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日万花筒教案(小编推荐)
《异域采风》之《节日万花筒》教学设计
清坪镇中心小学 张先碧
教材分析:
《节日万花筒》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9课《异域采风》中的一个主题内容,通过让学生了解 “圣诞节”“开斋节”“狂欢节” 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的著名节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日习俗,并从不同的节日中去比较、去发现人类相同的地方,进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一份研究报告,体会节日中蕴藏的文化。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节日文化,体验和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差异,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发展的共同意愿。
2、养成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合作交流、表演及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习惯;培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的习惯。
3、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及文化。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深刻领会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节日文化。教学难点:
感悟不同的节日文化中蕴藏的相同内涵。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各国著名节日的资料;
2、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烘托节日气氛的物品、影像。教学过程:
一、中华传统节日
1、走进春节:我们先来热热身,我说你猜,是什么节日?
包饺子,放鞭炮,吃团圆饭。(春 节)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端午节)
吃汤圆,观灯盏,猜灯谜。(元宵节)
2、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其他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二、快乐的圣诞节
1、通过图片了解圣诞节
2、关于圣诞节你还知道哪些?(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说一说你是怎么过圣诞节的?
4、课件展示:知识拓展:了解、体验、感受(部分国家的圣诞节)
5、小结:享受快乐
三、神秘的开斋节
1、通过课件感受开斋节
2、知识竞猜进一步了解开斋节
3、了解我国新疆少数名族的开斋节
4、小结:宗教信仰
四、激情的狂欢节
1、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巴西狂欢节
2、师生共舞感受狂欢节
3、小结:热爱生活
五、了解其他外国节日
1、说一说你知道的外国节日。
2、完成第65页的思考题:
不同:文化、历史、信仰、民族个性„„ 相同:快乐、友谊、愿望、祝福„„ 怎样对待:尊重习俗
和睦相处
六、总结
这些节日,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生活态度,带给人们欢乐与友谊。
七、作业
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包括“节日名称,节日时间,节日来历,起源”等调查途径不限,可以是网络,书籍或是向长辈询问,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第二篇:万花筒 教案
创意万花筒
湖北理工学院
冯学军
教材分析:
《创意万花筒》是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继续探索折射影像原理的载体,旨在制作万花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目的:
1、引发学生对镜子游戏的探索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折射影像的原理。
2、在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制作万花筒的乐趣,获得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学准备:
1、知识储备:了解镜子的特征、历史即简单折射原理。
2、物资准备:
教师:可拆装的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膜、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
学生:六面体饮料瓶、透明胶片、半透明塑料膜、不透明塑料袋、彩色碎纸片、香烟盒、剪刀、钳子、锥子、双面胶带。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镜子游戏?
2、提问:你们所玩的这些游戏体现了哪些光学原理?
二、玩玩万花筒:
1、指名玩教师提供的三种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并说说玩后的感受。
2、引导观察这三种万花筒(简易万花筒、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
3、引导学生观察可拆装的万花筒,谈谈观察所得。
三、制作万花筒
1、提问:想一想这些万花筒是利用什么原理成像的?
2、介绍材料:今天我们也来自己制作一个万花筒,制作万花筒需要哪些材料呢?
3、重点指导简易万花筒的做法:教师演示。
(1)将六面体饮料瓶的瓶身剪下来,将其中的三片折成三棱镜片。
(2)用黑色纸将三棱镜片卷起来,再剪一块大小合适的透明胶片放在卷筒里面。(3)透明胶片上放一些彩色碎纸片,顶部盖上一块半透明塑料膜,用双面胶带固定。
(4)底部蒙上不透明塑料布,用双面胶带固定,正中心挖一个小孔。卷筒外贴上包装纸。
4、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5、指导水晶万花筒、卡通万花筒的做法:
(1)水晶万花筒:将小塑料袋里装水,并将小水袋安在万花筒的顶部。(2)卡通万花筒:挖合适的孔,侧面挖对槽,反面挖一方框,准备彩色塑料膜,插入侧面长槽即可。
四、展示并自然结束:
请同学们把制作成功的万花筒拿给其他同学欣赏,并简单介绍制作过程。相互评选出最令人欣赏的万花筒。
第三篇:鄂教版6年级品社《节日万花筒》教案
《节日万花筒》教案
一、教材分析
《节日万花筒》通过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著名节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日习俗,并从不同的节日中去比较、去发现人类相同的地方,进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一份研究报告,体会节日中蕴藏的文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
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合作交流、表演的习惯;培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体验和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差异,顺应世界人民和谐发展的共同意愿。
三、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各国人民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深刻领会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四、教学难点:感悟不同节日文化中蕴藏的相同内涵。
五、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各国著名节日的资料,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烘托节日气氛的物品、影像。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共设计了六个活动。
(一)欢乐中国年
播放中国人民过春节时的影像资料,让全班学生随音乐齐唱歌曲《欢乐中国年》,让学生在欢乐的音乐气氛中开始新课。
想一想:
1、影像资料和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哪一个节日的欢乐气氛中?
2、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我们在以前已经学过,你们还记得吗?
3、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又有哪些节日呢?
(二)神秘圣诞节
1、出示事先准备的圣诞帽、小圣诞树和圣诞卡片,提问:看到这几样物品,你想到了哪一个西方节日?
2、多媒体播放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时的情景,介绍圣诞节的来历。
3、让学生分小组交流、介绍课前自己搜集到的圣诞节的习俗资料,选派代表上台讲述关于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节传说的故事。然后让一学生戴上圣诞帽装扮成“圣诞老人”,给每个上台讲述故事的同学分发“圣诞礼物”(奖品)。
4、告诉学生不同的国家庆祝圣诞节的方式也不同,给学生讲述“夏季的圣诞节”的故事。
(三)快乐开斋节
1、多媒体播放世界穆斯林过开斋节时的情景,然后向学生讲述开斋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分小组交流、讨论自己搜集到的开斋节的习俗。
3、“动动脑”:你认为开斋节和宗教信仰有关吗?
(四)激情狂欢节
1、分小组交流、讨论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狂欢节的资料。
2、教师讲述:狂欢节最初是欧洲国家庆祝国王的生日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后来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尽管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盛行狂欢节,但最富盛名的还是巴西的狂欢节。让我们一起走进2月的巴西去看看狂欢节的盛况吧。
3、播放多媒体影像资料,让学生观看巴西狂观节的盛况。
(五)小小研讨会 动动脑、想一想:
尽管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节日不同,但透过不同的节日,我们总能感受到人类相同的地方。这相同的地方是什么呢?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分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反馈。
教师总结: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家庭,由于世界各国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节日文化,但是无论哪一种节日文化,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不同的节日文化中,都蕴藏着相同的内涵——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世界和谐发展的祝福。
(六)课外延伸
1、说一说: 回家后把你今天了解到的节日的风俗故事讲给你喜欢的人听,并告诉他们你从中了解到了一些什么。
2、做一做: 从节日中,可以了解到人们庆祝节日的各种方式, 如饮食、服饰、礼物、歌舞表演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了请更多,请你选取最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后做一个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品德课不是没有作业,它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把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课堂所得,既可以唤起他们的成就感,还可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另外让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的能力。
第四篇:《1. 家庭万花筒》教案
《家庭万花筒》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吸取传统家庭的美德,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家庭生活中。
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知道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家庭演变的历程。
难点:如何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维系现代家庭的美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设置
1、欣赏图片
城市车水马龙的景象——夜晚,万家灯火的景象。
2、提出家的概念,并请学生自己定义。
同学们,瞧,这一扇扇温暖的窗户背后,就是一个个幸福温暖的家,无数个家庭星星点点般组成了社会这个大家庭。
在你心目中没,家是怎么样的?你觉得家像什么? 学生回答时随机询问他的家庭成员状况。
3、了解家的起源。小故事:家字趣谈 引出:原始社会血缘家庭
二、了解汇报各种家庭模式。
1、出示《红楼梦》的电影片段 ⑴谈谈观后感(读后感)⑵说说《红楼梦》哪些人物? ⑶出示:红楼梦人物家谱。⑷小结: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大家庭,可以称为家族
2、小辩论
自己的家庭属于哪种模式? 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画简易图。教师以自己的照片为例。
统计人数:绝大部分家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或421家庭。介绍计划生育政策
讨论: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各自的优缺点,并谈谈自己的做法。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家庭模式还有哪些类型?(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
鼓励多种形式,同时在点评时要特别注意对部分家庭的价值取向的引导: 如: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
(3)讨论:各种各样不同的家,有什么相同的东西(鼓励答案多元化,如:爱、关怀、温暖、亲情等)
三、传统家庭美德典范展示。
1、列举典范“郑义门”,分析《郑氏家范》。
2、讨论:其中隐含的家庭美德(厚人伦;美教化;讲廉政;“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3.假想:如果天下的家庭都如“郑义门”一般,社会将怎样?
4、名言诵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从中看出家的重要性。
5、课外布置:
(1)搜集传统家庭美德名言佳句、故事(如孟母三迁,诸葛亮《诫子书》等。(2)进行调查,尤其是老人的访问。搜集家庭中的典型美德。
第2课时
一、名言佳句展示
1、以大组竞赛形式诵读搜集到的关于传统家庭美德名言佳句、故事。
二、家谱展览会
1.家谱冠名申请:根据自己家庭的典型事例讲解家谱,申请冠名 如:申请杭州李氏——节俭之家 2.上台冠名申请:
要求介绍清楚家庭成员,根据申请名称介绍家庭美德
3.统计家谱名称:如勤劳之家有哪些等。谈谈编写的体会与方法或者参观后的感受。
三、作品展示一周以上
来不及申请的家谱,进行张贴,投票。
第五篇:三年级美术教案 万花筒
第二课 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的图案,学生能观察并描述出其图案的特点。2.学生能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画出或做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了解万花筒的成像原理,并能主动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变现。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彩色纸、剪刀等
教师:万花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万花筒中的美丽图案,体会其形式美感,并能用中心对称的方式创作表现。教学重点:
学生充分体会三棱镜反射产生的奇妙现象,欣赏万花筒中的美丽图案,体会其形式美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教师与学生一起玩万花筒,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二)发展阶段
1.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2.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3.教师示范万花筒图案的绘制方法:(1)画基本形;(2)画细节;(3)涂色完成。
(三)学生实践
1.通过采用绘画的方式,创作出各种万花筒的图案作品。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现创作的成就感。2.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万花筒成像图片,提出疑问:小小的万花筒中,为什么能有千变万化的图案呢?
1.了解万花筒的内部构造,了解万花筒是利用三棱镜的成像特点,通过光的反射产生影像的原理。
2.学生选择万花筒中某一图案,简单画一画。并把画的图案分组观察交流。总结出万花筒图案中心对称的特点。
3.欣赏万花筒图案,感受其形式美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采用剪纸的方法,师范制作出简单的中心对称图案。
2.学生观察总结表现方法:(1)对折,找到中心点;(2)剪出图案;(3)打开后成形。
3.启发学生在自己剪出的简单图形上,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再加工,使万花筒的图案更加丰富。
(三)学生创作
1.学生独立地运用剪纸、拼贴和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会创作的成就感。2.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展示中心对称的形式在美术领域的运用,如标志设计等。
(六)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注意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