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心得之《静静的顿河》
读书心得
《静静的顿河》之静静的忧伤
大约是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静静的顿河》这篇小说,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读它,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第一次看这本说时因为年纪尚轻,并没有很好的体会小说所阐释的深刻含义,而这次我是在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上读电子书的形式阅读的,用最现代的方式,去体会那一段布满伤痕的历史。
肖索霍夫写《静静的顿河》,写了在红军与百军之间象一把大锯子一样反复切割的高加索地区,和这被“革命”与“反革命”反复拉锯切割着生命和灵魂的哥萨克人......《静静的顿河》对战争、对战争中的人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战争的残酷在肖洛霍夫的笔下更显得撼人心魄。于是明白并不是所有人在面对死的时候都可以无所畏惧 大义凛然,作为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要失声痛哭、跪地求饶,又有什么不对呢?战前他可能就是一个只关心家里那几亩地的当家,目不 识丁,战争不明不白的进行,他不明不白的追随,就像葛利高里一样,就算自己曾经思索着要找到一条道路,可终于还是在被迫做着选择。葛利高里复杂的内心深 处,渴望的不过是一个久违的故乡而已,这竟然也成奢侈。
我曾为书中的许多人、许多事叹息悲伤,甚至热泪盈眶。彼得罗将自己抄好的“护身咒”塞到弟弟葛利高里手中,自己却最终难逃死亡的噩梦;在为祖国而战的战场 上,“钩儿”放走了德国的俘虏,自己却因为红军效力而落得横尸荒野;小米沙特卡搂住父亲葛利高里的脖子,为死去的母亲在他唇上留下深深的一吻……安娜与本 丘克美好但注定悲惨的爱情,葛利高里在阿克西尼亚、娜塔莉亚之间的摇摆与相继失去她们痛楚……这是一首首哥萨克的民歌,唱出的是整个时代的悲歌。
书的结尾,葛利高里回到了家,尽管这个兴旺的家庭已是破败不堪,但他总算实现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心愿:能照顾自己的儿子长大。生活留给他的最后一点是那么残 忍而又美好,不禁想到莫泊桑的小说《一生》的结尾说的:“生活从来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坏。”对葛利高里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看到格里高里那么济济一堂的一大家子,一个一个地死去。看到每死去一个亲人,格里高里的活力就减少一分,直到情人娜塔萨埋在异乡起风的大树下,不得不重新回到顿河边的家乡,这个当年的小伙子已变得形容枯槁的结局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伤。我的无奈是对于社会政治的无奈:一个哥萨克民族在红军和白军的阵地前面临铁锯一样地拉去拉来的政治动荡,政权换了一个又一个,可活活的生命却在生生地减少。
我的无奈也是对于生活的无奈:爱情需要眼泪的浇铸,需要她人的伤心,但这眼泪也太多了些,这伤心使人消陨生命,也太残酷了些,更何况这每一个当局者的爱又是发自心地的而无可指责,这就使无奈更加无奈了。
我的无奈还有一个,那是对于戏剧的无奈:格里高里在生死爱恨地演绎着自己和哥萨克顿河两岸的故事,政治的无理,生命的无情,生活的无序(而同时又是如此的 合理合情有序)……,草原,屋舍,老人小孩,妇女和婴儿,大花帔巾与泥泞的雪夜,露水和马车里的一对新人……。
我只是看着他们,为之喜,为之忧,为之叹惋,为之摇头,因为我溶进不去他们的生活;我只是听着他们,他们说,他们歌,他们吵嚷,他们告诉,因为我尽管不停 地讲话,他们一句也听不见;我只是想着他们,他们经历过的,他们将要经历的和他们不得不经历的,他们不知道我在想着他们,他们在小说和电影中开始到结束,又从结束到重新开始经历,这中间的幸福、欢乐与悲哀,生聚、离散与死别。
我象一个忧伤的局外人,象一个无能的上苍的眼睛,象一个很乖很乖的看世界的孩子——因为,我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一个失去、失去……。除此,我还能干什么?!
所以,我很无奈呀!
接下来,我还有一丝一丝的忧伤。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跳动的轰轰烈烈的生命和忧伤者静如死水的生活;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活跃的明确坚定的信念和忧伤者不知何之的状态;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的完整完美的破碎与损害和忧伤者死寂封闭的完整与完美;
我与其说在忧伤经历了忧伤的格里高里,不如说在忧伤忧伤着的自己……
无奈和忧伤后看着穿衣镜片前自己如此完整平滑的肌肤,想起了格里高里脸上的累累伤痕。动荡的生活给了格里高里动荡不安的欢快跳动的生命,而平静的生活用机 械一贯的程序在消磨着平静无奇的生命。虽然,也许有叫做挫折和打击的时候,但那是不能融化于刻板生活后的思想的苦闷和理性*的落空。这远不是生命在和生活对 话,也远不是生命在和生命交流,也远不是生命在和自然宇宙对挚。而是食者与食品,概念和词语,人和境子在玩;玩什么,玩游戏呀!游戏的实质是对于生活的模 仿,乃至模仿的模仿。
我们的生活如同肖索霍夫所说,是一根刨去了粗糙树皮的光滑裸露的树枝。我们的生活不是生活本身,中间隔开着理性*和感性*的东西。生命被理性*和感性*打磨着;而不是被生命的意志和自然的生活磨砺。
理性的生活,即是传统的观念和“知”的道德指导下的生活; 感性的生活,即是群体的观念和“情”的道德追捧着的生活;
生命的生活,即是个体的观念和“意”的道德支撑着的生活。
——试问,你要哪一种生活?!
第二篇:《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
《静静的顿河》读书心得
有一本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很早以前我就想读了,记得有几回逛书店看见橱窗里摆放着四本一套的《静静的顿河》,后来多次因为当时没有买下它而有点后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去读它,这倒不是因为它是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因为瑞典文学院评委会早就说过: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授予世界各国中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是授予那些他们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这从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中就能印证这一点,而且就凭瑞典文学院那几个人是否真能找出世界各国中最伟大的作品从而授奖给它也值得怀疑,而是因为许多人都认为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它是仅次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
和平》的伟大小说,俄罗斯著名作家图格涅夫对《战争与和平》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属于俄罗斯大地的伟大作品——我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读过《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里面所显示出来的那种“俄罗斯大地一般的伟大力量”我算是亲身感受过了。
最近事有凑巧读到传记作品《列宁》,我想我应该继续把《静静的顿河》拿过来读下去,因为列宁的一生主要从事的事业就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而据说《静静的顿河》就是描写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史诗性巨著,这样能加深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没有这份凑巧,就像很多想读甚至是应该读的文学作品那样还说不定什么时候才会去读《静静的顿河》……有许多好书不就是这样,一个人连一生都没有机会去拜读一下,尽管就像不久前我对一个朋友所说:人类社会至今所创作出来的书籍,真正值得一读的不会超过1000部。
整部《静静的顿河》通读下来我的
确也在读完《列宁》之后进一步加深了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和理解,与此同时也加深了对《列宁》和《静静的顿河》两部书彼此的认识和理解,此外我也的确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真实、深沉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十月革命后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文学范畴内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主要表现在
一、对红军为非作歹行为的描写,一开始我对这种内容的描写也感到很震惊,这种内容的描写很显然在一般属于所谓社会主义革命范畴内的作品中是看不到的也是不允许出现的,我想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内容的存在使得当初这部作品发表时多次遇上困难,作者只能求助于当时苏联文坛领袖高尔基出面干预才得以全部刊载出来,针对这种内容有人解释说:那是因为在红军中也有像托洛茨基那样的坏蛋指挥的部队,但是我经过研究认为,这种描写正是《静静的顿河》伟大的地方表现之一,因为十月革命时苏联红军的成份很复杂:既有产业
工人、进步学生等等,也有旧沙俄军队、白卫军及匪帮俘虏、普通农民和哥萨克,因此他们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甚至在军事品质上出现一些不良表现不是很正常的吗?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情况表明红军是不是也太缺乏训练和教导了?但是在紧张、仓促的革命战争年代来不及造就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军队不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吗?这种描写正是肖洛霍夫对人性和社会历史客观真实性的深沉的忠诚和尊重,如果作者在《静静的顿河》里把红军描写成一支品质优异、无懈可击以至于尽善尽美的人民救世军,反而会使这部小说看上去显得非常不真实从而沦落成为一部失败的平庸之作!
二、对人性的描写,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给人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三处地方:1.半夜安娜进入本丘克的房间实践爱情,“本丘克吻着她,同时可怕的、非常可怕的羞惭控制了他的全部感情,他恐怖地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
“他羞愧得头直摇晃,脸颊热得火烧火燎的。安娜愤怒地推开他,满脸憎恨、厌恶的表情,喘了一口粗气,轻蔑地低声问:‘你……你不行?或者是你……有病?……哦哦哦,这简直太卑鄙啦!……你放开我!’
“本丘克握住她的手指头,手指头都有点儿咯吧作响,眼睛直视她那睁大的、充满敌意的、朦胧的黑眼睛,呆滞地摇晃着脑袋,结结巴巴地质问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责备我?是的,我已经筋疲力尽!现在就连这种事儿也干不了啦……我没有病……你要明白,要明白!我的精力已被耗尽了……啊……啊……’
“他闷声哼哼着,从床上跳起来,抽着一支烟,像被打了一顿似的,弯着腰在窗边站了很久。”——很少有人把革命者的革命生涯描写到这种程度!2.“在动身以前,叶甫盖尼并不情愿地去想阿克西妮亚,偶尔为之,他就像用手去遮太阳一样,遮断对她的思念。但是对于
这段风流韵事的回忆,竟违背他的意志,就像光线一样,越来越顽强地透了进来,这使他忐忑不安。有时他想:‘我不跟她断绝关系。她会同意的。’但是正派人的感情占了上风,——他决定回家以后跟她谈谈,如果可能的话,就一刀两断。”——在革命作家笔下,恐怕也很少有人会把笔触如此深入地探进一个地主的心底里!3.“伊莉妮奇娜死了以后,科舍沃伊成了家里惟一的、全权的当家人,他本应更上心地着手重建家业,把日子过得更火红,但是实际却并非如此:米什卡一天比一天地不愿意干活了,常常离家外出,晚上在台阶上坐到很晚,坐在那里抽烟,想自己的什么心事,杜妮亚什卡当然不会不注意到丈夫心神的变化。她屡次惊奇地看到,从前一向干起活来不要命的米什卡,常突然无缘无故地扔下斧子或者刨子,坐到一旁去休息起来。在地里干活时也是这样,有一次是在播种黑麦,米什卡刚种了两垄,就把牛喝住,卷了一支烟,在地上坐着抽
了半天烟,紧皱着眉头。
“继承了父亲在实际生活中那股机灵劲儿的杜妮亚什卡担心地想:‘他坚持不了多久……也许是有病,也许干脆就是在发懒。跟着这样的男人过日子可要倒大霉啦,你看他,就像是在给别人家干活似的伴天抽烟,半天搔痒痒,哪儿还有工夫干活儿……要不动声色地跟他谈谈,别惹他生气,否则,他要是以后还是这样吊儿郎当地干活,那么就别想把穷神从家里送出去啦……’”
“杜妮亚什卡猜错了。妨碍科舍沃伊像从前那样没命干活的惟一原因,是他心里在日益滋长着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扎在老家安居乐业,未免有点儿太早了:‘我搞起家业,实在太早啦.太性急啦……’米什卡在读地方报纸上的前线消息,或者在晚上听着复员回来的红军哥萨克谈天的时候,经常这样懊丧地想。但是最使他担心的是村子里人们的情绪:有些人公开地说,苏维埃政权到冬天就完蛋啦,说弗兰格尔已经师出道
利亚,与马赫诺会合,正进逼罗斯托夫,新俄罗斯克有协约国的大批陆战队登陆……一个比一个更怪诞的谣言在村子里流传。”——也很少有人把革命战士归队的心理写到这么不能再深的地步!
《静静的顿河》写于作者二十四岁时,有人早就提出置疑:一个二十四岁的小伙子会写出这么真实、深沉的东西吗?这部作品的手稿是不是作者从什么人那里盗窃来的?比如某个受他审问的被俘的旧沙俄军官……我的确也有所怀疑,也就是说我认为这部作品的手稿也可能就是作者从什么人那里盗窃来的,但是我知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天才作家年纪轻轻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往往不是靠理智和情感体验而是任凭直觉和心中感情的奔泻,因此一个二十四岁的小伙子是有可能写出《静静的顿河》那样的小说的!
总之,《静静的顿河》不愧是一部描写十月革命的史诗性巨著,展现了十月革命在顿河哥萨克草原上所引起的无
可奈何又徒然无功的躁动和暴动,再现了一段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历史过程,尽管十月革命在苏联算是失败了,但是十月革命对于当时的世界无疑是预示着一种先进的力量,因此《静静的顿河》在思想价值上应该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与《战争与和平》相比我不是很喜欢《静静的顿河》,因为《战争与和平》主要通过像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和彼尔·别竺豪夫那样有思想、有知识、有教养的青年来展开生活和历史画卷,而《静静的顿河》主要通过像格利高里·麦列霍夫那样没有多少文化的青年来展开生活和历史画卷,就我个人的喜好与后者相比我更喜欢前者。
作者:林魁 署名:林便乎
联系电话(0591)83259523手机***
住址(350004)福州市学军路69号天胜花园3座405室
第三篇:《活在当下》之读书心得
《活在当下》之读书心得
什么是活在当下?这句话先是源自禅宗,禅师是这样解答的:“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而活在当下的更深层的意思是:“不去追忆过去的荣耀,也不悔恨过去的过错,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来,活在幻想中。而是脚踏实地,好好的把握和珍惜现在,过好每一天,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活得精彩。” 第一次接触“活在当下”这些字眼是在高中,它出现在一部名为“十八岁的天空”青春励志剧中。当时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认为就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自从看了杨承清的《活在当下》,我对活在当下这四个字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写到“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快乐的,快乐的人也不一定是成功的,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就在放弃与坚持之间。如果你还在虚幻的物欲中挣扎,在生活的过程中不知如何取舍,请静下来这样问自己‘到目前为止,我所处理事情的态度全都是正确的吗?’”。提及这个问题时,我不得不承认面对很多事情时,我的态度都不是正确的,很多时候我都在后悔曾经做过的事情,有时候甚至为了曾经的错误而消沉好几天。但往往在事后我才发现时间不会因为我的消沉而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反而它会加快自己的步伐。
人的生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人的一生更是多变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有很多快乐与悲伤,有各种失去与所得。只有抓紧现在树立了正确的态度才会真正拥有快乐。承担你过去的一切,学会珍惜你此刻拥有的,把握好现在才能成就未来。空想总是比实际行动来得简单,当我们听完一个讲座或收到别人的鼓舞时,总会在心里默默地计划我以后要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但兴头过后就会很快忘记。我经常告诉自己要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但其实一天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小时心口不一。事实证明“活在当下”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总结书中对于“活在当下”的要求:第一,独善其身,兼爱天下;第二,会门手艺,到哪都饿不着肚子;第三,目光长远点,心思细腻点;第四,对人生各种角色的特点都要自然体察了然于胸中,对世界的各种角色都要冷眼观察;第五,不断挑战困难的精神是令人敬佩,挑战自我,勇于拼搏是活在当下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应在自身修养,专业技能,角色扮演以及意志上都有独特的见解。
人们总说我们要善待自己,很多时候却忽略了我们也应该善待别人。社会本就是个大熔炉,其中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时间我们总会对某些人的行为不齿,却从来不去考虑他们的行为是出于什么目的,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就给我们与人交流的时造成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说冲动是魔鬼,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又情不自禁的选择了冲动,因为我们没有处理事情的那份淡然,因为我们还没能拥有强有力的忍耐力,有句中国俗话叫“一顿饭是恩人,十顿饭是仇人”,人们往往会因为路人的一点施舍而铭记于心,却对身边的很多恩德视而不见,因此我们应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是对路人对朋友还是对家人。
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唯一的。一个葫芦如果长得小,可以做瓢,一个树长得小,可以做桌子椅子,他们都是有用的。一个葫芦长到最大,不必破开,可以吧它当游泳圈一样浮于江海,它还是有用的。一棵树长到最大,可以为人避风避雨,它是有用的。所以无论我们扮演社会中的哪种角色我们都是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我们应找准自己的舞台,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随时调整自己,明辨各种角色,认真对待生活中将出现的任何角色。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总是害怕失败,但一生中我们经历最多的就是失败。大多数人都不能做到笑迎失败的,我们总是会因为失败而悲伤。我们只看到了成功者表面的风光,却忽视了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正如一个广告语所说“你只看到了闻到了我的香水,却看不到我的汗水”。我们应做到无论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应洋溢着一张笑脸,我们期待着成功的声音,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在拼搏中感悟出一种精神,那就是——永不言败。当你人生的滚打后归于平静,无论成败,都会在我们心中留下一份安宁,一份永恒。我们深刻理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成功。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怀恋过去,过去的朋友,过去的学校,过去的„„等我们意识到应该珍惜现在拥有时,时间却悄悄带走我们现在的拥有。我们总是为自己曾经的荣耀沾沾自喜,为曾经的过失而耿耿于怀,却未能意识自己正为下一个错误播种。我们应尽快从过去错误的思维中跳出来,而不只是盲目按照错误的思想走到失败的彼岸。我们不应一味的停留在过去,一味的埋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我们都应好好想想现在,想想怎样把每一天过得充实,怎样在每天中都能有所提高,怎样最大程度的做到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能改变生活的最大能量。要你活在当下并不是完全不顾过去和将来。相反,它同样诠释了应承担昨天,享受今天,把握现在,成就未来。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到来,他们对我们来说都是虚幻的,只有现在是真实的。
第四篇:《论语之美》读书心得
《论语之美》读后感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源头,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处世之道和君子之道,其入世精神和人文之美深深浸入了中国人的心魂血脉。台湾大学著名教授、国学导师傅佩荣的新作《论语之美》结合现代社会人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以全新的形式解读了《论语》的原典原意。阅读本书后,我对《论语》有了进一步的感悟,该书阐述的修习养成和君子之道使我对如何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塑造人格魅力有了深刻的启发。
人格魅力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品质等方面具有能够吸引人的力量。我们的人格魅力并非天然具备,而是主要依靠自身的悟性和长期的修养而成的,即所谓“后天的修习”。通过阅读《论语之美》,我对塑造人格魅力最重要的方面总结为:勤读善学,重于修养、以德为先,公道正派、敢做善成,勇于担当。
《论语·子张》篇中,子曰:“学而时习之。”其意为学习是无止境的,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有机会就不要放弃学习。《论语·宪问》篇中,子曰:“修己以敬。”孔子认为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
初入职场,我们一定要勤读善学。学习是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途径。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从书中可以解决疑惑、收获知识、升华思想,甚至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古往今来,但凡有造诣、有学问、有作为、有修养的人,特别是杰出的历史人物,没有一个不是勤学善读的。毛泽东同志终生与书为伴,博览广学、孜孜不息。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的思想和智慧,来源于对中国历史的把握和洞察,来源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深入调研和丰富实践,也来源于对古今中外文明成果的扬弃。现如社会对我们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刚刚工作的我们,更应该加强学习。同时,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把学习当作工作需要,养成勤学善读的好习惯,做勤学善读的模范,营造勤学善读的好风气。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知事明理、思维豁然、心胸宽广、触类旁通、挥洒自如,真正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惟其如此,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论语·子路》篇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为官当政者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下属也会跟着行动;相反,若自身不正,即使三令五申,下属也不会服从。《论语·宪问》篇中,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大意是,统治者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被百姓自动围绕着当政者转。孔子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兵是将,有德才能服众。
在生活中,尤其在工作中,要坚持公道正派。待人处事要正直、公正、诚实。凡事要出以公心,维护公平,坚持公道。而我们更应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虚浮不伪装,实事求是,讲究信用。
“敢做”就是敢于直面困难问题,富于开拓创新,不瞻前顾后,不计较个人得失,敢做别人不敢做、做不了的事;“善成”就是想方设法,把事做成功。“敢做”是一种态度,“善成”是一种本领。
《论语·子罕》篇中,子曰:“勇者不惧。”意思是说,勇敢的人不会畏惧。也就是遇事不害怕、不逃避、不退缩,面对现实,敢于担当。
习近平同志在出席中央党校2012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中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领导干事,也适用于我们普通职员。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时,除了寻求家人及同事的帮助,在自己德能力范围内,我们还要用于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决不能遇到困难绕道走。
人格魅力铸造人品,人格魅力成就事业。刚刚入职的我们,对职场对生活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憧憬,因而我们更要善于加强学习、注重增强修养、言行一致、勇于创新、勇于担当,以自身美好的人格魅力,赢得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的信任与尊重,使自己的生活与事业更加充实快乐!
第五篇:读书心得三之《形而上学》
读书心得三之《形而上学》
作者:祁璇
班级:10级中澳3班
写作日期:2010年6月1日
形而上学的常见问题
● 什么东西用作维持物体的性质?物体外在性质改变后,该物体是不是还是同一个物体?什么东西支撑着它是同一个物体,还是已经是不同的物体?
● 人如何维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个我,是因为灵魂相同还是身体相同?还是有其它的原因?●因果关系。是不是凡事有因果关系?是不是因已经决定了果?人有没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什么?
● 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地水火风、理气?还是原子?
●物体能否从虚无到存在又从存在到虚无?
哲学的形而上学
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有其在哲学史中的起源。当哲学作为对知识的反思,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哲学决定于其思维方式,就是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理解——对追寻独立于人的客观基本存在的目的而导致对存在之形式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还是把存在归结于形式,并以此使哲
学集于形式化之大成,建立了持久而影响西方哲学进程的古希腊哲学体系。把存在形式化必然把精神也作为独立的形式与之区分,在实现了文艺复兴对上帝的否定从而使笛卡尔把存在与思维作了明确的二元分离之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就在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化的西方哲学中为发现存在与思维的形式并力图使之同一,就成了西方哲学家千秋百代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
当文艺复兴产生了唯理论和实证论的哲学以后,以形而上
学作为区别科学的哲学形式开始使用。从此,哲学从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形而上学,物理学也从这一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为自然科学——随着对存在的形式化的哲学不断的形式化使自然科学的形式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当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以致于当自然科学以牛顿物理学体系的成功并在之后把以进行物理实验的技术手段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时,丰富的物质利益产生了科学主义的思想,一方面唯科学是从的价值观开始反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自律的本体论困难使形而上学受到疑难。从此开始了在哲学史上不断发生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潮和从而导致的形而上学形式的不断改变,笛卡尔---培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而创知性论形而上学,黑格尔在康德对知性批判的基础上反对知性论形而上学而创辩证法形而上学,当代的科学唯物主义和实证论反对一切形而上
学。
西方哲学史表明,在对世界的存在有可能以实证的方法进
行认识时,实证的内容和实证的形式的区别导致对存在的形式化,把存在的形式化,使亚里士多德对哲学作了相应的形式的区分,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形式,即把存在形式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实是所以为实是,以及实是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这与任何所谓专门学术不同;那些专门学术没有一门普遍地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它们把实是切下一段来,研究这一段的质性;例如数学就在这样做。现在因为我们是在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明白地,这些必须是禀于本性的事物。若说那些搜索现存事物诸要素的人们也就在搜索基本原理,这些要素就必须是所以成其为实是的要素,而不是由以得其属性的要素。西方哲学把对存在成为存在的形式化的不断努力和成功的解决了存在与其表现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认为是科学以后,对何以存在成为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本性尤其是当存在不以形式作为存在时所产生的哲学问题使西方哲学无所适从。
这就说明了一个本质的哲学问题,存在的本性即存
在的本体和人类的认识的本体论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人类应怎样才能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存在,这是我们基于西方的形而上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终结而作出的反思。反思的结果
表明:由于对时空的理解的形式化,从而完善时空的形式化,以此自在的时空成为认识的生成关系形成对存在的形式关系,这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方法和结果。所以,不同的对时空的理解,是造成不同的形而上学的原因。以时空为意识的起点,对存在形象的形式化,和追查存在形式的基本性,以形式的不断数学分割为基础对存在进行形式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分割并形成形式之间的时空逻辑关系,这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的思辨方法。自然科学的理想就在于不断的完善对存在的形式化和完成对形式的自恰的逻辑证明(由形式化带来的数学的不断完善和不断完善的数学加剧了形式化的过程)---以寻求形式化的极限为己任。当形而上学的形式化和由形式化产生的科学从而把对形式化的证明这一任务交给科学以后,科学对存在的所能部分的形式化的成功,使科学企图把自身的形式化的形而上学基础排异,从而完全的取代形而上学,这不但使西方哲学从近现代开始据斥形而上学,而且,哲学出于对科学对存在的形式化的成就的羡慕,哲学开始充当科学的辩护士。这表现为哲学的失落和失落的哲学的有关问题。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一语,确切
地反映了本书的内容。亚里士多德17岁进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有深入的了解。后来他回到马其顿从事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公元前335年,他重返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吕克昂学
园,系统地总结、讲解和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形而上学》一 书共十四卷,由于是他的学生根据笔记整理而成,因而结构松散,各卷之间缺少连贯性,不成系统。不过这丝毫也不降低它的重 要性,它依然是哲学研究的可靠资料,书中的许多问题一直有着 极为重要的影响。卷一总结了亚里士多德以前西方哲学的发展,是一部最早的论述西方哲学史的文献。亚里士多德开篇就讲:“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认为智慧或真实的知识是关于原因的知识,尤其是关于终极原因的知识,它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原因的种种 理论之后,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的主要原 因有四种,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形式因指事物 内在的或本质的结构形式;目的因指事物变化发展所追求的内在 目的;质料因指构成事物的材料;动力因指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 动力。卷四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 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在卷 三和卷七中,亚里士多德讨论了实体问题,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 念论,认为理念不能在具体事物之外独立地存在,只能存在于事 物之中。他承认个体事物的重要性,但与柏拉图一样认为个体事 物不能被认识,有关个体事物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一般属性的认识。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他对实体的看法也不一致。概括起来,他关于实体的基本思想如下:
1、属性所系的个体 事物是真实的实体。实体即主体,它不能用作谓语去说明别的范 畴。在一切范畴中,实体是基本的范畴,其它的范畴都是以它为
基础的。
2、亚里士多德认为,属性隶属于个体,人们对个体事 物的把握就是对一般属性的把握,因而一般属性或共相也是实体。在此意义上,事物的本质就是它的实体。亚里士多德在卷八中讨 论了质料问题,在卷九中讨论了潜能和现实问题。他认为,质料 是潜能,他本身没有规定性,具有成为某物的可能性。它能够被 形式所规定。形式是现实,具有现实性,被形式所规定了的质料 就成为现实。事物的变化实际上是由潜能到现实的不断地转化过 程。在进一步分析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不动的推动者”这个概念。他认为变化过程不能是无限的,必须 要有一个永恒不动的实体,它是纯形式和绝对的现实,它就是神,是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和根据,是“第一推动者”。亚里士多德 的“第一推动者”的思想在基督教哲学中常被用来证明上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