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5篇

时间:2019-05-15 09:2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第一篇: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在网上你点一个“美”字,搜索一下,什么都有啊!乱七八糟啊!如今的校园不管是城里的学生还是乡村的学生,在他们的心中对美的定义。那也是乌烟瘴气啊!“新新人类”实质上是处于上风的,这种现象由国外流向国内,由城市转向农村。红绿蓝黄各色的头发、窟窿服饰、斜眼看人、晃荡站姿、满嘴国骂,这些便是他们“不朽”的宣言。我的欣赏水平似乎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看不懂时下热门的“酷毙”造型,几次驳斥“新人类”和“新新人类”的形态设计,都遭遇“老古董”不能与时俱进的回敬。学生还是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的,在有些事上“古董”一下,也是文化与文明的表现。

有人说:衣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金量有多高,但不能说衣着和人的性格没有关系。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淳朴,所以衣着历来以“端庄雅致”、“内修相宜”为要。目前,韩潮席卷了全中国,韩剧、韩星、韩服、韩食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让我们来看看校园先锋们的造型吧:窟窿多,口袋多,挂件多,皱版衣;头发乱糟糟,夹克往上吊,裤子水桶腰,边脚掉碎毛,鞋底几寸高„„女孩穿低腰裤,后面跟进的师生都担心裤子随时可能掉下„„据说韩星大多有过整容的经历,学生整容毕竟不现实,但许多学生不能“大整”便“小整”,假眉毛、睫毛膏掩盖稀疏的眉睫,奇形怪状的耳坠把小脸蛋拉大„„中国人已经没有了中国像,还哪里是中国人?!虽说“与时俱进”,但也不应该把民族的外在特征给谋杀了。金发碧眼是欧洲人的民族特征,如果说哪一天我们的学生羡慕人家的碧眼、猫眼了,是不是也想办法将眼睛搞成蓝色的呢?果真如此,那岂不成了我族“异类”了吗?

“以学生为主体”本来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意思。在一些学生的脑海中“一轮”,便成为“学生是上帝,老师是奴仆”的意思了。时下,见师长不打招呼是家常便饭,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老师竟然以有学生喊一声“老师好”为荣。至于恶言相向、动手打人的事件也经常见诸报端。如果说以上是校园“新新人类”的显性行为,那么像课堂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等不尊重老师劳动的现象,便是所谓“激进文化”的隐性表现了。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所有这些都与“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相抵牾,将高尚的师生关系弄乱了。我们不提倡古代压迫学生创造力的尊师方式,但古人所言“亲其师,信其道”还是颇有道理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尊师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学道济世”呢?其实,尊师并不是为了给老师撑面子,而是关乎学生精神发育、人格成长的大事。

最令人头疼的是过去泼妇骂街的语言已经成了一些学生的口头禅,有的学生不带脏字不开口,甚至网络上的一些漫骂的语言,电视剧蛊惑仔的一些言行他们奉若圣旨。中国乃文明之邦,讲究进退有度,用语有节。“阁下”、“尊驾”、“请问”、“借一步说话”、“不知可否”等等这些文明用语已经流传千年,是体现文明之邦的“文明”重要方面。可惜的是,如今哪个学生说出这样的语言,不但不会赢得同学的赞美,反而成了“虚伪”的代名词。如果有一天这些词汇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只能在字典中查询得到,让“泼妇式语言”演了主角语言,不知道我们这些“古董”还能否受得了这样的语言污染。呜呼!文明之邦不文明,实乃国人之不幸!至于颠三倒四的网络语言,更是令人伤神,它们已经结结实实地渗透到我们中学生生活中去了。不规则语言、赶潮流的音译语言严重冲击着国语教学的领地,不知道这些语言会不会成为戕杀国语的刽子手,但愿这只是我个人的杞人忧天!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作为特殊年龄和特殊心理特征的中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这种冲击很容易把中学生的服饰审美观引向一个心理误区。因此学校、家庭有必要对学生的服饰审美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学生正当青少年期,没有成年人那样成熟,心理往往不够稳定,这时候的他们是非观念淡薄,易受不良习气影响。这个时期他们往往开始注重穿衣打扮,讲究穿着、行为要有个性,好多中学生,不论男女,都随身备有一个带小梳子和镜子的小盒子,走路时照一照,上课时挤一挤,下课时梳一梳„„有的还极力追求新潮名牌衣服和金银饰品„„正是这种心理特点使中学生注重自己的形象、人际关系,想让自己成为焦点人物。然而,学生这种衣着打扮的审美观会影响到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影响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对于更多的中学生,即便是衣着打扮很一般的学生,也同样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服饰审美观。

造成学生审美观念的根源首先来源于家庭。近几年来,家长的年龄比以前年青化,文化素质也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独生子女也逐渐增多。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但往往只注意子女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升学。至于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好多家庭没有列入家庭教育的议事日程。而那些相互攀比,穿新潮服装,披金带银的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些家长凭着朴素的感情,认为自己当年艰苦,就是为了子女如今享乐,对子女是有求必应;也有些家长以子女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为标准来决定是否满足子女购买新潮名牌服装、手机等要求。造成中学生服饰审美观的心理误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这是由于美育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特别是农村,学生没有形成比较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修养;学校教育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没有把美育和德育相结合。造成学生审美价值出现误区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年来,出现一些感官刺激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是青少年最喜闻乐见的,在他们所爱听的歌曲、音乐、卡通片、电视、漫画书、包括生活上的衣着打扮都对他们产生直接的作用,这种榜样的审美取向影响。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特别是偶像和榜样的引导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例如:“超级女声”节目中两位选手中性化的舞台形象的塑造,也是具有行为个性化的“审美出位”。港台一些帮派之间的争斗,“蛊惑仔”流里流气的装扮,火红的头发,傲慢的神情,目空一切的姿态„„众生们纷相效仿。

可见这些这些感官刺激活动的作用比起老师、家长的教育都厉害得多,更容易接受和被模仿,容易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我认为学生的衣着打扮要符合自身特点,应该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学生就像高粱拔节,本身就具有一种青春向上的自然美。大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我觉得把它引伸到衣着打扮上也是合适的。学生的美不在于华贵,带耳坠、戒指反而让人看了别扭。学生的美在于自然、青春、朴素。

必须承认,文化传统精华与糟粕并存,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东西。怎样对待文化传统,如何做到既有传统文化的气质,又有现代文化的精神,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绕过这一点,便无从谈我们当前的中学教育。我们主张回顾文化传统、正视现代文明,在“故纸堆”中寻找民族特征的东西,在现代文明中发掘有助于民族发展与腾飞的金点子。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做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沟通协调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自然美、青春美、朴素美,促进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

第二篇:谈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培养

谈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培养

(350500)福建连江县凤城中学 杨世南

修订后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建国以来,这是第一次把美育列入语文教学大纲,使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的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从此,美育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只有准确地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育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中学语文教材中,运用大量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谴责了假丑恶,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使学生充分地领略山光水色,花虫草木的自然美,感受社会的生活美和作家创作的艺术美。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通过对这类文章的阅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所以要真正发挥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就要充分认识美育对塑造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师主动进行美育的自觉性,这是进行美育的前提。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益的。

那末,如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呢?

(一)培养审美观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美感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离开具体生动的形象美,美感也不存在了。文学作品是作者美感的具体反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始终离不开形象:首先通过书面语言的理解,感知作品的形象,由此引起回忆,与自己头脑中贮存原有各种表象发生联系,在丰富形象中再造想象,形成新的表象,与作品中的形象在理智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而受到教育。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步骤:

(1)形象思维训练的基础:提高学生对美的形象的感知力。

在教学文作作品时,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把作品所描绘的意境、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感受人物的形象美、心灵美。如学习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就要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作品中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痛苦形象活灵活现的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习朱自清的《春》和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记叙、描写、联想、想象,使作品所描绘的山、水、草、花、人各种形象显现在学生的眼前。五幅浓郁的春意图和五幅海滨仲夏夜特有的美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作者对春天孕育万物,充满希望的喜悦和赞美之情;是作者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美好生活的炽热感情,这样,这生不仅有身临其境这感,而且有心入其境之喜。

要使作品中的“意境形象”再现于学生的头脑中,在讲读时,就必须注意文学作品中意境、形象的完整性的特点,不能采取与一般文体同样的办法:逐层分析,逐段归纳,用逻辑的解剖刀把完整的形象肢解和割裂开来,也就是对作品中形象的感知,不能停留在片断分析,要通观全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描写形象的方法,由点到面地综合阅读,使形象形成鲜明的表象,留下清晰的印象。

应该提出的是,在教学文学作品中,有些教师和学一往往满足于感知的初级阶段,读几遍,似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些了,便就此止步。实际上,这种审美感受只是自发的、表面的、感性的。这时候,语文教师则应用自己较为丰富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感受去补充,去引导,唤起学生有关的经历和感受,使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完全进入文章所创造的美的境界中去,深化和丰富他们的审美感受力。

(2)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从描绘的形象出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形象思维训练的中心环节,提高了对形象的感知力,能认识美的事物,不能说已形成美感,还需进一步加深、提高,近一步理解美、鉴赏美。教师在吃透教材,把握作品主题形象的典型意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对作品形象有了完整、清晰的感知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原有知识与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想象,以充实和完善对作品中形象的感知,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如在《藤野先生》一文教学中可联系学过的《我的老师》一文进行比较,开展“类比联想”,后者作者饱含深情的回忆了儿时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热爱、感激之情,叙事中融入了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前者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深沉的怀念,回忆了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交往的生活片段。一个是渐柔美丽的青年女教师,一个是“黑瘦”、“八字须”、说话“缓慢而很有顿挫声调”的日本学者,通过对两种美的联想使学生头脑中作为作者“良师益友”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对他们正直、热情的美好慷为也就体会更加深刻。同样,教《回忆我的母亲》也可以和《背影》进行“类比联想”,再现作品的形象,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形象思维深入的动力:提高对艺术形象的逻辑分析能力

人的想象活动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作者塑造艺术形象不可能自然主义地再现生活,必定受世界观的制约,反映他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因形象思维训练中,不能停留在对作品所描绘形象的感情认识阶段,必须上升到理解、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教会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规律,去独立地阅读;学习一些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去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等等。通过对课文粗读、细讲、带领学生进入特定文境中,与艺术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在艺术感染中提高美感,使学生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分析其典型意义,归纳主题思想,进行美的教育。如《晋祠》一文,作者为了把“一种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和艺术的综合之美”的祖先留下的“文物”告诉给读者,“对它的美进行了一番认真的研究”,具体描写了山的绵延巍峨、树的苍劲古朴、水的清柔多姿,呈现出晋祠幽静、典雅、古朴、清朗的风采,阅读分析时,教师要通过作者巧妙的构思,细致入微的描写,科学的说明,引导读者去游览晋祠,去领悟景中之情、情中之理,欣赏作者把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物荟萃一处,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的美学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强烈的共鸣中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二)培养美观的重要手段——注重感情熏陶

感情,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以情感染。文学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总是把他浓烈的感情惨透在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节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入情”和“陶情”阶段。即学生从审美的感知阶段到审美的感动阶段。这个阶段审美对象从整体到本质内容都深深地感动了审美者,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冲动。这时学生不仅为审美对象所吸引,引起了自身的回忆联想,而且同审美对象产生了强烈的感情上交流,达到自临其境,忘乎其形的程度。如教《登泰山记》等山水游记的作品,我们通过阅读欣赏,引导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采,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从中得到激发。在教法上,或从声情并茂的朗诵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感融(如《有的人》、《周总理,你在哪里》,或以细致的形象描绘来感染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从而激起学生对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的钦佩感,进而受到熏陶和教育。至于《变色龙》、《守财奴》、《范进中举》等带有讽刺意义的中外小说,则侧重启发学生去类比、联想,透过作品的幽默的语言和近乎荒诞的情节的表象看到腐朽社会畸形、变态的实质,使学生分辨美和丑,善与恶,从而对丑恶热力产生“不可容忍的态度”。

(三)培养审美观的最终目的——增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人总希望把美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文学作品的教学,最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向往、模仿、追求的情绪以及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苦,或憧憬,或依恋,总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得以表达,而使用最便利、效果最普遍的就是作文。因此,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指导下,要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要拘束、限制得过死过多。而要尽力为他们创设表现美、创造美的条件。如组织旅游、参观,写游记,让他们表现祖国山河的自然美;有意识地要求他们观察社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作文中表现社会生活美。在讲授文学作品时,教师不但要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描绘作品中的形象,使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和景物,步入画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更要使他们有表现美、创造美的机会。笔者在讲了《桃花源记》后,引起了学生对虚无飘渺的“仙境”的向往,便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到向往未来,树立可以付诸实现的理想,指导学生写《我理想中的家乡》,描绘实现四化后家乡的景象;学了《卖炭翁》,写《卖炭翁在回家的路上》;学了《一件小事》,写《在巡警分驻所里》。根据人物的行为想象其心理活动;根据其外貌、衣着,想象其生活经历等,都是增强表现美、创造美的好办法。长期如此坚持,学生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必会得到有益的锻炼。

总之,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语文教学应发挥文学作品之所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教育,使我们的学生的语文教学的熏陶下孕育出能感受美的心,能鉴赏美的眼,能表现美的口,能创造美的手,顺利完成新的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的任务。

第三篇:谈培养学生自信心

谈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自信心

【内容摘要】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后,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却又因为陌生的环境而心生胆怯。有的学生畏缩、不敢独立做事,不敢自信表达。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缺少独立性。因此,我们作为一年级学生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知道学会运用赏识机制,是树立学生自信心最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善待每一个学生的过失,是帮助学生重树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善于发掘学生潜在优势,是牢固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需要。【关键词】 自信心 赏识 方法 鼓励

【正 文】 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才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作为低年级学生的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大胆学习,勇于创新,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一、赏识激励,是树立学生自信心最重要和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赏识是树立学生信心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只有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赏识才能使学生信心倍增。那么,如何表现、何时表现效果最佳呢?

1、赏识要真诚,使学生确信是真的。

首先,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地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把学生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热情地夸奖学生。这样学生不仅会确信教师的赏识是真的,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而且会对教师心存一种感激,从而更加努力,充满、自信和活力。其次,要学会利用名人及他人的力量,如适当地用名人的话及其他任课教师或班集体对学生进行表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2、表达赏识应形式多样。

表达赏识的主要方法有口头表扬、赞许的眼光或微笑、恳切的鼓励、物质的奖励,手势等。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方法。如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较弱,应多用口头表扬、手势、物品奖励等较为直接和强烈的方式表达赏识。高年级可多用目光或较含蓄的语言来鼓励。

3、赏识表扬要及时。

如果表扬或鼓励是在第一时间提供的就会得到最令人满意的结果。因为孩子的注意力转向是很快的,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其不断进步,从而增强自信。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话“这学生简直是一无是处”,“这学生调皮得受不了”。即使学生做得稍好一点也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对错误就非常重视。这样使我们错过了许多表扬学生的机会,打击了他们的自信。有这样一个案例: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去外地上公开

课时,有位同学迟到了,站在门口显得十分难堪。这时,只见钱老师十分和蔼地说:“这位同学虽然迟到了,但却是个十分喜爱学习的好学生,你们看,他跑得头上都冒汗了。这说明他心里急,想把迟到而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个迟到的同学,原以为必挨批评,可是却意外地得到了表扬,不仅消除了尴尬,而且很快积极地投入到了听课,成了课堂上最踊跃的发言者。想想这个事例,对学生做错了事而又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不妨对其错误忽略不计而对其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一方面加以肯定和赞扬。这种做法可以满足其内心的自我肯定和要求,可以强化其改过图进的欲望。

4、赏识表扬不能过度

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再者,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我们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5、赏识赞美,是树立学生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

滋润。

二、善待学生的过失,是重树学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更何况是小学生。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应随意地责骂和讽刺,否则会打击学生尝试和创造的勇气,变得胆小而不敢有所作为和突破,会打击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信更是重大打击。因此,对学生的过失,教师要正确认识,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多给学生鼓励和及时的引导。

三、善于发掘学生潜在优势,是牢固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需要。

如果学生仅仅拥有得到家长、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而形成的自信,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挑战,这种自信是不牢固的,只有真正挖掘出学生的优势和潜力,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才能巩固他们的自信。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优势,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牢固的自信心。但是,发掘学生优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教师做到:

1、平时要耐心、细致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经常和学生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潜在优势。

2、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尝试各种事物,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潜力能够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3、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团结奋进的教室布置,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自强不息的教师、家长等,对学生起着潜

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励学生变潜在的优势为现实的优势,树立起牢固的自信心。

4、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勇于展现自我,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学生年幼,通过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对于他们树立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大多由于胆小、害羞和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教师就要扮演推进器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

总之,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一年级学生从小树立起自信的风帆,让学生们茁壮成长!

第四篇:谈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

谈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

在我的脑海中,低年级的学生跟幼儿园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自理能力还不强,能完成学习任务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应该被老师保护,应该被老师管理。所以在班机管理中,我一直以一个班主任的身份出现,处处为学生着想,事事替学生做主,扮演了一个优秀的园丁的角色。刚开始几天,我用我的满腔热情维系着我的班主任工作,天天帮学生做值日,自己亲自收本子。可时间一久,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学生的纪律并没有因为我的努力工作有明显的改善,而且我自己也觉得很累很烦,一开始的满腔热情一下子就降温了。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我付出的为什么跟得到的不成正比呢?我开始了反思。班主任的确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但并不是说事事都要替孩子“包办”。这样只会宠坏这些学生,也累坏了自己。学生的能力在老师的“包办”政策下是得不到锻炼得,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所提高了。那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班级管理制度才能使教师的管理有效进行,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呢?

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就是一个班集体成功的理论基础。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虽然还小,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已经为他们的自理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再加上他们对学校生活、学习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极其渴望介入学校生活,更渴望自己的能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成功的体验对他们来说市那么的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树立他们班级主人翁的意识。

一、营造自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可见,学生的自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不能去剥夺学生的这种成长的权利,而应该借助自治帮助学生成长。要做到学生真正的自治,首先必须营造自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单位,只有营造一种自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刚接手的一年级这个班级的时候,首先,我想到的是建立怎样一个奖励制度。低年级的学生调皮好动、自控能力不强,但好胜心强,对新鲜事务很感兴趣。根据这个特点,我决定用发小苹果的方法建立一种竞争意识,十个小苹果可以换一个小花瓣。我给每个学生做了一朵花,比一比,谁的花瓣多,谁的花开得更美丽。这种方式直观可见,很能调动一年级的学生的积极性。自从教室后面的“小花园”建成以后,学生的班级主体意识增强了。他们能感觉到自己是这个班级的主人了,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一比这种方式,更是为班级建立起了自主和谐得竞争氛围。其次,我利用班队课的时间,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的班队课,在无形中给了学生暗示:你是这个班级的主人,你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力。班主任与你们是平等的关系,是朋友与朋友的关系,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因为班主任与学生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把这个班集体搞好。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他们才会跟班主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二、培养学生的自育能力

刚开学的两个星期,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让一年级的学生做值日。首先,我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完成学业负担后还有没有能力去参与班级的管理呢?其次,我考虑了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放学是学生排好队,教师统一带到校门口,家长能否接受我们让学生留下来做值日的做法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小学教育对象是小学生,而现在的学生较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较懒散,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纪律松垮,缺乏锻炼。”班主任可以帮学生做一天的值日,一星期的值日,一个月的值日,但是不可能帮学生一辈子做值日。况且把学生捧在手心里并不是真正的爱学生,教会学生如何生存才是真正的爱他们。所以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此我放手把值日工作交给学生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值日的那天。他们认为做值日生事一件很光荣神圣的事情。在当值日生时,值日生要留下打扫完自己的责任区后才能回家。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然要去管理别人,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在实际操作中,我还发现男生还会主动帮助女生,个子大的会帮助个子小的。看来,在值日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是丰硕的,自然我的收获也不小。通过值日,我发现有些平时我管不住的“调皮”学生的另一面。借这样的机会,我告诉他们,老师发现你做值日时很优秀,很能帮助体系,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严格要求自己,给其他同学做个好榜样。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更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做值日让学生有了另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学生为本的开放式管理方式,要求学生在班级中始终是集体中的主人,突出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因此,丰富

多彩的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级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和润滑剂。作为教师,应该借助班级活动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

在班级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应该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个星期的主题班会就是最好的开展班级活动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只要做一个引导者就可以了,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一年级的学生完全放手让他们最近去组织策划还有些难度,教师带领他们几次后,可以培养班里的几个班干部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等学生有了一段时间的锻炼以后,中队或班队会就可以由中队长组织学生自己开展活动了。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策划、讨论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样的活动也能告诉学生怎样做一个主人和如何做好这个主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在班级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活动中的主人,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从《小学德育大纲》中的所提倡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其主要目的是扩大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目的的体现在学生的活动之中。

在班级管理中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把“管”学生转化为“教”学生,放心放手让学生去管理班级。只有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今天的小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将来社会的主人,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第五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摘 要】小学的美术教学中,除了需要注重对学生绘画技术进行教学以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观形成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审美观的形成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对美的认知提高可以使其在美术学习中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更有助于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而创造性的思维则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产生促进的效果,使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绘画创作更是如鱼得水。那么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当前的现状基础上,去探索培养小学生审美观和创造力的方法,对小学生的美术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观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都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小学教育的新课改中对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对学生基础绘画能力进行教学的同时,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创造力,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中进行摸索,使当前的美术教学效果能够达到要求。本文将从当前环境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培养现状入手,为教师提供一些审美素养提升进而创造力培养的针对性策略,希望可以使小学的美术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

一、小?W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现状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所影响,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将教学大纲的内容传授完成,并且在对学生的绘画能力的教学中,只是让其照瓢画葫,并不注重学生的观察过程。并且,教师对学生进行色彩以及形状的辨识教学中,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思考,使学生在绘画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一切事物的分析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向学生进行美丑的分析,使学生的审美素养也不能过得到培养。这些都是在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现状,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

二、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审美观的培养

(一)什么是美

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并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著作让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可以在每天对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中,不知不觉的受到“仁义礼智信忠孝”传统美德的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能够使学生从内心中培养美的观念,在小学生心灵纯净的基础上,让他们去阅读文艺复兴时期比较有名的艺术家所创作的著作,可以使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充,增进他们的智慧,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学生只有认识到什么是美,才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才能发现美、表现美。

(二)名画鉴赏

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观,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观察过程,观察是形成审美意识的重要前提。对于观察的对象,可以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名画作品,让学生对名画中的绘画内容和技术进行观察,并且在鉴赏名画的过程中会对小学生的审美观形成产生促进效果。并且,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名画具体的鉴赏,通过对名画的意境进行分析,使学生去感知和理解,并且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其审美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亲近自然

并且,对小学生的审美观进行培养也不要只局限于课堂之中,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室外写生的活动来进行美术教学。而为了促进审美观形成的目的,教师可以将室外写生的地点设置在传统文化气氛较为浓郁的各个风景区,使学生能够去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以及自然的大美风景。并且,各风景区都存在着许多类似“石雕狮子”等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物,这些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使小学生对其进行绘画和勾勒。通过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景观,对小学生的审美观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2]。

三、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

在绘画创作中是体现小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如果小学生处在安定和谐的环境当中,可以使其更好的去进行绘画创作。而良好的环境不仅仅是指干净整洁以及安静等方面,还需要为小学生营造一种创作的氛围。所以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建议,为美术教学设立专门的教室,并且教室的内部设计要与美术相关,使小学生进入到教室以后就能够感受到美术的氛围。并且,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选择位置来进行绘画创作,不用传统的固定座位来对学生进行束缚,使学生能够放松的投入到绘画当中,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促进的效果。

(二)增进小学生参与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纪偏小,还存在着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特性,不能够对一件事产生长时间的专注效果。教师对于这种情况也需要对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小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绘画创作当中。想要使小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教师可以从名画的鉴赏中来达到这一效果。在将名画进行展示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名画的创作背景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容,通过将作者创作名画时的背景故事对学生介绍,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创作中的情感,使学生也能够在以后的绘画中进行自己的创作。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参与进教学当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三)培养想象力思维

小学生其实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有的事物都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联想。教师正是要在小学生想象力充沛的阶段,来引导学生形成想象力的思维。创作离不开想象,且在生活中碰见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延伸无限的想象,美术教学中想象力是作画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3]。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容易和想象力进行结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新想法都要加以鼓励,给予他们自信心,将学生的想象力融进绘画创作,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基础绘画能力进行教学,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创造力,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也会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力.再探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的策略与方法[J].小学生(中旬刊),2017(05):79.[2]尤少锦.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乌髻岩风景区为例[J].新课程(上),2017(01):231.[3]崔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上),2016(07):157.

下载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初中学生中长跑兴趣培养

    谈初中学生中长跑兴趣培养 一、对中长跑厌学原因 1、学生原因 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得不是很深。许多学生只是知道埋......

    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董爱萍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周家庄小学2012年09月08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周家庄小学 董爱萍内容摘要:一、多读书,读好书,从模......

    《高中生审美观的培养初探》课题第二阶段总结

    《高中生审美观的培养初探》课题第二阶段总结 酒都高中 林正雄 从09年3月份至今,一年时间快过去了,本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认真分析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实......

    初中女生审美观

    初中女生审美观同学们,咱们今天要上一节心理活动课。老师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XXX。 今天到场的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点,请问是什么呀?(大家都是女生)对,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是女......

    谈我校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

    谈我校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的实施,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开始把关注焦点集中在如何为社会民众提供......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憗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坚崐强的意志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对促进班级的班......

    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新疆鄯善县育才学校岳永杰 说起学生的创造力,有些老师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学生尚且懂事不多,谈何创造?其实不然!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是对学生英语技能及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作是难度最大,主观性最强,也是在中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的。而许多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