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懂隋前全部历史

时间:2019-05-15 09:0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分钟读懂隋前全部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分钟读懂隋前全部历史》。

第一篇:3分钟读懂隋前全部历史

3分钟读懂隋前全部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

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义军推翻。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养护下得以逃脱。

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

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

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吕氏之乱: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其子刘盈即位,吕氏便执掌大权,进入了吕后时代,吕后为人阴险毒辣、残酷无情,残害刘氏家族,欲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

其中,将刘邦爱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双目、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进猪圈,做成“人彘(zhi)”。吕氏执政16年,死后,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但吕氏继承了汉高祖开创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政策,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被卫青陷害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

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

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从此,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王莽改制: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皇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马援老当益壮: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其以“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战争史上的创举。

班超弃笔从戎: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shan)善、于阗(tian)、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

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宦官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

骁(xiao)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聚集各州郡人马,选袁绍为盟主,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袁绍尽灭宦官: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大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协助诛灭宦官,反被宦官谋杀,袁绍、袁术引兵入宫,大杀宦官两千多人,宦官张让、段珪(gui)挟帝出逃,后被逼投水自尽。

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si)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北方的袁绍产生了冲突,公元200年,袁绍派军10万进军,先是大将颜良、文丑被暂降曹操的关羽所杀,形成了官渡对峙。

袁绍谋士许攸(you)献计不被采用,且家人被拘捕,弃袁投曹,并向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营乌巢,一战将袁绍击败,两年后袁绍忧愤而亡。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后曹操各个消灭袁绍残余,统一了北方。华佗:汉末注明医学家,外科技术尤为精湛,首次将全身麻醉(酒服麻沸散)应用于外科手术。并模仿“虎、鹿、熊、猿、鸟”5种禽兽创编了“五禽戏”。三顾茅庐:袁绍败北,刘备投靠刘表,屯驻新野小县,访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hui)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诸葛亮,字孔明,刘备三访襄阳隆中,求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并按照《隆中对》“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

赤壁之战: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预南下扫平刘表和江东孙权,刘表病故,次子刘琮(cong)继位,向曹操递了降表,刘备腹背受敌,撤往江陵,被曹军在长坂坡追上,幸有赵云、张飞奋力拼杀得以脱险,退至江夏与刘琦汇合;

同时,孙权接到曹操檄文,劝其投降,鲁肃献计联合刘备抗曹,任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领兵五万赤壁下寨抗曹。

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曹操采用庞统之计将战船连在一起,孙刘联盟设反间计(蒋干中计)、苦肉计(周瑜打黄盖),并巧借东风,火烧连营,曹操败走华容道,被关羽所放(曹操对关羽有救命之恩),逃回江陵。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孔明巧取荆襄: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后,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计,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巧夺南郡、荆州和襄阳。刘备丧偶,周瑜生计,用孙权的妹妹向刘备招亲为由,欲将刘备骗到南徐,以换回荆州。

刘备协同赵云如约而至,在诸葛亮三个锦囊的帮助下,带着妻子安全回到荆州,所谓“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建安七子:在曹操统治集团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an)、徐幹(gan)、阮瑀(yu)、应玚(yang)、刘桢(zhen)主导文坛发展。

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洛阳病逝,十月,曹丕称帝,建魏,东汉灭亡。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关羽因大意失荆州,公元222年,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出兵三峡,进攻东吴,在彝(yi)陵猇(xiao)亭被陆逊打败,于次年病逝。

自蜀汉建兴5年起,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后主刘禅(shan),六次出兵北伐,史称“六出祁山”。在最后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终因心力交瘁(cui),病逝,年仅54岁。虽然没有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他的智慧和品格万古流芳,他为蜀汉的巩固和发展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迁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杀曹爽、何晏(yan)等,司马氏至此专权魏国。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mao),曹丕之孙,公元260年,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卫士、僮仆讨伐司马昭未果被害;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huan)为帝,即魏元帝,自己独揽大权。三国归晋:司马昭立了魏元帝后举兵进攻蜀汉,蜀汉后主刘禅昏庸透顶,是扶不起来的天子,在奸佞(ning)宦官黄皓(hao)的唆使下负荆而降,刘备、诸葛亮千辛万苦开创的蜀汉政权从此灭亡。

蜀汉灭亡不久,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为晋武帝,建立了晋朝,公元279年,起兵灭吴,三国归晋,全国统一。

公元290年,晋武帝病重,弱智太子司马衷即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贾后)阴险毒辣,先后除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wei),废太子(后毒杀),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囧(jiong)废除贾后,司马伦称帝,之后各诸侯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厮杀。

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ong)、长沙王司马乂(yi)、东海王司马越,加上被贾后所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史上称“八王之乱”,持续16年,独剩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毒死晋惠帝,立司马炽(chi)为帝,即晋怀帝,西晋王朝从此衰落。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国号汉,十六国开始,公元316年汉军大举进攻西晋都城长安,晋愍帝赤上身,乘羊车出城请降,西晋灭亡。

次年东海王司马越侄司马睿(rui)在南方建业正式称帝,为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朝,任王导为宰相,共同执掌朝政,实为“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亦因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最终抑郁病死。

十六国:从刘渊的后汉开始,北方的一些民族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上称为“十六国”,南方由东晋统治。十六国与东晋并立百余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东晋将领刘裕登基,国号“宋”,统治南方,晋恭帝退位,东晋灭亡;次年刘裕毒杀晋恭帝,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北方的北魏灭掉北方的几个小国,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南方的宋和北方的魏分统天下,并立百余年,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南北朝”。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作者不详,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第二篇:隋文帝执法历史故事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巩固政权。他改革了官制,首创了科举制度,修订了刑律,对贪婪的官污吏采取了许多严厉措施,使国家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

隋文帝有个毛病,就是火气太大,动不动就爱发脾气,一发脾气就要下圣旨,乱杀人。

对于这些,执管法律的大理寺官员们谁也不敢吭气。有时明知皇上杀的是好人,也没有人敢站出来讲一句真话。这天,御林军在街头巡逻时抓住两个用破损纸币兑换合格钱币的商人。这之前,朝廷曾三令五申,不准使用次市,两个商人胆敢违抗圣命,这还了得。

案子传到了皇宫,喝得半醉的隋文帝听说此事,火气不打一处来。二话没说,把桌子一拍:“斩!”

执行问斩的命令到了大理寺少卿赵绰的手里。他是专门办理这类案子的,越想越不对头,马上去见隋文帝,为两个商人求情。隋文帝问他为什么,赵绰回禀道:“两个商人犯了罪,理应受罚,但法律上只规定用木板打屁股,说什么也犯不上杀头之罪呀!”

隋文帝听了火冒冒的。心想,一个堂堂的天子,还受你小小的赵绰管束,笑话。他白了赵绰一眼,喃喃地说:“朕已下达了命令,你只管执行就是了,罗嗦什么!”

赵绰把脖子一梗:“陛下,可你忘了,刑律也是按你的旨意制定的,怎么能违背呢!”

隋文帝冷冷地说:“刑律是对的,朕现在下的命令也是对的,与你无干!” “怎么能说与我无关。”赵绰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据理力争,“陛下,你让我执掌大理寺,现在碰上这件不依刑律乱杀人的事,我能不管吗?”

“住口。”隋文帝气得胸脯一起一伏,指着赵绰怒斥,“怎么,你真想撼大树吗?太自不量力了。”

赵绰毫无惧色:“我没敢撼大树,也没想撼大树,只想规劝陛下改变主意。”说到这里,他已是满眼泪水了,“其实,臣何尝不是为陛下好,怎么谈到撼大树不撼大树呢?”

隋文帝看都不看他一眼,在心里嘀咕:“要不是看你立过功,今天定饶不了你!”他打鼻子里哼了一下,袖子一拂,扬长而去。

文武官员纷纷散去,唯有赵绰孤单地立在殿上,一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分。

赵绰回到家,心中依然不得平静。他连夜在灯下写了封奏章,又将刑律的部分条款认真抄写一遍。第二天一早上朝时,呈给了皇上。

隔了一夜,隋文帝的酒兴已过,加上皇后的劝说,心里的火气已消了许多,头脑也清醒了。他仔细看完了赵绰的奏章。一条条重温了自己制定的刑律,把脑门直拍:“哎呀,我怎么这样胡涂呢?“他立即下了一道圣旨,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两个商人绝路逢生,一起跑到赵绰府上,跪在地上感谢赵大人的救命之恩。赵绰伸手把他们扶起,连声道:“我哪有本事救你们,救你们的是刑律,是回心转意的皇上!”

这件事很快在朝廷内外传扬开来。于是,赵绰的威望更高过了没几天,隋文帝接到一封告密信,说一个叫辛亶的官员在家中大搞不法的迷信活动。

隋文帝火了,不问青红皂白,大笔一勾,命大理寺把他处死。

当时赵绰正巧到外地巡察去了。

离行刑的时刻仅有半天了。赵绰风尘仆仆地回到京都。听说此事,连家也没回,捺起袍服直奔大殿,往皇上面前一跪,大声道:“辛亶有错,但不犯死罪,大理寺不能执行皇上的命令。”

满朝文武个个伸颈侧目,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当这么多人的面抗拒圣上是有杀身之祸的,这个赵绰上回差点丢了乌纱帽,这回又来自讨苦吃,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几个对赵绰怨恨的官员在一旁冷冷地窈笑,等着皇上下旨。

一股火气又在隋文帝心中升腾,抚着龙桌的手指在不停地抖动,正想发作,想想又忍住了。堂堂的一国之君,当这么多人的面大动肝火像什么样子。

他怒力克制着自己,一字一顿地说:“赵绰,如果你真想救辛亶,你也就别想活了。”说着陡然大叫一声:“来人,把他给我拖下去,斩!斩!斩!” 文武百官被吓得一跳。

赵绰也被吓得一愣,但很快镇静下来,他大笑两声:“好啊,我终于有了这个结果。”

当刀斧手把他拖到汉白玉台阶上时,他还挣扎着扭过头声嘶力竭地喊:“陛下可以杀我,但不该杀辛亶,不能违反你自己制定的刑律。”

他的脸憋得乌紫,脖子上的青筋活像几条蠕动的蚯蚓。隋文帝看他嘴硬,当场叫人剥去他的官服,一直把他推到午门外。

开斩的时间到了。执刑官问他还有什么话说,赵绰跪在地上,挺着胸脯道:“只有一句话告诉陛下,为了执法,我死而无憾。”

就在这时,大殿上的文武官员齐刷刷地跪在皇上面前,有的泪流满面,有的低声嚼泣,有的大声疾呼:“求皇上免赵绰一死。”

隋文帝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再瞟瞟午门外赵绰那憨直的背影,头脑里乱成了一锅粥。他沉吟了一会,忽然笑了一下,挥手说:“别杀了赵绰,先把他关进大牢,等等再说。”

半夜里,隋文帝从梦中惊醒,眼前仿佛出现赵绰那扭头呼喊的神态,他惊恐不安,问自己,我怎能在一怒之下处置一个忠臣呢?他再也睡不着了,天亮时亲自赶到牢门口,要见赵绰。赵绰被放了出来,见到皇上,赵绰还没开口,皇上抢先道:“朕向你赔礼来了,让你受委屈了。”他在早朝时向文武百官说明自己的心情,表扬了赵绰的忠贞。

第三篇:50个历史典故,读懂历史!

50个历史典故,读懂历史!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受舜禅让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可考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相传《周易》为其所著,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13.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齐桓公,与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春秋五霸”。(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14.“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

15.“秦晋之好”指春秋时秦晋两国的统治者之间,就出现过多次通婚联姻的事情。其中最出名的是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ying)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16.鼎是古代国家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17.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22年,复仇雪恨灭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18.范蠡(li),是勾践成就霸业的主要谋士,跟随勾践20多年,殚精竭虑。相传范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夫差,使其沉于美色,越由此灭吴。勾践成霸业后,尊其为上将军。但范蠡认为:“大名之后,难以久居”,并意识到越王“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后隐退到陶邑经商,身家巨万,人称为“陶朱公”,被后世商人奉为保护神。

19.“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虽然强大,但“政出多门”不能统一力量重振霸业,多年后被“韩、赵、魏”三家分割而亡。

20.商鞅变法:商鞅(yang),原名公孙鞅,秦孝公期间,其通过变法使秦国变的强大,但因执法惹了太子,太子(秦惠文王)即位后用车裂之刑(五马分尸)将其处死。

21.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献谗言于魏帝,并将孙膑的髌骨挖掉,孙膑装疯避难被齐国营救,后有“围魏救赵”的事迹,并在一次战役中设计大败魏军,诛杀了庞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此事给后人的启示。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22.战国时期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

23.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于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便“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连横”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4.屈原投江:屈原名平,楚国王室贵族,我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因遭谗言被流放,后因不忍看到国家(楚国)沦亡,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石自投汨(mi)罗江,百姓乘舟寻尸不遇,为防鱼儿蚕食,用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赛龙舟、包粽子。屈原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爱国诗篇,被后人整理为《楚辞》流传至今。

25.蔺相如完璧归赵,廉颇(po)负荆请罪。

26.赵括纸上谈兵:秦国攻打赵国,老将廉颇据守,秦无策,后秦使离间之计,调离了廉颇,赵国命赵括统兵,此人只识纸上谈兵,并无实战之能,被秦将白起打败,40万赵兵,除240名年幼者,全部被坑杀于长平,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惨案。

27.毛遂自荐:毛遂,赵国平原君赵胜门客,因秦攻打赵国时,说服楚国合纵抗秦,而“锋芒毕露”且“脱颖而出”,“颖”指锥子的柄。

28.信陵君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都邯郸,平原君一面与楚合纵(毛遂),一面委托信陵君向魏王求救,魏王被秦国威胁未允,信陵君窃取兵符,假魏王将令出兵救赵,事成后留在赵国未归。

29.荆轲刺秦王:秦王嬴政执政后,灭韩、赵,并攻占燕国,燕国太子丹派勇士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见”,刺杀未果,丢了性命,可他英勇机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30.秦始皇统一中国:秦王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山东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地方实行郡县制,同时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的侵犯,修筑了西起临洮(tao)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秦朝在他死后不久便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31.陈胜吴广起义: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hai)篡位称帝,即秦二世,在郎中令赵高(有“指鹿为马”典故)的唆使下,变本加厉,继续兴建阿房宫,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兵夫屯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农民大起义。

32.西楚霸王项羽:陈胜、吴广被害后,反秦声势以南方会稽郡最大,其首领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侄子项羽,北上进军沿途收编了刘邦、英布、吕臣的反秦武装,并在巨鹿一战,破釜沉舟,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反秦战局。

33.鸿门宴:反秦义军刘邦攻下秦都咸阳,秦王朝灭亡,西楚霸王项羽从范增之计预设鸿门宴铲除刘邦,刘邦携张良、樊(fan)哙(kuai)赴宴,席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在项伯、樊哙的掩护下得以逃脱。

34.萧何月下追韩信:汉王刘邦谋士萧何月下追回了韩信,并举荐给刘邦为将军,韩信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攻下三秦,占据关中,后协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以韩信匿藏项羽部下将其治罪降职,后萧何与吕后(刘邦妻)设计将韩信处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5.霸王别姬: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擒获了刘太公和吕雉(zhi),刘邦求和,范增未允,刘邦用反间计离间了范增,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诱救回老小,后采用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困在垓(gai)下,项羽爱妻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一代名姬香消玉损。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劝其退回江东称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边拔剑自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36.吕氏之乱:吕雉,刘邦结发之妻,其子刘盈即位,吕氏便执掌大权,进入了吕后时代,吕后为人阴险毒辣、残酷无情,残害刘氏家族,欲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其中,将刘邦爱妾戚夫人,砍手足、挖出双目、熏聋耳朵、弄哑喉咙,扔进猪圈,做成“人彘(zhi)”。吕氏执政16年,死后,刘氏势力消灭吕氏家族势力,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恢复了刘氏家族的统治。但吕氏继承了汉高祖开创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和对外和亲”政策,是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一面。

37.飞将军李广: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在漠北之战中迷路未能参战,愧而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38.卫青和霍去病:均为西汉时期抵抗匈奴的将军,“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是霍去病一生的写照,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

39.张骞通西域:西汉张骞是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二次出使西域,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

40.司马迁写《史记》: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gou)地生存,深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年出狱后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史记》,历时10余年,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1.昭君出塞: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qiang),字昭君,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和亲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42.王莽改制:王莽是汉成帝母亲王太后的侄子,西汉末期的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改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宗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43.马援老当益壮:东汉大将马援,曾言:“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其以“堆米为山”分析战局也是战争史上的创举。

44.班超弃笔从戎:班超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探险家,通军事,有胆气。40岁出使西域,71岁回洛阳,历经31年,招抚了西域鄯(shan)善、于阗(tian)、龟兹等50余国再度隶属于东汉统治。

45.党锢(gu)事件:指东汉汉桓帝时期,以李膺(ying)、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结成朋党,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官宦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迫害,史称:“党锢之祸”,时光荏(ren)苒(ran),党人“杀身以成仁”的气节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46.黄巾军起义: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ji)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47.董卓专权:黄巾起义后,各地豪强以镇压黄巾为名,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割据一方。凉州军阀董卓以铲除宦官为名进京驻守,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董卓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骁(xiao)骑校尉曹操,联络冀州袁绍,聚集各州郡人马,选袁绍为盟主,进军洛阳。董卓得知,迁都长安,烧毁洛阳城。

48.袁绍尽灭宦官:东汉末年,宦官当政,大将军何进召前将军董卓进京协助诛灭宦官,反被宦官谋杀,袁绍、袁术引兵入宫,大杀宦官两千多人,宦官张让、段珪(gui)挟帝出逃,后被逼投水自尽。

49.王允巧诛董卓:董卓挟天子专横当道,发展到“董卓不除,国无宁日”的地步,司马王允将义女貂蝉同时许给吕布和董卓(义父子关系),使之反目,并挑唆吕布将董卓诛杀。(正史中未有貂蝉的记载,只说是吕布与董卓婢妾私通,二人终至反目)

50.挟天子以令诸侯:王允定计诛董卓,执掌朝政,董卓部将郭汜(si)帅大军攻陷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杀,郭汜当政,国舅董承及部将杨奉护汉献帝出逃,被曹操接至许昌为都,曹操自封大将军,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四篇:建国前承德历史综述

建国前承德历史综述

分类:历史文化 | 标签: 承德 世界文化 北京 围场 热河

2006-11-20 20:04阅读(170)评论(8)

走进承德建国前的历史

承德,古称滦阳、热河,是河北省省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介于北纬40°12’—42°40’、东经115°54’—119°15’之间。东与辽宁省接壤,西邻张家口市,西南与北京市、天津市毗邻,东南与秦皇岛市、唐山市相连,北靠内蒙古自治区。距首都北京224公里,距省会石家庄435公里。全市总面积39512.98平方公里,总人口361.28万人。全市共有汉、满、蒙古、回、朝鲜等4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全市现辖承德、兴隆、平泉、滦平、隆化、丰宁、围场、宽城8个县和双桥、双滦、鹰手营子3个区。其中,丰宁、围场、宽城3个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承德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关内外的咽喉和联结华北、东北的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已成为联结华北、东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还是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的重要开放城市。

承德地处冀北山区,境内地形多样,山脉纵横,河流交错。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东北部为七老图山山脉,中部、南部为燕山山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架构,海拔为200—1800米。燕山主峰——被誉为京东第一高峰雾灵山位于兴隆县境内。沿承德境内的长城要塞有喜峰口、罗文峪口、铁门关、马兰关、将军关、古北口等隘口。承德的地形地貌属于冀北山地和内蒙古坝上高原两个自然区域,具有地形高低差度大,山多平原少,地貌复杂的三大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承德的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无霜期为82—18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4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19℃;极端最高气温为35℃—4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37℃—42℃左右。

承德境内河流较多,主要有滦河、潮白河、辽河、大凌河4大水系。其中,被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称之为濡水的滦河是全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滦河由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武烈河、瀑河、柳河、老牛河等支流汇合而成,素称为承德的“母亲河”。此外,滦河水和潮白河水还分别注入潘家口水库和密云水库,成为天津市和北京市的重要水源。

承德的各类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的各种矿山资源有50多种,主要有铁、钒、钛、金、银、铜、铅、锌、锰、煤、萤石、冰洲石、珍珠岩、膨润土等,其中钒和钛的储量分别排在全国的第二位和第六位。在林草牧资源方面,全市的有林地面积约占全省的43.4%,草场面积占全省的43.7%,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塞罕坝机械林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基地。承德丰富的森林、草场资源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京津地区还具有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等重要作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承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畜牧、干鲜果品、农产品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围场、丰宁、隆化3县被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兴隆县被列为全国山楂生产基地,承德、平泉、丰宁、围场4县还被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蔬菜供应基地。平泉县被列为全国玉米制种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围场被列为全国马铃薯生产基地。磬锤峰、木兰围场、辽河源、雾灵山分别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外,承德的野生资源也很丰富。其中,蘑菇、黄花等野生珍品有100多种,黄芩、柴胡、金莲花等野生药材有500多种,鹿、狍子等野生动物有300多种。

承德旅游资源丰富,是“集七顶桂冠于一身”①的著名旅游城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以及木兰围场为主的“世界文化遗产游”,以京北第一草原、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主的塞外草原风光游,以金山岭长城为主的“长城古迹游”,以“京东第一峰”雾灵山为主的生态游,以董存瑞烈士陵园为主的“红色经典游”,以及“承德满族风光游”、“承德坝上狩猎滑雪游”等旅游项目别具一格,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承德的交通较为发达,现有干线公路20条,实现了县县通二级公路,乡乡通油路;北京—承德高速公路承德段已基本实现试通车。另外还有承德—北京、承德—天津、承德—石家庄、承德—锦州、承德—沈阳、承德—通辽等多条铁路从承德境内通过。二

承德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证实,约10万年以前史称“鸽子洞人”的原始人群在这一带生存。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红山文化”。稍晚,出现了以游牧为主的游牧民族和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农耕民族。殷商时期,承德大部分地域为孤竹国属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成为燕国、东胡、山戎的活动、生活之地。从秦汉至三国时期,承德一带分属辽西、渔阳、右北平郡,先后有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在此居住活动。这一时期,在承德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县治——白檀县○1。魏晋时,承德是乌桓属地。西晋末是鲜卑段氏西境地,嗣后是慕容垂后燕地。冯跋继后燕都和龙○2,承德属北燕冯氏地。后魏时,承德是提携县地○3。隋朝在营州○4设总督府,承德属营州地。唐朝时,承德是松漠都督府辖境,在墨斗岭○5驻有戍边军队。隋唐时期,承德先后有库莫奚族、契丹族在此居住、活动。唐朝末年,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及邻近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后改为辽国),承德大部分地区归中京道大定府管辖,分别在承德境内设置北安州○1和泽州○2。金时,承德属兴州○3辖地。元朝时,承德是上都路大兴州○4属地。明初,承德归北平行都司所属宜兴守御千户所管理,明成祖朱棣时,归朵颜卫管辖,属朵颜卫的西南境,后统属诺音卫。

清代,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为提高八旗军队的素质和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建立了以“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承德的政治、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用时89年之久,修建了工程浩大、规模宏伟的避暑山庄(即热河行宫)和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安远庙、殊像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十二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寺庙群(清代称“外八庙”),承德已成为清代中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热河厅为承德州。乾隆七年(1742年)复设热河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设承德府。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1914年,改建热河特别区,与察哈尔、绥远并称热察绥三特别区。当时的热河特别区共辖2盟15县17旗,特别区的首府设在承德。1929年2月改建热河省,省会设于承德。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承德及热河全境后,设立了伪满洲国热河省,省会设于承德街。今承德地域均成为伪满洲国的“西南边境”。

1945年8月19日,承德第一次解放。同年10月,正式撤销承德街,设立承德市。经中共冀热辽区委热河分委和热河行政公署批准,10月11日至13日,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民主政府相继成立。10月14日至11月10日,热河省民主政府和中共热河省委先后成立,省会设于承德市。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承德后,中共热河省委、省政府,中共承德市委、市政府实行战略转移,撤离承德市。国民党热河省省会设于承德市。

1948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冀察热辽部队收复承德市,承德以及热河全境获得第二次解放。194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决定重建中共热河省委、热河省军区,充实扩建热河省政府。热河省省会设于承德市。当时的热河省共辖承德、赤峰2市,承德、平泉、滦平、丰宁、围场、隆化、兴隆、青龙、青平、林西、叶柏寿、乌丹、建西、赤峰、宁城、建平、凌源、建昌18县和克什克腾、巴林左、巴林右、阿鲁科尔沁、翁敖、敖汉、喀喇沁左7旗(1949年5月将朝阳、北票、羊山三县重新划归热河省)。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从1955年12月30日起正式撤销热河省建制,将原属热河省管辖的承德市和承德、平泉、滦平、丰宁、围场、隆化、兴隆、青龙8县划归河北省管辖;将朝阳、北票、建平、建昌、凌源5县和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管辖;将赤峰、宁城、乌丹3县和敖汉、喀喇沁、翁牛特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56年1月,承德市划为河北省直辖,同时建立承德专员公署,辖承德、平泉、兴隆、青龙、滦平、隆化、丰宁、围场8县。1956年9月,承德市改归承德专区代管。同年11月,鹰手营子、寿王坟从兴隆县划出,设鹰手营子矿区,归承德市管辖。1958年4月,河北省通县专区撤销后,其所辖怀柔、密云2县划承德专区管辖。同年10月,该2县又从承德专区划出。同月,承德县建制撤销,其辖区并入承德市。1960年3月,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的承德市(地级市)增设市区、下板城区,并辖隆化、围场、丰宁、滦平、兴隆、青龙、平泉7县。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同时,下板城郊区恢复承德县建制,原设的市区、郊区撤销。分设后的承德市始设翠桥区、虹桥区、双塔山区、红石砬工委、双峰寺工委。1963年1月,增设宽城县,由承德专区辖属。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新划归承德市。1967年11月,承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领导上述9县1市。1978年7月,承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改设承德地区行政公署,仍辖9县1市。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直辖市。同时,承德县改由承德市管辖。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和承德县共3区1县。青龙县划属秦皇岛市。承德地区辖围场、隆化、丰宁、滦平、兴隆、宽城、平泉7县。1993年7月,承德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体制,辖承德、平泉、兴隆、滦平、隆化5县和围场、丰宁、宽城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双桥、双滦、鹰手营子3个区。三

承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着重要影响的地方。尤其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在承德的大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在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许多历史人物在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曾率军来到今承德一带解救燕国之危,讨伐山戎,并给后人留下了“老马识途”这一千古流传的成语典故;在汉代,被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为“飞将军”的著名将领李广曾任右北平郡太守,在今承德一带抵御匈奴入侵;三国时期,曹操曾亲率大军北上来到承德一带征讨乌桓,为当时我国北方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代,著名的外交家、诗人苏颂曾先后两次途经承德出使辽国,并写下了许多赞美承德山水风光和记述当时承德一带社会生活状况的不朽诗篇;成吉思汗之孙、元王朝的创建者忽必烈曾经多次来到承德、内蒙古一带,为这里的农牧业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开国元勋之一常遇春曾率大军越过长城来承德、内蒙古征讨元军,为明朝统一大业立下不朽功勋;明代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在任蓟镇总兵期间,曾设计和监修了包括被称之为“万里长城中最精萃的一段”——金山岭长城在内的京东600公里长城。清代,“康乾盛世”的创建者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弘历一生中数十次来到承德。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在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上设置了以“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肇建了供避暑休息、处理政务、怀柔“徕远”之用的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稍后敕建了承德“外八庙”中的溥仁寺和溥善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帝还曾坐镇波罗河屯○1,指挥十余万大军在距木兰围场30余里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同沙俄勾结,妄图分裂祖国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进行了著名的乌兰布通之战。此役基本上巩固了清朝北部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完整。乾隆继位后,完善了避暑山庄功能,敕建了“外八庙”十二座寺庙中的十座。在承德几乎每年都在避暑山庄或木兰围场接见各地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和外国使节。如接见西藏政教首领六世**、蒙古土尔扈物部首领渥巴锡、杜尔伯特部首领“三策凌”、英国特使马嘎尔尼等,为当当时清朝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国运昌盛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此外,在承德地域内还曾上演过多幕令国人蒙受屈辱的历史活剧。清代的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于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仓惶逃到承德,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先后批准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并追认《瑗珲条约》有效,咸丰帝病死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他的贵妃叶赫那拉氏与恭亲王奕等人密谋,发动了“辛酉政变”(亦称“北京政变”),杀、贬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开始了长达48年之久的“垂帘听政”,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承德人民是具有光荣斗争传统和反抗精神的人民。仅在清末至“五·四”运动前夕,面对国运衰败,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掠夺以及封建军阀、地主官僚、王公贵族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和奴役,承德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西方的天主教势力陆续渗透到热河一带,以建天主教堂和育婴堂等形式称霸一方,欺压百姓。与此同时,当地的王公贵族、封建地主、贪官污吏对百姓的压迫剥削也有增无减。稍有反抗,立即遭到打击、镇压,众百姓对此早已恨之入骨。1891年秋,与承德相邻的内蒙古敖汉旗金丹教首领杨悦春和在理教首领郭万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联合起来在敖汉旗杨家湾子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的“仇杀天主教,仇杀蒙古王公,仇杀贪官”的口号,深受广大民众拥护,赤峰、朝阳、平泉等地的民众也积极响应,“旬日之间,由数千聚至数万”○1。起义军所到之处烧毁天主教堂,驱赶天主教徒,抗拒清军围剿,大有席卷整个东北之势,曾经引起了中外各界的关注。时隔约10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日、俄、英、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野蛮侵占北京、天津等地,与京津毗邻的热河地区也从此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之苦。1900年6至7月间,在全国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地处承德北部的围场义和团组织400余人围攻了设在围场佟家营的外国传教堂,响亮地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并愤怒地打死教徒60余人,烧毁教堂1间……此外,承德各地还曾多次开展抗捐、抗粮、抗税的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

上述一次又一次持续不断地反抗和斗争,表现了承德人民的初步觉醒,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空怀壮志,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除了受当时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这些反抗和斗争,都是属于自发性的和分散的斗争,没有一个具有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思想、严密的组织的革命政党来统一领导。因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中华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就历史地落在了即将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06-11-20 20:10

第五篇:人教7年级历史下册的全部教学反思

盛一时的隋朝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上册所学朝代更替引入,承上启下,自然导入,效果较好。隋朝大运河是本课的重点,但知识点较为零散,在讲课中要注意结合地图及时总结,让学生在学中速记并强化训练。反思本课如下:

1.学生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既掌握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基本做到学生自主、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课堂达标率较高。

2.充分挖掘教材,拓展知识,加强了热点、边缘学科知识、前后知识的联系与渗透;注重知识的总结归纳和学生的情感教育。

3.注重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学法;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落实。三点歌谣北捉南鱼落中心记忆效果明显。不足之处:

1,教学基本功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需不断锤炼、加强。2,课堂结构还需改进,应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引导。

3,,学生的小组学习还需加强,尤其是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具体分工尚需加强.4,由于前期记忆所占时间稍长使后期学生讨论时间稍短,造成时间安排前松后紧还需以后上课合理安排好时间。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因此在讲课时,只要是涉及到教材的有关内容,我都会对知识的扩展.然而在 我上的一堂课《贞观之治》中,为了上好这一节课,我在网上找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史料,同时也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有信心能讲好这一堂课。在这一课堂上,我把我所找到的资料、史料全都运用到课件中去,希望学生多从资料、史料中找出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上完这一节课,我信心满满,自以为很成功。然而事实上效果远不如我所期望的。学生对我这一节课有着看法:资料、史料太多,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还没把资料看完,我就已经讲课,因此学生反应不过来,教学效果就不是那么好。再加上初一年级的课不必要讲述太多的课外知识点,最主要就是让他们掌握基础。学生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所以事情并不是像韩信点兵一样多多益善的,而是要把握一个度,教学内容要适当,要看实际情况去定夺。

今天上了一个班的课,课堂流程很顺利。在进行第一个探究题时,提到了盛世经济繁荣的原因。讨论题:唐太宗为什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学生众说纷纭。有谈到任用贤才;有谈到注重官吏制度;说到这里,我进行了及时指导:唐太宗注重干部的选拔和管理,效果很好。而隋炀帝却忽略了这一点,结果吃了大亏。现在的时代也是如此,公务员人民的公仆在选拔的过程都应该很严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人谈到唐玄宗励精图治;勤俭等,说到这里,我又继续引导。玄宗时期使大唐王朝进入鼎盛,是有前人奠定的基础,例如:太宗哥哥和则天姐姐的贡献。要不然玄宗时期最多也就是个中兴。“玄宗少历年间,”的内容无非为玄宗这个人物丰富点血肉而已。在谈到经济发展的时候,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这一观念,进行渗透。使学生了解生产工具的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的作用,乱七八糟的一课。

值得肯定的是:

1、有学生提到一个国家干部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孩子们的话,如果让那些制定选拔国家公务员有关制度的叔叔大爷们听到。我们国家的前景会更好。

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能够提高人们改变自然的能力。

有待改善的是:课前的预设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培养,弹性的预设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思考阐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思路。

反思二:开元盛世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课堂真正做到了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具体讲,本教学设计有如下特色。

第一,导入激趣揭题。由吟诵《忆昔》入课,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又增进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更激起了学生探知“盛世”之“盛”的欲望,真可谓“一箭三雕”

第二,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学设计者十分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如课本剧“外国旅游团”游历开元年间的唐朝的所闻、所见、所思,将学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课堂的主人,积极地投入到历史情境中去,认识“盛”之所在。

第三,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与比较。如“开元之治”与“贞观之治”治世局面出现原因的比较,筒车和翻车的比较,曲辕犁和东汉牛耕的比较等;在比较中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在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活动、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给人以“润物细无声”之感。

第四,用课内知识带动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得,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反思三:开元盛世教学反思

1、教师运用直观性强的历史图片与记录片及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旁佐,既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提高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历史观。

2、课堂以多种形式,既激活了课堂氛围,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如古筝《春江花月夜》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回到古代的感觉;唐太宗与武则天的资料片的介绍,通过欣赏他们的图象、生平事迹,对他们的历史有了感官的了解;通过唐太宗纳谏小品的演绎使学生双方的参与性大增,课堂气氛活跃了;相关数据与诗歌的展示,使学生客观性地了解了唐代的繁盛。

3、学生对如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仅限于主观,缺乏相关的事实辨证,未用摆事实讲道理。

反思四:开元盛世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第一单元的重点,它主要是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论证唐朝的繁盛。如果把此课的结构讲清楚了,那么对于以后各个朝代的经济史讲述则提供了有利的范本。对于本课教学,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一、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能力

我首先由导入篇杜甫的《忆昔》导入新课,渲染了文学环境。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又增进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更激起了学生探知“盛世”之“盛”的欲望,真可谓“一箭三雕”。接着又为解决本课难点问题,由曲辕犁的模型和构造图,让学生了解犁的构造。再让他与西汉的二牛抬杠进行比较,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可以借助这一点发挥他们的潜能。如:指导他们制作教具,不仅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本课学生从网上搜集到不少曲辕犁图片资料,当时我没注意。如果我能指导他们做出简单的曲辕犁模型,并让该同学上台讲解、演示。那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曲辕犁的构造,另一方面也会使同学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读史以明理”这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的。在上“开元盛世”这课时,我注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玄宗与太宗”有那几点相同的地方,对现实有和借鉴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国家要繁荣,政治局面必须稳定,人才必须得到重视。官员必须廉洁自律,要广开言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唐朝农业繁荣,启示我们:要想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要注重兴修水利,要普及科学技术。由唐朝长安城整齐的布局,联想到现代城市也要注重整体的规划和布局。

同时,本课有待改进之处,在上本课时,我的主导作用待以发挥,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没有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女学生,今后要注意改进提问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努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小组活动时,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可再加强些。同学们在参与辩论时,要进一步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及时反驳对手观点。在点评时,抓住主要问题有重点地进行点评,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科举制的创立教学反思

这节课表面看来容量不大,重点介绍了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和影响情况,实际关于科举制的知识内容相当多,例如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魏晋以来具体的选官措施等等,这在课本中或者一字未提,或者一笔带过,因此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完成,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史上的重要制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熟悉,课堂上可让学生多讲自己对于科举制度的理解,学生可联系平时在电视剧中听说的榜眼、探花、状元、进士等相关名词,了解科举制对人才的选拔。可以将将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明白古代的科举制的确对读书人产生不可想象的影响。教学中补充适当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另外也可联系现在的高考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大举措,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最后让同学们认识到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不止这些,它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向了极端,形成八股取士的形式,禁锢人们思想、考试内容单一化,其不良影响十分明显。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宋亡元兴的历史,有很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内容庞杂。在授课中,对于感情外露、思维活跃的初一来说,不能单纯的以说人

记事的方式来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兴趣,还可适当提高。

在本次授课中,本人尝试引导学生学“评价”、用“评价”,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以学定教”的师生和谐互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基本上能较好地完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上完本节公开课后,经过自己的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如下几方面:

1、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无论是在在评价成吉思汗、文天祥等历史人物,还是在归纳描述元朝统一后的措施,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史料后,由学生在课堂上整合资料表述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避免了只有部分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的不足。

2、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及提高

3、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在讲到行省制度时,充分结合今天的山东属于当时的哪个行省来讲,并且从分析史实中教育学生: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合起来。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1、在设置辩论题目时,评价人物的语气要比较符合学生要求。比如辩题可改为:“文天祥抗元保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

2、在总结时,引申的高度还不够。比如在讨论:“元朝统一和文天祥抗元保宋的关系”这个问题时,我用“合二为一”的观点引导学生分析。在这里,对于“抗元保宋的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这一点,我没有解释清楚。

3、在讲“元朝统一后实行的措施”这一方面设计得不够严谨、生动。过程简单、程序化了些。在学生展示作业方面,可以用更口语化的语言来描述,并且之后实行生生互评,让学生自己评价这份作业的优,缺点,得出结论,最后再由老师归纳、总结。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上约略讲了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并提到了宋元两位科学家的成就。总体而言内容比较简单明了,然而细究,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宽泛,包含了很多非历史知识的运用,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涉及四大发明必然需要同学们有比较广泛的历史基础知识作为铺垫,此又是另一重难度。故此,本课容量激增,又因要向40分钟要效率,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显得仓促甚至是省略。如首要的是,本课课题是《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当解决为什么以宋元文化为一体来讲的问题,当先用马克思的话,落后的野蛮的民族最后总是被其所征服的先进的民族的文化所同化,如此,宋代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文化才能前后衔接。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可能更有利于本课具体内容的讲述。

为了衔接各教学环节,本课选取了一些历史场景进行了导入、过渡。总体较顺利,却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拓宽了本课历史维度,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可能会跟不上。

由于时间的关系,在讲完这三大发明之后,基本上只剩2-3分钟的时间了。故为本课小结,及总结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巨大影响时显得不够深入具体,同学们可能还不能完全西方世界如此重视四大发明的原因。且关于宋元科技成绩达到高峰的原因,亦当探究。

虎头不可蛇尾,画龙犹须点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当不断调整内容,使课堂结构更加合理,使知识的传达更加富有层次性,可能效果会好些。

最后,学生们虽比较积极活跃,但课堂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及同学们是否真正深入思考了老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仍当引起重视,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14在对《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认为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不需要高深的历史结论,他们需要的是由自己的兴趣出发,经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因此,本课的导入,我设计采用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和图片,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的创设,引入新课,这个故事学生非常熟悉,通过学生看图片讲故事,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处理上,指导学生回顾司马迁与《史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例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对“宋词”的学习,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经学生间的交流,对话,竞赛,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参与其中,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文学修养提供了平台,不仅赏析了杰出词人苏轼、李清照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辛弃疾的代表作及其词的艺术风格,而且对宋词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文学兴趣和鉴赏能力。对“元杂剧”的学习,以讲述《窦娥冤》的故事为主,给学生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加深对元杂剧的了解,感悟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我反思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限于自身等方面的缺陷,对文化鉴赏的指导能力很弱,使课堂不够饱满,这督促自己今后要多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高

15。历史的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更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用联想式的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首先温历史之“故”而知新。例如 我上的一节课中,课题是《明朝君权的加强》,本课的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是八股取土。我先让学生回忆秦朝、西汉、东汉、隋朝、唐朝、北宋、元朝的历史,提问: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一般都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从而引人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学生就很容易总结出来。这样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再如:我处理难点八股取士时,结合秦朝的焚书坑儒让学生比较掌握,然后利用今天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加以拓展,结果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没能很好的加以论述。

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的获取新知识,可以巩固旧知识。16反思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

我认为历史课堂所传授的不仅是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为精神的培植与做人道理的启蒙比知识的传承更为重要。

本节课主要讲述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方面的历史,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通过引导、设问、识图、讨论、主题探究、分析等方式,突出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了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

让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意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让学生体味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意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及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人生价值观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我会不断努力,自我完善。也许这就是反思自己的意义。

17“君主集权的加强”是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是在学生学完了明朝君权的加强后又来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加强,同时此课也为近代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做了铺垫。

上完此课,我进行了细致的反思,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成功之处:

1.本课教学根据历史新课标和教学流程的要求,教学思路按板块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板块进行,即:走进历史、学习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和铭记历史,感悟历史。这样使教学步骤条理清晰。

2.利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3.注意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4.在教学语言上我精心组织,语言过渡自然,而且富有感染力。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并增加了课容量。6.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对难点通过讨论解决。

这些是我对本课成功经验的一些体会,值得在今后教学中借鉴。

(二)不足之处:

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明显表现出胆怯,以致存在着不能主动发言的不足,还有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复述中的不当之处一一订正,需要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改进。18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反思

本课用“多媒体”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自学、交流使学生充分的动了起来(动手、动脑、动口)这避免了以前老师单讲和学生单听的死板气氛且学生实际的收获也增强了(一些基础的问题能自己解决;自信心得到增强)同时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但这节课也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教师缺乏激情,是教学效果收效一般;爱国主义教育升华的不够,是的学生的热情不饱满)

1、充分利用课本有效资源及课本中的材料,设计了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中探索质疑,学习知识,同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2、课堂师生互动比较成功,配合比较好。

3、课堂中学生能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虽然答题语言不是很规范,但观点阐述基本完整,这还需要教师今后做进一步引导。

4、在课前我都做了精心准备,备课前对教学内容做了认真分析,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等等,正因为如此,才能把教学目标把握得当,设计思路合理。另外,课前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了课件和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源。20、复习导入时间过长;

2、内容过多,以前分两节课,现在合为一节;

3、新课标对本课要求只需掌握清朝“闭关锁国”表现,对明清经济发展没作要求,我这部分是否讲解过多?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迅速掌握课标要求,同时把两部分内容整合,得到某种学习方法或历史启悟?

4、我先前设计的“为什么由„开放‟走向„锁国‟”的话题为什么没有激起思考兴趣?(因课本已有较详细的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原因、表现、影响论述,学生照读照搬。)应该如何运用课本,摆脱唯书唯上学习方式?引发独立思考?

5、也许该采取一种逆向思维!课本照时间顺序讲述,由因导果,我可以由果溯因。

21这一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节课的主题是明清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成就。从题目来看,这些突出成就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突出成就是如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呢?这是本课的难点。七年级的学生学识尚浅,理解、分析能力都不是很强,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营造活泼热烈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分析综合能力,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为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了解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我课前做了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并指导学生到图书室有选择地阅读名著。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大屏幕展示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面,一同走进第23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大屏幕显示醒目的课题。接着,我请同学们一起回忆以往学过的不同时期的突出文学成就。学生齐声回答:唐诗、宋词、元曲。我们的课程就这样展开了﹍﹍

本节课,我做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准备,课后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感觉有优点,也有不足点,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用教师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整节课,教师充满了激情,教师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正是这种激情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比如,讲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进行小游戏时,同学们情绪高昂,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使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达到了快乐课堂、和谐课堂的效果。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本节课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提高,达到了课堂的和谐性,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决心。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譬如,由于教师的文学、艺术储备还不够丰富,所以限制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我,更上一层楼。

1、教师课前精心备课,根据本节课内容涉及文学、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欣赏的作品比较多的特点,选择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课件,使新知识的呈现生动直观。如学习“古典小说的高峰”一目,出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插图,既加深了学生的直观印象又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如学习“京剧的形成”时,教材只介绍了京剧的形成时间和基础,其它的相关知识介绍的很少,教师利用多媒体补充介绍了“京剧小百科”,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将京剧的产生过程、行当的演变、四大名旦和著名剧种等进行了一一展示,这样既使学生学生对京剧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又宣传了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在学习明清时代的书画成就时,将董其昌的书法行书贴与“扬州八怪”的典型绘画作品向学生呈现,尽管学生还不能真正领略明清时期书画名家的作品真谛,但是通过看图欣赏,可以初步感受书画艺术带给我们的享受,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如果只是就教材讲教材,那效果就会差很多。

2、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古典小说的成就,”学习目标中要求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新授中让学生到前面板书四部小说的书名及作者,加深学生的记忆;完成书写练习以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四大名著一览表”,将四部小说的成书时间、主要内容和价值等列入表中,学生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之后,填写表格。这样提高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尽量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不包办代替,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即可,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逐步提升。

3、新授时注意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如学习书法成就时提问以前学过的“书圣”是谁?学习明朝戏剧的繁荣时提问元朝的戏剧家及代表作;学习了明清小说的成就,引导学生回顾唐、宋、元不同朝代文学发展的主流。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联系旧知,新旧知识纵横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将一类知识归纳到一起,适时地回顾和提问,以加深学生对旧知的掌握和对新知的理解。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本节课通过书籍展示,书法和绘画作品欣赏等方式向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原著的欲望。

下载3分钟读懂隋前全部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3分钟读懂隋前全部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常州一院历史 建国前[范文模版]

    第一节 建国前医院状况 一、建院背景 清光绪三年(1877年),常武地区创建长年医局,每年施诊给药,以拯危扶困。清末民初,每年夏历六,七月间,对外开诊,以慰贫黎。这些措施,虽给民众带来......

    高三历史备课组一诊前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备课组一诊前复习计划 从近期月考的情况来看,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前期加强集体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年级平行班之间,实验班与补习班之间实现了均衡发展,差距基本保......

    初一历史上册前十课复习重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前十课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文化代表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火的使用 观念 社会组织 生产活动 元谋人 约170万年 打制石器 会使用火......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1978) 姜爱林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摘 要:近年来有关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发展演变的研究日见升温。......

    人教7年级历史上册的全部教学反思范文合集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反思 反思: 优点:1、本节课我始终贯彻教学设计的思路,围绕设定的三位目标进行教学。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充分......

    可以让你读懂中国的100条历史典故(优秀范文五篇)

    可以让你读懂中国的100条历史典故 100个历史典故,5000年风云故事,无论惊涛骇浪、惠誉得失,均已化为一缕青史,娓娓道来,如简版资治通鉴,读之如饴。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

    八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练习(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八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练习——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掠夺中国大量白银 C、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D、争夺对华贸......

    2015年底前,全部造纸企业要安装运行管理监控平台5篇

    2015年底前,全部造纸企业要安装运行管理监控平台 日前,环境保护部向各地环境保护厅、环境保护督查中心、重点造纸企业下发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造纸和印染行业总量减排核查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