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专注的力量大全
谈专注的力量
佝偻丈人承蜩
先秦·庄周《庄子·达生》
本文说明了凡事只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出自《曾国藩家书》)
为什么单纯做事更容易成功2014-10-17 14:24:45 来源: 齐鲁晚报 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说:我只是单纯做我想做的事。你以为这是谦虚或者托词,实际上,这个是有科学道理的。
人在追求梦想、事业或知识的时候,总有一个(或多个)动机驱使我们不断向前。心理学家将我们的动机简单区分成两类: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来自外在的诱因,例如升迁、加薪、奖金等;内在动机则是单纯地“想要做某件事”。
耶鲁管理学院的研究团队今年6月24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如果在追求一项事物时,人同时具有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那么不但达不到激励效果,在事业上成功的比率也比单纯持有内在动机的人要低。
该研究追踪西点军校1997年到2006年报到的新生,共10238名军校生,在开学的第一年,新生会填写一份问卷询问他们加入西点军校的原因,其中包括“工作机会”、“经济原因(西点军校不收学费)”等外在动机和“想成为一名军人”等内在动机,并追踪那些新生哪些人顺利完成了五年的军校生涯,哪些人毕业之后继续服役,还有哪些人获得了较高的军阶。
分析之后的结果是,持有内在动机与事业的成功有正相关,而同时持有内在和外在动机的学生成就却不如前者。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社会上许多事业有成的人,他们无论致词、领奖或是自传里总喜欢提到:“我只是单纯做我喜欢做的事!” 4
送东阳马生序
〔明〕宋濂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5
《吴清源》一生一世一棋局
博二兔不得一兔
聂卫平说:“吴清源老师在棋上的贡献很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他是一个温厚长者,为人宽厚,我至今还没听过有对他为人不好的言论。上世纪80年代,他主动找到我说:‘你在围棋上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来日本学棋,你来日本就住在我家,我们早晚也能切磋棋艺。’在日本棋界,像这样无私的棋手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他一生执着棋艺,也是这么要求其他棋手的。有一年我在日本,与沈君山神侃桥牌,一边的吴清源先生听到后,很认真地对我说:‘博二兔,不得一兔。’我听后如醍醐灌顶,大受震动。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王 磊)6
《旧梦与远山》童庆炳
聋蛤蟆的故事 7 成语:掘井及泉
释 义 掘:挖;及:到。挖井就要挖到泉眼之处。比喻做事善始善终。
出 处 《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及泉,犹为弃井也。”
而曾国藩说的掘井及泉,则是“与其花一生的时间去掘许多的井,不如花一生的时间去掘一口深井”的意思,为学做事都贵在一个“专”字。
用功譬若掘井
叶超英
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之治学篇,第一条说的是“用功譬若掘井”,曾国藩认为:无论读书、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一个“专”字,要掘井及泉,不可半途而废。若干年前的高考作文就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副漫画,画中人扛着锄头,掘了四、五个地方,挖了几个浅浅的坑,有几个离井水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挖者又换了地方。口里还念念有词:这里没有水。出题者要求根据漫画的意思写一篇作文。疑心这个作文的命题者,就是受了曾国藩这条语录的启发而出题的。
曾国藩的意思就是强调一个“专”字。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断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十年磨一剑等格言的意思都是强调一个专字。道理容易懂,真正做起来就难。例如,书法练习里有专心练习一个字之说,认为不练好一个字,就不练下一个字。这样的练习,一时一地尚可,如果长期练习一个字,其中的枯燥乏味又如何克服?读书也一样,精读一本书,读久了,就烦了;写作也如此:一篇文章写到一定程度,难以再深入下去,就只能搁笔了。所以,事情掘进的深度、广度都是因人而异的。
作为该语录的评点者唐浩明,眼力和见识非同一般,他指出,如果掘一个井到了一定程度,怎么也无法见到井水时,也要及时抽身,换一个地方再掘。凡事不可认死理,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到底是用力掘一个井还是及时抽身另掘一个井,就需要掘井者审时度势的智慧与才能了。世间事无绝对,掘井如此,做其他事均如此。就在专一与转换之间,体现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一味简单地掘进蛮干,也会误事;一味地浅尝辄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也掘不出井水来。在掘与换之间,世界的复杂性就出来了,做事的难度也就出来了。否则的话,这个世界也就太简单了,做事用功也就太容易了。“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淮南子·说林训》刘安
为鹿而不顾兔,是因为鹿比兔大,为千金之价而不争铢两之差,因为千金重于铢两,说明作任何事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西瓜的蠢事。历史上不因小失大的例子也很多,如曹操因部将许攸拥兵自傲,很是气愤,决定出兵讨伐,但是留府长史杜袭对曹操说:“有千钧之劲的弓弩,决不会为了射击小老鼠而开动弩机;万石之重的大钟,不因为小草茎的撞击而发声”。劝谏曹操不要因小忿而与下属大动干戈,伤了和气,失去猛将致使得不偿失。贾平凹在女儿结婚仪式上的讲话:在这庄严而热烈的婚礼上,作为父母,我们向两个孩子说上三句话。第一句,是一副老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话,仍是一句老话: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第三句话,还是老话:“心系一处”在往后的岁月里,要创造、培养、磨合、建设、维护、完善自己的婚姻。10
法布尔的忠告 王充闾
一个青年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请教,说他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己爱好的事业上,可是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自己低能,还是成才之路太难走呢?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立志献身科学的有为青年。”
青年的答复却是:“我不只是热爱科学,还很喜欢文学,我还爱好音乐和美术。就是这么多的兴趣和爱好,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 “噢,是这么回事。”法布尔找到了这个青年事倍功半的症结所在。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放大镜,给青年示范,说:“把他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去试试,就像这块透镜一样。” 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它的含义是,要在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点突破。就像通过凸透镜把众多光束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人的智慧和力量也可以在“聚集效应”作用下形成成才所需的必要能量。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温语)
“聚焦”,这是治学的需要。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清代诗人曾世霖说:“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专力则必精,分途恐两失”。一些青年人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思想缺乏稳定性,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贪多旁骛,浅尝辄止,今天学习这个,明天钻研那个,造成注意力不断地转换,这是很难跨上成功的彼岸的。
古往今来,除了少数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物可以在众多领域同时做出杰出的贡献以外,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常态,都要靠“聚焦效应”来取得一定的成果。有些人可能在几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才能,但并不等于在这些方面都能达到平均水准以上的高度,更不要说尖端水平了。目 标分散,四面出击,固有的某些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会暴露出更多的缺陷,以致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世路无穷,人生有限。每条事业与学问之路,又都是“漫漫其修远兮”,不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奥。而任何人都不是千手千眼佛和掌握“分身法”的孙悟空,面对着千支万派的学问,只能尝其一脔。如果撒网太宽,胃口过大,硬要去一手抓十个跳蚤,最终可能一个也抓不到。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有一首《怜愚》诗,讲的正是这种情况,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当然,法布尔说的把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并不意味着主攻方向之外绝不涉及其他事物。知识的偏枯,同样是治学的大忌。一切知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不要目标分散,平均使用力量。专与博是相辅相成的。无博,专则孤立无依;无专,博则泛滥无归。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许多人的成才实践证明,在确定一项专业之后,再按照专业的需要去钻研与涉猎其他各种知识,这样,专中有博,博而能专,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香菱学诗:课本九上)一个孤苦女子,痴心学诗,是对艺术的崇拜,还是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12 学弈朝代:先秦作者:佚名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3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欲废书出观.宁分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鬼谷子》里说:“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围棋大师吴清源说:“搏二兔不得一兔。
第二篇:专注的力量
专注的力量
你很专注地干过一件事情吗?全身心地投入24小时不想别的,心里就一件事情那种感觉,有亲身体会才知道。专注的力量很大,它能把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一旦达到那种状态你就没有了自我的概念,所有的精力集中到了一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专注的精神也是一直提倡和推祟的。早在2000多年前,荀子在《劝学》中就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有句古语是这么说的: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苍鹰,一种是蜗牛。苍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慢吞吞的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且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努力。
对人类而言,能够于众生中脱颖而出者实属少数,这些人也可以看到:一种是资质优越、天生异禀,本就是成就大事的种子,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而且有些这样的人还因不知学习而沦落了;另外一种人就是蜗牛一样的人物了,早早就知道自己是常人,却仍然立下鸿鹄之志,凭借后天的坚忍和努力,同样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
一位久负盛誉的企业家在告别职业生涯之际,应多人要求,公开讲一下自己一生取得多项成就的奥秘。
会场座无虚席,奇怪的却是在前方的舞台上吊了一个大铁球。观众们都莫名其妙,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了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老者请两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上来,让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可是那吊球却一动也没动。另一个人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观众们都以为那个铁球肯定动不了,这时,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对着铁球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敲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老人仍然不理不睬,继续敲着。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
老人用小锤就可以敲动的球却不能被年轻人敲动,足以看到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和坚持的毅力。
相传毛泽东年轻的时候,专门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书,以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
有的同学对教室外的一点风吹草动非常敏感,教室外有人经过,马上就抬头观望。在自然界中,空心的谷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饱满的谷穗总低头向地。
一个人想到达事业顶峰,必须意识到习惯的威力,并理解反复的行为训练将形成了习惯。他必须迅速摈弃那些阻碍他进步的坏习惯,尽快培养能够帮助他获得成功的好习惯。——保罗·格蒂
专注的力量:只有专注才能走得更远
专注需要一颗平静的心
因为专注而打造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诺基亚的成功不是偶然,而奥利拉给出了一句值得令人借鉴的话“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行,因此必须要学会专注”。这不仅对企业可行,对个人同样如此。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就算穷尽权力也难以掘得真金。曾经一位科学在临终前说了一句耐人思考的话“我最大的遗憾是到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过一个问题!”不禁让我们自省:这个科学家终其一生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尚且如此,而那些怀揣一颗浮躁的心,频换岗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又当如何呢?
不知为何,生活中多数人都存在一种浮躁之气。没有耐心去做一件事,才上班就想着下班;上课玩手机;不能安静地读完一本书;不能专心地吃一次饭……连生活都不能专注地做好,那能取得成就吗?浮躁,浮夸,流于表面犹如浮萍。不安分,风一吹就散了。
庆幸的是,生活中像奥利拉这样认识到专注力量的人还是不少的。生活中,几乎每个单位或部门都会有权利专注于本职工作的人,这些人虽说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甚至不被领导所赏识,但其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专注于本职工作的韧性,却使其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为人所知的360公司老板周鸿祎,说他不会给自己找上门来的员工加工资,而只会给两种员工加薪,其一是符合工资加薪规定的员工,其二就是那些专注于自己手里的工作,并且做出成绩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不用自己去申请,老板自然会给他加薪。
我听说学木匠的人最初是学拉大锯,而且一拉就两三年。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让心平静下来,去掉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所以,如果你不想每天浑浑噩噩地上班下班,奔走在家——车站——公司三点一线上,就要将一颗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某一特长或兴趣上。
专注的力量在于坚持
天道酬勤的道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但是真做到的恐怕就不是很多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常做的事。我们信誓旦旦,却往往半途而废。所谓专注一时者众,而专注数载者寡。
古训有言:“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简单理解就是人的欲望和涉及面多了,心思和精力就会分散,这样自己内心的志向就会被遗忘或衰退,而志向和目标不明确就使自己变得糊涂,这样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不仅如此,知道专注的力量之后还要坚持。如果王羲之不写黑了几缸水,他的字就不可能一字千金,就不可能有传世之宝《兰亭序》,也不会在书法界获得“书圣”如此高的成就!这说明了什么?不仅要专一而且还要坚持!
我不敢说,你专注地对待一个人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但是值得肯定的事,你专注于某项事业或领域,一如既往地去专注,一定会有所成就!专注的人总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最好的前提下,一如既往地专注下去。因为,专注的人坚信:术业有专攻,坚持就是胜利,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专而倾注,因为专注的力量,才能行走的更远!
专注的力量
专注很重要。生活中,也许我们更习惯于做加法,不断地给自己定出些人生目标,可实际上,减法其实比加法更重要。有些事,不是我们不想做,而是无法做好。柳传志曾经讲过,联想做事情的前提有三个: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不做,有好的商业模式但没有钱不做,有好的商业模式有钱但没有合适的人去做的,也不做。联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也是源于专注,柳传志回忆,联想成长过程实际上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但都因与联想专注的领域不相符,最后都没有去做。当时看好像是亏了,可实际上,正是专注使联想避免了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使之能集中人力、物力、资金做好电脑,最后让联想成为国内计算机行业第一品牌。因而,真正成就联想的,是专注。
什么是专注。专注就是朝同一个方向做持续不断的努力。著名企业家冯仑讲过:”想在人生的路上投资并有所收益,有所回报,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在一个方向上去积累,连续地正向积累比什么都重要。”,专注能让我们更专业,更有突破力。我们知道,每个人做学习或做事时都会遭遇自己的“成长上限”,绝大多数的就是因为无法突破“成长上限”而放弃。突破成长上限需要专注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停地向一个方向加力,这些力就会彼叠加,反之,如果方向不一样,力与力之间尽管可能还是会彼此加强,可真正分解到我们需要方向上的力量就会减少。因而,专注就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个领域,用心地去探索这个领域内的规律。专注能使我们排除各种不必要的干扰,能让我们心无旁骛,也能让我们所有付出的努力都能成为前进和突破的一种基础和一种条件,这样,突破力就能得到极大增强。
对一个企业来讲,如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用心地去做一个品牌,其能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第一:能集中资金,不会出现因资金链断裂而失败,企业运行的风险大大减小。
二、品牌能不断朝一个方向集累,知名度和认同度可得到持续增加。
三、客户群的情感认同:很多客户对品牌时间长后,会产生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依赖,并会说服朋友加入品牌。
四、专业能力能有效增加:首先是员工的专业能力不断增加,其次是经验、技术的不断积累。随专业性的不断强化,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成本会大幅下降。
五、领先带来的收益:如果企业因专注而最终成为行业领先,更能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这种收益源自客户的信赖及品牌在客户心智中打下的烙印。
专注可以使我们的每一次行动,每一个行为(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能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对未来发展有用的资源。
对个人来讲,专注就是确定生命的主线。人的精力非常有限,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已经非常不容易。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质量而不是数量。要知道老子只给后世留下一部短短5000字的《道德经》,却成为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而很多所谓著作等身的人,则早已被人们遗忘。在人生的成就上,深度要比广度重要得多。
因而,人生一定要有一条主线,我们所有生命的设计都应该围绕主线进行,这样,所有的努力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让我们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时间是最伟大的魔术师,真正成就一个人和一件事情的是时间。因而,做好生命的减法,专注并持之以恒,让时间去成就生命的伟大,是最明智的生活之道。
第三篇:读《专注的力量》有感
读《专注的力量》有感
这本书分为八章,从八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专注对于事业以及整个人生的重要性。首先,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专注如何开启了成功之门,唯有专注如一才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捷径;第二章高度聚焦、忘我,往往能创造奇迹;第三章到到第六章,分别阐述了专注对于经营、工作、细节、领域的重要性,只有把蛋糕做大、做好每一件事、工作力求完美、在专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事情;而第七章和第八章两张,则阐述了专心致志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以及专注目标、坚持目标不放弃才能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而专注,才会产生力量、才会获得成功。专注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虽然,我们在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地补充,但是,在身心的修养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会显得急功近利,总想在没有付出时就得到回报。而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专注,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尤其是对于追求卓越的职业人士而言,是必备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专注,是事业成功不二的法则。专注
是成功的捷径。决定成功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不是说专注一定能成功,但若不专注肯定没有成功的可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往往伴随着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无数卓越的学者和科学家一次次的为我们印证,他们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完成的。任何一个人的精力、时间甚至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精通。我们都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工作,若能持之以恒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专注带来奇迹。专注到一个极致,就能达到“忘我”的境界,而“忘我”往往能创造奇迹。人的生命短暂,时间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间流走,只有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件事,用“忘我”的精神去追寻目标,将虚度光阴抛在身后,生命才会显得格外伟大,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人生的存在才会更有意义。让专注成为习惯。工作用心,做事专注,这是除了拥有智慧和执着以外,通向成功不二的法则。我们经常说“爱岗敬业”与专注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职业态度,对工作用心专注已成为衡量我们职业操守的重要标准。有谁不渴望被认可,又有谁不渴望成功呢,那么请抛开那些无谓的托辞和借口,扔掉那些满腹的牢骚和抱怨,脚踏实地专注于我们的工作,从中实现自身价值,让专注成为习惯,让成功距离更近。
我们知道成功在于坚持,却更清楚坚持的困难。一时的冲动能保持三五天就不错了,伟大的技艺却需要十数年的刻意练习,坚持需要持续的动力,全身心的投入本身就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最大的动力源泉。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此书对于我们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里,我一定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选择的事业中,为企业创造辉煌业绩、为自己创造人生奇迹。
第四篇:专注的力量读后感700字
专注的力量读后感
(一)《专注的力量》一书阐明了专注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引导人们如何从基础开始,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以达到成功,是一本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好书。
这本书分为八章,从八个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专注对于事业以及整个人生的重要性。首先,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专注如何开启了成功之门,唯有专注如一才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捷径;第二章高度焦距、往我,往往能创造奇迹;第三章到到第六章,分别阐述了专注对于经营、工作、细节、领域的重要性,只有把蛋糕做大、做好每一件事、工作力求完美、在专业领域成为行家里手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事情;而第七章和第八章两张,则阐述了专心致志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以及专注目标、坚持目标不放弃才能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读过此书,受益匪浅,如醍醐灌顶。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而专注,才会产生力量、才会获得成功。专注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在刚刚从校园的象牙塔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里,虽然,我们在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方面已经得到了极大地补充,但是,在身心的修养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我们会显得急功近利,总想在没有付出时就得到回报。而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专注,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尤其是对于追求卓越的职业人士而言,是必备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专注,是事业成功不二的法则。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此书对于我具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里,我一定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都投入到选择的事业中,为建行创造辉煌业绩、为自己创造人生奇迹。
专注的力量读后感
(二)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了希克斯夫妇的着作—《The amazing power of deliberate intent》(中文名为《专注的惊人力量》)。我如获至宝,贪婪地吸允书中的超然智慧。希克斯夫妇在书中向我们诠释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展示了令人新奇的生活方式,最终达成生命的意义„„
读《专注的惊人力量》之前已经听说吸引力法则很久了,也看过一些相关书籍,书中都提到吸引力法则的关键就是努力在脑海中想象你想要的东西,并将之形象化,再如想象你得到它的感受并让这感受在脑海中一遍遍重演,想象自己真的得到了它是什么样的心情,保持快乐。最终,你想要的将会被你吸引而来。这听起来似乎像阿拉丁许愿一般神奇,也有点无稽之谈,对于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我来说理解起来似乎有点难度。带着疑惑我读了《专注的惊人力量》。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用它独特的语言向我揭示出了吸引力法则真正的秘密。吸引力法则不是白日做梦,也不是阿拉丁的许愿,而是帮我们通过调整自身,重新连接我们和大自然间消失已久的联系,通过改变自己,找回自人类降生以来就拥有的成长的能力。我们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本可以像草木一样无忧无虑的成长,阳光雨露足矣。我们可以在快乐中享受我们追求成功的过程,而当我们处在完全的愉悦之中时,成功也将越来越近。曾几何时,我们已不习惯了安逸,总不想自己的脚步停下来,看到别人都在走,自己怎么能停,“焦虑”成了生活的必需。我常常想到一个问题,人活在这个世上是为什么,也许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说出是“快乐”。为了快乐,我们努力去争取我们想要的成功,从上学到工作,在到我们有了孩子,为了我们的目标不断的辛苦着,甚至转嫁到孩子身上,当某一天我们真的成功了,我们获得的快感还能剩下多少?而没有成功的人呢,他们就注定了不再会拥有快乐吗?这样的话,我们是在追求快乐还是在消耗快乐呢?事实是,当我们不习惯了安逸,我们只是爱上了劳累,从某方面来讲是一种偏执。我们在靠一个瘾头而活,就是“只有通过艰辛的付出我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书中教我们如何放下这种偏执,放下那些沉重的记忆包袱,教我们轻松上路,乘风而行。草木之所以能毫不费力的成长,因为它只是在单纯的成长,人也可以像草木一样,即使不是最强壮的一棵也一定是最快乐的。
专注的力量读后感
(三)从古到今,各行各业胜利的窍门是什么?学习胜利的窍门是什么?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一样,然而成功者都具有一个配合的品格,那就是专注!什么是专注呢?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专注就是长期的竭尽全力,专注就是全心全意锲而不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科学家几十天乃至几百天,重复着一个试验是一种专注;门生每天上八节课,每节课都能当真听讲是一种专注;外科医生手术台前1站就是几个小时也是一种专注。任何一项奇迹都必要专注,专注可以获得大大小小的胜利。
爱迪生专注于寻觅灯丝,专注于试验终究为人类带来光明;比尔。盖茨专注软件的开发,培养了微软帝国,带来真正的电脑革命,(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小我也得到伟大胜利,成为天下首富;居里夫人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从小山似的矿石中提炼放射性元素,两次得到诺贝尔奖金;陈景润专注于数论,终究攀缘上了数学的岑岭。
对学习而言,专注更是拥有首要的意义。专注可以听懂难明的题目,专注可以攻克一道道的困难,专注几分钟就可以背会一串英语单词,专注一小时就会学会一个章节的内容,专注一天打扫学习的障碍,专注两个月就能使后进的学科变成先辈,专注一年每一科都能胜利。
岂论对儿童仍是成年人,专注都是胜利的品格,有位心理学家讲,看一个儿童有没有前程,上学前看他玩的是不是专注,上学后看他听课是不是专注,具有了专注就可以拥抱胜利。一个儿童具有了用心听讲的风俗。用心做功课的风俗,用心做事的风俗,学习胜利是个必定,成绩好只是一种效果,往后还会获得更大的胜利。一个成年人只要专注于他从事的奇迹,竭尽全力,锲而不舍,天长日久,他就能成为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专家,所谓专家就是通过专注成名成家。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其实不缺少聪明才智,有些人乃至聪慧过人,智力超群,然而他们缺少专注的风俗,集中精力几分钟对他们来讲就是难事,集中精力几个小时对他们来讲,更是一种煎熬,他们老是做一件事去想着另外一件事,听课或听他人讲话老是开小差,他们有太多的兴趣,大多的愿望,太多的设法,太多的乐趣,他们仅有缺的就是专注一件事的本领,这类人是聪慧的傻瓜,是聪慧的失败者,让我们专注听课、专注于做事,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专注自己的奇迹,让我们通过学会专注来走欢迎胜利,拥抱胜利。
第五篇:专注的惊人力量
《专注的惊人力量》
目录
前言 当学生准备就绪时,老师自会出现!序/杰瑞·希克斯
关于亚伯拉罕的介绍/埃斯特·希克斯
第一章 新眼光,新生活/ 第二章 万物众生,欣欣向荣 第三章 死亦生之始/ 第四章 人是精神存在的振动延展/ 第五章 你来到世上,书写你自己的人生/ 第六章 创造思维的吸引力/ 第七章 你时刻流露所思所想的本质/ 第八章 有求必应/ 第九章 人所关注即事实/ 第十章 意识,自主创造之法门/ 第十一章 振动差距和能量平衡/ 第十二章 抱朴归原/ 第十三章 关于身体的振动差距/ 第十四章 关于家庭的振动差距/ 第十五章 关于工作的振动差距/ 第十六章 关于人际关系的振动差距/ 第十七章 关于财富的振动差距/ 第十八章 关于世界的振动差距/ 第十九章 关于政府的振动差距/ 第二十章 和光同尘/ 第二十一章 与内在我振动契合/ 第二十二章 吸引点与放松要素/ 第二十三章 快乐妙用及能量平衡/ 第二十四章 我的身体/ 第二十五章 我的家/ 第二十六章 我的人际关系/ 第二十七章 我的工作/ 第二十八章 我的财富/ 第二十九章 我的世界/ 第三十章 我的政府/ 第三十一章 弥合振动差距的功用/ 第三十二章 行动与情感/ 第三十三章 应用积极面之书/ 第三十四章 应用弧段意识术/ 第三十五章 应用虚拟假设/ 第三十六章 哪个想法更好?/
第三十七章 应用钱包术/ 第三十八章 应用意念轮/ 第三十九章 应用云梦术/ 第四十章 应用免债术/ 第四十一章 应用职业经理人/ 第四十二章 应用健康点金术/ 第四十三章 应用情绪攀登法/ 第四十四章 方法的价值/ 第四十五章 在你发现征兆前,创造的99%已经完成/ 第四十六章 专注力的惊人力量/
对话亚伯拉罕——问与答
前言
当学生准备就绪时,老师自会出现!
路易斯·L·海
——畅销书《你会治愈你的生活》的作者
生命中布满了奇迹,而我们则不断追寻答案。我们总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却不知从何处着手。我们总试图消灭恐惧,至小者源于我们的身体或身边人;至大者则关乎死亡、国家、世界,乃至渺不可求的外太空生命。
这本书将上述问题囊括其中,不论我们所畏惧或在意的事物为何,亚伯拉罕不仅为我们提供答案,还教给我们简单易行的实践手法,这些足以带领我们走出困境,奔向美好生活。
他们的谈话扩展了我对生命的看法。我对杰瑞和埃斯特夫妇感激不尽,感谢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将这些教诲带到这个世界。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扩展自己的眼界。当手持本书时,你就已经受着上苍深深的祝福。
我熟知亚伯拉罕、杰瑞和埃斯特夫妇已有多年。当我第一次听到亚伯拉罕的教诲时,内心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想,这正是一位普渡众生的上师。对其教诲接触的越多,我越是对他拜服得五体投地。
渐渐地,我结识了杰瑞和埃斯特。他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教诲,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对快乐的夫妇,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都活得异常精彩,他们恩恩爱爱,比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更热爱生活。他们的待人接物令人称道,言笑晏晏。看到人们一直接受着美好的生活,实在于我心有戚戚。
畅销书作者维尼·戴尔赞誉本书为人们描绘生命的蓝图,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命运,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物。它能带你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助你找回自信。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解决生活中经常遭遇的突发状况,竟然轻而易举了。
当你逐渐恢复自信时,你会发现,自己可以事事成功。你学会不再挣扎,进而学会接纳的艺术。你会发现,快快乐乐地生活并非遥不可及。
我建议你和我一样,将本书置于床头,早晚阅读。夜晚你会睡得更香,清晨醒来之际会更加积极,你会感觉到生活无比美好。序
杰瑞·希克斯
你是否想过,个人的经历乃是受到一系列事件刺激的结果?
在你美好的回忆中,可曾记得那些特殊的时刻,它们影响了你抱负的实现和财富的获得? 你可曾时常深情地回忆,那些影响你一辈子的书与人,那些决定你的谈吐和让你的思想迸出火花的经历?
这些经历或称为转折点、十字路口,抑或某一时刻的醍醐灌顶……但你可曾意识到它们对你生活持续而积极的影响?
写这篇序的时候,我正在法国布罗德河与巴尔的摩鸭池之间的一处地方休息。我的夫人埃斯特同我一起参加北加州阿什维尔的研讨会已有15个年头了,这一河边胜地是我们最喜爱的去处之一。春天,我们一起与幼鹅相会;秋天,当天鹅群一起飞向加拿大,我们则穿梭于全国各地。坐在这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而我所希望的就是帮助你更深入地认识真我。
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虽然本书依然不离文字,但是,你所读到的内容将会极大地开阔你的眼界,带给你全新的美好信念。通过宇宙的自然法则,你的信念将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这愉快的经历中,你还会发现更多帮你提高人生品质的知识。
我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你永远珍藏的宝藏之一,使之指导你实现梦想。如果你能从本书中领悟生活的曼妙规律,创造出自己的新生活,那就再好不过了。你将认识到“真理”乃是长期拥有的信念,而“信念”是一段时间内拥有的思想。你将真正体验到思想的奇异力量。
最近,我听到一位成功企业家在被问及何以如此成功时,坦言说:“我一向从宏观角度思考……很早之前,当我思考问题时,我会自问‘为何不从更广阔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呢?’”他的这番话正展示了思想的奇异力量。
多年以前,我曾读过一位20世纪的天才写的一些话。他说,实际上:“大部分人至多只发挥了他们实际潜能的1%,在他们的一生中,99%的潜能并未得到开发。”本书将会告诉你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它将令你一生受用不尽。你可曾意识到,即使是在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光,依然有着更多的快乐可以拥有?
正如身体所曾带给你的愉悦一样,你是否知道它原本可以更美好呢?当你享受着亲密的人际关系时,你是否意识到其实还有更多的贵人愿与你结交,进入你生命的历程呢?
通过阅读本书,你很快就会认识自称为“众师之师”的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被当代的一些智者称为“今日我们星球上最伟大的导师”。当我在20年前遇到亚伯拉罕时,也深深折服于他的点化。我希望能更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帮助他人取得财富上的成功?
拿破仑·希尔的经典著作《思考致富》里说到:“财富来得如此迅速,生活如此富足,令我很怀疑,在那些暗淡无光的日子里,它们到底藏身何处……”
《思考致富》带给了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东西。自从在蒙大拿的一家小旅馆的咖啡桌上发现此书后,我的生活就开始逐渐好转起来。从在娱乐业谋生到“自由自在地工作”,没几年,我就经营着上百万美元的资产。对每个愿意聆听的人,我都不断强调:我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对希尔一书的学习了解。
这些原理实在是太有效了,于是,我开始迫不及待地将《思考致富》作为教程推荐给我了解的生意伙伴。然而几年之后,我逐渐发现,只有我的部分“学生”积累了近百万的资产。虽然许多人似乎比从前成熟了些,但也有一些人,不管他们参加了多少次研讨会,也依然毫无变化。
埃斯特和我都很渴望亚伯拉罕的智慧,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知识与我们现有的事业观恰相契合。对我来说,我的目标是寻找易于学习、易于教授的原理,我曾期望每一个与我接触的人都能够有所受益,我不希望有人因为与我交往而退步;对埃斯特来说,这一切在实践的过程中确实给她带来了很多快乐。
大概10年后,在达成所有的商业目标之后,我开始寻找答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更多人实现他们的愿望。基于这一“请求”,埃斯特和我开始传递亚伯拉罕的教诲。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千上万人通过埃斯特了解了亚伯拉罕智慧。
在结束本序前再说一点:如果你已经读过我们先前写的《有求必应》,你就会知道亚伯拉罕教诲。人生即是一场创造快乐的旅程,不必有所执念。我们有所求仅仅由于我们相信:一旦得到了,我们就会比现在生活得更美好。亚伯拉罕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保持快乐更重要……
那么,如果我们无所追求,又如何知道我们的生活是否成功呢?亚伯拉罕教导我们:成功并非通过财富或物质来评判,而是由生命之旅中的快乐程度来评判的。
如果你需要一些通过亚伯拉罕教诲而获得成功的例证,只需注意这些人是否真正快乐就够了。我们每个人的所言所行,以及不断的努力,皆是源于对快乐的渴望。
你也许早已发现:财富、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物质上的成就并不是快乐的源泉。但你也许会惊讶地认识到:只要积极地发现并保持快乐之旅中的振动平衡,你就会吸引你所渴望得到的、达到的和拥有的,并且会因此而获得快乐。
埃斯特和我利用亚伯拉罕的教诲来保持彼此关系的融洽,至今已有20年了。我们吸引了许多能力出众的员工,吸引了许多商人,还有更多令这项事业愈加兴旺的合作者。
我们都十分健康,毋需医生(除了作为朋友),毋需检查,毋需医疗保险。有时确实会有身体不适的情况,但当我们的能量恢复平衡时,身体便会自愈。在经济上,我们去年缴的税比接触这些原理之前的总收入还多。我只想告诉你,它们确实有效。
最重要的是,没有人比我们这对夫妻更快乐(也许除了我的外孙、外孙女、劳里、凯文、凯特)。埃斯特和我在全国奔走各类研讨会,每年巡回60多个城市,受众成千上万。我们驾驶的爱车叫作“怪兽”,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在其背后印上了:生活多美好!
回想起来,在5岁左右,我就或多或少地萌生了帮助他人更好地生活的愿望,也许你也一样。随着生活的继续,我发现了许多类似的愿望。此刻,我对那些曾对我的快乐生活产生过影响的人们感激不尽。虽然我并未将亚伯拉罕之吸引完全归功于亚伯拉罕的教诲,但他们确实令我受益匪浅。也多亏他们,我们才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将心灵的快乐哲学传授给你,我和埃斯特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乐趣。
——发自内心,杰瑞
关于亚伯拉罕的介绍
埃斯特·希克斯
大家好,我是埃斯特,是亚伯拉罕教诲的传达者。我在自己关注的物质世界和他们所关注的精神世界之间架起了桥梁。
他们告诉我,在接触之初就发现,我会是一位特别适合的传送者,因为我没有固执的偏见,所以很少会影响信息的传达。他们说我无所执念,故而不会刻意排斥。大部分时候,我总是既来之,则安之。
亚伯拉罕说,每个人都可以同我一样理解他的理念。正如我们都可以有机会谱出优美的乐章或画出美丽的风景一样,任何人都随时有机会从中受益;正如人们有着各种方式来诠释音乐或艺术一样,理解精神能量的方式同样百态纷呈。因此,我才会将对亚伯拉罕的理解打上亚伯拉罕希克斯的记号,以此将自己的独特诠释与别人分开。
亚伯拉罕向我建议,在传达之初,我最好不要阅读别人的作品。他们不希望我的传达受到他人观点的影响;他们也不希望我为无意识地从别的书本中吸收知识而担心;他们希望我确信自己是一位纯粹的诠释者。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我偶尔阅读别人寄给我的材料时,依然会感受到振动的存在或缺失。虽然亚伯拉罕向我保证,今时今日,阅读已不会妨碍我的诠释,但我依然明白,只有在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我才可以接续他们纯粹的思想。因此,当人们向我们寄来书本、手稿和各类信息时,我尽量不去阅读,因为我希望可以尽量忠实而清楚地表达亚伯拉罕的思想。
亚伯拉罕逐字逐句地向我解释,我们也会一起讨论。我们发现了解释亚伯拉罕教诲独特而精准的方式。每次话题结束,我们的思路都会更明朗,这条路也越走越宽,越来越清晰。
这种活动简直令我不亦乐乎。当亚伯拉罕与我对话时,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爱、力量和愉悦。几乎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邀请,出席亚伯拉罕不断增加。所以,到现在为止,除非停下手头的工作,否则我们就真的挤不出时间了。
杰瑞和我将不断地举行研讨会视为我们的事业,借此使亚伯拉罕的讯息得以不断传播。面对一屋子接纳的艺术研讨会的参与者,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一个个急切的问题,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享受其中的了。
人们对亚伯拉罕的各类提问,以及我们个人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使得亚伯拉罕的讯息不断清晰和扩大。无论亚伯拉罕提供何种意见,杰瑞和我都尽量理解并付诸实践。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亚伯拉罕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方法,他简直有取之不尽的秘诀。他教一个,我就学一个。每当我将其用于生活,收效总是立竿见影。每次我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见证着生活中处处令人惊异的奇迹,感受着掌握创造生活之秘诀的安全感,满足于现有的精彩生活时,我总是希望这一切可以与众人分享。
我们每年举办近60场研讨会,开着“怪兽”大巴在城市之间来回奔波。在路上,我们不断发现可以悠闲地散步、写作的风景胜地。在风景宜人处,最放松也最易于与亚伯拉罕交流。在家乡,我有许多秘密的养生去处,我会常常去那里感受亚伯拉罕智慧,而我的最爱则非我们的“爱巢”莫属。
当我闭上眼睛,全身放松,等待着又一本神奇之书在我面前展开时,亚伯拉罕对我说:“埃斯特,这些文字会非常流畅地涌出来。许多读者阅读了《有求必应》,他们的疑惑也都已经被我们知晓了。因此,虽然这是一本新书,也还是前者的延续,同样会非常顺畅。享受这一过程吧,我们也享受着你的愉悦。现在,让我们开始奇妙旅程!”
第一章
新眼光,新生活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相反,地球上的生命其实一直是最优秀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一判断不仅源于我们对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群落的观察,同样包含着我们对宇宙法则的理解。据我们所知,万物莫不自我发展。
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生活再也没有了从前的乐趣,很多人希望可以回到过去;但我们从不回头去追寻逝去的美好时光,因为我们知道,最精彩的瞬间总是在未来等待着我们。
人们常常会误解他们在世界中的角色,过于谦卑地认为自己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只是大世界中渺小的一部分。有人相信某种更高形式的存在创造了万物,他们自己也在其中,所以微不足道;有些人则不这样认为。
在精神层面的更广阔的视野下,我们清楚地了解人类的力量、目的与价值,人类的心智与思想。因为我们知道,人类时时刻刻都在思考。我们理解生活的多样性的价值,各种不幸遭遇存在的意义;我们知道环境给你带来的种种困惑,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遭遇;我们明白创造的过程,更深知思想的力量。
作为物质的存在,人类并非注定要不断寻找灵魂,因为物质与灵魂并非截然两分。人类是精神能量的延展,亦是天地灵气所聚。人类的使命并非是回归于精神,而是不断挑战现实生活。在挑战之中,一切不断完善。
你的偏好,你的命运
当你在生活之中,意识到自己与环境的种种冲突时,自然会不断作出各种选择。有时候,你意识到了自己的志趣,就会立志;在更多的时候,各类偏好隐藏于你的内心深处,无法以言语表达。偏好存在于人类心灵的诸多层次中,甚至人类体内的细胞也会有所感知。在周围的环境中,有情如猫狗,无情如草木,皆能生发感应,这些感应与偏好都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我们可以说:有求必应,万物众生,随时有求,随时有应,绝无例外。
生活经历的变化多端,令人们内心的喜好不断浮现,思想振动汇聚为情感波动,这正是宇宙不断完善的动力所在。
生活的风风雨雨会令你大彻大悟:万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每一偏好皆有所闻、有所回应。你会和我们一样明白,万物皆为圆满。
人是强大的创造者
人的一生,不过是思想、经历与扩展的过程。你不仅是你,因为在意识到你的所欲所求、所作所为之前,你的一切均已成型。你的精神世界不断地扩张,不断享受和接纳新观念,不断与未来的你相融合。
我们希望你能牢记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惟有如此,你才能明白自己为何生于世上,才能从更高的角度俯瞰人生。
人类不是需要点化的冥顽不灵者,也不是广袤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尘埃,更不是迷失了家园的懵懂小孩;人类是强大的创造者,蕴含着比上千个太阳更大的扩张能量。我们希望你能与自己的意识相沟通,这样,你在地球上的时光必将拥有更多的乐趣。
第二章
万物众生,欣欣向荣
每代人都从前人的智慧中受益良多。这似乎不言自明,人人皆知,然而此言此语的内涵却非一眼便可看透。
当你从吸引力法则的角度思索,意识到万物的存在都是源于对物质世界的关注时,许多你原本想不通的自然也会明白的。所有受到瞩目的人,所有陷于困境的人,所有曾经祈愿的人,无论是祈求问题的答案、困境的解脱,还是愿望的实现,这一切都隐藏着生活的秘密。
生活的不如意,激发了你极其丰富的愿望,刺激了全宇宙的能量创造,实际上也推动了你生活的变化。生活的真谛尽在其中!
满足源于自我创造
我们经常提及创造过程以及人类在生活中作为创造者的地位,许多人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关注点与生活经历之间存在的关联。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自主创造,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关注,他们感受到了莫大的欢欣满足。
我们乐于看到有人意识到了思想的力量,也因此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一力量,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
我们乐于看到有人身处逆境而不放弃,转移注意力去专注于美好之物。他们的心情与吸引点也随之变化,从而能吸引更加美好的事物,这也让人感到欣慰。
自我创造的真谛恰恰在于自主地控制思考,这一过程充满乐趣。病体恢复安康,当浮一大白!财源滚滚来,当浮一大白!迁新居换宝马,当浮一大白!命运之线手中握,当浮一大白!
专注力与接纳之术
不久前,我们建议希克斯夫妇将亚伯拉罕——希克斯研讨会的冠名,从“自主创造的科学”变为“接纳的艺术”,因为自主创造并不囿于最后的成果。自主创造的真谛,在于融入愉悦之流以及一切美好之物。
创造当然意味着渴望之物和优越条件的出现,但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吸引并拥有一辆豪华名车当然很惬意,但所谓生活,正在于享受这一过程,而非为结果烦恼。
生活正是如此循环往复:对现有生活不满,因而逐渐明白了内心的真正渴望,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新生活的念想中,最终过上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生活。
生活就是不断地憧憬新生活,并不断地为之努力的过程。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你才会不断成功,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有意识地掌握振动平衡正是命运独立的体现,也正是接纳的艺术的体现。
专注的惊人力量
这本书正是关于专注力重要性的理解,它与你生活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与此同时,你的能量也应尽量保持平衡,而能量平衡绝不仅仅在于对目标设定或是最终结果的专注上。正是这一区别,催生了《专注的惊人力量》一书。
当你理解并有效利用书中提供的方法时,各类目标将更易于实现;同时,你也会更享受这一追求的过程。生活将会是一段快乐之旅,沿途尽是美丽的风景;生活不再如从前一般,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美好的明天正在等着你。
第三章
死亦生之始
大部分人并不完全了解真正的自己。他们并不清楚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最重要的是,他们并不了解,为何自己会在人世当中,在地球上存在。
我们为每个人提供更全面的图景,解开“我是谁”的疑惑。我们非常清楚这一问题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只有当你记住真正的自己,了解自我生命的来龙去脉时,你才会迸发出全部的潜力。
对于理解生命存在的完美形式,肉体死亡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你将“死亡”视为生命的“结束”,这个话题就会显得很奇怪。然而,我们并未将“死亡”视为一切的结束,因为人的精神是永恒的存在。
“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正如“出生”并非生命的初始一样。你的精神将永远存在。
当你经历“死亡”时,你的意识将会逐渐与肉体分离,原来专注于物质世界的意识将会重新专注于精神领域。在专注力变化的这一刻,一切负面情感、怀疑、恐惧、憎恶、愤怒,均会烟消云散。在这难以察觉的一刹那,你会重新回归于真我,感觉到无比快乐、纯粹和积极的自我。当你的意识进入物质体时,只有其中一部分存在于肉体中,当你“肉体死亡”时,那一部分重新回到了精神领域。
生命是缘
对肉体生命的专注,并非是你精神存在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只有当你有意识地专注于现实世界,只有当你富有激情时,你才会满怀憧憬地来到这个世界。你之所以能够积极地生活,是因为:
你知道自己的精神将永恒地存在;
你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
你从未怀疑自己的价值; 你完全了解真正的自己;
你明白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
你明白世界的生活乃是思想的延展;
你知道愉悦主宰一切;
你知道世界由各类有趣的事情组成;
你理解宇宙的法则与创造的基础;
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大师级的创造者;
你喜欢自主创造的过程;
你知道自己擅长于此;
你理解并欣赏吸引力法则;
你了解它的公平并欣赏其一贯性;
你享受着新愿望的新鲜劲儿;
你希望拥有新视角、新环境,使之能够刺激起你的爱好与愿望;
你理解宇宙对新愿望的回应;
你享受愿望的全身心扩散;
你明白生活的感受;
你不为困境烦扰,因为你明白这种困境存在的意义;
你知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你期望拥有新的愿望,这正是生活的成果之一;
你降生于此并非为了完成特定使命,因为你记得自己的永恒本质;
你知道生命不断地延展,你无须刻意追求;
你明白生命的延展正源于对困境的关注,困境使人向上;
你知道有求必应,因为明白困境的益处,你绝不会逃避它;
你知道困境令你决定自己的偏好,无论大小,有求必应。
只有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境,你才会与真我融为一体。
渴望时生命的动力
我们希望唤起你曾经的渴望与愿望,那正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所在。你降生于此并非为了处理琐事或拯救世界,你并非为了证明自我价值或获得奖励而生活。你降生于此,就已经证明了这一切。你完全了解自己的价值,了解整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困境令你产生新鲜的渴望。所有的渴望集合为能量、意识,并生成新的创造。
你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并且知道要不断创造更多的新生活。
最重要的是,你了解了最根本的存在的意义——快乐!
第四章
人是精神存在的振动延展
每个人似乎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实际上并非如此。尽管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血肉、骨骼),但除了易于感知的身体之外,我们更将你视为一种意识、振动、能量源的流动体。
作为振动与能量存在的你,远比肉身更重要。只有当你理解了作为振动存在的自己,你才会承认作为振动能量连续体的真我,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有所作为。当要求视自己为振动或能量时,许多人常常会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们只观察到了这类振动的物质呈现。当观察这个世界及其各类特征时,你很容易为物质表象所迷惑,所以才会对振动之于能量的存在将信将疑。情绪是人生的指南
每个人自出生始就有一套精确而富有智慧的振动译解系统,大部分人对此浑然不知。其实,你每天都在用它观察世界。因为这是一个振动世界,你的所有感知依赖于对振动的译解。
通过眼睛的译解,人才能眼观六路;
通过耳朵的译解,人才能耳听八方;
通过鼻子的译解,人才能避臭求香;
通过皮肤的译解,人才能冷暖自知;
通过舌头的译解,人才能百味纷呈。
通过情感的译解,你才能明白精神的永恒存在与肉体存在的连续性。
人的情绪每时每刻都指示了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之间的振动关系。这一关系对你的人生至关重要。只有明白了自己的情绪和心境,你的生活才会不断向上。情绪是人生的指南,亦是生活最好的老师。
接天通地,自然之我
通过专注力及其实践,你可以与精神自我保持长久地振动契合。有意识地追求与本源能量振动契合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接纳之术。接纳之术可以让每个人不断地趋向圆满。
一旦你融会贯通,学会接纳之术,你会更加富有激情、活力、憧憬,而且充满信心。你将在创造中成就自我。这是最富有前途和创造性的生活,也是最自然的生活状态。
只有通过振动契合,你才能与真我合为一体。这就类似于振动信号匹配的过程,就好比你将收音机调到特定的波段,才能收听自己喜爱的节目,你如果想听FFM187,为了更清晰地接收信息,波段必须相匹配。
M18
7,当然就需要调到
你的身体无法直接告诉你振动的频率,但是你的情绪却有这一功能。当你关注自己的情绪时,就会自然地感受到与本源的振动契合。
第五章
你来到世上,书写你自己的人生
当意识到有形的存在(即躯体上的你)与“永恒精神意识”(即真我)存在的联系时,你便知晓了自己来到这个物质世界的缘由。
肉体的出生并不标志着你的开始,而是标志着真我在延续。意识到你的延续性,你便向一段完满富足的生命体验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拥有一段富足的物质生命体验,还取决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要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与精神的自我建立起实际的联系,你才能收获这种意识,进而充分利用它;只有真正感受到真我的存在,有意建立起与真我的契合,才能自如地运用它。当人们无法与“精神的自我”、“意识”或是“能量本源”产生契合时,空虚感就会出现,这些名称都是真我的体现。人们会试图用多种方式填补这种空虚感,有人开始寻求他人的认同;有人为了寻求这种认同,屈从他人的规则或指示,并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人拼命工作,努力使自己的表现超越周围的人。然而,与真我产生契合是无可取代的,无论什么活动都无法取代这种满足感。
和真我保持契合
契合非常重要,它维系着现实的你和真我之间的延续性。你是否与内在完整的自己产生联系,将直接影响到你生命中的每一刻。
一旦你理解了这个真我,并有意识地努力获取并维持与真我的契合,生命中的一切事物便开始渐入有序的佳境。然而,如果你不去呵护这种联系,你所做的任何事都不能填补这个空洞,也无法取代这种契合。
有时,契合会因你观察到一些其他的美好事物而受到影响,或者受到你周围人的影响——而他们正在经历着自己的契合。有时,或许因对一些事物的欣赏,你会毫无知觉,跌绊着误入这种契合;然而,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契合的价值,并明白如何去获取并维系这种价值,才是最佳的生命体验,我们称之为“自主创造”。
内在自我与情感引导系统
情感引导系统,意指你认识到,自己此刻正在发出的振动频率与内在自我发射的振动频率存在差异。当你理解了自己与真我之间存在延续性,你就理解了这一点。
你是你能量本源的延伸。当你以思想的优势,专注一件事物时,就会发射一个振动频率。这一频率与你的内在自我看待这件事物的频率,或一致,或不一致。
例如,你今天在工作时犯了一个错误,你发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了,但紧接着,你开始轻视自己,甚至为此而感到自责,你把自己犯错误这件事,当作了拒绝善待自己的理由,由此,你偏离了内在自我所喜爱的频率。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你的精神自我对于真实你的爱与欣赏都不会有丝毫减少。
一旦能分辨契合或不契合的感觉,你就可以开始有效地利用情感引导系统了。此刻你可以说:
我正在(与我的力量之源)产生/失去契合; 我正在(与我的力量之源)产生/失去联系; 我正在拥抱/拒绝(我的力量之源)。
是否能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感受,是惟一真实可靠的指标,标志着你是否接纳完整的自己在此刻展现。尽管别人会激励或影响你,但你绝不能以别人的影响作为自己联系的指示。外界因素非常多,你不能依靠它们帮助你维持你的联系。
感受能量平衡状态
掌握你与力量本源之间的“振动关系”,对于你的幸福生活以及自主创造至关重要。真正的自主联系,是感知到,你此刻拥有的思想振动与你的内在自我拥有的思想振动频率相匹配。当你能够有意识地感知两个振动源之间的不和或一致,你便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情感引导系统。
主动接近一些思想,促使两个振动源频率一致,是能量平衡的真正意义。当你和真我保持一致,就与能量保持了平衡,于是,你与真实自我的力量产生了契合,这种契合无可取代。
在能量平衡的状态下,你经历着清新、活力、热情、健康、富足和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无限的幸福,这便是真我的真实状态。
第六章
创造思维的吸引力
尽管你可能没有完全明白自己的振动本质,但你确实是一个生活在振动宇宙中的生物。你要知道,万物都是振动的!
当你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物上——一个想法,一段记忆,你所看到的一幕场景,或是一个梦想,一场幻想,你就是在激活一种振动。因为是你的专注导致了这种振动,那么,振动的内容就是你的吸引点。无论何时,当你思考某件事情时,这个振动内容便成为你振动本质的活跃部分——于是,你关注的事物开始向你靠近。
大多数人没能意识到,每思考一件事时,就正在吸引“这件事”来到自己的生命中。其实,你来到这个世上,就已经理解了宇宙的振动本质。你热爱这一法则,因为你相信自己有自主专注的能力。
知晓世界的振动本质,既令人感到安慰,又令人感到欣喜。“感到安慰”是因为你知道,没有事物会不请自来,因而你也无所畏惧;“感到欣喜”是因为你可以吸引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靠近自己,然后愉快地享有它。
当你意识到自己是那些来到生命中的所有事物的振动吸引者,并且意识到自己确实可以控制它们的到来,你的世界就会出现新的地平线……不必在一个保守的立场上禁锢生命,因为没有任何不受欢迎的事物能强行闯入到你的生命中。你是你个人经历的惟一创造者,除你之外,没人能够控制你的生命。
强大、普适的吸引力法则
万有引力法则对星球上的所有有形物体产生着永恒的作用;同理,吸引力法则对所有的振动产生着永恒的作用。每种思想的投射,无论专注于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种振动,有着吸引的力量。每种思想都会发射一种信号,如同广播信号,使得吸引力法则能够识别并对其匹配。这一强大、永恒的吸引力法则,对你发射的所有振动,都给予恒定的,而非任意的、不稳定的回应。它是永恒的、公正的,它有求必应,它强大无比——它是自主创造者最好的伙伴。意识到吸引力法则的强大和永恒,理解如何将它与有意识地利用情感引导系统相配合,将使你处于创造美好生活的崇高位置。
刻意选择你所关注的事物,利用情感引导系统提炼出你所关注的细节,会使你成为强大的自主创造者,你的人生会充满自主的意志。当你看到即将发生之事的光明面时,你就能将强大的自主力量施加在美好的人生体验中。
你的人生经历独一无二
尽管你可能会认识一些和你有类似经历的人,但你的人生体验是独一无二的。当你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时,经历着周围的变化和对比,你会时刻自行明确个人偏好。当你站在独一无二的优势角度,独特的偏好和愿望会在你的体内爆发,继而发射出振动信号,这些振动会通过吸引力法则,召集与它们相匹配的振动。你的全部(你内在自我和力量之源的全部)都会经历这一过程的拓展。
精神的你陶醉于这种拓展的巨大欣喜之中。没有一种物质的愉悦,能比意识到这种优势的体验更为直接。
我们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们希望你能直接感受到这种优势。我们希望你能体验到这种思想优势的无限欣喜,完整地感知流经你的生命历程……
未来的人们会从你现在发射的愿望中受益,也会从你愿望之后发射的吸引力中受益——但我们希望,你,就能从中受益。就在此时,就在此处!
第七章
你时刻流露所思所想的本质
当你开始理解思想的振动本质,以及吸引力法则如何对其产生回应,你便开始明白,自己才是现实的创造者。来到你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对你思想专注的回应。但是,在懂得思想的振动本质并发现识别他们的方法之前,你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人生经历。
自主创造不仅仅是主动选择一件事物,并专注其中。有时,主动选择关注的事物是好事,但是,你必需同时感受到思想的振动内涵,这样你才能真正自主控制自己的创造性。比如,你会专注于经济的富足,这一事物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极大的可变性。它的一极,是经济富足的存在;而它的另一极,是经济富足的缺失。每种事物又可视为两种新的事物:你期望得到的事物和你期望之事物的匮乏。
每种事物都有一个可变的频率范围
当你对朋友说,“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有时他们会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想要的”,是更多的金钱,更健康的身体,更好的人际关系,或是更令人满意的工作。
人们会说,他们当然想要更多的金钱。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更多的金钱不会来到他们的生命中。金钱有一个可变的频率范围,它的范围,从巨大的富足,一直到极度的匮乏。所以,仅仅专注金钱这一事物或想法,只是必要专注的开始,它正聚积着吸引金钱到你生命中所必须的振动能量。
将想法定位到金钱上,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接下来,你有必要了解,在这个宽泛的频率范围中自己所处的实际位置。你正向着这个范围的哪一极靠近?是接近于无穷的富足,还是接近于极度的匮乏?当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时,你就可以轻松地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通过感知情绪,你读懂了思想的振动内涵。专注于某一事物时,感受极为重要。
对这一想法,你感受如何?
有人开始承认:你将得到你想要的。但我们想进一步明确这一说法:你将得到对你想要的事物的感受。
那么,在金钱这一事物可能的振动变化范围中,你处在什么位置上呢?你会常常想要得到更多的金钱。但是,如果你一直因没有足够的金钱而感到失望,甚至是恐惧,那你发射出的关于金钱的振动频率,会与渴望不符。无论你发射的振动在哪,它都是吸引力所在。你在现实中关于金钱的经历,通常与你发射频率的本质有关。
观察出现在你身上的事物,可以读出你在振动频率范围中所处位置的精确量度,这种意识极其有用。但是,你可以在事情出现之前,就意识到自己在振动频率范围中所处的位置,这是接近自主控制生命体验的更好方法。
随时都可改变航向
你既可能在事情出现之前意识到吸引力所在,也可能在事情出现之后意识到。当然,我们鼓励你时刻清楚自己所前进的方向。如同乘坐交通工具旅行一样,尽管你在脑海中有一个具体的目的地,但同时,你也可能正行驶在错误的道路上,朝着和期望的目标相反的方向前行。然而,在到达错误的地点之前,你可能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走错了方向。你随时可以修正路线,但是,越早意识到错误,旅程才会越完美。
愉快地自主创造,关键在于,在刻意选择思想内容的同时,要密切留意对每个想法的感受。因为,在意识到自己对这一想法的感受之前,你不会认识到自己在可变范围频率中所处的位置。
第八章 有求必应
来到这个物质世界时,你就应该明白,这个时空中的现实无限富足。你不必总觉得,与周围那些和你共享这个星球的人们存在着竞争。因为你完全明白,你的世界可以根据你的愿望产生相应的变化。你能与别人产生互动,能经历意识、想法、信念和愿望的演变,这一切都将令你感到欣喜。你理解巨大的变化和对比的价值,因为你知道,这会刺激你脑袋里的想法;因为你知道,只有暴露在对比之下,所有的选择和愿望才能产生。你非常清楚产生愿望的价值,因为你看到了集中愿望的力量。你知道,只要有所求,必能有所应,绝无例外。
让我们从振动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对你周围的环境产生的感知,刺激了你的个人偏好。这些偏好,不论你是否吐露出来,都能使你发射出一个振动。强大的吸引力法则会回应你发射的振动,将其他振动与之匹配。
你已激发了愿望,但是……
这看似很简单:对比产生愿望,愿望得到回应……如果这一法则正确,那么,任何期望得到一些东西的人,都能迅速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为何,你已经希望得到更多金钱或更健康的身体了,而实际上,你却并没有达成所愿?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你对振动变化范围的感知。一个剧烈的场景可以导致一种强烈愿望的产生。在产生愿望的那一瞬间,你产生了与愿望相匹配的振动,我们把这种短暂的共振称为愿望之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时常发射一些位于振动范围其他位置上的振动,于是就会陷入与先前愿望所不同的思维模式中去。
当你专注于一个想法时,你激活了自己的思想振动。而一个振动被激活后,其他与之匹配的想法则纷至沓来,这使你对这个想法的专注变得更加容易。你再将焦点放到这个激活了的点子上时,它成为了主导思想,或曰信念(信念仅仅是一个长时间持续的想法)。所以,吸引力法则使你更轻松地继续专注于这一想法。你专注于此,继而激活了它的振动,由此导致吸引力法则带给你更多与之类似的想法,以及更多的实物。
第九章
人所关注即事实
什么是振动性的存在?自我现实是如何创造的?也许现在你更加明白了。因为思想的振动性以及吸引力法则的影响,你渐渐明白了应该通过集中思想来创造现实。无论注意力何在(过去、现在、未来),你都在创造之中。
当你聚精会神地思考时,当你回忆往事时,当你想象未来时,你都在提供某种振动,吸引力法则都会对此作出回应。对同一主题每专注一次,对其振动的吸引便会增强一次。
对主题越关注,振动越明显,会吸引越多同类。最终你的感觉将会被现实验证,你的愿望将在现实中实现。
你是自我真理的创造者
当你产生一个想法时,振动也会由此激起,吸引力法则将会带给你更多相似的想法;当你继续沉思时,会有更多的想法涌出;当这一想法持续活跃时,振动会愈加强大,吸引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大;最终,你将会心想事成。一般人直到这时才会承认这是真实的。我们认为,与其称之为事实或真实,不如称作创造,这是宇宙对你振动的回应。关注烦心事(亦会产生振动)也会令吸引力法则回应,结果就是处处都有烦心事。
许多人会说因为这事在眼前,难免会注意些,但是眼前的事多得很,有些你乐意关注,有的就未必了。
重要的不在于它是否会出现在眼前,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让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用心日久,百事成真,莫不如此!
第十章
意识,自主创造之法门
一旦悟得自己的情感引导系统,你会有脱胎换骨的提升。
生活如流水,不断冲刷你的心灵,不断给你以刺激。当你不断回应时,日久天长的关注亦会激活自身的振动,大部分人未必知晓宇宙是振动之存在,人类亦是振动之生命,更不理解现实与振动的关联。因此,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控制自己的思想。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事无巨细的关注只会加速人们的衰老。实际上,将所有想法整理有序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幸运的是,你无须亲历亲为,吸引力法则将会帮你搞定。
世间万事万物莫不有其意识。意识即振动和能量,意识皆能集中(至小者如阿巴米虫亦可)。意识都有其各自的经历,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偏好。
如有所求,必有所应。身处逆境之中,个人偏好得以不断从意识中涌出。当生活的苦难孕育了个人的愿望时,振动亦由此而生,内在我、本源、宇宙都会一一回应。
能与你的新愿望匹配吗?
当精神的你接受请求后,必会一直关注内心愿望。内在我会立即与新愿望的振动相配合,不断接收相应讯息。物质的你未必能够契合新愿望,因为此愿望自困境中产生,但你的念头依然驳杂不纯。
当新愿望产生时,内在我(它与新愿望立即契合)与物质我(它依然发出混杂的振动)之间存在着矛盾。你的工作则是纯化你的振动,令其不断与新愿望符合。这也正是情感引导系统的用武之地,因为你的情绪恰是振动契合与否的指南针。
例如,你和某人正谈得起劲,而他恰好忙得很,并不愿意和你闲聊,也许他会粗暴地打断谈话。这一经历便会令你产生不满,即使你没有说出,在心里,你也是希望能够受到更尊敬地对待的。当这一不满产生时,内在我会立即与之契合,而你却未必能够找到这一契合。那人的态度、行为依然令你恼火,你的振动混杂着不同的情感。你没有与新愿望一致,而你的内在我却已经与其相契合了。
如果你对自己的感触十分敏感,你就会明白两种振动之间的混乱。实际上,这正是情绪的含义所在:好心情正是振动契合的表现,坏心情则是振动疏离的表现。
再比如:在整理邮件时,你发现了好几份账单,加起来一算,发现自己入不敷出了。此刻,对金钱的渴望必然出现,你的内在我也会立即与之契合;然而,你却继续对着账单发愁,懊恼不已,“我现在连钱都还不起了”。你不住地抱怨,此时,你就未与新愿望保持一致。你的坏心情(担忧、愤怒、沮丧)就是疏离本源的表现。
无论是关于什么主题的愿望,只要振动之间存在差异,就没有一个能变成现实。在它们出现之前,你必须与内心真正的愿望取得振动契合。
我们将情绪视为你的情感引导系统的指南针,因为它能帮你更好地认识愿望与现实之间的振动差异。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无须对别人的看法、别人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现在的生活顾虑重重,对于实现愿望来说,这一切都是无足轻重的,只有现实与愿望之间的振动差距才是关键。
第十一章
振动差距和能量平衡
人和本源之间的振动差距是情感引导系统运作的前提,就像所有的指南系统一样,人类的引导系统也可以通过参照对比来辨别。
就拿车载导航系统(GPS)来说吧,尽管它有精确定位的功能,但在你输入目的地前,它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一旦你输入了目的地信息,它就能立刻给你一个最佳路线图。与此类似,现有体重和理想体重之间的距离正是情感引导系统作用的前提,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理想的存款之间亦是如此。
当前位置与理想状态的差距是情感引导系统运作的前提。即使没有GPS,你依然清楚现实与理想有多大的差距。没有差距,何来人生的动力?正是在不断地攀登中,你才觅得了人生的真谛。
振动差距无处不在:它既能在重要的事情中显现,也会在不太重要的日常琐事中显现,就连一辈子少有的大事(比如结婚)也会出现振动差距。精确的引导系统会随时为你提供导航,因为振动差距无处不在。
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如果你使用过车载导航系统,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输入目的地后,在实际驾驶中,你却偏离了既定路线,也许这是因为路边美丽的风景吸引了你。当你偏离了原路线时,导航系统便会发出警报声提醒你。也许你心里另有打算了,但导航系统只会不断提醒你,因为它惟一关心的就是你偏离既定路线的现状。当然,你可以输入新目的地,导航系统可以重新给出一个方案,但只要你的路线与目标不一致,警报声就会不断响起。
也许有人会问:“亚伯拉罕,条条大路通罗马,去目的地的路可不只一条。”我们当然同意这一点,通往目的地的路千途万道,各有各的精彩。实际上,我们认为生活的乐趣更多地在于旅途本身。然而,导航系统自身包含着丰富的路线图,它给出的路线图方案绝非无的放矢。它知道你的出发点、目的地,在通盘考虑后,才给出了最佳路线图。没有内在的系统信息,便不会有那样的路线图结果。
个人情感引导系统
同上文中的导航系统相似,你的个人情感引导系统也是这般运作,你只能在自我包含的可能路线中寻找引导。情感引导系统的运作主要基于当前活跃的振动(信念)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关系。要记住,信念就是你不断重复的想法。
情绪恰恰是对你的积极振动的指示。你的身体是本源能量的延伸,本源的振动构成了积极振动的主体。当你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时,自然会产生某种愿望,它以振动信号形式出现,与你的愿望息息相关。通过这些信号,你才能不断走向理想中的未来。
当你拥有一个愿望时,振动信号会如火箭一般升空,振动契约也在此时缔结,那契约专为你而订,没有人可以带走它,没有人可以剥夺你的创造。通过处理更多的对照经验,你不断的修正你的愿望,它律动(搏动)着,吸收着动力和能量,越来越明晰。此时契约也在不断地吸引能量。进一步说,越是身处困厄之时,你内心的渴望就会越加强烈。
本源与每一个愿望都契合
身处这个现实世界中,当你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打量一切时,你就会产生改变生活的新信号。一旦愿望如箭离弦,本源能量便与其合而为一。实际上,这正是为何我们不厌其烦地重申,有所求必有所应,因为本源能量能够与愿望相知相应。本源的能量灌注于你的愿望之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变得格外明显,你可以轻松地感知这些能量频率相和与否。
当你看到邮箱的账单,并意识到自己入不敷出时,对金钱的渴望会立刻产生,本源能量也会随之而行;但如果你只盯着自家的赤字,你的实际振动将与愿望相脱节。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正是振动紊乱的症状。
如果你爱慕的人对你不甚友好,你心中自然会产生能够得到他人尊重的愿望,本源当然也会与之相呼应,会与你的请求相契合;但如果你继续为刚才的事恼火,这又与自身的请求相背离了。于是,在你现实的振动与愿望的振动之间,就存在着振动紊乱。
如果现实的振动主导了一切,你的生活将很难进步,内心的苦闷正体现着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所以,如果希望心想事成,你必须使自己的振动与心中的愿望相一致。
第十二章 抱朴归原
人是内在本源能量的延展,身体之中积聚着永恒。澄明、愉快之存在在你心中流淌——它们决非为你而存在。你也不是某种最高存在的傀儡,你是这个世界上独立的创造者,有着独特的个人愿望,你是自我愿望的完全掌控者。
因此,情感引导系统正是天生利器,帮助你打理本源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当你在生活中与别人打交道、处理事物时,现实与理想不断地交锋,使得不计其数的愿望从中产生,也可以说,这些愿望正等着你一个个地实现。我们认为,在振动契约的约束下,这必定会实现。它们是你的创造物,属于你所有,等待着与你相契合,而你,必须寻找到独一无二的契合之道。
每个人的情感引导系统都是永不出错的指示器,你的信念与愿望之间的契合度可以通过它来呈现。当你关注愿望时,愉悦或混乱均可能出现。感觉越愉悦,与愿望的契合度则越高;感觉越混乱,与愿望的距离则越远。
关注提升情感动力
当你关注被激活的愿望,你可以感觉到振动的方向。你可以借此评判自己正走向富足之路,还是走向匮乏的深渊。要记住,你的情感反映了你当前信念与愿望之间的关系。
如果生活的不幸激发了你无数的愿望,本源能量将会更快地与之结合。同样的,你的情感也会更加强烈。你越是关注,吸引力法则会予以越多回应,能量会结合得越快。这类结合将会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人们常常称之为激情、热情等等的情感。
那么愤怒、憎恶、恐惧等强烈的负面情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类强烈情感同样反映了能量的快速移动。但是,这些负面情绪乃是源于积极愿望(完全吸引了本源的关注)和当前振动(你当前的关注所在)之间的巨大差距。
注意力一定在渴望之物上吗? 总而言之,情感引导系统的反馈主要基于两大指标:第一,愿望的强烈程度。这一指标与个人的经历和期望的次数密切相关。第二,当前的关注点。对于此,情感引导系统会为你提供强大而精确的指南,指引你向着未来不断迈进。
如果生活令你对某件事物充满了渴求,而你的关注点却与之南辕北辙,你将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果你当前的思想与愿望相一致,你的情绪将就会十分高昂。你的情感正是现实与理想振动差距的指示器,情感引导系统时刻为你提供快捷而准确的信息。精确的系统将带给你完美的人生。
第十三章
关于身体的振动差距
本章主要收集了一般人关于身体的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差距。我们首先会列出一般人在身体方面的愿望,接着会列举一系列关注这一愿望的信念及想法。在括号中,我们会注明愿望与信念之间契合与否。
任何愿望若要在生活中实现,少不了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契合。
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时,请留心自己的愿望与信念的隔阂感有否减少,或者振动关系是否有进一步融合。
愿望:我希望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信念:我不太可能长命百岁,因为我有许多亲戚都得过重病。(这一信念显然与你的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生活的时代和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生活的时代相比还是好多了的。(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比较匹配)
信念:我有足够的食物与知识帮助我保持健康。(这一信息与当前的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信念:我的父母身体一直不好。(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和父母的生活并不相同。我们的环境不同、饮食不同,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不同。(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我的健康与我父母的健康并无必然的关系。(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信念:现代社会疾病太多了。(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的周围虽然一直疾病环绕,但我从不生病。(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较相配)信念:疾病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必定会患病。(这一愿望与当前愿望较相配)
信念:我的身体本身有着强大的免疫能力,足以抗拒疾病。(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信念:虽然医学在不断进步,疾病依然层出不穷。(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健康的标准正在不断提升。(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对振动平衡的人来说,疾病的威胁并不大。(这一愿望与当前愿望较相配)信念:别人对健康状态的抗拒与我的健康无关。(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愿望:我希望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信念:大部分人身体人都会渐渐衰老。(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不同的人衰老情况大不相同,我的人生晚景未必会疾病缠身。(这一愿望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一个人的寿命与身体的衰落程度并无必然关联。(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一辈子都有强壮的身子骨。
信念:当我慢慢变老,不可避免地,我的力量和耐力会逐渐衰退。(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相矛盾)
信念:虽然我看到过很多人经历身体的衰老,但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他们人生经历的具体细节。(这一信念与当前的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每个年龄段都有强壮或虚弱的人,年龄并非问题的关键。(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保持身材苗条、身体健康。
信念:除非天天节食和高强度运动,否则很难保持苗条的身材。(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据我所知,饮食和运动习惯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合理的生活方式将会带给我理想的身材。(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身体敏捷,动作利索,我希望身体保持韧性。
信念:随着渐渐地老去,我的身体变得僵硬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许多老年人身体非常棒,也有许多年轻人身体不灵光,年龄并非关键因素。(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只要我有意识地锻炼身体,我的身体必会保持柔韧。(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神清目明,我希望一学就会,过目不忘。
信念:我老犯糊涂,记不清自己学过的东西。(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处理感兴趣的事务时,我的记忆力好得很。(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当我全神贯注时,我就会神清目明。(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心智澄明,记忆准确。
信念:我又不记得东西放在哪里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虽然我记不清东西放哪里,但是我总能找到。(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如果我将东西放在恰当的地方,我肯定能找到。(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每个人的想法或信念都错综复杂,各不相同,上面所举,不及万一。但是你要常常扪心自问:这一信念与你的愿望相符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愿望自然无从实现。因此,愉快的积极的思想,才是与你的愿望相符的,如果能够一直保持,更美妙的事就会向你涌来。当你现实的想法趋于愉悦,并不断生发出更美好的想法,你的振动(你的吸引点)就会只接纳美好的事物进入生命中。
你的信念有些对你有益,有些则不然。意识到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差距后,你的意识会很好地处理它们,你会发现令信念与愿望相符并不困难。一旦它们相符,你的愿望将会很快转化为现实。
第十四章
关于家庭的振动差距
本章主要收集了一般人关于家庭的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差距。我们首先会列出一般人在家庭方面的愿望,接着我们会列举一系列关于这一愿望的信念及想法。在括号中,我们会注明愿望与信念是否相符合。
任何愿望若要在生活中实现,少不了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契合。
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时,请留心自己的愿望与信念的隔阂感有否减少,或者振动关系是否有进一步融合。
愿望:我希望拥有一套合意的房子。
信念:我买不起那样的房子。(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相同价位的房子还是有一定的挑选余地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配)信念:在房地产市场上还是可以找到合意的房子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和邻里关系和睦。
信念:我的邻居总是任意行事,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我的邻居也希望邻里和睦。(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我的邻里关系大部分时间还是好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居家安全。
信念:什么人都可能成为邻居,我的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相比之下,财产受威胁的情况还是不多见。(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配)
信念:我的财产还是安全的,我爱我家。(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家里现代器具一应俱全。
信念:许多东西可以让生活更简单、更舒适,可却要花我一大笔钱。(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许多家电我都已经有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配)
信念:我可以自己动手做许多东西,多有趣啊!(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拥有自己的家。
信念:我现在的积蓄连首付都不够。(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现在还年轻,只要努力,房贷不是问题。(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只要我下定决心成家,房子一定可以解决。(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找到可以安度一生的家。
信念:即使在未来有一个温馨的港湾,我也不知道如何找到它,不知道它是否与我想象中的家一样。(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人生的经验让我明白人无长性,我的品味和愿望会改变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我不必急于找到让我一辈子都快乐的家,只要现在快乐就好,不必为明天的烦恼担忧。(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有的人也许会说,仅仅保持心情愉悦并不会对事物产生根本改变。“只是作些与现实不同的假设有什么用呢?这难道不就只是一种逃避吗?我从小就知道应该直面困难,正视人生。”
我们希望你明白,这些过程确实能帮助你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如果继续谈论现实,什么都不会改变。你无法立即改变你的思维,但是可以慢慢改变视角,寻找每种主题的积极面。当你的振动倾向改变后,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隔阂便会自然消除,你将会与你的愿望相契合,生活经历的变化将会更明显地反映这一点。
你为何要接受令人愤懑的现实,而非创造令人愉快的现实呢?
第十五章
关于工作的振动差距
本章主要收集了一般人关于工作职业的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差距。我们首先会列出一般人在工作方面的愿望,接着我们会列举一系列关于这一愿望的信念及想法。在括号中,我们会注明愿望与信念是否相符合。
任何愿望若要在生活中实现,少不了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契合。
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时,请留心自己的愿望与信念的隔阂感有否减少,或者振动关系是否有进一步融合。
愿望:我希望工作更有趣。
信念:虽然专业对口,可我早就厌烦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刚刚参加工作时,这一行业还是比较有趣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虽然对工作很熟了,我依然有很多新东西要学习。(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工作能有更多收入。
信念:这份工作也就这么点钱,这是就业市场决定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其实有些公司的条件还是不错的,我这一行的公司也很多。(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找到一家可以实现自己更高价值的公司还是很有可能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拥有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信念:这儿的工作环境实在让人受不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可以换个眼光看待工作环境,老王人就不错。(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换了视角后,发现我的工作环境也不是那么差。(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同事间关系融洽。
信念:我并不是一个有控制欲的人,不想控制我的同事,可我对面的人实在是烦人。(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在公司能接触到各式各样性格的人。(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接线员岗位的那个女孩就很友好,很招人喜欢。(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工作可以使我成长。
信念:我觉得现在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也许机会就在我身边,只是我没注意到。(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一定会有适合我的工作,我知道我一定会找到。(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自由自在。
信念:我工作时没有一点自由,似乎整天忙个不停。(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我的工作还是有很多乐趣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既然我可以选择来到这里,当然我也可以选择离开。(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与他人生活在一起,有时确实很难坚持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周遭的环境作出回应,当然也会受到环境的局限。当你发现自己有着超越环境的潜力,同时能够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视角时,你将会更了解生活、了解自己;最终,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你都可以与自己的愿望相契合。当你熟练地掌握振动,你的心情将会如沐春风。
第十六章
关于人际关系的振动差距
本章主要收集了一般人关于人际关系的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差距。我们首先会列出一般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愿望,接着我们会列举一系列关于这一愿望的信念及想法。在括号中,我们会注明愿望与信念是否相符合。
任何愿望若要在生活中实现,少不了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契合。
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时,请留心自己的愿望与信念的隔阂感有否减少,或者振动关系是否有进一步融合。
愿望:我想找到自己完美的伴侣。
信念:寻找了这么多年,似乎所有人都找到了,就除了我。(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我最近总算为另一半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幸好他/她没在我准备好之前出现。(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只要我做足功课,一定会梦想成真。(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能改善和另一半的关系。
信念:无论我做什么都会惹对方生气。(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刚在一起时,我们的关系多棒啊!(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我想重新找回我们相爱的感觉。(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和父母关系更融洽。
信念:虽然我已经成年了,可是老妈还是管这管那。(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父亲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我过上好日子。(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母亲虽然整天唠唠叨叨,但对我的生活也没什么大的影响,而且她都是为我好。(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和孩子更亲近。
信念:我孩子把我当开银行的了,整天要这要那。(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我小时候对生活的看法和现在早已大不相同,但是,那时候的看法和孩子现在的看法应该差不多。(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我们一直在改变,这是好事。(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和老板搞好关系。
信念:我的老板根本不清楚我的价值。(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希望在工作中能够有引人注意的表现。(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不管别人是否注意,我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和每个人都能友好相处。
信念:每个人都不理解我,我仿佛是离了水的鱼儿。(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我也有很谈得来的人。(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我和老张的关系就不错。(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如果你想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观察世界的视角,我们建议你从简单之处着手。也就是说,不要拿最棘手的人际关系做实验,这只会让你体验失败的滋味。只有当你在大部分主题上都能找到较好的视角时,你才可以打硬仗,才可以挑战人生。最终,你会发现,你的情绪、你的视角、你的吸引点,甚至你的生活经历,都尽在掌握之中。
第十七章
关于财富的振动差距
本章主要收集了一般人关于财富的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差距。我们首先会列出一般人在财富方面的愿望,接着我们会列举一系列关于这一愿望的信念及想法。在括号中,我们会注明愿望与信念是否相符合。
任何愿望若要在生活中实现,少不了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契合。
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时,请留心自己的愿望与信念的隔阂感有否减少,或者振动关系是否有进一步融合。
愿望:我想要更多财富。
信念:负担不起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我实在厌倦这种感觉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如果我有合理的计划,财富一定会多起来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能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真是太爽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愿望:我希望赚钱更容易些。
信念:我一生花在赚钱上的时间太多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一定有更好的职位在等着我。(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我的技术还是很有市场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愿望:我希望金钱与快乐兼得。
信念:妈妈总说金钱并不能带来快乐,而且,她认为金钱会令生活一团糟。(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既看到了快乐的穷人,也看到了快乐的富人,金钱并不会毁灭生活。(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金钱有利有弊,全看我们如何使用。(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愿望:我希望看到别人的贫困能坦然些。
信念:我喜欢自己的豪华车,可是看到那人无家可归我就很惭愧。(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明白,我不买车并不意味着那人就会有家可居。(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每个人的财富都与其期望和接纳程度相符。(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收支平衡。
信念:无论我如何努力,总有事情使我预算超支。(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我虽然无法控制收入,但我可以控制支出。(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我会逐渐实现收支平衡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无债一身轻。
信念:我厌倦了自己总是债务缠身。每个月刨去月供,我总是所剩无几。(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贷款也不全是坏处。它可以让我享受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即使债务缠身,我也可以保持收支平衡,政府不也总是会欠大把的债务嘛。(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当你决心改进关于财富的愿望与当前信念的振动关系时,你会即时看到成果。因为我们随时都在与金钱打交道,你对它的想法会格外频繁。如果面对有关金钱的主题时,你能调动积极的情绪,吸引点就会随之改变,愿望与信念之间振动关系的契合将会在生活中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十八章
关于世界的振动差距
本章主要收集了一般人关于世界的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差距。我们首先会列出一般人在世界方面的愿望,接着我们会列举一系列关于这一愿望的信念及想法。在括号中,我们会注明愿望与信念是否相符合。
任何愿望若要在生活中实现,少不了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契合。
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时,请留心自己的愿望与信念的隔阂感有否减少,或者振动关系是否有进一步融合。
愿望:我希望这个世界充满爱。
信念:世界总是在不断遭受着苦难。(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我的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看那小女孩多高兴呀。(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世界和平。
信念: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冲突和战乱。(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并不是所有人都卷入冲突中。(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依然是快乐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地球是个平平安安的地方。
信念:为何总有地震、海啸、核爆等灾难破坏我们星球的宁静呢?(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地球上一直以来就有许多灾难发生,可人类依然在不断繁衍。(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地球是人类最温暖的家。(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地球上没有疾病肆虐。
信念:如今,地球上威胁人类健康的事物太多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虽然有些地方污染严重,但也有许多地方风光秀丽。(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我们的地球拥有惊人的调节能力。(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拥有更多对世界的体验。
信念:世界这么大,我却只去过那么几个地方,我觉得错过了太多。(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科技使得世界仿佛近在眼前。在亲自到达某地之前,我完全可以看得到它们,并且可以搜集相关信息。(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我喜欢探索自己的小天地,我要细细品味我自己的世界。(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在现代通信技术普及以前,你的视野只在周围生活中延展,你往往更容易保持平静。现代社会则不然,你几乎随时可以看到任何地区的新闻,比如:频繁的战争、自然灾难、**……受到诸多媒体的影响,你很难观察到这个星球美丽的一面。
面对远在千里之外的灾难却无能为力,没有什么比这种感觉更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了。这会令你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极大的怀疑。
我们希望你明白,这一切并非你的本职,你的本职乃是保持自身能量的平衡,这也是通往物我两忘境界的惟一途径。
第十九章
关于政府的振动差距
本章主要收集了一般人关于政府的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差距。我们首先会列出一般人在政府方面的愿望,接着我们会列举一系列关于这一愿望的信念及想法。在括号中,我们会注明愿望与信念是否相符合。
任何愿望若要在生活中实现,少不了愿望与信念之间的契合。
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时,请留心自己的愿望与信念的隔阂感有否减少,或者振动关系是否有进一步融合。
愿望:我希望领导人都能英明且尽职尽责。
信念:我们政府的领导人似乎很愚蠢而且很不负责。(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在我们政府中,有部分官员还是比较聪明而且尽职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我觉得政府对某一事件的处理很及时。(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政府能反映民意。
信念:政治家总是言行不一。(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政府是一个复杂的机构,有些方面可能难免会失衡,但总体上,政府还是关心我们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信念: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是多么的幸运。(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政府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信念:政府现在似乎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虽然现在政府效率不高,但我并不认为,没有它我们会更好。(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我们政府的大部分部门和人员还是好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政府公平公正。
信念:现在的政府一点儿也不听人民的意见。(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我觉得政府大部分时候还是很公正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虽然有时候,我不太同意政府的意见,但是没有任何意见会无限期执行下去的。所以,我相信政府会慢慢改进,会实现平衡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我们国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信念:我觉得政府那样做不好,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信念:关于我的政府,无论我的观点还是别国的观点都是建立在有限的信息上的。(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我的国家和政府,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为世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愿望:我希望政府收支平衡。
信念:如果我的政府是一家企业,一直这样财政赤字,它一定早就破产了。(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相矛盾)
信念:我觉得现在政府的政策没有什么大错。(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比较相配)
信念:虽然政府赤字不断上升,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还是在稳步提高。(这一信念与当前愿望更相配)
许多人在最初寻求能量平衡时,都必须从怀疑论中脱身。我们并未刻意引导你对政府的看法,我们希望你能够自我契合。只有这样,你的生活与才能这个世界保持平衡;只有这样,你的所作所为才能有益于自我契合。
第二十章 和光同尘
如果对上文中的示例有所感触,你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振动。你会切身感受到与书中的内容或契合或相异的状态。当某一示例触动你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时,你内心会很难保持波澜不惊。我们需要你铭记于心的是:务必令你的愿望与信念的振动相契合。没有振动契合就不会有身心一体;一旦远离契合,你将无法接纳应许之物流入你的生活。
当你阅读前面的示例时,也许你的愿望与我们所提供的基本上一致,而你的信念常常是第一种状态(即与愿望相矛盾)。人们一般都生活在矛盾中:渴望更多的财富,却相信赚钱再多也并非永无止境;渴望苗条,却相信节食的效果总不尽如人意;渴望健康,却相信身体也就只能如此了。
平衡愿望与信念 我们不厌其烦地举例,就是为了提醒你,平衡愿望与信念是你的份内之事。如果此刻身体健康、生活富足,说出当前的状态和感受对你来说一定易如反掌,绝不会引起愿望与信念的不一致;但如果生活未能如你所愿,你便无法坦然面对一切,而这必然会引起愿望与信念的矛盾,这一矛盾会阻碍愿望的实现。请记住,你的心情可以即时反映你的振动平衡!
此乃能量之最终平衡
当你重温前面的示例时,体会愿望与第一则信念之间的矛盾。当你阅读第二则信念时,感觉是否稍有轻松?第三则时,是否更轻松?
为了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你必须领会并积极地发展愿望与信念之间的振动关系——这正是能量的终极平衡。
在真假对错的讨论中,许多人常常会陷入混乱。他们认为,“这正是生活,我无法否定这一现实。”他们会说周围人都认同这一不合理的现实。但我们希望你意识到,对这类事实的关注(激起了与你愿望相反的振动)将会影响你对幸福的追求;你总不能一边刺激与愿望相反的振动,一边却希望愿望能够实现。你必须首先令自己身心合一。
第二十一章
与内在我振动契合
不断警觉当前的注意力与内在我注意力之间的振动差距,对你的人生大有裨益。如果你记得,始终令内在我的注意力集中于愿望上,令振动与内在我一致,你就可以与你的愿望相契合。
与内在我/本源/真我保持契合是非常有价值的:
你的精神世界乃是本源能量的全部精魂所系,有着无穷的智慧。你的精神世界乃是本源能量所在,蕴含着爱与富足的振动。你的本源振动乃是纯正、积极的能量,因而强大而高效。
因此,当你与精神部分合而为一,智慧、爱、富足、力量自然扑面而来;当你与本源相契合,心清目明、活力四射、激情澎湃等积极情感会在你身上一应俱全。
我正在接纳还是抵制自身的富足?
与本源的振动契合意味着接纳,与本源振动的矛盾意味着接纳程度下降。越是远离契合,与本源的联系就会越弱,对愿望振动的抵制就会越强烈:抵制富足、抵制兴旺、抵制明晰、抵制健康。时刻感受情绪波动将帮助你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接纳状态:愈是快乐,与本源愈是紧密;愈是沮丧,与本源愈是疏离。
最重要的决定
弄清自己与本源振动差距的重要性所在,这将是你人生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决定,因为你将会有意识地激活个人引导系统,从而再也不会迷失方向。当明白了情绪的意义与功用,你可以通过不断地选择愉快的想法来实现自我调节。如此一来,将不会再有你实现不了的愿望,所有的愿望都将轻易地并且及时地出现在你的人生经历中。
随着新愿望的不断涌现,令其实现的信念也会不断增强。你将会感受到何谓无拘无束,何谓渴望与快乐。你将同内在我有同样的感受:享受由生活的困境激发出愿望继而聚集能量创造世界的过程。
你和内在我的振动关系将通过情绪波动反映出来。心情愉快意味着对本源的接纳或契合;心情恶劣意味着对本源的排斥或疏离。
自由、自由之匮乏,你的感觉是什么
考虑一下情感的天平,一端是美好的心情,如快乐、热情、欣赏,另一端则是压抑、失望、恐惧、痛苦,你能感受到美好心情的作用力与恶劣心情的反作用力吗?你能感受到自由与自由的匮乏吗?
情感引导的一端是源于对自由的感知,另一端则是源于对自由匮乏的感知。自由或自由匮乏仅仅是感觉上的,实际上,你一直都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人可以替你提供振动,只有你自己的振动方能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经历。从你的观点来看,一些情绪给你带来了绝对的自由是你自己的感觉,而另一些令你深受束缚、倍感不适的感觉是由别人指出的,承认这一点十分重要。
你内心要明白,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创造你的愿望。当你觉得自己不自由时,一些负面情绪,如压抑、失望、害怕就会反映出你与本源的疏离;当你觉得自由自在时,一系列积极情绪则意味着你与本源的契合。
世间没有比快乐更重要的事,这堪称人生最重要的体悟。你必须有意识地掌控自己与本源之间的振动关系,利用引导系统控制振动差距,使自己与本源融合,那时候,你将完全体会到清明、活力、富足、还有快乐。
第二十二章
吸引点与放松要素
我们想告诉你一个富有智慧而且很显著的事实:你正是现在的你,而且仅仅是现在的你。你曾经和现在的思索与你的创造、生活息息相关。正是如此!我们希望你全神贯注于现实和未来的振动差距——这正是你的力量所在,正是你创造力的发挥之处。
现实与未来的振动差距正是创造力的施展之处。这是你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且永无止境。因此,你当前的状态与感觉等同于你的吸引点。通过感知当前的状态,你可以判断自己是否与本源振动契合。
如果你试着与本源契合,你将会产生很多美好的想法。当你的想法轻松愉快时,你自然会很放松。
从接纳到抵制的情感引导图
想象一幅情感引导图,一边是美好心情,一边是恶劣心情;一边与接纳有关,一边与抵制有关。通过有意识的选择,你可以轻松地从一边走向另一边,远离一边则意味着靠近另一边。换句话说,快乐意味着接纳,不快乐则意味着抵触。
一幅可能的情感引导图: 12345678910/知识/力量/自由/爱/欣赏
/渴望/快乐 /信念 /烦躁 1112***819202122 /怒
/愧疚/无益 /抑郁/绝望/无力
由于相同的词语常常表示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词语有时表达了相同的情绪,这些标签未必人人适用。其实,文字标签有时反而是徒增混乱,令人分心,所以,读者们不必拘泥于文字。
至关重要者在于自我心情的调节,而有关心情的标签不过是细枝末节。
缓缓放下抵触
平衡能量的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放松、放松。放松不仅有助于振动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抵触的减轻或者接纳的增长。它堪称是个人意识修炼的一大关键。
当你试图从日常事务中发现美,你的眼光便会不断接近于内在我,不知不觉中,你的抵触之心便会无影无踪。
自身抵触乃是阻碍个人愿望实现的惟一原因。疾病是抵触所致; 迷茫是抵触所致; 贫穷是抵触所致; 伤痛是抵触所致; 车祸亦是如此。
所有不幸均是源于对自我幸福的抵触。世间无至恶之物
走进一间屋子时,你绝不会寻找黑暗开关,因为你知道并没有黑暗可以笼罩光明。与此相同,也没有邪恶、疾病的本源,一切只是源于对幸福本源的抵触。
一刻接一刻,一念接一念,一物接一物,不断地放松,你将不断地靠近幸福本源。当你专注所思所想,有意识地欣赏日常生活中的横生妙趣,你会不断地接纳,生活也将会立刻反映你的这一变化。放松意味着放下心中的抵触,意味着更多地接纳,这也是情感引导系统的妙用。
第二十三章
快乐妙用及能量平衡
逆境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万丈雄心赖此而生,你的渴望与偏好也是如此。作为创造者,你通过专注的力量未改变现实。在一呼一吸之间,由生活所激发的愿望与变化从未停滞,源源不断的愿望皆由你的内心生发。
宇宙的扩张也是这样的过程:逆境引发愿望,本源回答愿望。总而言之,有所求必有所应。许多人认为自己向上苍祈求了很多,却一无所获。我们再次强调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时何人,有求必应。所谓“求”并非诉诸言语,而在于由逆境所激发的自身振动。祈求是人的本能,特别是身处困境之时。
人们之所以不能有求必应,皆是由于其自身的振动与愿望相悖。所以,自身所发出的振动必须与愿望的振动琴瑟相和。
平衡术举例
后面的例子将会向读者展现,如何利用情感引导系统弥合信念和愿望之间的振动差距,进而使困境变为人生的财富。通过能量平衡术,创造快乐绝非难事。
当前困境:首先,我们会描述当前的困境是什么。(请注意与之相伴的种种信念)愿望:接着我们会列出由困境而生的愿望。一旦陷入逆境之中,人们通常会更加清楚自己的渴望。
振动紊乱下的情绪或暗示:我们会列出反映当前振动状态的情绪。
新愿望与信念振动之融合:我们会提供一系列有助于融合的陈述。(当你阅读时,请注意自身的振动变化。心情越放松,振动融合越好。)
结果:最终,我们会指出信念与愿望的振动差距的变化,这也是可以由美好心情所证实的。理解这一过程对你的生命太重要了,一旦你领悟了如何令自己的信念与意愿相契合,你将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者,此时,绝不会有你实现不了的愿望了。
记住,如果生活让你产生了各类愿望,它也必然会让你实现这些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