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书画赏析

时间:2019-05-15 08:4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州书画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州书画赏析》。

第一篇:湖州书画赏析

宋代湖州书画特点:

湖州学术源于汉末,初露锋芒于南朝,经历唐代中期实现由吴越文化向江南文化的转型,到宋代迎来了第一次高峰,并创造了以偏于一隅之地而引领天下风气的安定“湖学”辉煌。宋代湖州竹派”名重当世,流风绵延不绝。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专科,历史悠久。在中国画中,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以墨竹为主,是典型的文人画。北宋文同、苏轼画竹著于时。唐代画竹已为独立题材,文同墨竹画,大大超过了前人,所谓“黄钟一震,瓦釜失声”。苏轼形容文同画竹,“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似乎文同画竹属写意一派。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中国画坛由此形成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宋代湖州书画名家介绍:

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举进士,历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尤长于画竹,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重写生,洋州有筼筜谷,多竹,时往观察,画竹益精,有“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的美誉。

燕文贵(967—1044),北宋画家,又名燕文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擅画山水、屋木、人物。所作山水,不专师法,极富变化,独立一家规范。其画多为北方大川,破笔皴点,干擦淡染,细碎清雅,苍润秀媚,岸边水渚多画台榭相接,景致优美,富有变化,人称“燕家景致”。存世作品主要有《溪山楼观图》(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江山楼观图》(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烟岚水殿图》、《溪谷图》。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苹洲、萧斋,晚年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华不注山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南宋末年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流寓湖州(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

梵隆,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僧,字茂宗,号无往,浙江吴兴人.为上层僧侣,多结交权贵,宋高宗曾召对内殿,并赐予庵居.擅画佛像.人物,师法李公麟.笔黑略到而远意有余.存世作品有:十六应身图,罗汉渡海图。

第二篇:古代书画赏析范文

古代书画赏析

(一)(一)书法赏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赏析,初步认识和了解不同书体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时代代表性的书法作品。(2)技能目标:通过赏析,使学生初步学会理解和领悟中国书法美的 “实”与 “虚”。

(3)情感目标:感受书法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惑。(4)创造目标:通过赏析,启发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学同先贤敢于在继承中尝试古为今用、勇于创新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书体的特点与演变。

难点:书法美中“实”与“虚”的领悟与理解。【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上网查找书法起源与书体演变的相关资料;搜集不同时代书法家的代表作。(3)教学环境准备:学生以自然组为单位分为四个小组。【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

播放电影《卧虎藏龙》中的片断。

问:从舞剑中你领悟到什么? 古代书法家从舞剑的过程中领悟到书法的道理,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导人课题)(2)合作探究阶段:

A、多媒体映示仰韶文化陶器中就有刻画的图形和符号。请学生分析这些图形和符号的作用。

重点语:文字起源与书画同源。(学者认为这就是简单的文字,而且这种符号是用刀刻出来的,刀痕非常清晰。这就表明五千年以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经以刀代笔,创造简单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惑情)。

B、不同时代书法作品展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请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每种书体的特点及出现的时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重点语:秦篆、汉隶、魏碑、唐楷等名称的由来。楷书四家欧、颜、柳、赵等。

C、天下 2 诗、书、画有何联系? A、谈谈欣赏《兰亭序》的感受。

B、你知道现代的书法家有哪些?江苏的书法家有哪些?(5)课后拓展: 你喜欢中国书法吗?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书法?

(二)人物画赏析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优秀人物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不解我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的伟大成就。初步认识和了解工笔和写意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时代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

(2)技能目标:通过赏析,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3)情盛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盛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创造目标:通过赏析,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学习先贤敢于在继承中尝试古为今用,勇于创新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时代人物画的特点。

难点: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上网查找相关人物画的背景资料。【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 多媒体配乐映示3幅中国画作品(人物、山水、花鸟)。

问:三幅作品的内容? 问:中国画从内容上分为那几类? 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印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的生动”的效果。(导人课题)

3(2)合作探究阶段: A、《龙凤人物图》作品赏析。

请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分析作品的年代、造型、色彩等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以线勾勒。现存最早的人物画,属战国时代作品。此画在丝织物上,又称帛画。人物侧面造型,体态优美,主要以线勾勒,色彩单纯,富有装饰味。B、顾皑之《洛神赋图》贸析。

请学生分析《洛神赋图》的绘画技巧。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从绘画技巧看,造型生动,笔法如春蚕吐丝,细密情致。顾皑之总结自己的绘画实践,在我国绘画史上 4 B、《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欣赏。为什么说唐代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唐代人物画的题材和内容有哪些?(4)归纳巩固阶段: A、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B、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C、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5)课后拓展: A、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画作品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章。B、你喜欢中国画吗?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画?

第三篇:湖州茶文化

湖州茶文化专题报告

茶与名人

摘要: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 茶文化专著《茶经》,陆羽于公元757年于皎然相交当时陆羽是一个24岁的青年,两人一见如故,开创了四十年的“佛俗情缘”的莫逆之交,陆羽《茶经》也同样受到了皎然的启发与指导。《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对唐中期以前中国茶叶的历史、产地、以及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等知识作了全面仔细的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

湖州是中国绿茶的重要产区,茶叶品种很多。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国古代贡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地方官员选送,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称贡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设立的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可见当时湖州茶叶的品质和名气。

在唐代,湖州进贡的茶叶主要是紫笋茶,紫笋茶芽叶完整,外形细嫩紧结,色泽绿翠,香气浓强,滋味鲜醇,汤色淡绿明 亮,叶底细嫩,很有特色,因为茶圣陆羽品尝了阳羡(宜兴)紫笋茶后向宫廷推荐,因此称为贡茶。会昌元年,湖州顾渚山贡茶已进入全盛时期,据嘉泰《吴兴志》、《湖州府志》载:湖州“每岁进奉顾渚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会昌中(843—845)上贡湖州紫笋茶一万八千四百斤。”足见湖州当时茶事兴盛

湖州是中国绿茶的重要产区,茶叶品种很多,但最著名的除了紫笋茶,还数独产于安吉的白茶。白茶归类为绿茶,颜色其实也为略透明的淡绿色,因芽叶上有一层细细的白绒毛而得名。其珍奇之处在于,在数百年里,白茶都处于野生状态,而且寥若晨星。现在的安吉白茶的母本系孤茶一株,长在海拔800米的大溪山深山岙中,已历尽150年风霜,被称为“白茶王”,是古今中外茶中极品,被誉为“中华一绝”。早在宋代宋徽的《大观茶论》中就有评价:“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御赐白茶遂为第一”。据中国农业部专家检测,白茶的氨基酸含量特别高,达10.6%,比普通绿茶高出一到两倍,茶多酚含量相对偏低,是绿茶一绝,被市场极为推崇,曾先后在第二届、第三届国际名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关于陆羽弃佛从文还有另一种说法: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茶经》正是唐朝的陆羽创作的。《茶经》一问世,就成为人所至爱,被盛赞为茶业的开创之功。《茶经》全书共七千多字,其实篇幅并不大。共分3卷10节。但其意义之大,恐怕不是我这无名小卒三言两语就能就是清楚的。《茶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茶经》是陆羽在各大茶区观察了茶叶的生长规律、观察了茶农对茶叶的加工,进一步分析了茶叶的品质的优劣,并学习了民间烹茶的良好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一套规律,此外陆羽还留心于民间茶具和茶器的制作,且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一套茶具。陆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他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大茶区。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作出《茶经》,实足矣。

茶与文艺

院寺合一是大唐贡茶院独特的组织方式。这在我国贡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我国较早的典型“禅茶一味”。北宋《吴兴统记》明确记载:“贞元十七年(801),刺史李词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祥寺额置焉。”每年采茶季节忙时,贡茶院工匠千余、役工三万;闲时则有寺僧看守。唐著名诗僧也是茶人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诗中:“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刘禹锡也有诗句:“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陆羽等《竹山堂连句》诗中亦曰:“昼啜山僧茗,宵传野客觞。”佛禅中人本是饮茶的有力推动者。但在顾渚山贡茶院(吉祥寺)中的僧人,不仅在饮茶,即便在种茶、采茶和制茶中也是推动者。

古代紫笋茶诗(文)是中华茶文化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唐代在顾渚山建立贡茶院以后,上自朝廷皇帝,下至地方官吏都对紫笋贡茶给予了高度关注。一大批高官名士,文人骚客纷纷来到顾渚山,或督制贡茶,或品茶吟诗,或游春赏景。唐朝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茶风之盛世。几乎所有的中、晚唐诗人对茶都情有独钟,把品茶、咏茶作为高雅和赏心的乐事。以至对后世宋、元、明、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明萧洵《顾渚采茶记》载:“刘禹锡诗有云: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杜牧之云: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颜真卿、白居易、皮日休、郑谷辈,逮宋苏轼诸贤,履舄所至,题咏犹为烂漫,流风余韵,皆可想见。”紫笋古茶诗(文),大都以歌咏贡茶院为主题,在叙事、状物和写影的抒情之中,翔实地反映古代顾渚山的茶坞、茶人、茶舍、茶园、茶具、茶艺、茶制以及茶礼、茶俗、茶情和茶趣等。顾渚山的茶(泉)诗在我国古代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皎然《九日与陆处士饮茶》、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杜牧《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已成为千古传诵的茶诗名篇。在歌咏紫笋茶的唐代著名诗人中,就有十人之多入编《唐诗三百首》。由此可见,紫笋茶诗(文)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具有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大唐贡茶院

位于长兴县顾渚山。是目前已知历史上第一座皇家贡茶院,始建于中唐大历五年(770)。唐代陆羽在此作有《顾渚山记》,顾渚山还是陆羽撰写完成世界上第一部《茶经》的主要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顾渚山产的紫笋茶、金沙泉被列为贡品,并建造贡茶院。连续作贡达800余年,引来了文人墨客作诗题字,在顾渚山至今保留有摩崖石刻三组九处。顾渚山景区山清水秀,修竹苍翠,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已成为海内外人士追寻陆羽足迹,研究茶文化真谛的绝佳游览胜地。

大唐贡茶院之陆羽阁

据学者考证,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在此研究茶道,著就《茶经》。这里不仅有让人留连忘返的自然风景,还有后人为纪念“茶圣”而修建的陆羽墓、慕羽坊、三癸亭、皎然塔等人文景观,更有别有风味的休闲农庄及乡村旅游项目。近年来,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茶道专家多次来妙峰山瞻仰陆羽墓,与湖州茶文化研究会开展交流活动。2008年5月,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在这里举行,共接待了来自7个国家的知名茶人。妙峰山景区已成为湖州市促进中外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场所。

宋元时期湖州茶文化

两宋时期,湖州的茶叶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每年的产茶时间明显推迟,贡茶的数量开始下降,甚至数度罢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天气逐渐转入寒冷期,影响了茶叶的生产。据史料记载,自晚唐始,我国江南一带开始进入寒冷期。到宋代,平均气温比盛唐时期低2至3摄氏度,腊月时节,整个太湖结成厚冰,冰面可行车马。受严寒影响,湖州境内的许多茶叶或被冻死,或因天寒而推迟萌芽,影响了采茶的季节。为确保茶叶在清明节前按时上贡朝廷,湖州官民想了许多办法,或在茶地旁烧火加温,或组织人员敲锣打鼓,喊山摧茶。但人的作用毕竟有限,中国的产茶中心逐渐由湖州向福建转移,已是难以挽回的必然。《宋元茶文化的历史》也载,“宋代贡焙从顾渚改为建安,主要是为保证清明前能送到京城,以赶上皇室的清明郊祭并赐享国戚近臣,而宜兴、长兴的茶树因气温较低而发芽推迟,很难保证在清明前贡到汴京”。欧阳修有诗句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既说明建茶萌发时间之早,也从反面印证了湖州贡茶逐渐淡出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时间问题。

两宋时期朝廷上下的奢侈作风,穷极讲究,也是造成贡茶南移的重要原因。为迎合皇帝及其官员的喜好,福建一带在蔡襄、赵汝砺等一群高官重臣的指导下,所贡饼茶塑龙雕凤,极其精美。而且花色品种甚多,如“龙团胜雪”、“龙凤英华”、“玉叶长春”、“延年石乳”等,“极盛之时,凡有四千余色。”(《宣和北苑贡茶录》宋·熊蕃著)。与花样翻新、声誉雀起的闽茶比,湖州的茶叶在形、色、味上,都不能比肩而立,遭到朝廷轻视,也是自然之事。

政治力量的变化,进一步促使了建茶兴而紫笋衰。湖州紫笋最盛时,“建茶绝亡贵者,仅得挂一名尔。”因为当时“唐自常兖以前,闽中未有读书者。自兖教之,而欧阳詹之徒始出,而终唐世亦不甚盛。”可是到北宋时,“今闽中举子常数倍于天下,而朝廷将相公卿,每居十四五,人物尚尔、况草木微物也。”(见蔡宽夫《诗话》)。再看宋代之湖州,朝廷中已无人说得上话。剌史级的人物,虽有苏轼、王十朋等,但苏轼只在湖州八个月,便因“乌台诗案”进京领罪,狼狈离湖。而王十朋等,不仅势单力薄,其政治、社会影响,与前朝的颜真卿、袁高、杜牧等十一人相比,就差得远了。当然,纵观两宋时期,尽管是湖州茶业发展的艰难时期,但也并非无所作为,毫无建树。湖州出产的茶叶,虽然不再为朝廷所重,却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而且,随着宋代饮茶风尚的形成,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大,茶叶需求量的急剧增加,湖州茶叶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不断增长。据史料记载,当时湖州所辖的长兴、安吉、德清、吴兴,都是朝廷指定的产茶区。宋《天池记》载:“浙,莫干山北,土人以茶为业,隙地皆种茶。”

长兴的紫笋茶,在北宋初期仍是贡品,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就说:顾渚紫笋茶“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分赐近臣”。“宋初,吴越归命,郡始修贡,每岁贡紫笋茶一百斤,金沙泉一瓶”。虽然一度“贡而后罢”,但在南宋时期又作为“贡品”入贡了。据宋嘉泰《吴兴志》(1201)载,“顾渚„„今崖谷之中,多生茶茗,以充岁贡。”元朝统治时间不长,湖州地处江南,茶叶生产与经营所受影响不大,而且面积、产量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据《元典章》载,元朝宣徽院还下设常湖等处茶园都提举司,“常、湖二路茶园户二万三千有奇,采摘芽茶,以贡内府”。后其下设提领所7处。除江苏的宜兴外,其余的6处:乌程、武康、德清、长兴、安吉、归安,都在当时的湖州境内。元朝统治者不仅没有取消紫笋茶的“贡茶”资格,还在顾渚山设贡茶官署“磨茶院”。磨茶院即唐代的贡茶院,在水口镇顾渚山。史载:“元进末茶二千斤,续增芽茶九十斤。„„吴元年(1363)又增贡荐新芽茶二斤,磨造末茶二千八百八十三斤十五两七钱五分。”另据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载,元代湖州的茶叶有许多品种在全国相当有名。如金字茶,系湖州“造进末茶”;紫笋雀舌茶,“选新嫩芽蒸过为紫笋”,乃湖州茶之上品。

两宋时期,湖州与茶结缘的名人并不多。到是元朝一代,湖州涌现出多位曾经作过茶画的著名书画家。其中最为显赫的大书画家自然是赵孟頫,他的一幅人物画《斗茶图》最为关心茶文化的人们所熟悉。此画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画中画有参与斗茶者四人,左右两拨,每组一主一副,手中各有茶壶、茶盏,或手提炭炉之类的用具,地上放着两副茶担,形象地表现当时民间比试各自茶水品位竞赛活动,画中着力描绘斗茶四人的姿态神情。

第四篇:《清丽湖州》

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清丽湖州》指导纲要

(试行)

湖州,是长三角中枢的唯一以太湖命名的城市。湖州,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她似一颗熣灿明珠镶嵌在太湖南岸。

为了让湖州中小学生了解和认识湖州(家乡)人民近年来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大城市,实现大跨越”的理念,以“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加快实现湖州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战略,向着“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目标,加速构建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和谐大城市;了解和认识湖州(家乡)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历史积淀、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志向。为此,开设地方课程《清丽湖州》*。

一、指导思想及开发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来自本土、面向本土、服务本土”的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掘湖州丰富的教育资源,注重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究,建设一套融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为一体的地方课程,以满足本地学生发展需求。

(二)开发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深入地了解湖州、认识湖州,激发他们酷爱自然、热爱湖州、报效家乡、服务人民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成为一位合格的公民,并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坚持“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利用湖州自然环境、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建设成就、时代新风及著名人士等课程资源,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环境和情感的体验,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强调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积极倡导以实践、体验、感悟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趣”中学,在“情”中做,在“意”中行,促进知识学习和人格发展的和谐统一,为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确立“创新为重”的人才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基于湖州未来建设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都应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教材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编排,并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提倡对某一问题有不同见解、对同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策略),在某些学习内容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3、体现“实践为主”的教学观,在活动中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课程引导学生亲近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实践活动既包括掌握乡土知识、探索科学规律和人文内涵的探究性活动,又包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活动。实践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总体目标及课程内容

(一)总体目标

1、认识湖州,热爱家乡。通过了解和认识湖州,增强学生酷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感。

2、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与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关系的认识,树立“生态湖州”、“人文湖州”、“数字湖州”、“平安湖州”的环境意识,逐步树立自我与家乡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科学发展理念。

3、注重实践,完善自我。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自主、合作、尊重他人和积

*“清丽”取自宋末咸淳进士戴表元(1244-1310,浙江奉化人)所著《湖州》诗“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极进取等个性心理品质。

4、提高素养,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湖州市民。

(二)阶段目标 3-6年级

1、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能利用家乡的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初步认识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境。

2、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英雄人物、人文景观、土特产品、风俗习惯、社会新风等,增强对民族和家乡的自豪感。

3、初步了解家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7-9年级

1、了解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明确家乡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相互关系。

2、了解家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在中华文明进程和家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要贡献。

3、关注家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形成促进家乡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境、维护家乡安全的自觉行为。

4、了解家乡经济增长和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提高今后建设家乡、促进家乡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

1、两个年段。根据湖州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文化、科教发展的历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拟分3――6年级、7――9年级两个年段编排课程内容。

2、三大板块。每个年段又分三大板块和若干主题。第一板块:湖州的“自然与地理环境”。主要包括湖州区域、气候、地质、生物、人口、交通和环保 等。让学生从中熟悉个人生活、活动区域范围和特征,了解家乡区域变化和政区沿革,了解家乡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特征和态势。

第二板块:湖州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主要包括民间故事、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风俗习惯、时代新风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家乡近代人类活动的情况,认识家乡著名人物和事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人新事新气象。

第三板块:湖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教进步、旅游资源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家乡人口、城市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家乡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方略。了解家乡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收集家乡教育、科技发展情况及对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经济建设成就及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

三、课程特点及编写体例

(一)课程特点

1、地方性与时代性交融

课程反映丰富的乡土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内容涉及湖州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地方性;课程努力反映湖州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课程将及时补充反映湖州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教材编写时应在地方特色中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注重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1世纪的湖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课程要及时吸收和补充湖州人民“建设大城市,实现大跨越”和“让湖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湖州”新举措、新进程。在有条件的学校,注意让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和交流。

2、综合性与专题性兼容

在课程内容上,涉及湖州自然、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等各个方面,有较强的综合性。在课程取材上,立足湖州,整合各县、区的乡土教育资源,既有全市中小学都要教学的共性内容,又有供不同地区学校选学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采用主题单元形式呈现,在每个主题单元中,又融合多学科知识,给学生编织了认识家乡的知识网络,以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与能力。

3、科学性与趣味性渗透

课程在陈述区域性乡土知识科学性的同时,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表达形式上注意远近相照、事理交融、动静交替、图文并茂、情趣盎然。

4、探究性与接受性结合

课程在学习方式上,坚持探究性与接受性结合。倡导以专题研究为形式的探究性学习为主,指导学生实地考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感悟体验。同时兼容以文本对话为形式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报刊和查阅网站,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潜能,激活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二)编写体例

课程在编写上纵横兼顾,即在以学习专题形式反映家乡内容时,兼顾各年级间学习内容的衔接,兼顾各县、区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

1、纵向层进

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3――9年级每个学年一册课本,共7册,按学生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3--9册相对独立,7-9册在3--6册的基础上作适当拓宽、深化,形成螺旋式上升。每一册安排3--4个学习专题,一般情况下,其顺序大致从自然风物到历史人文,再到社会经济。

2、横向组块

课程以“自然和地理环境”、“历史与文化”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等三个专题呈现。每个专题中又分若干小专题,每个小专题再分几个层次。

(1)3-6年级由读图时间(主题导入)、画里画外(主题诠释)、自主空间(主题拓展)等三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的涵义大致如下:

――读图时间(主题导入)。以学生生活经验和乡土教育资源特点为依据,创设主题学习情境,提供某些学习素材,揭示主题的内涵,从而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画里画外(主题诠释)。根据主题学习任务,开展收集有关该主题学习资料的活动,从主题的纵横、类别等几个方面,或主题内在的苦干层次诠释学习内容,重视素材的积累,丰富对家乡的认识。

――自主空间(主题拓展)。围绕主题学习,做到边收集、边动手、边动脑,在动静交替中加深对家乡的情感。配合主题学习内容,提供某些学习资源,如提供参考书籍名称,或提供有关网站等,在表述上使用“查一查”等。

在上述学习内容中,插入某些与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以丰富主题学习内容。(2)7-9年级由今日话题(主题导入)、说文解图(主题诠释)、自由天空(主题拓展)三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的涵义大致如下:

――今日话题(主题导入)。从家乡自然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专题学习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生成专题学习的需求,明确学习任务。

――说文解图(主题诠释)。根据专题学习任务,提供有关背景材料、阅读材料,注重主题的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展开,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丰富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情感。

――自由天空(主题拓展)。在专题学习中,制定或提供较为具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开展具有选择性学习活动;在成果呈现与交流中,逐步养成自主、合作、尊重他人和积极进取等个性心理品质。配合主题学习内容,提供某些学习资源,如提供参考书籍名称,或提供有关网站等。

在上述学习内容中,插入某些与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以丰富主题学习内容。

(三)教材纲目

见附后《清丽湖州(3—9年级)》体例与篇目安排表(略)

四、实施建议及评价革新

(一)编写建议

1、凸现育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理念。育人为本应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上。开发和 编写教材时,应重视选择体现人和自然和谐、人和社会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素材。具体应注意在反映经济建设成就时要关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平安湖州建设等;在反映历史人物和人文景观时要关注其历史延革和教育价值取向等。

2、选择具有地方性与先进性的内容。撰写地方性素材时应坚持“古为今用,他为我用”的原则,注重内容间的纵(过去-今天-明天)横(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与历史资源、本地资源与周边资源等)联系,努力从老资源中发掘新亮点,从传统素材中发掘科学性和先进性。为便于学生日后的英语表达和交流,对某些知识、名称应配上英文。

3、留有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要正确处理知识呈现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编写教材应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引入,使学生产生学习、活动的需要,明确学习、活动的任务;提示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提供相关的支持材料,如背景介绍、阅读文本、相关网站等;引导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回顾和交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呈现的方式丰富多彩与螺旋上升。编写教材应按学生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安排教学内容。7――9年级整体布局并适当分段,形成3――6年级和7――9年级两个循环。编写时注意内容的贴近性、综合性与层次性,小学应以图画为主,叙述的文字应该浅显易懂,初中适当增加文字叙述内容。教材呈现应努力做到图文并茂,串珠成线,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读性,学生爱学,教师乐教。

5、全市性内容和区域性内容两兼顾。教材采用主题单元方式编排,既有通用内容,也有选学内容(一般安排在“自主空间”、“自由天空”部分)。通用内容是涉及湖州和学生发展的重大主题,每个学生都需要了解。选学内容一般是区域性较强的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教学,并为学校课程的开发留有空间。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倡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教学中不仅是科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还要体现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关系,体现道德、科学、艺术的整合。

2、本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强调在“学做”、“参观”、“考察”、“调查”和“探究”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注重活动的实效。组织开展种类活动,要注意师生安全。要注意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某些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建议在家长帮助和指导下进行。

3、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活动设计,自己确定活动结果的呈现形式等。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建议。要多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4、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及时补充湖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县、区和社区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教育资源,使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

(三)评价革新

1、重视激励评价。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发展性;要以三个维目标为基本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尤其要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

2、注重过程评价。评价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可以采用日常观察、成长记录、活动成果(文章、作品等)展示等评价方式。不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要突出学生参与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学的相互评价结合进来,把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结合起来。

4、定性定量结合。评价中实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提倡采用鼓励性评语。

《清丽湖州》第三册教学参考

第一课 我们湖州

【内容简介】

课文从观察湖州有特色的几幅风景名胜照片导入学习主题――湖州是“天堂中央”的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在“读图时间”板块里介绍了湖州的面积和人口等概况后,又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天堂中央”、“物产丰富”和“人文荟萃”对湖州的特色一一作了介绍:

1、湖州的地理位置――“长三角”中心地带;

2、湖州的三个“十分之一”,即湖州丝绸、毛竹和淡水鱼各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十分之一;

3、湖州的历史名人多――“湖州人才半天下”(见罗开富著:《湖州人文甲天下》)。这些介绍,从不同角度印证着湖州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学习重点】

1、湖州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湖州既是名副其实的“天堂中央”,更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教学建议】

1、结合课文内容,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家乡,在此基础上举行“家乡知多少”的主题班(队)会。

2、结合秋(春)游,选择家乡的一处或几处人文景观,进行考察(参观)。或请学生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同父母一起去一处名胜游览。【参考资料】

《福布斯》中文版公布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湖州被评为第14位

《福布斯》中文版日前发布最近版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在100个入榜城市中,湖州被评为第14位(仅次于绍兴)。继去年排名第28位后,我市今年跨越了温州、泉州、福州、东莞等14个城市。该排行榜调查的对象包括内地660多个城市,含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及县级市。通过评比各城市劳动力素质、高级人才、经营成本、市场规模、市场潜力、私有经济活力等指标,经综合考评最终排出前100位。我市的经营成本、市场规模、市场潜力、私有经济活力指标得分靠前,其中市场潜力指标名列第12位。(载《湖州日报》2005年8月29日A1版)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

我市12单位获表彰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2005年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授予12个全国文明城市(区)、494个文明村镇、1001个全国文明单位和一批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及100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我市12个单位获表彰。

一、全国文明村镇:吴兴区织里镇、南浔区南浔镇。

二、全国文明单位:市公路运输管理稽征处、中国移动浙江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湖州分公司。

三、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德清县钟管镇,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浙北大厦有限责任公司、湖州电力局、湖州市车辆通行费征收处、长兴中学、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吴兴分局。(载《湖州日报》2005年10月27日A1版)

名 人 简 介

1、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称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浙江湖州人。“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他书、画、诗、印四绝,不仅首开了元代的绘画风气,而且为元代以后的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艺术史上千秋尊崇的一代宗师。

2、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中年后更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他在诗、书、画、印等诸多方面造诣深厚,名震遐迩,是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

3、钱三强(1913-)原名钱秉穹,浙江绍兴人,原籍湖州。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部 委员(院士),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4、钱壮飞(1896-1934),别名钱潮。浙江湖州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周恩来曾把他与李克农、胡底(胡北方)并列为党的情报工作“前三杰”。

5、屠守锷(1917-)浙江湖州(吴兴)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学部委员(院士)。火箭和结构强度技术专家,是中国弹道弹技术与航天技术的创业者和主要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6、戴表元(1224-1310),字师初,一字曾伯,浙江奉化人。宋末咸淳进士,入元任信州教授。著有《剡源戴先生文集》。

第二课 水晶宫

【内容简介】

课文从湖州“水乡一隅”等照片导入学习主题――湖州具有“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特点的江南水乡名城。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又以“浩淼太湖”、“东西苕溪”、“伴水生息”分别介绍了水与人、水与物和谐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的关系。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学习重点】

1、湖州这个称之为“水晶宫”城市的特点(河多、桥多、船多等)。

2、水与人、水与物的关系(生息、运输等),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为构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生态市建言献策。【教学建议】

1、要联系当地生产、生活的实际,补充水与人、水与物(生物)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2、组织学生开展当地水资源(当地水的量、水的源、水的质、水保护、水利用等。可选取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调查,向乡镇政府提出保护水水资源的建议。调查活动的组织要周密,注意安全。【参考资料】

东西苕溪主流流过湖州的地方包括:东苕溪:道场乡、和孚镇、菱湖镇、洛舍镇、城关镇(德清)等;西苕溪:杨家埠镇、和平镇、虹星桥镇、林城镇、梅溪镇、递铺镇等。东西苕溪的支流流过的地方更多(教师可联系根据学生所在乡、镇、村的实际进行教学)

生命之源的枯竭――水污染

人体内三分之一的重量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所以说,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源。

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是发生了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油类物质,植物营养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

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公里的河段进行调查,由于水污染而不能灌溉的水约占23.3%,水质合乎饮用标准的仅占14%。湖泊和海湾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水质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以传染的蔓延;水中的有毒物质可使人畜中毒,一些剧毒物质可在几分钟之内使水中生物和饮水的人死亡。最危险的是污染水中的汞、镉、铬、铅等金属化合物,人饮用后造成慢性中毒。

水污染还对农业、渔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

治理水污染,清洁水资源,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造福人类的大事。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太湖水的治理,我市和沿湖各市,纷纷关闭对水造成污染的工厂,实行污染零排放,还“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第三课 我们的家园

【内容简介】

课文以湖州素以“山水清远”的著称的导语及几幅照片导入学习主题――古代与现代民居的特点。在 “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古代民居特点”(小桥、流水、人家)、“现代城市住宅”、“农民新村”和“我的家”等四大部介绍了湖州民居的特点和变化。从古到今,民居总是“坐北朝南、依水而建”。“农民新村”的点缀则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反映了新农村建设已经起步。【学习重点】

1、湖州民居的主要特点。

2、湖州民居的变化说明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教学建议】

1、联系家乡(农村与城市)民居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感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农村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新农村建设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成就。

2、举办一次“说家乡、画家乡”的家乡住宅成果展(照片、图画、文章、书法等)【参考资料】

重梳山水 再绘江南

——湖州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综述

天蓝、水清、地绿、人和。

六月的江南水乡,依然花红柳绿;初夏的湖州农村,依然水碧天蓝。

为改变“水乡无水吃”、“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状,花五年左右的时间,以改水、改厕、改路、改线(即“四改”)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即“六化”)为重点,全面整治1000多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到80%以上。并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达到“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见《湖州日报》05年6月15日B2版)

农民变“居民”有幸福时光

八里店社区内建造安置房267幢,4800多套。设5个居住小区,即百花苑、玫瑰苑、桂花苑、玉兰苑和牡丹苑,居住人口可达1.7万多人。可将附近10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2400多户农户一次拆迁安置。

区域内,亭台楼阁,鲜花葳蕤。行政、文化、商贸、物业、教育等区块功能分布明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联体式和多层式公寓错落有致。(见《与城市同步和谐--来自八里店镇的报道·统筹城乡篇》载《湖州日报》12月21日A1版)

第四课 市树――银杏树

【内容简介】

课文从观察几幅反映银杏树的树、叶、果的照片导入学习主题――银杏树的栽培史与生长特点。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从“公孙树”、“十里银杏长廊”、“白果”和“银杏的传说”等五个方面介绍银杏的悠久历史和生长特点,从而让学生领悟到:银杏树是古老的树种(人称“活化石”),生长周期特别长(人称“公孙树”),生命周期更长(一般树龄都在千年以上)。

我市长兴县小浦镇的八都岕被誉为“世界银杏的故乡”,以及银杏树的经济价值和历史传说,这从不解角度说明了湖州市树是湖州人民人文精神的一种象征,是湖州市的一张绿色“名片”。【学习重点】

银杏树的特点(古老树种、生长周期长、生命周期长)及其经济和人文价值。【教学建议】

1、调查了解所在县的县树,说说选择和确定县树的理由。

2、采集几片银杏(或其他树)的树叶,做成树叶标本(或书签),采摘树叶时要注意安全。【参考资料】

1、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如中华鲟,植物有冷杉等。

2、以银杏作为市(县)树的市(县)有江苏连云港、泰兴、四川成都,辽宁丹东等。

第五课 市花――百合花

【内容简介】

课文从湖州是一个遍地鲜花的城市导入学习主题――百合花的特点及其寓意。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知百合”、“说市花”两个方面介绍了百合花的类属(球根草本植物)和特点(形、色、香等),以及“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引申为湖州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建设“人和”的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湖州市的市花又是湖州市的一张绿色“名片”。【学习重点】

百合花的特点及寓意(湖州人民选择百合花为市花的主要理由)。【教学建议】

1、从花店购买(或花圃里采集)不同颜色百合花,作为教学用具,进行分组学习和研究。

2、通过画“百合花”,纸折“百合花”,了解进一步百合花的形、色。

3、在家长指导下,在自己住宅周边或阳台上种几种花卉,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参考资料】

问题解答

以“百合花”作为市(县)花有城市还有陕西省省花、福建南平市(今延平区)市花。

第六课 家乡的石拱桥

【内容简介】

课文从观察若干种桥体的照片导入学习主题――石拱桥。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石拱桥”、“潮音桥”、“姊妹桥”等三部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石拱桥建筑特点,以及湖州市内几座非常有名的石拱桥。如“潮音桥”虽然相貌平平,但它却是湖州乃至全国少有的具有“立交桥”功能的石拱桥。【学习重点】

1、石拱桥的建筑特点及其承重的原理,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2、湖州几座非常有名的石拱桥的结构及其美好传说,体会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学建议】

1、准备好实验材料,做个小实验验证拱桥承重的原理。

2、调查当地的石拱桥,画画石拱桥,拍摄石拱桥,举办家乡石拱桥展览。【参考资料】

湖州名桥简介

潘公桥。在湖州北门苕霅溪汇流处,明尚书潘季驯(1521——1595)所建,故名“潘公桥”。潘季驯系乌程人(其故里为今湖州环渚张槐溪村),明代著书水利专家。万历十二年(1584)贬官回乡,见苕霅两溪汇流处水势湍急,民渡艰难,其父潘尚(号僦庵)亦有在苕霅两溪汇合之处建桥之意,但未实现。为继承父志,遂捐银2500两,发起建桥,其间,潘躬亲其事。万历十三年始建,十八年竣工,历时5年。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建时为增加泄水量,改5孔石木梁桥为3孔石拱桥。该桥长57.5米,宽6.6米,高9.5米,主孔净跨15.5米,拱矢高8米,南北孔净跨9.3米,拱矢高5米,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上下踏步各有50级。1984年8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潘公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骆驼桥。在湖州城中心,跨苕霅溪。始建于唐垂拱元年(685)。据宋嘉泰《吴兴志》,“以其形穹若骆驼背”,故名。北宋太平兴国中(976——983)改名迎春桥。时城中有横亘溪上三巨桥(迎春、仪凤、甘棠),迎春其甲也,惊湍箭驰,列柱栉比,覆以飞宇,约于雕栏。南宋时复名骆驼桥、重嵌唐大历湖州刺史颜真卿所书“骆驼桥”三字,后失。是桥经宋、元、明、清等朝重修、至民国20年(1931)左右,吴兴县教育局对桥作了改建,降低高度,改上下石级为大坡度。使车辆可通行。新中国建立后,对桥整修多次。1953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将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梁。1981年7月,骆驼桥加宽人行桥。1985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在桥南侧新建骆驼桥,原桥保留。新建骆驼桥为一孔,净跨25米,桥长33.44米,桥宽24.5米,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等三道。

潮音桥。位于湖州市内南街,建于霅溪之上,为3孔石拱桥。俗称哑子桥,义称桥里桥。其名之出来有两说,一是春秋时西天目之水浩荡而来,水经桥的约束,发出海潮之声,舟揖经过,为避免事故,集中 注意力,故禁声,潮音、哑子之名由此而产生。二是旧为潮音渡,以桥东慈感寺奉观音大十故名。至于桥里桥,系传说古时桥下有一小桥。潮音桥与塔里塔——飞英塔、庙里庙——府庙是湖州城内3大古建筑。明嘉靖十八年(1539),湖州知府魏济始建桥,桥之两端有东、西二亭。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府陈幼学重建,两端亭改为阁,加以层楼。崇帧年间,民间失火,殃及东阁,旋即修复。岁月变迁,两阁渐废。桥几经修筑,最后一次修于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桥高7米,长50米,共27级石阶,两侧作石质吴王靠,可供行人休息。桥两端原都雕有白石卧狮,现仅存1只。桥上石板缝中生有拘杞、石榴等。潮音桥西岸河街商店林立,为避免割断沿河街道,建桥时西侧次孔跨过人行道,这在古桥建筑史上实属少见。

仪凤桥。明万历《湖州府志》载:“府治西南苕溪上,唐仪凤(687—679)间建,因名。宋天圣三年(1025)知州高慎交重建,画栋朱栏与骆驼桥华焕相望。宋绍熙三年(1192)改建以石。”其后宋、元、明、清历经多次修建。民国20年(1931)改建,降低桥高,改上下石级为人坡度,以利车辆通行。解放后,仪凤桥经多次整修。1957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将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梁。1987年,仪风桥彻底改建,新桥为钢筋混凝土拱桥,宽度、长度等均与骆驼桥相仿。仪凤桥和骆驼桥,一直是湖州行政区域的界桥。清代,湖州府城就有乌程、归安两县的县治,即以市河为界,仪凤桥北属乌程县,桥南属归安县。

双林三桥。在湖州市双林镇的双林塘上,万元、化成、万魁三座石拱桥架在相距不到400米的河面上。化成桥居中,东距万元桥225米,西去万魁桥122米,极为壮观。1989年3月均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元桥始建年代失考。明亮靖间遭倭寇破坏;清康熙(1662—1722)间建木梁桥,名福成;率雍正八年(1730)改环石桥,名万元桥;道光十四午(1834)重建,至二十年(1840)落成。桥高7米,长51米,阔3.5米,石栏蹲石狮10对。

化成桥,一名塘桥。系元延祐年间(1314—1320)塘口化成庵一僧创建木梁,故以化成为名。明洪武初改砖,永乐间易木,大顺二年重建,至嘉靖中始环石,此后曾几度重修。高6.6米,长46米,阔3.4米。

万魁桥,初为木桥,几经塌记。清康熙元年(1662)砌石,至八年(1669)竣工。康熙五十 二(1714)至五十七年(1718)重修。乾隆五十五年(1790)改建,五十八年(1793)与化成桥同时落成。桥高6.8米,长51米,阔3.2米。

安澜桥。位于菱湖镇北栅,系3孔环形石桥,长58.5米,宽4.55米,高5.7米。上下踏步各33级。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菱湖镇祗园寺僧松岩,募化动工建桥,三年后松岩去世,其徒继师志边募化边建桥,未几筑成石桥,长虹初展,湖西墩至菱湖镇行人来往,个再摆渡,百姓称便,且较安全,故取名“安澜”。乾隆四十二年(1777),里人捐资改建成外形石桥。至今巍然屹立,为镇西北水陆路重要通道。南浔古桥。南浔镇河流密如珠网,民间有“十步一桥”之说、现属湖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有通津、洪济、广惠、万奎、化成、万古、垂虹、望月等8座。其中被称为南浔3大古桥的是:洪济桥坐落于南浔镇东栅,雄跨运河,俗称新桥。为石拱桥,南堍在下塘东街,北堍在东大街。建造年代不详。明万历年间(1573—1619),《湖州府志》已有洪挤桥的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重建。民国26年(1937)11月15日,国民党军队为阻击日本侵略进攻湖州,曾炸毁桥面,后经修复。修复后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供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1983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洪济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津桥。横跨运河(古称东塘河,又称获塘河),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荣的丝市。曹佳虎《浔溪竹枝》词:“听道今年丝价好,通津桥口贩船多。”说明当年桥头丝市的繁荣景象。通津桥始建于宋代,为单孔石拱型。原名浔溪桥,后改称说津桥,俗称大桥。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咸丰五年(1855)、七年(1857)整修,同治五年(1866)又修。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1989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通津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桥。在南浔镇南栅,跨市河,因桥在广惠宫前,故名。广惠宫又称张王庙,因此又称张王庙桥。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同治五年(1866)重修。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1989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广惠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鼎甲桥。位于长兴县城北12公里鼎甲桥乡。跨光竹涧。桥志铭:“唐陆龟蒙隐居横玉山建此桥,后记。明初减仲和鼎新之,更今名。”嘉靖年间(1522—1566)臧应璧独力整修。万历二十四年(1596)明国子监祭酒、元曲一百卷编纂者、出版家减懋街循合捐重修。此桥为纵联分砌置法建造的单孔石桥;桥长30米,净跨6.2米,宽2.7米,高程6.89米;桥墩两侧砌有明清建桥《桥志铭》石刻。

兴隆桥。又名大乌桥、夹浦桥,位于长兴县东北14公里夹浦镇,跨夹浦港。始建年代无考,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建,桥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建成的三孔石拱桥;长27.6米,宽3.55米,高约10米。兴隆桥用料考究,气势雄伟,是县内仅存的一座3孔石拱桥。

寿昌桥。又名上渚桥,在德清县二都瓦窑自然村。南宋咸淳间(1265—1274)县人姚智建。寿昌桥,横跨上渚河,为单孔石拱桥。长35.2米,宽2.8米,拱跨17.2米;上设须弥座式石栏板,间置莲瓣花纹望柱;两侧铺有跺垂带;墩用长方块石垒砌金刚墙。建筑古朴雄健,是德清县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桥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问题解答

1、潮音桥高7米,长50米,共27级石阶。

2、桥墩上两个小孔的作用是造桥时用来插杠子把大石块抬起来。

3、双林万元、化成、万魁三桥的“凤尾”之说。据传,明太祖的军师刘伯温,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会看风水。他曾经路过双林,赞叹双林是块宝地,形似展翅飞翔的凤凰。双林镇南的杨桥为凤首;桥堍双井为凤目;镇东有虹桥与镇西的大通桥相对,则为凤翼;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并驾齐驱,称之为凤尾。乘船上,在远处就可以看见三桥层迭仿佛凤尾,当船逼近驶入桥下时,凤尾又化作了横贯运河的长龙。三桥高长相匹,鱼贯而列,形成了水乡泽国难得多见的壮丽景观。

第七课 莲花庄

【内容简介】

课文从观察几幅莲花庄风景照片导入学习主题――著名私家花园莲花庄。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名人”、“美景”、“奇石”三个角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莲花庄的特色,反映了莲花庄因有名人而驰名,因有美景而扬名,因有奇石而出名。【学习重点】

莲花庄的三大特色――名人、美景、奇石。【教学建议】

1、湖州市区的学校,结合游览莲花庄,说说它的特色。其他地方的学校,可组织学生结合春秋游,游览本地有名的公(花)园等,一边游览,一边观察其特点。

2、让学生编一张反映家乡园林美景的图文并茂的小报,题目自定。【参考资料】

1、第42页的几处景点分别为:“集芳园”(上左图)、“苕上辋川”(上右图)、“松雪斋”(下左图)、“水印别业”(下右图)

2、第44页的园林名称(从上到下、自左至右)依次分别为:安吉“古驿公园”(1行图1、2)、德清“春晖公园”(2行左图))、长兴“金钉子地质公园”(2行右图“扬子鳄自然保护区”(3行左图)、南浔“小莲庄”(其余2图)。

第八课 百间楼

【内容简介】

课文从观察四幅“百间楼”的照片导入学习主题――百间楼。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百间楼的由来”、“百间楼的特点”介绍了“百间楼”除了具有江南水乡建筑特点外,还重点介绍它的建筑年代、风火墙、券门,以及跨河建造用石桥相连等特色。【学习重点】

百间楼的主要建筑风格,以及这种建筑风格的优越性和科学性(防火、经商、遮阳、避雨等)。【教学建议】

1、观察图片、读读文字、说说特点,体会“百间楼”建筑风格的优越性、科学性。

2、找一找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百间楼”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优越性、科学性? 【参考资料】

窗户上的小窗是为了传递小件物品之用。

第九课 名茶和茶俗

【内容简介】

课文从一望无际茶园、“陆羽故居青塘茶会”等照片导入学习主题――湖州的“名与茶俗”。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最早的贡茶”、“湖州的名茶”和“民间的茶俗”三部分介绍了湖州茶的历史、茶的种类和湖州的名茶,以及湖州人民喜欢喝茶与茶俗,反映了湖州种茶历史的悠久、茶文化的深厚和茶业发展的兴旺。【学习重点】

1、湖州名茶的种类及其名称。

2、湖州人民的茶俗,以及茶俗中隐含着的茶文化。【教学建议】

鉴于学生年龄小,平时多喝水少喝茶的实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

1、通过观察图片、读读文字,围绕三个部分说说学习体会。

2、联系家系实际,说说民间的茶俗,这种茶俗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有什么好处。【参考资料】

1、名茶的产地:“三癸雨芽”(湖州妙西镇);“梓坊雀舌”(湖州白雀乡);“莫干雨花春”(德清莫干山)。

2、熏豆茶和糍粑汤是特殊的茶:“熏豆茶”实质上一剂中药;糍粑汤实质上是一份点心。

3、茶的广告语举例:白茶为国饮,喝茶添寿辰。

4、小资料

异域饮茶习俗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不尽相同,各有妙处。泰国人喝冰茶。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舒适。

埃及人喝甜茶。埃及人喜欢饮甜茶。他们招待客人时,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入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的生冷水,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印度人喝奶茶。印度人喝茶时要在茶叶中加入牛奶、姜和小豆蔻,沏出的茶味与众不同。他们喝茶的方式也十分奇特,把茶斟在盘子里啜饮,可谓别具一格。

第十课 竹的童年

【内容简介】

课文从观察几幅竹与笋的照片导入学习主题――竹笋。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笋的种类”、“笋的美味”、“笋的保存”三部分介绍了笋的特点及价值。【学习重点】

笋的种类及其价值,笋成长成竹的大致过程。【教学建议】

1、笋,学生并不陌生,教学时可边看边读边议。

2、种竹要根据当地实际出发。没有竹子的地方,可以种植其他。【参考资料】

1、笋的分类有两种分法:一是按产笋的季节分:如冬笋、春笋和鞭笋(夏季,竹鞭的先端竹梢);二是按竹的种类和产地分:如早元笋、毛竹笋,花壳笋、黄竹笋、苦竹笋、石竹笋、麻竹笋、哺鸡笋、红竹笋、方竹笋、紫竹笋、肿节笋和矮竹笋等(有些笋产于福建省等地)。

2、绿色佳肴:

“百笋宴” 竹笋,以其味美、鲜嫩、清香而引人胃口,凡食者莫不对其赞叹不已。

我国是食用竹笋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先民们食笋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周朝,竹笋就已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晋朝的戴凯之在《竹谱》中介绍过70多种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宋代德清名僧赞宁在《笋谱》中记有80多种笋菜谱。我省竹乡安吉盛产笋,民间喜食笋,“四时不乏笋味”。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湖州为官时就喜欢竹与笋,曾发出“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何可一日无此君”的赞叹。近代安吉籍著名书画大师吴昌硕,对家乡的竹笋念念不忘,宴饮诗唱也叹吟出“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的诗句。

素有“中国竹乡”之称的安吉县,竹子的种类很多,决定了竹笋品种的繁杂纷呈,同一株竹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部位生长不同的竹笋。在安吉一带,常见的可食用笋有冬笋,一般在农历10月即有上市;还有春笋,指立春后破土而出的笋。常常食用的品种有早笋、毛笋、哺鸡笋(分为红哺鸡笋、白哺鸡笋、乌哺鸡笋、花哺鸡笋)、红竹笋、石竹笋等。此外,还有鞭笋。

有各种各样的笋,就有各种各样的笋味,同时也有各种各样的食笋方法和烹饪制作工艺。安吉山区一带的竹农,对食笋有一套经验,为了使鲜笋保质保味,积累了一整套对竹笋加工制作方法。如腌笋、酱笋、泡笋、笋衣、笋干、清斗笋等。既便于长期保存,又增加笋品的鲜香味。

改革开放以来,竹乡安吉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旅游观光事业的发展,得天时地利的安吉笋菜笋肴,经当地厨师运用现代烹饪工艺制作出笋菜宴。风味独绝的安吉“百笋宴”的诞生,缘于竹乡的高山、泉瀑、清风、沃土哺育出来的竹的嫩芽——笋。笋肉黄白,味鲜美,宜红烧、清炖、制汤,可单独制作菜肴,也可作为各种菜肴的辅料,作荤菜的辅料尤佳。鲜、嫩、香、脆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为“百笋宴”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百笋宴”并非用一百支笋同锅烹制而宴,它是在吸取千百年来当地人民食笋烹制的经验,运用现代烹饪手艺,即炒、蒸、熘、煮、煎、爆、焖、烩等多种方式,或独立成笋、或辅以各种荤素原料配合成菜。有热菜,也有冷盘,并调制各类汤羹及以笋为辅料的各种点心,形成了风味奇特的“百笋宴”。“百笋宴”因其营养价值被烹调行家誉为“天下第一素食”。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B、B2以及磷、镁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成份,对人体非常有益。

最早研究和较系统地推出“百笋宴”者,当属原安吉厨师曹位钧师傅,他出生在孝丰,熟悉那里的笋菜笋肴,在1987年已整理出87款各具特色的笋菜谱,在当地颇具影响。1993年9月,他集多年笋菜制作经验,主编出版了《竹乡笋菜谱》,介绍笋菜121款,成为安吉“百笋宴”的雏形。1994年,他参加全国厨师培训班,其“百笋宴”代表作“鱼米之乡”、“扇面笋斗”等笋菜被编入《中国名师菜典》。后来,浙江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分别拍摄了他制作的“百笋宴”菜肴50余款。如今,安吉“百笋宴”已成为吴越美食文化中绽开的一朵奇葩。

第十一课 蚕宝宝

【内容简介】

课文从蚕的一生导入学习主题――蚕的成长及蚕对人类的贡献。在“读图时间”里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蚕从蚁蚕到蚕蛾的一生,这实际上是科普知识篇。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又分别以“湖州的蚕和桑”、“湖州的蚕文化”介绍了湖州养蚕业的发展史和蚕文化,说明了湖州曾对我国及日本等国的养蚕业的作出过的贡献。

【学习重点】

1、蚕的一生及其献身精神。

2、蚕茧的价值。

3、湖州蚕文化对人类养蚕业的贡献。【教学建议】

种桑养蚕是湖州农民的主要产业之一。在我市很多地方(除山区外)都有养蚕的农活。学生虽已司空见惯了,但对蚕的生长及其对人类的贡献仅停留在感情层面。

1、结合我市春蚕、夏蚕、秋蚕饲养时来学习本文。可在校园一角饲养几条蚕,或学生在自己家里帮助爸爸妈妈饲养蚕。

2、结合饲养蚕的活动,记一些饲养日记,用自己的实践验证蚕的一生。

3、有条件的学校,可选取一至二个自然村,调查近两年春蚕饲养的情况(如春蚕种张数、蚕茧总产量、出售后总收入等),在此基础上写一份调查报告。

4、读读《无题》(唐〃李商隐),说说自己的感受。【参考资料】

1、蚕对人类的主要贡献:蚕茧缫丝、织绸、做服装等;蚕粪可以当动物饲料,或肥料;蚕蛹可以作药,或作饲料。2、2005年全国蚕茧产量有新增加,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蚕农增收明显。

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0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统计测算,2005年全国桑园面积1149.3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发种1705.76万张,较去年增长10.23%;蚕茧产量58.43 万吨,同比增长6.86 %;全年平均收购价格975.76元/担(50公斤),比去年每担提高179元,增长22.27%。其中春茧产量26.22万吨,比去年增长12.18%;夏秋茧产量32.09万吨,比去年增长3.08%。

2005年全国蚕茧平均收购价格在2004年增长19.2%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2%以上,平均每公斤鲜茧收购价较2004年增加3.55元,按此推算,仅卖蚕茧就为蚕农增加收入近20亿元,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第十二课 湖笔

【内容简介】

课文从湖州善琏镇的“湖笔之都”标志和“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的吉祥物“颖颖”导入学习主题――湖笔的创造。在“画里画外”板块里分别以“蒙公祠”、“蒙恬制笔”两部分介绍了湖笔的创造过程,其过程实属虚实相融。既有美丽的传说,又有真实的制作工艺。【学习重点】

湖笔产生的传说与湖笔分类。【教学建议】

1、湖笔,学生己十分熟悉。请学生自己看看、读读就懂。

2、用湖笔写字、作画,感受湖笔的“尖、齐、圆、健”四德。【参考资料】

宣纸〃徽墨〃端砚

宣纸:宣纸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息息相关。宣纸是由纸祖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展演变而来的。传统的造纸方法有选料、挫捣、洗漂、烘干等工序,宣纸就是继承这些过程的精华而产生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特定的地理条件,适宜的原、辅材料决定了宣纸选择安徽宣城泾县的必然性。宣纸就在造纸历史的演变中最终取材于泾县及周边的沙田稻草与青檀(榆科,落叶乔木)加上辅料杨桃藤(弥猴桃藤)汁。

泾县宣纸诞生之后,历经由少到多、由盛到衰、盛衰交替的过程。明代,泾县宣纸步入重要的发展阶段。工艺日趋成熟.品种花色日愈增多。清代泾县宣纸生产发展迅速。县东漕溪有汪六吉等大户,生产颇具规模;县西小岭曹氏世家,生产日益繁荣。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国土沦陷,交通阻隔,宣纸销路也因此受到阻碍,生产一落千丈。至泾县解放前夕,宣纸只剩下5帘纸槽苟延残喘,解放时已全部停业。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积极扶持宣纸业的发展,在遍访宣纸世家之后,选定了古纸棚泾县城东乌溪建立了建国后的第一家宣纸生产厂家,使宣纸业得到复苏并得到空前的发展。“红星牌”宣纸更是受到众所称颂。

宣纸有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之分。规格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尺八屏、尺丈

二、丈六。厚度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

徽墨: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雅爱书法绘事,将召奚廷担任墨务官,井赐给“国姓”的奖励。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 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时,随着制里亚的繁荣,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黟县的张遇、黄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十到十一世纪制墨业的著名人物。张遇是油烟墨的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其“龙香剂”为历代收藏家追来的瑰宝;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黑,名为漆烟,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吴磁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曾得宋孝宗犒赏缗线二万的奖励。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后,苏东坡写下“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他。

宋善和三年(公元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遂统一定称为徽墨。“徽墨”之名逐渐形成,相沿至今。

到明代,经受万元朝贵族严重摧残的制墨业重新复苏;制墨工人激增,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的风气。特别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使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竟达一百二十多家。嘉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中期的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继兴起、各树一帜的代表人物。这时期的制墨特点是“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不仅质量精良,而巨墨谱的图式、墨模的雕刻,也各尽其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如激派送君房制的“玄元灵气”墨,董其昌赞赏说:“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与程君房同时驰名墨坛的当推方于各。方氏精制了一种“九玄三极墨”,被誉为“前无古人”的佳品,声誉已经“传九士,达两都,列东壁,陈尚方”。在此期间,富有装饰性的成套丛墨——集锦里,也开始出现,就连装墨的漆盒也非常精致。

至清初,制墨倾向于实用美观,集锦墨和另锭墨进一步盛行。歙县的曹素功、绩溪的汪近圣、歙县的任节庵以及稍后崛起的胡开文,被称为清代四大造墨名家。相传康熙皇帝南巡时,曹素功献墨,颇得赏识,遂赐“紫玉光”三字,于是名声益震。汪近圣以制集锦墨著称,“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他的砍子汪惟高曾应召人清内府教习制墨。咸丰年间,鸦片战争之后,整个制墨业陷入赖帐不振的境地,胡开文的墨店却由于徒孙众多,分布大江南北,故其墨行销国内外,独里一时之秀。胡氏的“地球墨”,于一九一五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南京南洋劝业会忧等奖状。时至今天,年淹代迁,人们仍能看到胡氏早期的“织耕图墨”、“四阁藏书墨”以及“苍佩宝墨”等珍品。

解放前夕,徽墨业已处于“风前残烛,瓦上晨霜”的衰微阶段。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支持各地墨厂墨店的恢复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分别在屯溪、歙县成立了徽州墨厂和歙县徽墨厂;绩溪县成立了徽墨生产合作社;泾县文化用品厂稍后也恢复生产,久负盛名的徽墨获得新生。广大制墨工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加以革新,工艺精益求精,品种日新月异。徽墨按质分高、中、低三档;按取料不同分超激烟、桐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数种。其中以超漆、桐油两种烟墨尤为著称。目前,我省的四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还继承明清两代的优秀传统,制作了成套的集锦墨。如“苍云珍品”、“延造法”、“萧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金龟”,“蝉墨”、“罗汉墨”等,都是足以称道的精品,既畅销国内,又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地。特别是屯溪徽州墨 厂的超漆烟墨,系用桐油油烟、麝香、黄金等珍贵材料制成,堪称特种工艺精品,一九七九年国庆前夕。国务院向这个厂颁发了全国优质产品银质奖章。

端砚:端砚是指以广东肇庆羚羊峡端溪栏柯山(斧柯山)至北岭一带出产的砚材制作之石砚而言,此处古属端州,因地得名。据文献记载,端砚“始出于唐武德之世。”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墨客对它多有歌颂赞美之词,并著书立说以彰之,可知端砚历史源远流长,名闻遐迩。

端砚优点何在?历来公认在于其石质细腻温润,致密坚实;石品花纹秀丽多姿;“叩之不响,墨之无声,刚而不脆,柔而不滑,宁水不耗,发墨利笔。”再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工制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性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名扬中外。

(以上资料可以查阅:湖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中心――地方课程)

第五篇:书画

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德胜门庆中秋

联谊笔会暨珍品展

一、活动概述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与交流。由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书画艺术学院、台湾中华收藏家协会协办。北京德信恒源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于2011年9月8日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德胜门庆中秋联谊笔会”。

主办单位: 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国书画艺术学院

北京德信恒源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台湾中华收藏家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德信恒源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二、拟邀参会领导及书画家:

崔乃夫 著名书法家,原国家民政部部长。邹瑜 著名书法家,原国家司法部部长。

解思忠 著名书法家,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副部长级。

周宏兴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画艺术学院院长,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任中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张飙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主席,中

国艺术报社社长。

苏士澍 著名书法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文物出版社社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会长。

张瑞龄 著名书法家,“中国第一楷”。

任德山 著名书法家,中央电视台书法频道主讲专家,学术顾问,国学学者。

姚治华 著名画家,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美术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邹德忠 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上官洪夫 著名画家,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画家,中国《ISO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评委,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台湾参会书画家名单

陈国新

中华书画印艺学会桃园分会理事长 邱云登

台湾名家美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魁源

全国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执行长 李鸿德

中华书法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周绢

中华艺风书画会秘书长

李顺良

中华收藏家协会副理事长 刘松炎

中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秘书长

张建富

中华收藏家协会创会长,中华书画印艺学会创会长,艺术奥运与艺术联合国基金会创会主席,北京故宫.苏州博物馆台 湾展策办人,1987年台湾美术界十大新闻人物。

台湾参展作品名单

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荣誉会长 吴伯雄题字

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得奖书画篆刻家暨评委参展

陈奇禄

曾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首任台湾文化部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等。

张光宾 书画大师,曾任国防部少将职参议,台北故宫研究员。

李奇茂

知名水墨画大师,现任中国孔学会,中华伦理教育学会理事长,美国圣荷西大学设立「李奇茂教授艺术基金会」,美国旧金山市订每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为李奇茂日。释广元大师

世界华僧会副会长,国际美展评审,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台湾首席书画高僧。

张炳煌

书学会会长,国际书法联盟总会理事长,国际兰亭笔会名誉副会长暨台湾会长,中华诗书画家协会理事长。

蔡明赞

台湾中华书法教育学会前理事长,台湾行政院文建会,台北信义大学书法教授,书法教育会刊主编。

陈丽雀

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国画教授,日本「全日展」审查委员。

颜圣哲

现任亚洲大学教授画作《人间净土》为两岸台北会谈海基会致赠海协会礼物。瓷瓶三只为两岸北京会谈海基会致赠海协会礼物。1995 作品参加佳士得、朵云轩、传家及标竿等国际拍卖会。

三、活动实施细则 1、2011年9月5日,在德胜门召开“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艺术交

流活动。2、2011年9月8日“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艺术交流活动”将在德胜门箭

楼举行。

3、在德胜门举办海峡两岸艺术家大型书画交流笔会,以“推动交流 增进友谊 携手发展 共促和谐”为题现场合作创作数幅国画,作品名称由组委会拟定,并请出席活动的有关领导题名,拟择时分别向有关单位捐赠。

4、台湾书画艺术界人士北京采风活动。赴大陆来访的台湾书画家将参观游览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北京著名景点,亲身感受中华文明古都的魅力,并进行采风写生活动。

四、活动拟出版:(1)《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集》,收录著名书画家作品及海

峡两岸书画家作品。

(2)拍摄纪录全过程并制作专题纪念光盘。

五、联系方式:

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名家交流活动组委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箭楼 邮政编码: 电话:010-62016987 传真:010-62015560 联系人:孙婧 *** 郭珊 *** E-mail:zhctwhjyjd@sina.com

下载湖州书画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州书画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州桥文化

    湖州桥文化: 庙里庙、塔里塔、桥里桥――潮音桥 潮音桥――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是一座三孔石拱桥,石桥当中更有木桥,桥上行人,桥下堤岸也能行人,具有现代立交桥的雏形。又称“......

    湖州名胜古迹传说

    湖州名胜古迹传说 洞穴类 黄龙洞系列 黄龙洞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当地因为两三年没有下雨,草木、庄稼都枯死了,根本见不到水,当地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到处求神祈雨。老百姓来到白雀......

    湖州师范学院导游词

    湖州师范学院导游词 一、学校概况: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4年开始招......

    湖州特色饮食

    特色小吃篇 丁莲芳:湖州百年老店啊,以千张包子为主,我还是喜欢的,里面的牛肉粉丝汤也比别的地方好吃。 周生记:湖州的百年老店么,以馄饨为主,现在也卖熟食,鸡爪很有名。 笤上人家:就......

    学习湖州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湖州经验心得体会 美在乡村,环境先行。建设美丽新农村,就要有“绿水青山”,湖州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环境,建设美丽家园。XX旗的美丽乡村建设也要从环境整治入手,想办法,出措......

    美丽湖州[五篇材料]

    美丽湖州 -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湖州。她是“丝绸之府”,是“鱼米之乡”,是个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好地方!城里高楼大厦,大街上车水马龙,乡间小桥流水,她是个风景如画的城市!这是一......

    湖州吴兴区水资源调查报告

    湖州吴兴区水资源调查报告摘要:通过对湖州吴兴区水污染的调查,发现吴兴区水污染较为严重,于是向政府提出关于水污染治理的建议,并向市民宣传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湖州、......

    湖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吉县人民政府.

    湖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安吉县人民政府 关于以质取胜 率先发展 促进安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合作备忘录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战略,进一步改善安吉外向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