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教育目标
一、教育总目标
1、健康教育目标
(1)懂得一些简单的健康常识,初步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行为习惯和态度,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身体正常发育,机能协调发展,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积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体质不断增强。
(3)情绪愉快,活泼开朗,愿意克服困难,无心理卫生问题。
2、语言教育目标
(1)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和倾听行为技能,使幼儿学会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
(2)激发幼儿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帮助幼儿学会正确、恰当地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3)引导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头语言练习,培养幼儿口语交往的机智性和灵活性。(4)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的审美和结构特点。
(5)引发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帮助幼儿获得前阅读经验和前书写准备技能。
3、社会教育目标
(1)活泼、愉快地生活。
(2)初步了解自己,愿意表现自己,有自信。(3)爱亲人,爱长辈。
(4)关心周围的同伴和成人,愿意与人交往,有良好的交往习惯。(5)乐于做事,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6)了解并能践行活动规则和初步的社会生活规则。(7)对周围的社会生活充满兴趣,有亲社会感。
4、科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 加数学活动。
(2)引导幼儿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 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选择数学活动的内容并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情况、活动结果。
(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教育目标(1)知识方面
引导儿童获取周围物质世界里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表象水平初级科学概念。
(2)方法技能方面
帮助儿童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技能――观察、分类、测量、思考 表达和交流信息,以及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方面
激发和发展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周围世界、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儿童 热爱大自然、关心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行为,培养其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责任感和合作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5、艺术教育目标
音乐教育总目标
(1)幼儿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发展对音乐舞蹈艺术的审美敏感性,以及对周围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审美敏感性。
(2)使用嗓音、肢体、乐器以及美术、文学、戏剧等其他艺术表现手段(如服饰、道具、布景、化妆等)进行整合性艺术活动,学习表演和欣赏音乐、舞蹈作品,积累音乐语汇和艺术动作语汇。同时,幼儿在欣赏和表演活动中发展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思维、想象、创造能力,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
(3)参加集体生活环境中的共同音乐活动,发展在延长、演奏、舞蹈以及伴随音乐的游戏和动作表演活动中的人际沟通、协调、合作能力;体验集体音乐活动引发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养成对音乐舞蹈作品、乐器、道具以及表演、游戏场地的初步责任意识,以及初步的“演员”、“观众”责任意识。
美术教育总目标
(1)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有对美的敏感性。(2)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促进人格的完善。
(3)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 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二、中班年龄阶段目标:
1、健康教育目标
1、学习穿脱和整理衣服,初步掌握刷牙的基本方法,学习整理玩具、保持玩具清洁,在成人的提醒下按时休息,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认识各类常见食物,包括奶类、谷类、蛋类、鱼肉类、蔬菜类、水果类、豆类及其制品,结合品尝经验,知道其名称及作用;了解少吃冷饮多喝水的好处。
3、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基本功能,并懂得初步的保护方法;懂得快乐有益于健康。
4、学习避开危险和应付意外事故的最基本的方法,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5、能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和跑,能听信号变速走、变速跑,能快跑20米和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能走、跑交替(或慢跑)200米左右,能步行1.5千米或连续跑约1分钟,能变换身体姿势(如半蹲、前脚掌着地、倒退)或跨过低障碍物走,能绕过障碍物跑,能听信号变成分队走、一路纵队跑。
6、能原地自然蹬地起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起手臂时的手指尖20厘米左右);能双脚熟练地向前跳或在直线两侧行进跳;能从30-35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落地轻;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30厘米;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能双脚交替跳和短距离单足连续向前跳。
7、能肩上挥臂投掷小沙包、纸镖等轻物,能自抛自接低(高)球或两人近距离互抛互接大球。
8、能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能原地自转至少3圈不跌到,能闭目向前行走不少于10步。
9、能熟练协调地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圈、拱形门等)下钻来钻去;能手脚协调、熟练地在攀登架(网)上爬上爬下,或从架(网)的一侧爬越至另一侧;能在垫上团身滚。
10、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较快地集合、分散,排成4路纵队;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11、会玩跷跷板、攀登架、秋千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会较熟练地骑小三轮车或带辅轮的小自行车;会左右手拍球,且一次连续拍球不少于50次;会用球、绳、棒、圈或其他废旧材料(如易拉罐、可乐瓶、报纸等)开展小型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
12、具有一定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13、喜欢并能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初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14、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基本知识,能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团结友爱,爱护公物;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
15、能及时收拾和整理小型体育器械。
2、语言教育目标
(1)愿意并能够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讲故事,声音响亮。(3)谈话和讲述都能围绕主题。
(4)能比较正确地运用常见的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和介词,能说出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
(5)知道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绘图形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情感基调的理解,也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图面。
(6)初步了解图书的基本构成,有兴趣模仿创作图书,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能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初步获得预知故事情节发展的结局的能力。
(7)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初步了解汉字与实物、图片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书中与画面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文字。
3、社会教育目标
(1)了解自己的兴趣、愿望,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异同。
(2)初步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学习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初步学会谦让和 分享。
(3)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劳动,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5)学习关爱并尊敬父母、长辈和老师。(6)愿意关爱弱小者,有爱心和同情心。
(7)初步学会大胆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意见和创造力。(8)初步形成诚实、助人等良好的品行。
(9)关心社区生活,主动与人交往,愿意了解社会生活。
4、科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目标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 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喜欢用各种几何体(积木或积塑)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5)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并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顺序。(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8)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一组活动;在 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奶奶感注意 和发展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等。
科学教育目标(1)知识方面
①帮助儿童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②帮助儿童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③引导儿童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2)方法技能方面
①帮助儿童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培养观察力。②帮助儿童学会按照指 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③帮助儿童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④引导儿童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⑤指导儿童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3)情感方面
①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喜欢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②培养儿童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与行为。
5、艺术教育目标 音乐教育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内容.情感,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觉和不同的情趣,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奏的快乐。
2.学习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随音乐的变化,改编动作的速度.力度和难度。学习如何利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学习或创造新的动作;在不按规定队形运动的情况下,注意与他人协调.交流.合奏;体验运用有效方法进行动作学习和交流的快乐。
3.使用固定节奏型,随熟悉的歌曲或乐器演奏,在集体中学会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色,进一步养成集中注意看指挥,并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的习惯,体验创造性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4.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乐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学习使用大肌肉动作,感受和表现二拍子音乐和三拍子音乐的不同情趣;在初步掌握前奏.间奏.尾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和表现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初步了解音乐结构中的重复与变化的规律;体验倾听和观赏活动的快乐。
美术教育目标
1、欣赏教育目标
(1)学习欣赏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美术作品、日常生活中的玩具、生活物品、节日 装饰等,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
(2)初步学习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 与均衡美,初步理解形象和主题的意义,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常识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3)学习欣赏并初步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
2、绘画教育目标
(1)在小班基础上学习蜡笔水粉画、水墨画等多种绘画方法,体验绘画的快乐。(2)学习用线条和形状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3)认识12种颜色并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区分并尝试画出主体色和背景色。
(4)初步学习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
3、手工教育目标
(1)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喜爱各种手工活动。
(2)学习用比小班丰富、复杂的点状材料(如木屑、纸屑、泡沫屑等)粘贴出简单的物象。
(3)在小班基础上学习用纸折出(按中心线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
(4)在小班基础上学习用捏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并学习用橡皮泥塑造平面的物象。
(5)初步学习用点状、线状、面状和块状的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
中班下学期主题内容: 三月:美丽的春天 四月:我和空气做游戏 五月:有趣的昆虫 六月:清凉一夏
七月:我要升班了(或:我在长大)
第二篇:奥尔夫各年龄阶段目标
奥尔夫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儿歌、歌唱游戏、简单说白、童谣 固定拍的感受力的培养、快慢的认识、复拍子的感受力的培养。
小手鼓、小钹 响棒、单音片乐器、练习清楚、正确节奏的演唱。2、歌唱的正确发音。、辨认鼓、三响铁、小钹的音色。、强 / 弱。、教师弹一首曲子,幼儿学会辨认。
有关动物,童话故事或民谣的短曲。
中班
儿歌、歌唱游戏、特别场合用曲、说白童谣 ao-mi-la、配合歌曲的拍打节奏或做好玩的律动。、2/4、4/4 感受力的培养。、快 / 慢的加强。
4、教师拍打已知歌曲去辨认曲名。5、认识休止符、四分音符。
小手鼓、小钹 响棒、三响铁 双音旋律性片
乐器齐奏、高 / 低。
2、辨认高低并能以手势表示。、教师弹唱已知歌曲的第一句,幼儿辨认曲名。、唱准旋律。
5、以“啦啦啦”代替歌词,唱一首已知歌曲。
有几节歌词的快乐性歌曲(小提琴、横笛、木琴的短曲)
大班
儿歌、歌唱游戏、说白童谣、特殊场合短曲、节庆短曲。
Sao-mi-la
Do-re、辨认各种不同的快慢节奏。2、默唱曲子并拍节奏。、拍打 2/1 节拍,二小节的节拍。、更认知性的玩游戏。
手鼓、小钹
三响铁、响棒
木鱼、响板
简单旋律性片乐器
同上,但使用更深教材。
古典乐器及乐器演奏的儿童合奏曲或卡农、歌曲。
第三篇:幼儿园体育活动年龄阶段目标(大中小)
幼儿园体育活动年龄阶段目标(大中小)
小班
第一,愿意并愉快地参与体育活动,感受运动带来的愉快。
第二,知道最基本运动动作的术语。知道多个最基本运动动作的术语,如立正、前平举、看齐、走、蹲下、跳、摆臂等;知道一些简单的动作术语,如预备、起跑等。
第三,初步掌握最基本的运动动作。能上体正直、自然协调地走和跑;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或跑;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能注意倾听和理解老师的指令,并做出反应;能较轻松自然地双脚向前行进跳、纵跳;能从25~30厘米高处自然跳下,轻轻落地;喜欢玩球,会滚球、拍球和自抛自接球;能自然地把沙包等投掷物投远;能手膝着地协调地向前爬;喜欢与同伴一起大胆地玩大型运动器械,练习钻爬、攀登等动作;克服恐惧感,锻炼胆量;能在平行线、窄道中、小斜坡上下走,身体较平稳,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第四,乐于跟随教师进行准备活动。在成人提醒下,有一定的运动保健意识,如擦汗、擦鼻涕等。
第五,在教师的引导下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教师的提示下站直、坐正。在相关的体育游戏中,步伐较平稳、能摆臂。
第六,提高反应、协调能力。完成一些反应类游戏,如信号反应类型游戏等;完成一些移动动作,如走、慢跑、轻跳等;会用球、圈、拖拉玩具、飞镖等多样小型体育器械进行身体锻炼;能听懂基本的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能边听音乐边念儿歌,较合拍地做模仿操。
第七,初步了解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能说出身体躯干上主要部位的名称,如头部、腹部、小腿等;能说出身体几个主要关节的名称,如膝盖、颈等。
第八,初步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参加集体活动中情绪保持稳定、不哭。
第九,初步体验与同伴一起运动的乐趣,乐于同父母玩体育游戏;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体育游戏;对于合作类游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与老师、同伴一道摆放、收拾体育器械与活动材料;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操的愉悦;每天和父母玩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游戏;经常向父母学习一些新的体育游戏。
第十,初步掌握体育活动的规则及要求,不做危险动作,不影响他人活动。
中班
第一,喜爱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对体育活动表现出学习兴趣。
第二,初步了解最基本运动动作和技术动作的基本做法。学会多个最基本运动动作相关游戏的具体玩法,如爬类游戏、跳类游戏等;初步了解多个简单技术动作的基本做法,如单脚跳、投掷沙包等。
第三,初步掌握最简单的技术动作。学会几个与基本动作相关的游戏,如拍球类、跳类游戏等。会用球、圈、棒、小车以及报纸等废旧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身体锻炼活动。能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或跑;能听信号变速走或跑;20米快跑、接力跑,有积极的争先意识和竞争意识;练习立定跳远,能屈膝、前脚掌蹬地跳起,轻轻落地,学会保持平衡;能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原地蹬地起跳触物;能从30~35厘米处向下跳,落地轻;双手交替拍球,能左右手轮流拍球;会双人抛接球;能协调用力地投远,近距离投准,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能手脚着地向前爬行,手脚灵活协调地攀登,有一定的坚持性;能大胆地在平衡木上协调地走;能闭眼向前走5~10步;原地自转3圈左右,保持身体平衡。
第四,初步学习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知道“找空地”的具体含义。有一定运动保健意识及能力,能自己擦汗、穿脱衣服、调节运动量、运动后喝水等。在成人的提醒下增减衣物。
第五,初步了解正确的身体姿势。知道一些队列练习动作的做法,如立正、稍息、平举等。初步了解错误身体姿势对身体的影响及保持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第六,发展反应、灵敏和平衡能力。完成一些一定速度的位移,如横向移动、躲闪、急停等;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平衡类游戏,如走平衡木、单腿平衡、爬拱桥等;完成多种形式的跳跃练习,如单腿跳、侧向跳、跳房子等能较熟练地听多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较快地集合、分散;由一路纵队、一个大圆切段分队走成四路纵队、四个小圆等;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基本到位。
第七,能辨别对应身体的方位,认清身体的对应方向,如前、上等。
第八,初步体验体育活动中各种负面感受。初步感受到体育活动中失败的挫折感及体育活动中挑战难度的紧张情绪。
第九,能在教师鼓励下坚持完成体育活动内容,养成自信、勇敢的品质。
第十,初步体验体育道德。通过教师的引导,在体育活动中关心和帮助能力弱的同伴;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活动;在教师的提示下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能与同伴摆放、及时收拾和整理体育器械与活动材料。
第十一,乐于在社区和同伴、家长一起进行体育活动;经常和社区里的同伴玩一些体育游戏;外出时,乐于同陌生同伴玩体育游戏。
第十二,能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与要求,有一定的集体意识;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与同伴合作游戏。
大班
第一,热爱并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乐于学习和展示最基本的运动动作。
第二,说出多种体育比赛的名称。说出几个单项目的体育比赛名称,如足球比赛、跳远比赛等;知道几个大型综合性赛事的相关知识,如世界杯、奥运会等。
第三,熟练基本的技术动作,会做最简单的组合动作。较准确地完成几套简单的体操,如幼儿园基本体操等;可以完成一些包含简单组合动作的游戏,如身体姿势游戏等;会用球、圈、棒、垫子、绳、轮胎或其他废旧材料,开展不同操作形式的身体锻炼活动;能步伐均匀、有节奏地走或跑;能轻松自如地绕障碍曲线走或跑;较灵活地追逐躲闪跑;能走跑交替300米左右,步行2千米,有一定的耐力,坚持完成运动任务;能从较高处向下跳,助跑跨跳,会前脚掌落地缓冲,动作轻松、平稳;会跳短绳并尝试练习合作跳长绳,能短距离单脚连续向前跳;能较协调地单手运球,能肩上挥臂投物4米远;会投篮,投准较远目标;喜爱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能熟练协调地侧身、缩身钻;能手脚交替、熟练协调地攀登、攀行;能在垫上匍匐爬、侧滚翻等;能在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走,在有间隔物体上走;能两臂侧平举,单腿站立5~10秒;闭眼原地转5圈以上动作自然协调。
第四,初步具备在运动中避免危险的能力。懂得避让,运动中遇到人时注意减慢速度;能初步自我评估,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动作;知道摔倒时不能拉别人、不用手腕支撑;遇到障碍物时迅速绕行。
第五,初步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立正时注意不弯腰、走路时注意眼睛平视、跑步时注意前后摆臂等。
第六,发展速度、柔韧、灵敏和平衡能力。较协调地进行快速跑相关的运动,如20米跑接力赛等;完成发展柔韧性的各种活动,如身体模仿游戏;完成各种形式的位移练习,如侧跑、反跑、侧跳等;完成多种速度和灵敏的练习,如球类运动、老鹰捉小鸡等;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平衡类游戏;能熟练地听多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迅速地集合、分散、左右分队走,练习基本的队列队形;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
第七,知道自己身体的最基本特征。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身高和体重排列;认清身体部位的方向,如左手、右膝盖等。
第八,体验体育活动竞争的心理感受。感受体育竞争中的紧张情绪;感受通过竞争获得的成功感和竞争失败后的挫折感。
第九,能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遇到困难时主动克服,有一定坚持性;挑战难度时努力战胜负面情绪的影响,坚持到底。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第十,体育活动中初步表现出合作的行为。在竞争性游戏中与同伴积极合作,互相鼓励和加油;失败时不互相责备;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相互协商、学习;能独立或合作摆放、收拾和整理体育器械与材料。
第十一,乐于参加园外专项的体育活动。了解一些专业体育的名称及内容;在父母的引导下,参加1~2项自己感兴趣的专项体育训练。
第十二,能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与要求,有较强的集体观念;会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与同伴合作协调地游戏;有较强的运动保健意识,能较合理调节运动量及不同的运动内容。
第四篇:幼儿园各年龄阶段数学教学目标
幼儿园各年龄阶段数学教学目标
幼儿园各年龄段数学教育目标
一、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
1.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与数学活动。4.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
二、幼儿数学领域阶段目标
小班上学期
1.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或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长短,并按物体大小、长短给4个以内物体排序。
3.初步感知4个以内物体的数量。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圆形。5.以自身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6.初步感知时间,知道白天、黑夜。
7.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
小班下学期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给5个以内物体排序。
2.认识“1”和“许多”,初步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3.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4.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正方形、三角形。6.以自身为中心,区别里、外。
7.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选择标记对周围事物进行记录。
8.愿意参加数学活动,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
中班上学期
1.有初步的数目守恒观念。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的特征,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3.认识6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长方形、半圆形等,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5.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昨天、今天和明天。
6.能注意和发现日常生活、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关系,并产生探索的兴趣。
中班下学期
1.学习按量的差异及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认识数字7-10,进一步理解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发现周围环境中数字不同的作用意义,理解数字代表的序数意义。4.知道物体更多的计数方法和读法。5.在数列中发现数目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6.以某一物体为中心,区别上下、前后。7.尝试运用标记等记录周围事物和现象。
大班上学期
1.能从不同角度(包括同时按两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有初步的概括能力。
2.知道10以内的单、双数及相邻数,会倒和成组地数数。
3.用不同的方法分解(或组成)一组物体(5以内),发现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4.学习5以内的加减,引导幼儿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5.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1-5,培养其认真、正确、整洁的书写习惯。6.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物体,会比较粗细、轻重、厚薄等。
7.有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能依据一定的特征辨别目标位置。
8.有一定的时间观念。认识时钟,学习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有七天。
9.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及数学问题的讨论。
大班下学期
1.引导幼儿等分(二等分、四等分)或不等分一个整体,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用不同的方法分解(或组成)一组物体(6-10),发现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3.学习6-10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具有初步的估算意识。
4.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6-10,培养其认真、正确、整洁的书写习惯。5.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几何形体。6.认识人民币。
7.运用标记等记录周围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8.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五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①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①
1.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4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2.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学龄前儿童数学教育 如何教大班孩子学数学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和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457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和答案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和答案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皮亚杰认为,和 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
2、计数能力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口头数数、按物点数、和
四个发展阶段。
3、在园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 为逻辑起点,直线式编排活动内容;而是以儿童的 为起点,整合式编排活动内容。
4、排序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5、按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与态度以及 三个方面。
6、将一定数量的图形以各种排列形式画成的图片叫。
7、在等分的教学中,学前期只要求学习二等分和。
8、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其发展表现为一种过度性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从具体到抽象、、、、、。
9、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一般过程是从 到欧式图形。
10、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发展性原则、、、以及系列性原则。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2、量的排序是把物体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序。()
3、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只需要考虑儿童的发展就可以了。()
4、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理解类包含的观念。()
5、幼儿空间方位认识的教学内容分布是:认识上下、认识前后、认识左右。()
6、在拓扑几何中,三角形和圆形是几乎等价的。()
7、认识与区别“1 和许多”是的数学学习内容之一()
8、量守恒的教学不能添加干扰因素,只能通过变换图式的方法进行。()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是指对学前儿童数学发展状况的评价。()
10、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是中班的数学教学内容之一。()
三、概念题
1、自然测量(6分)
2、计数(7分)
3、守恒(7分)
四、简答题:(每题9分,共27分)
1、何为寻找法?其具体形式有哪些?
2、简述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3、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动向
五、分析设计题:(23分)
何谓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试以小班“区分1和许多”为活动内容,设计一组正式的数学活动。(写明活动的目标要求、材料及基本过程或玩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同化 顺应
2、说出总数 按群计数
3、学科逻辑 生活经验
4、按次序规则排序 按特定规则排序
5、操作技能
6、数图
7、四等分
8、从个别到一般 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 从同化到顺应 从不自觉到自觉 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9、拓扑图形
10、主体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概念题
1、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等。它是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育内容之一。
2、计数:就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即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每个数字与一个集合内的每个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结果用数字来表示。它是一种一切活动都具有的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
3、守恒:是指个体能够不因物体的外在形状的变化或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正确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形。
四、简答题
1、寻找法是让儿童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者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2、由上下——前后——左右的发展顺序;
由以自身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
由近及远的区域扩展。
3、重视数学学习中的操作和多感官体验;
重视提供基于情境的数学学习和交流;
重视儿童对数学概念的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
重视儿童非正式数学能力的培养。
五、分析设计题
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幼儿,通过幼儿自身的参与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幼儿思维的一种专项活动。(5分)它是经过事先计划的;(1)内容是专门指向数学的,而不是综合的;(1分)是一种集体活动的方式。(1分)
设计基本分:9分(其中名称和目标2分;材料2分;过程5分)
设计的合理性:3分 设计新颖性:3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