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你自己-个性与性格(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9:3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认识你自己-个性与性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认识你自己-个性与性格》。

第一篇:全面认识你自己-个性与性格

1.掌握个性与影响因素 2.掌握个性相关理论 3.了解个性测试方法 鲁侯养鸟 提问什么是个性 你是有个性的人吗 组织行为学中的个性 个性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个体区别于他人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并决定人的行为表现 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独特性 3稳定性 4倾向性 5社会性 1.先天遗传因素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性格表现 受基因影响程度 外向 61 保守 60 忧郁 55 创新 65 孤僻 55 乐观 54 谨慎 51 好斗 48 事业心强 46 条理性强 43 热情好客 33 2.后天环境因素 个体成长的外部因素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朋友等。3.教育 4.社会实践 �7�2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的人 原因偏食引起营养不足且暴饮暴食 改善少吃糖多吃蔬菜及红萝卜 �7�2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的人 原因吃鱼太多缺乏维生素 改善多吃蔬菜与维生素B、C、A类食物 �7�2焦虑不安的人 原因盐分摄取过量早餐、晚餐常有一餐不吃吃饭速度过快常喝含咖啡因的食物 改善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葡萄等 �7�2爱唠叨的人 原因缺乏复合维生素B 改善多吃粗粮、豆类 �7�2胆小的人 调整食物结构常服用蜂蜜加果汁少量饮酒多吃碱性食物和含钙丰富的食物 �7�2消极、依赖性强的人 原因糖分摄取过量 改善少吃甜食多吃维生素B1以及鱼类、贝类、大豆制品 �7�2粗心大意的人 补充维生素C、A多吃卷心菜、笋、牛奶、红枣、少吃肉和酸性食物 �7�2对别人不信任、胡乱猜疑的人 原因贫血体力不足 改善多吃高蛋白食物牛奶等 �7�2易激动易发火的人 原因盐分、糖分摄取过量蛋白质和钙质不足且喜欢吃口味重的零食 改善减低盐分和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多吃海产品和豆类 �7�2顽固、无法变通的人 原因不喜欢吃蔬菜肉食过多 改善清淡饮食蔬菜以绿黄色为主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性格特点 复杂性 整体性 独特性 持续性 1.向性说 荣格 外倾型内倾型 2.机能类型说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3.独立——顺从说 独立型顺从型 4.行为模式说 A型、B型、C型、D型、E型 选人、用人方面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 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个性特质理论 1.卡特尔16PF测验 课后网上测试 卡特尔美心理学家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是评估16岁以上个体人格特征最普遍的工具。2.大五人格big five factors 霍根人格问卷Hogan personality inventory 是测量近年来国际普遍认可的五种最基础的人格因素即五大人格因素。指一个人是否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比较自信。指一个人是否随和与之合作是否让人信任。指一个人是否有责任感、可靠、持久成就感是否强烈。指一个人是温和、热情、安全还是紧张、焦虑、失望和不安。指一个人是否善于幻想、聪慧对艺术是否敏感。“大五”与工作 外倾性可以预测管理和销售职位的工作绩效 随和性在经理和警察的工作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责任心可以预测工作绩效 经验开放性可以预测培训效果对经理的工作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情绪的稳定性在警察和技术工人中的工作绩效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一些人认为他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负有直接责任另一些人认为自己受命运的摆布认为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依靠运气和机遇在心理学上把前者称为内控型个性把后者称为外控型个性。主要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控制点 马基雅维里主义 自尊 自我监控 冒险性 A型人格 个性的管理意义 控制点对工作行为的影响 1外控型的人对工作更不满意缺勤率较高不能象内控型的人那样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2内控性的人适合担任全面认识你自己-个性与性格

管理工作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完成较复杂的任务并在工作中表现出创造性和独立性。相对来说外控型的人比较愿意听从别人的指挥适合于从事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作。权术取向马基雅维里主义取向 具有较高权术主义倾向的人行事独断在感情上 与人保持一定距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喜好控制术 乐意影响别人。总试图说服别人遵从自己的意志。高权术主义倾向的员工在需要谈判技能的工作和 营销职业中工作绩效一般比较出色。成就取向achievement orientation 是指人对成就的需要强度或者人对自身成就所确立的目标。普遍认为成就需要强的人会不懈努力克服困难追求更加的工作业绩但他们会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努力。对于成就感强的人任务难度适中、能迅速看到绩效、允许员工自己控制工作和判定效果的工作比较适宜。而生产流水线的机械性工作、站柜台的工作则对这些人不适宜。但是成就需要的强弱并不等于工作表现的好坏。自尊与成功预期直接相关自尊心强的人相信自己具备工作成功的能力他们一般不太喜欢选择传统型工作。自尊心弱的人对外界影响更为敏感他们乐于赞成他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敬人的信念和行为行事他们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价注重取悦他人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大量研究证实自尊心强的人比自尊心弱的人工作满意度高。指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个体适应力。冒险性 冒险性性格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是否有利于工作要看工作性质。A型性格者总是不断驱动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他人或事进行攻击。他们常处于中度或高度的焦虑状态中他们的行为更易于预测。B型性格者很少因为从事不断增多的工作或者无休止地提高工作效率而感到焦虑。一般来说A型人工作十分勤奋但B型人常常占据组织中的重要地位。1.自陈量表 又称自陈问卷即让被试者提供关于自己的人格特征的报告。最常用的自陈量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职业自我探索量表等。给被测试者提供一些意义不明确的刺激图形让被试着在不受限制的情形下自由做出反应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表露人格特点。应用举例 1联想法 罗夏墨渍测试 2构造法 即要被试者根据看到的图片讲述一段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3绘画法 画树测验 4完成法 提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让被试者自由补充使之完整。例如在人群中我。。。5逆境对话法 《性格测试》 ——你是什么性格 性格与色彩测试 测试项目二 性格测试.doc

第二篇: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经常拿来引用来规劝世人。人们对这句箴言可以有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应该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古希腊人大概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泰勒斯回答:“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泰勒斯回答:“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而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哲人赫拉克利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把自己当作标本,借此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如上所示,几千年来,人们对“认识你自己”作了很多阐述和理解,谁对谁错姑且不论,我想的是,人为什么要“认识你自己”呢? 在我看来,这大概可以这样来说明:

人,生而无知;知,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所谓生而知之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如颜渊说老师孔子是“生而知之”,是他对老师的崇敬使然,我们不可这样理解,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了。)一个生而无知的人,一开始的时候,对陌生的世界是既好奇又无畏,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而好奇无畏的人,犹如无头的苍蝇,难免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这样,无知的人就会产生恐惧,同时,他“吃一堑,长一智”,开始由“无知”向“知”(“小智”)转化了。

“知”的人,因其“知”而对陌生的事物产生畏惧,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逃避对陌生事物的恐惧,一般来说,他只能依赖既有的经验行动,而不敢冒险。这样,“知”(“小智”)不仅没有能够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相反,他却阻碍了人的前进步伐。从这种意义上说,“知”即“小智”,实与“无知”不相上下,严格说来,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知”,而人天生的“无知”其实是无所谓的,它仅仅是“不知道”而已。“知”即“小智”,实乃“无知”,它是普通人的精神意识状态,它受一种“鼠目寸光”的功利主义原则支配,只能支持普通人应付熟悉的环境,免受外界伤害,而对陌生的事物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它就很难应对了。

为了应对个体经验的有限性,人们发明了“学校”和“教育”,以众人的经验弥补个体经验的不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个体知识的有限性。因此,我们通常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称为“知识分子”。可是,“知识分子”的知识仍是有限的,更不用说普通人了,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而现实是不断变化的,很多事物的出现和事件的发生是超出人们现有经验的,“诱惑”与“恐吓”无处不在,因此,人依据经验行动总是有限的。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那么人的现实生活就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很难从从容容地过好每一天。即,这时的人不是生活在寻欢作乐中“乐不思蜀”,就是生活在对未知的“恐惧”之中。生活在贪婪中,人就会利令智昏,丧失原则,放弃人生的最终目标。生活在恐惧中,人的精力很难集中,生活质量和效率必大打折

扣,故必延滞和推迟人的生命的进程。换言之,所有生活在贪婪和恐惧中的人,将有限的生命耗费、浪费在半路上了,他很难到达人生的终点。因此,生活在贪婪和恐惧中,使得本应享其天年的人生“夭折”,这是人生的悲剧,实无异于死亡。

由上可知,人的不幸的根源在于人后天的“无知”而非天生的“无知”。而要免于人的不幸到达幸福的彼岸,人就必须从后天的“无知”状态中解放出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而这种“知”,我认为就是这里所说的“认识你自己”的智慧。

在我看来,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

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各种宗教有静修内观的功夫,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毕竟玄乎了一点。而且,内观的对象其实不是上述意义的自我,而是这自我背后的东西,例如,在佛教是空,在基督教是神。

这里有一个认识自我的方便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那个最内在的自我始终是在表态的,只是往往不被我们留意罢了。那么,让我们留意,做什么事,与什么人相处,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喜悦,或者相反,感到厌恶,那便是最内在的自我在表态。就此而论,知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就是认识自我,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怎样“认识你自己”呢?现代人生哲学为所有人设计了一幅完整的科学的“人生地图册”,它可以让所有人在自己的人生未真正到达彼岸之前,就在理性的灵魂的高度熟悉通达他的所有路径,从而使自己在人生之路上从容不迫。所以,学习哲学也是可行之路。

人啊,要认识你自己!

第三篇:认识你自己

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支使和指教。”

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寺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了?”

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睿犀地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

三天过后,小和尚再次来见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里的所有伴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

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 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在阳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

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顿悟了,赶忙跑去见老方丈。

找来找去,却忘了还有个自己。

并不是老方丈要故弄玄虚,这事看起来小,其实很大;看起来只是个个案,其实十分普遍。

这世上最能影响自己的人,不是父母老师,其实只是我们自己;

这世上我们最不了解的人,不在天南海北,其实就是我们自身。

这是一个天下人普遍忽视的问题。

骑驴找驴这件事很多人都没做过,但与“骑驴找驴”类似的事情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着。尤其是在意识方面,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却偏偏要蒙着眼睛背诵别人看到的东西,而那个“别人”往往也是从别处背诵来的,而大家都在得意于自己的记忆力是如何的高人一等,等后来终于无书可背需要自己睁眼去看时,却早已近视得什么都看不大清楚了,只好凭着些许记忆过活。

第四篇: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我们给自己编故事,只是为了更安心地生活。---Joan Didion

人为什么对自己的人格(希金斯,自诩为礼貌的绅士,其实粗暴、歧视女性、控制欲强)茫然无知?

弗洛伊德的解释:压抑或许是罪魁祸首,自诩为有修养的英国绅士,而不是自我洞察看清真实自我,这样能免遭巨大的精神痛苦。

适应性潜意识对此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多数人的习惯特性、品质、气质都属于适应性潜意识范畴,人们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只好通过其他渠道构建自我人格理论,与其说,这种理论构建是受压抑和逃避焦虑的驱使,倒不如说,纯粹是受到自我连续叙事(不能接触无意识人格)的构建需求驱使。

适应性潜意识自我与意识自我,两者对于回应社会时都有固定模式,因此,单讲“自我”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这种差异受到心理学领域中人格理论的普遍忽视。

第一节何为真实的自我

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指决定一个人“特定性为和思想”的一种心理过程。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冲突、妥协,从而对“我们是谁”做出了界定。近年来,人格研究的主流方向是特质理论,该理论试图对人们共有的某些基本人格特质进行独立研究。人格特质理论很少研究人格特质起因,更多是对人格测量结果的定量分析。比如大五理论。研究发现,在人格特质差异形成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到20%--50%的比例。与上述研究相比,后现代主义学派认为,根本不存在单一的、连贯的人格或自我,在他们看来,自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化、角色扮演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米歇尔和国王的新衣 米歇尔研究发现,没有哪一种研究取向能够完全符合人格研究的黄金准则,即奥尔波特提出的带有某种确定性去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米歇尔发现,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人格心理学家低估了社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程度。社会情境对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个体差异对人格的影响。【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差异是最好的行为预测期器,社会心理学家则投注在社会情境的本质和人们的理解方式上】

米歇尔认为,与其将人格看成是归类人的静态特质,不如将其看成一组独特的认知-情感变量,用来决定人们解读情境的方式。

其他人格理论更多地侧重自我的意识构建,在作者看来,最好将米歇尔的认知-情感系统看成是适应性潜意识的一部分。

两种人格:适应性潜意识和意识自我

作者认为,人格存在于两个地方:适应性潜意识和意识构建的自我。适应性潜意识符合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包括解读社会环境的一些独特方式,以及引导人们行为的稳定动机。但是,意识自我也符合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由于人们无法直接接触自己的潜意识特质和动机,所以通过其他渠道构建一个意识自我,包括个人经历,可能自我,外显动机,自我理论及关于

感觉和行为诱因的信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并不相符,两者看上去是相互独立的。这就表明,通过两种人格就可以预测人们不同的行为。适应性潜意识更可能对人们失控的、内隐的反应产生影响,意识构建的自我更可能影响人们审慎的、外显的反应。【遇到意见分歧时,是否要争论一番,下意识的快速决定受到无意识需求(权利和归属感的需求)控制,但是否邀请他人共进晚餐,这受到意识层面的自我归因动机的控制】 人们不能直接观察他们的无意识特质,所以必须尝试采用间接手段来推断这种特质,从通常意义上讲,对适应性潜意识的本质做出准确推断,对我们更有益。

第二节为什么我们很难了解自己

大量研究表明,适应性潜意识能够运用稳定的、具有典型性的方式对周围环境做出回应,它符合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定义。

潜意识的“假设”判断

米歇尔认为,人们拥有一组独特的认知-情感变量,以决定我们回应世界的方式。“人格中介系统包括五个部分:编码(对自我、他人、社会情境的解读),对自我与社会世界的期望,情感与情绪,目标与价值,能力与自我调控计划。简而言之,人们会把自己设想成不同的角色,以决定他们对某种特定情境的回应方式。【五个变量,每一部分都带有适应性潜意识的特征】

对孩子的情境观察表明,特质论的研究用处不大,因为:

1、孩子的攻击性取决于他们解读情境的方式;

2、孩子对情境的解读会随着时间流动形成固定模式;

3、孩子们是通过适应性潜意识去解读情境的。

扫描模式:习惯性可进入性

用适应性潜意识辨别信息的一项标准是“可进入性”,这种扫描模式使人们快速而高效地对社会情境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我们越是可进入那种类别,我们对此方面的信息就越敏感,对敏感信息的获取速度极快,意识通常察觉不到。(一些人对诚实敏感,一些人对幽默,等等,见到新朋友,我们更可能习惯性的可进入某种特定类别)

移情:新旧交替

学术界将弗洛伊德对移情(婴儿时对父母的感觉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发现称为最具独创性的发现。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移情看作无意识的社会信息处理系统,将移情看作是日程生活的正常化运作,她主张,我们对他人的心理表征,与其他“习惯性可进入”类别一样,能迅速深入脑海并称为习惯可进入的类别,用来了解、评价新认识的人。安德森研究发现,如果人们新认识的人跟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很像,对此人的评价也与对重要人物的评价类似,即使人们并未意识到,目标者与自己心目中重要人物的特征有哪些相像。

依恋的运作模式

研究者对成年人的依恋模式进行研究,他们认为,人们在看待重要的过去关系时,例如与父母的关系,会采用习惯性的方式,这使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自己在当前关系中的行为,尤其在与恋人的关系中。

双重动机与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归属感、成就和权利的需求属于人格的范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动机是适应性潜意识人格的重要部分。内隐动机生成于童年时期,之后逐渐变成自动的、无意识需求。

主题统觉(潜意识动机)和自陈量表(意识动机)测试之间毫无联系,但结果都有效。无意识动机与意识动机相分离,比如依赖需求中,外显的、有意识的依赖测量中,女性评分高,而无意识的依赖测量中,男性的评分高。

我们看自己和别人看我们一样吗?

如果我们有双重人格,无意识人格和意识人格,两者都会诱发个体的行为,那么,别人是如何了解我们的?我们无意识的、无控制的行为会反映我们的内隐动机和特质(例如对归属感的内因需求),而可控制的、审慎的行为则反应我们的外显动机。但从某种程度讲,人们似乎可以留意到他人适应性潜意识的外显行为(比如一个人说自己害羞,但他却是个聚会狂),正所谓旁观者清。

人格的自我评定,以及他人对自己的人格评定,两者的相关性并不高,这种相关度,部分取决于人格特定,比如内外向,观点通常较为一致,但责任心等通常分歧较大。

还有研究表明,人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测,要好于对自身行为的预测,比如慈善买花,比如献血。

人们为什么不能准确预测自己的行为?

1、我们往往“自命不凡”,且认为,自己比普通人更加道德;

2、在预测自身行为时,我们更多地根据自我人格的特质,而忽视了环境的限制,此外,内部信息还无法准确概括人格,所以当然不完全准确。

第三节不可靠的自我界定

独立于适应性潜意识人格外的意识自我,本质是什么?

麦克亚当斯曾经对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行研究,即人们构建的关于自我的生命叙事,人们对过去、现在、将来所做出的连续性叙事,这些叙事的主要功能室将自我的各部分整合成连贯一致的同一性整体,这种同一性整体具有长期稳定性,且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研究结果显示,这个审慎的系统将自我的各个分散部分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叙事。

麦克亚当斯认为,生命叙事与客观现实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需要一致,与其说,它们是以事实为基础对客观历史进行叙述,倒不如说,它们是对生命的解读。一个好的生命叙事有哪些方面组成,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它由多少事实依据。

很多理论学家指出,针对人们应该或可能成为那种人,意识构建非常重要,人们会有三种自我构建: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可能自我,这些构建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总之,当人们描述自我人格时,通常会陈述他们对自我的意识理论和构建,而这可能与适应性潜意识的特质和动机有分歧。

第四节自我究竟源于何处

有证据现实,适应性潜意识的某些性情,例如气质,具有遗传性,当然也受到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适应性潜意识的一个特征是自动化,将意识构建变为自动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反复多次运用。人们并非生来就具有“如果-那么”模式,也没有心理学家所讲的“习惯性可进入”,这些都是通过频繁使用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第五节积极的自我和消极的自我

研究认为,人们一旦发展出一种自我的意识理论,就很难再否定它,我们会更多地注意到意识理论而不是潜意识指导下的行为发生的频率。

无意识自我与意识自我不一致会造成什么后果?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学生的无意识和意识目标进行测量,目标相对一致的学生,精神状态提升很快,而不一致的学生,结果正好相反。

第五篇:认识你自己教案

《认识你自己》教案

xx镇成人学校:xxx 2013年5月

《认识你自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全面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更新,完善自己。2.能力目标

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学会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悦纳自己,形成自尊和自信的人格品质 教学重点:

全面地、客观的认识自我及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自己并悦纳自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个叫黄美廉的女人,自小就患上脑性麻痹症。患有这种病症的人,肢体会失去平衡,手足会时常乱动,说出的话语也是模糊不清的。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我要告诉大家,凭借她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个中学生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

学生讨论:换作是你,你该如何回答呢?(……)大家刚才说了好多种,现在我们就来揭晓谜底,瞧瞧她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大屏幕显示】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定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六……”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多看看自己拥有的,就会觉得阳光更多地洒播在你身上。

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平时我们的眼光审视的都是别人,今天,让我们把目光对准自己,来重新的认识一下你自己。

【教授新课】

一、活动一:“猜猜我是谁?”(幻灯片)

传说,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言外之意,就是只有认识了你自己,才能认识他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才能更好的把握你的人生。那现在我就问问大家:你们都认识自己吗?(……)认识自己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就通过一个活动来检验一下。

让学生写出5至10句描写自己的句子“我是……”,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避免出现类似“我是男生”这样的句子。

随机抽取,念出其中的句子,大家一起猜是谁写的,并说出理由。(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互动。在学生表述理由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真正要表述的“我”,这才是比较完整的“我”。)

板书:怎样观察和认识你自己? 将学生写出的十句话分类,引出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1、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2社会自我:对自我形象的观察和认识,对于职高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臵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3、心理自我: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

大家现在是成年人,以后再要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一定要从这三方面入手,并且做到积极、客观,既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现在大家用心思考一下,根据自己的平时表现,找找自己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学生回答] 过渡句:虽然我们身上有各种的缺点和不足,但我们不能紧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甚至在放大镜下来看待这些不足。如果长期发展下去,人很容易变得沮丧无助,最终导致个体抑郁,并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户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并认清自己存在的价值。

(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自己和存在的不足,从内心发出要完善自我的呼声。从而解决重点。)

二、悦纳自我的方法

(一)故事: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象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的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馒说道:…….学生讨论:院长是如何回答的?

教师小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大家看我手里的钱,在几种状态下(揉搓、踩踏),人们还是要他,就是因为它是钱,它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人无论受到什么磨难,什么困难,我们的价值不会降低,你还是最好的自己。换句话就是说大家要悦纳自我,但并不是放纵自己的缺点,而是要求我们在发现自己的缺点之后勇敢的接受,更是要求我们要予以改进和提高。现在就教大家两种悦纳自我的方法:

1、外界环境的激励

活动:“优点轰炸”

2、积极的自我对话(即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实验:一头大象从小就被一根不太粗的链子锁住趴在地上。刚开始,小象使劲的挣扎,可是经过无数次的努力,它都不能挣脱链子的束缚站起来。日复一日,等它慢慢长大以后,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锁住它的链子了,然而它不再去努力。即使把一根链子或绳子放在它身上而不加任何固定,它也不会去努力。这是为什么呢?

【课堂总结】

现在我们回头看一下黑板,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你自己。首先,我们一起从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及心理自我三个方面进行了自我认知,大家不仅看到了缺憾的你,更重要的是也看到了闪光的你,从而掌握了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悦纳自我。悦纳自己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要突破的难点。

同学们,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要说,你们在坐的每一位就是最美丽的。或许你们有过悲观失望,或许你们有过迷茫彷徨,但请大家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悦纳自我,相信成功之路就在脚下。大家请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向生活宣誓:我是重要的!我是快乐的!我是美好的!

最后就把这首《我相信》送给大家,祝愿大家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布臵作业】

以“认识你自己”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下载全面认识你自己-个性与性格(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认识你自己-个性与性格(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认识你自己

    如何认识你自己 你 有 五 大 特 点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判断准自己,是你处理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做为高中生,你要想搞好学习,你就必须做到知已——了解你自......

    认识你自己教案

    《认识你自己》教案xx镇成人学校:xxx 2013年5月《认识你自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全面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懂 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

    认识你自己----周国平

    1 一个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一个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 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

    你认识你自己吗?

    超准的心理测试(各大公司HR必选测试标准) 前言:本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以著名的美国兰德公司(战略研究所)拟制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

    认识你自己教案

    认识你自己 【活动对象】 初中生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更深入、细致地了解自我,展示自我,在说优点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

    认识你自己[大全]

    《认识你自己》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认识你自己》。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第一......

    3.2《认识你自己》说课稿

    英德华粤中英文学校存档资料 《认识你自己》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简析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二站《认识你自己》,它对......

    认识你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

    《认识你自己》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认识你自己》。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沈阳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这本书,大家可以看出来,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