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恩施民居---吊脚楼__阅读答案
恩施民居——吊脚楼 阅读答案
恩施民居——吊脚楼 顾祥明
①吊脚楼是恩施州常见的一种民居建筑。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雄伟壮观,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堪称土家族、苗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②吊脚楼具有悠久的历史。《旧唐书》载:“士气多瘴疬,山有毒草及沙蛩(音qing)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吊脚楼袭古“干栏”建筑遗风,多悬于高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远远望去,更显险奇。平地吊脚楼则讲究花样精工,往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故吊脚楼或精塑细刻,或走马转阁,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与秀丽山川相映成画,妙不可言。
③吊脚楼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总的看来,吊脚楼应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悬空,所以也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④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有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作支撑用的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⑤吊脚楼具有很高的建筑工艺水平。窗花雕刻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寓意深刻。
⑥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从某种意义来说,吊脚搂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比“干栏”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⑦吊脚楼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体,是土家族、苗族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根据《恩施新闻网》有关资料整理)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吊脚楼,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17.本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就其中一种举例(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并说明其作用。18.吊脚楼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19.第①段说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成群落分布”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 15.吊脚楼的特点,悠久历史,分布,构造,种类,建筑工艺水平,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说明。16.逻辑顺序 17.分类别和举例子,“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这样使说明对象更系统清晰,特点更突出。18.“既有双吊形成的对称美,也有融入山地环境的和谐美”或“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正屋和厢房(即吊脚部分)的上面住人,厢房的下部有柱无壁,用来喂养牲畜、堆放杂物” 19.不能,一般是限制性词语,告诉我们不是所有吊脚楼都依山而建,有特殊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知道平地起吊式就可以不依山而建。
第二篇:吊脚楼文化
吊脚楼:山中水边皆成趣,全村同在画中居
简介:
提到吊脚楼,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湘西凤凰秀色迷人之景,进而还会联想到作家沈从文《边城》故事里依山傍水,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居的淡雅之情。《边城》中的一句话:“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地被赋予丰富意蕴的居住民俗。
南方少数民族人民在演进过程中,辛勤耕耘,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一格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而吊脚楼便是其中的一个美丽艺术品,吊脚楼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在当下的今天具有观赏性,实用性以及一定的旅游商业价值。本文将从吊脚楼的由来,建筑结构以及一定商业改造来评说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今的吊脚楼。
一、吊脚楼的形成
吊脚楼是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分布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选择其作为本民族的特色建筑。吊脚楼作为一种半干栏式建筑,常常依山傍水而建,具有高悬地面使房内干燥,防御野兽,上层住宿,下层畜牧储物等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智慧的民族建筑,是古代民族文化的结晶。
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结构,是古代人民受鸟巢这种群居结构的样式而建造而成,其前身便是我国古代南方祖先在树上建造的“巢居”。这是一种强调居住在离地之“楼”的居民文化,是把“巢”的使用功能与居住者认同的文化规则有机的统一起来。长江以南各地因所处环境、地形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吊脚楼所呈现出的体量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现今遗存的吊脚楼建筑广泛分布于湖南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是当地苗、土家、侗、傣等少数民族共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族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的武陵山区。一些学者认为,武陵山区地形多陡坡、峭壁和悬崖,为了利用地形和争取居住空间,所以产生了吊脚楼这一建筑制式,它的这种充分利用山地空间,形成的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更是为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形成的产物。学者们认为,吊脚楼这种随意的、意识不受任何规矩的约束,强调“道法自然”,它的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这种以最大的创造性、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去利用自然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体现出雄浑粗犷、质朴率真的意境以及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二、吊脚楼中的工匠智慧
吊脚楼是将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传统吊脚楼建筑之前需要有以下准备工作。首先便是选址。吊脚楼一般建在方位向阳、顺坡、对山坳的位置最好。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建造较大的房屋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有些人家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条件一般的人家就不太讲究了。其次便是材料。建造吊脚楼的主材是南方普遍有得杉木,一般在6~8 月份砍伐杉木,此时杉木水分多,方便剥皮,此外,充足的阳光会使木料加快变干,将杉木晾干后便成为理想的建筑材料。另外建筑最看重工匠。少数民族喜欢名望高、跟从名师学艺的木匠做掌墨师傅,且掌墨师傅要多子多福的为最佳。在少数民族眼中掌握有建筑技艺的师傅往往是具有神性的,而一个神性好的师傅建筑的房屋可给居住者带来健康、财富。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单吊式、双吊式、四合水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
(一)工匠智慧在吊脚楼建造中的闪现
1、单吊式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2、双吊式
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3、四合水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
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4、二屋吊式
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 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5、平地起吊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二)吊脚楼的居室彰显工匠技艺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得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三、侗族鲁班杨似玉
今年62岁的杨似玉生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木匠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艺,几十年来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杨似玉擅长建造侗族传统建筑,据统计,他先后设计制作吊脚楼100多座、风雨桥12座、鼓楼8座、大小凉亭30多座、风雨桥和鼓楼模型3000余座,作品遍布湘、黔、桂、港等地。他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并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杨似玉被评为首批“广西工匠”。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杨似玉已经是广西仅有的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也是被国家文化部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名的中国“侗乡第一楼”、“三江鼓楼”、“世界第一风雨桥”三江风雨桥等均出自其手。他凭着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不仅享誉当地,还成为了广西的第一“文化符号”。
作为一名侗木大师,上门求艺者不在少数,三江大部分侗木工匠曾前来受教。对待求学者,杨似玉有教无类,毫无保留地与同行分享在侗木建筑方面的心得与经验。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杨似玉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祖传技艺,继承并发扬侗民族最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面向全县热爱木构建筑的村民免费开办了8期非遗传习班并带徒实习,挖掘和培养一批有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的人才,杨似玉现在带了100多位徒弟,都跟着他学手艺,他很希望能把侗族的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吊脚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第三篇:吊脚楼
南方少数民族人民在演进过程中,辛勤耕耘,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一格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而吊脚楼便是其中的一个美丽艺术品,吊脚楼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在当下的今天具有观赏性,实用性以及一定的旅游商业价值。本文将从吊脚楼的由来,建筑结构以及一定商业改造来评说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吊脚楼是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分布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选择其作为本民族的特色建筑。吊脚楼作为一种半干栏式建筑,常常依山傍水而建,具有高悬地面使房内干燥,防御野兽,上层住宿,下层畜牧储物等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智慧的民族建筑,是古代民族文化的结晶。
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结构,是古代人民受鸟巢这种群居结构的样式而建造而成,其前身便是我国古代南方祖先在树上建造的“巢居”。这是一种强调居住在离地之“楼”的居民文化,是把“巢”的使用功能与居住者认同的文化规则有机的统一起来。长江以南各地因所处环境、地形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吊脚楼所呈现出的体量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现今遗存的吊脚楼建筑广泛分布于湖南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是当地苗、土家、侗、傣等少数民族共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族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的武陵山区。一些学者认为,武陵山区地形多陡坡、峭壁和悬崖,为了利用地形和争取居住空间,所以产生了吊脚楼这一建筑制式,它的这种充分利用山地空间,形成的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更是为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形成的产物。学者们认为,吊脚楼这种随意的、意识不受任何规矩的约束,强调“道法自然”,它的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这种以最大的创造性、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去利用自然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体现出雄浑粗犷、质朴率真的意境以及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以土家族为代表的吊脚楼的形成,除了地形的影响外,这些地区的气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武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旧唐书》记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少数民族居民为适应居住环境的需要,只有在悬崖陡坡上修建吊脚楼。为了适应这种气候,吊脚楼多采用“底层架空”的形式修建,这种形式也就很好地解决了潮热气候下对房屋的隔湿和通风的要求。
传统吊脚楼建筑之前需要有以下准备工作。首先便是选址。吊脚楼一般建在方位向阳、顺坡、对山坳的位置最好。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建造较大的房屋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有些人家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条件一般的人家就不太讲究了。其次便是材料。建造吊脚楼的主材是南方普遍有得杉木,一般在6~8 月份砍伐杉木,此时杉木水分多,方便剥皮,此外,充足的阳光会使木料加快变干,将杉木晾干后便成为理想的建筑材料。另外建筑最看重工匠。少数民族喜欢名望高、跟从名师学艺的木匠做掌墨师傅,且掌墨师傅要多子多福的为最佳。在少数民族眼中掌握有建筑技艺的师傅往往是具有神性的,而一个神性好的师傅建筑的房屋可给居住者带来健康、财富。
传统吊脚楼从地域上可以分为沿河而建的城镇型吊脚楼和倚坡地而建的乡村型吊脚楼两种。第一种是城镇型吊脚楼,在南方例如湘西黔南桂北境内共有大小河流上千条。这些村镇多沿河、近水分布, 因山多地少, 生活空间狭小, 城镇房屋较为密集。为争取居住空间和开阔视野, 房屋临河一面多利用河岸陡壁架空建屋,出挑设廊,形成靠水的走廊。沿河的吊脚楼, 一般为前街后河、前店后宅的形式。这类吊脚楼所处的地方坡度大、面宽小, 进深亦受到河与街之间距离的严格限制, 充分利用地形高差, 向空间发展乃在情理之中。这类沿河吊脚楼具有基本相似的特征:一是皆位千陡峭的河岸上, 地景与房屋的关系基本一致;二是错落有致的形态;三是基本相同的材料及构造技术(尤其是支挑方式)。此三点是产生协调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景观的基础。
而第二种则是建于坡地地形的乡村型吊脚楼。坡地吊脚楼不同于沿河吊脚楼,其建造的特色不仅在于所处地形坡度的陡缓,更在于个体形态的差异, 即主房或正房与楼的部分组合关系的不同。常见的坡地吊脚楼, 楼的部分相当于一般民居中厢房的地位, 形成“L”型或“U”型的平面布局,实用而又美观。正房和吊脚楼有一次建成的, 也有后来加建热有在结构上一体的, 也有仅是屋角相抵, 若即若离的。建造吊脚楼, 一般坚持“客不欺主”的原则。即吊脚楼在高度和体量上分别矮于和小于正房, 房屋的间数少, 进深、面宽、层高均较正房为小。若一般正房穿斗排架为五柱八挂或三柱六挂, 吊脚楼部分则仅为三柱二挂或三柱四挂。在功能布局中, 吊脚楼是辅助性的。底层架空供储存杂物, 或做为厨房、牛栏、猪圈;上层为闺房或客房。底层的高度一般在2 米以下,低于1.5 米则一般不派正式用场, 仅置放杂物。同沿河吊脚楼一样, 坡地吊脚楼也是充分利用地形高差, 将楼的部分置于地势低洼之处, 做成两层或三层, 檐口与正房基本保持平齐。吊脚楼的2 层楼板一般高于正房室内地坪1 米余, 楼梯一般设于正房或吊脚楼屋檐下。苗族聚居区的吊脚楼, 楼梯常设于室内火塘间。
伴随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传统上的吊脚楼不得不面临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构建起完善的面向大众的旅游经济平台,就要充分挖掘村寨吊脚楼的空间利用。例如,传统的吊脚楼下层用于围养牲畜、鸡鸭等会产生令人不适的异味,应该取缔。可以通过设计把它改造成为商业空间,也可以将成排的吊脚楼底部串联,开辟为娱乐休闲空间,使当地村民的土特产、服饰、民俗表演有销售和展示场所,迎合了当下旅游的热潮。在吊脚楼改造中要充分兼容各种商业设施的建设,满足游客的住宿、餐饮和各种休闲娱乐需求。在旅游旺季来临时,村民可投入到旅游服务业中,竭力为游客服务,而在旅游淡季,村民又可转向农业生产之中。以亦商亦农的形式,形成新型的农村经济实体新趋势,从而提升农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使吊脚楼建筑在当代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参考文献:
宛志贤.民族民间吊脚楼[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4-6.叶禾.少数民族民居[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9-81.张良皋.巴师八国考[ J].江汉考古.1996 ,(1).张良皋.傣族竹楼中华民族建筑的奇妙发明[ J].长江建设.1996 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 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
第四篇:恩施导游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西与重庆市黔江、万州区接壤,南连湖南湘西州,北靠神农架林区,东与宜昌市交界。恩施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的复合山区,属云贵高原东部延伸部分。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高差悬殊,最高海拔3005米,最低海拔66.8米,平均海拔1000米,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具有秀、雄、奇、绝、险的特色。
地理特点:
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多奇峻岭,河谷暗流,飞瀑流云,奇洞异窟,特别是溶洞、溶沟、伏流分布广泛。武陵山、巫山、大娄山、大巴山四大山脉穿越其境,长江从恩施州东北角穿过,清江等数百条河流横贯东西,小高原、小盆地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恩施自治州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恩施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恩施州面积2.4万平方公里,居住着土家、苗、汉、侗、蒙古等27个民族,人口387万,土家族占总人口33%,苗族占15.5%。恩施自治州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上古时属禀君国,春秋为巴国地,战国属楚巫郡,秦汉属黔中郡、南郡,三国吴及晋为沙渠县,北周置施州,隋为清江县。由唐至清隶属名称多变。其间雍正六年(1728年)称施县,次年改称恩施县,意思是皇帝赐恩于施县,从此定名,沿袭至今。从秦统一到元以前,土家族聚居地称为“巴郡南群蛮”。元至清雍正年间在恩施实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为流官制(史称“改土归流”),置施南府,民国十五年(1926年),先后将鹤峰、巴东划归恩施管辖,成为八县之始。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曾为湖北省战时省会。1949年以后,设恩施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巴东、鹤峰、来凤、咸丰、宣恩、建始六县。1997年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恩施市。
自然资源:恩施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1.62%,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的美誉。已知的植物品种达3000余种,树种资源占全国现有的七分之一,其中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达50多种。有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有珍贵的珙桐、银杏、台湾杉等,植物中有不少名贵中药材,如:黄连、党参、当归等,不仅种类多,而且产量高。矿产资源以沉积矿床为主体,门类齐全,目前已发现各种矿藏60多种,矿产地366处,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五分之一。尤其是近年发现的世界独有的硒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恩施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硒都”。
地区特产:恩施州是中国四大烟叶生产基地之一,白肋烟产量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西欧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坝漆“名冠全球”,茶叶、柑橘等传统土特产品久负盛名。恩施民风淳朴,民俗奇特。土家人饮“咂酒”,住吊脚楼,唱山歌,对山歌,唱哭嫁歌,喜欢“撒尔嗬”和“巴山舞”等群众性舞蹈,擅长表演肉莲湘、傩戏、八宝铜铃、毕兹卡等传统舞蹈,织“西兰卡普”,葬“岩葬”等,具有原始、古朴的土家气息。起源于土家男女谈情说爱的“女儿会”,质朴粗犷的土家歌舞“摆手舞”是吸引游客参与的好项目。
恩施大峡谷
位于恩施市屯堡和板桥境内,正处于恩施-利川-长江三峡旅游黄金线上,318国道横穿景区,距恩施市区30公里。峡谷以庞大著称,险峻传奇,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水质清幽,有脱胎换骨之感受。峡谷中沐抚大小龙门6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百座独峰,仅200米以上的独立石峰就有30余座,可谓举世无双。峡谷全长108公里,其间近10公里的地缝幽深奇绝,世所罕见。有开发价值的景区达300余平方千米。奇山、异水、怪洞、珍禽数不胜数。万米绝壁画廊,千丈飞瀑流芳,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畅,这些绝美、奇美、雄美、优美的景色与原始森林、梯田山庄、远古村寨构成一幅雄伟壮观、古朴和谐的景象。主要景点有大河扁、大小龙门、云龙河瀑布、前山绝壁、马寨绝壁、朝东岩隧道、车坝水库、罗针田农庄、天楼地枕电站、铜盆水森林公园等。腾龙洞
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清江上游利川市近郊,距利川市城区6.5公里。属地文景观类风景区。2003年9月,利川腾龙洞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投巨资1.5亿元打造腾龙洞,使之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一大旅游品牌。2006年5月,一期工程正式投入营运。
腾龙洞由水洞、旱洞、鲇鱼洞、凉风洞、独家寨以及三个龙门、化仙坑等景区组成,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与旱洞相连,主洞与支洞互通,集山、水、洞、林于一体,以雄、险、奇、幽、秀的神奇风光和独特魅力而驰名中外。洞口垂直高度74米,宽64米,洞长52.5公里,该洞穴系世界特级溶洞之一,位居世界第七,亚洲第一。清江至此跌落形成“卧龙吞江”瀑布,水声如雷吼,气势磅礴。步入洞中,极品的自然奇观、大尺度空间效果的激光电子剧场和大型原生态歌舞“夷水丽川”等,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化,感受到当今高科技的冲击波,还可以体验到原始野趣的乡土歌舞和亲身参与的快乐。2005年10月,腾龙洞被中国地理地质界、风景旅游界最具权威的国家级刊物《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恩施土司城
国家3A级景区。距州府恩施市中心1.5公里。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的发展方略,由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2002年向社会开放。
恩施土司城是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点,主要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是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
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城内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自2005年以来,土司城每年举办民间艺人绝活表演,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位于民族文化区中心的土家族“九进堂”,将土家族传统的干栏民居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榭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赏心悦目,雕花门窗原始古朴,集土家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是全国土家族吊脚楼中规模最大、风格最典型、外观最壮观的仿古建筑群。
坪坝营
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咸丰县南端,与恩施的来凤县、重庆黔江区接壤,距咸丰县城50公里,距渝怀铁路正阳火车站12公里,距黔江旅游机场32公里。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
园内有12万亩原始森林、6万亩原始次森林、7万亩人工林、万亩千年古树杜鹃、无数的飞禽走兽、罕见的穿洞群落、别致的飞瀑溪涧以及宜人的高山气候,堪称树的王国、花的海洋、动物的乐园、人间的仙境。以古、奇、秀、幽、野等景致构成的浓郁的原始生态气息为显著特色。远看群山逶迤、浩瀚苍茫,是我国中西部连接最大的原始森林群落区。园内景观奇特多样,林海茫茫,鸟语花香,随处可见溪流峡谷、瀑布,尤其是公园内穿洞群落,堪称一绝,象隧道、象迷宫、象神秘的人体器官;白家河温泉“景”上添花,让游客感到暖意融融;站在海拔1911.50米的坪坝营最高峰观
全景,或晴空万里,或云遮雾锁,都显得气势磅礴,奇异缥缈,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唐崖土司皇城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丰县尖山乡集镇1公里处的唐崖河畔。属古建筑类遗迹景观。始建于元至正六年,明天启初年又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面积4平方公里。内有帅府、官食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张飞庙)、玄武庙等寺院。现在土司城遗址保存最为完好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修建的,全石仿木结构,飞檐翘角,3门4柱,高6.8米,宽6.03米。明熹宗朱由校亲笔题写的“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分别刻在石坊正反两面的匾额上。玄武山上有苍翠挺拔的夫妻杉,至今已380多年,现树高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携手,令人慨叹。土司皇城后山有土司墓群,建造风格别具一格。
第五篇:恩施民俗
恩 施 民 俗
傩 戏
傩戏,是主要流行于鹤峰全县及与之毗邻的恩施市红土、三岔一带,是当地群众藉以酬神还愿时演唱的戏,故称“傩愿戏”。其流传历史较古老,距今已有7代传人300多年历史。傩戏演出班子称坛,班主称掌堂师,因表现形式是以祭祀仪式为载体,以酬神还愿为目的的表演,故表现剧目多是与所谓“天地水火”神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传奇故事。如《孟姜女寻夫》、《柳毅传书》等。其中,以孟姜女的故事最多,有“孟姜女不到不勾愿”之说,孟姜女也即成了傩戏中美丽的神灵。
傩戏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两大类组成,有平调、怨调、神仙调等。正腔类唱腔粗犷朴实,小调类欢快流畅,民歌风味浓。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接腔,音乐气氛十分热烈。傩戏发展到近现代,用以酬神还愿的渐次稀少,而代之以傩戏剧团(业余)形式出现并参加舞台表演。音乐伴奏上加进了胡琴,演员上也出现女演员登台,傩戏逐步步入舞台化,因而也为现代观众乐于接受和喜爱。
哭 嫁
女儿出嫁之前哭嫁,是恩施州土家族古老而独特的婚俗,因其哭嫁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故称之为“哭嫁歌”。
土家女儿从开始懂事之时起,就跟随母亲和祖母学唱“哭嫁歌”,有时在闺房中由母亲教唱,有时在火炉旁由祖母带唱。随着时光的流逝,女孩儿们渐渐长大,“哭嫁歌”越唱越多,少则会唱百余首,多则会唱数百首,聪明的女孩还会自编自唱。为了在出嫁时“哭嫁歌”唱得多而且好听,女孩们平日里在山中砍柴、田间劳动、井里担水、溪边戏水、草场放牛时,都不断地练唱“哭嫁歌”,缠绵的歌声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声在山川中久久回荡,使人着迷。女孩长大后,在出嫁前数日,半日甚至一月前开始哭嫁,或独自一人哭诉,或亲人围坐陪哭,有哭祖先、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的,有哭家乡、哭朋友的。其哭声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高昂,时而欢欣。所唱“哭嫁歌”的歌词多是长短句,也有五言、七言句子的。如:“一更里哟哭悲声,爹娘为儿操碎心,小来愁的长不大,长大又愁定终生。二更里哟哭伤声,哥哥为妹费了神,孝敬父母抚弟妹,火把照路后人行。三更里哟哭泪声,小妹人乖靠姐引,吃个粑粑分两半,姐妹情深难离分。”又如:“我的爹,我的娘,你的不肖女儿,象香炉脚下的一堆纸灰,大风一吹纷纷起;象山上的鸟儿,长大离娘飞,一无歇枝,二无窝归,今日飞去何日回。”再如:“悖时媒婆娘,象根拄路棒,拄着过河去,甩在河坎上。”等。
出门前夜是哭嫁的高潮,从山寨里推出九个漂亮聪明的姑娘与即将出嫁的姑娘陪哭,称“陪十姊妹”。陪哭开始,一个姑娘领头唱起五句子开台歌:“石榴开花叶儿翠,当堂坐的十姊妹,大家劝我起歌头,开个口儿带姊妹。”接下来便正式陪哭,有独唱、对唱的,还有轮唱、伴唱、合唱的,简直象一场色彩缤纷的赛歌会。所唱的“哭嫁歌”主要有“十劝姐”、“闹五更”、“双逗趣”、“探姐歌”、“劝嫁歌”、“出嫁歌”。歌词多是祖辈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的。如:“一劝姐,孝双亲,人人都是父母生,姐姐耶,养儿要报父母恩。怀胎十月才临盆,娘奔死来儿奔生。二劝姐,要勤快,吃穿要靠劳动来,姐姐耶,人勤地勤家生财。一个早工打捆柴,三个早工做双鞋„„”等。次日,迎亲的队伍来了,姑娘高声哭道:“小小树儿难分杈,女儿难舍爹和妈,不被不穿也不搭,不出家门不出嫁。”此时,爹妈、兄嫂和山寨里的姐妹们都围上去轻言细语劝回。姑娘方才无可奈何地停止哭诉。阿哥走拢来,将阿妹背起,向外走去,送妹上花轿。顿时久等在外的新郎倌和迎亲的人们欢呼雀跃,鼓乐大作,簇拥着坐着新娘的花轿向新郎的家里走去。
“哭嫁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植根于民间的特有传统文化。但是,在解放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地方已日渐消失,目前只能在偏远的土家山寨偶尔可以听到“哭嫁歌”的歌声。
撒尔嗬
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这种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跳丧舞。当地土家族死了老人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故民间有“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之说。其舞蹈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以巴东县为代表的跳丧舞为“灵前舞”,两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由掌鼓者指挥和领唱,舞者闻声起舞,围观者跟着合唱。舞蹈动作有“四大步”、“待尸”、“滚身子”、“幺姑姐”、“叶儿嗬”、“摇丧”、“燕儿衔泥”等20多个类型。舞者双膝不断上下颤动,胯部左右摇摆,有时大八字步蹬着前行。舞蹈造型有颂扬前辈武勇功勋的,有表现人们劳动生产形象的,有模仿飞禽走兽的。有的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有力,有的动作活泼、流畅、节奏明快,有的动作轻松、柔缓,富于抒情。以来凤县卯洞为代表的跳丧舞为“绕棺舞”,掌鼓者唱开台歌后,领着四至六名手持各种打击乐的舞者,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合着歌声绕棺舞蹈。舞者身体略微下蹲,走“花步”,穿插前行,故“绕棺舞”又称为“穿花舞”。舞步轻盈,动作优美,极具观赏性。此外,咸丰县大路坝一带的“开血河舞”也是跳丧舞的一种类型,端公鸣金颂经后,挥舞长剑,绕棺舞蹈,步伐刚健,动作有力,故又称为“剑丧舞”。
恩施州内的跳丧舞源远流长,形式多样,表现力和观赏性强,不失为土家族的艺术珍品,是恩施土家族文化的奇葩。
如今,跳丧舞已逐步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观赏性的土家族群众性舞蹈。长阳的“巴山舞”也是以跳丧舞为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在全国颇具影响。
女儿会
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阴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对象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都穿上,习惯把长的穿在里面,短的穿在外面,一件比一件短,层层都能被人看见,谓之“亮折子”(俗称“三滴水”),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小伙子则在肩上斜挎一只背篓,形如漫不经心的游子,在姑娘面前搭讪。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清朝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朝廷对恩施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清湖广总督迈柱在雍正13年奉清雍正皇帝在施南实行“改土归流”,第一任鹤峰知州毛峻德颁布四条禁令,其中第三条规定:“闺门之教宜先,旧日民间子女,男女混杂;廉耻不顾;毋令与男子同坐,以礼约其身。至于选婿,祖父母、父母主持之,不必问女子愿意否。„„一经聘定,终身莫改”。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恩施市年年都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形式之一,是土家族山民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的一种舞蹈,土家语称“舍巴”,汉语称作“摆手”,主要流行于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跟清江流域的土家族的跳丧舞形成鲜明的对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
相传古代覃氏在东门关伐一异木,沿酉水流至漫水生根复活,其子孙常舞于树下,形成以后的摆手舞。据考证,摆手舞是在土家山民打猎归来、丰收之后、打仗凯旋归家时,以舞蹈庆祝丰收和胜利,经逐步演化而形成的。
很早以前,跳摆手舞的时间、地点不固定,凡有喜庆之事,就地蹈之。清顺治8年,在酉水河东舍米湖修建摆手堂后,才有固定的跳舞地点和时间。从此,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就成为摆手舞节,在舍米湖举行盛大的摆手舞会。土家族山民聚集在摆手堂前,在“梯玛”(土家语,即土老师)主持祭祀仪式(即向土王拜年,祈祷平安和丰收)后,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都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围圈而跳。舞蹈时,由一人习鼓兼鸣锣,众人随鼓点进退而舞。舞者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两人相对,踢踏摆手,扭腰旋转,刚健有力。舞蹈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旋转摆”、“三步半小摆”、“叉摆”、“望月摆”、“横小摆”等,有“大摆”和“小摆”之分。每舞一周或数周交换一套程式,把许多动作连贯起来,构成具有完整情节的段落,套套相连,环环紧扣。如“生产舞”的动作包括耕田赶牛、播撒谷种、扯秧拔苗、薅秧锄草、打谷挑担、扬谷筛米等动作,将整个生产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摆手舞的内容丰富,除反映积肥、挖土、下种、薅草、插秧、割谷以及纺棉花、织土布等内容的“生产舞”外,还有表现古代打仗凯旋的“马前舞”、表现在宫廷朝拜土王的“饮宴舞”、表现狩猎生活的“赶仗舞”、表现日常生活的“打蚊子”、表现动物活动的“水牛打架”、“公鸡打架”、“犀牛望月”、“鹤鹰闪翅”、“跳蛤蟆”等。
如今,来凤县河东还保留着地道、原汁原味的跳摆手舞的习俗,每逢摆手舞节,身穿土布长衫、头缠青色丝帕的男子和身着土布服饰的女子,汇集于摆手堂前,尽情地欢舞。来凤县城也修建有“神州第一摆手堂”,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摆手舞节日盛会。
肉莲湘
莲湘舞,在全州各地广为流行,表演者手握一根三尺长并安有铜钱的竹杆。用竹杆两头,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腿、手、肩、背等部位,旧时多为乞讨谋生而打,现为娱乐性群众舞蹈。
利川还流行着肉莲湘,表演者徒手赤背,两手有节奏地拍大腿、手、肩、背、胸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别具风格,趣味无穷,表现了土家人的粗犷性格。传说,肉莲湘的起源与城隍菩萨有关,农历5月27日是城隍菩萨的生日,5月23日是城隍菩萨巡视民情的日子。这一天,山民画上花脸,扮成小鬼打扫街道,并沿门挨家欢喜跳跃,以手击于周身有节奏地拍打助兴,是不持铜钱竹竿的“莲湘”,故名“肉莲湘”,渐次发展成舞蹈。肉莲湘即取于用手拍打,噼啪作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