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话题讨论.(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9:5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代沟话题讨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代沟话题讨论.》。

第一篇:代沟话题讨论.

王朝(开场语):陈述代沟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及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如何解决;

例如:层出不穷的新文化观念和传统理念之间不时的发生着冲突,于是一个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日益显化,那就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

卢佳文:承认代沟:面对代沟,不要回避,要迎刃而上。生活中的代沟,其实可以不必计较,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而思想上的代沟,需要在沟通中进行碰撞,在碰撞中取得个性的共振。两代之间不能伤感情,不然,不但无法沟通,而且会加深隔阂。

汪青松:及时沟通:交谈是最好、最直接的沟通方式,父母应主动创设谈话情境、营造交流氛围,多与子女“以心换心”。这种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父母最好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切忌用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否则会使彼此间的距离感增强。

王波:宽松要求:适当降低对子女的要求。对子女要求过高,会形成孩子心理上的重压,致使孩子把家庭看成“集中营”。家长应争取给孩子创造宽松和睦的环境,不能按自己的好恶和标准来评价与要求孩子

谭峰国:学会接纳:对待子女我们应学会在接纳、容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学会接纳对方的态度和意见。这种接纳不是被动的,而是在真正弄清对方的意见和态度是否合理之后,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见解而接纳对方。或者,将双方的意见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更是一件快事。吴英成:相互尊重:不要给孩子过分的爱,而要给孩子一片“情感自留地”。青春期的少年渴望独立,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批判、评价能力,因而不愿事事听命于大人,而喜欢批评、反抗权威与传统。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的尊重,承认其独立意向和人格尊严。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也会日趋严重。

张世伟:总结;总的概括一下观点,就能解决两代人的代沟问题(围绕中心观点自己组织语言展开论述)

2014/5/31 父母抱怨孩子不给他们尊重,而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他们,父母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在接纳的基础上。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学会接受对方的态度和观点。这种接受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在真正理解对方的意见和态度是合理之后,可以放弃自己的意见并且接受对方。父母应该打开他们的心,试着理解对方,这是一个很大的乐趣。

Parents complain that children don't give them respect, while children complain that their parents not understand them ,in my opinion,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guide the children on the basis of acceptance([ækˈsɛptəns])In family life,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accept each other's attitudes and opinions.This acceptance is not passive, but in the real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s opinions and attitudes is reasonable, can give up his own opinions and accept each other.Parents should open their hearts and try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this is a great pleasure(ˈplɛʒɚ)

第二篇:党课讨论话题

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于1847年在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章程中,就已经包含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第一国际就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赋予各个成员党以广泛的自决权,同时要求它们承认统一的纲领和章程,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遵守党的纪律。列宁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领导制定的党的章程草案中,否定了马尔托夫的自由主义观点,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1906年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更明确地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这条原则始终贯彻在以后党的章程中,并为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所接受。只有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有统一纲领、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有严密纪律的党,才能引导工人阶级夺取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民主集中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组织原则,最早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中得出的,他指出:必须打碎旧的官僚主义的国家机器,代之以各个公社的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相结合的无产阶级国家。列宁进一步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建立全部经济管理体系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的组织原则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运用。其主要内容是:

1.领导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

2.一切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制定,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原则。

3.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

4.各级领导机关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5.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下级组织和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和集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全国人民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克服个人和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的独裁现象,达到正确的集中;只有在集中指导下,才能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极端民主化现象,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尹正达)

我们最常见的民主制有

1.大家发表意见

2.少数服从多数,3.少数保留意见

怎样理解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的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民主和集中是一个矛盾的两个侧面,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

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活跃党内生活,发挥每个党员和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提高每一个党员和党组织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各种意见、思想都充分表达,各种情况都充分反映出来,才能实现正确的、有权威的集中。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上下不能通气,只由上级领导机关凭经验或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产生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也就不可能实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正确的集中。因此,党必须经常从党内民主生活中把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及时、如实和全面地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经过分析研究,把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提高和系统化,作出正确的决策和指示,再传达到下级组织和党员之中,同时注意搜集下级组织和党员在落实决策和指示过程中的反映,不断丰富和完善所制定的政策,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进党的工作。

2.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党内民主必须在党内的集中指导下进行,必须受党章和党的纪律的约束。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发扬民主,但是同时需要集中。如果只讲民主,不要集中,党内的民主或者将流于议而不决的空谈,或者会导向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这样不仅实现不了真正的民主,而且会使党变成一盘散沙,因而也就谈不上党的组织统一、思想统一和行动统一,党就不会有战斗力,就不能成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核心。

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民主和集中是有机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如果民主发扬得不好,集中就会失去广泛的基础,就难以保证其正确;如果在民主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得不到贯彻和实施,同样是对民主的践踏和背离。所以,贯彻民主集中制,既不能离开民主讲集中,也不能离开集中讲民主,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也不例外。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党内的实际情况,有时需要侧重强调民主,有时需要侧重强调集中。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实践中常有的,是正常的。十月革命后,面对严酷的斗争现实,列宁不得不强调“无条件服从统一的意志是绝对必要的”。在我国抗日战争前夕,斗争环境有了改善,毛泽东在1937年5月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但是需要指出,有时着重强调民主或者着重强调集中,既不是随意的,也不是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二者具体的、历史的结合和辩证统一,使民主集中制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

第三篇:以代沟为话题的作文

以代沟为话题的作文

(一)幸福和“代沟”是两个完全相反意思的词语,但在我看来,这绝对是最适合我的词,因为我现在就拥有幸福的“代沟”。

同学的“代沟”―友谊

和同学的“代沟”永远是最幸福的,就要从母校毕业了,我现在很珍惜这个保质期为六年的友谊。还差两个月,保质期结束了,我要用力啃下,咬出最纯洁的友情。这种“代沟”永远是幸福的,纯洁得就让这份“代沟”藏在心底。

蓝天的“代沟”―忧郁

和蓝天的“代沟”永远是因忧而生,无聊的时候,忧虑的望着蓝天的心情,怀念和同学的友谊,和校园的情感,当然还有家的温馨。

写作的“代沟”―灵感

和写作的“代沟”来源于灵感的涌现,记得有人说:在黑夜中有很多的灵感。我正好应证了这句话,每当黑夜降临,灵感就一定会来,在灵感中写下的心情日记,永远只能用自己的灵感在黑夜诵读。

我的“代沟”―成长

和自己的“代沟”诠释了我从一个七斤重的婴儿,长到现在120斤的大胖子,十二度春秋在我和自己的“代沟”中划过,我相信没有“代沟”的幸福是无畏的,因为你无法在“代沟”中成长。

或许在你成长的路上有太多太多的“代沟”,如果你的“代沟”不是幸福的,你永远只能停留在自己的天地;如果你的“代沟”是幸福的,这种“代沟”会促进你成长。“代沟”的幸福还有幸福的“代沟”只有内心才会发现。

以代沟为话题的作文

(二)在学校举行的“四爱”教育演讲会上,邹老师说:“在麦当劳里,当你们吃着汉堡,啃着鸡翅时,你们的父母只是坐在一旁看你们吃,他们说:‘我们不吃。’孩子们,你们真的以为是他们不爱吃吗?他们是让给你们吃啊!你们想想看,你们都喜欢吃的东西,父母怎么会不爱吃呢?”老师说得的确属实,但在我妈身上却是个例外。我笑着问坐在身边的妈:“你爱吃麦当劳吗?”妈说:“呵,我可没骗你,我真的不爱吃那东西,那股味道我可受不了。你知道的,我只喜欢吃麦当劳里的脆皮甜筒。”我笑了,我当然知道。其实我真的很了解她。

她不吃糖,不碰牛肉、羊肉等味重的东西,喜欢吃生黄瓜、生西红柿、胡萝卜、生地瓜和类似虾、螃蟹、扇贝这类的海鲜。她受我的影响极爱吃肉串,有时还会抿两口啤酒。()她从不喝牛奶,说那有种令她恶心的味道,她宁愿用豆浆取代牛奶。她骗不了我,我太了解她。

我和妈妈之间似乎不存在代沟。我不喜欢听歌,不追求时尚,我是个被“流行”一脚踹开的落伍之人,单凭这一点,代沟就难以形成。妈妈喜欢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于是,在她的熏陶下,我知道了彭丽媛喜欢把头发高高挽起,殷秀梅喜欢穿袖口极大的蓬蓬裙,戴玉强喜欢“唱不露齿”„„

妈妈从不搽脂抹粉,对此,我曾感不满,为什么人家妈妈都花枝招展,只有我妈妈素面朝天?渐渐,我明白了,我要的妈妈不是模特,我要的是爱。现在想想,朴实、自然的妈妈才会令人倍感温暖与亲切。看看我左边那位厚粉浓妆,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王室贵族”,再看我右边和蔼可亲,正与别人谈笑风生的妈,我不禁释然许多。

妈说:“我喜欢银色的小轿车。”我说:“行!我以后给你买。”“你还得给我买套房子。”“没问题,你喜欢住哪儿?北京?还是上海?”“城市倒无所谓,只要靠湖就行。别忘了,一定要别墅,不是别墅我可不住哦!”我笑了,说:“好,以后一定让你每天从自家别墅的车库里开出银色轿车,把全市的湖看个遍!”

以代沟为话题的作文

(三)“代沟”也就是指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它就像一道无形的墙,始终无法打开心窗沟通。毕竟父母与子女已经相隔了几十年,“几十年”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足以使一个国家的诞生,也可以使一个国家毁灭。在这遥遥漫长的几十年里,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谁都无法预料到。

教育是每一辈人都关心的话题,但在这千千万万的家庭中,谁又能做到人格与学问齐发展呢?在奶奶那一年代里,教育的概念就是要求晚辈具有良好的品格;在妈妈那这一代人中,教育就是腰包能鼓起来;而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品格又要与知识齐发展。可见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教育在人们的心中发生了如此大的改革。它不是在于想起时就给与子女长篇大论,要求子女该怎样,而是在无形中给晚辈们树立良好的作风,你的每个思想都将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使子女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坚固的堡垒,遇事能迅速反弹出来,以次给予子女正确的引导。但是,父母往往都没有认识到这点:一味的相信“黄金条下出好人”这无疑是给自己与子女之间加上隔离装置,反而使子女不敢与父母说出心里话,父母也更加不能理解到子女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就使后果与想法背道而驰。

家长不是圣人,他只是以一个后来人的身份起到一个警戒的作用,在子女的思想出现分歧后进行开导。也并不是一张日程表,约束子女,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然而家长的做法正是现在的少年所痛恨的,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木偶,任人摆布。

回想过去做的错事,假使听信父母的话就不会出现如此种种难堪。可是,人就是有点古怪,任何事情偏要自己亲自尝试,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家长的种种经验不也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吗?为何偏偏要干涉子女呢?

或许家长们都还没有认识到,当今世上的某些不法份子犯罪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太深,时间越久,压抑感就越大,最终有一天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第四篇:后备干部培训讨论话题

后备干部培训讨论话题

——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绩溪县桂枝小学 邵华

为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性个性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绩溪县桂枝小学从2014年起,开设学生兴趣社团活动这一特色课程,在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问题与困惑,并一直在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但至今为止,依然问题多多,困惑多多,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一、活动实施地总体情况

我校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初期,主要强调三点:

1、设置社团课程,学校将社团活动课程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排入课表,有安排有计划的开展社团活动。

2、全员参与,我校本着“让每个孩子都充满阳光”地办学宗旨,要求全校所有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3、自主报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社团,参与社团活动。活动开展初期,全校学生在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开展社团活动,全校老师根据自己特长进行社团活动辅导,学校领导对社团活动开展进行巡视和督查。在实施中,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出现了组织混乱、辅导教师专业性不足、一些社团处于应付状态等等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社团在之后的几年中不断调整,不断改革,现在的社团活动组织综合考虑了有序性、趣味性、实效性、专业化、精品化等因素,在之前的实施基础上进行了调整:由原来在同一时间全校学生按自愿原则参与社团活动,更改为分年级、分时段按自愿原则参与社团活动;由原来全体教师参与社团活动的指导更改为由专业老师进行社团活动的指导;由原来几十个社团设置精简为每个年级八至十个社团设置。从现阶段组织实施的情况看,这一变化使得社团活动的开展更有序、更有效、更专业。可以说,社团活动是我校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阳光”这一教育理念的最重要的方式;是打造特色学校的重中之重;是对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家长、老师、学生的希望所在。这要求我们必须策划好、开展好社团活动,但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讨论完善、逐步改进。

二、主要问题

(一)活动组织开展具体问题

1、参加人员情况

在社团活动开展前,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组织下,各年级学生按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各个社团,学生基本上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社团活动。

主要问题:

1、部分社团人满为患,特别是三年级的年级社团,每个社团有五六十人,影响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而一些社团,学生报名人数极少,如二年级小提琴社团,只报了3人,只好取消该社团,三到六年级的电子琴社团,每个社团只有10人左右,人数偏少。

2、部分社团男女生比例失调,特别是乒乓球社团,几乎没有女生,这为乒乓球比赛的人才选拔留下了隐患;

3、一些社团很少招到适合本社团的“苗子”,如羽毛球社团,这不利于羽毛球这一项目的长远发展。

2、社团设置情况

各年级设八至十个社团,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主要问题:社团设置不够全面,特别是缺少信息技术类、科技创新类社团。

3、活动开展情况

各社团辅导教师基本上都能按学校意图、社团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

主要问题:

1、到位时间参差不齐。从日常督查情况看,一些社团老师不能按要求于预备铃响时到达指定地点,少数教师甚至于正式上课铃响后还迟迟不能到堂,教室内打打闹闹,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少数教师不按要求进行点名,甚至于还发生了社团活动课上,少数学生在其它班级偷拿东西的情况,影响非常恶劣。

3、活动内容单一。少数社团从学期初到学期末都在做着同样的几个动作,看不到学生的发展变化。

4、活动组织松散。少数社团甚至于整节课都在“自主活动”中。

(二)社团活动发展瓶颈

社团活动在具体的操作实施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是有其内在原因的。有些问题在今后的整改中,可能会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将会成为我校社团活动发展的瓶颈。

1、师资问题

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的是专业化的教师,没有专业化的教师,社团活动的开展只能是形式化的,一定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一方面多种社团活动课程的设置,还空缺专业化教师,如果聘请社会专业教师,又面临待遇发放问题;另一方面,本校已有的社团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奖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社团活动开展效果受影响。

2、学生问题

我校学生数现在已超学校所能容纳极限,这将成为我校社团活动开展的最大瓶颈。社团活动的开展肯定不能和班级授课一样,每个社团根据不同的特点要设定合适的人数,一个年级的学生数过多,就意味着要开设更多的社团,而学校场地、学校教师配备、学校硬件设施等等都无法满足开设更多社团的要求。

3、社团活动对学生影响的利弊讨论

从实践来看,社团活动的开展并非我们预期的对学生皆有利,其实也有一定的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长远发展专业化的问题。从小学接触专业性较强的艺体类活动,难免对其的动作、姿势、发音等等进行指导,但作为学校的社团,由于老师专业化程度问题,并不能保证其指导的动作是规范的、姿势是标准的、发音是正确的,短期内可能会看到孩子的水平高于常人,但对孩子将来发展来看,可能会成为其发展瓶颈,受其制约。

问题总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又在讨论、尝试中不断得以解决,希望通过讨论交流,能发现一些改进的办法。

第五篇:话题讨论:校园文化建设

话题讨论:校园文化建设

襄阳市第三十四中学 赵春林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我认为要注意好下列几点:

一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教育对象,因地而设,因人而宜。就小学而言,学校的建筑设施、环境布置、校服校旗等应追求色彩艳丽、图案活泼、节奏欢快的格调,以适应儿童天真活泼的特性。而初中和高中学校,应强化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接受必要的约束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二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有的学校的校名让在校学生书写;有的学校的墙壁及走廊里悬挂的是学生或教师的书画、剪纸和摄影等作品,一些宣传橱窗等也是学生的天地,学校的校刊、广播站等也成了学生的练兵场······比如我们学校:一进校门,就能看到教学楼侧墙上的宣传橱窗,橱窗里面既有从本校走出去的优秀校友,也有在校的优秀学生,让学生亲眼看到这些,就会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意识到“路,就在脚下”,这要比介绍离他们遥远的世界名人不知要强多少倍。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的是本校教师的励志格言,一句句肺腑之言传递着他们的教育理念,熏陶着每一位学子。你走进一间间教室,你会发现风格迥异的班级文化,每个班级都绽放着自己的个性之花,或书画,或剪纸,或拼图,或写作,或手抄报,或小制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设施,充满着自然气息和人文特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要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并尽量通过细节来体现学校的特色。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从办学理念、师生规范、学校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各校的校训、校徽、校歌、校规、校风、教风、学风甚至校名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要让校园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那独特气韵、情调和氛围的熏陶,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如校风、校训等不要千篇一律的都用“求实” “创新”这类词语;学校的名字也不必都用地方名或按序排,如本市的致远中学、扬威中学、米芾中学、树人学校等,这样的校名很有特色,还能起到教育作用。

四是要重视第二课堂,拓展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身体心理、艺术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米公小学的书法特长教育,二十五中学的楹联特色教育等都走出了很好的路子。

下载代沟话题讨论.(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代沟话题讨论.(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代沟辩论

    代沟问题责任在父母(辩论材料) 一辩:我方的观点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问题责任在父母一方。有十多年生活经历的父母都很成熟,知道的东西很多。有句俗话说父母吃的盐比我们吃的......

    大学课堂历史讨论话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各专题及问题 第一专题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与深重灾难讨论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从昌盛走向衰落的缘由是什么?2、鸦片战争的深层......

    思修二组话题讨论

    10月26日,刘冬梅在广东佛山南海区红十字会医院早产生下一名婴儿,护士告知家属是女婴且已死亡,并将婴儿装进塑料袋丢进厕所。随后赶到的亲属发现婴儿还在动,并且是男婴。11月3日,......

    师德师风讨论话题[范文]

    师德师风讨论话题: 1、 你对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有何新的理解? 2、你认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你认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4......

    家庭教育学话题讨论总结

    话题一 同学们对;为什么父母会成为‘变态爹’、‘变态娘’;这一话题给予极大关注,积极发帖表达个人看法。大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

    演讲稿 英语 代沟

    英语演讲稿 第一张幻灯片Hello everyone , Today, I want to discuss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 gap. Every family has some troubling things. Of course, these thin......

    英语作文《代沟》

    代沟的成因 Generation Gap The Causes of the Generation Gap(代沟的成因) 汉浯提示:请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文章,说明代沟的形成原因。 [写作导航]第一段是引入,可从父母与孩子......

    代沟与沟通

    代沟与沟通 ——读玛格丽特〃米德《代沟》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的发展,一个词语在我们的生活中频繁的出现着,这个词就是“代沟”。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