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翻转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
翻转课堂让学生乐在其中
摘 要 采用翻转课堂,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最后引导完成练习题以便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QQ群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99-02
最近几年,翻转课堂在许多学校已经逐渐流行起来。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最近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各科课堂教学也开始使用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效率不理想的授课式课堂教学,改变以往教师上课灌输式讲课、学生被动听课做笔记的模式,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课本的基础知识,在课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最后引导完成练习题以便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课堂上,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以便于对知识加以巩固;而翻转课堂,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引导解决疑惑,并通过当堂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很受学生喜欢,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乐趣。
刚开始教师、家长和学生对翻转课堂都有些担心。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无非是对知识掌握的时间段做了调换:把上课该学的知识挪到课下,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学;把课下该做的作业挪到课上做。他们担心这样的翻转课堂有两个弊端。
其一,他们认为学生在课下自学课本基础知识,往往遇到很多疑难问题,甚至很多学生理解不了课本基础知识,因此导致课下学习效率底下。学生在课下对基础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再在课上做练习题是很难掌握所学知识的,这样教师也达不到教学效果。
其二,他们觉得这样的翻转课堂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如果教师把本来应该在课上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在课下做,那么教师就不再是“老师”,只是转变成了一个课堂组织者,不再是一位高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教师在课上会感觉无所事事。如果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坏处是干扰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能动地想问题。
笔者认为,这些人对翻转课堂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毕竟也没有深入地理解翻转课堂。为了打消许多人的忧虑,笔者想有必要把自己探索、实践翻转课堂的一些做法展示出来,让人们充分理解翻转课堂的优势,也让学生和家长消除顾虑,配合其他教师顺利进入到翻转课堂,给其他班级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以借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翻转课堂。教师要准备好翻转课堂
教师在进行一堂翻转课堂之前要做足备课的准备。教师深入思考,想一想学生在课下学习课本哪部分的基础知识,也就是说哪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在课下很容易自学就学会的。如果学生在课下自学的知识难度大,教师可推荐学生在家利用网络展开自学。例如,一些数学疑难知识点,英语课本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障碍,都可以从网上搜索得到。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自学辅助资料、自学导学案等学习资料,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做好自主学习。
教师提倡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以在线讨论模式进行学习的讨论、互助合作,很多学习的困惑、难点都可以得到解决。举例来说,师生可以成立QQ群,班里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加入。师生商量好学生自习阶段哪些时间段学习哪些科目。教师、学生在线讨论,答疑解惑。如晚上七点半到八点可以是英语的在线讨论时间,师生打开QQ群进行在线讨论,解决困惑。另外,教师也可以提前录制好微课,把疑难知识点,重要知识点录制到微课上,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看微课学习。教师要把控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45分钟的时间很宝贵。翻转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课前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学习的成果。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仪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只有学生展示出学习成果,教师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教师要提供与自主学习知识点相吻合的一些典型例题。学生课上自主探究,并且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各小组间竞争,看哪个小组所有成员完成的典型例题用时最短,错误最少。教师可以对好的小组给予奖励。在这样的竞争奖励机制下,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得以改善,学习的动力以及探究精神会得到加强。
教师也应该鼓动学生个体的发展。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提倡学习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予以解答,充分展示自己,让他们引领课堂。增强翻转课堂高效性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利用大量的时间做足课前的准备工作。通过课前时间段的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学生能更好地学会掌握知识点。课上,学生通过展示环节、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优秀学生引领探究环节,能充分学会重难点知识,这样的课堂会变得更好,会成为高效的课堂。教师在课堂前做足备课准备,编订课前自主学案,推荐自主学习资料,录制微课,参与课前学习的平台的讨论,因此更好地引领着课堂。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明确各个环节,在宏观上把控好课堂的全局,在微观上参与小组讨论、解疑答惑,指导学生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仍然很重要。注重翻转课堂的引领性
翻转课堂,既注重课堂上的高效性,又对课堂之外进行延伸;既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对教师开展教学提出更大的挑战。翻转课堂是教学与时俱进的产物,因为翻转课堂把信息化教学融进了教学。翻转课堂能充分发挥师生的潜能,它能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翻转课堂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所接受。结语
其实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在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交流,每天进行教学反思是很必要的。另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很重要,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执著和不服输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良的班风,多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质疑性、批判性。同时,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班会,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任课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奉献精神,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习积极性。
总之,这个模式的运作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积极性和竞争意识,需要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和调动学生的能力,这对教师确实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一切都是在研究探索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形式进入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视野,作为课堂教学实验的先驱,笔者在班级教学中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且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更趋向于合作伙伴的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求知的欲望更高;通过合作学习,彼此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
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可以说,家长尽可能地放心,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学校的翻转课堂,教师也可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翻转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激发学习兴趣并乐在其中。
第二篇:阅读,让学生乐在其中
阅读,让学生乐在其中
摘要:阅读,某种程度上不仅可以提高你对语言的兴趣,还可以扩大词汇量,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阅读可以形成一种语感,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让学生阅读时“乐”在其中,这样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我们就得首先培养学生课堂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读起来、读进去,读开来,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乐此不疲。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读起来 读进去 阅读乐趣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在课堂教学的范围里,对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感兴趣的事情,学生一定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说明兴趣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主动学习,而课堂教学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只能在与老师、同学交往和对话中才能得以展示和实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体验的课堂教学活动无疑是师生的共同行为,是师生以平等对话的形式而进行的一种多层面、深层次的交流与碰撞。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让学生阅读时“乐”在其中。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置情景,培养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课文都配有插图,在阅读时,应尽量挖掘插图的潜力,发挥它们的特殊作用,以培养阅读兴趣,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出示《欢乐的泼水节》挂图,那泼水时的景象、那美丽的画面,很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学生看后顿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提高。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学生阅读叙事性的作品,需要了解事情的梗概,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述印象最深的场景,教师需要设置情景,让教学情景化。阅读教学情景化是指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文字语言的描述,再现课文情景,引起学生高昂的阅读兴趣。如教《示儿》时,教师先问:“本学期,我们学过了陆游的哪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和品格?”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他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抱负在有生之年实现了吗?这一设问把学生引入到未知的境界,对新课文产生了好奇心,从而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文。
有些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教师可结合实际从故事、趣事、轶事、典故等方面着手。如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先给学生讲抗日时期的故事,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及战争的结果和王二小的有关事迹,以此来激发情感,引导学生阅读,可谓一举两得。
二、熟读成诵,兴趣升华。
阅读就应该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正如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阅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两大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然后结合课文插图有感情地朗读,并在脑海中浮现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让学生感受到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独特形态美以及云雾变化之快的动态美,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给学生留下了鲜明的、深刻的印象,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让学生读起来。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还不够,还要让学生读出情感,乐此不疲。要想让学生读出情感:
1、要让学生爱读书,使学生有读书的欲望。
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光靠学生的想象是感受不到的。在教学《黄河的主人》
时,我是这样设计开头导入的,事先准备录像,画面:一条滚滚的黄河,渐近移;激流的黄河上,漂浮着一只羊皮筏子,上面坐着五个人,站着一个,解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哎呀!河心有个什么东西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多危险呀!看清了,那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上面坐着几个乘客,站着的是一位艄公,这位站着撑篙,驾驭羊皮筏子前进的艄公就是黄河的主人。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感受到了黄河的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就能把课文读好,产生了解课文的欲望。又如:教学《春笋》这课时,我作了这样的语言描述:“小朋友们,春天来到了!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布谷鸟也在催促农民伯伯该播种了。可是,春笋还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睡大觉呢!小朋友,你们谁去叫醒春笋啊?”在语言导入的同时,屏幕及时显示相关动画并伴有燕子、布谷鸟的叫声。这样的问题让那些想证明自己实力的小朋友想起了家里的人叫醒自己晨起的情景。于是,学生一个个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大人”表演一幕幕“催人早起图”,对待沉睡中的春笋,他们俨然像奶奶、像妈妈那样慈爱亲切。在这样的视听情境中,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了阅读课文的愿望和兴趣。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文,饶有兴趣的投入学习。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读得入境。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我们可以适当地将录音、录像、投影等多媒体引进课堂,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吸引学生快速入境,让学生从中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如:教学《赶海》时,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夏天很多小朋友和成人一起赶海时的热闹场面,有捡贝壳的,有逗大虾的,有捉螃蟹、抓海星的,看着这些有趣的场面,多么让人向往!学生们被眼前有趣的美景所吸引,此时教师引导,如果是你,你这时看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此时学生就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大海边尽情玩耍)体会到赶海的有趣,再读课文时,学生就能读出情感,读出趣味了。最后结束课文时,把一首《大海,我的故乡》歌曲教给学生,让他们在歌声之中,体会到童年的乐趣,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精心设计读书要求,让学生用心“读起来”
我认为,有了可望又可及的读书目标,学生才能用心地去“读起来”。这样就要变盲从性读书为“探索式”读书。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主动到文中去体情、悟道、观景。如:我在指导朗读《二泉映月》第5自然段时是这样引导的:“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丽的二泉边倾听泉声,心潮起伏,用琴声倾吐了满腔的情怀。他的一生是多么的坎坷,多么的令人心酸!如果你就是阿炳,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请你勇敢地把它说出来,读出来吧!”这样通过品读,去感受阿炳的内心世界,再通过朗读抒发出他对饱尝辛酸、痛苦和坎坷不平的一生的感慨,这些就成了学生练读第5自然段所追求的目标,激发了阅读兴趣。
三、让学生爱上阅读,读进去。
所谓读进去,是指读进文章里,读懂文章;读进心里,记住文章。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在于讲得多,也不在于问得多,而在于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与课文产生共鸣,以致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以情激情,引起共鸣
想让学生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老师首先要有积极的状态和充沛的感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创设出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洋溢的情感中理解,陶冶情操。如在《二泉映月》中,为了使学生悟出“势不可挡”的意思,当学生读到“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抒发了„„”,这时我适时评价:“你看他读的多有气势、情绪多么高昂啊!把阿炳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表达的淋漓尽致,再读读,看能不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再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对结尾“泉水流进心田”的理解,它是作者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下定义的话,说不清,道不明,而且容易破坏原文的情趣。这时我是先说出自己的感受,去激起学生的共鸣:“泉声听在耳里,泉水流进心田,这是多么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呀!大家就带着这样的想象去
读这句话吧!”运用这样的“情语”让学生悟到情感已在其中,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扩大他们理解课文主题的广度和深度。
2、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暗示中感悟。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除了一些老师主观臆造的结论外,几乎没有学生达不到的境界。如《广玉兰》一文中“盛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的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这句,它有着明显的比拟效果,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悟到这一点呢?我是这样的,给学生留一点暗示,给一点启示:“老师第一次读到这儿的时候,眼前出现了盛开的玉兰花;第二次再读的时候,仿佛这些平兰花有了像人一样的生命;第三次再读的时候,眼前看到的仿佛已经不再是玉兰花,而„„什么呢?”现在请你们来读看看能读出什么形象来,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可爱的婴儿”、“婴儿吮吸乳汁时露出的甜甜微笑。”这就说明学生已经读懂了这句话,体会到了它的表达效果,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3、及时准确评价,让学生在借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朗读指导中也是如此,学生每一次朗读动情与否,有没有准确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简明生动、富有激励的评价,不但能让孩子们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他们参与朗读的激情,而且还能使学生明白自己朗读时是否把握好情感的分寸,从而进一步恰如其分的表达文章的情感。
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读到这儿我根据具体读书情况,作出如此地评价:“你看他,读得多徐缓,多抒情呀!”教师的评价无疑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借鉴。
除了学生读教师评价外,还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我在上《广玉兰》这课时,学完第4自然段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一节写的怎么样?让他们对这一节进行评价,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第4自然段中“活泼”一词用的不恰当,本文是写物的文章。广玉兰的叶片密集油亮,可以说“透着生气”怎可讲“透着活泼”。这时我对他进行了适时的评价,我说:“你学习很细心、认真,在品味文章语言美的同时,能注意推敲作者用词是否精当,那么,这里“活泼”一词是不是形容不当呢?大家都赞同他的意见吗?其他同学各抒己见,对他的想法进行评价。有人说“我同意,因为人们平常讲‘活泼’多指小孩子长得可爱,而广玉兰的叶片,可以说‘透着活力’,不可说‘透着活泼’。又有人说:“我不同意,我认为„„”大家众说纷纭。这时我让这个学生结合大家的评价,再对自己先前的提出的意见再次评价。
最后我把大家的评价结合起来作一个点评。“看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若能以作者的角度去品味用词造句,就能更准确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活泼”一词的理解,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老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揣摩、体会,让学生领悟作者对玉兰花的喜爱、赞美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读有所乐。
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树立开放意识”,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生活中皆是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得到实际应用。这也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有效途径。
例如,我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后,让学生到校园里、田野里去寻找他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除了文中写到的,你还对秋天有哪些了解?在教学《雨后》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雨是什么样的,你会画出什么样的雨。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内课外的有机融合,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方法,读成习惯,“乐”在其中,不光在课内爱读,在课外也爱读;不光爱读课本,也爱读其他读物;不光是在有人要求的情况
下爱读,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也爱读;不光现在爱读,将来也爱读。这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积累,学生的阅读就会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更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新课程标准》
3、《小学语文参考书》
第三篇:“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翻转课堂”源自美国两位化学老师很偶然的一次尝试。七年前,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找到一个软件,把上课时的讲解和PPT演示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以帮助缺课的学生补课。渐渐地,化学课演变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主,课堂上不再是大段时间的讲解,而是拿出更多时间为有问题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翻转课堂”改变了全球教育方式。今天,“翻转课堂”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最受追捧的课堂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对于传统课堂而言是一场革命,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我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一次大翻转。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翻转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传统教室里,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而学生是接受者,学生总体上是被动地学习。而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主动自主学习,教师是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过去是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翻转课堂”还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事实上,目前教学中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翻转课堂”做到了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翻转课堂”教学有三大优势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是一种翻天覆地般的变化。通过一个学期的“翻转课堂”教改实验,魏盈最大的体会是,“翻转课堂”在三大方面呈现出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有的优势。
首先是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微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掌控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不必像在课堂上那样紧绷神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其次是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是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展开深入的交流,解答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当教师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发展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而不是将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
“翻转课堂”还改变了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多年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是否安静地听讲、是否行为恭敬、是否举手回答问题等。实行“翻转课堂”后,这些问题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教师和家长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魏盈说,“翻转课堂”解答了这些困惑。
第四篇:让学:“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
让学:“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
洪
榴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诸如微视、微信、QQ等交互平台的发展,链接起了课堂内外学习者的交流互动,延展了学习时间,扩大了学习场域。尤其是“翻转课堂”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从中似乎看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新动向。为了不让“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必须用理性审视,看到翻转课堂背后深层的理念支撑,才能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服务。
【关键词】让学;翻转课堂;核心理念
【作者简介】洪榴,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小学(江苏常熟,215500)副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研究方向为小学发展性课堂教学、基于语言实践的微系列行动研究。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翻转旋风,也引发了不少探讨与争论。前不久我参加了上海某中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观摩活动,在评课互动中听到一些疑惑甚至是质疑:以“微视频”为特征的翻转课堂不具有普适性,在信息技术条件还不足的地区.无法进行这样的翻转:即使有条件的区域,对课前学生自学的调控也无法监测;每个学科课前都用微视频,学生的负担进一步增加;是否所有学科都适合翻转?„„
在我看来,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不再仅是一种手段、一个载体,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我们无法回避技术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应预见到技术必定会把传统课堂教学引入新局。
不过,我也认为,一线教师还应该从技术带来的改变这一表层,去进一步挖掘其背后深层的东西:
问题1:“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什么? 王尚文先生曾经指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我们要探讨的是教师凭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学。”针对这一理念,翻转课堂在实践上作了实质性突破。追溯“翻转课堂”的起源——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以微视频的方式帮助课堂缺课的学生补课,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让学。所以虽然“让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翻转课堂为“让学”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翻转课堂中.我认为至少有这样几个要素促发了有意义的翻转,促进了学生自己学:
(1)时间翻转,自主空间更充足。课前学生完成前置学习,这种自主的先学,让教师有了学情视角,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基于学情的增减。优化整合,讲练结合,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后则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开展主题性综合性的探究学习活动。
(2)关系翻转,自学动力更充沛。翻转课堂上。学生带着经验,带着问题来,同伴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生生之间关系更加紧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更趋近于伙伴,分享交流、讨论争锋,让学习在互动中生趣盎然,这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存在感、参与感,增添主动学习的动力。(3)方式翻转,自由思维更充分。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逼”着学生主动去思考。基于问题研讨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综合性课后延展学习,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走向敏锐,走向深刻。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翻转课堂”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翻转,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上翻转。“让学”,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
问题2:“翻转课堂”如何促进学生自已学习?
必须强调的是,“翻转课堂”并不是夺人眼球的技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基于学科,基于学生,进行适切地翻转。操作上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如何促进学生自己学习来思考设计,以下以我对苏教版五下《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教学尝试为例。
前置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什么,无论是精短的微视频,还是朴素的导学单,基于现实条件,能有效激发自主学习,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诊断存在问题,调整课堂学习内容方式提供信息,就是选择前置学习方式的标准。因为是借班,根据所借班级的具体情况,我选择了导学单。
汇总学生前置学习情况后我发现:生字词的难点在“巷”上;而“课文地图”反映学生对文章结构把握情况良好;第一段仿写则普遍存在表述不准、不具体的问题。翻转课堂是基于问题的课堂,课前的自主学习的结果(包括学生获得的知识和产生的问题)应该运用到课堂教学的组织中。根据这样的学情,我调整课堂结构,把着力点放在“发现密码,关注表达”的语言表达训练上。小组互动讨论、发现、质疑。教师讲在疑难处,点在关键上,“退隐”到学生的身后,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翻转课堂的魅力是每一节课一定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它是动态变化着的。变,让课堂充满生长力;变,也让学充满可能性。
本课的课后实践是: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仿照课文写一篇《 之都上海》。课堂翻转后,课后不是复习巩固,而是新的生长。课后一定要留给学生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的空间,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对于翻转课堂,以及慕课、微课等新生事物,我们要积极对其进行研究和实验,扬其长避其短,在实际应用中,化形式于内容,融理念于实践,合技术为艺术。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让我们在努力探寻教育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科学教育之路中踏出坚实的一步。
第五篇: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 李占权
2014年11月 内容提要
●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 ●微课程教学法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部分: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 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比较 传统课堂
时空
翻转课堂 学习知识
课堂
内化知识 内化知识
课外
学习知识 翻转课堂的典型做法是什么? 用视频再造教育
●观看视频可以暂停,可以倒退、重复、快进,适合个性化学习微视频(视觉驻留规律小于10分钟)翻转课堂提高学习绩效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部分:微课程教学法的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