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延庆三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2015年10月7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一怔(zhēnɡ)酩酊(dǐnɡ)..
揖让(yī)毡帽(zhān)..B.咆哮(xiōo)磨砺(mó)侮辱(wū)混杂(hǔn)...C.秩序(zhì)癫痫(xián)..D.剽窃(piāo)槐里(huái)..
侥幸(rǎo)糟粕(pò)..困厄(è)连累(le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焕发 巡警 B.锁事 喉咙 C.粉沫 报酬 D.臃肿 规矩 幽静 官僚 糊口 贤惠
横滨 宽宏 指手划脚 祟敬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过这条横街里去,就是滨江县的管界。这条街成了两县的________。②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________谈闲天。
③王淡人的医务室里挂着郑板桥的________对子,这点________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相称的。
A.界限 工夫 一幅 淡薄 B.界线 工夫 一副 淡泊 C.界限 功夫 一副 淡薄 D.界线 功夫 一幅 淡泊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B.新来的班主任真是妙手回春,让我们这个一盘散沙似的班级重新有了凝聚力。....C.城外唐家湾,是楼房聚集之所,鳞次栉比,笙歌如沸,粉黛如云。....D.入世五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复合型人才将变得炙手可热。....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B.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
C.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D.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十米高、七十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
6.将下面各句组成意思连贯的语段,顺序合理的一项是()①一种是放鱼鹰的 ②浑水鹰比清水鹰值钱得多 ③浑水鹰能在浑水里睁眼 ④鱼鹰分清水、浑水两种
⑤清水里只有普通的鱼,不肥大,味道也差 ⑥湍急的浑水里才有大鱼,名贵的鱼 A.①⑥⑤④②③
C.①④②③⑥⑤
B.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②③⑥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茶水炉子,是一个砖砌的长方形的台子,四角安四个很深很大的铁罐,当中有一个火口。这玩意,有的地方叫做“老虎灶”。B.“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C.长官公署,教育厅都去过了,只是“官们”出来拍手击掌地演了一篇说,结果还是:“回学校去上课罢!”
D.“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二、课内文本阅读:共6分。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范爱农》)8.阅读以下几个文段,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更”表现了我们生活状况愈加不好,经济上愈加困难。B.“还”则表现了我们继续靠喝酒来消减愁闷,聊以自慰。C.“忽然”“接着”,表明那场社会变革来得快,去得也快。D.爱农此刻革命情绪高涨,他是真心向往、拥护变革的。
①每天,金大力都是头一个来,比别人要早半小时。来了,把孩子们搬下来搭桥、搭鸡窝玩的砖头捡回砖堆上去,把碍手碍脚的棍棍棒棒归置归置,清除“脚手”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灰泥和好,伙计们也就来上工了。他是个瓦匠,上工时照例也在腰带里掖一把瓦刀,手里提着一个抿子。②可是他的瓦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干的。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铁锹抓钩,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他从来不想去露一手,去逞能卖嘴,指手画脚。到了半前晌和半后晌,伙计们照例要下来歇一会,③金大力看着太阳,提起两把极大的紫砂壶就走。在壶里撮了两大把茶叶梗子,到他自己家的茶水炉上,灌了两壶水,把茶水筛在大碗里,就抬头叫嚷:“哎,下来喝茶!”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里有抽烟的)。④然后,解下腰带,从头到脚,抽打一遍。走到主人家窗下,扬声告别:“明儿见啦!晚上你们照看着点!”——“好来,我们会照看。明儿见,金师傅!”(《故乡人》)9.阅读以下几个文段,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①处表明金大力勤劳,当瓦匠头儿富有责任心。B.②处表明金大力瓦匠手艺不精,很少用得上抿子。C.③处表明金大力人如其名,力气大,善于提水。D.④处表明金大力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整洁又利索。
三、默写课文:共10分
10.少小离家老大回,11.春潮带雨晚来急,12.,天光云影共徘徊。
1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气象万千。14.若夫,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1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23分)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小时候,我曾和妈妈去山上玩。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如果从旁看去,一定是惊心动魄。那时,七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还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
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蹦跳跳,不住地朝她嬉笑,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后来,我回想起母亲在那时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那段险路走完后,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的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竟那样地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斥责,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脚边有悬崖面临危险的,是故意气她,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有故意的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为不可。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第二层次的深刻想法。
母亲去世快二十年了,她遗留给我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厚,而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格外沉静,是其中最宝贵的一宗。
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的书房里,我伏在桌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也不鼓励,只是沉静地微笑。有时她还会把手头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毫不啰嗦,具有点穴的效应。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只是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后来,我去罗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一种沉静,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那时母亲已仙去十二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
(有改动)
17.文章从小时候我“弄险顽皮”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18.结合文本,简析“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一句的含意。(3分)
19.概括《钟鼓楼》获奖前后,母亲的沉静有哪些表现?母亲的这些表现对“我”有什么影响?(3分)
20.统观全文,请阐释“神圣的沉静”的含义。(4分)
21.在我们的生活里,亲人或朋友以他们的关爱温暖着我们,这种关爱,经常通过一个个瞬间体现出来。请你描写亲人朋友给予我们关爱的一个瞬间,并揭示其意义。不少于200字。(10分)
五、作文:共60分
请以“有这样一个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注意:不得抄袭,要真实感人,言之有物,体现你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人物特点要鲜明。
答案
1.D一怔(zhènɡ)侮辱(wǔ)混杂(hùn)侥幸(jiǎo)....2.A 琐事 粉末指手画脚 崇敬
3.B 界限:尽头处。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某些事物的边缘。此处应用界线。工夫:空闲时间;功夫:本领,造诣。此处用工夫。一副:指一套的东西。一幅:图画的量词。此处用一副。淡薄:不浓厚。淡泊:不追求名利。此处用淡泊。
4.C A.“一文不名”应改为“一文不值”;B.妙手回春:专用于称赞医生医术高明;D.“炙手可热”比喻权贵气焰很盛,含贬义。
5.D A.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即结构杂糅。A句后半截是“从……也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B.句中“条理”本是名词,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清晰”并列应改为“有条理”。C.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管”应移到句首。6.C 8.C为助词,表反问语气,其他各项是代词。7.B 应改为“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C(“忽然”“接着”表明变革突如其来,来势迅猛,但“去匆匆”无从体现)9.C(主要不是为了体现他力气大,而是体现他为人热情,关心伙计们)10——16 乡音无改鬓毛衰,野渡无人舟自横,半亩方塘一鉴开,横无际涯,朝晖夕阴,霪雨霏霏,日星隐耀,樯倾楫摧,静影沉璧,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使情节一下子紧张起来,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1分),同时,引出下文母亲沉静的表现(1分),并为下文揭示母亲沉静的精神内涵做铺垫(2分)。
18.“依然无言”,说明母亲沉静依旧,突出了母亲沉静的性格特点。(2分),而那“凉湿的汗水”则说明母亲之前见我在悬崖边蹦跳时的紧张与担心(2分)。
19.在我向她炫耀时,她始终微笑,并不赞扬,只是静静向我介绍她阅读的其他作品(1分);在我获奖后向她报喜时,她很快回信,但却不提获奖之事,反而提醒一些家务事(1分);母亲以她的沉静提醒我要保持一颗平常心(2分)。
20.沉静体现出母亲面对生活大险和大喜时的淡定从容(1分),体现出她对生活的洞察,对我深挚的爱(2分),这份沉静经过多年沉积,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让我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如答出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崇拜也可得分)(2分)。(如果只照抄“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得2
有这样一个人
鹰的情是把翅膀献给蓝天,花的情是增加山的灵香,人的情是把爱洒下人间。
有这样一个人,她虽不是一股清泉,却能将丝丝凉意涌入我们的心灵,她虽不是一本书,却能将丰富的知识融进我们心中。
若要评价她,仅仅八个字足矣——治学严谨,关爱学生。
在她的教材及教案上写满了各种注释,密而不乱,红、蓝笔色相间,记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小到一个字音、字义,大到重点疑难句型。正是这种认真,严谨的备课态度使得她的课知识丰富,趣味横生。她引我们到文学长河领略屈原、贾谊、李白、苏轼的风采,领我们登“空中楼阁”摘“蒲公英”,观“月下荷塘”之美景。她就像一块“磁石”将我们牢牢吸引。
课堂上的她更是一丝不苟,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便是一个非常易懂的问题,只要你不明白,她就会反复的为你讲解,直到你领悟为止。
记得那天,沉重的学习压力使我不得不忍痛割爱剪掉了自己的长发。当我抱着一摞作业走进办公室时,她正在批改作业,我放下作业,轻轻地叫了声:“刘老师!”她这才从两堆厚厚的作业本中抬起头,一双布满血丝、浮肿的双眼看着我就问:“咦?你把头发剪了?你可真舍得。”看着这张略发苍白的脸和那双眼圈发黑的双眼,我喉咙涩涩的,有一种欲哭的冲动,但我勉强一笑说:“没办法,为了节省时间嘛。”
她也对着我笑笑。当我走出办公室时,她又把头深深的埋进“作业堆”里,我望着她疲惫的身影,突然间明白,爱原来就是这样……
给学生以魅力,不给其压力;深钻教材,不神化教材;丰富课堂知识,拓展学生心灵,这是她的教学宗旨。她常说:“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金戈铁马”,更不会“气吞如虎”,我有的只是对职业的执着认真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
她就是高一语文教师——刘瑞莲。
布莱克说:“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 她不正如此?在严谨中付出,在育人中快乐。雁,过空无痕。她,桃李满园。
第二篇: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100分+20分,120分钟)
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敕(chì)造阜(fǔ)盛盥(guàn)洗谬(miù)种 ....
B.窈(yǎo)陷歆(xīn)享悚(sǒng)然两靥(yâ)....
C.朔(sù)漠砯(pīng)崖巉(chán)岩吮(yǔn)血 ....
D.千载(zài)崔(cuī)巍暮砧(zhān)青冢(zh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内帏
B.戏谑
C.理学
D.鄙薄宫绦 罥烟 草巢 性情忖度蹂躏百无聊赖脊鳍监生少不更事鬼秘蹙缩沸反盈天牲醴蹒跚皮开肉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
C.因不满当时黑暗的政治统治,晚年的陶渊明走上了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生活。....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
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畏途巉岩不可攀巉岩:高而险的山岩B.一去紫台连朔漠朔漠:北方的沙漠 ....
C.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说话D.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歌以赠之 .
A.遂命酒B.浔阳江头夜送客 ..
C.梦啼妆泪红阑干D.商人重利轻别离 ...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辜负好韶光B.艰难苦恨繁霜鬓 ....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D.似诉平生不得志 .....
二.在下列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语句(每空一分,共8分)。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8.,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9.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10.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1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2.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三.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3~14小题(8分)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3.选文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目的是什么?(4分)
答:
14.如果前文是从演奏的过程来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那么末二句则是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方法来加以表现的?(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5~16小题(9分)
听蜀僧弹琴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琴名。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5.诗的颔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4分)
答:
16.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5分)
答:
四.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23分)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
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
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
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
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
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
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
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
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
不认得我了!
1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极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灵魂。
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18.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示的内容。(每次限十字内)(6分)
(1)第一次笑:
(2)第二次笑:
(3)第三次笑:
(4)第四次笑:
19.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4分)
答:
20.如果将女人的有关身份证的文字材料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4分)
答:
21.此文和《祝福》中都写了两个乞丐的“死”,这两个乞丐的“死”有什么不同?(6分)答:
五.附加题(共20分,分数计入总分)22.请为下面短文空缺部分的内容重新排序。(4分)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
草魂。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②严冬刚
过,残雪犹存。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排序:23.下面短文的第2段没有写完,请按要求续写。(5分)
要求:(1)续写的文字,不少于50个字;至少有一处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2)续写后,三段文字构成一篇内容完整、中心明确的短文。
早年,雨伞没有美丽的色彩。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张开臂膀,挺身而出,主动承受着
风雨,为的是给人们一份温馨;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就紧缩身子,悄悄地站在房间角落,甘心寂寞。
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现在,雨伞的心灵和外表都非常美丽。
24.下面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宝黛初会”的两段文字。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对两人的反应“惊”“笑”二字予以点评。(6分)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答
25.以“桥”和 “雨”为主要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思念”的情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5分)
答
六.作文(40分)风景,琐事,文学,理想,人生„„生活当中有许多事物,当你亲临其境之后,往往思想受到启迪,如品香茗,如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难忘。请以“品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1—6 题)B,C,D,C,A,D。
二、填空
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丛菊两开他日泪。
9、环佩空归夜月魂。
10、不尽长江滚滚来。
11、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2、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诗歌阅读
13.答案:运用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纯熟高超,同时为下文写演奏高潮的到来蓄势。
14.答案:从音乐的表达效果的角度,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演奏使所有的听众都沉醉其中。
15、答案:“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16、答案: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烘托了琴声的魅力
四.小说阅读
17.(C)(解析:C项中“尽管有点夸张”错。)
18、(1)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2)丧失羞耻之心。
(3)职业乞丐的无赖相。(4)对人生的冷漠,麻木。
(解析:四次笑,显示了女人个性的逐步扭曲,其本质正在逐步“蜕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笑的不同含义。)
19.女人人性扭曲,已成为行尸走肉,丧失了人的价值。而一个“又”字,表明了不断有人“少”掉,使作品更具广泛的社会意义。
(解析:要注意“少”和“又”女人并没有死,但其作为人的个性正在扭曲,而“又”字又说明了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存在,也不是第一个,则使文章的社会意义更加广泛,更具批判意义。)
20.有影响,抽去材料就反映不出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解析:正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表现女人的变化,揭露其变化的社会根源。)
21.此文中的女人并没有死去,只是她的自尊心羞怯感,即她的人格已经完全失去,她的灵魂已被吞噬,原先的她已经逝去。而祥林嫂的生命和灵魂都被封建礼教吞噬。
五.附加题
22.②①④③(按照时间顺序应为“严冬刚过”“初春”“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启遍”“为使春色更浓,春色更娇”)
23.(雨伞的外表也应当美丽的)就给它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平时,它像一朵会含苞欲放的花,静静地躲在主人的居室里;在风雨中,它则绽放盛开,雨景便增添了几分亮丽。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续写性扩展语段。题干的要求有三项:比喻,与上文衔接自然,不低于50字。考生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关键在于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形式上倒在其次。
【考点】考查修辞手法,语言表达连贯、形象、鲜明、生动等考点。
24.①通过情态描写表现性格:“惊”表现黛玉内向,小心谨慎(2分);“笑”表现宝玉外向,坦直率真(2分)。②照应“木石前盟”传说,暗示两人心有灵犀,为后文张本(2分)。
25.(示例)桥默默地站在水流之上,仿佛家乡的母亲久久守望着游子的归途。无边的乡愁尤如“梅子黄时雨”打湿了我的心。(正确使用修辞手法1分,合理连贯使用二个意象2分,主旨明确语言生动2分)
【思路分析】考生要善于联想和进行合理的想象,注意题目的要求:两个意象(对象)任选其一,不能选择其它对象;主题为“思念”;至少一种修辞手法;40字以上。
【考点】考查情境性仿写。仿用句式往往与修辞结合起来考查,要坚持“六个统一”,即思路、感情、语意、结构、修辞、陈述对象,往往与修辞有语言的生动结合起来考查。
六.作文(略)
第三篇:北京市延庆区第三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经验材料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北京市延庆区第三中学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我校坚持“创造生长,幸福三中”的办学理念、“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学生热爱的学校,成就师生精彩人生”的共同愿景,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显学校特色的一项重要举措,把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进行管理。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广大学生,加强人格修养,培育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提高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大力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贡献。
三、基本原则
1.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中国梦”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梦,代表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孜孜追求。
2.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这种选择也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3.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我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成立以孟宜安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史向宏、德育副校长孙义国、总务副校长晏根富为副组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教育工作的开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有关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文件,领会精神,统一认识。通过学习,认识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继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全校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我校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资水平。让教师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影响学生。加强宣传,使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都懂得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意义。
(二)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
我校利用语文,政治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会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即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我校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课程和校本课程,如经典诵读,戏剧表演,绘画、书法等纳入课程内容。我校的书法社团让学生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美;诵读课程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名著赏析》课程让学生欣赏《三十六计》《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经典,使学生学习、挖掘蕴于其中的人文价值,给学生精神上的鼓舞与启迪,并得到艺术形象的教益。我校要求各学科教师,特别是文科教师要主动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贴切地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如我校的政治课上,教师通过大量具体唐诗宋词篇目,讲解了唐诗宋词所包蕴的人文精神,表现出的对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社会发展和学生人格塑造具有永恒的价值;学生通过品读、吸纳这些文化内涵,决心弘扬和培育这些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的布局和文化建设时候,注重突出传统文化气息。充分开发校内空间,建设了源流景观、福运绵长缶、兰亭文化园、国旗台、悟园、思园、启智馆、明德堂、尚美厅等,这些场所和景观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学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走廊悬挂学生制作的一些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在尚美厅悬挂书法名家的作品,在教学楼前里放置了孔子的雕像,在兰亭文化园雕刻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和一些篆刻作品。此外,我校进一步规范了图书室管理制度,保证图书室每天都对教师、学生开放。
(四)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2 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大众性活动。如清明节期间,我校组织学生到平北抗日纪念馆开展“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纪念先人、缅怀先烈;植树节期间,我校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活动;端午节期间,各年级开展包粽子、穿汉服演出和诗朗诵等活动;中秋节期间,开展诵读、打月饼和赏月活动;教师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尊师重道、感恩老师活动;重阳节期间,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敬老活动,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此外,我校还通过烈士纪念日主题活动、一二·九合唱比赛、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五四青年节表彰活动、升旗仪式、入团建队仪式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铭记历史,提升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新生入学仪式、初二学生十四岁生日、高三学生成人礼、初高三毕业典礼、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名人传记的阅读、成功校友的采访、国际友好学校的互访、国内国际夏令营的游学等,帮助学生设计人生理想、提升情感水平、寻找实现途径。通过“翰墨书香,浸润成长”诗文朗诵活动、系列读书交流活动、书法名家讲座活动等,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浸润学生的品性。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学生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同时,在学校组织的主题活动结束后,及时表彰和奖励表现突出的班级或学生个人,颁发证书和奖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师生诵读的热情。
(五)文艺汇演演绎经典
我校在各种文艺汇演中,注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文艺表演节目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每年举办“五月的花海”艺术节文艺汇演,学生通过演唱民歌、表演小品相声、表演民族舞蹈等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的初高中语文组分别举办了戏剧节活动,让学生们在研读中演出,在演出中创造,在创造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校高中学生表演的戏剧《西安事变》和《秦赵风云录》获得学校和区教委的一致好评。
五、所获荣誉
我校在2015-2016学年延庆区中学生戏剧节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得力成果显著,获组织一等奖。在第五届“书香燕京--北京市中小学阅读指导”活动中被评为组织先进单位。在2016年“颂歌献给党”五月鲜花文艺汇演中《美丽中国梦》获优秀节目奖。在2016年语委办举办的“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中获三等奖。
我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一直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学生的生长不是自然地,而是靠学校创造环境,促其生长;创造的生长应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奋斗之后成功的快乐是三中人的幸福。
总之,我校利用各种形式,有目的地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中华美德,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在我校扎根。
第四篇: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灵武一中2013-2014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马 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b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
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我们江苏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危险的时候。
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寄予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
C.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却只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
D.我国的岁时节日非常强调„„节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2.对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的“节”含有神圣的意味,不如中国传统节日形象生动。
B、西方的“节”多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C、无论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都有和谐人的身心的特点,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D、“缘”,是中华传统节日中一个独特的命题,而西方节日中则没有对这一内涵的涉及。
3.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岁时节日“节物”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实用的与审美的。这二者又是与人及其种植的植物密切相连的。
B.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C.“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晴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
D。文章由韩围申遗成功引入,从三个方面谈了传统节日的价值,中外比较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特性。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题。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A、自伤.年老失时伤:悲伤、悲哀B、是以.泣也以:因为 C、武节始就,武主又亡.亡:丢失D、泣涕..于途者泣涕:哭泣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或问之:“何为泣乎?”(2分)
译文:(2)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蜀道难》,完成6—7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岩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6、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4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8、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4分)
答:
9、“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
情?(6分)答:
(四)、名句默写(共10分)
10、补出句子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2)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4)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7)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25分)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
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和横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的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及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12、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认真阅读小说,简析每次“笑”所显
示的内容。(6分)
(1)第一次笑:(2)第二次笑:(3)第三次笑:(4)第四次笑:乏人的状况。
17、下面题为《途中》的律诗,语序已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双燕引雏花下教② 风卷云开陡顿晴③ 烟江远认帆樯影④ 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 一鸠唤妇树梢鸣⑥ 翠条浓处两三莺⑦ 山舍微闻机杼声⑧ 最爱水边数株柳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13、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6分)
14、次文和《祝福》中都写了两个乞丐的“死”,这两个乞丐的“死”有什么不同?(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分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16、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情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大小,而在于适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名同学的邀请语。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5分)
(1)一位同学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位同学含蓄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想获得,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你也许有类似的经历,或对此有自己的认识。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五篇:苏教版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稷王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廖阔金碧辉煌座右铭偌.(ruò)大按捺.(nài)不住 B、惦念良辰美景完美无暇翘.(qiào)首晨曦处露.(lù)C、家具一如既往熠熠闪光发轫.(rèn)自艾.(yì)自怜 D、不啻至高无尚仓惶奔逃慰藉.(jiè)绿.(lù)林好汉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老虎从此以后只能在动物园里苟延残喘....。人工繁殖,这将不仅是老虎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最大遗憾。
B、他以前住在山区,那儿的天气变换得快,常常是前一刻晴空万里,后一刻倾盆大雨,真可
谓气象万千....
。C、提高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群众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
。D、我们下了车。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尔荒原的黑戈壁,此刻都笼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
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B、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C、在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D、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
4、右面是中国近代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的一幅作品。请用一个七字以内的短语为这幅画拟题,要求能结合画面内容,符合画面意境,用语精练。(2分)
5、在下面这段话的后面续写两个句子。续写的句子要与前面的“敢于„„”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青年朋友,面对青春的门槛,迈过去,义无反顾!敢于用你那还不太坚实的肩膀,去承受社会生活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每题1分,共5分)(1)《前方》的作者是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节选)》一文中从反面设喻....谈论“学习要注重积累”的相关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师说》一文中作者从“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的从师态度纵比中,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5)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6分)
致 橡 树(节选)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7、诗人在表达“即使是由衷的奉献,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用了哪些意象来进行比喻?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苏轼的《赤壁赋》选段,完成9--12题。(1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方.其破荆州方:当 B.顺流而东.也东:向东进军 C.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D.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往、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挟飞仙以.遨游醉则更相枕以.卧 B.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日与其.徒上高山 C.相与枕藉乎.舟中生乎.吾前 D.不知东方之.既白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句读之不知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渺渺兮予怀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郁达夫《江南的冬景》选段,完成13--15题。(8分)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 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 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3、体会第一段中画线处“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中“洒”字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一段中画线处“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一境界”是一个怎样的境界?人的胸襟为何会洒脱起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写江南雪景,并未进行描写,而是引用了四句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4分)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们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中的海水情深吗?于是,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一单一木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
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了。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⑦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6、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对村庄、老屋有哪些复杂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⑥段中作者说:“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而在第⑦段中作者又说:“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19、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题人: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