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时间:2019-05-15 09:51: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第一篇: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

1、初盛唐边塞诗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2、盛唐边塞诗

——四个特点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盛唐边塞诗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4、晚唐边塞诗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

如李益《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还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时回向月明看。)

第二篇:唐朝边塞诗中的悠悠

唐朝边塞诗中的悠悠“楼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吴跃

唐朝边塞诗中的悠悠“楼兰”

—唐边塞诗中的楼兰意象分析

摘要:边塞诗的产生,与古代边塞、人们的边塞观念、古代国与国之间在边塞地区发生的战争等政治、军事斗争密切相关。边塞诗到唐朝才是进入了它的一个黄金时代。本文作者通过阅读唐诗发现在唐代的边塞诗中“楼兰”这一个意象频频出现。本文通过对《全唐诗》的文本分析以及数据统计,得出了楼兰的具体出现频率以及其他古代地名的出现频率。在查阅了相关书籍以及历史典籍后本文重点从汉家情结、尚武精神、地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唐朝

边塞诗

楼兰

引言:唐朝是一个令我们怀念的时代,不仅是那辽阔的国土,高度发达繁荣的农业经济,令我们心驰向往的文治武功,还有那些让我们无法忘怀的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有初唐四杰的开辟一代新诗风,有李白的绚烂浪漫,更离不开的是边塞诗的波澜壮阔,豪迈壮阔。我一直都认为边塞诗才真真正正地反映了大唐气象,有盛唐的豪迈,更有边塞闺怨诗的哀婉缠绵„„„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而我们在边塞诗中又可以发现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很多边塞诗人的著作中经常会闪现的一个意象—楼兰。根据我对全唐诗的统计,其中大约共有132位左右的唐朝诗人写过边塞诗,而其中又有五十位的诗人只写过一首或两首的边塞诗。而在那八十多位“主业边塞诗人”中又有大概32位诗人的著作中

出现过“楼兰”这一意象,而且伴随着楼兰意象同时出现的是一个意象“傅介子”。李白、岑参、孟郊、杜甫、虞世南、陈子昂等唐朝伟大的诗人也多次写到楼兰、傅介子。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有趣乃至诡异的现象。我们知道唐朝其实是一个边患极其严重的王朝。根据《中国历史图集》的记载,初唐盛唐之时唐朝四周的少数民族政权就有东北部靺鞨,北部的突厥回纥,西南的吐蕃南诏,西部的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至于中唐乃至晚唐之时,边患就益加严重,突厥占据北部,而吐蕃则完全占据了唐朝的西域之地。然而在《全唐诗》中高昌大约出现4次,吐谷浑出现了3次,龟兹出现出现9次;而对唐朝威胁最大的突厥在在边塞诗人的著作中仅仅出现过一次,相对而言匈奴却出现了四五十次;而最终占据西域的吐蕃竟然一次没有出现。而楼兰这个国家在唐诗中出现却是极其的诡异。根据《汉书》的记载,元凤四年,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作为一个远在西汉就被灭掉的国家,却在唐朝的诗中高频率的出现。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回味的一个问题。而且当我们仔细的分析这些带有“楼兰”意象的诗句我们会发现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作品中出现楼兰的边塞诗人遍布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而且初唐的郑愔的《塞外三首》中的“楼兰”有种悲壮之风,高适的“马蹄经日窟,剑术指楼兰”岑参的“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前年斩楼兰“,这些哪一个不让你心动;盛唐李白的“挥斥斩楼兰,弯弓射贤王”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赦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都流露出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迈。中唐的颓败抹不掉孟郊“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的愤慨,擦不去张仲素的“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一个“意象”在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有种好壮的含义毫不意外,意外的是它能一直保持这种蓬勃的生命力。那为何作为西汉时代的一个食物的它能够在唐朝边塞诗频频出现。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浓郁的汉家情结

其实我们仔细的想想,作为唐朝北方最大边患的突厥在边塞诗中却仅仅出现一次,而作为西汉北方主要边患的匈奴却出现了五十次左右。西部的吐蕃竟然一次没有出现,而楼兰却在三十多位的边塞诗人的著作中出现。如果我们对《全唐诗做个统计我们便会发现些端倪,“卫霍”、“霍骠骑”“霍将军”等竟出现近百次。

这在唐代边塞诗中常常出现的汉家人物、汉家事迹并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修辞手法。这种弥漫在边塞诗中的浓郁的汉家情结是一种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百般纠结和糅合。唐朝诗人对汉代的这种情有独钟是有原因的。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大的王朝。地理上,两个王朝都是定都长安。而且西汉北部有强大的匈奴不断南下侵扰,在西部也有西部国家的侵扰,通往西部的通道也是异常的脆弱。对应的唐朝的北部也有不断南下的突厥,西部有高昌等西戎的侵扰。但是西汉的青藏高原区域却是比较安静的,而唐朝的青藏高原上却有迅速崛起的吐蕃。吐蕃在中晚唐俨然已成为唐朝最严重的边患。面对社会现实的问题,由于对边塞战争的关注忧虑,边塞诗人很自然的会追忆起汉代的边塞。而且这种对汉代的追忆和回念决不是一个人的一时冲动,而是弥漫在整个时代的边塞诗人的理性思考中。唐代的边塞诗人常常在诗中提到汉代的英雄人物,李广、卫青、霍去病、傅介子,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呼唤一种英雄精神。唐代的诗人在写到汉代人物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寻找一种素材而是在寻找一种历史精神。我们可以看一下南北朝的诗人吴均的《入关》“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是时张博望,夜赴交河城。马头要落日,剑尾掣流星。君恩未得报,何论身命倾。”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吴均的简历,根据《梁书》的记载,家世寒贱,至均好学有俊才,荐之临川靖惠王,王称之于武帝,即日召入赋诗,悦焉,待诏著作,累迁奉朝请。一个生活在帝王旁边的人,一个没有铮铮铁骨的边塞诗人无法写出真真正正的边塞诗。我们能在吴均的诗里发现汉代的英雄博望侯张骞的影子,可是我们应该能够感觉的出里面的张骞只是被用来作诗。我们无法从中感觉到丝毫的汉家情节和汉家气象。而唐朝的边塞诗人在作诗时,更多的是抒发一种浓郁的汉家情结,把汉代作为一个汲取精神财富的宝库。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曹康的《送康祭酒赴轮台》“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拟不回”。楼兰在这里绝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构成诗的一个意象,“楼兰”在唐代的边塞诗中被完美的融入其中,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历史上的楼兰。唐诗使它变得有血有肉,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想要喷薄而出的汉家气象,一种豪迈。

这种对汉家的独特的情结不仅使唐朝的边塞诗人们对汉家的英雄人物佩服十足豪气充盈,更使得他们对现实进行不断地反思。这种对汉家的怀念,绝不是个人的躲进小阁发思古之幽情,更多的是对现实进行反思,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

唐朝的诗人怀念汉家在边塞战争上的成就,决不是厚古薄今。更多的是阐发自己对边患关注。当然西汉尤其在汉武帝后对待边塞的强硬和边塞战争不断胜利给唐朝的边塞诗人带来很大的触动。现实的边塞战争失败使得这些边塞诗人把目光投向西汉,所以“楼兰”的出现正是唐朝边塞诗人对汉朝功绩的向往。于是在现实的刺激下,唐朝有个很有特色的现象—唐朝文人投笔从戎之数极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潮流。杨炯提到“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崔睇写到“一朝弃笔砚,十年操戈戟”。高适在《塞下曲》中也曾说“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李白曾写道“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杜甫也发出过“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的呐喊。王维也曾提到,岂学学生辈,窗间老一经„„等等这些一系列的诗歌表明了唐代边塞诗人对边塞的高度的责任感,体现那浓郁的汉家气象,他们积极出塞,渴望建功立业。而现实是唐武德初的突厥不断侵扰,李渊被迫与其签订合约。太宗时虽在一定程度上击败了突厥。可是另一个巨大的危险却在西部崛起,虽然李靖在太宗时承重打击了吐蕃。可是安史之乱之时,吐蕃却乘机出击,连续占领凉州、瓜州、沙州、甘州、河州、兰州等等。唐朝西去之路被彻底堵塞,这使得对西汉极度认同的唐朝的边塞诗人们无法避免的想到“楼兰”。想到那个也曾堵住西汉西去之路的楼兰。可是楼兰最终被西汉所灭,河西走廊又回到西汉的掌控之中。因此他们当然会怀念汉代的英雄,怀念擒获楼兰王的傅介子,渴望便将能像傅介子一般擒获楼兰王打通西去之路。

二,北方尚武精神的影响

再者除了历史文化因素外,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在唐朝的边塞诗人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唐朝的“专业”边塞诗人大概有132位,北方籍的诗人大概有89位,南方籍的大概有43位。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曰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及《车辚》、《四载》、《小戎》之篇,皆言车马田狩之事”“ 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然后在《隋书》中,安定、北

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性犹质直。然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无复寇盗矣。雕阴、延安、弘化,连接山胡,性多木强,皆女淫而妇贞,盖俗然也。平凉、朔方、盐川、灵武、榆林、五原,地接边荒,多尚武节,亦习俗然焉。河西诸郡,其风颇同,并有金方之气矣。北方由于靠近草原文明,是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对抗的前线,这使得北方尚武风气盛行,民风彪悍,与南方的婉转缠绵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北方特有的尚武风气对对诗人的影响是其他区域难以企及的。《张肃珪墓志铭》中称“朔调之地,北近林胡。俗皆止戈,人多弃笔”。等等一些东西我们都能看出北方这种尚武之气影响之大。在这种浓烈的社会氛围中,边塞诗人们耳濡目染,于是尚武慕侠、投笔从戎也会成为他们必然会选择的一种人生道路。于是唐朝的边塞诗人们的大部分都有真真切切的边塞经历,这种经历也是的很多南方的边塞诗人文风大转。如《唐才子传》提到崔颢“晚年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桓,说尽戎旅”。我们可以看一下他到辽西后写下的《辽西作》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如果没有到过边塞绝写不出这么有边塞气息的诗。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南北朝的诗人做一下对比,徐陵的《陇头水》 陇头流水急,水急行难渡。半入隗嚣营。傍侵酒泉路。心交赐宝刀。小妇裁纨素。欲知别家久。戎衣今已故。一个没去过边塞的人写出的边塞诗怎么可能有那种真真正正的边塞气息,其中有的只是一种题材而已。只有这种真真切切的边塞经历才能让诗人们真真切切的感受边塞,感受边患。才会让他们写出深刻反映边塞的边塞诗,这样才会使“楼兰”在唐朝边塞诗中频频出现。

三,地理因素的影响

于是导致“楼兰”在唐诗频繁出现的另一个原因也出现了,那就是一系列的地理因素使然。边塞诗的产生,还与战争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要塞战有更为直接的联系,而要塞一般都处于一国之边陲。所以边塞的地理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从《中国历史图集》中可以发现一系列的高山深渊给唐王朝提供了非常天然的保护层。虽然四周少数民族政权极多,可是由于高山或深水的阻挡,他们寇犯唐朝的路径却只有那么几个方向。向东部的高丽、新罗对于唐朝的威胁极小,又有鸭绿江的阻挡。而南方的南诏等部也没那个实力去侵犯大唐。而对于大唐威

胁较大的突厥由于阴山和贺兰山的阻挡只能借道河西走廊寇犯唐朝。而在青藏高原迅速崛起的吐蕃由于横断山脉的阻拦,无法东进,他们寇犯大唐的唯一路径就是经凉州、瓜州的河西走廊。根据《旧唐书》的记载,“二年二月,始毕帅兵渡河,至夏州”“ 四年四月,颉利自率万余骑,与马邑贼苑君璋将兵六千人共攻雁门”“ 七年八月,颉利、突利二可汗举国入寇,道自原州,连营南上”“ 八年七月,颉利集兵十余万,大掠朔州,又袭将军张瑾于太原”“ 九年七月,颉利自率十余万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 引兵入朔州,扬言会猎”“ 长寿二年,率众寇灵州,杀掠人吏”“ 中宗即位,默啜又寇灵州鸣沙县”“ 文明元年,又寇朔州”。根据这些记载,然后结合谭其壌的《中国历史大图集》,我们能够发现突厥的进犯路径便是经由西域。我们可以再看一下吐蕃—中晚唐最大的边患—的进犯路线,据《旧唐书》,“遂进攻松州”“ 上元三年,进寇鄯、廓等州,杀掠人吏”“ 久视元年,吐蕃又遣其将趋莽布支寇凉州,围逼昌松县”“ 其年九月,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城”“ 明年秋,吐蕃大将悉末朗复率众攻瓜州”“甘州、凉州又陷入寇”。安史之乱之时,吐蕃又乘机出击,连续占领凉州、瓜州、沙州、甘州、河州、兰州等等。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尽失,而且失去了西去的路径。这样使得边塞诗人关注的焦点无法避免的落到西部去。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唐诗中的“楼兰”频繁出现了。他们渴望出现卫霍、傅介子式的英雄解决西部的边患。这种地理的因素逼着他们去关注西域,而且大部分的边塞诗人游边的地点大部是在灵州、朔州等河西走廊区域。我们可以统计一下《全唐诗》,位于西域的玉门在全唐诗中出现了45次,陇山出现了29次,阳关出现了49次,酒泉出现29次,雁门出现49次;而处于东北部的营州仅仅出现6次,幽州也仅仅出现了15次而已;南部的“南诏”也仅仅出现了9次。作为唐代最关注边塞情况的一个群体,边塞诗人能够明晓国家的真正的边患在哪个方位。而西北部由于频频受到突厥、吐蕃等西域诸国的侵扰必然会成为边塞诗人关注的焦点。当然我们就不会难以理解“楼兰”为什么频频出现。

从一个诗人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他的心理,从若干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时代的心理,而这个时代的心理恰恰也是一个民族的心理,这种心理又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边塞诗人们考虑民族、国家和边塞的安危,对社会现实的忧愁、高度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尚武崇侠、积极地出塞渴望建功立业。

而现实与历史的巨大反差又使得他们拥有浓郁的汉代情结,但这种汉代情结决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责任感。面对日益严重的边患他们怀念汉家功业,崇拜汉家英雄,就是渴望能够为国立功边塞。“楼兰”的出现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诗人们的心理。

参考书目:

1.《全唐诗》,《全唐诗》,黄钧等校注,岳麓书社1998年出版 2.《中国历史大图集》,谭其壌主编;〉 3.《唐才子传》

4.《旧唐书》、《新唐书》中华书局出版 5.《隋书•地理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三篇:边塞诗歌(定稿)

边塞诗歌四首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课编选了四首描写边塞风情的唐诗。

《凉州词》中,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描写边塞的酷寒,体现出戍守边防的征人难回故乡的哀怨,但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悲壮苍凉。

《从军行》既表现了戍边战士的愁苦,也抒写出戍边将士决心为国戍边、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使至塞上》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心情和对戍边将士报效朝廷的慰问之意,也抒发了诗人对边塞壮丽风光的赞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西北边塞风雪的壮丽和奇寒,表现了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雪中送别时对友人的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丰富语文积累。【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2.诵读与积累。【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第1课时)【教学建议】 1.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分析这首诗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杨柳”是双关语,既是音乐的曲调,又是现实的杨柳。“怨”和“杨柳”联系在一起,既是《折杨柳》的曲子中有哀怨(本来是离别的哀怨,引申为思乡的哀怨),又是埋怨杨柳不发青。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是对大自然的无可奈何,又是对自己征戍命运的无可奈何。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显然不是客观的事实,玉门关外,也有春夏秋冬,但是在戍边的战士感觉中,这个荒寒的地方是没有春天的。

3.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活动设计

①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②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③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2)学生活动设计

①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②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从军行(第2课时)

【教学建议】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均是表现戍边战士的愁苦。诗歌显得悲中有壮,而且是相当悲壮,相当雄浑,为何我们单单挑第四首呢?请大家仔细揣摩。

2.细细咀嚼,体味意境。

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蔽,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纵观全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

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两句形成鲜明对照。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3.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歌。

使至塞上(第3课时)

【教学建议】

1.整体感知,仔细品味。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本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2.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直”和“圆”构造出的画面,有一种无限开阔的空间,一种苍凉宏大的视野。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3.小结。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课时)

【教学建议】 1.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2.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3.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即”写出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颖,想象奇丽,描写别致,形象优美。用“梨花开”喻雪,传神地表现了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飞动。形象鲜明,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着以“千树万树”四字,更使风雪奇寒呈现出无边的春意。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送客出辕门。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4.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诗从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写送别既表现出真挚的情谊,又显得豪放磊落,毫无悲愁惨淡之感。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草原、大漠、古烽火台等图片。

课件使用目的:感知课文所写地域的风光,激发学习兴趣。2.古诗朗读声像材料。

课件使用目的:以声像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资料要求 1.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2.作者简介及相关资料

(1)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迁居为绛郡(今山西新绛)人。少时击剑任侠,后折节读书。开元初,曾官衡水县主簿。因被人诬陷去官,过了十五年的漫游生活。后为文安县尉。他是盛唐时代重要诗人之一。靳能在他的《墓志铭》中说他“歌从军,咏出塞”,“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可见诗名之盛。其诗情致雅畅,意境壮阔。可惜多已散佚,《全唐诗》仅录其诗六首。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2)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734)登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尉。二十八年(740)任江宁丞。后贬龙标尉。安史之乱时,于流离途中为刺史闾丘晓杀害。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其在开元、天宝时诗名籍甚,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诗多边塞、送别、闺怨、宫怨之作,“绪密而思清”。七绝最为擅长,被后人誉为“神品”。《全唐诗》录其诗四卷。

楼兰:又叫鄯善国。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遮杀汉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前77)大将军霍光遣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这里借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3)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山西太原),其父任汾州司马时徙居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也称王右丞。王维所作大部分是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作品,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又是杰出的画家,而且精通音乐,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常融禅理、画意、音乐之理于诗。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正指出其诗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4)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先世居南阳(今属河南)。天宝三载(744)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曾两度出塞,充安西节度使府掌书记及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入朝为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官至嘉州刺史,后世称岑嘉州。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调,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成就更为突出。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唐才子传》说他这类作品“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七言歌行最为脍炙人口。有《岑嘉州集》。

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是他任判官期间写的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从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写送别既表现出真挚的情谊,又显得豪放磊落,毫无悲愁惨淡之感。3.参考评析资料(1)《从军行》:

有些评论家认为,这首诗当“作归期无日看”,主要表现守边将士的悲慨和“怨愤”。如,明唐汝询《唐诗解》云:“哥舒翰尝筑城青海,其地与雪山相接,戍者思归,故登城而望玉关,求生入也。因言冒风沙而苦战久矣,然不破楼兰终无还期,悲何如耶?”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清黄叔灿《唐诗笺注》云:“玉关在望,生入无由,青海雪山,黄沙百战,悲从军之多苦,冀克敌以何年。‘不破楼兰终不还',愤激之词也。”今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亦云:“写思归之情而曰‘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本意矣。”

(2)《使至塞上》:

这首边塞诗描写诗人出使凉州途中的情景。诗借汉喻唐,歌颂唐帝国的幅员广大、国力强盛,抒发诗人不辞长途奔波,奉命出使边塞的豪情。首联说奉命出使,征途遥远。“单车”,有独当重任之意。暗用汉武帝降服匈奴置属国事,明说路途之遥,隐含对国土辽阔、国力强大的自豪。次联承上写出塞的行程。上句以“征蓬”自喻,下句写仰望所见,“出汉塞”、“入胡天”,叙写简洁,气象阔大。三联写塞外奇观,是千古名句。“大”字突出了沙漠的浩瀚无边,烟之“孤”显出景色的单调,烟之“直”打破了大漠的平面构图,把视线引向苍天黄云而有了立体感,“直”还表现出劲拔之美和初至塞外的诗人的惊奇。“长河”横亘画面之中,增添了画面的活泼感。“落日圆”又把视线引向远方,而且给人以温暖、苍茫的感觉。有限的字句创造了无限寥廓的境界,堪称“诗中有画”。尾联照应首联,仍用汉代典故,表明唐军声威已远震塞外。

第四篇:边塞诗歌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起来看看边塞诗歌,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塞下曲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塞上曲二首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一作塞上闻笛)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和张仆射塞下曲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

特点

⑴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⑵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⑶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⑷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出塞》,王翰《凉州词》。

美学风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第五篇:诗歌各体简史及特点

诗歌各体简史及特点

第一节

基本要点是从诗歌体裁发展去研究诗歌史,而不是从以前的朝代中研究时代特征去研究诗歌史。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要从创作者角度去思考诗歌,而不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去研究诗歌。

朝代史的诗歌研究史告诉我们,诗起于先秦,经诗经为始,楚辞为继,以两汉的五言诗的滥觞,发扬于南北朝时期各文体的完备,最终迎来以唐为代表的诗歌发展高峰,宋元明清都是完备后的细节中,不断分流合并中拓展出来的诗的内容体裁手法等,最终经民国学者诗的风行而影响至今。

如果从朝代史去研究,会发展唐代是一座最高峰,后世的宋元明清都是在其影响之下,或继其风,或另辟蹊径,总之都与唐分离不开,所以就有“唐以后无诗”,“宋以后诗尽”的说法。

这一说法正如我们时下所批评的一样,宋是最高峰,明清无甚发展一样,采用的是一种感性认识,因为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唐诗,你不学诗歌接触不到真正好的明清诗人的集子,所以只能人云亦云,不知道唐以后宋发展的高度,不知宋以后,明清发展的高度。

所以我曾经有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宋以后明清诗人诗作真不如唐宋乎?非也。那么是什么阻止了我们思考的广度,眼光的深度呢? 因为我们是从诗歌史的角度去研究诗的地位,而不是从诗的艺术水平去考量全时代的诗人作品。也许有人说:拿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与明清诗人的作品比较的话,不是把不同时代的人物放一起比较嘛?这是关公战秦琼啊。当然在战场上他们是打不了了。但诗人作品要想打动人,就要打败先它而出后它而生的所有作品,所以需要统观诗歌全史去思考。

在诗歌各种划分中,体裁划分是相对独立的划分,可以单独研究其中发展史,用以判断水平之高下。

在历代写作教法上,历来也以体裁为本,如先学古体后入近体,或先律体后古体后绝句等。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体裁比内容划分更具有稳定性和操作性。这就是从体裁史研究并创作诗歌的跟由。

第二节,诗歌体裁史简介

要讲体裁史,先分体裁。一般以几言为划分:古体之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骚体;近体之五言律绝,七言律绝,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至于我们一般说的绝句,则分古绝,律绝,乐府则分五言七言为主。

1,四言

发展最早也最早推出诗歌一线舞台,起始于《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据称在周朝时贵族间流行,有点像文革时期每句话都以老毛语录开始,而当时就是“不知诗,无以言”,是贵族必修课。其后虽然没有风行各层之间,但中华受诗教自古亦然。必以四言诗《诗经》等为基。而春秋战国时期礼制崩坏,诗教不兴,秦汉两代未有大作,至魏晋时曹操稽康等人四言诗回光返照后,正式退出创作境地,其后四言诗多用于国家祭祀,赞颂君国等,文学意义已然不大。如谢灵运的四言诗,陶渊明的四言诗等,文学意义已然消落,更多是一种意义纪念,四言诗用语古拙,语气助词尤多,气象端严,犹如古之编钟,已经不适应后世表达所需,于是战国两汉让位于五言诗与骚体诗。2,五言诗

五言诗滥觞于西汉,五言虽只多四言一个字,但多出的一个字才真正使得诗歌得到了腾挪发展的空间,句式开始多样,内容含量剧增,这些都不是四言诗所能比拟,五言诗去除了绝大部分助词,而多用实词,腾出了空间给更多内容,于是这时期出现了诗歌史上一个另类的发展,叙事诗的异峰突起,如《木兰诗》《焦仲卿妻诗》,这在后世是一个短板。中华诗歌史重抒情轻叙事,所以叙事诗很少,我们熟知的无非白居易的几篇歌行体,如《长恨歌》,吴梅村的《圆圆曲》 等。

所以五言诗除了几篇外,真正获得后世极力推崇的是《古诗十九首》。而两汉时期为人熟知的是李陵,苏武,班捷妤等了了数人,皆因当时文人的个性淹没在集体的声音中,对文学的独立性意识未到。

所以先秦两汉无名氏作品尤多,除了年代久远,更重要是人们心中对诗重视不够,对作者也就不甚多求。

这时期五言诗多咏集体性问题,类似于词在五代时期的发展。

由于五言初期,其风格不定,用语简朴,词藻单一,远远不如当时汉赋的发展成熟度。只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因为余力为之,五言显得紧凑,思辨性强,也是后世所欠缺的。两汉开出五言花朵,而魏晋南北朝则真正将其结出第一朵果实,无论是曹子建还是鲍照谢灵运谢朓,抑或陶渊明,都从不同方向拓展了诗的内容诗的句式诗的音律。

如果说诗以盛唐为宗,则五古以魏晋为圣。曾国藩编选五古大家,魏晋占其大半,唐后仅选李杜。可见若以五古为限,高峰正在魏晋,其次盛唐。今之学诗者,五古中,曹植鲍照谢灵运谢朓陶渊明是必修,唐后李杜外,尚有王孟,刘长卿,柳宗元,韦应物等人。

魏晋后,唐尚能不变古音,中平中正,犹有韵味,宋后,以七言乐府句式营造五古,连篇累牍,已失五言风味。故而唐后五言让位于七言,诗人多专注于七言,五言多为余力为之,故以五言名家者甚少。五古风格已然多变,总以浑厚,拙古,精丽,质朴为宗,作品参见曹植陶渊明李杜四人作品 3,七言诗

五言于中唐渐为七言所压制,因语言文学发展总是以粗及细,由简到繁,内容句式经五言不断发展拓宽,五言不足以承其变化时,则一再裂变为七言,虽然七言早在汉朝就有张衡的四愁诗出现,但那是个人得领数百年风潮,独自开花而未能结果,正如七言歌行体发展之初便有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直到白居易才有堪与之比肩的合音乐性的歌行体出来。

这是语言运用的发展结果,当五言不足表其意时,七言登上舞台是必然之举。但与五言发展便有数家并起不同,有唐一代,七言古体雄立高峰者不多,李杜两人,加白居易韩愈四人而已,与有唐一代诗歌高峰不合。七言古体按音乐性不同,通常分为,七古与歌行。两者区别多在语言,七古用字雄厚,气势犹重,有排山倒海之力运与其间,有魄力者方可为之,如李白,将近酒,蜀道难,与王十二旅夜有怀等,或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器行,或韩愈的山石。有此筋力者,唐代李,杜,韩,宋苏轼,黄庭坚,陆游,明清人物作品读得少,一时想不起谁了

七古间有四言五言等,主体为七言;歌行体则音乐性很强,一定程度高于近体诗音韵,可读春江花月夜,琵琶行,圆圆曲感受。

歌行体基本四句一换韵,平仄韵互换,而且基本上每句都合律,基本四句像一首绝句,也有齐梁体的句句韵再换韵,歌行体美感来源句子合律,同时四句换韵处自然流畅。

七言古体自登上舞台一直延续到民国现今都是判别一个诗人才力多寡的手段,李白横绝诗歌史便是因其七古横扫千古,雄视百代。杜甫七古多走七古风格,像《丽人行》是为数不多的间有歌行风格的作品,但七古以太白风为宗,后人多以此为标榜,叙事时才多用杜甫笔法。

清末一位七古大家便是龚自珍,也是师法太白,宋代苏轼陆游师法太白,苏轼尚有小李白之称,唯黄庭坚师法杜甫,故而黄视苏陆终差一筹。4,杂言体

准确的说这不是一个真正的体裁,因为不必专学,学会五七言,杂言自然一通百通,喜欢用杂言体的也很少,太白是其中一个。只不过为体裁标榜,才列杂言一体。特点是短小精悍,思维跳脱,手法多纯用比兴。5,骚体诗

这一概念是为了把离骚概括于诗中,而不同属于以上体裁,其又有固有特征:兮。所以列出骚体诗,专备离骚一脉香火。骚体诗语言偏于瑰丽,色彩丰富,句式简单。其起于楚辞,但到唐时方才有所复出,但都不再是重点,只是如四言诗是个体现象了。

下载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朝各时期边塞诗歌的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这四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结合四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诗的大体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品味欣赏诗中佳句,体会诗人丰......

    边塞诗歌的豪情

    边塞诗歌的豪情 作者:陈元德 来源:教发中心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8日 点击数: 164 边塞诗歌的豪情 星海实验中学 陈元德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能表现大唐帝国的盛世气象......

    诗歌鉴赏之边塞

    诗歌鉴赏之边塞 一、概念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多写士人邀功边塞以博取功名的豪情以及奇异壮丽的边塞风光。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

    边塞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主题;2、进一步了解边塞诗,包括诗歌意象、主旨等;3、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教学重难点:掌握边塞诗歌主旨,能运用所学知识鉴赏诗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

    边塞征战类诗歌

    边塞征战、感时伤乱诗歌阅读鉴赏导学卡 张文君 马海林 教学目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4)......

    唐朝边塞诗中的征衣与闺情

    唐朝边塞诗中的征衣与闺情 欧敏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11级汉语言1班010111037 ) 摘要:示之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意象寄寓了诗人的情感,运用意象成为中国古代诗歌......

    各时期入党誓词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入党誓词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各时期入党誓词都庄严凝炼红军时代严守机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

    边塞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边塞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广东高州中学崔华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边塞诗的独特意象。 2、体味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3、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