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CENE生成等高线流程

时间:2019-05-15 09:2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RCSCENE生成等高线流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RCSCENE生成等高线流程》。

第一篇:ARCSCENE生成等高线流程

ARCSCENE生成等高线流程

1.数据准备

在已有的计曲线上用三维多段线加绘特性线。如图:

原则上,绘制得越多,效果越好。注意一定要是三维多段线!

2.生成TIN 打开ArcScene,添加数据。如图:

进到DWG文件内部,选择PolyLine,即多段线。

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文件

内所有的多段线都会加入进来,所以,您要保证文件内除了计曲线和特性线以外,不再有其他的线(不论是多段线还是直线)。

如下图所示:

根据计曲线及特性线,生成TIN(三角网)

TIN建好后,如图:

3.转换TIN为高程点:

如图,生成了许多的高程点:

3.生成栅格

如上图:在“Input Points”中选择刚才生成的高程点要素; 在“Spline Type:”中选择Tension;

在“Number of points:”中输入60(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好通过反复试验来确定);

在“Output Cell Size:”中输入1(这个值越大,等高线越粗糙,越小,越精细,但同时会线等高线带来有许多小锯齿状波动的副作用; 设置完成,点击OK 4.生成等高线

生成栅格视数据量的大小,在时间上会有很大的差别。且,生成的栅格总是矩形的,所以,建议将文件拆分为比较规则的若干部分进行处理――当然,接边的事又多了。各位看着办吧。

5.用FME转换SHP为DWG格式

打开FME,将刚生成的SHP文件转换为DWG格式,转换中有一些设置,如图:

6.在CAD中打开DWG文件,将生成的多段线转换到815和816层:

至此,完成。然后,修改。。。。。

第二篇:基于DEM生成等高线的方法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课题来源学校命题

选题依据、背景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用以表示地面高低和形状。高程在二维地理空间上的连续曲面函数模型用计算机来表达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生成等高线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通过计算机直接生成等高线数据。实现等高线数据的自动生成,制作时间短,花费少,效率高。可根据需要,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上快速生成不同精度的等高线数据,实现数据充分、高效的利用。

课题研究价值

基于DEM 的等高线图的生成是 DEM地形分析的重要部分。等值线图就是根据地形点的值所作的一种数字正射投影,而人们实际需要的不仅仅是以简单的二维线划形式表示出来的数字正射投影,如果能把等高线的形式和人的视觉效应以及DEM 所隐含的三维特征联系起来,就可以生成形式多样的等高线图,而这是以由DEM等值线的原理和算法为基础的。目前,自动绘制等值线图的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即三角网方法和格网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算法和过程差别较大,各自均具有本身的特点。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或技术、研究路线(最好有路线图)

和算法为基础的。目前,自动绘制等值线图的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即三角网方法和格网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算法和过程差别较大,各自均具有本身的特点。

用格网方法绘制等高线图的一般流程是:直接在格网边上作线性内插得到等值点,然后 按一定的法则追踪出一条等值线的全部离散点,最后利用曲线光滑算法完成等值线的绘制。用三角网绘制等高线图的一般流程是:首先生成(不规则三角网),然后在此基础上内插等值点,再按一定法则追踪出一条等高线的全部离散点,最后利用曲线光滑算法完成等 高线的绘制。对于格网方法生成等高线,有时会因格网尺寸的差异,造成同一幅图的输出结果出现微小的差别,从而忽略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区域;同时,如果格网尺寸过大,连接等高线时可能发生曲线相交现象。对于三角网方法生成等高线,由于三角网的本身已经顾及到了地形的因素,所以用 绘制等值线一般能满足各种分析和制图的需要。由于格网精确地表达了各个等值点的位置,而三角网隐含了等值线之间的拓扑关系,所以如果要生成多种形式的等值线图,必须采用一种综合的方法,它

第三篇:质量证明书生成流程

质量证明书生成流程

提供方:京诚鼎宇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撰写人:周超

日期:2009-01-1

41.选择生成质量证明书的钢板

由操作人员在系统前选择要生成质量证明书的钢板,按照发货信息进行选取。选取时操作人员应核对订单信息,判断是否可以生成质量证明书。发货信息由销售系统提供。

2.按一定规律对钢板进行分组

系统对已选择的钢板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组,例如可按钢种、标准、规格进行分组,统计每组的钢板数量、总重等信息。生成钢板组信息。

3.添加成分实绩与性能实绩

系统对钢板组添加成分实绩与性能实绩,成分实绩通过炉号获取,性能实绩通过检验批号获取;在钢板交库时,MES将钢板信息、炉号、检验批号一同发送给销售系统。

成分实绩信息、性能实绩由MES提供(已提供)。

4.添加订单信息

系统添加已选钢板的订单信息,如合同号、客户名称等信息。

订单信息由销售系统提供。

5.添加客户特殊要求信息

操作人员在系统前,根据订单等信息,将一些无法从系统自动带入的客户特殊要求信息手动录入到质量证明书中。

订单信息由销售系统提供。

6.添加发货信息

系统添加已选钢板的发货信息,如发货单号、到站、发货时间等信息。发货信息由销售系统提供。

7.添加质量证明书生成信息

系统添加质量证明书生成信息,如质量证明书编号、生成人、生成时间等信息。

8.核对生成的质量证明书信息

操作人员参考订单等信息,对已生成的质量证明书信息进行核对,进行适当的修改。确定是否可以打印。

订单等信息由销售系统提供。

9.选择质量证明书格式

对确认可以打印的质量证明书,由操作工选择质量证明书的格式,将该质量证明书的信息,逐项带入到表单中,在系统界面上生成电子版的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的格式由厂方提供。

10.打印质量证明书

将电子版的质量证明书打印为纸质质量证明书,并记录本次打印操作,方便销售部门日后管理。

第四篇:等高线地形图教案

等高线教案

一、【教学构思】

地图及等高线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高考题注重能力考查,往往以变式图出现,讲解过程重点讲一般规律去推理特殊规律。

二、【教学目标】

1.区分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并能熟练读出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名称和坡陡程度,识别山谷、山脊、山顶和悬崖。

3.学会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两地间气温差、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三、【教材分析】

重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计算问题。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难点:运用等高线进行选线、选点、选面等人类实际活动。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五、【教具学具】:多媒体,地图册

六、【课时安排】3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三要素,三要素都包括什么啊?(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形图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而且在实际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战争,水库选址,公路,铁路的线路选择。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1、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珠穆朗玛峰 8844.43(中尼边境)。死海(陆地最低点,-415米,约旦与巴勒斯坦边界)。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5、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陡崖峭壁处重合

6、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它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在手上标出示坡线)

7、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线称为分水线,山谷线称为集水线。(右手上标出山谷线与山脊线,并演示说明它们为何被称为分水线和集水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问题

1、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3、坡度的计算

如何计算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该地形区的:

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

相对高度:H相=H大- H小;

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崖顶海拔: H高≤H大<H高+d;

崖底海拔: H低-d<H小≤H低;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注: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1)计算:tan ª=h/L 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有两点等高线求出;

L为两点间距离,可有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求出。(2)比例尺大小与坡度大小规律: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等高线疏密、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演示动画 动画演示等高线(高度相同的所有点的连线)地形图的形成(2)游戏:以手为山地,在手上画等高线。小组合作,探究,画出图并展示。运用地形图进行对比,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等高线如何来表示各种地形

如图:

山顶:闭合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 盆地: 闭合等高线,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逐渐降低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是两个山顶之间的最低处,两个山谷之间的最高处 山脊: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较低处,中间高于两侧 山谷: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较高处,中间低于两侧 坡度陡,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等高线稀疏。陡崖:等高线重叠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①选“点”:气象观侧站、疗养院。

②选“线”:交通线(公路、铁路)、引水线、输油管线。

③选“面”: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开辟梯田,工业区和居民区。(1)水库、坝址的选择: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①库区: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袋形”洼地或小盆地。

理由:库容大;集水区域的面积大 ②坝址:峡谷地段。

理由:工程量少,投资少。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55 m C.60 m D.65 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 m B.40 m C.65 m D.90 m

(2)港口码头的位置: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右为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图,该区域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读图判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五、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

(1)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目要求,在要作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一直线,作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剖面线。上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海洋。AB横线是要切开地表的剖面线。

(2)确定比例尺。一般来说,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垂直比例尺应视图中地形的起伏状况而定,一般来说,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大多都要适当放大,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

(3)建立剖面图坐标系。

①确定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因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保持与原图一致,因而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与剖面线长度相等。

②确定坐标纵轴的高程。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但图上高程的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标出各高程的数值,并通过各高程点作平行于剖面图基线的高程线。

③找出等高线地形图中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量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并把它们转绘到剖面图基线的相应位置上。

④通过转绘到剖面图基线上的各点作垂线,标出各垂线与相应高程线的交点。

⑤把各交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并在曲线内画上阴影部分,以更加清楚地显示剖面的起伏状况。

⑥在剖面图的下方,标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擦去垂线的痕迹,一幅完美的剖面图就完成了。

通视问题

(1)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形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

(2)利用地形剖面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实际地点的通视情况。

如下图,从A点观察,C点到D点的山坡以及B山北坡 通视情况良好,而阴影区表示不可通视的地区。

八、【板书设计】

一、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3.坡度的计算

三、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九、【布置作业】

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1)图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

形条件 这样选

择的理由是。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 的自然条件是(3)按照图中的大坝设计(若

图距为0.8㎝),坝长和

坝高(坝顶到坝底的相对高度)分别大约是、(4)在图中绘出水库淹没的最大范围

(5)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火车车辆的是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图中的铁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

省区简称是A、鲁 B、浙 C、青D、吉

(1)峡谷 建坝工程量小,同时上游又有较广的集水区域(2)流域内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状况;河流的流量、含沙量等水文特征;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3)72m 50--100m(5)G 因为G地到H点之间没有地形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9)B 某山区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边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过H处的车辆是___点。(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 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

10.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十、【教学反馈】

第五篇:等高线教学反思

如何高效复习等高线专题

长沙县泉塘中学 张双龙

等高线内容在初中地理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知识块。部分学生因为空间思维能力有限,觉得很难理解山谷、山脊这些知识点。所以,把等高线部分的内容做一个专题来复习非常必要。但是总是感觉一节课时间不够,复习效果也不好。针对这节复习课我有以下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构建空间情境。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微课或者动态图。可以在网上找找资源,利用多媒体播放帮助学生创建空间情境。但是一定要对网络资源有所取舍。等高线地形图的成图过程是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的。这有利于学生对等高线的理解。特别是山脊线和山谷线一定要给学生播放并讲解。因为学生对于山谷和山脊的判读一直存在问题。

二、注意准确解读关键词,防止学生理解误区。老师经常会讲‘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实质上表述为‘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为山谷’更好一些。因为学生经常会把向试卷上侧弯曲的等高线定义为山谷,这往往会出错。

三、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掌握不好主要是因为理解不了抽象的概念。老师不可能给每一个学生一一解答。所以要利用好学生的力量。由掌握的好的学生给掌握不好的学生解答问题。老师需要事先了解学情。知道哪些学生这一部分知识掌握的好。然后进行一个简单分组,把全班同学大致分为七八个组。提供题目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老师在白板上公布正确答案,学生自己对答案。用红笔把做错的题目标注好。最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由指定学生组内解答疑问。

四、总结归纳考察题型类型。老师需要把等高线部分的考法总结归纳出来。在准备练习题目的时候要全面涵盖。每一种类型的题目都准备好一个例题、等高线专题复习可以用两个课时。如果做到以上方面我想效果应该会好一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会继续实验,寻找更加高效的方法。

下载ARCSCENE生成等高线流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ARCSCENE生成等高线流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 秦宏亮 一、高考目标要求 (一)、高考考纲内容: 1)理解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和地形图的相互关系。 2)掌握等高线地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与实践运用......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⑴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⑵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在图上判断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4)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二 过程与方法 (1......

    等高线教学详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教学步骤: 一、 引导激趣(出示木兰山平面图) 1、看图设疑:平面图能体现地形的高低起伏吗?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绘制体现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地形......

    解说ps等高线编辑器

    Photoshop里等高线是Photoshop软件中将像素图里同一明度的像素为之等高,归为一线。等高线编辑器是Photoshop软件中图层样式里对阴影或光泽的明度调节工具。 [PS里,滤镜和图层......

    等高线地形图教案(共5篇)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

    总结报告之等高线及平面图

    总结报告之等高线及平面图 本次实习中等高线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平面图测绘均采用数字测图的方法实现,小结如下: 所谓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

    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反思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标准,这节课主要内容(1.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2.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和疏密;3.识别五种基本地形图;4分层设色地形图,地面剖面图),我安排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