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从农民工到发明家

时间:2019-05-15 09: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4从农民工到发明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4从农民工到发明家》。

第一篇:6.4从农民工到发明家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焦点访谈):有这样一位农民工,曾经长时间在建筑工地干活,他心里始终有一个人,这就是鲁班。在他看来祖师爷鲁班留下了东西,他也要留下一些东西。凭着这股劲,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凭借着不懈地钻研和努力,独创了一项技术,并因此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填补建筑领域空白的技术叫“赵氏塔基”,发明者叫赵正义。

把名字留给后人

66岁的赵正义说要像鲁班一样,把发明创造和自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永远留给后人。

赵正义真的留下一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成果——“赵氏塔基”技术,专业名称叫“桅杆式机械设备组合基础”。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传统塔吊设备基座都是一次性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座,塔吊拆装一次基座就报废一次。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清除成本又很高,报废的塔吊基座只能被深埋地下。每年,我国因此浪费掉的水泥有100多万吨,钢筋20多万吨。而赵正义发明的“赵氏塔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随时组装拆卸,能搬家,能反复使用。

赵正义现在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有一家自己创办的企业,但他以前只是众多农民工中的一员。1962年,赵正义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北京市昌平县昌平镇务农。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让家里的生活变好一点,30岁的他开始学艺做了一名泥瓦工,奔波在昌平的不少建筑工地上。因为好学,爱钻研,技术上又总喜欢有点创新,在打工的20多年时间里,一路从瓦工班长,质检员,干到了建筑公司的施工队长、项目经理。而1997年,他发现传统塔吊基座的弊端希望改进的时候,还只是昌平一家建筑公司的技术部经理。

要研究塔基,需要具备包括混凝土、各种力学、钢结构在内的至少7、8门专业知识,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初中学历和农民工身份有过一丝退缩。1997年,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一头扎进了这个对他来说并不熟悉的建筑机械领域。

从1997年到现在,赵正义把跟塔基设计相关的所有知识一点点啃下来,一路自学,成了多门知识兼收并蓄的“杂家”。

天下没有过不去的河

2001年初,赵正义当时所在的建筑公司要转制,老总给了他两个选择,放弃塔基的研究,安心当个拿年薪的主管;要不就内退,每月只能拿800块钱的内部退休金。老赵过不去心里的坎儿,他严肃地对家里人说:我奋斗了三年的技术成果不能变成一堆废纸。他白手起家,创立了专门从事“预制混凝土塔机基础”的公司。拿到营业执照的那天,他骑着自行车走了二十多里地,来到了老母亲的坟前,他说,那是一次他跟母亲两个人的“誓师大会”。

赵正义说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下没有过不去的河”。话虽这么说,可是搞技术开发就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稍有闪失就会血本无归,老赵的一意孤行一下子让家里陷入了窘境。因为刚开始的研发没有任何经济效益,老赵花了50万注册的企业从2001年到2006年都只有投入,没有盈利。

就是这样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换代,让赵正义设计的塔基在业界掀起了一场塔基技术的革新。他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赵氏塔基”申报了102项专利,其中49项是发明专利。2004年,“赵氏塔基”被列为原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11年,“赵氏塔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带着荣誉再次来到母亲面前时,老赵忍不住又一次落下眼泪。

赵正义没有让母亲失望,也没让自己失望。截至目前,“赵氏塔基”技术已经推广到全国23个省、市的52个地区。如今已经66岁的赵正义还没想过要退休,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赵氏塔基”技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赵正义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如果说他有什么与众不同,就是更爱钻研,更不服输,更能坚持。由于他长期在一线,这让他更容易发现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而琢磨出解决的办法。老赵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取得怎样不平凡的成就。用赵正义自己的话说:“谁都可以创新,谁都可以超越,谁都可以成才!”

第二篇:从农民工到焊接技术专家

从农民工到焊接技术专家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农民工徐龙杰事迹

学习——由于家境所迫,初三辍学。母亲患了胃癌,爸爸在镇上一家小厂上班,但工资开不了。1994年5月,徐龙杰作为农民工来到了中油化建。他拼命地学习。

徐龙杰毅然走出农村到城里务工,目的就是为了多挣钱,来改变家庭的生活。1994年5月,徐龙杰来到了中油化建公司当上了一名电焊工。

中油化建公司是吉化集团公司所属一家主营业务收入十几亿元的大型建筑企业,工程遍布国内外。第一次走进这样一个大企业,壮观的施工场面使徐龙杰受到很大的震撼,全新的生活开始了。他感觉到在这样大的企业里“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徐龙杰有幸遇上了一个好师傅---王喜江。他知道徐龙杰对学技术的愿望很迫切,就不断地将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使徐龙杰在同来的青年人中崭露头角。

焊接是技术性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名合格的焊工,要有大胆试验、勇于创新的精神,更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徐龙杰白天练技能,晚上啃书本。他当时的月工资只有90多元,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来购买专业书籍。《焊接工艺》、《焊工手册》、《熔焊原理学》、《金属焊接学》、《机械原理》、《电工基础》、《埋弧自动焊》、《焊接设备》、《焊工技能》和《机械制图》等十余个门类的100多本专业书籍相继摆上了那张简易的书桌,他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学习。徐龙杰是个有心人,施工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他就认真地记在小本子上,晚上再查找技术资料。几年下来,光学习笔记就记了6万多字。一间寝室八个人,常常是别人已经休息了,他还在学习。为了不影响别人,走廊便成了他的书房。赶上施工旺季,白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飞溅的焊花透过面罩把眼睛打得生疼,晚上看书时间长,眼泪就控制不住往下流。徐龙杰想了一个办法——先闭上左眼,用右眼看书,累了再轮换过来,就这样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夜晚。他在车间的走廊里读完了三、四个版本的《焊接工艺》、《熔焊原理》等专业书籍,不仅掌握了电焊工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掌握了一些只有在大学才能学到的焊接理论。

一个让徐龙杰梦寐以求却又不敢奢望的梦想实现了。2001年,中油化建公司保送徐龙杰到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专业学习深造。他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休息日,同学们都去逛名胜古迹,而他却带着问题找教授请教答案,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焊接领域的发展方向、先进的焊接方法和工艺设备,使自己的焊接知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习期间,除了日常的课程外,他还选修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高级语言等课程,在取得大专学历的同时,他还拿到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合格证书,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深深地感受到生活是这样的充实。

成才——从市里到省里、从省里到国家,徐龙杰一次次参加比赛,一次次获奖,一次次为企业赢得荣誉,他的技术也一次次得到提升

徐龙杰成功了,徐龙杰也成熟了。作为一个农民工,他从没想过自己能有今天这样的辉煌。

1999年,徐龙杰参加吉林市焊工技能大赛,获得氩电联焊第一名,中油化建公司授予他“双技明星”称号。

2000年,徐龙杰参加全国焊工大赛选拔赛,获得中油系统第一名。

2001年,徐龙杰参加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五届焊工技术比赛,获得前10名。

2002年,徐龙杰被吉化集团公司授予“岗位技术明星”称号;中油化建公司授予徐龙杰十大农民工标兵称号。

2003年,徐龙杰参加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选拔赛,获得电焊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第一名、焊工组第一名;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决赛(CO2气体保护焊),获得优秀选手奖。

2004年,徐龙杰获得吉林市十大职业技术能手、吉林市青年创业明星、吉林市企业拔尖技能人才称号;获得省、市五一劳奖章;获得首届中国十大青年学习成才奖。

2005年,徐龙杰参加全国焊工大赛,以优异的成绩,为中油化建公司、吉化集团公司、中油集团公司赢得新的辉煌。

3月17日、4月8日,徐龙杰两次参加中油集团公司焊工选拔赛,两次取得第一名,成为中油集团公司参加全国焊工大赛的主力队员。

4月17日—4月21日,全国第七届焊工技术比赛在首 钢举行。高手云集,群雄逐鹿。一些单位的选手赛前训练达半年以上,徐龙杰因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高强度训练。时间紧迫,过度劳累使他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他不得不带病参加比赛。在强手面前,他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带着病痛坚持到最后,获得A组总分第二名,其中:获得板状仰焊单项第一名、管水平固定加障碍单项第二名、理论考试第二名、管45°固定单项第三名。以徐龙杰为主力的中油代表队在团体比赛中以总分2257分的成绩取得A组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徐龙杰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他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被中国焊接协会授予全国工程建设系统优秀焊工称号;被中油集团公司授予技术能手称号。中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郑虎在接见他时说:“你是咱们中油公司的焊接专家,今后要在开发焊接新技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徐龙杰勤奋好学,学的东西越多,本事越大,遇到和发现的问题也越多,创新的欲望也越强烈。12年的工作生涯,他谱写了故障排除、设备改造、工艺创新“三部曲”

单位的领导说,一样的设备,为什么在徐龙杰的手里就变得那么得心应手,他用的设备就不爱出毛病吗?徐龙杰是一个有心人,他不仅懂操作,还懂设备的机械原理和设备维护保养知识。他的爱好是遇到问题一定要弄懂弄通。单位的埋弧自动焊机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延迟控制指令和不能及时停止的情况。问题到底在哪里?徐龙杰从控制系统开始逐项检查,当检查到变速箱时,他发现齿轮噪音过大,便打开了 变速箱,看到齿轮严重磨损。通过更换齿轮解决了长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单位的CO2气体保护焊机的焊枪经常损坏,按一般的惯例焊枪损坏便报废换新的。徐龙杰看到这些报废的焊枪,就产生了一个修复的想法。经过他反复琢磨和试验,先后修复焊枪20多把,节约了10000多元的费用。

徐龙杰是一个爱琢磨的人。他发现埋弧焊机在焊接工件时伸臂运行轨迹和焊缝总是不容易对正,多少年来都是靠人工去移动焊机。焊一个工件,反复调整七、八次,不但费时费工,而且很难保证焊接质量。他对着这台设备苦思冥想,用曾在职高时学到的机械原理、函数计算等知识,从设备调整伸缩度开始研究,一遍遍画机械结构示意图画,一遍遍地计算和操作实验。通过徐龙杰的改进,可以准确地将焊机伸臂运行轨迹与焊缝一次对正,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焊接合格率全部达到99%以上。师傅王喜江看到他解决了多年来没解决的一个难题,兴奋得逢人便夸。

单位在苏丹承揽了一批大型石油储罐的现场制作安装任务,储罐的大角缝焊接是施工的难点。有的企业用手工焊,有的企业采用进口的角平焊专用焊机,价格昂贵。徐龙杰经过考察,决定对单位的国产自动焊机进行改造。购买了轴承、滚轮等零件,组织制作了两套焊机导向机构。把这些部件运到苏丹的现场,他在国内通过网上指导现场安装和实际操作实验,最后取得成功。仅此一项节约设备采购费用8万元,与手工焊相比,提高工作效率3倍。

徐龙杰多次研究和改进了自动焊接的工艺和方法。先后研究和试验成功了压力容器筒体与椭圆封头自动焊接操作 法、筒体与锥形封头自动焊接操作法、筒体角焊缝自动焊接操作法。这些方法的推广和应用,都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焊接质量。他经过反复试验,改进了埋弧自动焊机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使焊接厚度由14-16mm扩大到8-20mm,并且保证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99%以上。徐龙杰改进了不开坡口的薄壁不锈钢双缝弯头焊接工艺,达到了一次探伤合格率100%,他还创造了换热器管板焊接一次合格率100%的纪录。

奉献——吉化培养了徐龙杰,他知恩回报,他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渴望更多的年轻人和他一样成长。一个农民工走上了讲坛,踏上了一条由个人成才到带领团队成才之路

时代呼唤人才,企业的发展更需要大批人才。徐龙杰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作为一名高级工人技师、焊接方面的拔尖人才,他愉快地接过了单位领导给他的一项新任务,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焊工。他说,我的愿望是把我在外出比赛和进修当中学到的东西全都教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在我的基础之上有新的提高。

单位参加兰州石化项目施工,急需3名哈氏合金焊接工人。时间紧迫,手边没有供培训用的哈氏合金材料,徐龙杰就找来了替代材料,直接进行高难度的强化训练。3天时间培训结束奔赴现场。这3名经过徐龙杰培训的焊工,如期完成了2000米哈氏合金管线焊接任务,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100%。3年来,徐龙杰采取办班讲授理论知识,现场实际操作示范,手把手地指导操作等形式,先后组织了初级培训、中级培训、高级培训、新工艺新材料培训、哈氏培训等,共培训150多人次。他所培训的新员工都拿到了不同等级的压力容器焊接资格合格证。

2005年4月,徐龙杰从北京比赛回来就感到身体不适,带着病先后去了宁波、沈阳和大连,为单位赴国外施工考察设备,紧接着又承担了出国焊工的培训任务。这时他的病情已经加重,每天下午2点多开始发烧,高达39度多。但他为了不影响培训,员工能按时出国,强忍病痛坚持着。直到6月末培训结束后,到医院检查原来不是感冒,是患了胸模炎,胸部抽出积水2000多毫升。领导和同事们都到医院看他,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在全国焊接大赛的选拔赛期间,南方一家外资企业向徐龙杰开出了各种优厚待遇想把他挖走,被他婉言谢绝了。这样的事发生过多次,每一次他都不为所动。参加全国焊接大赛回来,单位奖励他5000元。拿到奖金后,他的心里很不平静,他要为他的单位做点什么。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向同事捐赠书籍的方式,买来了1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书籍100本,在2006年春节前交到同事的手中。

第三篇:《话说温州》李毓蒙——从缝纫工到发明家

从缝纫工到发明家李毓蒙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提起李毓蒙,在瑞安乃至温州,几乎无人不知。是他,发明了我国第一台弹棉机;又最早在浙南大地创办机器制造厂、最早申报产品发明专利和注册商标、第一个在国际博展会上得奖;最早在内地外埠开设产业窗口与连锁企业,最早在我市造出内燃机……一连串的“第一”与“之最”,印证着这位传奇式人物敢于创先与拼搏的精神。在他发明弹棉机9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历史,这不仅值得人们缅怀与尊重,更加激励后人自主创新与艰苦奋斗。

“我的弹棉机成功啦!”

1916年初夏,在瑞安城郊的乡间小道上,有位衣冠不整、蓬头污面的青年人,一边疾跑,一边高呼:“成功啦!我的弹棉机成功啦!”喊声充满亢奋与狂喜,不了解情况的路人,还以为他精神错乱了。当他一口气跑到那低矮的小平房,把这个喜讯告诉母亲时,老人家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他拉着母亲与邻居好友到他的研制弹棉机的现场——离村二里之外的玉泉寺内参观。

眼见为实。只见这架崭新的弹棉机,用脚一踩,随着齿轮的转动,“吃”进去片片皮棉,均匀地吐出来一簇簇松松软软的棉絮。“这机器真好,比手工弹棉工效提高10多倍”,众人赞不绝口。于是,我国第一台铁木结构、封闭式、三桶脚弹弹棉机终于问世了,发明者是东山车头村小裁缝李毓蒙,时年27岁。

也许人们难以想象,一个小裁缝怎么与弹棉机的发明联系在一起?说来话长,出生农家的李毓蒙,3岁丧父,母亲只好到城里当佣人,小毓蒙在亲友的帮助下读了几年私塾。13岁拜师学裁缝,他天资聪慧,心灵手巧,富有创造,学徒期间,年仅14岁就从佛殿庙寺的雕梁画栋受到启发,创造出“龙凤盘纽”的新服饰,点缀在新娘的嫁衣上,风靡一时,使其裁缝铺因此走红。

18岁那年,李毓蒙出师回老家开了一间裁缝铺,凭他的手艺,生意挺不错。由于天天与棉布、棉线、棉絮打交道,深知加工棉絮的艰难。“身背大木弓,槌敲牛筋绳,一天六七斤,累得腰背疼,棉绒满天飞,喷嚏打不停,清早少年郎,夜晚白头翁……”这首民谣就是真实写照。

李毓蒙想制造一种机械,使弹棉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为了筹措试验的经费与材料,他竟卖掉祖传的三亩薄田换成三百大洋,还拆了旧板壁作木料,差点兄弟反目;为了绘制机械图纸,他东奔西跑,访亲探友,拜能者为师,且苦思冥想以致饭菜无味,似痴如狂,几度累倒,卧床不起;没有制作工场,就借破庙栖身。他集木匠、铜匠、铁匠于一身,单枪匹马,历尽8年风风雨雨,终于获得成功!

“双麒麟”誉满全国

弹棉机制试成功消息很快传遍浙南大地,文成一家棉花店老板闻讯赶来参观,见此新玩意轻便、操作简单,立即拿出银元作为定金,要买下这台新机器。李毓蒙下决心,要创办一个弹棉机加工场,可是仔细一算,起码要800银元。他走门串户,拜奶奶、求爷爷,仍无人响应,又跑到温州城里,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援助,可有谁会理睬这个乡巴佬呢?当他求助无门,十分懊丧地来到小南门码头准备返回瑞安时,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新念头,情不自禁地向过往的旅客高喊:“我叫李毓蒙,我发明了弹棉机,现在没有铜钿办厂,谁肯拿出800个银元与我搭股分红……”他像祥林嫂一样重复着自己的声明,尽管吸引不少围观者,但大多数人只是把他当作“癫人”(疯子),看热闹而已。

此时,一顶轿子打那经过,轿中一位中年男子正探头张望,毓蒙认为坐轿的肯定有钱,急忙走过去又重复一番自己的心愿。中年人笑道:“你要去瑞安吧,我们同路,还是上船再细谈。”这位中年人是瑞安名流、清末大名鼎鼎的“洋状元”项骧,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当时正返乡省亲。在小河轮上他听罢毓蒙的一番陈述,深为眼前这位眉清目秀青年的事迹所打动,翌日清早他亲临东山乡进行考察后,更加赞叹不已。于是800银元的办厂资金很快得到解决,一座占地一亩左右(7间平房)的“李毓蒙制造棉絮机器厂”正式亮牌,此为温州地区首家机械制造企业,诞生于1917年6月。

若说乡贤项骧倾力相助李毓蒙圆了“办厂梦”,而另一位叫项沇同的乡贤,又使他的企业站稳脚跟,冲出温州,迅速占领全国市场。此人为毓蒙念私塾时同窗,他留学日本回国后,听说毓蒙发明了弹棉机,便去道喜叙旧。交谈中,便开门见山说:“蒙兄,你发明弹棉机是件了不起的事,也是瑞安人的光荣。按国外做法,对自己的发明要申请专利,产品还应有注册商标。这样,别人就不能生产相同结构原理的弹棉机了。”尽管李毓蒙似懂非懂,还是按照高人的指点,给弹棉机取得好听的名字:“双麒麟。”麒麟为神话中的动物,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双麒麟便是好上加好,喜中有喜的意思。

1921年春,毓蒙赴京(时称北平)前往中央政府农商部申请弹棉机的专利和注册商标,在乡贤项骧和林大闾(农商部司长)等鼎力协助下,一举成功,并荣获一枚金牌。家乡父老闻讯后,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还专门放映了一部无声电影以示庆贺。

此后,“双麒麟”牌弹棉机先后参加在上海、南京、杭州等举办的国际性博展会,均荣获优等。一时间,声誉鹊起,驰名中外。这也是我市工业产品在全国首次获此殊荣。

温州机械工业先驱

“双麒麟”弹棉机名声远播,销路很快打开,特别是长江两岸的产棉区,江苏松江、常熟、昆山以及江汉大平原尤受欢迎。李毓蒙抓住商机,先后在上海设立营销窗口——棉机销售所、发行所,其产品辐射到全国各地。

尽管设在东山乡的老厂不断扩大规模,购置大小车床、刨床和钻床,并增设翻砂车间,但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1925年,李毓蒙将棉絮机器厂整体搬迁至温州市区小南门,并接纳项荫轩、吴银泉、王子竹等工商界人士投资,联合创办温州毓蒙铁工厂(温州冶金厂前身),厂房面积达2000平方米,人员增至100多人,而且开始试制单缸卧式引擎(12匹柴油机)以及碾米机、轧糖机、打面机、立式锯板机等机械产品。当时,小南门一带设有碾米厂、锯板厂、布厂、草席厂、发电厂以及内河轮船等,毓蒙铁工厂的建立,更加促使现代工业产业聚群与崛起。并被史学界称为“温州现代工业的摇篮,”李毓蒙无愧是现代机械工业先驱者的杰出代表。

正当李毓蒙潜心打理机械制造业发展之际,原先为他门下的学徒羽毛渐丰,纷纷自立门户,继续从事弹棉机生产。什么双狮、地球、聚宝盆、狮球等杂牌产品纷纷涌向上海市场,且出现鱼龙混珠,冒牌伪劣、互相杀价、倾轧现象。李毓蒙对此深感焦虑,但他念师徒之情,并不急于运用自己的专利和商标权去打官司,而是设宴把各家弹棉机厂的老板们召集一起,语重心长地指出:办企业、做生意,必须讲究产品质量,决不能以次充好、粗制滥造、肆意杀价,否则不仅坑害用户,而且有损咱温州(瑞安)人的声誉。

李毓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各厂家经过3天商议讨论,决定由毓蒙、华昌、庆华、兴华等主要厂家在上海南市万豫码头设立毓蒙联华公司,公推李毓蒙为公司总经理,各厂家均作为下属企业,由公司统一经营、统一商标、统一价格……联华公司建立后,大有起色。年销量突破500台,还推销砻谷机250台,销售额达数十万银元。毓蒙联华公司乘势而上,又在长江重镇——湖北汉阳创办联华棉机分公司,从瑞安抽调技术骨干,在异地开发棉机产业,很快拓展了销路,第一年销量达700多部,超过上海公司的销售量,翌年企业员工达

190人,弹棉机销量达1400多台。

科技育人名垂青史

李毓蒙先生不仅是温州近代科研活动家,而且还是工业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现代工业,他从自身的体会中深感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非常重视科技人才的教育与培养。

1937年10月,李毓蒙从外地回乡调查棉机从业人员生活状况时,发现家乡儿童读书难,立即掏出腰包,一所“私立毓蒙完全小学”即出现在飞云江北岸。该校5个班级,7位教师,百余名学生,学生入学一律免费,其教学经费由他的所办企业支付。嗣后,又由他出资800银元赎回海涂荒滩,以租金作为办学资金,直至解放后,该校易名东山中心小学。

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李毓蒙依然不忘培养工业科技人才。1941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立案,由他出资创办了温州市第一所职业技校——私立毓蒙工业职业中学。一时办学经费困难,他倾其所有,一切因陋就简,选址东山,将棉机老厂房改建为教室、礼堂,利用旧机床、铸工炉具、机械设备作教学用具,并选派本厂的技工传授生产知识和实践示范,力求学以致用。这所5年制的职业中学,除设普通中学的文、体、数、理、化与外语外,还增设机械学、机械制图、工业材料等学科,学习车、钳、铸造等操作课程。

抗战期间,瑞安3次沦陷,学校几经搬迁仍坚持上课,有时因资金困难,一时发不出工资,也无一教师离校。老校友、原镇海石油化总厂(浙江炼油厂)总工陈润斌说:“毓蒙工校是温州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我在母校学了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内燃机原理、高等数学等学科,为后来进一步的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筹集办学经费,毓蒙先生可谓费尽心思。当他五十岁华诞时,不少学徒亲友准备筹款为其祝寿。他得知后,即把自己照片洗印数百张,在背面题上一首打油诗:“毓蒙颠颠五十春,学校经费时常空,请君稍助一点力,培植人才各为功”。接到照片的人,便纷纷慷慨解囊,缓解办学燃眉之急。时至解放前夕,社会经济萧条,办学经费越来越困难,于是他求助于旧友余毅夫先生,将毓蒙工校迁至温州南郊大平寺,动员温州各界知名人士20多人为校董,每校董出资5000元,作为办学常年经费,学校易名“旧温属联立工业职业学校,”后又改名为“浙江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直至解放后,由温州市政府接办。军管会派胡显钦任校长,改称为“浙江化工学校温州分校”。1955年学校迁往杭州,并入浙江化工学院(即浙江工业大学前身)。

如今,一座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题名的“李毓蒙先生纪念馆”屹立在飞云江畔,人们仍在传扬着李毓蒙这位“伟范垂青史”的发明家的光辉事迹。

第四篇:中国古代发明家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鲁班和他发明的工具

鲁班,山东人,现在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在航天业,他发明的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在军事科学,鲁班发明的云梯(重武器)、钩钜(人们现在还在使用)及其它攻城的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鲁班很早就被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很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他生于公元前507年,姓公输,名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人们称他鲁班。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就拿锯的发明来说吧。有一次,鲁班在完成一项紧急的建筑任务时,领着徒弟上山一连伐了好几天树,但因伐木工具落后,所以他们起早贪黑,挥动斧头,可是木料还是供应不上,他心里非常焦急。一天天刚亮,鲁班在干活时,一不小心被丝茅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生满了锯齿般的牙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

他把毛竹劈削成条,在上面刻了很多像丝茅草叶和蝗虫板牙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锯出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皮上的锯齿不是钝了,就是断了。鲁班想,如果用铁条代替竹条,就会很坚硬耐用。于是他马上请铁匠打了一个有锯齿的铁条,再用它去拉树,真是锋利极了。这就是锯的发明。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1 / 16 柯妍

鲁班创造了木匠划线用的墨斗,那是他看到母亲裁衣服时,用一个粉袋划,受到启发的结果。墨斗刚做好时,鲁班每次弹线,都得请母亲帮忙,捏住墨线的一头。有时,母亲正在做衣服或煮饭,也不得不放下,赶来帮忙。有一天,鲁班母亲对他说:“你做个小勺子,不就可以代替我捏着墨线了吗?”鲁班一听,对呀!他很快做成了一个。从此,一个人就可以弹墨线了。直到现在,木工师傅们还把这个小勾子叫“班母”呢?

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巧妇,经常帮鲁班干活,鲁班刨木料时,妻子在对面抵着。这样,浪费人力,有时还抵不住。于是她在鲁班的工作凳上钉了个木橛子,顶住了木头。鲁班再刨时,稳当多了。这样,她也可腾出手来干别的活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橛子叫做“班妻”。

鲁班是个木匠,使用斧头砍木料的技术很高,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又平又光还是很难的。为此,鲁班又做了一把薄斧子,磨得很快,砍起来比以前好多了,可还不理想。

鲁班见农人用耙子把地耙得很平,他从中受到启发,回家便制了一把平刃平面的刀,上面盖了块铁片,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把刀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推了十几下,木头的表面又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 16

柯妍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头砍可强多了,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不上劲,鲁班又做了一个木座,把窄刀装在里面。刨子,就这样诞生了。

鲁班长年四处奔波,给人干活。这一天,他忙了一天,坐下来休息等东家做饭吃。但见这家人拿来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因为麦粒是椭圆的,用劲小了,砸不碎;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有劲使不上。当时,人们都是用这种办法将麦粒捣成面粉。鲁班看在眼里,想着改进这种笨重的捣麦方法。

又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婆捣麦子。老太婆年岁大了,举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里研着麦粒。鲁班走过去一看,石臼里的麦粒有不少已经磨成了粉。鲁班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回到家,他找来两块大石头,把石料凿成两个大圆盘,又在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个大石盘,上面凿个洞,并安上木把,将两个石圆盘摞在一起,凿槽的两面相合,中心装了个轴。他在圆盘的中间洞上放麦子,然后转动上面的石盘,麦粒从洞眼漏进两个石盘之间,很快从两石盘缝里转出来变成面粉。这就是两千年来,在我国农村曾经广泛使用过的石磨。

鲁班并不是生来就能发明创造的天才,而是因为他生活工作在劳动人民之中,他的发明创造,也就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鲁班的名字,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3 / 16 柯妍 张衡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

我国天文学发展的历史是悠久的。到汉代已有盖天、宣夜和浑天等学派。盖天说认为,天如盖,盖心是北极,天盖左旋,日月星辰右转。宣夜说认为天无定形,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并不附着于“天体”之上。浑天说认为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天地乘气而立,载水而行。

宣夜说后来不幸失传了,盖天、浑天两说并行,竞相争鸣,比较科学的浑天说渐占上风。同时,观测天象的仪器也不断出现,如武帝时洛下闳制造了浑天仪,宣帝时耿寿昌又造了浑天仪,和帝时崔瑗的老师贾逵更制造了黄道铜仪。

张衡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任太史令后,他更加勤奋地“研核阴阳”,终于“妙尽璇玑之正”。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一件成就空前的铜铸浑天仪,被张衡造了出来。

浑天仪主体是几层均可运转的圆圈,最外层周长一丈四尺六寸。各层分别刻着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还有“中”、“外”星辰和日、月、五纬等等天象。仪上附着两个漏壶,壶底有孔,滴水推动圆圈,圆圈按着刻度慢慢转动。于是乎各种天文现象便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件仪器被安放在灵台大殿的密室之中。夜里,室内观仪人员把某时某刻出现的天象及时报告给灵台上的观天人员,结果是仪上、天上所现完全相符。

铜仪的两侧附有玉虬(龙)各一,吐水入壶,左为夜,右为昼。壶上分别立着金铜仙人和胥徒,“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时早晚”。更有妙者:台阶下还有内装机关与两壶相联的瑞轮、荚,靠着滴水的推动,依照月亮出入圆缺的变化,不停地旋转开合,表示着朔、望、弦、晦等日期,有如活动日历一般,可见这件浑天仪及其附器,与近世的假天仪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此仪诞生的前一年,张衡先用竹篾制成一个模型,名曰“小浑”,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校正,然后才铸作大仪。浑天仪是张衡血汗的结晶。他接着写了《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本说明书,又撰成《灵宪》一部,绘制《灵宪图》一份。在这些著作中,张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天文学理论,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他认识到太阳运行(应是地球公转)的某些规律,正确解释了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他指出在中原可以见到的星有2500个,与今人所知略近。他经过对某些天体运转情况的观测,得出一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结论,与近世所测地球绕日一周历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的数值相差无几。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4 / 16 柯妍

由于研究天文、律历和制作仪器,张衡对数学的研究相应地加强了。在制成浑天仪后,他写成了《算罔论》,要“网络天地而算之”。他用“渐进分数”之法,算出圆周率为十的平方根,为3.16强。这比《周髀》所记载的π=3的数值大大进了一步。直到五-七个世纪以后,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家才得出这个数值。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张衡转任公车司马令,总领天下征诏之事。他没有被繁杂的公务所淹没,举足走进物理学和机械制造学的领域之中,并且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就。他成了当时首屈一指的机械制造专家,被人呼为“木圣”,所造器物之精妙,无与伦比。他运用差动齿轮原理,造出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他还精心制造出一只木鸟,“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这简直是当时世上绝无仅有的一架木制“飞机”!可惜其实物和详细造法,也像他的许多杰作一样,后来大多失传了。

张衡还制造出一种测影仪器——土圭,用来研究天文、地理。他绘制成一幅《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朝。他善画山水、动物,与赵歧、刘褒、蔡邕(文姬之父)同为东汉四大画家。他对音乐舞蹈等艺术也有精深研究。如在《观舞赋》里,他曾这样巧妙地形容舞蹈演员的舞技:“连翩络绎,乍续乍绝,裾似飞鸾,袖如回雪”。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5 / 16 柯妍 诸葛亮的创造发明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由于其本身的智慧和《三国演义》一书的渲染与宣扬,诸葛亮在民间成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还发明了孔明灯、手推车(木牛流马)和改良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

传说中他还发明了馒头。

一、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因此诸葛亮对旧式车辆加以改装,称为”木牛流马”。据说”木牛”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马”有方囊二个,每个可以装米二斛三斗,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其实”木牛”即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独轮车,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动。

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粮”,第六次北伐”以流马运粮”的史实可知,”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二、八阵图

由于后世的附会臆测,加上小说戏剧的夸张渲染,八阵图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八阵图只是古代作战时用以掩蔽士兵及阻碍敌军的防御工事或军事阵法,在战国时已经出现,山东临沂县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就有《八阵篇》的残简。因为蜀国多山,军队以习于在山林作战的步兵为主,一旦北上中原,便很难与魏国的骑兵抗衡。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将古代的”八阵”加以变化,成了后世所说的”八阵图”。八阵图纵横各八行,用辎车作为主要掩体,以鼓声和旗帜等指挥军队,可以变化许多阵法。不过因年代久远,其具体内容已残缺不全了。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6 / 16 柯妍

三、连弩

所谓”连弩”,类似架设在兵车上的武器,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的弓箭,在当时是很厉害的武器,为诸葛亮根据旧有的技术所制成,一次可以发射十枝箭,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唯一缺点是需要七、八名连弩士才能拉动弓弩。此外,”八阵图”必须配合”连弩”使用,即敌人冲入阵内后,近则短兵相接,远则靠”连弩”来进行射击。

蜀兵虽少,而能六出祁山,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应战,又如建兴九年,魏将张合被蜀兵射杀,皆可证明”连弩”的功效。

四、馒头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7 / 16 柯妍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了孟获,与西南少族民族建立良好关系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对天气变化非常熟悉,但这突然的变化,使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这里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祭供。”诸葛亮想到这些战士,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尸他乡,如今战争结束了,将士们得胜回朝,他们却永远成为异乡孤魂,祭奠他们是应该的。他问孟获用什么作祭品。孟获说:“要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祭供才会平安无事,而且来年肯定丰收。”诸葛亮一听,心里一沉:这些作祟的既然是冤魂,如果再用49颗人头去祭奠,不又是平白无故地增加49个冤魂吗?这样循环往复,冤魂就越积越多,泸水便永无宁日。再说,祭品用人头,这代价也太大了。

诸葛亮决定不以人头祭泸水。他来到泸水边,只见阴气四起,恶浪汹涌,士兵和战马也处在惊乱之中,看来不祭是不行的。当地土人对诸葛亮说:“上次丞相渡泸水之后,水边就夜夜鬼哭神号。从黄昏至天明,从不断绝。”诸葛亮心想,看来罪在我身上,怎么能牵连无辜军民呢,并决定亲自祭供。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亲自摆在供桌上,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至于其中包含着的诸葛亮的爱民精神,那知道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8 / 16 柯妍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

毕升,又作毕昇(繁体作“昇”,作为姓名最好用“升”)(?-1051年),中国北宋发明家,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镇五桂墩村)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毕升于宋仁宋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

活子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

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关于毕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

关于毕升的籍贯,沈括也没有交代,我们只知道毕升死后,他制做的泥活字为沈括的侄子所收藏,从这一点我们推猜毕升和沈家或者是亲戚,或者是近邻。沈括是杭州人,毕升可能也是杭州人。杭州是当时雕版印刷较为发达的地区,活字版在这里发明,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 16

柯妍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传,毕升后人因用活字胶泥伪造钱币被朝廷发现,株连九族,侥幸逃脱之族人遂改姓田、万。如今当地虽有地名叫毕家铺,但田、万姓多,毕姓无。

1990年毕升墓碑在英山草盘地五桂村毕家坳发现,墓地西3公里处为毕家铺,南一公里处的肖家大屋传为毕宰相府,东十五公里处有宰相毕翰儒墓。经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湖北省文管会等单位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等28名专家学者鉴定,确认无疑。

西方的约翰内斯·谷登堡亦于多年后发明活字印刷,但其影响在欧洲更为深远。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10 / 16 柯妍 蔡伦和造纸术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聪明伶俐,讨人喜欢。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宫,时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

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自尽而亡。

蔡伦一生为官46年,一度官尊九卿,地位显赫。在主管尚方期间,经常亲临现场做技术调查,极富创新精神,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但他的最大贡献主要还在造纸方面,是造纸技术革新者。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因此蔡伦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蔡伦利用职务便利观察、接触生产实践,加上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以及手工业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 16

柯妍 中国古代是靠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来记录事物的,西汉(公元前206年一公元25年)初已有用废旧麻绳头和破布为原料制成的麻类植物纤维纸。东汉定都洛阳后,蔡伦深感“帛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决定造出比西汉更好的纸。他总结前代及同代造麻纸的技术经验,组织生产优质麻纸。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到公元二世纪初的东汉时期,中国已经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造纸革新技术。蔡伦的另一造纸术贡献是皮纸制造工艺的探索和推广。麻纸和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基本取代了落后的简帛而成了中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元初元年(公元117年)蔡伦负责监典校订经书,校订完成后要将所抄副本颁发给各个地方官,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抄写儒家经典的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最得力的工具。因此可以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革和推广传播普及都有一定的贡献。中国造纸技术起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进行改进推广,蔡伦是这个历史阶段促进造纸术发展的核心人物,被称为技术革新者、组织者、倡导者和推广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蔡伦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12 / 16 柯妍 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马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人,生活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生卒年代不详。他是我国古代的机械大师。他的不少发明创造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他在传动机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所以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从小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式织绫机的诞生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丝织品最早的国家。可那时所以生产效率还很低。我国劳动人民才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明了简单的织绫机。这种织绫机有一百二十个蹑(踏具),人们用脚踏蹑管理它,织一匹花绫得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来,这种织绫机虽经多次简化。可到三国时,仍然是五十根经线的织绫机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织统机六十蹑,非常笨拙。马钧看到工人在这种织绫机上操作,累得满身流汗,生产效率很低,就下决心改良这种织绫机,以减轻工人的劳动。于是,他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对旧式织绫机进行了认真研究,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式织绫机。新织绫机简化了踏具,改造了桄运动机件(即开口运动机件)。原来的织绫机五十根经线的五十蹑,六十根经线的六十蹑,马钧统统将其改成十二蹑。经过这样一改进,新织绫机不仅更精致,更简单适用,而且生产效率也比原来的提高了四、五倍,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受到了广大丝织工人的欢迎。新织绫机的诞生,是马钧一生中最早的贡献,它大大加快了我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为我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奠定了某础。

龙骨水车的创造

在没有实现电力提水浇灌农田以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广泛使用着一种龙骨水车。也叫翻车。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我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东汉时期,翻车就出现了,据古籍记载,东汉末年有个叫毕岚的人曾有翻车的制造,但那时的翻车还比较粗糙,大抵应该说是我国乡村历代通用的龙骨水车的前身。直到三国时期,机械发明家马钧重新发明创造了一种新式翻车,才使得翻车广泛推广应用,从而形成了从东汉到三国翻车的正式产生。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13 / 16 柯妍 马钧当时在魏国作一个小官,经常住在京城洛阳,当时在洛阳城里,有一大块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老百姓很想把这块土地开辟成菜园,可惜因无法引水浇地,一直空闲着。马钧看到后,就下决心要解决灌溉上的困难。于是他又在机械上动脑筋。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终于创造出一种翻车,把河里的水引上了土坡,实现了老百姓的多年愿望、马钧创适的这种翻车,“其巧百倍于常”,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也能转动。它不但能提水,而且还能在雨涝的时侯向外排水。可见进步之多,功效之高。这种翻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从那时起,一直被我国乡村历代所沿用,直至实现电动机械提水以前,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指南车的再现

指南车是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指南车。据我国古史上传说,4000多年前,黄帝和蚩尤作战,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辨别了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又传说3000年前,远方的越裳氏(在今越南)派使臣到周朝,迷失了回去的路线,周公遂制造指南车相赠,以作为指向工具。这些故事,虽然是传说,特别是蚩尤作雾,更是一种神话,但是我国指南车的发明,实在是极为久远的事情。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就曾利用纯机械的结构,创造了指南车,可惜张衡造指南车的方法失传了。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 16

柯妍 到三国时期,人们只从传说上了解到指南车,但谁也没见过指南车是啥模样。当时,在魏国作给事中官的马钧对传说中的指南车极有兴趣,决心要把它重造出来。然而,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知道马钧的决心后,都持怀疑态度,不相信马约能造出指南车。有一天,在魏明帝面前,一些官员就指南车和马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散骑常侍高堂隆说:“古代据说有指南车,但文献不足,不足为凭,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骁骑将军秦朗也随声附和道:“古代传说不大可信,孔夫子对三代以上的事,也是不大相信的,恐怕不能有什么指南车。”马钧说;“愚见以为,指南车以往很可能是有过的,问题在于后人对它没有认真钻研,就原理方面看,造指南车还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高堂隆听后轻视地冷冷一笑。秦朗则更是摇头不已,他嘲讽马钧说:“你先生名钧,字德衡,钧是器具的模型,衡能决定物品的轻重,如果轻重都没有一定的标准,就可以作模型吗?”马钧道:“空口争论,又有何用?咱们试制一下,自有分晓。”随后,他们一起去见魏明帝(曹睿),明帝遂令马钧制造指南车。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苦钻苦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场争论。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从此,“天下服其巧也”。这充分表现了马钧肯刻苦钻研,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

“水转百戏”研制成功

马钧在传动机械方面的研究,造诣是很深的,成绩也是极其卓著的。“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足以说明这一点。

一次,有人进献给魏明帝一种木偶百戏,造型相当精美,可那些木偶只能摆在那里,不能动作,明帝觉得很遗憾。明帝问马钧:“你能使这些木偶活动吗?”马钧肯定地回答道:“能!”明帝遂命马钧加以改造。没有多久,马钧则成功地创造了“水转百戏”。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使其旋转,这样,上层的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萧,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真是变化无穷。并且这些木人出入自由,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使原来的百戏木偶无法比拟。“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在我国古代木偶艺术中,应该说是非常卓越的创造。它虽然是供封建统治者玩乐的东西,但从另一方面看,马钧已能熟练掌握和巧妙利用水利和机械方面传动的原理。

军事上的机械发明

由于马钧掌握了军事原理,因而他在军事上兵器制造方面也有不少发明创造。从历史文献当中可以证明,他在兵器学方面的精深研究,足以和同时代的军事学家诸葛亮相比。

那时候,魏国和蜀国经常打仗。蜀国大军事家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曾发明了一种可以把箭接连发射出去的连发射远器--连弩。它每次可发数十箭,威力很大。魏军在战场上拣到,颇感惊奇。当时已经年老的马钧看到连弩后,认为这种兵器很好,说:“巧是很巧了,但还有不到的地方,如再改进一下,威力还可增加五倍。”于是,他便将连弩进行了改进,果然效果甚佳。

此外,马约还在原来作战用的发石车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了一种新式的攻城武器——轮转式发石车。原来的发石车,象个大天平,一头挂着一个斗,斗里装满大小石头,另一头挂着许多根绳子,作战时,兵士们一齐用力拉绳子这头,装石头那头就飞快地翘起来,这样,石头就被抛出去打击敌人。这种发石车缺点很多,每发射一次,都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且效果不大。马钧设计的新式轮转式发石车,则克服了这些缺点。它是利用一个木轮子,把石头挂在木轮上,这样,装上机械带动轮子飞快地转动,就可以把大石头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15 / 16 柯妍 接连不断地发射出去,使敌方来不及防御。马钧曾用车轮子来做试验,可以连续把几十块砖瓦射出几百步远(一步约合1.45米),这在当时说来,威力是相当大的。

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就是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也不多见,堪称一代机械大师,当时,有位叫傅玄的文学家曾称赞他说:“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但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没落,马钩的许多发明创造没有得到重视。他的一生,从少年到老年,一直不得志,虽然他曾作过给事中官,但他的工作仍然受到阻挠和蔑视,技巧一直未得到顺利发展的机会。尽管文学家傅玄曾几次在魏国贵族安乡侯曹义、武安侯曹爽那里推荐他,也还是没有受到重视。傅玄对此感慨颇深地说:“马先生的巧,虽古时的公输般(鲁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公输般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可痛心的事。”傅玄的话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多少发明家被埋没了的事实。

马钧对人类的贡献,虽然没有被封建贵族所重视,但他的发明创造却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几千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

中国古代发明家的故事 16 / 16 柯妍

第五篇:从剧本到镜头

从剧本到镜头

每个电影创作者都会在拍摄之前设计一套自己使用剧本的方法,有些人使用故事板,而有些人则列出分镜头表或拍摄地点的平面图来指示摄影机的机位。将剧本转化成电影段落的方法有许多,你的工作方法可能与企划的不同,接下来的建议代表几种为场景设计镜头或故事板的方法,它们可以被形容为一组基于剧本,但不受限于剧本的白日梦训练。

让我们在一本假定的剧本《阿波麦托克斯》(Appomattox)上应用不同的方法,故事背景是美国内战末期李将军(Robert E.Lee)在阿波麦托克斯的法院向格兰特(Ulysses S.Grant)投降的事件。

在读过剧本多次,并且和编剧做过最后的修饰后,导演对大部分的场景应如何调度会有一整体的概念,他已经在剧本空白处写上笔记,把某个特定的想法详细记录下来,最终会把它们转记在单独的笔记本上,包括照片、草图和他搜集的其他参考素材。之后,他去拜访阿波麦托克斯法院和其他地点,并在每个地点拍摄照片。现在导演已经准备就绪,可以为每个场景逐个设计镜头。

设计镜头意味着描述动作的场面调度、景别与镜头的选择,以及摄影机的角度。如果导演使用分镜头表,它可能是这么写的:“全景,用长焦镜头压缩前景与后景,摄影机从微高角度向下俯拍联军队伍,前景有树木,摄影机摇拍一右方入镜的骑兵。”

这些都是对镜头平面和摄影特点的传统描写,然而,导演最终关心的是镜头摄影的质量如何影响场景的叙事效果。为了提高你对视觉与戏剧元素两者之间关系的注意,下面这种将传统镜头以戏剧性的词汇重新造句的练习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下列四项叙述中,影像的特点与叙事的特点彼此吻合,并以问句表现。

1.影像的——摄影机摆在哪里?

叙事的——表达了谁的视点?

2.影像的——镜头的景别是什么?

叙事的——我们与景中拍摄对象的距离是怎样?

3.影像的——我们拍摄的角度是怎样?

叙事的——我们与拍摄对象的关系是怎样?

4.影像的——我们要中断或移动摄影机吗?

叙事的——我们要比较视点吗?

这些问题多少互相重叠,但逐个回答它们,是一种逼着你以新方法看事物的技巧,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它们如何被应用在剧本《阿波麦托克斯》节录的片段中。

镜头计划——第一稿:

在导演参观过场地两次,而且根据预算做出拍片的初步决定以后,他会做出镜头计划。那不仅仅是空想而已,他开始将场景地点的照片和其他研究素材在工作的场地上展开。接着,根据读剧本时产生的想法,做出影像表(不是分镜头表),他可以将这些内容写在卡片上,一张卡片描述一个影像。这个练习相当于自由联想,而且可以涵盖导演对角色的感觉,他们是如何站立的、他们在看什么或场地的外貌如何等。有时候相关的个人经验会浮现在脑海中,比如,导演想起小学时一次打架打输了,以及当时一位朋友脸上同情的表情,他会在卡片上记下这些。最后,导演如果会画画,他会把特殊的镜头、构图的想法或一张极小的略图都画成镜头。

镜头计划——第二稿:

现在导演要求更精确了,我们就以取自剧本《阿波麦托克斯》的范例一,来说明导演工作的一种方法。

○范例:外景,阿波麦托克斯溪北线——中午

我们正位于北军战线的后方,当整排军人看着四个骑兵举着休战的旗子在一片旷野中走过时,他们显得相当安静。其中一 位骑兵就是李将军,排成一

列的军人慢慢分开,让他们通过,士兵们转身望着李将军走向斜坡下方溪边的一排树木,有几位士兵往斜坡下走了几步,看见骑兵消失在阳光斑点闪烁的树林中。

这段描写了李将军向格兰特投降的第一阶段,美国内战时的战线意味着胜与败的分界,所以当南方联盟最伟大的将军走进联军的界限后,那是个不寻常的时刻,北军知道他们正目睹历史的发生,而且可能是内战的结束。这可能是编剧的意图,即从北军的视点来看这个事件。这正是针对我们四个题目里第一个问题的有效选择和回答:表达了谁的视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回答第二个问题:镜头的景别是怎样?全景、中景或特写?或者以叙事性的词汇来说,我们和拍摄对象的距离有多远?这需要一些说明,我比较喜欢用拍摄距离来认定镜头的景别,因为这么做意味着不把镜头的景别看做是包围主体的景框。事实上景框是摄影机另一端一个三维空间的盒子,当我们看到景框的四边,我们就感觉到与主体间隔的距离。因为摄影机是我们的视点,景框的大小告诉我们与动作或主体距离有多远。在剧情片中,外在的距离表现了情感的距离,当我们讲到镜头的大小,我们实际上是讲到了银幕上动作与情感的关系。

因为导演已经决定将第一个镜头当成联军士兵的视点,所以镜头景别—情感距离就代表了士兵在情感上与李将军的疏离。他是场景里戏剧的中心,虽然士兵们可能极为仰慕他,甚至同情他,但他仍是致命的敌人。因此,当李将军经过时,导演对镜头景别-距离的选择从未比全景更近,李将军必须保持着不可理解的姿态,观众必须睁大眼看他脸上的表情,要达到这目的,距离是必要的。

现在导演再来考虑拍摄的角度,在决定了视点和距离之后,他知道摄影机将被放在等待李将军前来的士兵这一排。如果摄影机是以低角度拍摄,也许会造成实际执行上的问题,因为士兵可能遮住摄影机的视野。同时,导演考虑到这排士兵的体验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专注地看着李将军,关注对象相同。因此,摄影机应把士兵都视为一体。由于这两个原因,导演认为摄影机

高度应该是中等高度,大约是7至8英尺高。如此,镜头就能清楚地拍到李将军,同时也将许多士兵涵盖在镜头中。

最后,导演面临的是剪辑的问题(剪辑或摄影机运动),以及视点应不应该转换的问题。导演对场面的感觉是,当李将军在远处出现并向北军移动时,应是缓慢发展的,当李将军来了的话传开之后,也许可以拍几个士兵的特写镜头,但这个场景是严肃的,而且也不应该是急促的。因此,利用一个在升降机上拍摄的长镜头是个不错的选择,摄影机先向下降入人群中摄取士兵的近景,当李将军经过时再向上拉起。作出这个最后的决定之后,导演就定下了镜头拍摄的方法。

下载6.4从农民工到发明家word格式文档
下载6.4从农民工到发明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管理”到“领导”

    从“管理”到“领导”我们先不深究“领导”与“管理”这两个词的内在涵义,先从直观上来看:“管理”是一个缺乏人性色彩的中性词,而“领导”则充满了人情味。不过,这并不是说“管......

    从管理者到领导者

    从管理者到领导者2006年12月20日 8:25来源: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杰克·维尔奇有一句名言,“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也在他新近出版的《大抉择》......

    从管理者到领导人

    从管理者到领导人 [小] [中][大] 《商界·中国商业评论》 ,2006年8月4日,作者:张跃,编辑:,将文章发 送到手机上阅读一个领导人不仅仅是能完成某一项工作,或者是完成一个别的管理者......

    从大学生到造价员

    如果你是新毕业的学生,你是否经常为在学校学了不少理论,可一走上工作岗位面对一个个具体工作却不知如何下手而苦恼?如果你是在校的大学生,是否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感到好奇,想提前揭......

    从学校到社会

    从学校到社会 从学校到社会是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最近我一直无法跨越这道坎,分析到这其中包含两方面:一个是离别的不舍,相处三年的同学还有那熟悉的校园,似乎相见时已经为离......

    《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

    《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 马瑞芳 大家好: 今天早上,我在微信上看到我的一位好朋友转的一篇文章,他转的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信仰》,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有人问赫尔博斯,天堂是什么,......

    从焦裕禄到孔繁森

    从焦裕禄到孔繁森 当祖国大江南北正在传诵一个光辉的名字孔繁森时,另一个曾经响彻中华大地的名字焦裕禄也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焦裕禄、孔繁森---一个,长眠在为之耗尽......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

    第24卷 第1期2008年2月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从《山海经》到《说文解字》 ———论“凤”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 黄交军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贵阳学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