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园游戏多元化创新
浅谈幼儿园游戏多元化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幼儿园游戏呈现多元化态势,使得探索游戏多元化的实施和发展成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
多元化
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1996年 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还特别指出:“游戏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我们在《规程》及园领导的指导下,开展了游戏多元化创新活动,这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使得游戏以多种形式融入到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中,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游戏内容的创新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入园环境和离园环节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幼儿来去时间不定,很难开展集中教学;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晨检、晚检,又要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表现,让幼儿比较安静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更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幼儿。除此之外,教师更应该抓住这两个时间段,通过活动引发幼儿来园的兴趣,让孩子喜欢幼儿园,坚持每天来幼儿园。
因此,游戏内容的新颖性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时间段我们会组织孩子们进行桌面游戏。为了丰富桌面游戏,我们通过对优秀幼儿园的参观学习、桌面游戏创新比赛等形式,教师能根据自己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桌面游戏。在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后,对已有游戏并非全套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与已有游戏进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桌面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好的游戏必然是适合幼儿。为此,我们对设计的游戏进行实践,根据幼儿的需求反复修改,最终使得游戏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例如,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鱼穿新衣、剪窗花、图形棋等,其中图形棋设计图形、颜色四种不同股子,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减股子数量。这些桌面游戏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均适用,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图案,或增加游戏难度,这极大的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每天都爱不释手。
二、游戏形式的创新
《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为了推动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自主开展,教师应调整自己在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的游戏组织进行创新,在游戏组织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能够真正自主的参与到游戏中。例如,在《毛毛虫啃苹果》的音乐游戏中,由幼儿
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化身成为幼儿中的一员,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导地位,由幼儿带头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组织能力。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应善于利用场地,为幼儿设置不同的游戏闭合回路,根据幼儿活动情况,适当的添加游戏障碍,将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较小到最少。当然,在游戏活动中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例如,在进行《风火轮》、《两人三足》等游戏时,需要全组幼儿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本组幼儿进行反复沟通,讨论游戏过关策略,统一意见后才可以完成游戏。
三、游戏环境的创新
游戏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游戏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环境,并将已有的游戏环境进行拓展,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1、合理安排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时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使得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幼儿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活动的方便性、区域性,合理的安排活动区域。
一般幼儿园班中区角主要设置有阅读区、科学区、美工区、智力区、建构区、角色区和表演区。首先应考虑科学区和美工区的位置,因为这两区在活动时,需要用到水,所有应将这两个区域设置在离水源较近的位置;而角色区和表演区幼儿在活动时需要音乐和舞台,应将它们与图书区分开;幼儿在建构区活动时,需要较大的场地,以便幼儿能够搭建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提供开放性的游戏环境
认知心理学认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温床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让幼儿完全自由的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使幼儿敢于尝试、创新。
首先,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要求空间上的灵活性。在以往的游戏中,教师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会主动的为幼儿划分好区域,让孩子到各个区域去玩,而且幼儿不能轻易更换区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因此,我们强调要求幼儿自主选择自己要玩的游戏,并根据自己的游戏需求和教师共同选择游戏场地。其次,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活动时间的充裕。只有当幼儿有了充裕的游戏时间,他们才有可能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发现,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解决新的问题。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考虑到一物多玩,在区角游戏中,常常会将材料放到各个区角中,这样不仅浪费了很多空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投放材料时,可以将材料放在箱
子中,并在箱子上贴好标记,由幼儿去选择材料,放到他想放到的地方,进行游戏即可。例如:沙包可以用于玩各种户外游戏,也可以用于投放到娃娃家当“水果”,放到科学区研究比比谁重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材料放置空间,又体现了一物多玩的宗旨。
四、游戏材料的创新
在游戏材料的投放方面,我们做到以可变性强、内容宽泛的低结构游戏材料为主,材料的选择上更多的关注自然物与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材料的准备方面不单单只是教师的主观意识把控,而是由幼儿直接参与,发挥家园合作的力量共同完成。
低结构材料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区角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更重视幼儿个别化活动,设置的活动内容紧贴幼儿生活,材料投放丰富多样,充分体现游戏化、情景化和人性化等特点。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摸索,自主地了解未知的道理或生活知识。鼓励和帮助幼儿发展独特的兴趣,针对幼儿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种能力设立活动内容,并提供练习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活动中是孩子的玩伴,活动的观察者以及问题的帮助者,充分凸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除此之外,我们应关注自然物和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例如:幼儿利用生活中各种色彩的塑料袋、光盘、吸管等制作衣
服,用树叶、树枝、石头、蔬菜等等作画。材料不再停留在纸质物品,自然物与废旧物都是孩子们创造、想象的物品。
活动材料的准备与每个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调动家长与幼儿的积极性,实现家园共育。在每个主题开展前,我们会通过短信、智慧树、书写通知等方式详细的向家长和幼儿介绍主题的相关内容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按照要求做好材料收集、准备工作。教师将材料整理好,提前布置到区域中。例如:在秋天的落叶这一主题中,我们首先公布主题发布信息,家长在带领幼儿去公园散步时,帮助幼儿收集各种落叶,丰富了材料资源增加幼儿的相关知识。收集回来的落叶经清洗、消毒后投放与美工区,开展树叶拓印画,投放于科学区,用于幼儿观察落叶经脉等。
所以,游戏多元化的开展带来了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多元化创新,给幼儿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机会。在游戏活动中,应更多的由幼儿充当主体,教师渐渐地退到幼儿身后,做幼儿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让孩子们在多元化自主教育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第二篇:幼儿园创新智慧游戏
幼儿园创新智慧游戏:泡泡变图画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图形添画的游戏。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能根据图形特征,尽可能多地添画出各种物体。【活动准备】
1、泡泡水
2、课件“小熊吹泡泡”
3、音乐磁带: ①小鸟飞
②吹泡泡
③轻音乐
4、幼儿操作材料:①圆形泡泡板每人一张②画有圆形的卡纸一张③大卡纸一张④大小不一的圆形卡片若干⑤彩笔若干【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小鸟飞》,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动作进入活动室,围成一个大半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追泡泡”,感知泡泡的大小、形状等特征。
(教师出示泡泡水)这是什么?(泡泡水)现在老师吹泡泡,你们追泡泡,看看老师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吹泡泡,幼儿追泡泡。)
告诉老师,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表现。)
2、游戏:吹泡泡
教师和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引导幼儿说出向里走,泡泡慢慢变小;引导幼儿说出向后退,泡泡慢慢变大。
3、观看课件“小熊吹泡泡”,引导幼儿想象一个泡泡会变成什么。
今天,小熊也来和我们一起吹泡泡,小朋友,请看大屏幕(教师播放课件,小熊坐着吹出了一个圆圆的泡泡)小熊吹出了几个圆圆的泡泡?(一个)(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说出一个泡泡会变成什么。)
4、幼儿每人一张泡泡板想象并添画,用一个泡泡添画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5、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6、继续观看课件“小熊吹泡泡”,引导幼儿想象两个泡泡、许多泡泡会变成什么。
7、幼儿分组操作(播放轻音乐)
(请幼儿发挥想象,用一个或几个泡泡添画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8、作品展示。(把幼儿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下,进行展示,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哪些图画是自己变出的。)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吹泡泡》到外面去吹泡泡。
幼儿园“抢位”游戏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多种平衡凳游戏,发展幼儿的灵敏、力量和速度,同时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力、思考力和创想能力。
活动准备:
平衡凳10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坐成一行,面对教师,玩《抢位》游戏。
1、当听到哨声后,幼儿快速起立,换坐至相距4米远的另一排长凳上。
2、听到语言提示后,幼儿快速站立,再次换位。
3、听到击掌声时,换位。
4、区分有效和无效口令,拍掌三次为有效移动信号。
5、用眼睛来区分,三个手指为有效移动信号。
6、请幼儿用眼看,耳朵听,脑袋想,有效地区分各种干扰信号,例如口令击掌1至2次,伸出两个手指等,但有效信号仍是伸三个手指或击掌三次。
7、综合运用各种信号,但只有跺脚才是移动信号。
二、幼儿仍保持原对形,继续玩平衡凳游戏www.xiexiebang.com
1、将平衡凳的数量适当减少,促使幼儿们相互照顾,以便全体都坐在平衡凳上。
1)每次换位后,均减少一个平衡凳,鼓励幼儿想到他人,能在仅剩的凳面上坐下来。
第三篇:幼儿园游戏论文: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幼儿园游戏论文: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和价值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集中而重要的体现。不仅如此,幼儿园游戏丰富多彩且呈多元化的态势,使探讨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挖掘游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成为研究的重要主旨所在。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多元化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特别指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游戏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所有这些都为幼儿园游戏全面深入和多元化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此,我们在《规程》及董旭花教授的多元游戏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我园四园一体、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在各个分园之间有效引入了合作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游戏以多种形式、以不同的切入点广泛深入到不同领域、不同的活动形式中,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桌面游戏展新姿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入园环节和离园环节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幼儿来去比较分散,集中教学往往很难开展;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晨检、晚检,还要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比较安静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更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幼儿。除此之外,在这两个环节当中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活动引发幼儿来园的兴趣,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不愿离开幼儿园。因此,桌面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丰富桌面游戏,我们通过相互观摩、桌面游戏比赛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桌面游戏,集中体现了新颖性、实用性、美观性、丰富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集中体现了老师的创造智慧。广大教师在充分收集有关桌面游戏的相关资料后,对已有的游戏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组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桌面游戏。实用性,是老师们设计桌面游戏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好的游戏必然是适合幼儿、能够反复引发幼儿兴趣的。为此,广大教师在桌面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实用性为核心,反复推敲,反复试验,反复修改,最终使游戏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增强其自理能力的锻炼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食物、系纽扣游戏;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大、喜欢竞争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用光盘制作脸谱、数学棋、纸浆工艺制作等。所有这些桌面游戏的设计和制作都极大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二、区域游戏促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不仅如此,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我们在组织区域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1、放宽时间,拓展区域,开放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
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区域活动要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这种空间应该是幼儿能够得以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在气氛上也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结构松弛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玩“娃娃家”的孩子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到“表演角”自由选取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当“美工区”的孩子用橡皮泥捏出了各种好吃的东西后,“美工区”又成了“美食店”„„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
除了空间上的拓宽,在时间上我们也一改一成不变的时间安排为灵活多变的自主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时间、确定时间的长短。这种多角度、全方位、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带来的是幼儿快乐地陶醉在自己的游戏中,自由地创造,主动地发展。
2、注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和趣味性。
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尽情投入游戏的重要前提,主要应从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着手。如为了让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二等分”的概念,教师准备了可供幼儿使用的计数、丈量、秤量、折叠、切割等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发现、分析、思考、理解和尝试归纳自己以及同伴所运用的各种方法。
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层次性和年龄的层次性。针对集中统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操作水平这一弱点,区角活动中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正好优势凸显。一方面,内容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材料层次不同。如同为科学区“玩磁铁”,小班孩子玩“钓新年礼物”,中班玩“走迷宫”,大班玩“快乐足球赛”、“小小交通警”。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由于材料变化而显示出由易至难、由摆弄变为探索。如美工区用“对称”方法剪图形,由于幼儿对“对称折纸”的探索与理解不同,有的只能剪出一对小鱼,而有的却能剪出两对、四对。所以,透过剪刀和纸,折射出的操作是有层次的。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可发展性,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不仅如此,材料的投放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动态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首先,要随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更换材料,切不可一经投放,整个学期固定不变。其次,要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现象灵活调整。
3、活动中加强教师的合作性、引导性,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一些探索活动还不能够独立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的共同合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来增加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继续玩下去。例如:“区域活动”操作区中的拼图游戏,幼儿们对拼图很喜欢,但拼图难度较高,小朋友常会半途而废,玩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参与游戏,同他们一起合作。情感支持是实现良好师幼互动的基础。
三、生活、游戏互渗透
对幼儿来说,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生活与游戏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游戏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知识的影子,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更感轻松。例如,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对小椅子特别感兴趣,常常搬过来搬过去,将小椅子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凳子创编了赛火车、骑大马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玩得很开心,也很投入。不仅如此,将游戏的内容引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老师看见有的幼儿穿裤子的时候经常是两只脚往同一个裤管里伸,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设计了钻山洞的儿歌和游戏,让幼儿的两条腿当小火车,裤管就是山洞,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过程中很快学会了穿裤子。
四、游戏、教学两相融
在游戏中渗透数学活动的内容,对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帮助很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但可以使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敏捷,内化能力增强。例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传统的教法是在黑板上出示动物贴绒进行比较,孩子也能得出结论,然而一位老师却让孩子通过玩“抢椅子”的游戏,在每一次孩子数量和椅子数量差1的不断变化中使他们明白了“人数比椅子数多1个,椅子数比人数少1个”的关系。后来,经过幼儿再次点数,他们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自然数中相邻两数间是少1或多1的关系。从而经过幼儿一系列的尝试活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培养。游戏如阵阵花香,深深地渗透入每一个幼儿的心田,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6,237。
[2]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52。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创新
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创新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幼儿园游戏内涵和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提出幼儿园游戏教学创新方法,建议教师通过对幼儿游戏中教育理论、游戏内容、游戏组织形式以及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创新,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展社会性,锻炼身心素质,旨在 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
一、幼儿园游戏的内涵
与自然游戏不同,幼儿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自觉的教育性,是将游戏因素与教育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是游戏与教学活动的整合。幼儿游戏具有目的生成性和自然生成性,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广泛,游戏与课程设计融为一体,表现为课程生成游戏和游戏生成课程两种设计策略。课程生成游戏是指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把教育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讲解。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思考。游戏生成课程是指教师在幼儿进行自发游戏时担任观察者的角色,用敏锐的思维捕捉游戏活动中出现的情景和问题,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主题继而指导生成新游戏。幼儿游戏是一种探究式的发现学习过程,在幼儿教育中不单纯是一种游戏形式,更是一种教学形式被广大幼儿教师广泛采用。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意义
1.游戏是幼儿发展社会性的主要方式
随着幼儿的逐渐成长,他们的思维在进入幼儿园时期达到了高度活跃。大部分幼儿在这一时期对于世界内部动机的了解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取有效信息,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认知过程。游戏是社会活动的缩影,它以简单的形式诠释复杂的社会行为,同时减轻幼儿的认知难度,让他们在游戏中认知社会现象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游戏教学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保证
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心理障碍大多都是由于幼儿社交贫乏导致。而在游戏中,幼儿必须互相交流,才能保证游戏顺利完成,从而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同时,在游戏中,幼儿能以放松的心态进行知识汲取,在这个过程中与教师和其他幼儿的互动,让他们的交流能力得以发展,使他们更乐于与周围人进行交流,从而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
3.游戏教学对幼儿身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幼儿期是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所以,在平时的幼儿教学中,除了体育锻炼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之外,游戏是幼儿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游戏对于幼儿身体发育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体育锻炼虽然能保证锻炼强度,但同时它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任务性,给幼儿增加了很重的负担。而游戏却能在幼儿心理愉悦并且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游戏中幼儿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得以提高。
三、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创新
1.幼儿教育理论的创新
前苏联心理学家艾利康宁与维果茨基认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欲望,有利于缓解其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游戏具有自我发展的功能。这说明游戏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在幼儿教学中不断对教学理论进行创新,也是保证游戏教学创新的前提。教师应该在关注教学实践之余,注意对教育理论的研究,积极探索最新的教育理论。
2.游戏内容的创新
教师应致力于丰富游戏内容,增加儿童的生活体验。儿童的想象力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再次加工而来的,而记忆表现来自于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游戏内容中发挥创新意识增加儿童生活体验。例如,在“小喜鹊造房子”的游戏中,带领儿童对幼儿园的建筑进行观察,或者让儿童在网上搜集各种建筑图片,增强他们对于建筑的理性认识。当然,在游戏内容设置中,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蒙特梭利认为,在游戏中必须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游戏内容设置时,要把儿童的心理需求摆在首位,可以由幼儿自主的选择游戏内容以及伙伴。例如,可为幼儿提供“海绵宝宝”、“小喜鹊造房子”、“水果超市”等不同的游戏,让每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
3.游戏组织形式的创新
为了推动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自主开展,教师应对幼儿的游戏组织进行创新。教师可以把游戏的设置权在一定程度上还给儿童,让他们对游戏进行二次创作。在游戏组织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例如,在《食物宝宝找朋友》的游戏中,由儿童选择充当的食物种类,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意识和组织能力。当然,对于幼儿合作性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进行《找朋友》的游戏时,可以让多个班,年龄相近的儿童进行混班游戏。游戏可以规定让每位儿童都要在非本班中找到一个新的好朋友,并进行沟通。
4.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创新
对于游戏环境和材料的创新也是当前幼儿教师游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游戏环境进行拓展,幼儿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游戏内容选择不同的游戏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活动,使儿童对于大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教师应该提供不同的游戏环境。例如,针对小班的幼儿,其游戏的场所布置应该与家庭环境具有相似之处,使幼儿能够在游戏教学中找到安全感。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游戏材料有所创新,除了传统的彩纸、橡皮泥等游戏工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对游戏材料进行创新。教师应该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关注对废旧物品的利用。例如,使用废旧纸壳制作鞋盒,用饮料瓶制作工艺品等游戏,也可以要求儿童在业余时间搜集树叶、干花、树枝等材料进行游戏创作。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促进对游戏内容、游戏组织形式和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游戏教学为手段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身心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谢丹。论游戏与教学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6.[2]姚梅林。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王银玲。游戏中心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6.[4]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5]张莹。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第五篇:幼教论文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幼儿园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作用和价值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集中而重要的体现。不仅如此,幼儿园游戏丰富多彩且呈多元化的态势,使探讨游戏多元化的实施与发展、挖掘游戏的教育作用和价值,成为研究的重要主旨所在。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多元化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特别指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游戏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所有这些都为幼儿园游戏全面深入和多元化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此,我们在《规程》及董旭花教授的多元游戏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我园四园一体、集团化管理的优势,在各个分园之间有效引入了合作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游戏以多种形式、以不同的切入点广泛深入到不同领域、不同的活动形式中,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桌面游戏展新姿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入园环节和离园环节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幼儿来去比较分散,集中教学往往很难开展;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晨检、晚检,还要组织幼儿活动,让幼儿比较安静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更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幼儿。除此之外,在这两个环节当中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活动引发幼儿来园的兴趣,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不愿离开幼儿园。因此,桌面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丰富桌面游戏,我们通过相互观摩、桌面游戏比赛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桌面游戏,集中体现了新颖性、实用性、美观性、丰富性、创造性。新颖性和创造性集中体现了老师的创造智慧。广大教师在充分收集有关桌面游戏的相关资料后,对已有的游戏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装、组合,从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桌面游戏。实用性,是老师们设计桌面游戏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好的游戏必然是适合幼儿、能够反复引发幼儿兴趣的。为此,广大教师在桌面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实用性为核心,反复推敲,反复试验,反复修改,最终使游戏成为孩子们所喜欢的。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增强其自理能力的锻炼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食物、系纽扣游戏;根据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大、喜欢竞争的特点,老师们给孩子们设计了用光盘制作脸谱、数学棋、纸浆工艺制作等。所有这些桌面游戏的设计和制作都极大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二、区域游戏促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不仅如此,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在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我们在组织区域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1、放宽时间,拓展区域,开放幼儿自主游戏的空间。
区域活动有别于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区域活动要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这种空间应该是幼儿能够得以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的,在气氛上也必须是开放的、非正式的、结构松弛的。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如玩“娃娃家”的孩子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到“表演角”自由选取服饰、头饰、乐器等道具;当“美工区”的孩子用橡皮泥捏出了各种好吃的东西后,“美工区”又成了“美食店”……开放的区域,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
除了空间上的拓宽,在时间上我们也一改一成不变的时间安排为灵活多变的自主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时间、确定时间的长短。这种多角度、全方位、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带来的是幼儿快乐地陶醉在自己的游戏中,自由地创造,主动地发展。
2、注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动态性和趣味性。
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尽情投入游戏的重要前提,主要应从材料的数量和种类这两个方面着手。如为了让幼儿通过体验探索“二等分”的概念,教师准备了可供幼儿使用的计数、丈量、秤量、折叠、切割等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不同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发现、分析、思考、理解和尝试归纳自己以及同伴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层次性和年龄的层次性。针对集中统一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活动能力和操作水平这一弱点,区角活动中材料提供的层次性正好优势凸显。一方面,内容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材料层次不同。如同为科学区“玩磁铁”,小班孩子玩“钓新年礼物”,中班玩“走迷宫”,大班玩“快乐足球赛”、“小小交通警”。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由于材料变化而显示出由易至难、由摆弄变为探索。如美工区用“对称”方法剪图形,由于幼儿对“对称折纸”的探索与理解不同,有的只能剪出一对小鱼,而有的却能剪出两对、四对。所以,透过剪刀和纸,折射出的操作是有层次的。材料投放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能够随着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具有可发展性,能够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不断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不仅如此,材料的投放还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动态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首先,要随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更换材料,切不可一经投放,整个学期固定不变。其次,要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现象灵活调整。
3、活动中加强教师的合作性、引导性,注重情感因素的培养。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一些探索活动还不能够独立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的共同合作,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来增加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继续玩下去。例如:“区域活动”操作区中的拼图游戏,幼儿们对拼图很喜欢,但拼图难度较高,小朋友常会半途而废,玩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参与游戏,同他们一起合作。情感支持是实现良好师幼互动的基础。
三、生活、游戏互渗透
对幼儿来说,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生活与游戏的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游戏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越是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幼儿越喜欢,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幼儿时时能捕捉到知识的影子,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更感轻松。例如,在生活中,小班幼儿对小椅子特别感兴趣,常常搬过来搬过去,将小椅子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利用凳子创编了赛火车、骑大马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玩得很开心,也很投入。不仅如此,将游戏的内容引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老师看见有的幼儿穿裤子的时候经常是两只脚往同一个裤管里伸,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设计了钻山洞的儿歌和游戏,让幼儿的两条腿当小火车,裤管就是山洞,幼儿在边念儿歌边游戏的过程中很快学会了穿裤子。
四、游戏、教学两相融
在游戏中渗透数学活动的内容,对巩固幼儿的数学知识帮助很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但可以使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会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敏捷,内化能力增强。例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传统的教法是在黑板上出示动物贴绒进行比较,孩子也能得出结论,然而一位老师却让孩子通过玩“抢椅子”的游戏,在每一次孩子数量和椅子数量差1的不断变化中使他们明白了“人数比椅子数多1个,椅子数比人数少1个”的关系。后来,经过幼儿再次点数,他们懂得了: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自然数中相邻两数间是少1或多1的关系。从而经过幼儿一系列的尝试活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通过全方位多元化幼儿游戏的开展,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培养。游戏如阵阵花香,深深地渗透入每一个幼儿的心田,成为浸润幼儿健康成长的强大力量,为幼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