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王丹)
目 录
引言................................................................3
一、行政决策概述....................................................3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3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一)行政决策者法治思想萌芽艰难................................4
(二)行政决策监督力度不够......................................4
(三)行政决策缺少对百姓层面的考虑..............................5
三、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6
(一)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责任意识淡薄........................6
(二)监管不力影响行政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6
(三)决策者素质是行政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6
(四)行政决策系统关系不顺导致决策成果难以实施..................7
(五)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不全难以发挥行政决策功能..................7
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的几点策略......................................7
(一)加强领导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7
(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保障行政决策法制化......................8(三)在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完善公众参与度.......................9
(四)完善决策程序,推进科学决策................................9
(五)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督察职能...........................10
(六)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11 结论...............................................................11 参考文献:.........................................................11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本文对如何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做出了阐述。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理论;社会管理;政府职责
引言
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赫伯特.西蒙曾经指出,管理就是决策。行政管理也是管理的一种,那么,行政管理也就是整个行政系统的决策活动。当然,行政的事务很多,决策仅是其中的一项。但决策不是行政的一般事务,而是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事务。任何一个行政组织要想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都必须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把握好决策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从各种行动方案中做出最佳抉择,以达到最优化的行政效果。
一、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
行政决策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行政决策是决策的一种,它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主要有:行政决策主体是特定的,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决策主体;由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客体是广泛的;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的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二)行政决策的特点
行政决策是公共管理机关代替公众实行的管理行为,有其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与其他的决策行为不同,行政决策的主体只能是掌握行政权力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行政组织之外的机关和社会团体,只有经过特定行政组织或法律授权,才能进行行政决策。而不具备此项资格的主体都不可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2)行政决策客体的广泛性,行政决策的公共性决定了其代表的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一部分具体的人的利益进行的决策和管理,其针对的对象是广大的公众,行政决策会影响到全社会或社会的大部分。
(3)行政决策效力的权威性,行政决策方案一经公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 3 力,是其代表公众行使行政管理权和管理公共事物的重要体现。
(4)行政决策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行政决策同其他决策、特别是经济决策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行政决策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公共事务和人民的利益为决策的对象和出发点,其目的是贯彻执行统治阶级意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重依政策行政、依领导人指意办事,到重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这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跨越,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县目前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差距是肯定的、不足为奇的。这主要是:
(一)行政决策者法治思想萌芽艰难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十多年的军阀统治、二十多年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又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导致的十年内乱,更使法制建设中断,国家行政管理遭受严重破坏,社会处于严重混乱状态,人们的“法治”意识荡然无存。这种先天的不足加之后天的缺陷,使得“人治”残余思想至今仍普遍存在,“法治”思想萌芽艰难,依法行政阻力不小。在少数人眼中,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弄得不好还得当被告上法庭,远不如开会、发文件,甚至打电话方便快捷,因而总是抱着“人治”观念不放,习惯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或认为,“法治”是治“民”的而不是治“官”的,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老百姓”;或自以为是地进行所谓“法律是人制定的,归根到底还是人治”的逻辑推理,甚至公然把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凌驾于老百姓之上。还有的则干脆把依法行政当作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顺我意时就搬起法律武器,不顺我意时就把法律抛在一边,我行我素。如此等等,依法行政面临不少障碍。
(二)行政决策监督力度不够
虽已形成对行政决策监督的网络,但绝大多数监督主体的监督软弱乏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实际运用很不够,实际效力极为有限;政协民主监督不到位,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名不符实,实际效力极低;司法机关困惑较多,实施监督荆棘不少;舆论监督受制较多,难于放手发挥作用;行政机关的职能监督、行政监察等内部监督由于受复杂情况和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虽然能够发 4 挥一定的作用,但力度不够, 比如,领导干部利用其职权和影响为其配偶、子女谋取非法利益,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往往很难调查核实。对在事后很难查清的问题,就要采取事前把关的办法。由于监督软弱乏力,行政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权力真空”,有的甚至处于一种失控、无序状态,行政违法、行政过错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补救。
(三)行政决策缺少对百姓层面的考虑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决策,大多还是围着政绩这个“指挥棒”转,而对地方政绩的考核来自上级,由于这些机制上的缺陷,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时就会较少的考虑来自于百姓层面的要求与困难,这也就在客观上造成了有的地方虽然每年的GDP有不少增长,但下岗失业人员却在上升;有的地方房地产高速发展,但做出贡献的动迁户却不能得到实惠,生活水平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有就是地方经济年年有增长,但社会的贫富差别却在进一步拉大。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时,很少或基本没能考虑行政决策对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上述的政绩为民“相背离的现象,应该说在不少地方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是社会公众有目共睹的。这些现象的存在,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行政决策的弊病:即地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或很少有百姓利益的含金量,一些行政领导心里想的是GDP,而没有想到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政府最好,也是最根本的交代。
行政观念的错位来自于相关考核机制的弊病,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原理在行政决策机制上的具体反映,如不能对这些弊病及时的加以纠正,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社会公众对行政决策的公信,也会使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产生冷漠感。只要想一下,一个不能给百姓造福的行政决策,会是什么决策?一个没有充分民意理解作支撑的行政决策,又会是怎样的结果?真出现这样的现象,有多可怕?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及时改变地方政府在决策时的机制,真正把百姓利益作为政绩考核的第一中心,让百姓利益真成为行政决策的”指挥棒“,通俗地说,就是要让上述北京有关”条例“中的为民”亮点“在各地”亮"成一片。这个愿望的实现,最重要的就是要靠机制的力量,光靠教育与自律,希望十有八九落空!
三、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责任意识淡薄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官员和执政部门责任意识不强,是导致决策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国法律没有严格的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我国传统的公共行政体系一直“重实体,轻程序”,像“三拍”(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出事拍屁股)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行政机关的形象,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致目前行政决策程序化程度存在不高。同时,行政决策程序设计不科学,也是行政决策失误多,官员责任意识淡薄,是产生腐败的一大诱因。行政决策责任不明确,决策责任和决策权力相分离,经常产生“集体决策,集体负责”的现象,面对重大紧急或突发事件时,总是采取“集体讨论,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措施, 导致责任无人承担,错过了处理一些紧急问题的最佳时机。
(二)监管不力影响行政决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行政决策从本质上讲是行政主体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进行的权威分配过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行政决策应该为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服务,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然而,在实际操作上,由于行政决策的主体大多是拥有决策权的极少数人官员和国家公务人员,因监管不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受到决策者个人得价值和兴趣取向及外在条件的影响,决策者往往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作出了背离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不公正的决策,导致“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利益政策化”的腐败现象。此外,一些不正当利益分配甚至被政策化、法制化,进而,堂而皇之地披上合法的外衣,为更多的不合法决策提供了铺垫。这些做法,严重背离了行政决策的目的,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在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行政组织部门为了维护宪法尊严,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监督制度,还通过建立专门的司宪机构来审查违宪案例,追究违宪责任,基本做到了监督机构专门化,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将违宪行为纳入了司法程序等等,做到监督司法化。
(三)决策者素质是行政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实行行政决策首长负责制,因此,提高决策者的整体素质,对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经常看到的一些失败的行政决策,6 往往就是决策者为了维护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或个人利益,而置人民利益于不顾。例如,各种各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因此,挑选和培育为公共利益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行政决策者尤为迫切和重要。
(四)行政决策系统关系不顺导致决策成果难以实施
现代化的决策系统应该是一个由信息、参谋、决断和监督等子系统组成的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有机体系。但在现行的决策结构系统中,党、政和人大等决策机关的权力、职权及范围的划分不是很清晰,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与此同时,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既是决策的制定者,又是决策的执行者,同一个公务员群体,同样的运作方式,承担着两个环节的使命,看似具有连续性,实则不利于形成各自优势,更不能形成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相互制约机制,从而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此外,各级政策研究咨询机构职能发挥普遍不够,体制外的或者民间的研究组织发育缓慢,与政府部门缺乏制度性的联系,其研究成果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五)行政决策配套制度不全难以发挥行政决策功能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有关行政决策的法规制度,如民主集中制、行政首长负责制、听证会制度、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论证制度等等。但总的来说,这些制度缺乏内在的相互连接性,整体配套性不强,加之在执行过程中还会有较大的随意性,此外,我国行政决策尚未建立起完整严谨的程序,行政决定的作出大多是一种内部行为,只进行内部的调查、论证,既没有建立民主参与的渠道,也没有设置理性论证的环节,以致不少主观决策、重复决策时有发生。所以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四、提高行政决策水平的几点策略
(一)加强领导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正确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各种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领导集体和一名领导干部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7]。领导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决策,决定决策的效果和成败。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新知识、新经验、新理论、新观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积极树立“学以立德、学以明志、学以增才、学以致用”的理念,立足于学好基本理论、掌握时政方针、通晓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7 国际知识、专业知识,着眼于增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纪政纪观念、群众观念,培育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科技意识、科学发展意识、人才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和岗位需要的各种能力,不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胆识,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把学习作为履行职责的首要条件,作为谋划发展的首要任务。要认真学习,善于思考,注重实践。政府及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科学决策意识,努力掌握科学决策方法,着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立足大局,着眼全局,把需要决策的重大事项放在大局中来审视,力求决策起点高、视野宽、效果好,使决策体现时代要求,反映客观规律;要改革创新,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敢于冲破不合时宜的“禁区”,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要发扬民主,建立高效的决策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科学谋划、有效运作,是政府推动决策落实的重点所在。要把握宏观形势,善于顺势而为,化劣势为优势,变优势为胜势;要解决中观问题,科学安排工作,注重运作实效,寻求综合效益、整体效益、长远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二)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保障行政决策法制化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要实现的目标。同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又离不开法制作为保障。因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民主化是基础,科学化是主导、法制化是保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已成为新时期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的重要目标。所谓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或者科学决策,是指行政决策在科学的决策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也就是说,决策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拥护。决策的方法也必须是科学的,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方式,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决策的科学化是两者的统一。所谓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或者民主决策,是指决策的形成必须经过民主程序,保障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决策过程,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所谓行政决策的法制化或者依法决策,是指通过宪法、法律和法规规范和约束决策主体、决策行为、决策程序,实现决策权依法有据,决策行为依法进行,决策违法依法追究责任。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 8 策和依法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与我们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决策创新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由于受传统的决策体制、机制和方法、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行政决策方面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随意决策、滥用决策权、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三)在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完善公众参与度
1、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公开制度
行政决策的公开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或者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其本质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保护。除依法应当保密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2、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
行政决策涉及面广、影响重大,决策方案的制定要做到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尽可能保持与先前决策的连续性,并充分考虑对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涉及重大决策性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3、强化行政决策中的网络政治参与
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公民参与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政府公共管理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在政府公共管理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四)完善决策程序,推进科学决策
在进行重大行政决策时,应形成一套完整的决策程序,努力做到决策的科学性。一是调查研究。实行行政决策研究论证制,各部门提请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事前做好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决策前,深入基层、企业和群众中开 9 展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专业性强、情况复杂、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问题,还经过专家学者或专门机构进行论证评估或法律分析。二是征求意见。实行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在确定每年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举措时,均通过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领导专题调研、街道部门座谈听取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确定实事工程时,都向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村)代表等社会各界通过座谈等形式征求意见,并在有线电视、报纸上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后再进入政府决策程序。三是听证。实行重大决策事项听证制,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进行听证。听证采取公开举行的方式,确保听证参加人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予以了公布。四是试点。对涉及面较广、试验性较强的决策措施,先行试点,以检验决策的可行性,取得经验后再作出正式决定。
总之,要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建立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吸收采纳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进一步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各级政府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必须交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杜绝擅断专权、滥用权力;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及时发现纠正决策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
(五)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督察职能
完善监督考核,实行决策执行过错责任追究,使行政监督贯穿于行政决策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督察的职能作用。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按照分工,对市政府做出的决策事项,及时督促有关部门立即执行、坚决执行;对市政府重要会议议定事项和领导批示交办事项,实行限时办理,按时反馈。二是改进督查工作办法。把经常性的督办与深入实际和到群众中明查暗访结合起来,着眼于掌握落实的真实情况,突出抓好正反方面典型。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政府督查室、市招商局深入基层了解掌握招商引资工作困难和问题,调查核实 10 并公开通报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严格考核奖惩,提高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性。三是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六)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
应建立决策责任制度,明确决策机关、决策者的责任,做到权责一致、责随权走。坚持“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未经认真调查研究、未经充分论证、未经领导集体讨论作出的失误决策,要追究决策人的行政过错责任。对违纪违法决策,擅自改变集体决议造成损失的要严肃查处。对决策机关和决策者因决策失误导致公民个人和组织利益受到损失的,应分别负赔偿责任。对重大决策失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引发局势不稳定的,不能让损失全由国家“买单”,而责任人一走了之、甚至易地提拔,决策负责人要就地引咎辞职,以进一步增强决策者的决策责任,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结论
提高我国的行政决策水平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在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己经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但还不够,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健全的决策咨询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决策评估制度和决策责任制度。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在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国外在科学决策方面的一些合理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程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参考文献:
[1]贾岷峰.浅析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众参与 [J].生产力研究2009(7)[2]张华民.关于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理论思考 [J].天府新论2009(2)[3]张华民.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内涵、意义及实现路径分析 [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6)[4]邱洪艳.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J].长沙大学学报.2008(4)[5]刘皓.公众参与型电子政务研究 [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1)[6]夏树伟.试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限度的理性模型 [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7]刘纳.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J].法制与社会.2008(36)11 [8]于强.论我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的转换 [J].科技信息2008(24)[9]杨勇.公民参与:我国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应有之义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0]张华民.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内涵、意义及实现路径分析 [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6)[11]邓海娟.我国行政决策的法治化思考 [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3)[12]朱海波.“区域限行”法律问题研究版).2013(8)12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J].
第二篇:班级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二年级下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王
婷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2)班班主任工作,上学期通过班规的实施、星级作业评比,学生的进步很明显,在这一学期中,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我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
二、班级概况:
本学期本班人数为38人,男25人,女13人。其中女生总体上比男生学习认真,由于班级中男生居多,这就要求老师在管理中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三、工作重点:
1、结合晨间谈话、队班会加强班级管理,树立班干部的威性,在班级中树立榜样。
2、加强班级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关键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要抓好纪律关键在教育好后进生。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5、成绩、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
四、具体措施:
(一)、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的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1)、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1)、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2)、对后进生进行经常不定时地家访,目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
(二)、做好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
1、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家庭中的劳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
2、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头,勤洗澡,保持衣服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保持班级的整洁。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利用早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安全须知》和《小学生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利用班刊出有关安全、防火有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班级安全防火公约,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放鞭炮,不能随便到江河游泳,不做危险动作,上学和放学路过马路注意交通安全。
(三)狠抓班集体建设。
1、培养—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1)进—步完善班干部的组织队伍,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班级,培养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
(2)每两星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一次,严格要求。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处理。
2、创建班级窗口工作,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选举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图书管理体制,让学生在有序的借阅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借有还,有损必赔”。
(四)、规范常规管理,制定班规,班级公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管理除了讲民主外,还要讲法制,也就是制定班规,让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这学期期初,我初步制定一些管理要求进行实施,当然那不是很成熟,班规的制定还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我会在实施中发现更好的方法对班规进行修改。
1、准时到校,佩带红领巾、校徽,衣着整洁,手指甲剪干净,课桌整理好。
2、合理安排晨读时间,每逢周一、周三早上学会一首古诗并背诵课文。
3、认真做好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放学后及时关好门、窗、灯,并按时回家,不在校内校外逗留、玩耍,不玩电子游戏。
4、听课专心,积极思考问题,每节课至少举手一次,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字迹清楚端正,不拖拉。
5、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不在更要遵守纪律,不喧哗、说笑、打闹。
6、整队做到快、静、齐,做操时,动作要标准到位,节奏正确,集会时遵守会场纪律,不喧哗、吵闹。
7、课间及午休时间提高安全意识,不做危险游戏,不追逐、打闹。
8、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与老师交谈态度诚恳,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说脏话、粗话,不打架,不骂人。
9、保持小学生良好形象,不在课桌或墙壁上乱涂乱画,要爱护绿化,注重环保。
10、性格开朗,勇于竞争,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为班争光,做一个自信、坚强、有集体荣誉感的小主人。
第三篇: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西南政法大学张玉敏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华夏子孙,依凭大自然所赐予的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地理条件,世世代代,不断摸索总结,创造、培育出无数名扬四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这些名优特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不仅是一个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经营者、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事关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的重大经济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通过对地理标志或者原产地名称的保护,对这类名优特产提供保护。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对知识产权制度包括原产地名称保护制度不熟悉甚至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状况令人堪忧。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地理标志保护问题上相互争管辖权,导致重复保护,使企业无所适从;地理标志保护与商标保护的冲突,以及地理标志保护如何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理标志的法律性质、各国保护地理标志的经验以及我国现行立法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的思路,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和性质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
研究一下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的历史可以发现,“地理标志”(又译为地理标记)这个概念是在产地标记、原产地名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发展,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个概念。
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提到了对“产地标记”的保护。1891年《制止虚假或欺诈性商品产地标记马德里协定》也提到了各国可以在进口时扣押带有虚假或欺骗性“产地标记”的商品。根据《制止虚假或欺诈性商品产地标记马德里协定》的规定,产地标记是指称某国或某地为某个产品的原产国或原产地的标志。该产地标记涉及的是产品的地理来源,而不是其他来源,如制造该产品的企业,而且也没有对使用产地标志产品的任何特定质量或品质的要求。产地标志的标准格式是在产品上提及某个国家的名字或者诸如“„„制造”之类。巴黎公约1967年文本第一条将“产地标记”和“原产地名称”列为保护对象,第十条专门规定了在国际贸易中对原产地的保护措施,即成员国应当在进口时对假冒原产地的商品予以扣押。
1958年里斯本外交会议曾经试图在巴黎公约和马德里协定框架内改进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其成果之一是通过了《原产地名称保护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该协定称将原产地名称定义为“指某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示某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协定要求缔约国保护原产地名称,只要该原产地名称在其来源国得到了那样的保护,并且已经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国际注册簿上获得注册。协定对地理标记的保护超过了巴黎公约和马德里协定的水平。但是,由于其保护条件严格,保护水平过高,成员人数有限。
197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始为建立一个保护原产地名称和产地标记的多边条约进行准备。在1974年的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国际局草拟了一份准备提交给1975年的第二次会议讨论的草案。草案试图为国际注册中的地理标志确立一个新的定义,新定义宽于里斯本协定中原产地名称的含义。由于当时正在准备对《巴黎公约》进行修订,地理标志方面的规定也在修改的计划之内,因此,草案的研究工作没有进行下去。在《巴黎公约》修订过程中,“原产地名称与商标的冲突问题小组”准备了一份提案,拟将一个关于原产地名称和
1产地标记保护的新条款纳入巴黎公约。上述提案成为修订巴黎公约的基础提案,在该提案中,WIPO国际局为1975年会议准备的草案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地理标志,曾获得通过。该提案虽然曾达成共识,但是在外交会议上从未被充分讨论过,一直是一个草案。
199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地理标志国际保护专家委员会”考虑过建立一个新条约来处理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问题。对地理标志国际保护现状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巴黎公约规定的保护范围有限,马德里协定和里斯本协定的可接受性有限,给人的感觉是唯有建立新的世界性条约才能克服存在的问题。为了制定对所有巴黎公约成员国都有吸引力的条约,这才引出了以“地理标志”的概念代替“原产地名称”和“产地标记”两个概念。新条约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缔约方应当有选择地理标记在其来源国的保护方式的自由,另外,新条约应当为地理标志提供有效保护,避免其演变成通用名称,并且要确保保护的有效实施。专家委员会讨论了三个问题:
1、保护的客体应当是什么?
2、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保护的条件、内容和实施保护以及解决争端的机制;
3、是否应当有一种国际注册制度?如果应当有,它应当包括哪些内容?专家委员会没有就这些问题达成共同立场,也没有召开任何进一步的会议,所以建立新条约的工作没有继续进行。
1994年签署的TRIPS协定第22条-24条,采用了“地理标志”这一概念,指出本协定所称地理标志“是表明某一货物来源于一成员的领土或该领土内的一个地区或地方的标记,而该货物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实质上归因于其地理来源。”并对地理标志特别是葡萄酒和烈性酒地理标志的保护作了特别规定,但是,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此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2002年11月11日至15日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九次会议,就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地理标志的判断标准进行讨论。在这次会议上,以欧盟及其成员为一方,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另一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欧盟方认为,专门的地理标志登记制度优于借助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保护地理标志的制度,前者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大。美国方反驳强调,两者都是符合TRIPS协定要求的。同时,美国方攻击欧盟的制度内外有别,对其国内实行注册制度,非本国的地理标志则无法利用该制度。欧盟方起初强调对外国的地理标志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得到保护,继而又承认可以通过注册为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得到保护。在争论的过程中,古巴、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代表也发了言,强调两种保护方式都是TRIPS所允许的。日本的代表则保持沉默。由此可见,关于地理标志保护的论争,实质上是各国经济利益之争,期望在短期内达成一致意见是不太可能的。
TRIPS协定关于地理标志的定义显然是以里斯本协定原产地名称的定义为基础的,但是在某些方面偏离了里斯本协定:
1、里斯本协定规定的原产地名称是用于指明某产品来源于某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地理名称以外的标记,如非地理名称或徽记,未被涵盖。但是它们都可以构成TRIPS协定中的地理标志;
2、里斯本协定要求有关产品的质量或特征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TRIPS协定要求地理标志覆盖的商品具有可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的特定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征。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看法:产地标志、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都是在贸易中表示产品来源的标志。但是,产地标志仅表示产品来源于某国、某地区,不能表示该标志所标示的产品具有某种特定的品质,它相当于国际贸易中所说的货源标记,虽然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属于知识产权法规范的范畴,而应当属于贸易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的范围,正因为如此,GATT才专门签订了《原产地规则协议》。原产地名称是较早受到保护的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地理标记,但是,由于里斯本协定规定的保护条件严格,保护范围有限,所以采用原产地名称保护制度的国家不多。WIPO虽然曾经做过努力,准备建立一个以“地理标志”包容“产地标记”和“原产地名称”的新条约,但是,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仅仅是一个设想而已。被WTO所接受并确定下来的地理标志,是一个以里斯本协定所确定的原产地名称定义为基础,并在保护条件上有所放宽的概念。因此,今天我们讨论
2这个问题,必须以TRIPS协定第22条所规定的地理标志的概念为基础。
(二)地理标志权的性质
这是笔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自造的一个名词,用以指称取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或者获得原产地标记(原产地域产品标记)注册所享有的权利。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为自己管辖原产地标记保护的一个主要辩解理由是,原产地名称或者说地理标志是公共财富,而商标权是绝对的私权,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地理标志,是将公共财富变成一种私权,是不公平的。其实,这是对公权和私权的一种误解。一般认为,私法上规定的权利,或者说民事主体在民事生活领域所享有的权利为私权,而国家及其各级机关依法对社会实施管理的权力属于公权。一种私权的主体可以是单个的人,单个的组织,也可以是单个人或组织的集合,如我国实行土地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我们不能因此说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家土地所有权是公权。通过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保护地理标志与此同理。商标权是一种私权,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注册人个人对地理标志的垄断。如果注册的是集体商标,享有这种权利的人是集体的成员,如果注册的是证明商标,虽然商标权归某个组织,但是,使用商标并享受商标保护利益的是符合规定条件的不特定的生产者、经营者。所以,用商标权是私权,通过商标保护地理名称会造成不合理的垄断的理由不成立。
二、各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
地理标志的保护在国际上是一个倍受重视而又没有获得完全解决的问题。尽管TRIPS协定以一节的篇幅作了规定,各国在保护方法甚至地理标志的定义方面仍然存在分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及地理标志法律常设委员会”(SCT)曾经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地理标志保护问题,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的研究,目前各国保护地理标志的方式大致可分为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保护、单独立法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或消费者保护法保护三种:
1. 通过注册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保护
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多数国家通过注册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的方式保护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要在商标使用管理章程中对使用商标的商品的生产地域和技术标准进行界定,这种界定是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当申请被批准时,该说明书就成为注册的组成部分,对注册人和商标使用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这种保护方式符合地理标志属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中商业标志的一个类别的特点,可以比较好地处理地理标志保护与在先商标权的关系,而且可以利用现有的商标国际注册体系,比较方便地在其他国家(地区)取得保护。
2.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地理标志是一种普遍接受的保护途径。这种保护在历史上是不断发展的。最初能够禁止的限于与虚假商号一起使用虚假产地标记(巴黎公约最初的规定)的行为,后来发展到禁止使用虚假或者欺骗性的产地标记(巴黎公约、里斯本协定和马德里协定),再发展到对使用地理标志构成巴黎公约第10条之二意义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性禁止。建立在反不正当竞争基础上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法官要在诉讼过程中明确界定系争地理标志的关键要素,诸如生产地域、源自地理标志指示地域的特定质量,以及地理标志的声誉。另外,法官在判决时还必须对引起争议的地理标志是否在其商品的地理来源方面正在误导该国公众作出判断。因此,地理标志在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则进行保护时可能出现的困难与不需要注册程序之便利正好互相抵销。地理标志的受益人可能会发现,注册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做法,体现出胜过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优越性,尤其在执法方面。但是,即使在采取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或者专门立法保护地理标志的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仍然是保护地理标志的一种补充手段,例如,我国商11参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著、陆贺本译《地理标志的定义》,商标通讯2002年第12期。
标法即从反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出发,规定对于含有虚假地理名称标志的商标不予注册(商标法第16条)
3. 专门法律保护
一些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地理标志。这种保护方式又可细分为注册地理标志保护和原产地名称保护。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名称的基本差异在于,原产地名称与原产地域的关联比地理标志更紧密。原产地名称的产品质量或特性取决于原产地,而就地理标志来说,如果商品具有某种质量、信誉或某些其他特性,只要有一个取决于地理原产地的标准就足够。与原产地名称相比,地理标志商品的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开发无需完全位于特定的地理区域。二者的相同之处是二者的法律保护都基于公法行为,一旦涉及生产者代表的行政程序和政府行政行为完成之后,该法律便开始实行。通过行政程序,法律对有关地理标志或者原产地名称的重要参数作了法律规定,如相关产品、使用条件、生产区域和生产标准。这种保护方式与通过反不正当竞争寻求保护的方式相比,一个重要的优点是在寻求救济方面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法国是这种保护方式的代表。法国的这种保护方式是由其原产地名称保护的历史决定的。为了加强对原产地名称的保护,法国政府设立了原产地名称局(INAO),其主要职能就是确定使用“经检测”的原产地名称和“优质葡萄酒”名称的葡萄酒和烈性酒的条件,并对使用受保护名称的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1992年欧盟通过了《关于保护农产品和食品地理标记和原产地名称条例》,通过注册对地理标记和原产地名称进行保护,但是,该条例只在欧盟内部实行,对非欧盟成员国不给予这种保护。欧盟及其成员认为,专门的地理标志登记制度优于借助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保护地理标志的制度,前者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大。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则指责欧盟的制度内外有别,并且认为通过注册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可以有效保护地理标志。
除以上保护模式外,有的国家采用对不同产品的地理标志适用不同的法律和程序给予保护的做法。如澳大利亚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澳大利亚葡萄酒和白兰地联合体法案1980》,葡萄酒地理标志的保护要依据该法进行注册保护。除葡萄酒之外的产品的地理标志则依据《商标法案1995》通过注册证明商标保护。
4三.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始于199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并发布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该《办法》系根据1993年7月15日国务院批准修订的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制定的。该《办法》第二条规定:“集体商标是指由工商业团体、协会或其他集体组织的成员所使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用以表明商品的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属于同一组织。证明商标是指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2001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明确将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保护纳入商标法之中,从此,地理标志的保护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经营者申请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保护地理标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到2004年5月,商标局共批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110件5。
在国家商标局根据商标法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同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30日制定《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其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原产地域产品,2323同注1。参阅王蔚《法国原产地名称立法的变革》,中华商标2000年第3期。参阅原琪《澳大利亚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中华商标2003年第10期。范汉云《地理标志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中华商标2004年第10期。
是指利用产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其原产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并要求“任何地方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必须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有标志,必须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2001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检验检疫局)制定《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规定由国家检验检疫局统一管理全国原产地标记工作,负责原产地标记管理办法的制定、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国家检验检疫局设在各地的检验检疫局负责其辖区内的原产地标记申请的受理、评审、报送注册和监督管理,并明确指出该规定所称原产地标记包括原产国标记和地理标志。主管机关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原产地标记保护的意义,甚至说加入WTO之后,不进行原产地名称的注册登记,在国际上就得不到知识产权保护,一时间,似乎要在国际贸易中保护地方名优特产,惟一的办法就是申请原产地标记保护。在2001年10月27日修改《商标法》,明确将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保护纳入商标法之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对原产地标记的认定保护工作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有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认定注册的原产地标记据说有110多个。
这种由不同的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的法律、规章对同一种经济关系进行分别调整的做法,是我国所特有的。澳大利亚虽然也通过特别法和商标法二种法律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但是,在那里不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被明确划分了的,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不会发生冲突。我国目前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带来许多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重复保护所造成的权利冲突、提高保护成本和著名商标被淡化的问题。
1. 重复保护,增加成本。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役局认定和保护的“原产地标记”和“原产地域产品”,有许多是已经取得商标注册,甚至是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的。例如,贵州茅台酒早在八十年代就被国家商标局作为特例核准注册为商标,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名副其实的驰名商标,其所蕴涵的商业价值无可限量。就是这样一个驰名商标,又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准给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而且划定的保护范围仅限于茅台酒股份公司生产车间及新建区域约
7.5平方公里的范围。人们不仅要问,这样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除了增加企业的负担以外,有什么意义?据报道,已经取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四种中国名酒中,只有绍兴黄酒是由当地众多生产者共同使用,其他三种所划定的保护范围都非常狭小,实际上仍然是由创出牌子
6的企业一家独享。而绍兴黄酒在此之前已经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为证明商标。这说明对四种
名酒的地理标志保护实际上没有意义。这一问题在其他商品的地理标志保护上同样存在,如库尔勒香梨、兰州百合、原阳大米等都是已经取得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保护的地理标志,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再申报原产地域产品(原产地标记)保护。这种重复保护,不但严重浪费国家的行政资源,而且必然增加经营者的保护成本。从保护效果上看,不会是1+1=2,很可能是1+1<1。
2.造成原产地标记的权利与商标权的冲突,淡化驰名商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一部分地名被注册为商品商标,有些地名商标已经成为中外驰名的商标,如青岛啤酒、金华火腿、东阿阿胶。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商标,但是,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第十六条规定,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认定保护的原产地标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按商标法的规定注册为商品商标或者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有的甚至已经成为驰名商标。不同部门的重复保护,人为地造成二种权利的冲突,导致驰名商标的淡化。如,2002年2月25日,国家质量监督6 刘国奇《原产地域保护是把双刃剑》,中华商标2002年第8期。
检验检疫局发布公告:“东阿阿胶”被认定为原产地标记,东阿阿胶、福牌阿胶和东阿镇牌阿胶都纳入“东阿阿胶”原产地标记保护之列。东阿阿胶集团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早在1978年,他们就在阿胶产品上申请注册了“东阿”商标,由于其产品质量好,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二十多年来,消费者看到和认识的东阿阿胶是东阿阿胶集团生产的,东阿阿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东阿阿胶集团创造的。因此,不应当将“东阿阿胶”作为原产地标记保护。显然,在“东阿阿胶”作为原产地标记保护之后,已经驰名的“东阿”阿胶商标面临着被混淆和被淡化的威胁。这种搭驰名商标便车的原产地标记保护,能否起到保护传统名优特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令人怀疑的。
四.解决的思路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解决地理标志保护上的冲突问题有二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种是统一由商标注册机关通过注册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保护,另一种方案是通过制定单行法,在农业部设立一个地理标志保护机构,负责对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如茶叶、中草药等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其他地理标志的保护按照商标法通过注册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保护。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地理标志保护的统一性,缺点是商标局的力量有限,不利于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迅速推广和注册后的监督管理。第二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借助于农业部对农业的管理力量和科技力量,迅速推广茶叶、中草药等重要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并可以有效加强后期监督管理,缺点是可能产生重复保护和权利冲突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法律规定和协调机制解决。考虑到我国许多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行政部门的推动,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方案。
至于目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对地理标志的注册保护,笔者认为其没有法律根据,应当撤销。理由如下:
1. 由质量监督检验检役局管辖地理标志认定和保护工作没有法律根据。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对地理标志进行认定保护的根据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8月17日发布施行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2001年4月1日发布施行的《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这二个规定都是经局务会议通过的行政规章。《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在其第一条中指出的制定根据是“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第一条所指出的制定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原产地规则协议》等国际条约、协议的规定。经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务院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该法并没有授予商品检验部门(即后来的出入境检验检役局)认定和注册地理标志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已经被国务院2004年8月18日通过,2005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宣布废止,《条例》明确规定,商检部门的职责是依法确定货物的原产地,并向申请人发放货物原产地证书和原产地标记,而且条理明确规定货物原产地是指货物来源于某个国家(地区),并没有对产品质量、特色的要求。确认货物的原产地,是为了服务于国际贸易中实施最惠国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国别数量限制、关税配额等非优惠性贸易措施以及进行政府采购、贸易统计等活动,与知识产权保护无关。从上述分析可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役局作为执法根据的二个《规定》中关于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认定和管理的规定,没有法律根据。
2. 按照《立法法》,行政规章无权对地理标志保护问题进行规范
立法法规定,民事基本制度制只能制定法律;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关于地理标志的权利属于私权,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属于基本民事制度,应当由法律规定。因此,以上二个行政规章的规定超越了制定机关的权限,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应当由国务院撤销。
第四篇: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随着经济、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支付市场和支付体系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非银行机构开始介入支付市场,如一些地方为公用事业缴费成立的代收付中心、一些地方为满足多用途储值卡使用的需要建立的清算机构,网上支付机构也随着经济的发展正在日益兴起。
一、网上支付发展现状
200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2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电子签名法》的出台以及《电子支付指引》的推出为网上支付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短短一年时间内,仅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已经发展到50多家。对比六年前,电子支付系统的运用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非凡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引发了支付方式的变革。
网上支付的发展,疏通了电子商务交易过程的资金流,打通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瓶颈。从整个支付体系看,网上支付将逐步成为我国支付市场和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十七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并且大部分都设立了专门的电子银行部门,为网上银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工商银行数据显示,2004年,工商银行企业交易额是206870亿,网上笔数是3486万笔,个人网上支付交金额已经突破了2351亿,个人交易笔数是3683万笔,说明网上支付方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网上支付由于其独具的方便性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对阿里巴巴支付宝进行的调查显示,过半的被调查用户对网上支付有极大爱好。其中60以上的用户是因为其便捷性、节省时间而选择使用的。个人网上支付涵盖网上购物、网络游戏、定房订票、网络教育等多个行业,支付方式则多以银行储蓄卡为主。
二、网上支付面临的问题 1.安全问题
根据对网上支付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担心安全,其次是个人隐私,以及注册麻烦和不太习惯使用这些工具等因素。央视生活频道近日播出的节目中,披露了一种新型金融造假手段,不法分子在网民网上购物交易时,利用与银行网站相类似的网络页面,盗取银行卡密码等私人信息,然后通过网上转账的方式将资金转走,导致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受到损失。另外,黑客、木马病毒的攻击让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防不胜防。木马潜伏在计算机中,时刻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从而盗取帐户密码和信息。而黑客,则利用系统漏洞、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入侵用户的计算机,盗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和密码,导致网民在网上支付受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网上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2.金融监管问题
网上支付虽然给网民带来很多方便,解决了电子商务的支付瓶颈问题,但由于目前我国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网上支付无序的发展存在一定金融安全隐患。
(1)缺乏对吸储行为的监管
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资金暂时停留,在交易过程中约束和监督了买家和卖家,保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专家认为,在支付过程中,资金在第三方里面会出现一段时间上的滞留,随着将来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这个资金沉淀量将会非常巨大。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年交易额已经达到了数亿元,而据估计,在今后两年内,这个数字将达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即使按照简单测算,天天滞留在第三方平台上的资金也至少有数百万元,而根据目前的交易规则,支付金额将可以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停留3天到一周不等。这样,平台中随时都有数以千万的资金停留。假如他们出现经营风险,则必将危及其吸存资金安全,损害买卖交易双方的利益,假如支付服务商(非凡是专门从事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商)的服务领域扩大到在定程度,假如交易客户和沉淀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很有可能引发系统性支付风险,并引发社会问题。
在国内,法律规定只有金融机构才有权利吸纳代理用户的钱,其他企业和机构不得从事类似的活动。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不久,而且交易数额仍显不大,所以目前还没有相应金融监管法规和机构治理。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显单薄,由于数额较小,网上支付还没有引起一些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但网上支付现在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交易额在短期内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增长。目前这个时期,是建立监管体系的最佳时机。
(2)电子货币发行合法性有待确定
目前许多网上支付平台实际上发行了某种形式的电子货币,客户以法定货币购买电子货币后即能用该电子货币购买注册在相应电子商务企业的不特定卖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从而使该电子货币具有了广泛的支付能力。同样,手机支付使手机充值卡具备了电子货币的功能。而对于这种电子货币,尽管从国际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趋势来看,基于网络发行的电子货币将成为今后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支付工具,但由于目前国内缺乏对其性质、发行主体、使用范围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其合法性有待明确。
(3)第三方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突破了现行特许经营限制
许多支付服务机构为交易双方开立账户,并通过充值账户后以电子货币为载体进行账户间的支付结算,完成交易款项划拨。这种行为在事实上突破了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和“代理收付款业务”专营的法律规定。此类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非凡是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后,势必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产生影响。
(4)加大资金非法转移监管
由于对网上交易的真实交易背景难以查证,网上支付平台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资金非法转移、套现资金的便利工具。买卖双方通过制造虚假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平台顺利完成资金转移,从而达到非法交易的目的(如洗钱、贿赂、非法回扣等)。比如,目前大部分的网上支付是基于银行卡完成的,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制造虚假交易,由买方通过信用卡透支消费,卖家收到款项后变现,从而达到非法套现的目的。信用卡套现具有较大风险,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卡取现有较严格限制并收取较高的费用,而通过网上支付平台则使持卡人非常便利地绕开了发卡行管制,以一般消费方式达到了预借现金的目的,假如该方式被广泛利用,信用卡套现金额过高,很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3.市场规范问题(1)缺乏市场准入标准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机构已经发展到50余家。在国家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推动下,网上支付服务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于是,在短短一年内,第三方服务机构出现了爆炸式增长。而这些机构因为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区别,提供的服务良莠不齐。目前,有些支付服务商开始着眼于“价格秀”,使整个市场看起来热闹而又显得有些无序。无序的竞争将影响产业的发展,影响服务的质量,而且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为了保证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电子商务解决支付瓶颈,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抓紧建立支付市场的准入制度,提高整个支付产业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缺乏相应法律法规
目前,具体到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业务,法律上基本还是一个空白。传统的支付结算规则在网上支付业务规范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局限性很大。另外,目前涉及网上支付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解决了类似传统结算业务中签章的问题),规章有人民银行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治理办法》、银监会的《电子银行业务治理办法》和人民银行的《电子支付指引》,除此没有其他规范。假如从我们近期讨论的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问题来看,法律制度上几乎一片空白。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政府机构对目前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这些机构和他们的业务要不要监管,要不要有一定的规则去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正是因为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了网上支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安全问题、金融监管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1.用证书技术解决网上支付安全问题
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中国《电子商务世界》杂志主编赵廷超博士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在网上支付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上都领先于中国,但就网上支付安全问题来看,中国的保障体系明显比其完善。在中国,网上支付安全问题并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可怕,只是目前很多消费者还不了解中国网上支付有诸多的保护措施,也缺乏必要的安全交易常识,这些是导致网上支付所谓不安全的最直接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移动证书,浏览型证书或者是动态密码等技术手段。同时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增加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交易常识。
2.建立金融监管标准,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建议相关金融部门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针对第三方网上支付的行业特点,建立网上支付治理规范,为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引导网上支付产业的发展。同时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网上支付机构存在的“吸储”行为进行界定,确定其合法性,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避免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的行为进行界定,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加以引导;对资金非法转移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进行严密控制;对电子货币发行的许可提供法律依据。
3.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建议工商治理部门和金融治理部门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市场的准入制度。适当提高进入市场的门槛,保证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避免网上支付服务机构因基础薄弱,导致保护消费者网上支付产生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网上支付的服务质量。同时,工商部门应对网上支付产业进行合理引导,避免无序竞争,影响网上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应加强和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的合作,合理制定费率标准,完善支付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支付产业健康发展。
计世资讯认为,网上支付产业适应了新形式下的支付需要,对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及时规范网上支付产业发展环境,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促进网上支付产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
《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来源于文秘站,欢迎阅读网上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第五篇:当前质监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质监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年来,各级质监行政执法队伍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发展,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质监部门承担的监管任务不断加重,在当前的基层质监行政执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本文将试着从基层质监行政执法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素质难以适应质监行政执法
质监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广泛性、综合性以及很强的技术性,因此作为一名质监行政执法人员就必须一专多能,既要熟知质监法律法规,又要熟悉法学基础理论、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民法、刑法等综合性法律知识,既要熟悉实体法,又要熟悉程序法,既要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又要掌握新形势、新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设备,监管新的领域。但目前我们的质监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离上述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不高,不能完全适应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导致执法不够规范、严谨,适用法律随意性大。有的执法人员在主观上是想把承办的案件办好,办成“铁案”,但往往由于自身的法律素质达不到要求而事与愿违,导致一些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有的行政执法人员特权思想严重,执法过程中言语不文明、行为不端庄、态度蛮横粗暴,不能以娴熟的执法技能,丰富的法律知识,依法入情入理的去说服相对人。一旦遇到硬的、横的或有权有势的管理对象又缩头缩脑,该罚的不罚或少罚。
(二)执法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
衡量案件质量的标准,除了定性准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处罚适当外,还包括程序合法,但在基层质监行政执法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依然存在。
部分执法人员长期凭经验办事,不能正确认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忽视了程序上的完备,认为程序问题只是工作上的步骤和方法的问题,即使程序错了,也不影响案件的定性和处罚。更有甚者,一旦自认为法律规定的程序“妨碍”了执法,就想方设法随意简化程序和故意违反法定程序,认为按照法定程序操作太慢,遵守程序法无非是为了更好地追究违法行为,只要实体上不出错,只要能及时、有效地处罚违法行为,即使没有严格遵守程序法的规定也就无所谓。心存侥幸,岂不知只有程序上的公正才能保障实体上的公正,很多败诉案件都是因为程序违法造成的。
(三)执法实践中重罚轻纠
一些基层质监行政办案人员在查处违法案件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存在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只注重对违法相对人罚款,“只罚不纠,罚款放行”,片面追求罚款数量,忽视办案质量,不讲求行政执法的社会效果,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去纠正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财产罚,行政法规定的警告、限期改正、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照等申戒罚、权能罚基本不予适用,这在执法中就走进了重罚轻纠的误区。
(四)滥用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普遍存在于行政执法实践中,它有效增强了执法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但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在办案时受自身思想素质的影响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公报私仇、以权谋私,或办“关系案”,“人情案”。也有由于法律知识水平不高的因素,导致把握不准确,在行政处罚中畸轻畸重,在违法行为的动机、事实、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而处罚结果不一致,致使“重过轻罚”“轻过重罚”“过罚不相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五)执法环境亟待改善
1、地方行政干预依然存在。把好生产市场准入关,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是质监部门的神圣职责,在此前提下兼顾地方利益,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质监行政执法工作中有时难免会与地方利益发生冲突。质监部门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但许多事情必须依靠地方,在日常执法中往往冲不破人情网、跳不出地方保护主义的怪圈。有些地方领导错误地将行政执法与促进经济发展完全对立起来,对纳税大户和骨干企业实行特别保护,致使某些违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某些存在重大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隐患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少数地方领导缺乏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习惯行政手段,轻视法律,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甚至为违法者撑起保护伞。一些行政相对人受利益驱使,法律意识、诚信意识淡薄,令执法工作苦、累、难,有的甚至暴力抗法。
2、职能交叉不利于执法。按现行体制,质监部门与工商、食品药监、农业、卫生等部门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实践中常常出现管辖上的争与推,导致有利抢上前、无利退后边的推诿扯皮现象。部门之间不相互沟通,只图自身利益,不注重违法行为的追根溯源,该移交的案件不移交。
二、解决的措施
(一)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质量技术监督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质监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是提高质监行政执法水平的关键。
提高质监行政执法队伍素质,首先要通过培训、考试、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在熟练掌握质监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熟悉法学基本理论以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做到能正确认定案件违法事实、充分运用证据规则有的放矢地调查取证、准确适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办案技巧和调查取证能力。质监执法与其他行政执法的区别就是以技术为支撑,质监执法人员除了应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外,还应认真学习掌握有关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等专业知识。其次是要严把进人关,吸纳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有铁的纪律、特别能吃苦、有无私奉献精神、真正具备法律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去,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积极营造法律专业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以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检查制度、案件回访制度等行政执法制度,严肃纪律,加强内部监督,虚心接受外部监督,提高办案实效,认真做好质监行政复议、诉讼等事宜,打造一支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质监行政执法队伍。
(二)严格执法程序
要切实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行政执法理念,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目前质监行政执法在程序上的主要依据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现场处罚规定》等,规范了质监行政执法在管辖、受理、调查取证、审理、执行、结案以及告知、听证、行政复议等过程中应遵循的程序,质监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中有关程序的规定,该告知的告知,该回避的回避,决不能图省事而故意规避或无视程序的规定。
(三)标本兼治,杜绝重罚轻纠
坚持标本兼治,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羁束行政行为必须严格执行,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应当给予的警告、限期改正、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申戒罚、权能罚的必须严格依法进行裁量,在行政执法中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法律的警示教育作用。
(四)统一自由裁量权的裁量规则
质监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科学、简便易行而又合法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操作程序和裁量规则,从制度上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做到处罚的自由裁量标准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一定的时间内的统一,只有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才能促进行政处罚的公平和效率,维护质监部门的执法威信和权威。
(五)积极沟通,优化执法环境
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大局意识和长远发展观念,打破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地方政府的支持是质监部门顺利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同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因此,质监部门在开展影响较大的行政执法活动前后,应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态度,多向政府汇报,多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做到既依法办事,又合情合理,获得支持和配合。还要注意加强舆论宣传,寻求社会理解,要重点解决暴力抗法的应对、解决办案手段的不足、解决案件的有效执行,为执法工作减轻阻力,排除干扰并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的质监执法环境。
要搞好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浅析质监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越发重要,相应的质监部门的作用也就变得越发凸显,它的执法成效如何将成为衡量其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尺。
一、当前基层质监行政执法实践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质监行政执法队伍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发展,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执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质监部门承担的监管任务不断加重,在当前的基层质监行政执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主要有:
(一)执法环境有待优化
在基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引进工业企业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有时会被曲解为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阻碍。当发生了行政案件,执法机关要对这些企业进行处理和处罚时,往往得不到当地部门的理解,他们会认为对自己招商引资企业的管理过于严格。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与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之间的矛盾很难把握,使质监部门的工作处于“两难境地”,导致的结果:一是质监部门承担了相当的压力;二是影响了与其他部门今后工作的开展;三是无形中增加了今后对企业管理的难度。这些作法,导致监管部门无法进行正常监管行使正当权力,对行政案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工作得不到地方有关方面支持,工作也难以展开,即使工作展开了也难有成效。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行政效能,更影响了行使法律的权威性。此外,按现行体制,质监部门与工商、食品药监、农业、卫生等部门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不利于执法。
(二)技术设备和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质监行政执法工作具有广泛性、综合性以及很强的技术性,因此作为行政执法基本要素的执法人员就必须一专多能,但目前我们的质监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离上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的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如不加强学习,今后的工作会更加难以开展。很多基层局未设技术机构,在工作对涉嫌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只能送到省属技术机构和市属技术机构进行检验,增加了行政成本,有时也让某些行政相对人钻“时间差”的空子,贻误了处理时机。导致出现监督机构政执法效率不高的现象。在队伍建设方面突出表现为:一是部分执法人员长期凭经验办事,忽视了程序上的完备,很多败诉案件都是因为程序违法造成的;二是一些基层质监行政办案人员在查处违法案件时,“只罚不纠,罚款放行”,片面追求罚款数量,忽视办案质量,在执法中走进了重罚轻纠的误区;三是个别行政执法人员在办案时受自身思想素质的影响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或办“关系案”、“人情案”的情况还没有完全杜绝,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三)质监部门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质监部门为完成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在部分群众和企业的心目中,质监部门目前仍然缺乏良好的口碑。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质监部门自身宣传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宣传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监形象的树立。质监部门在综合治理和行政执法中面临的矛盾比较多,容易遭遇非议和误解,这就更加需要注重新闻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在基层质监部门,常会遇到需办理建筑方面手续的企业和个人误将质监局当作了质监站的情况,虽然不能以点概面,但这也说明了质监部门在宣传自身工作职能,提高自身影响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在一些地方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也相当淡薄,许多人甚至很多政府部门对质监部门的职能都缺少了解,认为质监部门的职责就只是对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而对标准、计量、食品、特种设备等方面的职能不甚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质监部门更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增强执法工作力度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让企业清楚质监部门监管些什么,是怎样进行监管,从而对企业的生产行为在前端就受到约束,这也是提高行政执法效力的重要途径。
二、对策思考
“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要破解当前存在的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应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执法环境
地方政府首先要强化大局意识和长远发展观念,打破地方保护、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地方政府的支持是质监部门顺利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同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因此,质监部门在开展影响较大的行政执法活动前后,应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态度,多向政府汇报,多与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做到既依法办事,又合情合理,获得支持和配合。还要注意加强舆论宣传,寻求社会理解,要重点解决暴力抗法的应对、解决办案手段的不足、解决案件的有效执行,为执法工作减轻阻力,排除干扰并提供有力保障,营造良好的质监执法环境。
(二)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使企业认识到质监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意识,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要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质监部门“该干什么”、“正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让广大群众看到质监干部服务的热情、执法的辛劳、维权的真诚、检验的公正,从而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信赖和支持质监工作。积极走进企业,向企业宣讲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法律知识的咨询,尽量避免企业因不懂法而违反受到处理的情况。充分利用“3.15”、“质量安全月”、“计量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宣传职能职责,宣传法律知识。通过这些形式,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质监法律法规和质监部门的职能,改善执法环境、破解监管难题、消除阻力、实现职能到位。
(三)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质量技术监督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质监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是提高质监行政执法水平的关键。提高质监行政执法队伍素质,首先要通过培训、考试、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在熟练掌握质监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熟悉法学基本理论以及《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做到能正确认定案件违法事实,充分运用证据规则有的放矢地调查取证,准确适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办案技巧和调查取证能力。质监执法与其他行政执法的区别就是以技术为支撑,质监执法人员除了应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外,还应认真学习掌握有关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等专业知识。其次是要吸纳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纪律性强、特别能吃苦、有无私奉献精神、真正具备法律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执法队伍中,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检查制度、案件回访制度等行政执法制度,严肃纪律,加强内部监督,虚心接受外部监督,提高办案实效,认真做好质监行政复议、诉讼等事宜,打造一支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质监行政执法队伍。
(四)严格遵守执法程序
要切实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行政执法理念,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目前质监行政执法在程序上的主要依据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现场处罚规定》等,规范了质监行政执法在管辖、受理、调查取证、审理、执行、结案以及告知、听证、行政复议等过程中应遵循的程序,质监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中有关程序的规定。
(五)标本兼治,杜绝重罚轻纠
坚持标本兼治,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羁束行政行为必须严格执行,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应当给予的警告、限期改正、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必须严格依法进行裁量,在行政执法中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法律的警示教育作用。
(六)合理运用统一自由裁量权
质监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科学、简便易行而又合法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操作程序和裁量规则,从制度上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做到处罚的自由裁量标准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一定时间内的统一,只有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才能促进行政处罚的公平和效率,维护质监部门的执法威信和权威。
要搞好质监行政执法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为经济和谐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