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时间:2019-05-15 08:0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李同旺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具体内容分一下几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二、单元目标、重难点;

三、突破单元教学难点设想;

四、教学方法;

五、各课教学步骤。

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三篇为主体课文,分别是《生命与水》《古诗二首》《一个苹果》,一篇自读课文《雨港基隆》;体裁比较丰富,《过分水岭》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为古诗,《一个苹果》是记叙文,《生命与水》是说明文,《雨港基隆》是抒情散文。语文天地中还安排了“日积月累”、“综合实践”和“金钥匙”等内容。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水”,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欣赏自然界中水的魅力,提高保护水的自觉性,还要通过爱国主义、团结友爱的教育,感受在危急时刻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这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单元目标、重难点

(一)单元目标

1、独立识字。理解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关于水的成语,知道成语除了四个音节的,还有多个音节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抒发的情感。背诵古诗。

3、懂得什么是比较复杂的阅读提纲,写复杂的阅读提纲有什么好处,开始练习写较复杂的阅读提纲。

4、知道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包括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5、理解什么是“详略分明”,写作为什么要详略分明。

6、结合“金钥匙”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活动,在活动中深入体会单元主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重难点

1、单元内容的重点

(1)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懂得什么是比较复杂的阅读提纲,写复杂的阅读提纲有什么好处,开始练习写较复杂的阅读提纲。

2、单元难点

懂得什么是比较复杂的阅读提纲,写复杂的阅读提纲有什么好处,开始练习写较复杂的阅读提纲。

三、如何突破单元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写较复杂的阅读提纲

写提纲笔记有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通过四个金钥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了对写提纲笔记的要求。

本单元学生开始学习写比较复杂的提纲。即把课文分几个大的部分,每一部分再分几个要点或层次。这样,内容就可以把握得更具体详尽,要点之间的关系更明白,知识系统更清晰,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也更清楚了。《生命与水》课后的“金钥匙”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阐述写较复杂提纲的好处,介绍较复杂提纲的形式,可以用图表的形式,还可以用语句陈述。

无论用哪种形式写,对提纲最基本的要求是读懂内容,概括要点和段意。把要点概括出来后,才能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

学生初次接触较复杂的提纲,教学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提纲、对照课文,自己交流。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看懂?针对学生理解的难点组织讨论做解答,既看懂提纲,也进一步理解课文。

在学生基本上都弄明白教材呈现的提纲形式后,在引导学生学习“金钥匙”后半部分的内容,即较复杂提纲的其他形式。如:表格式、语句陈述式。

另外,提纲虽然非常重要,但是难度较大,教学中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将要求放低。经常交流,细心指导。

四、教学方法

1、以《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在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五、第五单元的教学设想

《古诗二首》可以采用“查找资料,了解诗人。自查释疑,读懂诗句。讨论探索,感受诗境。反复诵读,体会诗情。”

四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是我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我觉得按这四点让学生自学,我教得很轻松。

《水就是生命》教学步骤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学好课文的第一关键,因此,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畅谈对水的认识,同时伴有教师动情的描述,这样很快就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语文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注重学生自读感悟。教学时应以读为主,将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上。鼓励学生边读边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合作讨论,弄清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样的措施实施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让学生试着编写小标题,拟定详细的提纲,使学生学习掌握读书的一种方法,为今后学生自能读书打下基础。

4、注重课文学习的延展,课后,让学生进行有关水的资料的搜集,这一要求比较宽泛,可以是数据,可以是诗句,也可以是自己的感悟。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教育学生更加保护我们的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对学生进行说明方法的训练。

第五单元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顺序做如下调整:先讲《古诗二首》,从诗中感受水的壮美和多姿多彩,体会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从情感上使学生热爱水、亲近水;再讲《水就是生命》,使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到“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认识到水对人生命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最后讲《一个苹果》,学生更能被战士们在极度缺水,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的崇高品质所感动,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1——4单元教材解读

教学设计理念:

1、新课标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产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2、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3、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

一、教材内容解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龙。包括3篇主题课文:《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还有一个语文天地。本单元的3篇课文,通过不同的体裁来展示龙文化,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能做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初步了解了说明文的一些主要说明方法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查阅资料的能力。因此通过自学及结合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龙文化,与作者产生共鸣。但是学生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语言文字,加强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更好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文化,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3、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4、联系课文内容,总结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这四种主要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5、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

6、运用学过的方法和标准自我修改、互相修改习作。

7、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龙”文化,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初步掌握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五、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课时

10课时

1、结合p2金钥匙教学 《龙的传人》,完成p7“日积月累”第三小题,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2课时

2、教学《大人们这样说》,布置“初显身手”前三项。

2课时

3、教学《叶公好龙》,完成“日积月累”第二小题,“畅所欲言”第一项。

2课时

4、自读 《乐山龙舟会》,完成“畅所欲言”第二项,欣赏“龙”字的各种写

法。

1课时

5、交流“初显身手”前三项内容,完成“笔下生花”。

1课时

6、完成背诵“日积月累”第一小题。检测、自查、小结。

2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第一课《龙的传人》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本课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龙”的资料图片,以读为主、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跟唱《龙的传人》这首歌将学生带入了情境,初步感受中国的龙文化后,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列较复杂的阅读提纲,然后让学生对照提纲阅读课文,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文章第三部分人们赋予龙的象征意义是本文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龙在中华民族中,它象征着什么?为什么龙受中华民族的崇敬?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4、5、6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抓住相关词句细读、品味、批一批自己的感受,自己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明白中国人寄寓龙的美好愿望;在学生充分品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抓住文中带“龙”字的四字成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自由欢腾”的景象,结合“金钥匙”中总结的说明方法领悟作者在文中运用的是哪种说明方法以及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最后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对龙的崇敬之情。

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读文章的开头结尾,看看两段有什么关系?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交流引导,从而让孩子们明白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极其效果,并能为自己习作时运用。

《大人们这样说》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散文诗。作者用饱满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祖国腾飞的蓝图。文章以“龙”为喻,把中国比做腾飞的巨龙,向世人讲述了新时代人们赋予龙的新含义;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祖国。根据本文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文中写了哪些人讲述的龙的含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条理。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进一步理解每一节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悟,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含义”这个问题,可着重引导学生从第四、五小节中体会。如第五小节中,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事物作了形象的比喻?从这些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最后播放课件——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从而达到情感升华,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题得到升华。

另外,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充满激情的散文诗,适合诵读。教学中,重视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读,同桌互读,师生互读排演朗诵等,读出激情,读出韵味,加深了学生对本文情感的理解。

课后的仿写要求学生抓住我们现在国家日益发展的现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叶公好龙 》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有古文,也有译文。课文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学中能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在教学本文时,要指导学生先从看图入手,揭示课题,并就题设疑:哪些句子写叶公喜欢龙?结果怎么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课课文。在学生基本读通、读顺课文后,引导学生注意古今字义的不同,如古“走”今义为“跑”等。再让学生回答前面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揣摩寓意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指导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从而领悟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最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类似叶公的人,加深对对寓言所蕴含的道理的认识。

《乐山龙舟会》是本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这篇文章对乐山龙舟会的热闹场面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介绍,读来情趣盎然。文章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乐山龙舟会的三大系列活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乐山龙舟会规模宏大、喜气洋洋、精彩纷呈的特点。应放手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从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入龙舟会的热闹情景中。

七、习作

1、本单元习作参考题目

题目一:写一件关于“龙”的工艺品。题目二:写家乡关于“龙”的特产、地名。题目三:写一个有关“龙”的故事。

2、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几种表达方法,收集了有关龙的故事,成语,以及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等。但由于农村的孩子受各方面条件的局限,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如果只让学生围绕书上给的两个习作题目来写的话,很多孩子无话可写。因此,我们根据学生实际,为孩子们提供了三个参考题目,让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打消习作时的畏难情绪,3、习作要求:

A、语句通顺,尽量避免错别字,努力做到用词准确生动; B、有条有理、有详有略,能表达自己对“龙”的感情。C、反复修改,可自己修改,再请同学帮着修改。

4、习作建议: A、结合“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中学生收集资料,除了学生收集,教师也可提供一定的资料,比如有关龙的工艺品等。

B、指导学生先列习作提纲,然后按照提纲提示的内容和表达顺序想想自己怎么说,在说的基础上再写。C、写“龙”的工艺品、特产、地名时,要求学生展开合理、大胆、丰富的想象,可以用记事的形式,也可以用散文的形式。

D、学生写出草稿后,教师要组织交流、修改,将提纲和作文对照、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自改和互改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水平。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改。改文中的错别字、用错的词和标点;第二步,增、删。增加一些优美词句,删去重复啰嗦、无关紧要的词句,是文章描写准确;第三步,补,可以针对文章描写或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进行一段一段的补充,使文章具体生动。

第二单元

一、教材内容解析:

本组教材以“书”为主题编排了课文《神奇的书》《忆读书》《走遍天下书为侣》,拓展阅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及《语文天地》,选编内容都紧紧围绕书这一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美国,狄金森的《神奇的书》以诗歌的形式告诉我们书的神奇。《忆读书》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本文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以新鲜的比喻——反复地读一本书,如朋友相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然后说明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阅读训练,大部分学生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用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本单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学时,在学生写批注笔记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写一写读后的心得体会等方法,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

2、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批注笔记、心得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3、联系课文内容,了解“总而言之”等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4、背诵《神奇的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

5、体会课文在记叙时如何抒情、议论;学习揣摩用不同的说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

6、能设计好自己的读书活动。

7、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书对人生的启迪和读书所带来的乐趣,增强对书的热爱之情。

2、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五、课时安排:

1、教学 《神奇的书》。

2课时

2、教学《忆读书》。完成“日积月累”3小题,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名家故事、古诗妙联等。学习金钥匙。

2课时

3、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完成“日积月累”2小题,布置选择自己要读的书。继续 学习金钥匙。

2课时

4、自读《我的“长生果”》

1课时

5、为自己制定读书守则。开展班级读书活动:读书的好经验、好方法和读后感、读书卡展示交流。习作。

3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神奇的书》是美国作家狄金森写的一首诗,全诗4个小节,言简意赅地赞美了书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喜欢读书、坚持读书、学会读书。

教学时,重点通过“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并勾出表现书神奇的句子,在书的空白处做批一批自己读后的感受;然后集体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自己读书的体验,结合实例理解诗句,畅所欲言书的神奇之处。再通过配乐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最后让学生仿写一、二小结。仿写诗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强调比喻一定要恰当,一定得有相似之处,引导学生说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再动笔写下来,抒发自己对书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要重视朗读,尽可能的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教师注意了朗读的激励与评价,体现层次性训练。

《忆读书》是冰心老人的一篇关于怎样幼时读书的文章,内容简单扼要,又明白浅显,可以借此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阅读课外书籍。

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提到的各部书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本文中的一些词句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癖,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学习本课之时要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编写提纲,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领悟作者在叙事中抒发自己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深切的感受到书对我们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也可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书”的名言警句、名家故事、古诗妙联等拿出来交流分享。

《走遍天下书为侣》让人真切的感受到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同船而行。

教学前可先与学生交谈:如果你独自去环球旅行,你会带一些怎样的东西?如果只能带一样,你又会带什么呢?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作好辅垫。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多读多体会。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进行自读自悟,在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圈画批注,再交流各自的体会,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一起解决,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的作用。在研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读一本书的经历来体会“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声音。”“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这些观点,再通过感情朗读深刻体会到一本好书总让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回味无穷。还要让学生弄清反复地读一本书的方法,谈谈自己读后

受到了哪些启发。在指导感情朗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做好好词佳句积累背诵。

《我的“长生果”》为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作者主要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本文情真意切,饱含作者的真情,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结合自己在空白处批一批读后的感受。最后,引导学生交流、明白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读写实践的。

七、习作

1、本单元习作参考题目: 题目一:我和书的故事 题目二:一本珍贵的书 题目三:读书会后 题目四:读后感

2、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书”这主题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要在记叙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明白了书对我们的启迪,也了解了一些有关读书的方法、经验;积累了很多有关书的名言警句,加之本次习作主题突出,习作范围宽泛,因此这对学生本次作文是很有利的。

3、习作要求: A、主题突出,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B、语句通顺,用词准确,结构合理。

C、读后感重点在于“感”,内容要具体,要联系实际,感情真切,中心表现深刻。

4、习作建议:

A、《忆读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都在记叙事情时抒发了对书的热爱之情,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习作前再读读这两篇课文,在习作时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B、写记叙文,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具体,语言要生动准确,注意首尾呼应。

C、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读后感的一般内容:首先要写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心情,怎样读了一篇什么文章或一本书,总的感受如何;再概括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联系文中的几句、几段话,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读读后对自己的启发、教育和留下的深刻印象,这部分是读后感的重点。最后写出自己的一点想法、打算,要简短有力,升华感情。

第三单元

角度

一、教材内容解析:

第三单元以“角度”为主题,选择了《古诗二首》《牛和鹅》,还有拓展阅读课文《一颗螺丝》。角度即看待问题的出发点。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全面客观地分析、解决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理解诗意,但融入诗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较难;在学习课文时,要想让学生欣赏、体会到文章的魅力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必须在抓好“读”的训练的同时,还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2、正确读写本单元的字词,理解关键词语。

3、懂得看问题,处理问题一定要客观、全面,不要片面的处理问题。养成换位思考、多向思维的习惯。

4、学习本单元作者的表达方法: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种意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查阅资料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懂得看问题要多个角度。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课时

共7课时

1、教学 《古诗二首》,布置完成初显身手

2课时

2、结合金钥匙,教学《牛和鹅》,完成日积月累第二小题

2课时

3、自读《一颗螺丝》,完成“日积月累”第三小题

1课时

4、完成“畅所欲言” “笔下生花”

2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 古诗二首》选了《凳飞来峰》和《题西林壁》。这两首古诗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蕴含哲理。《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教学这两首古诗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习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已积累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诵读古诗文,想象诗境,从而理解诗意,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飞来峰的秀丽和险峻体会诗人只抓住飞来峰的高所表达的情怀及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题西林壁》时,除了结合背景资料,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从不同角度展示庐山的千姿百态,从而让学生形象地领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深刻地领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完两首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纵观两首诗,结合课后问题进行对比,以此更好地理解每首诗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虽然王诗是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而苏诗则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但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最后布置学生独立在课余在校园里选择不同的角度,完成语文天地p29“初显身手”,加深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的领悟。

《牛和鹅》 这篇课文写了“我”因为相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被固有的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继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情朗读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将课文的重点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上。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后寻找出对牛与鹅的前后不同态度和改变的原因,学生划出有关语句进行感受,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作一些小小的点拨和提示。重点点拨,抓住描写作者怕鹅的句子,体会作者害怕的心情,领悟作者不同的说法:同样是描写害怕的心情,而表达的方法却不一样,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单调。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也是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像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自己放入情境中体验朗读,通过品读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表现的词句对比出人物的不同心态,直至揭示主题等。这些方法都要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相机提炼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自己就是在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的,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这样一堂课不仅要让学生在思想内容方面有收获,还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颗螺丝》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课文通过叙述五金零售店的大老板尽心尽力为顾客寻找一颗三角钱的螺丝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件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才有可能成功。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朋友为顾客寻找螺丝的句子和朋友对我说的话,体会朋友成功的原因:对待事情尽心尽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平等待人。从而引出“日积月累”第3小题中为关心他人的成语和名言的理解和背诵。

七、习作

1、习作题目: 题目一:假如我是......题目二:xx,我懂得你的心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单元“角度”主题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要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问题,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地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和身边的人有了不同的认识,因此这对学生本次习作在表达真情实感很有帮助。

3、习作要求:

A、想象合情合理,语句通顺连贯。

B、写出假象的起因,把假想的内容写具体、清楚。C、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习作建议:

1、引导学生读《假如我是爸爸》,体会今天儿子心里的秘密,心里想说的什么话,想做的什么事、、、、、、让学生明白一个原则:想象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2、引导学生读一读p30冬冬说的话,让学生明白习作时要心里记着读者,换位思考,把文章写明白,写具体。

3、让学生围绕第一个题目讨论交流,你想自己是什么?教师小结选材范围,让学生开阔思路,放开眼界,大胆地去想,去写:假如我是、、、、、、尽量引导学生写与人有关的事。

4、引导学生围绕第二个题目,结合“畅所欲言”换位思考,与同桌孩子谈谈自己最想理解的是谁?然后补充题目,选择自己的经历,站在所选对象的角度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先列好习作提纲,写完后先自己修改、再互相修改。

第四单元

真诚

一、教材内容解析:

本单元以“真诚”为主题,共有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拓展阅读课文。精读课文三篇,分别是《用目光倾听》《信任》《修鞋姑娘》。这些课文通过讲述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和对生活的种种心灵感悟,说明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心怀真诚,要善于信任,要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不要辜负别人的信任。《语文天地》根据课文主题设计了几个训练项目,目的是加强认识,进一步渗透《真诚》的美好愿望和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基础上,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习惯,平常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刻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真诚与虚假。因此,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领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物的美好品质。

三、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真诚、倾听、信任、醒目、沁人心脾、馋涎欲滴、欢愉、坦然、艰辛、无地自容、嫣然一笑”等重点词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名言警句和古诗。

3、学习揣摩人物的言、行、神、貌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练习写心得。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真诚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学习尊重他人,相互信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憎恨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5、习作要求通过写一件事或一个人或写读后感,赞美真诚的美好品质;学习给同学写评语,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窗子”的真正含义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她真诚的目光至今仍照耀着我”的丰富内涵。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五、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1、教学《用目光倾听》,完成“日积月累”第三小题 2课时

2、教学《信任》,完成“日积月累”第二小题

2课时

3、教学《修鞋姑娘》,完成“金钥匙”‘布置“笔下生花” 2课时

4、自读 《九色鹿》,学习并背诵两首古诗。

1课时

5、完成“畅所欲言”、“初显身手”。

1课时

6、交流习作,复习检查。

1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对孩子教导的话语,教会孩子应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这样一篇富有哲理的美文,也让我们的读者明白在交流时要予人尊重,要予人真诚。《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教师的评价点拨是能更好的给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在本课教学中,应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朗读文本当中。因此我们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比如若学生在读---“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两句时。要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他读的突出“交流”一词,说明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沟通;突出“最需要”时,说明他是希望引起我们重视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真诚”时,就是告诉我们和人说话时要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

《信任》 这篇课文就是以故事形式呈现,写我的一次奇妙的购物经历。靠着一块简单的告示牌指路来到桃园,带路去桃林的是狗,在摘了两篮鲜桃以后交钱时,发现躺在钱箱旁的是一只大花猫。啊,一切都凭自觉。一拨与一拨的顾客就这样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在这件趣事背后,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这一课就是要求学生感悟到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时重点应放在了解桃园主人对客人的信任的地方,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先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反复诵读屋前木桌上的纸条上的句子,挖掘纸条上获得的信息,初步感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再抓住小狗热情好客的句子,从中提炼出关键词语“等待到来——撒腿领路——带回原地——热情道别”;最后将“小纸条上的内容”与“小狗热情好客”结合起来添加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加深主人信任客人的理解。

在理解“客人信任主人”教学环节时,主要采取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引读,让学生体会客人被信任的喜悦,以及自觉付钱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是建立在双方诚信的基础上的。

最后还可通过让学生以顾客的身份给桃园主任写留言条,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化主题,《修鞋姑娘》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了“我”寻找修鞋姑娘,然后写了“我”的修鞋经历,表现了修鞋姑娘善良、真诚的品质。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作者的修鞋经历,感受修鞋姑娘的真诚,从而影响自

己的行动。教学难点是从“我”对修鞋姑娘态度的变化中感悟人物的品质。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整篇入手,在理清文章的条理的基础上,领悟作者采用倒叙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抓住描写人物的言、行、神、貌的句子自读自悟,揣摩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热情、善解人意的优秀品质,接着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人物的态度变化。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谈,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读写结合永远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旋律,如何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想说想写的欲望,是每一堂阅读教学课的关键,因此,教完《修鞋姑娘》这篇课文后,在学生“情到深处自然言”的时候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堂练笔:茫茫人海苦苦寻觅,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让学生续编故事。引导他们:“你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精彩。”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九色鹿》这是一则神话传说。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的语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读中才能领受体悟。九色鹿的美丽在课文第一、五自然段描写得比较美,怎样通过学生的朗读传递一种美的感受呢?教学时抓住“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等词进行指导朗读。在教学九色鹿痛斥调达的那段话时,学生可能读不出味来,因此我们就设计这样导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呀!那回报她的究竟是什么呢?”相信孩子们的情绪会一下子激昂起来,感情也就自然流露出来。

除了重视学生的朗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进行想象练说:想象落水者当时的郑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诉时的内心愤恨;想象国王听了之后的内心活动以及国王会如何惩罚调达等,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让学生充分感受民间故事所特有的丰富的体验。

“语文天地”中围绕着真诚设计了“畅所欲言”、“初显身手”。通过学习,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教学重难点是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真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懂得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七、习作

1、习作参考题目:

A、认真观察生活,选一个像修鞋姑娘这样真诚的人,写一写。

B、结合本单元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以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对真诚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白写人的文章要表现人物的高尚品质,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写,而且描写可以通过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侧面描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活动等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本次习作学生不会感到太难。

3、习作要求:

A、写一篇记叙文或读后感。

B、选材要典型,中心“真诚”要突出。C、描写要具体、真实、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试着给同学的文章写写评语。

4、写作指导:

a、选择自己真诚地赞美一个人。想一想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方面。

b、选择怎样的事例去赞美他?

c、这件事情如何写具体、写感人呢?

这是写作的重点,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情当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进行细致的刻画,突出中心。

d、对话描写要注意不同的语言形式,避免重复单调。

e、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采用别具心裁的开头和结尾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f、注意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起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点明中心式 , 以事件、人物、职业为题,以一件特殊的事物为题 等等

g、构思自己的作文,列写作提纲。

h、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i、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蔡场小学五年级语文组

2011年3月

第三篇:苏教版五上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上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含义刚好相反的两种数量。如,向左边运动的路程与向右边运动的路程,温度的上升与下降,企业的盈利与亏损,人数的增加与减少„„怎样区分两种含义相反的数量?人们往往用正数表示一种数量,用负数表示含义相反的另一种数量。小学生经常会接触到像上述那些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他们能够接受用正、负数区分具有相反含义数量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具备初步认识负数的需要与条件。

本单元只涉及负整数,不给负数下定义,不进行有关负数的计算。教学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的含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例 2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负数的初步含义

例3用负数表示亏损的金额

例4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在数轴上表示并认识负数

从表格里可以看出,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例1和例2,联系低于零度的温度和低于海平面的高度教学负数的知识,包括负数的具体含义,表示负数的符号以及负数的读写方法等内容。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初步接触负数,初步体会负数的含义,了解有关负数的一些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例3和例4,教学负数的一些实际应用,用正数与负数区分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学生在这两道例题中,进一步感受负数的含义。练习一配合四道例题的教学,既有分别与各道例题配套的练习题,也有综合应用四道例题教学内容的练习题。

(一)联系温度和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初步教学负数的知识

本单元教学负数知识的重点是它的含义,认识负数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例1选择学生经常接触的气温,例2选择具有形象特征的海拔高度为素材,逐步教学负数的知识。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能自主体会负数的含义,初步形成负数的概念。

1.用负数表示低于零度的温度,引导学生首先感知负数。

例1精心选择我国的三个城市同一天的最低温度,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讲解负数知识”的教学线索,让学生意义接受负数。教材编写了三个教学环节,先是营造一种需要,使用不同的数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然后讲解负数的知识,包括表示正数与负数的符号,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等;最后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写出一些正数和负数,巩固例1所教

学的知识。

教材用图画呈现三个最低气温,营造教学负数的氛围。某一天,南京的最低气温是0度,三亚的最低气温是零上20度,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0度。这是三个很典型的温度,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来,一个刚好0度,一个在零度以上,一个在零度以下,而且三亚和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两个不同意义的20度。怎样用数学方法分别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怎样让人一目了然地区分两个不同的20度,而不致于混淆?这就是首次教学负数的氛围。为了营造这种浓厚氛围,教材问学生“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引导他们看着温度计说说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通过“比零度高”“比零度低”这些描述,突出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是两个不同的20度,感到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并区分这两个温度,从而产生学习负数的动机。

在上面的教学环节里,要指导学生看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先在温度计上找到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告诉他们我国一般使用摄氏温度℃。再找到摄氏温度的零度刻度线,指出表示南京气温的温度计的水银柱顶端正好在零度刻度线上,这个温度就是0℃。然后识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指出在零度刻度线以上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在零度刻度线以下的温度是零下温度。零上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上看,一般每小格表示2度,每大格表示10度;零下温度要从零度刻度线往下看,一般也是每小格表示2度,每大格表示10度。最后读出三亚和哈尔滨的温度,它们的温度计的水银柱顶端分别在零上20度和零下20度刻度线上,分别是零上20℃和零下20℃。练习一第4题在温度计上画水银柱表示某市去年各季度的平均气温-10℃、15℃、20℃、-5℃,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温度计是怎样表示气温的,学会看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教材把正数与负数结合起来讲解,有利于突出负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先指出零上20℃可以记作+20℃,“+20”读作正二十;再指出零下20℃可以记作-20℃,“-20”读作负二十。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零上20℃和零下20℃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符号“+”与“-”表示。“玉米”卡通的提问“+20℃和-20℃表示的含义相同吗?”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不同的数量,对不同数量作出不同的解释,体会符号“+”与“-”写在20的前面,区别了两种含义相反的温度。

练习一第1题配合例1的教学。读出水沸腾时的温度100℃、水结冰时的温度0℃、南极的最低气温-89.2℃,指出其中的正数与负数。通过识别正数和负数,继续体会负数的含义,消化例题里习得的知识。

2.用正数或负数表示海拔高度,丰富对负数的感性认识。

例2用正数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虽然学生缺乏海拔高度的知识,但“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形象描述,有利于他们体会这是两个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需要用不同的数分别表示它们。教材利用示意图形象表示珠穆朗玛

峰“比海平面高884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用一条红颜色线凸现海平面,什么是比海平面高、什么是比海平面低,就显而易见了。教材指出:海平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0米,比海平面高8844.4米称为海拔8844.4米,可以记作+884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记作-155米。在用数表达海拔高度的过程中,又一次联系实际突出正数与负数的不同含义,学生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就更加丰富了。

这道例题只表示出+8844.4、-155,没有讲它们的读法。这是考虑到例1里已经教学了正数与负数的读法,这里把读数机会留给学生,他们读出这两个数应该没有困难。

练习一第2题配合例2的教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高于海平面3260米和低于海平面422米。这道题与例2十分接近,写数不会有困难。通过写数能再一次体验负数与正数是含义相反的数。

3.初步揭示正数与负数的概念。

在例1和例2中,陆续出现了+20、-20、+8844.4、-155等数。如果把这些数分成两类,可以把+20、+8844.4分在同一类,把-20、-155分在另一类。教材指出: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用列举的方式,初步揭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学生在这里再认表示正数的符号,以及表示负数的符号,根据符号区别正数与负数。回忆例题,重温这些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含义,初步的负数概念就产生了。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十分重要的概念,教材突出讲述了这一点。可以联系0℃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海拔高度0米既不在海平面之上、也不在海平面之下,体会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配合例1和例2的“练一练”在给出的七个整数中有正数,有负数,还有0,识别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能够加强对负数表示形式的直观感受,同时也再一次突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要注意的是,教材没有给出关于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只是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知道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学生不仅要在形式上识别正数与负数,更要联系零上温度、比海平面高的高度都可以写成正数,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都可以写成负数,支持正数与负数概念的建立。

教材还指出:正数前面的“+”也可以省略不写。因此+20、+8844.4,也可以写成20、8844.4,这就把正数与以前教学的数联系上了。由此联想,-20、-155前面的“-”不能省略,如果把-20写成20、-155写成155,其含义就完全变了。于是进一步明白,1、2、3„„都是正数,-

1、-

2、-3„„都是负数,负数表示的意思和正数刚好相反。

练习一第3题要求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帮助学生既从外在形式上,又从内在含义上,体会正数与负数的区别。

(二)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行走的路程等现实情境中,应用正数与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例3和例4,以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含义的数量为素材,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负数,加强对负数意义的体验。

1.两道例题的教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法。

例3呈现了一张反映新光服装店去年上半年每个月盈亏情况的统计表,在盈亏金额栏目里有正数,也有负数。教学任务是了解正数与负数在这道例题情境中的具体含义,看着统计表里的数据,逐一分析去年一到六月每个月的营业是盈利的还是亏损的,具体的钱数是多少。还可以分析这半年盈亏的整体情况,包括有几个月是盈利的,有几个月是亏损的„„这道例题的教学方法是,先告诉学生“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这个规则,再由学生依据规则对统计表里的每个数据作出具体解释,并对这半年的盈亏情况进行整理评价。从而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表示盈利和亏损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白菜”卡通问学生“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引导他们体会统计表里数据的具体含义,交流对各个数据信息的理解。

例4为文字叙述的情境配了一幅示意图,图画表示小华以学校为起点向东行走2千米到达邮局,小林以学校为起点向西行走2千米到达公园。这道例题的教学任务是知道相背运动中,如果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个方向行走的路程可以用负数表示,再一次体验负数的意义。前面几道例题里,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盈利金额,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亏损金额,这些已经是人们共同约定了的,在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遵循这些规则。而例4中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正数,朝哪个方向行走的路程记作负数,一般没有共同约定,是个人在解决问题时临时确定的。所以,例题提出“如果”向东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让学生体会向东与向西是两个正好相反的方向,向西行走的路程应该用负数表示,即向西行走2千米可以记作-2千米。当然,“如果”向西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东行走2千米则应记作-2千米。

2.两个例题的延伸,提出了不同的认知要求。

例3的“试一试”给出了新光服装厂去年下半年每个月营业的盈利或亏损金额,让学生在盈或亏的情境中应用负数的知识,加强“盈利通常记作正数,亏损通常记作负数”的印象。与例3相比,“试一试”在认知水平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是变换了思维的方向。例题是根据“规则”体会统计表里各个正数或负数的具体含义,“试一试”是应用“规则”把盈利或亏损的具体数据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到统计表里。学生完成“试一试”一般不会有困难。

例4在设定向东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向西行走2千米记作-2千米以后,要在数轴(小

学数学称为“直线”)上用点表示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能清楚地表现出非零自然数都是正数,正数比0大;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数,负数比0小;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些知识曾经在例2里已经初步得出,现在呈现在数轴上面,能更加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正数、负数以及0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关于整数的知识结构。教材呈现出一条比较完整的数轴,它是一条标有箭头(方向)的直线,上面有表示“0”的点(原点),以及表示1、2、3等正数和表示-

1、-

2、-3等负数的点。教学应该仔细规划出现完整数轴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数轴上已有的数的位置及其意义,初步注意到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排列顺序。下面提供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首先给出一条箭头向右的直线,在直线上有许多间距相等的点,其中一个点的下面标注数“0”。接着联系例4中向东行走的千米数记作正数的约定,在数轴的“0”点的右边下方依次写出1、2、3、4,表示如果从“0”点出发向东行走1千米、2千米、3千米、4千米所到达的位置,并告诉学生,数轴上的正数一般不写“+”。然后突出例4中向西行走的千米数用负数表示的约定,在数轴的“0”点的左边下方依次写出-

1、-

2、-

3、-4,表示如果从0点出发,向西行走1千米、2千米、3千米、4千米所到达的位置,强调负数的“-”不能漏写。上述的教学设计,给抽象的数以形象的表达,有助于学生体会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次体验负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着数轴上的数,体会数的排列顺序,可以分两步进行。先仔细观察数轴上“0”的右边和左边分别是什么样的数,明白“0”以及它右边的数是以前就认识的数,“0”左边的数是本单元教学的负数。联系“正数都大于0”体会“负数都小于0”,感受数轴上的数分布的合理性。再仔细观察正数1、2、3、4等,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左到右;负数-

1、-

2、-

3、-4等,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从右到左,发现正数的排列方向和负数的排列方向相反,正数和负数以“0”为分界。还可以回忆温度计上的刻度和海拔高度的含义,体会数轴上正数与负数的排列方向的合理性。练习一第7题是在数轴上填数的习题,帮助学生把握数轴上正数的排列方向和负数的排列方向。

3.带着例题里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练习中继续体会正数与负数所表示的一些具体对象,加强负数概念。

练习一选择了丰富而宽广的题材,实际应用负数的知识,加强对负数意义的体验。如,第5题里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与下降的高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粮库运进粮食的数量和运出粮食的数量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得分与扣分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第6题日常生活中,钱的收入与支出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第8题公共汽车乘客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些练习题在编写上的共同点是:通过一个或

几个已知的数据显示用正数、负数表示的规则,要求学生看懂规则并按照规则,把同一情境里的其他数分别记作正数或负数。这些练习题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一是让他们自己读题,独立理解问题情境;二是让他们自己寻找和理解记作正数与负数的规则,独立照着规则表示其他的数;三是让他们交流写出的数,并说说写数时的思考。

第四篇: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李红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我的内容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这三方面内容是教学的基石,说课标是明确教学的方向,说教材是明确教学的结构,说建议是教学具体实施的方式。

说 课 标

一、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课程标准的制定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丰富语言积累,培养预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第四学段的总目标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归纳: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2、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子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深入品味,联系生活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内容标准

根据学段目标和第五单元特点,本单元内容标准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本单元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2.探究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反复诵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过程中品味古诗文。

2、能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了解君子风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3.珍惜美好生活、关注民生、向往和平。

说 教 材

一、教材编写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教材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名著导读和附录组成。主题单元主要有六个,其主题分别为战争生活、凡人小事、建筑园林、科学世界、和古代生活;课外古诗包括《长歌行》、《野望》等十首古诗;本册名著导读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

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我来浅析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集中编排

八上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明显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

2.内容丰富

《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谈到了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态度;《核舟记》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杜甫诗三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关注生活体验,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读懂这些古诗文,还要品味诗文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陶冶学生情操,给他们以学习和人生的启迪。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二、本单元编写体例

在本单元内容主要有单元导语、阅读课文和写作三部分成。单元导语安排在单元之初,占专门版面,主要介绍本单元阅读的内容,学习本单元内容的方法及重点。其作用可概括为:1.导出单元主题;2.导出学习兴趣;3.导出单元重点;4.导出情感线索;5.导出与生活的“链接点”。

本单元的阅读课文包括文前导语、正文、课下注释、研讨与练习以及课后链接。本单元安排的文章题材多样,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

写作部分重点训练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说点儿道理。与七上借物喻人的第四单元、七下由事推理的第五单元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梯度的写作循环。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开展写作活动,使学生在写作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三、说内容结构

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其中《桃花源记》是记叙文,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陋室铭》和《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核舟记》介绍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又选有杜甫诗三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立体整合

八上第五单元的4篇古文体裁较为多样:有“记”、“铭”、“说”,内容也较为丰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单元主要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篇幅相对长些,体裁更加多样化,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感悟更加深刻。九年级上下册安排的3个单元古诗文则转入历史作品、先秦散文的学习,篇幅更长,内容难度更大。内容的连续性和阶梯性也体现在对目标的要求上:八上第五单元要求学生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八下第五单元要求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而九年级则要求加强诵读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进行梳理、区分,把握文章思想观点、论述方式,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艺术魅力。要求逐步提高。

说 建 议

说建议主要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三方面来谈。

一、教学建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本单元教学时应做到:

1、重视诵读,以多层次诵读为主线,读懂大意,熟读成诵。

按照读准、读通、读顺、读大意、读层次结构、读感情的层次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结构为线索背诵课文,分解难度。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

2、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名家诵读、观看视频、背景故事、仿写改写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3、归纳总结。

骈体文的体式,否定句的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赠言的形式,以及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知识点都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归纳,及时总结。

4、及时巩固。

要做好及时巩固工作,就要重视预习检测、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

二、评价建议: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实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改变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教师评价。根据学生诵读、发言、提问、交流等课堂活动,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情绪、方式,把握学习的难点和目标达成度,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肯定、鼓励学生,针对学生的疑难点拨引导,推动其自主解决疑难,鼓励主动探究新知。设计合理的问题、作业、测试等形式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反馈,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

2、自我评价。结合学习内容从积累、方法、习惯等方面设置量化等级,设定目标底线,设置纠错反思栏,设计合理的自我评价表,综合学生在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环节中完成的情况,由学生自我评价,调整方法、态度,促进其自主学习,自我反思。

3、相互评价。通过知识积累互测,课堂发言交流,学习方法交流,小组评比、讨论等渠道组织同桌或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学会倾听和尊重同伴的评价,尊重个体差异。1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1.最大限度利用课内资源:

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方式独立思考,博采众长,不断充实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给学生一滴水,就不能只有一杯水,而要做一条常流常新的河流。

在利用教材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老师要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另外,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和在课堂互动过程中的生成性也是宝贵的课内资源,需要我们的重视。

2.合理开发课外资源:

我们身边常见的课外资源有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语文实践活动等,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手抄报展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另外,我们也要在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多下功夫,结合班级实际,定期更换黑板报,张贴优秀习作和手抄报,每周更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量化考核成绩,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目的在于为教和学服务。

4.积极开发当地社会资源。

我们要重视我们平顶山本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学生在熟悉的美丽环境中获得美的感受。

其实,课堂资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合理利用,就一定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总之,课堂之外还有大天地,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有价值的资源,为教和学服务,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打好基础。

最后,我想谈谈我的理想课堂,我希望与学生共同创造出一个老师乐传授,善组织,学生勤思考,会表达的高效、和谐、互助的理想课堂。

我的说课标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不足之处恳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五上教材解读

更儿童

更语文

更中国

一、我看教材:

因为要做解材解读,所以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细细地研读了本册教材。读完之后,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五年级上册这本书里面蕴含的内容真的好难呀!一看内容:

纵观教材内容,看似八个单元的课文篇篇都是经典选文,但是走进它,我们会发现,升入第三学段,升入高年级,这些内容的篇幅增长了,内容增多了,难度增深了,课本里蕴含着的文化气息,历史气息,民族气息越来越厚重了。

如第一单元的《我爱读书》,是承接了四下最后一个单元《好书推荐》活动后的一个后续延伸,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直接告诉孩子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空,同睿智而高尚的人的一段对话旅程,阅读书籍就是阅读人类的文明,因为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一开学,文本就把“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习得优秀的读书方法堂而皇之地提了出来,为孩子们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旅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表面上寄托着文人墨客的思乡愁绪,实则每一种乡愁的背后寄托的是他们更多的爱国情节。

再看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首次以综合性学习的方式独立组成一个单元,孩子们遨游汉字王国,其实遨游的是具有浓浓中国气息的汉字文化发展史。走进七、八单元课文更是走进中国的进代史,这段历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以及伟人史。这么厚重的文本交给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如果我们没有丰厚的底蕴,是没有底气去上的? 二看文体:

课标明确指出:第三学段是分类阅读的开始,八个单元的课文从文体来看,既有记叙文,也有散文,既有古诗词,也有新诗,既有说明文,更有小说,通讯,在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更增设了“访谈录”,其中,以记叙文和散文居多,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指出:我们的阅读教学只有“循着文体特征去教”才是阅读的王道,面对众多体裁,他们各自的教学门道究竟在哪里,我们似乎也很茫然。三看学习方式:

本册教材无论从综合性学习的设计还是八次口语交际与习作的结合,都将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和多元的学习方式,孩子们要写活动方案,要写读后感,要演讲,要辩论,要推荐影视作品,这些活动都是我们要着力打造的,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不光在学习一篇篇课文中得以提升,更在一个个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以彰显。(注重听读的输入,五六年级更注意写说的输出训练)我们要教的和学生要学的东西都太多。

今天的教材解读我将从

以“儿童视角”去思课备课——以“语文元素”去建构课堂——以“中国历史”去延伸课外三个方面展开。其实这三个方面将教师的课前准备——学生的课堂训练——师生的课程穿越串联起来。

一、以“儿童视角”去思课备课。(教师的课前准备)

在大力提倡生本课堂,学本课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的文本解读,要从儿童原点出发,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不拔高掘深我们的教材难度。玉兰主任在开学的语文教学工作也明确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遵循“小语教学”这四个字的规律,其中的小指的就是儿童视角。这些理念将指导我们从儿童视角出发去思课备课,去打造一堂堂真实的课堂。

首先在思课备课中我们以儿童的视角找准疑难点,定准教学点。首先,在备课时,我们常常的以五年级孩子的儿童的身份去揣摩他们在阅读中会出现哪些障碍点,疑难处?在我们年级组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学生的疑难点在哪里,我们的教学点就在哪里?”如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绿林好汉”什么是一百单八将的座次吗?他们在新诗中能读懂“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和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指的什么吗?他们肯定不懂,在思课备课中,只有找到孩子们的疑难点,我们才找到了孩子们的学习起点。

其次在思课备课中我们还要以儿童的视角找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如《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钓鱼这件事,经历一个道德抉择,获得人生启示。我们要让五年级的孩子来深刻领悟这个令作者终身受益的启示确实人些难,很多老师在上这一堂时也觉得很吃力。但仔细思考,这篇课文与我们四年级学过的〈中彩那天〉似乎很相似,两篇课文的内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主人公面临的道德抉择似乎大同小异,在教学时,如果我们能用曾经学过的这篇课文去唤起孩子已有的记忆,我想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不难突破的,链接两篇课文,孩子们肯定也是有话可说的。

最后在思课备课中我们更要以儿童的视角去关注兴趣点,设计活动点。国培时,记得哪位老师曾经说过,如果课堂上情趣没了,那孩子们的思维就停了。以〈窃读记〉这课来说,孩子们的兴趣点在哪里?第一,读书是一件光彩的事,可作者林海音为何要“偷偷地读”书呢?真的是因为家里穷吗买不起书吗?那她家哪来的钱供他上学呢?找到这个兴趣点孩子们会努力去查询资料。结合背景资料他们也不难发现:在解放前的中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书店的。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买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有些穷人家的孩子非常渴望读书,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背着书包上学;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读书是富贵人家的享受,没有钱还要读书的人会被别人取笑,认为是“不识抬举”。显然林海音他们家是属于第三种情况。然而,孩子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正的答案其实藏在文中的插图里,这时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去捕捉插图的玄机,孩子们会恍然大悟:在那个社会,男女地位悬殊,人们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当时的年代,是不主张女孩子读书的,正因为如此,女孩子读书的很少,即使读了书的女孩子待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嫁人了。所以林海音是那么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和如饥似渴地读着。就这样利用一幅插图来调足孩子们的兴趣点,说得他们是心服口服。

“我害怕被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当我们以儿童的视角去揣摩时,孩子们是会很好奇的,当时会出现了哪些不适宜读的情节让林海音知趣地从书店走出去。于是,我让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进行情景补白,孩子很感兴趣,他们的交流也出人意料,甚至有的孩子补白出来的情景与原文如出有辙。补白完后,我再补充《窃读记》原文让孩子们品读,孩子们读得也是津津有味,如饥似渴。

二、以“语文元素”去建构课堂。(学生的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永远是我们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们年级组的语文老师经常在思考:五年级的语文课堂到底要教会孩子们什么能力?孩子们在课堂上又要怎样学?才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力?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展开。

一篇课文,我们一般会为两课时进行,也有三课时的。第一课时:我们会夯实语基,除此之外主要是训练孩子们的归纳概括能力。

霍懋征老师说:不会归纳概括课文就读不懂课文,就抓不到一篇课文的重点。沙坪坝小学的郭晋主任是这样对我们说的,高年级必须训练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这项能力是孩子们终身都需要的能力。(你会不会挑重点,去领会别人的意思)听完她这么一说,我更认为概括能力它是一种捕捉信息的能力,是训练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能力,更是提高孩子们语感的一种方式。现在春梅在我们年级也提醒我们:六年级的考题就有用20个字来概括一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综上所述,无论是应考,还是作为一种必备能力训练,我们理应把简短地概括主要内容做为我们的训练点。在一篇课文预习课,我们会让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格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前面部面旨在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后面部分旨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字数规定不超过30个字,到了六年级我们会让孩子们浓缩成20个字以内。这是我们训练的第一个层次,我觉得在训练孩子们进行简短的归纳概括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训练孩子们精准地表达。其实,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会通过课文导课,课后作业的思考题寻找到一些概括的方法,但有时他们的表达很平淡很口语话。如《我的生长果》,根据课文导读提示,孩子们不难写出:课文通过写了作者童年读书和作文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书的热爱之情。这样的表达没错,可能三四年级的孩子读了这篇课文也会这样概括,但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否有些浅层次,这样的概括是否有精准呢?于是,我引导孩子们,课文哪个自然段将作者的阅读经历和作文经历一分为二,孩子们很容易找到过渡的段落第七自然段。这样的引导旨在指导孩子将目光聚焦到课文承上启下的段落,即课文的过渡段进行细细品读。作者通过过渡段是怎样在总结他的阅读经历和开启他的写作经历的。这样的引导又将目光聚焦到过渡段的过渡句,孩子们敏锐地捕捉到“文章的灵魂句子——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里的报偿指的就是阅读的功用,指的就是阅读对习作的馈赠。这样一梳理孩子的概括就大不一样了,绝不会把阅读和写作分得很开,也不会只用干瘪的语文。就这样,几乎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们都会花时间来训练孩子们精准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外公对梅花的挚爱、钟爱、甚至是情有独钟,表达了外公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二课:我们会长文短教,聚集精华段落,落实语用训练点。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做到“一课一得”。

首先,从教师层面来说,我们要解决我们在课堂上要教什么,按照惯例,通过研读教材,我罗列出课文的训练点和习得点。我个人认为,这些语言训练点的罗列,才会让我们上课时心中有数,不会乱了方寸。同时只有我们自己找到了这样的训练点,才会根据这些训练点去聚集到重点段落,从而在课堂上重其重,轻其轻地有的放失。

其次,从学生层面来说,上完一课堂,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读不光要要得到书本语言,其实在课堂上他们还要得同伴语言,更要得师者语言。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悟,是我在上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给我留下的。学完课文,孩子们积累了这样的语言: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课后练习,也让孩子们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来写写。孩子们在写的过程,我就相机巡视,发现写的好的孩子,我会把黑板留给他们,让他们站在舞台的真中央去发光发热,去分享他们的智慧,这样下面的孩子就得到了同们的语言,上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这时我再站出来,其实老师也有自己的读书感受,我又把我课前准备的读书感受分享给大家,孩子听得是目瞪口呆,啧啧赞叹。课堂上,如果我们都能将课本语言,同伴语言,师者语言三者相结合,孩子们的语言积淀是不是越来越丰厚呢?

三、以“史学文化”去延伸课外。(师生的课程穿越)最后,我想简单地去说一说我们的课程穿越,就是通过阅读史学文化的书籍去丰厚孩子们阅读积淀。这个课程也来源于我们的真实课堂,在上第二课时,季羡林老爷爷告诉我们要古今贯通,确实孩子们在谈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英雄人物时,少数孩子谈得是津津乐道,多数孩子听得兴趣盎然,看得是眼巴巴,流露出渴望的神情。这时,我无意中发现一本书,就是我们学校订的《重庆历史》,很大一部分内容讲的就是三国里面的情节,重庆不是蜀国的一部分吗?然后中,我就与孩子们一起共读,花了一周的时间,读着读着,孩子们不光了解了我们重庆的历史,还真对《三国演义》有了兴趣,那我就对孩子们说,那我们这学期就来读《三国演义》吧,为了激发孩子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兴趣,我又请了我们班的一个家长来给孩子们讲《三国演义》,孩子们也是很感兴趣。另外一本书,我们准备共读《红岩》小说,我们在上《梅花魂》时,有孩子谈到了江姐就像这梅花一样坚强不屈,是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也有孩子对小萝卜作了介绍,这时我给孩子们补充到梅花魂其实也象征着我们重庆的红岩魂,课堂上我们聆听了《红梅赞》,让孩子的梅花魂深入骨髓,于是我们准备在十月共读《红岩》小说,读完这本书,在家委会的组织下,我们准备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真正让这种红岩精神,梅花灵魂追根孩子们的心中。第三,我们会继续推出课前三分钟演讲,四年级下学期,我们以“名人名言”为主题进行演讲,这学期,我们将以“历史人物”为主题进行演讲,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收集演讲来补充孩子对历史故事,史学文化的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包括有名的帝王,包括古代的爱国将士,包括一些英雄人物,还可以是杰出的优秀人物。要求每个孩子先报一个自己心目中最崇拜的历史人物老师进行筛选,以免孩子们重复,然后利用国庆节根据这个人物去收集素材,去写演讲稿,国庆节后,我们正式进行“历史人物大讲堂”开讲啦。总之这个课程没有高大上的理论指导,完全来源于我们的课堂需要,来源于孩子们的真实阅读需求,读史使人明智。

是窥探民族个性的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是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

这样厚重的教材摆在我们面前,真的觉得当一名语文老师好难,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文化人,既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又要有丰厚的文学素养,我们要上懂历史,下懂儿童,我们既要有生活情趣,还要会活动设计,我们既要高瞻远瞩,更要脚踏实地,并且还要长此以往,真的好难。(落地修行)即使眼前困难重重,我们五年级每一位语文老师也会齐心协力想方设法去啃完这块硬骨头。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材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三单元 语文天地3 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 语文天地三 教学要求: 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培养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写字又快又好。在对比探究中感受古人在谴词造......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十单元 语文天地10 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 《语文天地》10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能源凶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有限,总有用尽时日。 2、了解到我们在家庭,学校或公共场所所用电力是电力公司......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备课单元教材解读

    潘渡镇中心校2016——2017学年度五年级语文上 册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小学 一、教材解读: 《黄山奇松》是以状写祖国大好河山为主题单元的首篇,内容较为浅显......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面对错误”教材解读MicrosoftWord文档

    让错误绽放美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面对错误”教材解读 如果说,数学有一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像直泻而下的瀑布,那么,语文知识点多、 广, 就好比是茫茫无边......

    五上第四单元教案

    13 在大海中永生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本节课为第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

    五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 本单元字词: 矛盾 楚国 买卖 锐利 墙壁 逼真 神韵 腾空 戳穿 围观 腮帮 推辞 唬人 霎时间 佩服 推敲 贫寒 和尚 郊外 皎洁......

    五上第一单元作文

    第一单元作文范文 《我在读书中成长》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在灿烂的阳光中,在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薄薄的纸上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风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

    【教案】六年级上第五单元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