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9:2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

第一篇: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

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古代人物画的风格形成有着差异巨大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背景。古代中国人物画对外形要求不苛刻,讲究表现人物精神,注重“以形写神”。而西方的人物绘画受民族宗教影响很大,在科学探索的精神基础上求真求实,西方画家注重对人物的进行再现和描绘,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理性求实精神与悲壮热烈气质的追求。中西方在绘画材质方面,绘画的功能性和写实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中西古代人物画也不完全是两个毫无关系的个体,在探索中,它们还是有融合渗透的艺术共同点,相互影响和发展。

关键词:中西古代人物画

比较 民族意识

审美

人物画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的花园中绽放奇葩。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人物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这里,我们对中西古代人物绘画进行分析,看看古代中国和西方在人物画上有怎样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对中西的艺术比较,宗白华先生说:“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解衣番礴,任意挥洒。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相的刻画。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物体形象固宛然在目,然而飞动摇曳,似真似幻,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交错之中。西洋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凸凹的晕染。画境似可走进,似可手摩,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1】。”它非常透彻地表现了中西艺术的差异,而在古代人物画中,这种差异更是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风格的发展和形成

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重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高为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宋代城乡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风俗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画亦蓬勃发展。张择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图》(图1)便产生于这一时期。自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梁楷的泼墨、简笔写意人物画,标志着写意人物画肇兴,中国人物画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点、线、笔墨,讲求气韵境界与空灵超逸,水墨酣畅淋漓,而对凹凸阴

《清明上河图》(图1)

影、光线色彩、透视结构的不太讲究,是从骨气神韵的强调来表现人物情绪的流露。也就是说,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2】。

从14世纪下半叶开始,黑暗的中世纪日趋衰落,欧洲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本主义的新种子在逐渐萌芽,由此引发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变革。一场史无前例、气势磅礴的社会革新运动在意大利开始了,力图摆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封建专制的枷锁,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世俗的“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文主义者以对“人性”的弘扬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以提倡“人权”来反对中【3】世纪的“神权”。油画是最能体现欧洲绘画历史脉搏与博大精髓的类别,大约是伴随着文艺复兴而发展的。在这种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术创作也开始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美术已不再是宗教神学的奴仆,在题材上开始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即使是宗教神话题材,也注入了人性和人的思想感情,把神变成世俗的人。随着文艺复兴人文思潮的兴起和推广,倡导对人的尊重。人的价值得到肯定,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的肖像画随之出现。随着宗教的、国王的统治逐渐松散,伴随工业化以后商人阶层的出现,描绘普通人的肖像画快速发展起来。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比别的国家较自由地得到了发展,自乔托以来,意大利的艺术家们都在竭力追求对人物个性的表现,艺术家们重视个性的多样性表现,并逐步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欲望【4】。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以高超的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

《自由引导人民》(图2)

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成为肖像画中的巨作。自此,科学探索的精神得到张扬,实证求真的风气开始兴起。人物画也突破了原来宫廷、教廷的题材与技法等束缚,在形式结构、画面处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以世俗人物与历史事件相关人物为主题的油画大量涌现,如荷兰画家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图2)画的是一场自由革命,这些题材都极大地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发展。西方画家对人物的再现和描绘,无一都透露出西方文明中对于理性求实精神与悲壮热烈气质的追求。

功能性比较

中国和西方古代传统人物画的功能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以伦理的善为目的的劝戒作用,并依附于政治教化的功能,为统治阶级服务;另一方面是以审美的“趣”为目的的欣赏作用。如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图3),又称《古帝王图》,刻画了两汉、南北朝至隋代的十三位帝王形象,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倩、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帝王图像是古代人物绘画中的重要题材,它可以起到所谓“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的作用,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件作品中的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而这一褒贬又是寓于每个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之中的。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面容、眼神、眉宇和嘴唇间流露出的神情,来刻画不同的个性、气质,以表达作者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评价。在审美目的上,有《蒙娜丽莎》,这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

《历代帝王图》(图3)

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而西方古代传统人物画的功能除了为统治阶级服务和纯审美的欣赏做用外,更鲜明的功能特点有表达作者思忧受磨难的人民群众,充满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呼吁大家起来反抗。如《梅杜萨之筏》(图4)是法国画家泰奥多尔·席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但画面上那个

《梅杜萨之筏》(图4)

高举红巾者,却另有涵义。他代表着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对正义和幸福的未来的向往。绘画材质的比较

中国绘画材料取自天然,竹做笔竿,动物毛做笔毫,炭黑、松烟做墨,树皮和稻草做纸,石料做砚。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中国画颜料,有石绿、石青、朱砂、朱膘等矿物质颜料,也有花青,藤黄,胭脂等植物性颜料。这中国画的材料都是大自然赐于的厚礼。因此,用这些材料创作出的中国画水墨交融,浑然天成。而西方作画是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写实性比较

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

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有画法洗练纵逸的简笔人物或写意画,代表作以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最为典型。寥寥数笔就把大诗人李白那种才华横溢的风度神韵,刻画得十分传神,真可谓笔简意赅。中国古代人物画也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如《韩熙载夜宴图》(图5)

《韩熙载夜宴图》(图5)

无疑是中国古代情节性绘画的杰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时期官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夜宴图》用笔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对器物的描写真实感强,人物衣服纹饰的刻画严整又简练,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颇有韵味,设色既浓丽又稳重画尽意在,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西方艺术家为了真实地描绘对象,准确地塑形体和表现空间深度,认识到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让艺术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研究人体的解剖结构,研究科学的透视法和明暗法,探讨各种造型艺术的技法理论。题材从宗教的内容扩大到现实生活,而且对自然景色也开始加以观注,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完美,更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更强调视觉效果,探索作品的戏剧性和新的艺术语言。人们对文艺与现实关系的看法,认为艺术是现实的镜子,主张艺术模仿自然,强

调艺术处理上难能可贵的技巧,盛期艺术家追求的美多是一种“绝对美的概念”他们把“最完善的比例”、“最美的线条”、“最温柔的典雅的形象”视为普遍永恒的公式,创造了一种古典理想美的

《最后的晚餐》(图6)

艺术典型,完善、准确、概括的写实绘画体系建立起来【5】。如提香的《丹娜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图6)等名画,体现了西方艺术家对人物写实性的追求。《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的是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的情景。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并且,达·芬奇成功地运用构图和用光等手段,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融合与渗透 中国古代人物画与西方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它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有贯通和融合。清朝时期,宫庭画师郎世宁就对人物绘画的创新道路进行了探索。他把中国工笔画与西洋绘画写实特点结合起来,也把中国画材料与西洋画材料融合运用到人物画创作中。如《乾隆朝服图轴》(图7),把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画法相结合,形成互补,他以自己在西画造型上和色彩上的优势,对人物肖像做细致逼真的刻画,在人物画方面尤其是帝后肖像画上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乾隆朝服图轴》(图7)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古典人物画与西方绘画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精神性。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及制作程序比西画简单和单纯,而西方油画无论是从高度写实技巧,还是从抽象观念创造抽象形体展现材料自身的物质美感来比较,都有极强的表现力。中国画的绢纸和水性颜料(包括墨)应付不了这两种极端的表现,工笔再怎么写实也达不到油画的精微,写意再抽象也达不到油画的丰富,这是材料特性的局限,故它必须侧重于精神表现来补物质再现之不足。

西方绘画在写实性上与中国以线条造型,以形传神的造型特征都是在本土上长期探索出来的结果。各自有其精髓,随着艺术的发展和传播,都会互相影响,特别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共融性和多样性都在加强。

人物画在绘画艺术中就是一个大整体之一,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古代人物画,都是各自有其精髓,也都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各自以自己独自的形式表达世界。另一方面,各个艺术门类彼此间又是在取长补短、相互作用下不断取得整体上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人物画时,不仅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还不能无视其它门类艺术的存在,尤其是西方人物画艺术的观念。

【1】 宗白华: 《美学散步》1981年

【2】陈师曾:《中国绘画史》2007年

【3】索科洛夫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概论》1983年 【4】 李一:

《中西美术批评比较》2000年

【5】李新生: 《中西绘画鉴赏比较》2004年

第二篇:中西绘画比较教学设计

中 西 绘 画 比 较

导课:

首先,我们共同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通过这两段视频,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在做同一件事(吃饭)不同的是,他们所用的工具。中国人手中只要有了一双筷子,吃什么都不在话下,就算是吃上三天三夜的满汉全席也还是这一双筷子,这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以不变应万变的特征。西方人则喜欢折腾。吃西餐时吃什么菜都要换用相应的刀叉。菜一道道上,刀叉一副副换个没完,让中国人光看着都觉得累,但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我们说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把中国人用的筷子比作毛笔,在技法上讲究皴、擦、点、染。无所不能。这就是中国绘画的艺术魅力所在。而西方人则使用的是画笔,不同的型号去表现不同的事物。这也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这样就产生了在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两大绘画体系;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我们称之为(中国画);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我们称它为(油画)。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创造。

由于中西方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西美术在表现绘画作品时,都有各自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审美追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西绘画比较》。

新授: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中外优秀的绘画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通过欣赏这些图片,谁能用你的语言说一说中西绘画各自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华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它并不注重形体的把握,如果用齐白石老先生的话说,叫做“似与不似之间”。

油画,一种画在布上的艺术。我们可以把他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到17世纪。在那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绘画大师,例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我们把这三个人称作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他们用超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去描绘着世界。

而到了二十世纪初,有些绘画大师打破了这种绘画形式,他们不注重现实生活的写照,而是运用了大量的图形和符号大胆的去勾勒内心的世界。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抽象)

由此可见中国画注重的是(神似),而油画则是两个极端(具象、抽象),但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是对艺术的向往,对生活的诠释。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中西美术家们都会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中去创作。在那里寻找、发现。创作出了一幅幅著名的、传承中外的艺术佳作。其实,美就在身边。

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些中外绘画大师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大师的风采。

一、欣赏作品《花篮图》《水果蓝》

精致、典雅的籐篮里,一朵朵盛放的花朵,鲜丽而缤纷。大红的山茶稳坐居中,艳冠群芳;清雅的绿萼梅、闺秀般的瑞香,斜倚着身子相随于旁;白净的水仙、娇俏的白色丁香则好奇趴伏在篮缘。中国人爱花,由来已久。那么这幅作品也是宋代宫廷流行的「篮花」中杰出的佳作。

那么,你知道这幅花蓝图的作者是谁吗?

李嵩(约活动于1190-1264),浙江钱塘人。(今杭州)。李嵩画过许多表现下层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这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说它是一幅国画作品。

与这幅花蓝图相比较,我也收集到了一幅油画作品。

《水果篮》是卡拉瓦乔早期的代表作,据史料考证,这是美术史上的第一幅静物画。在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鲜明而实在的苹果、葡萄、等水果,以及这如实刻画的苹果上的虫子眼;叶子与枯叶。这不仅标明了静物完全可以成为独立的绘画主题而存在。在他看来,不论是静物,是人物还是其他实物,都是自然的客体。因此,他总是以自然本身为依据,如实地反映自然,而把前人的一切规范和模式抛在一边。

那么你知道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吗? 不同的地方?

这两幅都是静物作品,那么绘画大师又是如何去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二、欣赏作品《千里江山图》《圣维多利亚山》

《千里江山图》是宋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的作品。该图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

与之相比我找到了这幅藏于费城美术馆的《圣维克多山》,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他就是著名的油画大师塞上。

《圣维克多山》是塞尚最后的一幅描绘这座山的画。我们看见,在一片没有人迹的广阔天地间,雄伟的大山似乎从明朗清澈的大气中升起;它是那么坚实的、凹凸起伏的身形映现的闪烁的光影之中。全画气势庄严、崇高,略带忧郁,反映了塞尚深沉的精神世界。

教师解说画面

1、学生思考: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我请同学们找一找:画家的写生位置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不能(找不到)。没有还是找不到?

教师:没有还是找不到?不是没有,是无处不在。所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大都画山水的技法,大概是用大视角看小物体,好像人看假山。)因此,中国山水画家是上下、左右游动的观察,视点从不固定,是多点或散点的观察,使画面咫尺有千里之趣。

2、《圣维多利亚山》这幅作品画家运用的就是透视。我想请问在坐的同学们:

透视指的是什么?(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近大远小我们都能理解,对于近实远虚,我们用铅笔去描绘时却可以很好的把虚实变化表现出来。那么,色彩又是如何表现画面的虚实变化呢?(学生回答)

由此,画家用透视关系以及色彩的饱和度的变化,把画面画的有层次,有深度。那么与西方风景画的深度空间相比,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有何特点?用一个字形容。

学生:远

这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的技法,我们叫它“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

教师联系实际补充说明:站的高,视野开阔,看得(平)远;站的低,抬头仰望,看得(高)远;如仰望天空,白云般;左右移动的看,前后位置变幻,看得(深)远。

3、西方风景画用焦点透视法表现画面的深度空间,中国山水画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画面三远的空间效果呢?

教师提示:西方风景画面面俱到,中国山水画的画面有何特点? 学生结合作品回答:有些地方画了,有些地方没画,空白的地方给观者心理上一种想象的空间,视觉上一种悠远的空间感,从而达到三远的效果。

教师补充:画面中画处为实,不画处为虚,中国山水画就是通过这种画处与不画处,虚与实的交替变化,表现出比西方风景画更加阔远的空间效果,这种方法就是虚实相生。

西方风景画家:固定的坐在一个位置,半天或一天完整的创作完成一幅作品。

中国山水画家:一个小本一支笔,边走边看边画,一棵树,一块石,位置不固定。

正因为中西山水和风景画家们跋山涉水,顶烈日、迎风雪,深入生活的创作激情和对美的执着追求精神,才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许多传世名画。

三、欣赏作品《捣练图》《拾穗者》

1、什么是捣练?(捣洗煮过的熟绢)

这幅作品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场面。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拾穗者》欣赏

这是一幅怎样绝美而又令人心酸的油画,画中的三个拾穗的法**亲,此刻应该是全世界的母亲,也是我们的母亲,一个母亲弯腰站在那里,另外两个母亲已经弯下腰去正在捡拾大地遗下的麦穗,她们身穿厚厚的袍子,也许是因为没有单衣可穿,低下去的面部让我们看不见母亲垂向土地的表情。但我们能看得见,母亲心中生存的朴实和艰辛。三个母亲手中拿着被田野落下的麦穗已经很知足了,而远处金黄的原野是丰收和喜悦的。天空安逸、宁静和辽阔,飞翔着自由的鸟群,而三个母亲仍在继续拾穗,在这大地祈祷的黄昏里,母亲用奶水哺育的孩子在哪里呢?我想当她们的孩子在夜晚的星光里迎接他们年迈的母亲时,眼睛里一定会浸满忏悔的泪水,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

上幅图片刻画的是我国盛唐时期典型的仕女形象,从她的肤色,以及她的五官神态,她所穿的绫罗绸缎我们可以看出她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劳作场景。

而相对下腹图片作者只是对面部轮廓的一个简单处理,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当时的她可能很忙碌,可能家里已经没有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了。她正在大地里寻找零散、仅剩下的几个麦穗。这样她可以为家人,为了孩子,赢得生存的希望。她是一位既平凡农民但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艺术没有语言,也不用文字,但是这种形式的展现,可以给人的心灵之震撼,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由此看来,一副优秀作品不仅仅只表现在视觉冲击力上,他所传达的信息要比文字来的更快,更直接。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变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取材上更为广泛。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中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艺术没有对错,也没有国界。只需要一颗炙热的心去温暖它、去发现它、去美化它。在我们的世界里,从来就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第三篇:中西人物报道的比较

中西人物报道的比较

摘要:在我国,人物报道多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出现,人物之所以被选择进行报道,是因为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的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在西方,人物报道常以政要人物为主。中西在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也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不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关键词:人物报道

手法

侧重点

正文: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由于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在新闻写作报道这方面也有各自的不同和特点。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中国人物报道的体裁有人物消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等。《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名篇为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只称“新闻”或“报道”,并无“通讯”这一体裁,按照他们的划分,除了消息、社论之外的所有文章,都归为特稿,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在《特稿写作与报刊》中写道:特稿,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

第一、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点不同。中西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在人物报道中所选取的新闻人物侧重点不同。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如焦裕禄、孔繁森、等。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爸爸妈妈,昂起头来”——一个女中学生鼓励下岗父母再创业的故事》中的女中学生尹嵩琦,《我是“蜘蛛人”》中的高楼清洗工作者,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老报童”罗伊去世了》中体弱多病,却认真工作,偶尔出错的卖报人罗伊;《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到拘禁、侵扰、杀害的南非黑人们,其中有许多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底层,还有些新闻人物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争议性。

第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国人物报道通过新闻人物突显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我国的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过不少英雄、模范人物,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是爱国志士们舍身取义的高贵情操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鼓舞全国人民联合抗战,建国后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宣传,引导和推动群众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广泛开展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人物报道的主题,仍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西方人物报道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1980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者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

第三、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我国人物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围绕着所要表现的个性特征组织材料。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我国人物报道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产生影响。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以既定的思维形态反映报道者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

第四、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中国人物报道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常用的有人物的行动,语言,景物,细节描写,以及议论。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用人物富有特征的具体行为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并在人与人,人与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用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对话做到“由说话看出人来”;景物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常用来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主题,显示时代背景;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彩的细节迸发出人物思想的火花,强化人物个性,使报道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议论在人物报道中用来表达作者对新闻人物的主观感受,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增强报道感染力。西方人物报道在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性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强调一种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接触到报道所要反映的严肃主题。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

通过中西新闻人物报道的写作特点比较,不难看出,中西新闻人物报道在写作上的差异,受到双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但都有各自的写作特色,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借鉴,不断促进在人物报道写作上的创新程度。

第四篇:中西新闻比较

中西人物报道中写作特色比较

【摘要】:在我国,人物报道多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出现,人物之所以被选择进行报道,是因为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的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在西方,人物报道常以政要人物为主,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在比较分析中,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强化政治伦理与监测社会环境;追求和谐、相对集中与强调冲突、多样纷呈;由理性到感性和由感性到理性;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关键字】:人物报道 新闻 比较 中西方

【正文】新闻写作是一个思维的运作过程,由于受到的文化传统影响不同,一个记者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新闻作品写作特征的不同。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思维以固定的思维方式表现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因而我国的人物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在写作上的差异,受到双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但都有各自的写作特色,我们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不断促进在人物报道写作上的创新程度。

一、强化政治伦理与监测社会环境

新闻作品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和文化传统,新闻价值观是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诸因素之集合,虽然在中西不同阶段、不同流派的新闻 理论中,评判的要素有很大的差异,但较为公认的是及时性、接近性、重要性和显著性。其中,及时性和接近性以量化的时空距离为衡定标准,中西差异趋无,而重要性和显著性则由 于政治体制、文化背景、价值取向之不同而千差万别。

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董振东、孔繁森、吴吉昌等以社会主义建设鞠躬尽瘁,坚韧不拔的时代英雄的光辉形象;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幸福青年”铁飞燕等一个个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先进工作者;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帕米尔赤子——吴登云》吴登云是扎根边疆、奉献

边疆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从医多年来,他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立志扎根边疆,以满腔热忱和精湛的医术,服务边疆各族人民群众。《我的母亲》中一位普通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人性光辉,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

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马可尼,“真正的地球村英雄”》为纪念无线电问世100年,记录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报道。《莫斯科老妇的辛酸泪》中莫斯科经济危机时的马洛费耶娃老人;《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到拘禁、侵扰、杀害的南非黑人们;《死在故乡》描写了79岁老人T子离开东京公寓到自己的故乡自杀的事件。这些新闻人物并未做出光荣的值得称颂的事迹,也没有受人景仰的高品质和精神追求,其中有许多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低层还有的新闻人物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争议性。

二、追求和谐、相对集中与强调冲突、多样纷呈

我国的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过不少英雄、模范人物,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是爱国志士们舍身取义的高贵情操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鼓舞全国人民联合抗战,建国后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宣传,引导和推动群众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广泛开展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人物报道的主题,好人好事类和经济类人物作品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一些优秀的人物报道,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再现,人物行为和心理世界的深入透析,引人向上,极具感染力,在社会上掀起学习先进人物的热潮,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群众工作建设四化的积极性。“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新闻政策有关,一方面与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 等社会现实相联,传媒价值取向在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之时,也不断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调整,经济类报道的增加体现出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媒介不再谈“利”色变,但仍未脱离“尚德”、“和谐”的传统,对好人好事类报道的青睐,依然散发着中国文化对德之追求,对义之崇尚。表三中之所以没有把灾害报道单独列出,是因为中国传媒囿于“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 思维,在进行灾难报道时往往聚焦于战胜灾 害的人和精神,缺少对灾害本身的注视,因而把 其归入好人好事类。

西方人物报道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主要集中在凶杀暴力、揭露司法不公、揭露腐败、贫困、战争、自然灾害等的人物,其它还涉及到环境保护、金融危机的人物,以及有关种族、福利等众多的社会问题中的典型人物。多数人物报道中充满了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

三、由理性到感性和由感性到理性

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我国人物报道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产生影响。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以既定的思维形态反映报道者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

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西方传媒往往采用个别到一般的演绎法,以具体的个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以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代替主观评论。由感性的、实证的披露,上升到理性思考的 角度。1995年的特稿写作奖获奖作品《被排斥的优等生》通过记录一个竭力在恶劣的内地城 市高中求得生存的聪明少年詹宁斯进入麻省理工大学预科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进入麻 省理工大学的故事,来反映一个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少年群体。

四、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

在中国人物报道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常用的有人物的行动,语言,景物,细节描写,以及议论。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用 人物富有特征的具体行为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并在人与人,人与物的 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用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对话做到“由说话看出人来”;景物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常用来烘托、刻画

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主题,显示时代背景;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彩的细节迸发出人物思想的火花,强化人物个性,使报道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议论在人物报道中用来表达作者对新闻人物的主观感受,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增强报道感染力。

西方人物报道在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性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强调一种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接触到报道所要反映的严肃主题。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西方人物报道的切入角度都比较小,先是以人物的某处外貌或性格特征的描写进入故事,然后逐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随之揭示人物的本质特征及报道所要反映的社会意义。

五、结论

比较的最终目的是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在融会贯通中为中西传媒寻找一个尽量合理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国文化重人伦,西方文化重契约,相对应形成了中国 的“人治”传统和西方的“法治”传统。其实在本质上二者都具有强制性的特征,人伦也好,契约也罢,最终都是维护秩序的手段,手段往往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凸显的方式不同。其次,中国儒家文化是伦理为政治服务,基督教文化是神学为政治服务,以“权力”著称的西方传媒始终未能摆脱政治权力的姿态。现阶段的中西传媒同样面临着寻求政治宣传与新闻传播平衡点的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使中西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的沟通展现在众多方面,除上所述,中国传媒题材涉及面拓宽,以政府为核心报道的意识日益淡化,科教兴国、环境保护等全球性话题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实证分析、客观报道等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而西方 传媒在贯有的傲慢中不得不重新考量东方文化的优势,体味群体本位的力量,淡化冲突,重寻和谐。中西传媒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的沟通将在未来发展中日益彰显。【参考文献】

[1] 《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姚里军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月 [2]《人物报道的中西比较》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2000年12期

[3]《新闻作品选读》刘明华 张正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 [4] 《比较新闻学》刘夏塘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第五篇:比较中西饮食文化

比较中西饮食文化

摘要: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关键词:不同的饮食观念

不同的饮食礼仪与方式

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录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1

1.1风味多样………………………………………………………………1.2四季有别………………………………………………………………1

1.3讲究美感………………………………………………………………1 2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1 2.1不同的饮食观念.…………………………………………………1 2.2不同的饮食礼仪与方式..………………………………………2 3 结论..………………………………………………………………………….5 参考文献..……………………………………………………………………..5 1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1风味多样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1.2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1.3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2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2.1不同的饮食观念

2.1.1饮食结构

在中国,人们的传统饮食习俗是靠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杂粮,然后辅以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而形成的餐饮形式。中国人也习惯于以热食、熟食为主,这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点就和中国古老的文明和发达的烹调技术有关。而在西方,其人民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的饮食习俗靠以动物性食料为主,并辅以采集、种植,肉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这是由于高热量、高脂肪类的饮食结构比较适合高纬度的地理和气候。这样就

下载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古代人物绘画比较(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国际经济与贸易 董赟赟 21090413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西文化,餐饮,比较,中西饮食文化比较,饮食观念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

    中西爱情诗比较

    中西爱情诗比较 诗歌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绚丽地开放着。诗歌以其婉转细腻的言语,跳跃的思维更好地能够抒发出作者的情感。在中国,当以唐朝为鼎盛时期,留下规......

    中西人物报道写作比较(精选多篇)

    中西人物报道写作比较 作者:张洁意 文章来源:《中国记者》 内容提要:中西在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却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

    古代绘画鉴赏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顾恺之绘画 摘要:中国古代的名画作展现了先民的生活,对后世的画作风格和趋向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中简单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生平经历和......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教案

    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商旅教学部 【课题】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使学生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掌握饮食文化差异产......

    中西广告媒体投放比较

    当代中西广告媒体投放比较 广告媒体是广告信息的中介物,关乎广告成败,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西广告市场的发展各有其规律,广告媒体投放也各有其特点。 中国广告业媒体投放现在......

    中西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西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近几年来,笔者因专注于企业文化工作,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与西方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是否可以从西方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实践中获......

    中西葬礼文化比较

    中西葬礼文化比较 韩馥竹 09130239 在人的灵魂告别肉体之后,为了诠释对生命的尊重,人们往往要将肉体入藏,当然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葬入肉体的形式也大有差异,古代已有石棺葬,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