言难尽啊!
我第一次接触鲁迅,大概就是小学时代的那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讲了什么,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一直记得这个片段:
鲁迅说他小时候鼻子又高又挺,后来碰了几次壁,鼻子就变平了。作者问他“为什么会碰壁”的时候,鲁迅回答: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被放在课后习题里重点分析。于是我知道,“黑洞洞的”是表示当时社会的黑暗,“碰壁”是形容革命遭到了挫折,而鲁迅先生幽默的说法表达了他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革命决心。
虽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好幽默的,但这个初次相遇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鲁迅的基调:六年的时光里,他的影子苦大仇深地飘扬在语文课本的字里行间。每一次出现,他肯定在严厉地抨击什么、无情地批判什么、辛辣地讽刺什么——这些“什么”内容很丰富,但无非就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啊、反动派啊、“旧势力”之类的很抽象但一听就觉得“不像个好东西”的事物。
如果鲁迅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人,那他一定在不停地抱怨、抱怨、再抱怨……
而谁会喜欢一个一天到晚传播“负能量”的人呢?
再说了,他说话还文绉绉的,看着就头大……所以他哪里是在传播负能量,他就是负能量!
二、去年春节的时候,在老家翻书架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本薄薄的《朝花夕拾》——只见标题的正上方,赫然写着“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我当然知道这本书了!我还记得它是散文集、还记得它最初发表在《莽原》杂志,原名“旧事重提”。
你看,我没背错吧?!
在书的第一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很贴心地为小读者们准备了一篇导读:先介绍鲁迅、再介绍创作背景,然后对10篇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了分别概括。
我一直觉得写导读剧透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就像看《我是歌手》之前不小心看了一眼微博,然后发生了什么、最后的名次是什么全都知道了,再去看节目趣味全无。
于是我跳过了导读,花一个上午的时间,慢悠悠地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有点不敢相信:天呐!我竟然读完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我竟然又读了一遍《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更要命的是,我竟然觉得每一篇散文,都挺“有意思”的!而同样的文章,多年前,恰恰造成了我痛苦的中学语文学习体验。
当我返回到导读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开始困惑了:我眼中的《朝花夕拾》明明就是一个经历了人生酸苦的成人回忆童年、少年时光的文字集,怎么被这位署名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的作者导读得充满了政治斗争的味道?
三、我不太明白“革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但大概觉得是这一种以革命为职业——或者事业——的人吧?钢琴家弹钢琴、舞蹈家跳舞、歌唱家唱歌……所以革命家天然搞革命:不仅搞,还要比别人搞得好、搞得精、搞得频繁。
可是,钢琴家也有不弹钢琴而吃饭的时候,舞蹈家也有不跳舞打开微信水一水朋友圈的时候,歌唱家除了唱歌有时候还是会说说脏话的……因此,革命家在搞革命之余,也有自己作为普通人类的一面——而人,是复杂的。
中学语文课上我见到的鲁迅“一点儿人味儿都没有”;而今天我读到的《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却颇为真实。
打一个不太恰当地比方:鲁迅就像我一个研究生毕业、进了事业单位的老同学,偶尔聚会跟我讲起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他是个性格有点叛逆、言辞时不时过激的老青年,经过世事磨练因而眼神浑浊、叙述往事时难免感怀一下现实艰难。
他会怀念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世俗而善良的保姆(阿长)、对他关爱有加的师长(藤野先生)、命运坎坷的朋友(范爱农);他也会想起一些不怎么让人开心的人——比如有些猥琐、自私、病态的长辈(衍太太)。
他同样会怀念起往事:比如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二十四孝图》);小时候去看玩耍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去玩儿了都没有觉得快乐(《五猖会》);离开家去读小学,感叹旧时光逝去,但在小学的日子似乎也并不是完全乏味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琐记》)……
如果去掉上面两段中括弧里的内容,一遍读过来,我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丰满而又正常的人应有的生活轨迹。
鲁迅文笔犀利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并未失去凡人所应有的情怀。
可是导读的部分解释却总让我觉得用力过猛:
比如说《五猖会》吧,导读表示这篇文章“指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封建教育”?按照文章的情节,在看迎赛神会之前,父亲要求幼年鲁迅背《鉴略》,背不好就不让出去玩,这个难道就是“封建教育”吗?既然可以指出当时的“封建教育”落后,今天的教育起码应该是“非封建教育”或者“不那么封建的教育”了吧?我很难回答今天的教育是否很好地保护了儿童的天性。何况什么是“儿童的天性”,这个东西是否需要“保护”以及怎样才算是“保护”,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扔到清华大学辩论队里辩上三天三夜的问题。
再比如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中认为这篇文章“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情趣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该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又来了!“束缚儿童天性”、“封建私塾教育”……这二者怎样界定、是否对立、以及文章是不是表达了这样的对立……这都是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在读了三遍原文之后,我总觉得鲁迅离开百草园之后虽然依依不舍,在三味书屋被“束缚天性”之后也在“苦中作乐”,二者之间并没有“尖锐的矛盾”。快乐的童年逝去,鲁迅固然不舍,在三味书屋的日子似乎也是“快乐”的一部分,或者说起码不痛苦。
我宁愿相信这两篇文章只是表达作者的遗憾和怅惘这样容易被理解的情结,而不是恶狠狠地要用自己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来控诉教育。
毕竟一个理性的作者和读者都不应该由“我一个人的童年时代受教育不快乐”得出“这个教育是摧残天性的”。
四、当然,《朝花夕拾》中的讽刺、抨击、批判是非常普遍的。这些批判有些在辛辣老到的文字中非常直接和明确,还有一部分隐晦到需要借助于文章的尾注来了解历史背景。比如《狗•猫•鼠》这篇散文,如果读者不了解鲁迅和陈西滢、徐志摩的论战简直不知道鲁迅在说什么,《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如果没有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也会感到不知所云。
如果读者没有文学史的研究任务或者特别的兴趣,我相信这些内容非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而会增加阅读负担、降低阅读效率。
我们想象一百年以后,“方寒大战”期间的各种各样的长微博被集结成册并由认真的编辑加入注解。读者读到“这是真的吗?”、“这就是xxxx的又一铁证”……等等的时候,必须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样的论战、双方是怎样表现的、围观群众是怎样反应的才恍然大悟:哦,这个短语或者句子原来是方舟子说过的原话,它被引用之后有的确会有奇特的修辞效果。
一个对方舟子、韩寒感兴趣的读者也许会如饥似渴地挖掘这段历史,更多无关的读者却容易被搞晕然后“读不下去”。
我总觉得一篇杂文、时评,首先必须要做的功课是交代好前因后果,其次才是有针对性的攻击或立论。对时事的评论在其他文学作品如狭义的散文、小说中隐晦的带入不应当影响文章的可阅读性。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可以读到一个流畅运行的故事或者感悟到一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而一个喜欢考据和历史知识丰富的阅读者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测到还原的史实和作者的态度。
但鲁迅和很多其他的作者并不这么认为,起码我就见过不看尾注、不用Google就根本看不懂的文章,看起来相当伤脑筋。
五、让我从自身的角度,来总结一下鲁迅曾经带给我痛苦的语文学习体验的原因吧:一方面是语言的隔阂——中学时代的我,对于半文不白的汉语没有很好的兼容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生活阅历和历史知识的欠缺;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由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老师的生硬解读所造成的刻板印象。
而今天我觉得《朝花夕拾》是一本不错的散文集并且喜欢阅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大了以后,阅读汉语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在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我开始能够理解鲁迅的一部分思想感情。
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阅读应当是一种乐趣,而不应当是负担;阅读是去了解世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浏览已经定义好的世界的说明文档;阅读应当锻炼感性和理性的思维,令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张力和语言的美好——而思维和美好,是冰冷的“标准答案”和“答题要点”所不能给予的。
事实上,我认为只要有充分的证据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怎么解读鲁迅和他的文字都不应为过。重要的不是答案,重要的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对于语文教育者来说,在阅读方面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要可贵得多。
当我们看到网上的“论战”中,笔仗的双方都罔顾逻辑的缜密而忙于不断的人身攻击的时候,我都在怀疑:这样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跟语文课上的阅读教育是否有关联?起码在我的眼里,这些论战的主角和我的语文老师门一样,都在做着“告诉你一个无比正确的结论”这样的事情。
我不知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是如何解读鲁迅文章的,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鲁迅和他的语言。不过想想看,今天的互联网是如此的发达,还有什么事情他们不会懂呢?
即使今天不懂,以后也会懂得吧?但愿他们有能力懂得的时候,还有阅读的习惯。
十年后,第一次读完《朝花夕拾》。我更加坚定地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贴附在文字上面的那些花花绿绿的标签都会随风剥落,文学作品中与人性最接近的那一部分才是永恒的。
十年前我可以乖乖地在试卷上写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控诉,十年之后我会指着当初的试卷追问自己“What?”、“Why?”、“When?”、“Where”和“How?”.再加上一个:“Serious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