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cnvnjv愉快教育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A优势:网站平台可以深度本土化、运营本土化,这一点口碑网会受到很多制约。
宜宾网络发展比较成熟,几家同类网站发展情况不理想,查看口碑网用户最新点评论时间为2007年6月29日。可以看竞争类网站发展不够理想。
宜宾地区虽然有几家类似网站,但是在用户们的记忆是非常模糊的,***可以打出宜宾生活消费第一门户品牌口号,迅速强占市场,使宜宾人在心理知道宜宾最大的生活消费门户网是***,这样同类网站就失去的竞争力
B劣势:缺乏网络产品的运营经验,对市场了解不够深入得不到精确的数据,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没有管理统筹经验,完全没有市场控制能力 项目外部因素
A机会:同类网站虽然有几家,但是却都出现疲软情况,即使强大的口碑网也做的并不是很好,前面的那些网站培养的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习惯。现在缺少的就是真正有实力的网站来运营这个市场。同过网站和传统媒体的整合实现项目、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三赢的局面。
B 威胁:只要一个网站成功、周围同行就会全部模仿其模式、持久的价格站抢夺市场,这对我们本来缺少资金的情况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同时竞争过程中,对手可能研究创新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最近中国十七大问题,对互联网整治非常严格,如果政策变动对产品和服务开始进行征税。
愉快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学世纪”即将到来,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有待于生物科学的进步去解决。面对21世纪的召唤,如何加强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适应形势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应用层次上,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步探讨愉快教育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愉快教育的特点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其着眼点与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明确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愉快发展——在愉快中求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中求愉快。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即引发愉快,又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完美发展。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提出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主要应用在小学教育。我认为愉快教育同样适用于中学教育,就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说,虽然年龄稍长,仍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从他们的性情禀赋来说,爱发问、爱动手、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求知欲强。这些特点都说明中学生同样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合适对象。
二、愉快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课内容丰富多彩,生物界千姿百态,奇趣横生;中学生物课的教材编排,着眼学生的年龄特点,重视能力培养,教材的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以图代文,力求生动活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适合实施愉快教育。
1、“爱”是愉快教育的前提
(1)教师必须爱自己所教的专业,对工作充满激情。生物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育艺术的美感体验不仅是低层次的趣味,更是一种逐步深化的高尚的陶冶心灵,推动理性的精神愉悦。一个无精打采、不喜欢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走上讲台,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教师应怀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精神饱满、庄重大方地走上讲台,使学生受到感染,迅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在国家取消生物作为中、高考科目,会考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中学生物教育倍受冷落。学校、学生上下两方面都不重视,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这给我们的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充满工作激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学生物教育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方阵地。
(2)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能爱自己的老师,师生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创设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既要爱学生,又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自觉实现教学教育过程的默契配合。
(3)愉快教育,要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这是推动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情感。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是他们好学、乐学,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新异性、适用性、前沿性,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中得到充分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从多方面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
2、有声有色是愉快教育的标志
让学生乐于学习,主要措施是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滋有味的活动,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教师上课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启发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在每节课通常都有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进行反馈、测试。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演板,这种方法经常用便显得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比如,我把电视中《中学生第2起跑线》栏目的快速抢答借鉴到课堂,把本节的重难点编成简明题目提出,谁抢先举手,谁来答。同学们顿时热情高涨,几乎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让学生巩固了当堂知识,教师又检查了目标掌握情况。(2)实验开路,激发兴趣
初中生物教材有许多直观、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又喜欢动手,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唤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五大官能的作用,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而实验的成功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由于学校实验材料不齐全,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实物,我平常注意提前到野外采集制备一些教学材料。如在春天采集桃花、萝卜花、白菜花等,并浸泡,供讲授花的结构与十字花科时使用。在夏季采集浸泡蒲公英的果实,采集雌花和雄花的黄瓜枝条,并压制成标本等,供讲菊科和花的种类时使用,这样提早准备,即简单易行,节约资金,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实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向学生展示充满奇趣的生物界
初中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而生物界本来就是一个使人心摇意荡的充满奇趣的天地。把它们展示给学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奋与愉悦。结合教学内容与进度,穿插一些知识,如“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易断?”“为什么猫的眼睛在晚上亮晶晶?”“为什么袋鼠宝宝要藏在**的口袋里?”等等。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自然界的神奇与奥妙。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自觉性,是愉快教育的核心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实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变注入灌输为启发探索,教学活动要突出唤起学生内在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特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这样教与学就成了一种教师精于教,学生乐于学,喜于创造的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正是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生物的适应性时,指导学生思考:列举生物的形态结构,并说明与其哪些生理功能相适应,同学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论。有的说猫的胡须、眼睛、脚掌等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适应;有的说仙人掌的叶状刺与肉质茎是对干旱生活的适应;有的说“沙漠之舟”的驼骆对沙漠生活的适应……。同学们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极其活跃,课堂气氛高涨,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便于促进他们去发散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指导,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如在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中,指导学生运用顺序法自下而上依次观察,运用对比法对比两组根尖的四部分在细胞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根为什么能不断伸长?为什么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观察中找答案。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在生物学实验中,如果实验失败了,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培养其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就能独立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其着眼点与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愉快教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愉快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教学思想和方法论的热门课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其在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愉快模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愉快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学世纪”即将到来,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有待于生物科学的进步去解决。面对21世纪的召唤,如何加强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适应形势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应用层次上,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步探讨愉快教育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愉快教育的特点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其着眼点与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明确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愉快发展——在愉快中求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中求愉快。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即引发愉快,又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完美发展。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提出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主要应用在小学教育。我认为愉快教育同样适用于中学教育,就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说,虽然年龄稍长,仍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从他们的性情禀赋来说,爱发问、爱动手、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求知欲强。这些特点都说明中学生同样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合适对象。
二、愉快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课内容丰富多彩,生物界千姿百态,奇趣横生;中学生物课的教材编排,着眼学生的年龄特点,重视能力培养,教材的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以图代文,力求生动活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适合实施愉快教育。
1、“爱”是愉快教育的前提
(1)教师必须爱自己所教的专业,对工作充满激情。生物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育艺术的美感体验不仅是低层次的趣味,更是一种逐步深化的高尚的陶冶心灵,推动理性的精神愉悦。一个无精打采、不喜欢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走上讲台,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教师应怀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精神饱满、庄重大方地走上讲台,使学生受到感染,迅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在国家取消生物作为中、高考科目,会考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中学生物教育倍受冷落。学校、学生上下两方面都不重视,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这给我们的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充满工作激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学生物教育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方阵地。
(2)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能爱自己的老师,师生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创设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既要爱学生,又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自觉实现教学教育过程的默契配合。
(3)愉快教育,要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这是推动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情感。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是他们好学、乐学,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新异性、适用性、前沿性,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中得到充分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从多方面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
2、有声有色是愉快教育的标志
让学生乐于学习,主要措施是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滋有味的活动,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教师上课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启发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在每节课通常都有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进行反馈、测试。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演板,这种方法经常用便显得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比如,我把电视中《中学生第2起跑线》栏目的快速抢答借鉴到课堂,把本节的重难点编成简明题目提出,谁抢先举手,谁来答。同学们顿时热情高涨,几乎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让学生巩固了当堂知识,教师又检查了目标掌握情况。(2)实验开路,激发兴趣
初中生物教材有许多直观、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又喜欢动手,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唤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五大官能的作用,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而实验的成功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由于学校实验材料不齐全,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实物,我平常注意提前到野外采集制备一些教学材料。如在春天采集桃花、萝卜花、白菜花等,并浸泡,供讲授花的结构与十字花科时使用。在夏季采集浸泡蒲公英的果实,采集雌花和雄花的黄瓜枝条,并压制成标本等,供讲菊科和花的种类时使用,这样提早准备,即简单易行,节约资金,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实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向学生展示充满奇趣的生物界
初中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而生物界本来就是一个使人心摇意荡的充满奇趣的天地。把它们展示给学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奋与愉悦。结合教学内容与进度,穿插一些知识,如“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易断?”“为什么猫的眼睛在晚上亮晶晶?”“为什么袋鼠宝宝要藏在**的口袋里?”等等。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自然界的神奇与奥妙。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自觉性,是愉快教育的核心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实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变注入灌输为启发探索,教学活动要突出唤起学生内在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特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这样教与学就成了一种教师精于教,学生乐于学,喜于创造的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正是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生物的适应性时,指导学生思考:列举生物的形态结构,并说明与其哪些生理功能相适应,同学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论。有的说猫的胡须、眼睛、脚掌等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适应;有的说仙人掌的叶状刺与肉质茎是对干旱生活的适应;有的说“沙漠之舟”的驼骆对沙漠生活的适应……。同学们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极其活跃,课堂气氛高涨,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便于促进他们去发散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指导,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如在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中,指导学生运用顺序法自下而上依次观察,运用对比法对比两组根尖的四部分在细胞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根为什么能不断伸长?为什么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观察中找答案。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在生物学实验中,如果实验失败了,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培养其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就能独立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其着眼点与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愉快教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愉快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教学思想和方法论的热门课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其在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摘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环保教育已迫在眉睫。是的,自然界是人类唯一的生存空间。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和谐发展。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怎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保教育
生物教学
环保实践活动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环保教育已迫在眉睫。是的,自然界是人类唯一的生存空间。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和谐发展。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是每一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环保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契机。以苏教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为例。教材第1章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7章第三节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第13章 第一节 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直接将环保教育作为这些章节的主题。在这些章节中直接介绍了环保的一些初步知识。在教学进程中,师生充分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录像、投影等直观手段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以《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为例加以说明。教师出示山清水秀的风光图片:如黄山、九寨沟等。学生观看,欣赏,为祖国的美好山河感到自豪。师:“不知我们的子孙是否还能欣赏到这些秀丽风光。请看以下录像:1998年波涛滚滚的洪水,造成山体滑坡,房屋倒塌;2000—2002年春季北方漫天飞舞的沙尘暴;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与斑秃的草地;黄土高原纵横的荒山秃岭及干涸的河床;餐桌上的野生动物„„” 学生对片中的现象感到震惊,纷纷议论。
师:这一幕幕令人震惊的现象,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人类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生物圈,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向生物圈索取,生物圈能承载多少人的生存呢?教师制造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并适时板书课题,大大激起学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出示一组组数字、一幅幅画面„„学生热烈讨论发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再通过模拟实验(如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影响)的介绍,并布置同学们分小组探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总结:“我们的生物圈已敲响了警钟。我们已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请大家课后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调查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或进行模拟试验。下节课我们相互交流。”在第二课时教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中国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们的活动给生物圈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环境被污染的例子,请大家说说。”同学们踊跃交流课前所收集的资料或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有的是关于“温室效应”、有的是关于“水体污染”、有的是关于“噪声污染”、有的是关于“土壤污染”、有的是汇报“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的萌发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等。教师适时进行评价。同学们深受启迪。在这节课结束时,教师总结:感谢各位同学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资料,通过这一次的调查和交流,我们每个同学对环境污染问题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我们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在这一堂课上,在我们的教室内,还应在学校、社会上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所有的人都来关爱我们的生物圈——我们共有的家园!参与保护我们的家园的活动中来。
在教材其他章节虽然没有以环保作为主题,但教师可把环保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中,可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联系在生活中有人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不节约用水、吸烟、不注意饮食卫生、吃野生动物、猎杀野生动物等不良习惯甚至违法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人类传染病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问题。又如在第四章开始部分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海龟在蓝蓝的大海畅游的画面,然而这种古老的象征长寿的海上运动者现发现有许多死亡,解剖结果死于废塑料袋堵塞食管,它是因饥饿而亡.通过此例的举出,使学生不仅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在脑中树立环保的意识.在其他章节,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总之教师要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抓住有利时机,注重启发和引导。教师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报导途径,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手段、进程。
二、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其环保技能,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随着新一轮课程的实施,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能力。如结合校园绿化设计和“3.12植树节”,发动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和植树护花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发动学生参加“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活动。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直观性、以具体事实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认识环境被破坏的危害,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让学生去参观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让他们了解到保护森林植被对人类的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修建小型自然生物池塘,营造生物垃圾,将垃圾按化学、金属、生物各自分类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目的。波利亚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通过“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生活的影响”、“废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等探究实验,以及对附近江河的污染和烟厂周围的空气污染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学生对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果感到非常震惊,学生看到小鱼在废电池浸出液里苦苦挣扎的情景就仿佛看到在烟尘弥漫的恶劣环境中生存的自己,自然得出环保问题不容忽视的结论。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撰写环保小论文等.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
2、《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作者刘兵
3、《热爱自然的故事》程光泉
刘宽红编著
第四篇: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心得体会
作者:高江 时间:2011-4-11 14:46:44 来源:高香135 原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不仅使课堂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使用多媒体还会使教材„活化”,所以倍受广大师生们的欢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作如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帮助组织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序”化工程。讲课开始使用媒体可以引人入胜;中间穿插媒体能波澜起伏;结尾运用媒体可达到余音不绝的效果。如在讲“蒸腾作用”一节可以这样来组织教学:
在课的开始,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可巧设导语,暴露关键,给学生播下悬念的种子。教学中先可以放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在山顶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断,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有这种“吐水”现象?一下子学生的思维发条被拧紧了,就会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课的中间可按学生认识的主线和课堂教学顺序加进“枝叶在白天的蒸腾作用”演示实验,同时教师可把自己“讲、做、写、画”的基本功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可接受的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用他们多种感官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外界刺激,强化了记忆。课的结尾可以将“蒸腾作用”过程及意义用动画的方式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留下一个美妙的回忆。
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课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在“巧用媒体激发兴趣”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运用电教媒体,采用故事式、游戏式、猜迷式等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思维情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状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为学习新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声音》一课时,采用了游戏引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获得的知识感受最深刻。在教学的开始,我设计了“猜一猜”这一游戏:首先我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个魔盒,里面装了各种声音,小朋友们能猜出是什么声音吗?”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我让学生闭上眼,开始播放各种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来猜,并说出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情绪高涨,在顺利完成游戏活动后,产生了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动画技术,化静为动,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遗传规律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且肉眼难以观察,因此是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四、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理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和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我用“讲述 版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多媒体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也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显示之前可设思考题,,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心房?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什么状态?另外,教师可先出示模型,使同学对心脏的形态、大小,各部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开显示器,首先展示心脏剖面图。用光点把4个腔进行强化,接着就是瓣膜的强化。血管与4个腔相连,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强化,然后就是心脏搏动和血流方向,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心脏的重要性,为下节讲体育锻练对心脏的影响奠定基础。另外在显示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放慢速度,边讲边显示。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用这种教学方式,85%的同学都能用绘图的方式画出血流的方向,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
五、能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在编制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我们通过精心设计每张图片的播放方式,力求与图像内容相一致,给学生美的享受。通过播放豌豆植株、豌豆花彩色照片展示生物自然的美,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图片,力求图形科学美观,线条轮廓清晰,色彩柔和,比例适当,前后图像整齐配套,运动轨迹平滑,给学生和谐的美,从而感受生命活动的美;配套音乐选用我国民族乐器古筝演奏的乐曲,引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接受美妙音乐的陶冶。
总之, 多媒体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我们的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生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为培养我们的生物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普及和进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生物学科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结构生理又有情景过程,所以这一点在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而且也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观察、操作、探究、研讨、交互学习等融合一起,紧密联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获得认识过程的思考方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进入了全新的时期。
下面就结合自身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案例,谈谈多媒体技术对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意义,并简单介绍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和不足,以便在教学中更好的和多媒体技术整合,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的优势:
(1)图文声像并举,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能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其合理的利用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课的教学中,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通过图片和录像适当地播放给学生观看,从而使枯燥的描述和数字转化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学生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生物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内容,其教材的每一章节都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2)变枯燥抽象为形象直观。直观性是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例如在学习在学习“DNA”分子结构也可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通过“DNA”分子结构的立体模型的图像,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从而将微观领域的世界宏观化,给同学们以直观的感受,使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轻松自如地得以解决。
(3)化静为动、促进理解。教材中的照片、图像、挂图,以及模型等传统的教学媒体,往往缺乏动态变化,而许多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本质往往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仅通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挂图和模型等难以理解。如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对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学生难接收,特别是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半传递,而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其次,在上血液循环时,用多媒体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学生一目了然;再次,讲述人的生殖过程时,展示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动态课件。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4)省时高效,增加容量。多媒体技术运用了视、听并用的感觉机制,在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使课堂结构更加紧凑,虽然课下教师的工作量大了,但是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却大大增加了。
毫无质疑,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其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等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世间万事万物皆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具体表现在:
(1)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有些课件在运行中,切换不断,不同的效果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看起来活泼、生动,但是视频、图片过多,学生光顾着看影片和图片了,很难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有时课件中有声音的出现,会更增添一份吸引力,但声音的过分刺激,容易打断或干扰学生的思维。所以,喧宾夺主的声色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主干知识的注意力,也会削弱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信息容量大、呈现速度快,无法让学生完整地做笔记。多媒体向播放电影一样一闪即过,在屏幕上停留时间较短,学生很难作笔记,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课件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尤其是教材之外的知识,一定要把握好取舍,必须保证学生有理解、质疑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保证教师有将课件回放补充、归纳总结的时间。
(3)淡化了师生情感交流。其实在黑板上讲解、板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思想与灵感相互碰撞的过程。而多媒体授课时,若教师只顾坐在电脑前点鼠标、照“屏”宣科,整个教学过程就像“在会议上作报告”,这就容易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师生间情感的缺失。
多媒体教学迅速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是生物新课改的要求,是以往传统的生物教学中的一次新的改革。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教学过程,教师们要灵活的应用、深入的研究、适时、恰当的设计课件的思想和意图,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应用好多媒体,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正确认识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不能盲目的滥用多媒体教学,更不能套用别人现成的课件。要科学地选择多媒体辅助工具教学,一方面要利用好多媒体的优点为生物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其缺点给生物教学带来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龙,刘雍潜.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标准研究,2004.[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郭力华.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王永胜,沈雁.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