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格律与欣赏课程答案
唐诗与科举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知人论世”的观点是()所提出的。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点?()A、用韵 B、意境 C、平仄 D、对仗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一首闺情诗。()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唐诗与科举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
陈子昂在他()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A、21 B、22 C、23 D、24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A、杜甫 B、孟浩然 C、陈子昂 D、白居易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是糊名制。()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考明经的难度比考进士的难度高。()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唐诗与科举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认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A、白居易 B、李白 C、苏东坡 D、陆游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A、孟浩然 B、白居易 C、杜甫 D、汪伦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王维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开山鼻祖。()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唐诗与科举
(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中的“谢”指的是()。A、谢道韫 B、谢枋得 C、谢朓 D、谢灵运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孟浩然与其他文人一起联句作诗,他的()诗句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A、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D、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是写于自己求仕失败以后。()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唐诗与科举
(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柳永因为他的哪首诗而被皇帝批“且去填词,何要浮名”?()A、《鹤冲天·黄金榜上》 B、《双声子·晚天萧索》 C、《征部乐·雅欢幽会》 D、《如鱼水·帝里疏散》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以下最能表达李白获得官位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D、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终南捷径”是指文人借隐居得到名声,从而达到做官的目的。()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诗词格律之押韵(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格律诗产生于()。A、秦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在现代音里面,()不同的字是不同韵的。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古代的诗并不一定需要押韵。()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诗词格律之押韵(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唐诗宋词的语音属于我国语音发展的哪个阶段?()A、上古音 B、中古音 C、近代音 D、汉语音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诗词格律的重点和难点是()。A、认识生僻词 B、记住用韵规律 C、分辨近音词 D、区别平仄音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古今的音是不同的,但古今的韵是相同的。()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诗词格律之四声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阴平大致上对应的是普通话中的哪个声调?()A、一声 B、二声 C、三声 D、四声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仄声的是()。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浊音就是发音时声带不产生震动的音。()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入声的发音特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诗句中安排平仄的规则正式定型于()。A、隋朝 B、初唐 C、盛唐 D、晚唐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区分平仄的难点在于区分出第一声和第二声中的()。A、平声字 B、上声字 C、去声字 D、入声字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中国文人是在什么时候发现中国字可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的?()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隋朝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格律诗的三大要素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格律诗的三大要素不包括()。A、用韵 B、平仄 C、节奏 D、对仗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在格律诗的每一种诗体里,只有()种平仄格式是固定的。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现代汉语拼音方案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中,没有入声字。()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格律诗之对仗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笠翁对韵》的作者是()。A、朱熹 B、沈复 C、王力 D、李渔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在对仗中,通常把前面的一句叫做出句,后面的叫做()。A、回句 B、对句 C、应句 D、仿句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单选题】“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之口。A、沈括 B、韩愈 C、苏轼 D、陆游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格律诗的用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主持科举考试的古代官署是()。A、工部 B、吏部 C、户部 D、礼部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以下韵书中,出现时间最早的是()。A、陈彭年《广韵》 B、孙愐《唐韵》 C、陆法言《切韵》 D、丁度《集韵》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诗韵的106个韵中,平声有30个韵。()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唐人作诗的用韵,主要依据平水韵。()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一东韵已完成成绩: 66.6分 1 【单选题】“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指的是()。A、作者自指 B、山琮 C、山简
D、襄阳太守 我的答案:D 2 【单选题】开元28年,王维在()主持科举考试。A、四川成都 B、湖南长沙 C、湖北襄阳 D、云南昆明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王维在开元年间所担任的“知南选”,其职责是主持朝廷在南方开展的科举考试。()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二冬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二冬韵的是()。A、重 B、钟 C、翁 D、容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中的“十年离乱”指的是()。A、泾原兵变 B、安史之乱 C、三镇复叛 D、黄巢起义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一首诗可以押两个韵。()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八庚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指的是什么战乱?()A、泾原兵变 B、安史之乱 C、三镇复叛 D、黄巢起义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杜甫写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以下哪个传统节气?()A、芒种 B、霜降 C、白露 D、小满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古代格律诗中,用韵的位置是二四六八句。()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九青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惶恐滩头说惶恐“中的“惶恐滩”位于()。A、江西 B、江苏 C、浙江 D、湖北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是()。A、1年 B、2年 C、4年 D、8年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考上状元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的家世背景好。()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十二侵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屈原《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是指()。A、诗人心情沉重 B、皇帝昏庸无能 C、个人前途未卜 D、百官腐败贪污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杜甫的《蜀相》描写的是()。A、赵雄 B、赵贞吉 C、诸葛亮 D、谢方叔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王维被人们称为“诗佛”。()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四支韵与八齐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就是今天的()。A、鄱阳湖 B、洞庭湖 C、千岛湖 D、西湖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以下哪首诗是用的四支韵?()A、《喜见外弟又言别》 B、《过零丁洋》 C、《终南别业》 D、《钱塘湖春行》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白堤之所以叫白堤,是因为它是白居易所修的。()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首句用邻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首句用邻韵”是指允许第一句的()用一个邻韵。A、第一个字 B、第二个字 C、最中间的字 D、最后一个字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诗句末尾“浓、钟、峰、松”四字押的是()。A、一东韵 B、二冬韵 C、八庚韵 D、九青韵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格律诗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并且是平声韵,首句用邻韵的情况是例外。()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五言律诗之仄起仄收式(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现代汉语里,没有()这个声调。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中,()是入声字。A、国 B、破 C、河 D、在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失粘”中所谓的“粘”,是指在相邻两联中,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五言律诗之仄起仄收式(下)已完成成绩: 66.6分 1 【单选题】“月涌大江流”的平仄规律是()。A、仄仄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C、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平平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野径云俱黑”的“俱”是()声调。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我的答案:?得分: 0.0分(D疑是不是)3 【判断题】杜甫的《旅夜书怀》是他在青年时期所作。()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五言律诗之仄起平收式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描写手法相近的诗句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王维的“太乙近天都”中的“太乙”指的是以下哪座山?()A、泰山 B、终南山 C、五台山 D、华山
我的答案:B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王维和()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A、李白 B、孟郊 C、白居易 D、孟浩然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一句,用的是写实的手法。()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中的“分野”是古代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五言律诗之平起仄收式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山居秋暝”的“暝”是指以下哪个时间段?()A、黎明 B、半夜 C、黄昏 D、清晨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随意春芳歇”中的()字是入声字。A、意 B、春 C、芳 D、歇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中所运用的典故来自于《楚辞》。()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五言律诗之平起平收式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清朝的学者()做出考证,认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中“龙城”应为“卢城”。A、纪昀 B、阎若璩 C、顾炎武 D、梅文鼎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万里鸣刁斗”中的“刁斗”在古代是一种什么器具?()A、烟斗 B、号角
C、锅具兼击打发声装备 D、武器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古人有以诗饯别友人的习惯。()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七言律诗最常见的一种平仄格式是()。A、平起仄收 B、仄起平收 C、仄起仄收 D、平起平收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这种表现手法借鉴了()。A、传统戏曲 B、传统口技 C、传统民歌 D、传统相声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甜蜜爱情的向往与赞美。()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中)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扇裁月魄羞难掩”一句中“月魄”指的是()。
A、女子的眼睛 B、女子的嘴唇 C、女子的肌肤 D、女子的脸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一句,运用了()个典故。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青鸟在古代是往来书信传递的使者。()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柳宗元在公元805年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集团,受到迫害后,被贬到以下哪个地方?()A、青海 B、广西 C、新疆 D、四川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李商隐的《马嵬·其二》是以()的故事为对象来写的。A、范蠡与西施 B、吕布与貂蝉 C、赵飞燕与汉成帝 D、唐玄宗和杨贵妃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表达的是一种迷茫绝望的情绪。()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律诗之仄起仄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漫卷诗书喜欲狂”一句中,()字是入声字。A、卷 B、书 C、欲 D、狂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泾原兵变 B、安史之乱 C、三镇复叛 D、黄巢起义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两句,典型地反映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律诗之平起平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中的“周公”在文革时曾被用来影射()。A、朱德 B、邓小平C、周恩来 D、林彪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白居易的“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一句中,有()个入声字。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钻龟和祝蓍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律诗之平起仄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包含了()个典故。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对以下哪位诗人的评价?()A、白居易 B、刘禹锡 C、杜甫 D、李白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说新生事物必定要战胜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心有灵犀一点通”新解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白足禅僧”的典故是出自()。A、《史记》 B、《酉阳杂俎》 C、《东京梦华录》 D、《高僧传》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李商隐写“心有灵犀一点通”时,所表达的情景是他与这名女子在玩()的游戏。A、藏钩 B、对对联 C、猜字谜 D、酒令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最早提到“萼绿华”的人是()。A、陶弘景 B、葛洪 C、孙思邈 D、李商隐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岂知一夜秦楼客”中“秦楼客”最早的典故出自《列仙传》。()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藏钩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花蕊夫人的《宫词》写的是以下哪个时代的事?()A、魏晋 B、隋 C、唐 D、宋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藏钩游戏最早起源于()朝代。A、秦 B、汉 C、魏晋 D、隋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从李商隐的“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一诗可知,他与诗中女子相识已久。()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射覆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射覆这种游戏主要考察的是游戏双方的()功底。A、数学 B、国学 C、哲学 D、武术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射覆游戏最早是用()的方法来算的。A、周易起卦 B、占星 C、算数 D、看面相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射覆中可以使用时事的、时髦的词汇。()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鸡窗”的典故最早是出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五律与七律的平仄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若律诗第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第二句的平仄为()。A、平平仄仄平平仄 B、平仄仄平仄仄平C、仄仄平平仄仄平D、仄平仄平平平仄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根据粘和对的规则,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刘白唱和集》鉴赏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的平仄格式是()。A、平起仄收式 B、仄起仄收式 C、仄起平收式 D、平起平收式
我的答案:B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在杭州初次相逢的。()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格律诗的音韵平仄规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各点不属于格律诗的基本要素的是()。A、用韵 B、对仗 C、用典 D、平仄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七律有()种平仄格式。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格律和音乐的旋律一样,听多了都会产生类似乐感的感觉。()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诗词格律之特殊平仄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的平仄格式是()。A、平起仄收式 B、仄起仄收式 C、仄起平收式 D、平起平收式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一句中有()个入声字。A、1 B、2 C、3 D、4 我的答案:A 3 【单选题】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中,哪个字是可平可仄的?()A、平B、尽 C、江 D、荒
我的答案:C 4 【判断题】
我们在判断一首诗的平仄格式时,通常是看它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诗词格律之拗救(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
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一诗中,以下哪个字起到了“双救”的作用?()A、宿 B、无 C、寂 D、田
我的答案:B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在格律诗里,犯孤平的情况很常见。()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诗词格律之拗救(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哪位文人调侃过白居易的姓名?()A、顾况 B、杜甫 C、李白 D、王维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对句相救是把在对句的第()个字,该仄声的改为平声。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风”字有双救的作用。()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杜甫并非是特别遵守格律的一个诗人。()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李白看了()在黄鹤楼留下的诗歌后,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A、孟浩然 B、王维 C、杜甫 D、崔颢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在五言律诗中,第1个字的平仄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是不能不论的?()A、平平仄仄平B、仄仄平平仄 C、仄仄仄平平D、平仄平仄仄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古风式律诗是指()。A、包含了许多古代典故的律诗 B、关于古代人物事迹的律诗
C、律诗尚未定型化时,没有依照严格的平仄格式,对仗也不工整的律诗 D、完全依照严格的平仄格式,对仗工整的律诗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在一个五言律诗中,第1、3、5个字可以用平也可以用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对仗的种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杜甫的《曲江二首》中,以下哪句使用了借义的对仗方法?()A、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D、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借音的对仗通常出现在以下哪种词类里?()A、颜色词 B、动词 C、介词 D、拟声词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以下哪种对仗方式属于“邻对”?()A、沉鱼——落雁 B、朝霞——晚月 C、夫——妻
D、尘海——金风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纤巧”是指对仗对得比“工巧”更工整、更优美。()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律诗的对仗之对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春联是()。A、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B、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C、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D、一帘春色门垂柳,万斛珠光地涌莲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在出现对联之前,人们在门上悬挂()以求平安。A、宝剑
B、红色的绳子 C、干花 D、桃符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人做寿的时候通常可以作寿联,若有人去世了应当写什么对联?()A、悼联 B、祭联 C、慰联 D、挽联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门联就是由对仗演化而来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诗词格律之对联的格式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猜谜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谜面是两个字的猜谜形式称为()。A、秋千格 B、卷帘格 C、徐妃格 D、白首格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属于以下哪种对联格式?()A、秋千格 B、卷帘格 C、徐妃格 D、白首格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秋千格又称转珠、颉颃。()我的答案:√ 4 【判断题】白首格的猜谜形式是第一个字需删去后再猜。()我的答案:×
五言绝句之仄起仄收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绝句在押韵上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并且是押()韵。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属于以下哪种平仄格式?()
A、仄起平收 B、仄起仄收 C、平起平收 D、平起仄收 我的答案:B 3 【判断题】绝句和律诗不一样,绝句是八句的,律诗是四句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绝句分为遵守格律的律绝和不遵守格律的古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五言绝句之仄起平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哪首诗属于仄起平收式?()A、白居易《问刘十九》 B、宋之问《渡汉江》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二)》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使用是以下哪个典故?()
A、司马迁《史记》中的《蒙恬列传》 B、司马迁《史记》中的《李斯列传》 C、司马迁《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 D、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的区别在于诗的第一句。()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五言绝句之平起仄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孟浩然《宿建德江》的“移舟泊烟渚”一句中,以下哪个字为入声字?()A、移 B、舟 C、泊 D、烟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哪一句使用了坳救?()A、危楼高百尺 B、手可摘星辰 C、不敢高声语 D、恐惊天上人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中的“省试”是指古代中书省礼部组织的进士考试。()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不通音律而弹错曲子。()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五言绝句之平起平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判断题】在五言绝句的平起平收式中,第一句的平仄和最后一句的平仄是相同的。()我的答案:√得分: 100.0分
七言绝句之仄起平收(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四字成语,其谜底是()。A、天伦之乐 B、精妙绝伦 C、无与伦比 D、语无伦次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仄起平收式在七言绝句中是比较罕见的平仄格式。()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七言绝句之仄起平收(中)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引用了以下哪首诗中的句子?()A、李白《赠汪伦》 B、孟浩然《过故人庄》 C、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D、鲍照《白头吟》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描写的是古代哪次战争?()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夷陵之战 D、巨鹿之战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在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中,“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论”字的正确读法是()。A、lūn B、lún C、lǔn D、lùn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到了唐宋时代,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的人就已经被传为是诸葛亮了。()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七言绝句之仄起平收(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格律诗、律绝只能压()韵。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在《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中,以下哪个字的格律不是严格按照平仄要求写的?()A、落 B、啼 C、霜 D、天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寄托了他对儿女的思念之情。()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黄巢的《菊花》是一首律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七言绝句之仄起仄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有()个入声字? 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以下哪首诗是属于半首对仗?()A、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D、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三》是一首全首对仗的格律诗。()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绝句之平起平收(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传说纪晓岚在给乾隆皇帝题扇时,题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因落了以下哪个字而引起圣怒?()A、春 B、玉 C、间 D、关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王昌龄的《出塞》中“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正确的读法应该是()。A、jiāo B、jiáo C、jiǎo D、jiào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王昌龄《出塞》中的“飞将”指的是抗金英雄岳飞。()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绝句之平起平收(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李益《塞下曲》中“莫遣只轮归海窟”使用的典故是以下哪场战争?()A、华阴之战 B、巨鹿之战 C、秦晋肴之战 D、长平之战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尺还葬耳”这句话是()说的。A、曹操 B、李广 C、岳飞
D、伏波将军马原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古代寄信是用蜡烛的蜡液来封住信封的。()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七言绝句之平起仄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在格律上是()式的诗歌。A、平起平收 B、仄起仄收 C、平起仄收 D、仄起平收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A、长安城 B、北京城 C、杭州城 D、南京城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杜甫所写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画家。()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古体诗(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七言诗产生于哪个朝代?()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判断题】曹丕的《燕歌行》是以男人的口吻来写诗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楚辞是一种杂言诗体。()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格律诗被称为近体诗,是因为格律诗产生的时代离唐宋较近。()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古体诗(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被闻一多称为是“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A、杜甫《春望》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白《长歌行》
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指的是露水。()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词律之乐府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古体诗、近体诗和()是构成古典诗歌的三大类。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乐府 D、诗经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王之涣和其他诗人一起旗亭赌唱时,最美的歌女唱的是王之涣的哪首诗?()A、《送别》 B、《宴词》 C、《登鹳雀楼》 D、《凉州词》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宋词格律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律之宫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孔子认为()是造成自己生活的时代不符合前代先王所提出的标准的原因。A、礼崩乐坏 B、道德沦丧 C、积弱积贫 D、战事连连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2 【单选题】白居易十分推崇()思想。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我的答案:A 得分: 20.0分 3 【单选题】五音中的“羽”,声母所对应的发声部位是()。A、喉 B、齿 C、舌 D、唇
我的答案:D 得分: 20.0分 4 【判断题】胡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能力。()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5 【判断题】古乐的使用场合多为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场合。()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词牌之词的特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词的压韵是根据()来压韵的。A、专门的韵书 B、古代的口语 C、创作者的口语 D、古代乐曲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词牌就是指词的题目。()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词牌决定一个乐谱所属的宫调,并表示这首词音乐的特性。()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牌之词谱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十六字令》最初是宋朝的()写的词。A、欧阳修 B、范仲淹 C、周玉晨 D、黄庭坚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李煜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吴刚在月宫上所伐的桂树是黄金桂。()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牌之小令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李清照的《如梦令》化用了以下哪首诗的意境?()A、韩偓《懒起》 B、苏轼《海棠》 C、李弥逊《虞美人》 D、葛胜仲《蝶恋花》 我的答案:A 2 【判断题】《忆仙姿》这一词牌的创作者是南唐中主李煜。()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词牌之生查子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词牌“生查子”还有一个别名是“绿罗裙”,这个别名源于以下哪位诗人的诗?()A、韩偓 B、牛希济 C、孙光宪 D、张泌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以下哪首诗与《生查子.元夕》后半阙的意境最相似?()A、白居易《琵琶行》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崔护《题都城南庄》
D、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生查子”的“查”,正确读音是zhā。()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牌之菩萨蛮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温庭筠的词与()的词其名,被后人并称“温韦”。A、韦为宏 B、韦思言 C、韦庄 D、韦氏英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判断题】“菩萨蛮”这个词牌是两句一韵。()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菩萨蛮》和《菩萨蛮慢》所配的音乐是相同的。()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牌之菩萨蛮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下哪个词或字不属于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中的衬字?()A、且待 B、直待 C、枯 D、上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韦庄的诗歌风格相对温庭筠来说更加绵密浓厚。()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词牌之卜算子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黄庭坚认为苏轼的哪首诗是“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俗尘气”?()A、《念奴娇》 B、《江城子》 C、《定**》 D、《卜算子》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毛泽东和了以下哪位诗人的《卜算子》而写了《卜算子.咏梅》?()A、苏轼 B、陆游 C、温庭筠 D、严蕊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中,使用了双关的手法。()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判断题】苏轼在湖北黄州谪居期间,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鼎盛期。()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词牌之鹧鸪天已完成成绩: 66.6分 1 【单选题】“鹧鸪天”这一词牌的来历是源于唐代()的一首诗。A、晏几道 B、苏轼 C、郑隅 D、李白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北宋词人贺铸的外号叫做“贺梅子”,这个外号得因于以下哪首诗?()A、《思越人》 B、《青玉案》 C、《捣练子·望书归》 D、《生查子·陌上郎》
我的答案:B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唐诗宋词中,使用了博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品十分多。()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牌之悼亡诗三首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写的是元稹和()之间的事。A、女儿 B、表妹 C、小妾 D、妻子
我的答案:D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悼亡诗是()为悼念亡妻而写的。A、元稹 B、贺铸 C、潘岳 D、陆游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学界普遍认为《莺莺传》的主角张生的原型就是作者元稹自己。()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牌之西江月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以下哪位思想家说的?()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我的答案:C 2 【单选题】“尽信书,不如无书”中的“书”是指()。A、《大学》 B、《中庸》 C、《诗经》 D、《尚书》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西江月”这个词牌没有其他的别名。()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辛弃疾虽然描写过许多战争场景,但他却从未真正上阵杀敌过。()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词牌之清平乐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辛弃疾《清平乐》里,“拄杖东家分社肉”的“社”意思是()。A、腌制过的 B、新鲜的 C、土地庙 D、宗祠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忆萝月”是“清平乐”的别名之一。()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词牌之蝶恋花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辛弃疾的《青玉案》所描绘的场景是以下哪个传统节日?()A、春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
我的答案:B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引用晏殊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古今成大事业的人,首先需要寻找一个目标。()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词牌之江城子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被认为是悼亡词中最好的两首。A、《江城子》 B、《鹧鸪天》 C、《生查子》 D、《青玉案》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江城子》和《江城子慢》在曲调和配乐上是一致的。()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词牌之水调歌头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毛泽东《水调歌头》里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以下哪座大桥?()A、常德沅水大桥 B、开封黄河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卢沟桥
我的答案:C 得分: 33.3分 2 【单选题】金朝金主完颜雍的生辰被金国人定为了以下哪个节日?()A、万春节 B、万岁节 C、颁金节 D、开山节
我的答案:A 得分: 33.3分 3 【判断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写给他的妻子的。()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词牌之满江红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
《满江红》这一词牌的特点是常用()调,且往往使用对仗。A、入声 B、上声 C、去声 D、平声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满江红》所配的音乐,通常具有()的特点。A、清丽婉约 B、抒情优美 C、悲怆伤感 D、慷慨激昂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满江红”这一词牌,在唐代被叫做“上江红”()。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精忠岳飞”这四个字是宋德宗赐给岳飞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词牌之念奴娇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A、诸葛亮 B、刘备 C、周瑜 D、黄盖
我的答案:C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赤壁大战中的赤壁就是指黄州赤壁。()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词牌之沁园春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基本要求是()。A、配乐需慷慨激昂 B、平仄格式不固定 C、运用较多排比 D、运用较多对仗
我的答案:D 得分: 50.0分 2 【判断题】《沁园春.雪》反映出了毛泽东的帝王思想。()我的答案:√
第二篇:超星尔雅诗词格律与欣赏2016期末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在唐宋人的记载里,借东风烧曹操战船的人是()。1.0 分 A、诸葛亮 B、刘备 C、周瑜 D、黄盖
正确答案: C 2黄庭坚认为苏轼的哪首诗是“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俗尘气”?()1.0 分 A、《念奴娇》 B、《江城子》 C、《定**》 D、《卜算子》 正确答案: D 3李白的《菩萨蛮》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1.0 分 A、离情别绪 B、B、怀才不遇 C、思念亲人 D、同情穷人 正确答案: A 4《满江红》这一词牌的特点是常用()调,且往往使用对仗。0.0 分 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正确答案: A 5《沁园春》这个词牌的基本要求是()。1.0 分 A、配乐需慷慨激昂? B、平仄格式不固定? C、运用较多排比? D、运用较多对仗 正确答案: D 6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1.0 分? A、杜甫? B、孟浩然 C、陈子昂 D、白居易 正确答案: C 7猜谜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游戏,谜面是两个字的猜谜形式称为()。1.0 分? A、秋千格 B、卷帘格? C、徐妃格 D、白首格 正确答案:A 8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被认为是悼亡词,1.0分? A、《江城子》 B、《鹧鸪天》 C、《生查子》 D、《青玉案》 正确答案:A
9对出“此木为柴山山出”的下联的人是谁 A、王尔烈 B、王安石 C、刘墉 D、纪晓岚 正确答案:D 10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1.0分 A、李白 B、李贺 C、李商隐 D、李煜 正确答案:C 1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指的是()。1.0 分 A、作者自指 B、山琮 C、山简 D、襄阳太守 正确答案:D 12“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是()。A、1年 B、2年 C、4年 D、8年
正确答案: C
13刘禹锡的《石头城》所描写的城市是()。A、长安城 B、北京城 C、杭州城 D、南京城 正确答案: D 14王维和()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A、李白 B、孟郊 D、孟浩然 正确答案:D 15以下哪首诗与《生查子.元夕》后半阙的意境,最相似?()A、白居易《琵琶行》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崔护《题都城南庄》
D、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正确答案: C 16以下哪位文人调侃过白居易的姓名?()A、顾况 B、杜甫 C、李白 D、王维 正确答案:A 17格律诗、律绝只能压()韵,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正确答案:A A18对句相救是把在对句的第()个字,该仄声的改为平声。1.0 分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 C 19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中,()是入声字。A、国 B、破 C、河 D、在
正确答案: A 20借音的对仗通常出现在以下哪种词类里?()A、颜色词 B、动词 C、介词 D、拟声词 正确答案: A 21王维的“太乙近天都”中的“太乙”指的是以下哪座山?()A、泰山 B、终南山 C、五台山 D、华山 正确答案:B 22人做寿的时候通常可以作寿联,若有人去世了应当写什么对联?()1.0分? A、悼联 B、祭联 C、慰联 D、挽联
正确答案: D 23诗词格律的重点和难点是()。A、认识生僻词 B、记住用韵规律 C、分辨近音词 D、区别平仄音 正确答案: D 24主持科举考试的古代官署是()。A、工部 B、吏部 C、户部 D、礼部
正确答案: D 25“万里鸣刁斗”中的“刁斗”在古代是一种什么器具?()A、烟斗 B、号角
C、锅具兼击打发声装备 D、武器
正确答案: C 26唐诗宋词的语音属于我国语音发展的哪个阶段?()A、上古音 B、中古音 C、近代音 D、汉语音 正确答案: B 27“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四字成语,其谜底是()。A、天伦之乐 B、精妙绝伦 C、无与伦比 D、语无伦次 正确答案: C 28“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属于以下哪种对联格式?()A、秋千格 B、卷帘格 C、徐妃格 D、白首格 正确答案:B 29“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尺还葬耳”这句话是()说的。A、曹操 B、李广 C、岳飞
D、伏波将军马原 正确答案: D 30杜甫的《蜀相》描写的是()。A、赵雄 B、赵贞吉 C、诸葛亮 D、谢方叔 正确答案: C 31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A、孟浩然 B、白居易 C、杜甫 D、汪伦
正确答案: A 32李白看了()在黄鹤楼留下的诗歌后,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1.0 分 A、孟浩然 B、王维 C、杜甫 D、崔颢
正确答案: D 33在出现对联之前,人们在门上悬挂()以求平安。A、宝剑
B、红色的绳子 C、干花 D、桃符
正确答案: D 34中国文人是在什么时候发现中国字可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的?()A、秦朝 B、汉朝 C、南北朝 D、隋朝
正确答案: C 35七律有()种平仄格式。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D 36在孟浩然《宿建德江》的“移舟泊烟渚”一句,以下哪个字为入声字?()A、移 B、舟 C、泊 D、烟
正确答案:C 37乐府的工作职责是()。A、培养乐师 B、为后宫服务
C、收集整理各地民歌 D、表演戏曲杂技 正确答案: C 38苏轼因为什么事件而被贬官到了湖北黄州?()A、乌台诗案 B、安史之乱 C、《南山集》案
D、“清风不识字”案 正确答案: A 39传说纪晓岚在给乾隆皇帝题扇时,题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因落了以下哪个字而引起圣 怒?()A、春 B、玉 C、间 D、关
正确答案: C 40在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江湖秋水多”一句里,以下哪个字是本来该用仄的?()1.0 分? A、江 B、湖 C、秋 D、多
正确答案: C 41“月涌大江流”的平仄规律是()。1.0 分? A、仄仄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C、平平平仄仄 D、平平仄平平正确答案: B 42《词林正韵》是清人()编纂的一部词韵书。A、王 韬 B、龚自珍 C、纪昀 D、戈载 正确答案:D 43柳永因为他的哪首诗而被皇帝批“且去填词,何要浮名”?()A、《鹤冲天·黄金榜上》 B、《双声子·晚天萧索》 C、《征部乐·雅欢幽会》 D、《如鱼水·帝里疏散》 正确答案: A 44被闻一多称为是“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是()。A、杜甫《春望》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白《长歌行》
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正确答案: D 45以下哪首诗不属于仄起平收式?()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夜雨寄北》 C、《枫桥夜泊》 D、《再游玄都观》 正确答案: A 46“鹧鸪天”这一词牌的来历是源于唐代()的一首诗。A、晏几道 B、苏轼 C、郑隅 D、李白
正确答案: C 47辛弃疾《清平乐》里,“拄杖东家分社肉”的“社”意思是()。A、腌制过的 B、新鲜的 C、土地庙 D、宗祠
正确答案: C 48七言诗产生于哪个朝代?()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
正确答案: B 49“白足禅僧”的典故是出自()。A、《史记》 B、《酉阳杂俎》 C、《东京梦华录》 D、《高僧传》 正确答案:D 50“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一句,运用了()个典故。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 B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诗韵的 106 个韵中,平声有 30 个韵。(√)2《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风”字有双救的作用。(√)3宋词格律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大类。(√)正确答案: √ 4“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中的“分野”是古代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5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是写于自己求仕失败以后。(×)6“纤巧”是指对仗对得比“工巧”更工整、更优美。(×)7曹丕的《燕歌行》是以男人的口吻来写诗的。(×)
8格律诗被称为近体诗,是因为格律诗产生的时代离唐宋较近。(√)9青鸟在古代是往来书信传递的使者。(√)
10“岂知一夜秦楼客”中“秦楼客”最早的典故出自《列仙传》。(√)11苏轼在湖北黄州谪居期间,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鼎盛期。(√)12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是糊名制。(×)
13格律和音乐的旋律一样,听多了都会产生类似乐感的感觉。(√)14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考上状元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的家世背景好。(×)15《菩萨蛮》和《菩萨蛮慢》所配的音乐是相同的。(×)16“满江红”这一词牌,在唐代被叫做“上江红”(√)。17王安石的《明妃曲》中的明妃是指王昭君。(√)18词是由七言绝句演化而来的。(×)19楚辞是一种杂言诗体。(√)
20辛弃疾虽然描写过许多战争场景,但他却从未真正上阵杀敌过。(×)
2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指的是露水。(×)22《江城子》和《江城子慢》在曲调和配乐上是一致的。(×)23韦庄的诗歌风格相对温庭筠来说更加绵密浓厚。(×)24《忆仙姿》这一词牌的创作者是南唐中主李煜。(×)25杜甫并非是特别遵守格律的一个诗人。(×)26“西江月”这个词牌没有其他的别名。(×)
27对仗就是在诗句对应的位置上,把词性相同,平仄相仿的的字进行排列,造成整齐的形式之美。(√)
28门联就是由对仗演化而来的。(√)29词牌就是指词的题目。(×)
30在格律诗里,犯孤平的情况很常见。(×)
3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写给他的妻子的。(×)32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三》是一首全首对仗的格律诗。(√)
33杜甫所写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李龟年,是唐朝著名的画家。(×)34“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一句,用的是写实的手法。(×)35胡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能力。(√)
36“草枯鹰眼疾”一句意为:草原上的草枯死了,老鹰也因为食物缺失得了眼疾。(×)37古代寄信是用蜡烛的蜡液来封住信封的。(√)
3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中所运用的典故来自于《楚辞》。(√)39区分平仄要以古音为标准。(√)
40王维在开元年间所担任的“知南选”,其职责是主持朝廷在南方开展的科举考试。(√)41王昌龄《出塞》中的“飞将”指的是抗金英雄岳飞。(×)42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在杭州初次相逢的。(×)
43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的区别在于诗的第一句。(√)
44唐诗宋词中,使用了博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作品十分多。(√)45赤壁大战中的赤壁就是指黄州赤壁。(×)
46绝句和律诗不一样,绝句是八句的,律诗是四句的。(×)47根据粘和对的规则,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48“精忠岳飞”这四个字是宋德宗赐给岳飞的。(×)
49从李商隐的“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一诗可知,他与诗中女子相识已久。(×)
50杜甫的《旅夜书怀》是他在青年时期所作。(×)
第三篇:诗词格律、音韵之我见
最早的中国诗歌并没有格律的限制,如屈原的《离骚》,尤其那一篇《天问》,那种节奏铿锵,抑扬顿挫的语言,至今读起来都令人心血沸腾。再如《诗经》中的那些诗,法自然,效口语,我们今天彷佛还看到了古人的音容笑貌。至于汉《乐府》的诗如:“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令人不忍瘁读。于是后人为这些民族的瑰宝在音韵方面给了一个美妙的总结,就是:《自然韵》。
到了唐朝,由于以诗歌作为科举的手段,出现了对音韵的严格规定,称之为格律。押韵遵守着官方规定的一个体系,即以《切韵》《广韵》为基础,演变成的“平水韵”。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平水韵”。到了清代“官韵”的作用更大,而且愈来愈变得严格。最后连皇帝都跳将出来。康熙说:“上下平声,书我朝发祥东土及列圣创业垂统继志述事之宏观。”
清朝的科举,沿明旧制,首场《四书》艺三篇,经艺四篇。次场论一篇,表一道,判五条,试五经者并做诏诰。康熙时移表而易八韵五言唐诗。这就是严格按《平水韵》而著称的试帖诗。如什么“深柳读书堂得书字”然后用“书字”作韵。这些死了的诗味同嚼蜡,我录一首请朋友们欣赏。一题为《鸟称万岁》云:“上界珠喉转,中朝宝簶昌。和鸣皆鸾蔟,福禄颂鸳鸯。庆衍长庚祝,灵符降乙祥。八千年纪凤,十二管吹凰。喜气腾綩序,欢歌进篼觞。”到是合辙押韵了,但这叫什么玩意。
按照《平水韵》,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如“冬”与“东”之类,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些过时的规矩难道今天我们还要抱残守缺吗?为了追求格律的严谨,是不应该约束人的灵感的。今人写旧体诗,即不需要也没必要严格按照格律的约定的。
即使在古代,优秀的诗人也大胆冲破格律的束缚,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变体”出来。杜甫的《三绝句》如:“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杜甫错了吗?
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即使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宋人的诗词在用韵方面,可以使用邻韵,甚至邻韵以外的其他韵目,亦可以将上声跟去声通押。宋人的作品可以看到很多压韵超出韵书规定的,词韵之宽明显地受时代变迁影响。苏轼填词,常常不依格律,古人说他是“曲子缚不住者”。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不要被格律限制住。李清照〈行香子〉有“甚一霎儿晴,一霎儿雨,一霎儿风”句,按词谱,此处应为四三三句,为了表现一种口语化的效果,李易安在此加入三个“儿”字。把景把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难道不好吗?
苏轼是豪放派的领袖,李清照是格律派的代表人物,从此二人身上,是否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格律的运用之妙呢?【此自然段所例,系引之王力有关文字】
现在有些学作古诗词的大多以清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为依据的。其实他的《声律启蒙》却没有被编入自己著述的书目之内,各地方志中也未提及,后人编的《车都谏集》、《湖南文征》、《沅湘耆旧集》也无列进此书。可见当时不少有识文人以声律对偶为基本功,也并不以为然。至于《声律启蒙》书中什么“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什么“一东二冬,三江四支,......”虽然普及了一些音韵常识,却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联想到中国国画这个现实,就是那些一成不变的所谓“皴法”、“钩法”把国画送进了死胡同。我真佩服张大千在垂老之年,敢把大兰,大红,大黄整块的铺向画面上,使世人对国画又有了信心。再说,好好的楚辞这种诗歌形式,被那些汉魏时代吃饱了撑的文人,搞成了至今不死不活的四六文,可悲啊!至于过去读书人人手一册的,清代老秀才汤文潞做的《诗韵合璧》,早就背时了,我敢说现在用它,得配一部《康熙字典》。
我还想说几句关于楹联的话,讲究平仄是绝对有必要的。但也不要过于刻板。被叶恭绰称之“生面别开,织绣穿珠”的诗人学者,诗词大家的邵锐几幅楹联竟是这样:“人在玉楼间,双按秦弦呈素指;长留青鬓在,笑从王母摘仙桃。”“吟倚画栏怀李贺;岂有才情似沈阳。”“嫩寒初透东风景;而今堪咏北山移。”我不敢说邵先生不行。这里我想说绝不能否定传统,而是不要被传统约束了思想。故宫里那些“表正万邦;弘敷五典。”“高居因见远;贞复会旋元。”等大手笔怎比冯玉祥、陶行之那些平民化的东西来的久远?这些话我在江苏楹联学会的年会上讲过,得到不少赞同,当然也有不少人反对。见仁见智,无关宏旨。
还把话说回头。训音之由,太史公说:“言不雅训,荐绅难言。”唐陆德明说:“读应《尔雅》,古语可知。雅者,正也。近世一淆于方音,一误于俗师。至于句读离合,文义所系,尤宜讲明音读。......”可见正音是为了释文。清张文襄说:“经传中语,同此一字,而区分平仄,音读多门,以致韵书数部并收,异同之辨,相去杪忽,此皆六朝时学究不达本原,不详通变者所为。......律体诗赋一出,更须通融,此乃因时制宜之道。”而张之语告诉我们,要与时俱进。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王勃集序》一文中,明确提出要反对当时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所谓“龙朔文体”的绮靡文风,中有云:“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王勃、杨炯当时提出改革文体,是从当时的创作也就是改革那时的文体出发。稍后的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云:“仆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风雅不兴,以耿耿也。”文学的发展,当然包括诗词,始终存在着如何继承和借鉴传统与经验的问题。格律如此,音韵也如此。
第四篇:半小时学会诗词格律
半小时学会诗词格律
许多不懂诗词格律的朋友总以为格律很复杂,视作畏途。有人在写教科书时也将格律写得艰深古奥,令人退避三舍。其实学格律诗并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要用心,半小时即可掌握。兹简要说明之。
先说平仄
众所周知,字的声调有平仄之分,按现代汉语音韵的划分来看,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古代又有入声字,入声也为仄。如“衣”、“移”为平声,“倚”、“意”为仄声,“一”为入声字,属仄韵。
入声字都是一些发音较急促的字,有许多衍化成现代汉语的平声,但在格律诗中应用作仄声。这是最令当代写格律诗的人头疼的事。不过,这样的入声字数量有限,常用的也就三百多个,如“急”、“竹”、“族”、“逐”、“读”、“俗”、“出”、“觉”、“局”、“节”、“舌”、“石”、“敌”、“乏”、“得”、“识”、“国”、“一”、“七”、“八”、“十”„„掌握并不难。
格律诗多见七言与五言,分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长诗通篇用律诗句式者称为排律,六言诗较少见。
学格律诗,只要弄懂七律即可,其余可依次类推。
七言律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初学者不妨先从这句口诀入手。
七律每句共七个字,第七个字或押韵或不押韵,押韵为平,不押韵为仄。第一、三、五字可不用管,即可平可仄(初学时姑且先这么认为);第二、四、六字要求较严,平仄分明。其中有规律可供掌握。
兹以鲁迅一首七律为例看其规律:
运交华盖欲何求,仄平平仄仄平平未敢翻身已碰头。仄仄平平仄仄平破帽遮颜过闹市,仄仄平平平仄仄 漏船载酒泛中流。仄平仄仄仄平平横眉冷对千夫指,平平仄仄平平仄 俯首甘为孺子牛。仄仄平平仄仄平躲进小楼成一统,仄仄仄平平仄仄 管他冬夏与春秋。仄平平仄仄平平
(其中“过”可平可仄,“一”为入声,属仄)
两句为一联,首联中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果第一句押韵,则为平;第二句必须押韵,平;之后是隔句押韵。韵脚必须是个平声字,不押韵必须是个仄声字。去掉可平可仄的第一、三、五字,和平仄已定的第七字,剩下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如下:
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
这样一看,平仄的规律就很明显了。
第一个特点是每句中总是两平夹一仄或两仄夹一平,这叫相间;
第二个特点是每联总是平仄相对,上联是平仄平,下联必为仄平仄;或上联为仄平仄,下联必为平仄平。这叫相对。
第三个特点是联与联之间平仄相同,这叫相粘。
如果你打算写首七律,决定第一句押韵,只要首句第二字的平仄定了,那么整首诗的平仄便可依次类推。
当然,所谓一三五不论,也不是绝对不论,通常第三字与第五字还是要论的。
首先要避免“孤平”。所谓孤平,指“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除最后一字外只有一字为平。如果在这个句式中,第三字用了仄声,那么就犯了孤平。如果是五言诗,那么“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字就必须是平声,否则也犯孤平。这是格律诗的大忌,前辈诗人都很注意这一点。据说有人曾统计过《全唐诗》,近五万首诗中,仅有区区数首诗犯孤平。所以,作格律诗,应尽量避免孤平。
其次,还要避免“三平调”、“三仄调”(每句后三字全平或全仄,又称“三连平”、“三连仄”)等诗病。在古风中,经常有三连平、三连仄的句子,但在格律诗中,应尽量避免。
不合“正格”的律句,古人称为“拗句”,意思是拗口的句子。出现拗句,主要是诗人不愿因律害意,不得不偶尔出一下轨,这与不讲格律不能同日而语。“拗”得最厉害、也最著名的律诗,当属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简直就是古风,后四句却是严谨的律句。昔人评之曰:“古人兴到笔随,偶弄狡狯,竟传诵千古,究竟不可为法。”
一句中的后三字也有“平仄平”、“仄平仄”的情况,属于轻微的“拗句”,这种轻微犯规,是不需要“救”的。而有些严重犯规的拗句,是需要“救”的。有本句自救、对句相救之说,比如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如果第三字用了仄声,那么就犯了孤平,第五字必须要改为平声来“救”,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此乃本句自救。对句相救较复杂,大体是上句该用平的地方如果用了仄字,那么对句该用仄的地方应换成平声字。对于初学者,可不必管拗救,待入门后再去探讨。
还需要说明两点:一是七律中还有一个特殊句式:“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比较特殊,属于拗句,正格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将第五、六字平仄互换,仍然合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二是古人重对不重粘,偶尔联与联失粘是可以的,称为折腰体。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再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联与联之间失粘,跟腰断了一样,所以名之为“折腰体”,有人还因为王维的《渭城曲》而名之为“阳关体”。不仅七绝,唐人七律中失粘的情况也有不少,但宋代以后,失粘的情况就很少了。
七律弄懂了,五律就容易了。将七律的头两字去掉,便是五律的格律。
七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七绝的格律;五律的前四句和后四句,便是五绝的格律。
为什么诗句中要讲究平仄?这主要是吟诵的需要。试想,如果七个字全是平声字或仄声字,朗诵起来就很难听;而平仄有机地转换,就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因此,一句中的前四字,每两个字就要转换一下平仄。后三字要避免“三连调”。前四字与后三字的平仄一结合,就是这一句的平仄“正格”。有时除了第一字可平可仄,后面六个字每一字都有定式,入门后的学诗者就会知道,“一三五不论”是很不严格的说法。
如果不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入手,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供入门:一句中,前四字为一组,后三字为一组。四字中,前两个字为平,后两个字则为仄,反之亦然。如“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是四字句的基本句式。在填词时,这种句式最常见。最后三字的平仄一般为“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如最后一字是押韵的平声字,那么此句后三字的平仄只有“仄仄平”、“仄平平”两种情况。若前四字是“平平仄仄”,那么,这一句的平仄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果前四字是“仄仄平平”,那么这一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再说对仗
对仗可以体现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对联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七律、五律一般要求中间两联是对仗句。
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
对仗的学问较深,有工对、流水对、借对、本句自对、隔句相对等等。对仗的水平,能够展现格律诗独特的语言魅力,代表了诗人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说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写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是平水人,后人将其所编韵书称为“平水韵”。之后,金代王文郁编写了《平水新刊韵略》,把平水韵的107韵部改为106韵部,这就是后来通行的“平水韵”。写律、绝,须压平水韵中的平声韵(包括上平、下平两部)。
《平水韵》上平声、下平声部分为:
上平声为: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为: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可见,平水韵与现代汉语音韵大为不同,今天“东”、“冬”是押韵的,但写格律诗就不能通押;“来”、“回”在今天是不押韵的,但在平水韵里属同一韵部。最麻烦的就是“十三元”和“十灰”,好多现在看来不押韵的字,却在同一韵部,这可能是古今发音的不同所致。古今音韵不同,不仅今人搞不明白,古人也深受困扰。清朝有个书生,在两次考试时因诗题限押十三元韵,而误用了别的韵部的字,结果两次都被列为四等,不及格。湖南名士王闿运撰联调侃道:“二年双四等,该死十三元。”
格律诗改革,我认为首先应该改革韵部,按现代汉语发音重新划分。或者,允许压平水韵中韵母相同的韵部,前辈诗人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如毛泽东的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三江七阳韵通压。
四说古风
如果不想受格律的束缚,但写的又不是白话诗,那您完全可以说自己写的是“古风”或“古绝”。因为古风对平仄、对仗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非常自由。但是要记住一点,古风在压韵方面还是有要求的。古风既可压平韵,也可压仄韵,更可以换韵,但不能平仄混压!如网上有这样一首“诗”:“程途漫漫情相绊,君似孤狼月亦寒。望穿天涯紫泪干,难如朝凤依日暖。”“绊”是去声,“寒”是平声,“暖”是上声,这就是典型的平仄混压。不仅格律诗不能平仄混压,连最自由的古风也不允许。如果在诗中出现平仄混压的情况,只能说明作者对诗一窍不通。
五说填词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作词就是按照曲谱填上歌词。曲谱叫做“词调”或“词牌”,但词牌的乐谱基本上已经失传,宋代以后的文人们填词,只不过借助于词牌的形式罢了。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每段叫“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其实填词难于赋诗,因为词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诗更严,有的词牌,每一个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乱填。很少有人能记住各种词牌的格律,只能按照词牌的平仄、字句格式填写。词的句式,以四言、五言、七言较为常见,其平仄也有规律可循,五言、七言的平仄,一如格律诗五言、七言的平仄格式;四言多见“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二种格式。词韵则比格律诗宽泛得多,如平水韵中的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可通押。网上有《白香词谱》、《词林正韵》等资料可供下载,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第五篇:诗词格律知识
一. 概述
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卝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卝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尽可能少的文字、方便记忆的表达方式,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着的。
(二)平仄
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
(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例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例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
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03)“对”和“粘”的规则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如前所述,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刘禹锡《路旁曲》
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诗: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阳微。
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司空曙《黄子陂》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种。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次序产生的。不同的首句,导出不同的格式。
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05)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就是把前面讲过的基本格式重复两遍。举例: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
——桂甫《观李固清司马弟出卝水图》
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这都是有原因的,将在后面逐步说明。
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水流。
锡飞常见鹤,杯渡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莫随惠远游。
——杜甫《玄武禅师屋壁》
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2011-07-19 20:25 回复 举报 |
乍过西厢
正式会员
前面说的都是五言诗,现在开始讲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样: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也就是七言绝句的第一种格式。在实际运用上,七言诗的第一个字,平仄要求不严格,平仄两可。举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七言绝句的第二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4楼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鲁迅《悼杨铨》
七言绝句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七言绝句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现在讲讲七言律诗。七言律诗也有四种格式,并且和五言律诗的四种格式是相对应的,只是每句诗的前面多了两个字。
七言律诗的第一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举例: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卝月万家河两卝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卝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白居易《城上夜宴》
七言律诗的第二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格式首句入韵。举例: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寓意》
“达”字在诗韵中读仄声。关于韵的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
七言律诗的第三种格式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举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2011-07-19 20:25
——黄庭坚《清明》
七言律诗的第四种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是首句入韵。举例: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毛泽卝东《答友人》
(07)格式以外的规则
前面讲过了五言诗(五绝、五律)和七言诗(七绝、七律)的全部十六种格式。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律诗,包括唐诗、宋诗以及后来的作品,很少有每个字都符合上面所讲的平仄格式的,几乎每首诗总有些字不符合。这是因为,上面讲的乃是标准化、理想化的格式。这些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除了格式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则起作用。这些规则也都是历卝史形成的、公认的。主要有四条。
回复 举报 |
乍过西厢 正式会员5
5楼
第一、“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历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意思是讲,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第五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用平声字或仄声字都可以,平仄两可,可平可仄: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的平仄,必须分明,必须按照平仄格式的规定选用平声字或仄声字。第七个字当然都必须分明,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涉及韵脚。如果就五言诗而论,那就是
“一三卝不论,二四分明”。第五个字当然也属于不言而喻,是必须分明的。这个口诀,简明易记,很有用处。但必须注意,它只是大概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掌握的时候,要加上一些修正才行。抛开变格先不说,最重要的修正有两点(以五言诗而论):
一是:“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最须注意,其第一个字决不可不论。如果不论,误用了仄声字,使这一句变成了“仄平仄仄平”,那是大错误,诗论的术语叫做犯“狐平”(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科举考卝试时,犯了“孤平”,诗就不及格了。此是大忌。
二是:“仄仄仄平平”这一句,第三个字也应当论。如果不论,最后三个字都变成了平声,这一句就成了“仄仄平平平”,这叫“三平调”。“三平调”是古风的特色,对律诗来说,被认为是比较大的毛病,应当避免。
另外,“平平平仄仄”这一句式中,第三字也可能不用仄声,以免形成“三仄脚”,但这不是格律的硬性规定。
我们还是以五言诗的四句(种)基本格式来看,把可平可仄、可以不论的字加上括孤,即变成如下的样子: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则变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各种句子,第一个字的平仄一律可以不论;第二个字的平仄,一律必须分明。后面五个字的平仄要求,和五言诗相同。
2011-07-19 20:25 回复 举报 |
第二、“孤平拗救”
前面讲过,“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的第一个字(七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三个字),平仄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则为“犯孤平”,是写律诗之大忌。
但有时根据诗意的需要,第一个字不得不用仄声字,或用仄声字于文意更好,那怎么办呢?有办法:就是在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之后,把第三个字改用平声字。这样整个句子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句则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允许的。这种变格,叫做“孤平拗救”。举例:
宠深还若惊(王禹称《五更睡》)
鸟鸣春意深(陈与义《寒食》)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总观唐、宋名家之诗作,犯孤平者极为罕见,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但孤平拗救的诗句则非常普遍,说明这是诗界历来公认的规则。
第三、“三四字互救”
五言诗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也是有变格的。这个变格就是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位置互换,达到互救的效果。这样,这个句式就变成了“平平仄平仄”。如为七言,就由“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举例: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愁来理弦管,皆是断肠声。(崔垣《春怨》)
朱实出传九华殿,繁花旧杂万年枝。(崔兴宗《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
这种句式,是平仄格式的一种变格。值得注意的是,它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五言的第四个字(七言的第六个字),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这种句式虽然是变格,但在唐、宋以来的律诗中,用得非常普遍,甚至并不比正格用得少,连应试诗也允许用它。
6楼
第四、“对句相救”
以五言而论,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乍过西厢
正式会员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
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括弧里的字,平仄两可。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举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卝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
以上两例的出句都是仄声。唐宋名诗中这样例子很多,在此不多举。
待月月未出,望江卝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落花》)
以上两例,不仅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而且对句的第一个字也用了仄声字。对句用了“孤平拗救”的规则。对句第三字的平声字,既救本句的孤平,同时也起了救上一句的作用。
再举几个七言的例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十”是入声)
2011-07-19 20:25 回复 举报 |
乍过西厢
正式会员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是入声)
书当快卝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所以必须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是很确切的,用时须有若干修正。
(08)简便的公式
前面已经讲过了近体诗的各种平仄格式,基本格式只有四句,又讲了正常格式以外的四条规则。这四条规则,主要是讲拗救和变格,也都是诗律不可缺少的部分,决不是可有可无的。研究诗词格律的权威北大王力教授有一个比喻很好,他说:“谈诗律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是法律的一部分,并非卝法律以外的东西。”他又说“拗而能救,就不是病。”
拗救,或统称变格,在诗词创作中,大有用处。首先,它可以扩大遣词用字的自卝由度,从而保住某些必须用的字,提高诗句的质量。例如杜甫的诗句“远在剑南思洛阳”,其中的剑南是地名,很难改动这个“剑”字,因而就在后面用一个“思”字来救,自然而又和谐。又如“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李白《过崔八丈水亭》)其中“宛溪”、“敬亭”都是地名,出句用了“三四字互救”的变格,解决了用字的困难,诗句合律而又流畅。毛主卝席诗句“我欲因之梦寥廓”,用的是“三四字互救”的变格,总不能为了凑成正格把“寥”和“梦”调换位置吧。变格的妙用,实不可不知。
其次,有时只有用变格才能完成某种高难度的精彩的对仗(对仗问题,以后还要专门讲)。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的对仗,常常得用变格。因为按照诗韵,所有的数字,只有“三”和“千”是平声,其他都是仄声,不用变格就很难对了。前面引用的一个例子,“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对得很好,若不用变格,就没有这种效果。唐宋名作中类似诗例很多。
7楼
平仄格式和格式以外的变格规则,并不难懂,但初学的人普遍觉得难记。为此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归纳出一个简便的公式,与大家共酌。
一变格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基本格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 仄
(仄)仄 仄平平
二变格
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平仄
上列基本格式与一二变格的关系,包括了前面讲过的关于平仄格式和变格的全部规则。四个基本句式,四条变格规定,可在这个公式表格中一览无馀。
中间部分,是平仄基本格式。其他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诗的平仄格式,都可由它推导出来。括弧中的字,是适用于“一三五不论”的字,是平仄两可的。
上边一变格是对应基格格式一二句的可变成的形式,即与之对应的单句变格形式。下边第一句是对应基本格式第二句的变格,是“孤平拗救”。第二句为对应基本格式第三句的第二个变格是“三四字互救”。
左边是两句同时变化的变格形式,(用了大括弧来联接)即前面讲的“对句相救”那种形式。
初学者,在写诗或研究诗的时候,可以随时拿这张表来对照,比到书中去查找规则,省事多了,快捷多了。
(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
关于律诗的平仄法则,上面已全部讲完。总的就是四个基本句式(加上“对”和“粘”的要求),四条规则(格式以外的)。掌握了这些,写诗就不会违反平仄的格律。
前面讲的是历代公认的格律规则,写律诗时必须遵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某些诗人在格律之外的艺术追求;还有的属于一家之言的主张。这些并不是格律的组成部分,诗词作者不一定遵守,但了解一下也是必要的。
第一、广互救
就是本来可以不救的,也去救。七言诗的第一字、第三字,除了犯孤平的句子以外,本来都可以不论,不必去救,但有的诗人为了使诗句的音调显得更加抑扬顿挫、铿锵优美,也尽可能去救。有的在本句中第一字与第三字互救。如:
若非群玉山头见。(李白《清平调词》)
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有的在对句中一与一互救、三与三互救。还有的除本句互救之外,同时在对句中又救。如: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杜牧《移居言溪馆》)
楼上凤凰飞去后,白云红叶属山鸡。(王建《九仙公主旧庄》)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许浑《西湖亭宴饯》)
由于采取这种多重互救的方法,“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联句式,变成了下面这种形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这种形式,在中晚唐以后诗作中非常普遍,并不比正规格式用得少。
第二、避“上尾”
诗律讲平仄,而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有人认为,上、去、入三声应交替使用。同一声连用,如“上上”、“去去”、“入入”,则是应该避免的。还有,一首律诗的四个出句(尾字),最好上、去、入都有,至少不要连用两个上声,或连用两个去声,或连用两个入声。连用了,就叫“上尾”。唐诗的许多大家,对这一点还是比较注意的,尤其是杜甫。如: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去),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上),常使英雄泪满襟。
曲 江
一片黄花减却春(平),风吹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从写诗的技巧上讲,“上尾”的毛病应当尽可能避免。但避“上尾”不是诗律,不是必须遵守的。
第三、不重字。
许多诗人都很讲究这一条,在同一首诗中决不用两个同样的字。当然,有的诗人为了造成双声叠韵,或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故意使用重复字,则不在此例。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故园更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王至)。等等。这些诗句中使用重复字,追求的是一种特殊艺术效果,不是无心之失。但也有的诗,显然不是有意使用重复字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中用了两个“卧”字,诗人对此可能并不在意,也可能是疏忽。但毕竟这是一首好诗,一首很好的诗。话又说回来,在同一首诗中,对于并非有特殊效果的重复字,当然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10)小律和排律
前面讲过,凡按照律诗的平仄要求写的诗,每首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和七绝):八句的叫律诗(五律和七律)。此外还有两种:每首只有六句的,叫小律,也叫三韵小律(即使首句入韵,仍称为三韵小律);超过八句,达到十句或十句以上的,叫排律。也有人只承认绝句、律诗、排律这三个品种,而把小律作为律诗的一种。小律和排律,这两种诗都比较少。
三韵小律举例:
寒闺夜 白居易
夜半衾稠冷,孤眠懒未能。
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
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送羽林陶将军 李白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排律的写法,就像五律或七律一样,只不过要按照“对”和“粘”的规律一直写下去。除了首联和尾联以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排律常以用多少“韵”作为标题,如杜甫的《上韦左相二十韵》,刘禹锡的《武陵书怀五十韵》,等等。二十韵,就是说。全诗共四十句。五十韵,即一百句。排律很长,在此就不举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