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时间:2019-05-15 09: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第一篇: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基本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观念,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思想里面,教师都圣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层面上,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学生独立性的不断丧失,这是传统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也慢慢的形成“威严”、“正确”,然而,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如何从生活与学习走到学生当中去,和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是教师们需要去思考,去面对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面的,学生的年龄小与教师的认知、和处理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尽可能的去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师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达到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相互信任,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学生因为受年龄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学习生活中犯错误,教师在进行教育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应该明确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以及学生与老师的平等关系。因此,教师应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对因自己的疏忽或失误造成的矛盾,教师应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及时向学生道歉,讲清原因,以弥补学生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使学生能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教学方面要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做好学生的引领者,把学生当做共同学习的探讨者、合作者。

二、主动构建沟通的桥梁

教育、教学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的关系,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根据这一基本思想和思路,我们要学会沟通,人与人之间假如缺乏了沟通,就像一潭死水。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师生之间共同伸出双手去构筑、维护,才能完成教师的任务。这一方面就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工作,一般当我们搭建了平等的平台,营造合适的气氛的时候,学生就会容易走出自己的圈子,与你搭建属于你们的空间。如:我们班的学生全是聋哑人,就需要我去耐心的与他们沟通交流。我与学生经常交流,做到了相互交流,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三、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第斯多惠说得好:“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为教学生,教师必先教自己,以促进学生的学为落脚点,教师自身的教与学在教学中也是同步发展的。面对新课程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相反,教师要是“吃老本”,固守原有的经验,缺乏学习和进取的意识,他就会落伍于时代的发展,甚至被时代所抛弃,成为学生眼里的“老古董”,成为新课程推进的阻力。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学习,可以汲取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既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又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已经告别了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给自己充电,不要做只能给予一定知识的灌输者,应该做一个知识的源头,滔滔不绝的源头。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学会精心的进

行知识的收集、重组、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往往在学生的心目中具备很高的地位,同样学生也喜欢与他进行交往。这样对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教学的顺利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认识要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能够分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教师学习有关师生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可以了解、明白师生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不知不能为,连师生关系的心理学理论都不具备,其性质特点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都不晓得,又怎么能去主动地、自觉地处理好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四、走进学生的生活

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课外的生活都没什么兴趣,然而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个人觉得应该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外的一些事情,了解他们的第一手资料,及时的与他们进行交流,使师生关系上升到一个阶段:“朋友”。

五、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的心应该能容下教学的班级的学生优缺点,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教师与那些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他会影响到班级教学和班级的管理,这些同学一般对老师存在偏见,喜欢跟教师对着干的,对于这些学生不能硬碰硬,这样结果会更加糟糕的,要跟他们讲道理,并发现他们的闪光,抓住其闪光进行教育,实行以点带面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热情的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还是公正的,自己过去错怪了老师,从而消除逆反心理。我们假如抓住机会,适时地表扬、鼓励他们,就能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体验改正错误、取得成功的欢乐和尊严。给我们自己一个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机会,也能够给他们一次接受自己肯定自己,进而接受我们的一次机会。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有助于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每位教师要想做到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爱、信任、平等、尊重、沟通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工作动机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

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其重要意义却显而易见。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让师生的爱双向流动,热爱你的学生,并让学生喜欢你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动力。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爱,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主动接近学生,努力做到“五勤”——勤招呼、勤观察、勤批语、勤交流、勤家访。第二层次是: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作为教师,应对学生诉说的小事感兴趣;善于用自己的经验,经常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应轻率下定论,切忌“一碗凉水看到底”;和言善语,不体罚学生,这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层次。在学生的正当需要中,尊重、理解、关心是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只有满足这种需要,才能发挥“主体”精神,施展自己才能。教育富有人情味,更易于感染、激励学生,达到培养提高的目的。第三层次是:激励、期待,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的心灵。教师应经常利用多种机会表达或流露对每一个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利用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用教师深沉的爱去激励和发掘每一个学生最大潜能。

教师要完成育人的任务,就得使学生喜欢你、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也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那么,怎样的教老师的形象”,从收上来的答卷看,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前五个项目依次为:很幽默,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很民主,不过分要求学生;教法新,有创造性;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一视同仁,不偏心。这反映出学生对教育民主、师生关系有更强烈的追求。很多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上课是老师,下课是朋友”。

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时期要达到教书育人所必备的良好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优良品质:

第一,价值取向要体现时代色彩。当今时代,信息如潮。不具备时代意识就不能在认识社会的主要或重要方面有更深透的了解,从而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引导学生,并通过正确地引导而取得价值取向的认同。

在同学生的私下谈话中,很多学生都认为老师不了解他们,这反映出师生价值取向的差异甚至是较大的反差,是普遍存在的。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良倾向,也不能以“师道尊严”去压服学生,而应强化自身的教育力量。

这要求教师及时给自己充电,广泛接受现代信息,包括教育观念的更新,接受和融合与教书育人有关的各种社会信息和新的学科知识。在当今,“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在师生关系上,也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把握好现代教师的多重角色。他必须是知识的传授者;严格而民主的管理者;心理调节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

第二,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教师角色的多重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自控性和应变性,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遇到偶发事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借题发挥,实质上是教师应变能力的体现,应变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对于学生违纪的行为,我认为“冷处理”比“热处理”好。当然,“冷处理”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要求教师“三思而后行”,讲究艺术性。二是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以正确的心理指导;积极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使自己对学生态度、方法以及言语行为顺应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规律,保持良好的师生心理关系。大家都愿意接受态度和蔼而友善的开导。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更是学生乐学的动力。由于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成熟者与未成熟者,有知者与无知者,长辈与晚辈等多重角色的关系,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权威性。即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爱护、无私和没有偏见的品格,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等。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使你担当的教育角色发出耀眼的光彩。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人际关系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大量事实表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其心理则会健康发展;反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敌对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关系适应良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假如师生感情好,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同样,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教师,进而由爱老师转变为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早日适应社会。可以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学生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学生往往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的态度或行为榜样,通过他们去了解社会的期望和规范,教师在“有意无意”中就充当了这样的“榜样”角色。学生通过师生关系这扇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人际关系网,发展社交技能,学会友好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学会选择发展,学会适应生存,从而有效加速社会化进程。

第二篇: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师生关系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中的,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进步。相反,如果教师不喜欢学生,对学生期望过低或经常受到教师的冷漠、歧视,学生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不理会教师的要求,这些学生的成绩和品质就会一天天变坏。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己期望过低,有一种自轻自卑的心理,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厌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教师有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关心和较高的期望,避免造成学生因厌倦一门功课而导致不喜欢上课,不喜欢教师,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师的教学。在这一点上,教师对待学生的期望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迫切,就会做到严而有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就会在密切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搞好教学活动。

需要是人行为积极性的内部动力,追求需要的满足也是人行为的根本目标,而且每个人的需要又是多种多样,发展变化的。因此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予以及时适当的满足,就会增强说服教育的效果,赢得学生的信任,树立教师的威信。比如:在学生过分的化妆打扮之 1 中,有一种追求美的满足心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恰当地打扮自己,教给他们美的表现、美的欣赏、美的原则等美的知识,有意识地做学生生活的老师。交往次数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一般来说,交往次数越多,了解的时间越长,增强了彼此的熟悉性和密切性,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学生和任课教师的交往多数仅限于课堂上,每周一两次,多则三四次,而且每次都是以授课为内容,很少有彼此之间推心置腹的交淡。因此,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过一年课的班级很难叫出全部学生的名字。从这个角度来说,课任教师应利用闲暇时间有意识地多接触学生,改善和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和教师相互熟悉和理解,增加彼此的喜欢程度,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所教科目的兴趣,以实现教学目的。

对教师来说,要建立民主、和蔼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与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个体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和研究学生存在与教师教育生活的每一时空。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学生观将学生看做是 被动的受体、教师塑造与控制的对象,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是规范、预设的。这种学生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来自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和自我的反思。

三、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当中,忌讳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教师处理问题必须公正无私,使学生心悦诚服。

四、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在师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如因为不了解而不敢交往或因误解而造成冲突等、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交往与沟通的主动性,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交心;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如寻找共同的兴趣与话题、一起参加活动等。

五、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来吸引学生。

第三篇:良好师生关系如何构建?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前不久,一份关于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联想到在许多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有的确实做了),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让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

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

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对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因素的分析

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

1、“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2、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

3、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4、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直到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

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地辅导,发现他总是让这些学生帮助他板书,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地,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问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一次集体劳动结束后,在全体学生的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说:“男同学劳动时应该向他学习才能体现男子汉的魄力。”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平常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的家长沟通中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说话声音小,很多学生都说他“娘娘腔”。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有一次得知班上有几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决定替他们向学校申请困难补助,当通知他们去领困难补贴

时,看到他们那惊讶而又感激的神情,也感受到了分享幸福的快乐,一直认为那是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教育、自管理、自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们学校有很多班级采用了多套班干部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并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师生间被动的关系。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这一点从校开展的“双主一本”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第四篇:浅谈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浅谈新课改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摘要】: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学活动的效果则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杜会关系,也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与学生之间有感情的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它显而易见地告诉我们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与厚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师生间出现感情上的隔阂,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1]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要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在以前,教师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在教学中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就只有服从,整个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中心。在今天,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不能听之、任之。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看清自己在学校中、在课堂中、在学生中的位置。一方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但他们又是不成熟的,所以他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教诲。因此,教师不再是教育的指挥者,也不是教育的统治者,教师是为学生个体服务的,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培育人才的专职劳动者。教师应该既是为学生服务的人,又是为学生成长引路的人、指导的人。[2]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学生酷似知识的“容器”,教师只知道一个劲儿的往里塞东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其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是被忽视,就是被剥夺。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试想:如果没有了学生,那么教师的价值还存在吗?所以,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学生观,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从服务的角度来讲,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就应该有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就应在如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上多下功夫。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有知识、有能力、善协作、能竞争的有用的人而努力。[3]

三、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样他们才不会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并能将教师说的话听进心里去。想一想,对于一个真正关心他们的人,他们还会一心和他作对,敌视他吗?答案是不会。当然,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要讲究教育艺术,不要一直在他们耳边唠唠叨叨,让他们感到厌烦。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差、胆小、自卑的学生,教师更是要多鼓励,多关怀他们。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教师给以学生尊重,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的,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尊心的存在。如果失去了自尊心他们就会意志消沉,失去向上的动力和精神支柱。相反,他们则会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尊重学生的权利。总之,就是像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的一样: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4]

另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求教师信任并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 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当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时,学生会把教师的信任当做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相反无端的猜测和不信任, 则会让学生产生“ 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时候,教师因不理解学生的一些做法,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这时教师就需要进入学生的情绪和思想的系统中去,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也就是优点

在《魏书生不得不听的演讲》里讲到这么一件事情:魏书生将他们年级最差的三个学生调到他的班上,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过去了两天,有

两个学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优点,而“最差”的那个学生仍然没找到优点,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优点。魏书生说再找不到优点他就要生气了,第二天那个学生终于找到了优点,他支支吾吾的说“我心眼好”。看,那些被教师称为调皮的、成绩差的学生,因长期在教师的这种期待下,竟真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点优点也没有了。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现象)有关实验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进步。相反,如果教师不喜欢学生,对学生期望过低或冷漠、歧视,学生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不理会教师的要求,这些学生的成绩会一天天地下降,品质会一天天变坏。[5] 所以,教师不要总只看到学生的缺点,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体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应该抱着“每个孩子都有一座宝矿”的心态,去热心的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6]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

自古以来,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就是就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就应以正面的、积极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教师展现给学生的是不好的形象,那学生怎么会愿意去接近他,更别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之一,他们受教师的影响也很大。因为长期以来的耳濡目染,学生无意识中就会受到教师行为、作风等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愿意去接触,去了解他们。

其次,教师还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变得更优秀,让学生佩服、尊敬。这样才更能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学生一旦崇拜某位教师,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所以你的讲课效果不可能不好,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名人效应。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有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7]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的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强迫,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相反, 课堂中学生对学习有了良好的兴趣, 并能保持, 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充满强烈的求知欲, 并主动地探索和积极地思考各种感兴趣的问题,主动、大胆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逐渐地在学习的互动交流过程中, 师生之间便形成一种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知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

自己的师德修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最后,作为教师,最好还应该有一些他人不及的特长。例如:舞跳得好,字写得好,歌唱得好,口才好,文章写得好等。这样,学生就很可能会被教师吸引,教师就容易在他们心中产生一种人格的魅力,成为他们喜爱甚至崇拜的人。正因为这样,现在一些师范生的课程里,我们不难看见电子琴,舞蹈,唱歌,绘画等课程的出现。

六、以家长为桥梁,沟通师生关系

家庭是孩子们出生后所面临的第一环境,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们最亲密、最无所顾忌、畏惧的应该是自己的父母。教师需要经常与学生的父母取得联系,因为家长们总要向教师讲述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这些都会对教师有所启发与感悟。同时,教师可以向家长们推荐一些方法,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其实, 在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 经常与教师接触的家长。他们的子女便和老师关系融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相反,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谈的家长的孩子们,总有胆小、自卑等不良心理,这样的学生很难与教师形成合作关系。[8]为此,教师只有走近孩子、走近孩子的家庭,与学生的家长交换互相了解的信息,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才能让师生关系更进一步。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高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更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设中,主动权在教师。所以,教师应该主动、积极的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我们坚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并能迸发出更强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创造最优质的教育。[9]

参考文献:

[1]沈燕.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成才之路,2009,(05).[2],[4],[9]王丽萍,周迎红.关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研究[J].职业圈,2007,(23).[3]袁崇英.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及对策[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03).[5]蒙坚,梁永福.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6).[6]韩丽萍.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才智,2010,(23).[7],[8]罗大丽.利用多种途径,改善师生关系[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第五篇:构建良好的课外阅读“生态环境”的基本策略

构建良好的课外阅读“生态环境”的基本策略

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环境条件建立一种课外阅读的学习模式,意义重大。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良好的内部环境是构建良好的课外阅读“生态环境”的基本策略。

课外阅读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智慧的生成、性格的塑造、品质的打磨既有待现实生活的锻造,也需要人文与科学的启蒙与熏陶。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儿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因此,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生态环境条件而建立一种课外阅读的学习模式,意义重大。

一、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社会、家庭、学校是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的“生态环境”因素。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学课外阅读问题的重要前提。一方面,“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可以支持、激励学生阅读;另一方面,“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是提供课外阅读各种条件的保障。学校先要赢得政府及社会的资金投入,建立形形色色的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为学生配备必读、选读、参考三个层次的阅读材料,甚至配备电视机、VCD、计算机等现代化视听设备,以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家庭要为学生购买图书提供资金条件,为学生收藏图书提供空间条件等。这些都是解决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精神“食粮”和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得力举措。

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是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催化剂。

1.家校联手,深入落实“读书行动计划”。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书籍,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鼓励家庭建立“亲子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

2.通过“亲子共读”方式,营造一种热爱读书的家庭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减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创造一个孩子、教师和家长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机会,使家长能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灵、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用读书小明星、优秀阅读家庭事迹介绍、表彰等办法,营造家庭阅读“外环境”。

3.利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筹划举办校际“读书节”活动,营造校园“大环境”。围绕“读书节”,根据学生实际,分年级开展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演讲会、评选小书迷、读书笔记评比、手抄报电脑报评比、读后感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阅读氛围,把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各种形式在校园内进行展示。组织“图书拍卖会”,让学生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带到学校通过推荐的方式,转销给其他同学;同时,与新华书店联系,在校园举办“图书展销会”,将学生读书引向深入。

二、强化良好的内部环境

构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执行的关键。在推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担负起家校沟通、推荐读物、组织指导阅读活动与评价等任务,所以,要着力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

第一,要鼓励教师多读书,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和一定的文学常识,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和鉴赏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教师多方面的文化修养。要提倡教师阅读文学名著、儿童文学作品、历史、科普等各类读物,不但要了解世界范围的经典名著,也要了解现当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要开展有关课外阅读的校本教研,让更多的老师掌握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办法和途径。

教师一方面成为学生阅读的表率,另一方面成为学生阅读时有效的引领者与指导者。

教师读书活动形式:

1.读物推荐活动。主要是教师之间互相介绍读物,供大家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是学校领导推荐和教师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合理使用工具书;交流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引导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交流评论活动。这是带动教师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教师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教师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第二,要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心理,提高学生的思想涵养和审美情趣,端正阅读态度,树立阅读信心,养成自觉、自主的阅读习惯。从调查现状看,学生仅把阅读作为一种消遣、娱乐和猎奇,只追求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故事书),或简单的搞笑的嬉戏(少儿节目),而不是把阅读当作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借鉴写作技巧的一种方式。教师、家长都有责任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形成严谨治学的学习探究态度,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达到知识的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升华健康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落实“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实现以语文教学为基点的“校本课程开发”。要设立课外阅读指导课,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三年级以上在语文课中可以每两周排一节自主性的课外阅读课。各位语文任课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

1.尝试上好四种课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1)主题阅读型。阅读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题,在更大的空间中,多角度地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升华。提升个人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2)欣赏阅读型。在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中,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以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的品读为主要形式,体悟文辞之美,韵律之美,意蕴之美。

欣赏性阅读旨在促进学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感受课文中刻画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汲取文学素养,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这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2.指导学生掌握四种读书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中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代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总之,构建良好的课外阅读“生态环境”的基本策略,就是要以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基础,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核心,把构建良好的阅读“生态环境”当作一种手段,形成自觉阅读的氛围,最终使学生形成发散的、创造性的课外阅读的思维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下载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是光荣的,那我们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值得我们所有教师深思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小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课题负责人:张霞2017年2月 王建 小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张霞......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5篇

    目录 内容 页码 论文提纲„„„„„„„„„„„„„„„„„„„2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十大策略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一、有原则地跟学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所做作为,都要建立在公正、正直、诚信、尊重等原则基础上。没有这些原则,就不可能跟学生建立起持久的、健......

    论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论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伦 志 芬 安 图 县 延边一班44号论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这方净土上的主人,师生在这方净土上共同耕耘、共同收获。所以,理想和......

    论文 浅淡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浅淡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河南省兰考县城关镇东街学校荆秀民关键词:民主和谐充分尊重科学评价成功体验内容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师生关系将面临着一次新的更新与革......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管理实效(共5篇)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管理实效 郑湃丰 (广东省揭阳空港经济区登岗中学 广东揭阳 515558) 摘 要: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从各种不同阶段中,学校生活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对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