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题目和教案设计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斯克汗的语言学能因素?(C)
A、语言编码能力 B、语言分析能力 C、归纳能力 D、记忆能力
2、克拉申提出“输入假设”,认为人类习得语言的路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有效的输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种输入的特点?(A)A、一次性 B、趣味性 C、可理解性 D、非语法程度安排
3、下列哪一项不是《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提出高中英语要培养的口语技能?(C)A、话轮转换 B、澄清意思 C、反应和评估 D、引起注意
4、哪一种于都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是有一系列独立而连贯的阅读步骤组成的,要经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B)A、图式理论模 B、自下而上模式 C、自上而下模式 D、话语分析模式
5、哪一种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的评估?(C)A、终结性评价 B、对比分析评价 C、形成性评价
二、选择填空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的代码填在答案相应的位置上。错填,不填均无分。A、全身反应法 B、临界期假设 C、习得 D、直接法 E、效度
6、克拉申提出了旨在解释第二语言是如何 C 的学习理论。
7、A 体现了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观和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
8、按 D 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是以情景或者以某一话题为基础的。
9、E 是一个考试测量了它所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0、列林伯格提出的 B 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生理基础的制约。
三、配伍题。
请选出一个可以和下列每小题的陈述相配对的最佳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只能用一个选项配对,每个选项可以多次使用。
A、直接法 B、情景法 C、语法-翻译法D、交际法 E、认知法
11、按照这种方法主张语言习得是按照“假设-验证-纠正”的过程来进行的。(E)
12、“提出情景,学习语言,听说领先,反复操练,书面练习,巩固结构”是该方法的教学活动特点。(B)
13、这种教学法在教学材料设计的过程中使语言结构的出现从简单到复杂,使语言功能项目多次出现。(D)
14、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意义通过语言、动作、物体等手段结合情景来表达。(A)
15、在这种教学课堂上,老师会用演绎法来讲解语法项目。(C)
四、简答题。
16、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技能有哪些?
答:使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学习词汇;
利用语言输出活动学习词汇;
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策略; 使用词块法学习词汇。
五、教案设计。
17、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一节英语课的教学内容撰写一篇教案。要求:
(1)用英文撰写,自述不少于500个单词;(2)必须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教案能反映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课文中加底线部分的内容为学生未学过的单词和结构)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Strange things were happ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northeast Hebei.For three days the water in the village wells rose and fell, rose and fell.Farmers noticed that the well walls had deep cracks in them.A smelly gas came out of the cracks.In the farmyards, the chickens and even the pigs were too nervous to eat.Mice ran out of the fields looking for places to hide.Fish jumped out of their bowls and ponds.At about 3:00 am on July 28, 1976, some people saw bright lights in the sky.The sound of planes could be heard outside the city of Tangshan even when no planes were in the sky.In the city, the water pipes in some buildings cracked and burst.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 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e night.At 3:42 am everything began to shake.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Eleven kilometers directly below the city the greatest earthquake of the 20th century had begun.It was felt in Beijing, which is more than two hundred kilometers away.One-third of the nation felt it.A huge crack that was eight kilometers long and thirty meter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roads and canals.Steam burst from holes in the ground.Hard hills of rock became rivers of dirt.In fifteen terrible seconds a large city lay in ruins.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was extreme.Two-thirds of them died or were injured during the earthquake.Thousands of families were killed of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But how could the survivors believe it was natural? Everywhere they looked nearly every thing was destroyed.All of the city’s hospitals, 75% of its factories and buildings and 90% of its homes were gone.Bricks covered the ground like red autumn leaves.No wind, however, could blow them away.Two dams fell and most of the bridges also fell or were not safe for traveling.The railway tracks were now useless pieces of steel.Tens of thousands of cows would never give milk again.Half a million pigs and millions of chickens were dead.Sand now filled the wells instead of water.People were shocked.Then, later that afternoon, another big quake which was almost as strong as the first one shook Tangshan.Some of the rescue workers and doctors were trapped under the ruins.More buildings fell down.Water, food, and electricity were hard to get.People began to wonder how long the disaster would last.All hope was not lost.Soon after the quakes, the army sent 150,000 soldier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helped.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e dead.To the north of the city, most of the 10,000 miners were rescued from the coal mines there.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Fresh water was taken to the city by train, truck and plane.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教案设计:
1、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50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de 1,have learned the grammar of attributive clause Lesson duration:40 min Teaching content: unit 4“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period 1 in module 1
2、Teaching aims(1)Knowledge aims: ①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some unusual signs of an impending earthquake.②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ing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earthquake, lie, in ruin, trap , breathe, burst, extreme , rescue, electricity, dig out, shelter, survivor, as if ③Help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 words and phrases that they find most difficult and help them to understand.(2)Ability aims: ① Get the students to be able to using the correct reading methods and skills, such as close reading, summarizing and word-guessing skills.②Able to talk to others about their experience with past tense sentences and attributive clauses.3、Language contents and skills Key points: 1)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2)to learn Attributive clauses Difficult points: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different skills for different reading purpose.4、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①Check the homework exercises.②Ask some students some information they have collected about Tangshan earthquake.Step 2 Lead in Watch a short news report from the Internet about Tangshan earthquake.Step 3 Pre-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so as to begin to focus students’ attention on the topic of the reading passage.①What signs had happened before the earthquake? ②How did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happened ? Make a time line and list the things had happened.③Have you ever considered an earthquake happening in where you live? ④What would you do if an earthquake happened around you ? Step 4 While-reading ①Try to guess why Tangshan didn’t sleep that night by having a quick look at the picture without reading the passage? ②Get the students to skim the passage themselves and then ask them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1)When and where were the strange things happening? What were they? 2)Why did the text say the world seemed to be at an end? 3)How was the city destroyed after the quake? 4)When did the second quake hit the city? What was the result of that ? 5)Who came to help Tangshan first ?And how? ③ Play the tape of the text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and follow.Step 5 Post-reading ①Get the students to do the exercises in the part Comprehending.②Get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to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the text and then select one representative from each group to share the groups’ ideas with the whole class.③Get the students to ask some difficul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④Explain the language points Important pattern: 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Step 6 Assignments
1)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try to retell it.2)finish the exercise on textbook.3)Write an issue of English news paper about the Tangshan earthquake.5、Teaching aids Chalk, recorder, computer
6、After-lesson reflection
第二篇:教案设计题参考题目
小学、幼儿园教案设计题目
(一)幼儿园
1.社会: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社会:我喜欢的朋友 3.社会:五星红旗,我爱您 4.社会:欢乐中国年 5.语言:秋的画报
(二)品德与社会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2.祖国江山的保卫者3.我是谁 4.当危险发生的时候5.读书好处多
(三)语文
1.巨人的花园2.乡下人家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4.白杨5.山中访友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数学
1.笔算乘法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3.小数乘小数 4.长方体、正方体和表面积5.分数乘法6.认识圆
(五)英语 1.Unit 1 Greeting 2.Unit 3 On a Farm 3.Unit 6 Colors 4.Unit 1 Our Favorite Lessons 5.Unit 2 Seasons 6.Unit 4 Shopping
(六)科学 1.水和水蒸气2.磁铁的两极3.谁流得更快些 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5.点亮小灯泡
(七)体育
1.跑——自然站立式起跑2.投掷-持轻物掷远 3.技巧——前滚翻成蹲撑
(八)音乐
1.《雨中》2.《清晨》3.《雨花石》 4.《一把雨伞圆溜溜》5.《茉莉花》
(九)美术 1.第1课
聚聚散散 2.第10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3.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4.第16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5.第6课 形体切挖
(十)综合实践活动
1.兴趣爱好大碰撞2.生活污水的危害实验 3.设计一个破案方法和流程图 4.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关于幸福感)5.制定一份实验研究计划
初中教案设计题参考题目
(一)思想道德:
1.排解不良情绪
2.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3.诚信是金
4.肖像和姓名的权利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数学
1.数轴
2.绝对值
3.平行线的判定
4.因式分解之提公因式法
5.三角形的内角
6.一元二次方程
(三)英语
1.where’s your penpal form 2.why do you like koulas 3.I’m waching TV 4.what’s the matter 5.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6.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四)历史
1.商鞅变法
2.封建帝国的危机
3.国共合作抗日
4.伟大的历史转折
5.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五)地理 1.气温和气候的分布 2.乡村和城市 聚落和环境 3.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4.黄河的治理
5.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六)物理 1.运动的描述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温度 4.光的反射 5.密度
(七)化学 1.溶液的形成 2.生活中常见的盐 3.物质的分类
4.人类的重要的营养物质 5.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八)生物
1.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2.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3.昆虫
4.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5.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九)语文 1.看云识天气 2.猫 3.中国石拱桥 4.列夫·托尔斯泰 5.敬业马乐业 6.谈生命
高中教案设计题参考题目
(一)思想政治: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3.政治的职责:对人民负责
4.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5.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二)数学
1.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2.1.2.1函数的概念
3.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5.2.1.1平面
6.4.1.1圆的标准方程7.3.1.1随机事件的概率
(三)英语 1.Unit 1 Good friends 2.Unit 8 Sports 3.Unit 11 The sounds of the world 4.Unit 13 Healthy eating 5.Unit 17 Great Women 6.Unit20 Hurmour
(四)历史
1.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3.罗马人的法律
4.伟大的历史转折
5.罗斯福新政
(五)地理 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自然界的水循环 3.人口的合理流量
4.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六)物理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自由落体运动 3.弹力 4.力的分解 5.牛顿第一定律
(七)化学 1.化学能与热能 2.化学能与电能 3.化学反应的速度 4.化学反应的限度
5.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早烧(第一课时)
(八)生物 1.细胞膜——系统的控制中心 2.本科的特性 3.种群数量的变化 4.DNA的复制
5.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九)语文
1.奥斯维率没有什么新闻 2.荷塘月色
3.就任北京大学之演说 4.动物游戏之谜
5.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6.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十)体育
1.田径:跨栏跑——栏间跑的节奏 2.篮球:传切配合
(十一)美术
1.第八课:新的探求——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 2.第五课:
五、写意传神的人物画——人物临摹或写生 3.第四课:创意的五国——海报设计 4.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 5.第一课:工艺的内涵
(十二)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2.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工作展望 3.计算机病毒 4.文件内容的复制 5.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十三)音乐 1.《黄河大合唱》选段 2.《酒歌》 3.《春江花月夜》 4.《瑶族舞曲。5.《春天的故事》
(十四)综合实践活动
1.制定一份研究生学习课题研究计划表 2.研究生学习课题产生与来源
3.请列举解决重庆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与建议 4.请明示研究生学习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流程)的关系 5.制定一个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养老机构计划
第三篇:《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设计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观察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示意图;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
2.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纬线和赤道的意义,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
3.使学生知道纬度的确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记住南北半球的划分,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南北半球。
4.通过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自然界物质运动与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度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难点:纬度的划分。
教具:地球仪、投影仪、自制投影片、经纬仪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和谈话法、电化教学法。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人类共同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地球”。但是,作为地球上的公民,恐怕你对地球还知之甚少。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地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的一些情况,首先学习“地球和地球仪”。
(板书)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看图)看地球卫星照片(本封底彩页)指出地球形状是球体。
(出示投影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讲述)众所周知,地球是个球体,但是古代人却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大锅,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很多自然现象表明了地球表面是圆的,特别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球状的地球照片,更是一目了然。
(想一想)有哪些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
(出示投影片:人们从海边观察船从远处驶来或船离岸远去的现象)
(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地球是个球体,但它是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呢?
(看图)看《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
(谈话)地球半径是否等长?(结论:不等长,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所以,地球不是绝对圆的圆球体。
(板书)2.地球是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讲述)由于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只差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因此,人们仍把地球看作正球体,其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计算)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πR=2×314×6371千米=40030千米≈4万千米
(讲述)地球的体积非常庞大,人们难以真正观察其全貌。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地球知识,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板书)
二、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展示地球仪)讲述地球仪上各种颜色、符号和文字的含义。
(转动地球仪)让学生找出南北两极。
(黑板绘图)说明地球自转时是绕着地轴旋转的。
(板书)
三、地轴和两极
(提问)地球里面是否真正有一根轴?(结论:没有,是假想的)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明正确方法:面对地球仪,让其自左向右(即自西向东)作逆时针转动。
(做一做)先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地球自转,并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南、北4个方向。
(讲述)只知道东西南北,还无法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像在电影院看电影,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经纬网是由纬线与经线构成的。
(板书)
四、纬线和纬度
(展示地球仪)说明纬线的概念
(展示经纬仪)让学生观察纬线的特点,师生共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板书)1.纬线的特点:是圆、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
(提问)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何规律?(结论:由赤道向两极不断缩短,赤道最长,两极点为零。)
(讲述)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
(板书)2.纬度
(展示经纬仪)让学生观察赤道,通过谈话得出赤道的意义。
(板书)赤道的意义: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零度纬线、北纬与南纬的分界。
(看《南北半球的划分图》)回答问题:亚洲大部分在哪个半球?南极洲呢?(结论: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在南半球。)
(板书)纬度的划分
(黑板绘图)说明纬度的划分,并标注北纬和南纬。
(出示投影片:纬线和纬度)让学生完成“想一想”。(见教材P6)
(出示投影片:低、中、高纬的划分)让学生观察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
(提问)张家港市沙洲中学的纬度约为32°N,它位于哪个纬度带?(结论:中纬度)进一步提问学生:海口呢?中山站呢?
(总结)通过这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和必须记牢的两个数据,(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0000千米)知道了地球仪就是地球的模型,明确了纬线的特点和赤道的意义,掌握了纬度的确定方法和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对在地球仪上如何识别纬线、两极和赤道以及识别南北半球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第四篇:《狐狸和乌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 范健健〉
【教材简析】
《狐狸和乌鸦》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其中课文第二至第六段讲狐狸骗取肉的经过是重点,理解狡猾的狐狸为得到乌鸦叼着的肉,连施三计是课文的难点。抓住描写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加深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从而领悟道理是突破本文重点、难点的关键。【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体会狐狸是怎样骗到肉的,乌鸦是怎样上当的,从而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2、在理解寓言的基础上,能对寓言或寓言中感兴趣的人物谈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
3、师生合作,力求把字写的美观、大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各自的感受。
2、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狐狸是怎样把乌鸦的肉骗到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1、课文第二自然段抓住“眼珠一转”“亲爱的”“您好”体会狐狸的狡猾。
2、课文第四自然段抓住“摇摇尾巴”“真”等词语进一步体会狐狸狡猾的内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狐狸和乌鸦头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1、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故事(课文内容)
2、看完故事后,问:你看懂了些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故事和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低
11、狐狸和乌鸦 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
【设计意图:自主化的读书方式,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2、了解初读效果。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和指名读、师生评读等多种形式了解自读效果。
三、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一)学生自由读2至5自然段并用“——”画出狐狸说的话,再读用“
”画出乌鸦听后表现的句子。
1、指名一个学生读狐狸说的三句话,另一个学生读乌鸦听后表现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的设计主要考查学生的自学和动手能力。】
2、指导朗读。
(1)狐狸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指名学生读。
师相应打出:
“您好,亲爱的乌鸦!”
①这句话,狐狸用了“您好”、“亲爱的”,这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用这些词? ②狐狸说这句话时做了一个动作,板书 “眼珠一转”学生表演,加上动作读一读。③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不做声,它可能怎么想?
(教学提示: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能说多少就让学生说多少。)
(2)狐狸看到自己第一招没有成功,使出了第二招。指名学生读第二句
多媒体打出: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①指名读。
②狐狸说这句话时做了什么样的表情?板书 “赔着笑脸”学生表演,加上表情读一读。让学生自己先小声读读,看看怎样读效果比较好。
③想——乌鸦有什么反应?板书“看了一眼”说明了什么?
④分角色读一读。
(3)前两招狐狸都没有得逞,于是使出了第三招。用什么样的气读才能得到乌鸦的好感 ? ①同桌读议,然后扮演狐狸和乌鸦分角色读。②指名试读。多媒体打出:
“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③狐狸说这句话时做了一个动作,板书 “摇摇尾巴”学生表演,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④想——乌鸦此时的反应怎样?引导理解并板书“非常得意”。
【设计意图:在研读时通过指读、自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
(二)结合插图,理解体会第六节
1、出示插图,观察乌鸦的表情并想一想狐狸叼起肉回到洞里后,乌鸦会想些什么?
2、生自由发言。
四、表演迁移,开发潜能。
1、学生自主推荐,自己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可以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自由想象,并加入一些动作、表情。
2、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可以怎么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提供一个创新的机会,展示他们的理解力、想像力、表演才能以及协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五、总结明理,扩展延伸。
1、听录音一边听一边想:学了这个寓言,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
2、汇报交流,总结。
3、在总结的基础上出示莎士比亚的话:“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设计意图:通过悟出道理引出与之相关的格言,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注意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意识。】
4、你能谈谈对狐狸的看法?
六、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合作要求: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2)在田字格中写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讨论交流。
4、师示范,生仔细观察。
5、学生在书上描红,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笔画。
6.指导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写后集体评议,表扬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设计:
以“肉被骗走以后”为开头续编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
11、狐狸和乌鸦
骗
眼珠一转
没有回答 赔着笑脸
看了一眼 摇摇尾巴
非常得意 好话
上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自学
回忆学习的步骤:(用投影列出)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鸦 洞 肉 站 流 亲 漂 麻 雀 极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肉 :第五笔是“撇”
漂: 熟字“飘”去掉风字旁,换上三点水,就是漂亮的漂。
流:左右结构,右边第四笔是点。
亲:上下结构,下面是一横加一个小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用投影罗列出来)
叼
漂亮
亲爱
流口水
不做声
4、朗读
(1)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全班评议。
(4)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及()()
()()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附:板书设计 狐狸和乌鸦
洞 肉 站 流 亲 漂 麻 雀 极
第五篇:教案设计和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核舟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查字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i,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诺。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o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舶的舱顶有着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工顶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时
二、学习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如有所悟其两膝相比者绝类矫首昂视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4.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武、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培”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5.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武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6.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依格”的介绍,对怫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三、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
(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十量词十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揖比喻:居右者谁会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沪上有壶。
3.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
四、学习第五、六段
1.学生自读课文。2.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字词。
①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宇。
②文曰“天启壬成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王戌秋日,即明嘉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武《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来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武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
③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
⑥ 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i,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3.思考: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给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五、学生齐读课文,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l)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六、布置作业
课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教学案例
一次失败考试后的反思
我落泪了,当着学生的面。只因为学生超低水平发挥,期中考试考砸了,并且是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不只是羞愧难当,简直认为那是耻辱。
我担任一快一慢两个班,成绩一直不错。可是这次初三第一学期期中考那快班居然比我教的那慢班还要糟,于我而言,这无疑是五雷轰顶。那一刻我伤心欲决,无语凝噎。当晚晚上,灯下,我仔细翻阅试卷,反思失败原因。
卷面反馈:
默写错别字累累,阅读理解涂涂抹抹,作文随心所欲,书写龙飞凤舞。尤其是作文有超半数同学不及格。
客观因素:
一是自然英语老师刚刚走马上任(初二的自然英语老师让其家长们硬性给“下岗”了),他们把时间抓得密不透风。二是期中考前班主任生病请假一周,又不声不响出去旅游一周。三是以班级为单位考试,改卷老师以为是慢班,下笔毫不留情。
学生主观原因:
一是学生敷衍了事,根本无视考试的严肃性。二是学生在自然英语老师的夹击下,没时间也没热情学语文。
我的主观原因:
一是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相应的时间去复习。二是没有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二天教室里,我一脸痛苦,学生无语,甚至无人敢直视我,我知道他们也很难过。教室里出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氛,最终还是我打破了僵局,说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我想此刻大家一定与我一样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耻辱。这次考试你们几乎是全然没有认真的态度,更不用说学习的热情了,你们学习的动力哪里去了呢? 你们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应该是为了一切关爱你的人而读呀。我知道,此时你们无颜面对关爱自己的所有的人,尤其是父母。你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关爱你的人的一种回报呀,怎么可以如此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呢?人的知识可以因后天因素而不够丰富,但我们的情感依然可以丰富啊,我们活着,就应该学会感恩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我们何以为报呀!同学们,一张表明自己已经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的试卷我们总还交得起吧!
语重心长的话说了一大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了初三学生的情商提高的很快,人文关照比较容易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
于是,我给他们讲韩国的孝道,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他们读老人院墙
壁上的文章《孩子,我只想你牵牵我的手》,甚至给他们讲“二十四孝”??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他们的随笔中于是随时可以看到“感恩是一种幸福”,“给予父母快乐是一种幸福”等一些感人的东西了。
我还知道学生有一颗驿动的心,我给他们大量的阅读有关感人至深的文章,如《生命在那一刻灿烂无比》,说的是丈夫在出车祸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妻子;《生死伴侣》,感受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动物情感故事;《臭臭的故事》,感受身为人母,为儿子的离去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情感??我要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真情永驻。
我还引导学生走进名人心里,走进名著,虽说离中考的日子不多,而我却尝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甜头,期末考试学生大翻身,三率都为最优秀。
然而在中考前半个月,又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故,我因飞车抢劫致伤住院了,我开玩笑地对来看望我的学生说,老师会不会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呀?学生笑着说,老师,我们会是那种人吗!中考成绩肯定能让你精神焕发,好好养病吧,别担心!最后学生真的如我所愿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我欣慰了。
我的反思:
一、人文关怀要渗透到知识传授之中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說:“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确实,这一次惨遭滑铁卢使我明白了今天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人文教育。
要使学生真正的走入语文殿堂,首先要从情感层次上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的热情。后一阶段我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好,目标不明等问题做的一系列工作,就是以语文
人文性的特点激活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二,以积极态度消除挫折,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崇高的目标是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巨大力量。而实现一切崇高目标的前提首先要拥有一颗爱心,有爱才有一切,于是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每一个关心和爱我们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愉快的心情,去实现自己的崇高的目标。
在充满关心和友爱气氛的群体中,遭受挫折的个人会从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于是我的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凸显出了它的作用,那些闪烁着人性光环的撼人心扉的故事,那些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人??唤醒了学生懵懂的心灵,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世界,终于他们众志成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战。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和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收获,就会有命运的收获。”
但愿我的园丁生活也有丰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