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角色的演变发展

时间:2019-05-15 09:0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戏曲角色的演变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戏曲角色的演变发展》。

第一篇:中国戏曲角色的演变发展

文艺研究2011 年第11 期

中国戏曲脚色和中国戏剧形态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在作为“他者”的西方戏剧进入国人的

视野之前,基本不为人们所关注。但当20世纪初的人们逐渐认识了西方戏剧之后,与此有关的 问题才逐渐呈现了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王国维为《宋元戏曲史》的完成所做的最后一项专题 研究就是《古剧脚色考》。遗憾的是,王国维这篇大作表明他对中国戏曲脚色的理解存在极大 的疏漏,可以说中国戏曲脚色的研究,从《古剧脚色考》发表的1911年起就被引入了相当偏颇 的路径,迄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王国维的所谓“古剧”主要是指宋杂剧、金院本,所以古剧“脚色”主要是宋金杂剧院本中 的“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和“装孤”等名目。由于王国维没有细致考察作为“履历”含

义的“脚色”成为戏曲术语的过程,也就忽略了宋金时期的文献对以上五个名目的称呼是“杂 剧色”的事实。这就把戏曲脚色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看成了混沌的一团,导致戏曲脚色研究的 局面难以打开,还造成对戏曲形成过程尤其是古代戏剧形态发展规律缺乏清晰体认的后果。先入为主地把后来才形成的“脚色”之名用于早期的“杂剧色”,实际掩盖了中国古代戏剧 形态演化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够避免这些学理性的错误,我们将可以认识到,中国古代戏剧的 形态发展实际上存在三个阶段,对应戏曲“脚色”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历史悠久的演艺活动中

元鹏飞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中国戏剧成熟的突出标志是戏曲脚色的形成,戏剧形态的发展和戏曲脚色的演化密不可分。古典戏曲脚色的演化明

显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金杂剧院本之“杂剧色”变伎艺性的歌舞、说唱形态为搬演故事、装扮人物的形态,从中 演化出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第二阶段是随着戏剧形态的丰富与发展,脚色也在搬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出现老旦、小生、副末或小丑一类名目的分化;第三个阶段则是随着古典戏曲演出形式中折子戏的出现,片段式的重 视伎艺的表演造成戏曲脚色的行当化,这一现象表明戏剧形态向更高层次的跃升。戏曲脚色演化的每一阶段对应着 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不同形态,探讨脚色的演化,对戏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为2008年国家社科 基金一般项目“古典戏曲 脚色新考”(批准号:08BZ W023)阶段性成果

产生的“杂剧色”在扮演人物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脚色的含义,这是脚色发展的第一个阶 段———演进阶段;由“杂剧色”充当的“脚色”,随着戏剧故事内容的丰富和形态的发展,分蘖出

自身的“老”、“小”、“副”等名目,构成了脚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分化阶段;当戏曲演出从

全本戏走向以折子戏为主时,折子戏片段式重视伎艺的表演造成戏曲脚色向杂剧色伎艺特性 的回归,戏剧演出从以生、旦故事为中心走向各行脚色都可以凭其“唱念做打”的伎艺而独立 发展起来的阶段,也就是脚色发展的最后阶段———戏曲脚色的行当化。其中,从“杂剧色”到 “脚色”的演化对应戏剧形态走向成熟的历程,脚色的分化对应着戏曲叙事文学蓬勃发展的阶 段,而戏曲脚色的行当化则对应着古典戏曲花部化及各地方剧种遍地开花的现象。

毫无疑问,中国戏曲脚色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名称———生、旦、净、末、丑,它们却可能蕴 含着揭开中国戏剧发展规律的密码,因此对其发展演化情况的探索将可以揭示中国古代戏剧

形态发展的规律。解玉峰在谈到戏曲“脚色制”在近代京戏中走向“角儿制”的曲折发展历程时 曾指出:

中国戏剧的形成乃是以生、旦、净、末、丑的出现为标志的,中国戏剧发生演变的历史 也主要是脚色制渐趋规范和稳定的历史,但事物的发生、发展,常常是各种外力共同参与 的结果,并不完全是事物自身的规定性所能约定的,外因常常会影响、乃至改变事物的发 展方向,所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才会有突变、有夭折。京戏在近代走向名角龙套制的畸 形道路以及当代许多新编戏因话剧观念的影响有意淡化脚色制,皆不宜视为中国戏剧自 身演进的必然结果。假如脚色制为中华民族戏剧之根本,离开了脚色制,我们又该到何处 去找寻中国戏剧呢?①

李昌集则不仅重视脚色制与戏剧形态的联系,更指出了脚色制对戏剧文学的艺术构成所具有 的极为重要的影响:

脚色制是中国戏剧特有的形式表征,脚色制的演变某种意义上即反映了古代戏剧表

演形态的演变,对中国戏剧的表演艺术乃至文学艺术的构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 与戏剧文学的结构密切相关。不理解中国戏剧脚色体制与戏剧文学的内在联系,就不能 深入把握古代戏剧文学的艺术构成,这是古代戏剧学留给当代曲学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 的命题,而当代曲学界对此似乎还未予以充分的重视。②

虽然中国戏曲脚色演化的研究具有如此重大的价值,但正如李昌集指出的“当代曲学界对此 似乎还未予以充分的重视”,而我们在仔细考察的过程中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对此问题一直罕 有学者论及。作为现代学术中对中国戏曲脚色展开研究的滥觞,王国维《古剧脚色考》对戏曲 脚色演进情况的认识是:

隋唐以前,虽有戏剧之萌芽,尚无所谓脚色也。参军所搬演,系石躭或周延故事。唐中

叶以后,乃有参军、苍鹘,一为假官,一为假仆,但表其人社会上之地位而已。宋之脚色,亦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文艺研究2011 年第11 期

表所搬之人之地位、职业者为多。自是以后,其变化约分三级:一表其人在剧中之地位,二 表其品性之善恶,三表其气质之刚柔也。宋之脚色,以副净为主,副末次之。然宋剧之以 旦、以孤名者,不一而足,知他色亦有当场者矣。元杂剧中,则当场唱者惟正末、正旦„„ 故元剧脚色,全以唱不唱定之。南曲既出,诸色始俱唱。然一剧之主人翁,犹必为生旦,此 皆表一人在剧中之地位。虽在今日,犹沿用之者也。至以脚色分别善恶,事亦颇古„„元 明以后,戏剧之主人翁,率以末旦或生旦为之,而主人之中多美鲜恶,下流之归,悉在净

丑。由是脚色之分,亦大有表示善恶之意。国朝以后,如孔尚任之《桃花扇》,于描写人物,尤所措意。其定脚色也,不以品性之善恶,而以气质之阴阳刚柔„„自元迄今,脚色之命 意,不外此三者,而渐有自地位而品性,自品性而气质之势,此其进步变化之大略也。③

据此可以看出,王国维对宋元戏曲脚色变化情况的关注点在于戏曲脚色装扮类型之变化,认 为脚色命名依据是由地位而品性,由品性而气质,这一观察未必符合实际,至于其对戏曲脚色 体系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则更是付之阙如。

目前所知惟一一篇对戏曲脚色演化情况的较符合实际描述的文章是黄克保的《论“行

当”》,该文在“行当”范畴中分析戏曲脚色的演进分化及构成,虽对有关脚色来源及命名含义 的问题有所回避,但未出现如王国维为代表的研究者一样的把“杂剧色”看作是戏曲“脚色”的 讹误。该文如此定义“行当体制”:“既是形象创造的结果,又是形象再创造的手段这一双重品 格的体现。它是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反映,也是歌舞表演性格化的产物,其 中体现着个别与一般的规律。”并敏锐地指出了中国古典戏曲脚色发展所具有的两个阶段及 每个阶段的特点:

生旦净丑的行当体制,初创于宋元之际,成熟于清初以后,而其起源,却可以追溯到

唐,前后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这期间,行当的名目迭经变易,其内涵和表现形态也经历 了错综复杂的分化和融合的演变,其中带关键性的演变有两次:第一次,是生旦净丑行当 体制的初步建立,这以宋元南戏和北杂剧的形成为其起点;第二次演变是随着昆山腔的 崛起和兴盛以及弋阳诸腔的繁衍,生旦净丑全面发展,形成了按人物形象类型分行的比 较科学、严密的体制。清中叶以来各种地方戏曲的各行脚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 备和丰富起来的。④

该文最后一节对“行当的特性和作用”做了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观点。此外,田志平《众生相的归类与表现———戏曲行当纵横谈》一文也谈到戏曲脚色体制及其发展演化 的特点,认为“戏曲行当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伎艺操弄,到对人物进行模仿与表现的历程”⑤,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这两篇文章仅是对相关现象笼统的描述,主要贡献在于说明了事实

“是什么”,还没能够解释“为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样不曾意识到“杂剧色”的存在,所以

对戏曲脚色演化情况的描述不仅笼统,而且不够准确。二

如果说宏观描述需要以微观认识的精确为基础,那么微观认识的精确也有赖于宏观描述

在方向上的正确:如果我们对事实“是什么”的描述都不准确,回答“为什么”又该从何谈起呢?

所以,我们首先要纠正自王国维《古剧脚色考》以来形成的错误的脚色观念。

我们知道,“脚色”最早系个人简历之意,在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颇为常见。而王国维《古剧 脚色考》将此概念用作戏曲演员的总称,显然是此概念在后世演变的结果,并不代表古剧即宋 金杂剧院本中的演员也可以这样称呼。通过梳理文献可以看出,宋代涉及“末泥”、“引戏”的 《梦粱录》、《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对这些名目的称呼都是“杂剧色”而非“脚色”。“脚

色”之所以能够被用作戏曲演员的总称,是戏剧艺术在由“杂剧色”伎艺性的演出段子走向以 扮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段子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此,宋金杂剧院本中的“末泥”、“引戏”、“副末”、“副净”、“装孤”等,其实并非“脚色”,而是“杂剧色”。两者的区别在于:“杂剧

色”的戏剧扮演本质上是伎艺性的,不以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主要目的;“脚色”则是“杂剧 色”根据其演出特点尤其是根据戏剧故事需要划分的人物形象类别⑥。

“杂剧色”的出现,标志着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伎艺类别化是“杂剧色”出现的内 在根据;之后,随着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搬演规模的扩大,扮演人物的活动日益强化,这一切 极大地促进了“杂剧色”向戏剧“脚色”的演变,由此戏剧形态正式进入个人表演才能展示与提 高的阶段。为了适应“杂剧色”所扮的人物类型,结合演出职责的不同,“生”、“旦”、“净”、“末”、“丑”等名目被一一命名出来。结合剧本内证,可以看到“杂剧色”和戏曲“脚色”之间明显的对 应关系。如南戏《张协状元》开场之末召唤“末泥色饶个踏场”,舞台提示语却不是“末泥”而是 “生上白”,表明“生”脚系由“末泥色”发展而来;而元刊《琵琶记》中有丑扮里正,该丑唱【普贤

歌】之后表白:“小人也不是里正,休打错了平民。猜我是谁?我是搬戏的副净。”表明戏曲“丑” 脚源出于杂剧色“副净”⑦。结合文物、文献与文本内证,相关研究指出戏曲脚色“末”实际由杂 剧色“引戏”演化而来,而戏曲脚色“净”则由杂剧色“副末”演化而来⑧。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将 “杂剧色”和戏曲“脚色”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如下:

杂剧色末泥引戏副末副净或添一人

(戏曲)脚色生(女为旦)末(女为旦)净丑外、贴

表中上栏之“杂剧色”,在反映当时演艺活动的文献资料《梦粱录》等书中所记为:“杂剧中„„ 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⑨所谓的“主张”即 以歌唱为主,“分付”乃以舞蹈动作为特点,至于“发乔”、“打诨”则是科白逗谑类的表演,总之,这些名目的出现表明了戏剧由混沌的群体表演走向类型化伎艺表演的特点。而下栏的“脚色” 生、旦,乃戏剧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末、净、丑则既代表了次要人物类型的分工,也有具体演出 时不同表演形态的特点。上下栏的对应关系则揭示了“脚色”由“杂剧色”发展而来的历史事 实。由这个列表可以看出,从伎艺性演出的“杂剧色”到装扮人物进行故事性演出的戏曲“脚 色”,构成中国古典戏曲脚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戏曲脚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生、旦、净、末、丑的分化。随着戏剧表现社会历史生活面的 逐渐扩展,原有的人物类型需要适应逐渐增加的故事人物以及逐步发展演化的戏剧形态,脚 色类型的增多实属必然,但这一增多并不是原有脚色序列的扩展,而是在旧有脚色体系基础 上的分蘖,即脚色的分化。

关于脚色的分化,台湾地区的许子汉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首先把宋元南戏到明传奇 的剧本分为五个时期:以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浣纱记》的出现为界,此前的时段分两个时 期,一为宋元至明初时期,一为自成化(1465—1487)开始到嘉靖前期;嘉靖二十二年以后分为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文艺研究2011 年第11 期 三个时期,自《浣纱记》出现到“临川”、“吴江”两派兴起前即万历中叶为一时期,自汤沈之后至

天启、崇祯间为一时期,自崇祯迄清初为最后一时期⑩。虽然他所研究的作品基本没有涉及清 代传奇,但由于明末清初是戏曲脚色分化、形态发展的重要时段,仅以明末的剧本情况也可以 初步得到清代脚色变化的大致脉络。具体到对于南戏与明传奇脚色分化的情况,通过对九十 一种剧本的梳理统计,许子汉的结论是:

第一期为发展的初期,生旦末净丑五行,生行加外、旦行加贴,加此二目为七脚。其

中,旦二行的分化已然开端,有“小外”、“夫”等的运用,但未定形确立。第二期则小生确 立,老旦与小旦出现,杂行也于此期出现。

第三期则老旦与小旦确立,生、旦二行分化完成,其他各行分化也都开始,副末(小

末)、副净(小净)、小丑等皆相继出现,杂行的运用也超过半数。第四期承继第三期的发 展,老旦、小旦、副净、杂等脚色的使用比例继续增加,老旦与小旦并取代了贴,成为旦行 较重要的配脚。

第五期则确立了副净与杂的地位,贴也成为小旦的互代脚色,并为旦行中的第四脚。

明传奇的必备脚色也发展完成,生行为生、小生、外,旦行为旦、小旦、老旦、(贴),末、净行 有净、副净、丑、杂。輥輯訛

综合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南戏传奇的主要脚色为生、旦、净、末、丑,直到《浣纱记》兴起即嘉靖 中期才出现副净、副末,这表明副净、副末两脚系由前两期之净、末分化而来,而此时的副末、副净和宋代五名杂剧色中的副净、副末迥然不同,这一事实无须多辨。同时,戏曲脚色在杂剧 色演进阶段定型为七脚后,进入第二个阶段逐渐开始分化的事实也得到了印证。

如果说古典戏曲脚色演化的以上两个阶段未曾被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那么,脚色发展 的第三个阶段———行当化也还有进一步审辨的空间。因为,一则是学界自开始脚色研究时就 如同把“杂剧色”看作“脚色”一样地混用“脚色”与“行当”輥輰訛,二则是学界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

清代中后期出现的“角儿制”现象上,忽略了此所谓“角儿制”现象恰是戏曲脚色行当化的结 果。所以,我们需要首先厘清“行当”成为戏曲脚色同义词的根源。

“行当”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中叶,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意指某人的职业或所属行业。这 一含义似乎与戏曲演员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如果我们注意到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苍鹘

其实并非人名,而是代表了一种职业、身份,并且在金元杂剧中除了具备“脚色”意义的末、净、旦等,还有大量名为卜儿、孛老、邦老、驾或细酸一类同样表明身份、职业的名称,就可以知道 戏剧演出中将具有身份、职业含义的词语用做演员分类,是渊源有自的。然而,出现于南戏传 奇和后世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名称并不含身份职业的意义。将此具有身份、职业意义 的“行当”概念用到戏曲演员中作为统称,并与“脚色”概念相混用,是清中叶以后的事。问题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通过我们对此前两个阶段,即“杂剧色”成为戏曲脚色和“脚色”随故事人物增多及戏剧形 态演化而发生分化的考察可以看出,戏曲脚色的发展与戏剧形态的演化是密切相关的。因此 可以确定,将“行当”用作戏曲演员的统称蕴含着戏剧形态发展的一次重大变化。这需要我们

从戏曲脚色的分化及其规律说起。

虽然以元杂剧为代表的北剧体系另有混杂的脚色,但随着明代中后期杂剧的南戏化,杂剧 的脚色也逐渐呈现出整饬规范的特点輥輱訛,因此古代戏曲脚色是以南戏传奇的脚色制为基础演化 发展的。需要注意的是,分化阶段的脚色,无论小生、老旦、副净,都主要是依所扮人物年龄或演 出人物时戏份重轻做区分,也由此构成主要脚色和次要脚色的不同。这是在演出全本戏时所 做的区分,目的是突出情节主线和塑造主要人物。而折子戏的出现,为打破这种局面提供了可 能。

折子戏最初出现时还是基本按照全本戏派演脚色的,但随着具体实践中某些演员创造性 伎艺的发展,尤其是在某些经典段子中,最初以故事情节为中心的演出发展为以演员伎艺的 展示为中心,也就是说,折子戏的演出方式客观上起到了解放演员创造力的作用:在全本戏 中,受剧情全局束缚不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次要演员有可能通过精湛的伎艺展示成为所演某段 情节中的主角,这在客观上突出了演员伎艺的重要性。

折子戏之外,进一步突出演员伎艺的重要时期是清中叶以来花部的兴起。花部的兴起标 志着中国戏剧从以剧作家为中心过渡到以演员为中心的阶段。此时,全本戏的创作与演出渐 趋衰微,片段式的故事演出尤其是以唱、念、做、打等伎艺表现为重点的演出形态得到空前的 发展,每一分化的脚色都可以不再把故事性的演出作为重点,更不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而以其擅长的伎艺类型作为演出时的“卖点”。所以,其名称就由人物类型意义的“脚色”变为 所擅伎艺的“行当”,所谓架子花脸、铜锤花脸、武生、须生、闺门旦或刀马旦以及方巾丑等,都 以具有身份、职业含义的词语限定其伎艺的特色种类,由此赋予其伎艺的特色种类以“行当” 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行当”超越“脚色”所赋予的人物形象的意义,既突出了戏曲脚色分蘖的 细化,也标志着戏剧形态走向伎艺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行当”也就在此时与“脚色”一起 成为指代戏曲演员的术语。

从本质上看,“行当”是“脚色”细分的结果。但重要的是,这种细分的“行当”标志着中国古 代戏剧形态中出现了戏曲脚色对伎艺表现的重视与回归,因此是中国古典戏曲脚色发展的最 后阶段和戏剧形态演化的新阶段。我们看到,在清中后期,那些擅长伎艺性演出的演员,可能 原来并非全本戏中故事的主角,但只要在片段式折子戏演出中具备了唱、念、做、打任一方面 独擅的伎艺,就可以被看做是个“角儿”,从而开启了古代戏剧演出的“角儿制”时代。戏曲脚色 的演化也至此完成了其跃升,同时具体而微地体现出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发展的独特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行当”作为戏曲脚色的统称也体现了一种历史的呼应。

卢冀野曾在《中国戏剧概论》自序中提出疑问:“元明清三代的杂剧传奇,这是以‘曲’为中 心的„„我说过一个笑话:中国戏剧史是一粒橄榄,两头是尖的。宋以前说的是戏,皮黄以下 说的也是戏,而中间饱满的一部分是‘曲的历程’。岂非奇迹?”輥輲訛联系我们对于“脚色”与“行当” 的辨析,这一疑问可以这样解答:“杂剧色”演化为“脚色”的事实表明了中国古代戏曲乃是从 侧重伎艺演出的泛戏剧形态中孕育生成的,这一演变的内在依据是从伎艺性演出转变为搬演

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此时“戏”的形态已与文学创作联系在一起。而剧本创作作为“曲的历程” 主要在戏剧内容方面推动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恰是这一“曲的历程”所包含的故事内容的丰 富、人物类型的增多促进了戏曲脚色的分化。此后,折子戏的出现尤其是花部戏曲勃兴局面的 形成,推动了古代戏剧形式方面即主要是舞台艺术尤其是演员伎艺手段的发展,而此时故事

性的“曲的历程”大致消歇,以伎艺手段为核心的“戏”的形态重新大放异彩,但已非原来的泛 戏剧形态而是精致化的“唱念做打”。杂剧色—脚色—脚色行当的演化恰好具体而微地体现了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文艺研究2011 年第11 期

这一过程。

依据上面的考察还可以看出,“行当”与“脚色”的根本区别在于:“脚色”成为戏曲演员的 代名词是“杂剧色”搬演故事、扮演人物形象的结果,“行当”则是在人物类型基础上演员侧重 伎艺化戏剧扮演的结果,具有向“脚色”起源时“杂剧色”回归的特点。所以,“行当”作为戏曲 “脚色”的同义词标志着古典戏曲脚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蕴含了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发展到 花部时代的伎艺化特征。

中国古典戏曲脚色所存在的演进、分化以及行当化三个阶段的客观事实,对戏曲脚色乃 至戏剧史的研究都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首先,我们可以借此深化对戏剧与戏曲概念的理解。由于以往的研究直接把“杂剧色”作

为“脚色”,就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杂剧“杂”的伎艺性,尤其忽视了杂伎扮演和故事搬演之间的 客观距离,更有甚者,直接把参鹘戏弄的表演看作是戏曲,结果是混淆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在 明晰了脚色演化的三个阶段之后就可以确定:杂剧色演进为戏曲脚色之前的扮演活动,即使有 人物装扮成分,也不属于戏曲,因为这些表演没有采用脚色制,即缺乏一个统摄诸多伎艺兼具 戏剧要素色彩的载体。黄竹三对这些演出现象的看法是:“种种类似戏剧但又不完全是戏剧的 表演,它们具有某些戏剧的因子———人物装扮和情节故事,具有某些戏曲的外观系列如歌唱、舞蹈、说白、表演动作,但未融合为一,因此未能认为是真正的戏剧,在探讨戏剧发展历史时常 常提到它们,却无以名之,这类表演,我们不妨称之为‘泛戏剧形态’。”輥輳訛因此脚色制更准确的理

论定位,可以说是区分中国戏剧形态的标志。简单说来就是采用了脚色制的戏剧是戏曲,哪怕 只是伎艺手段的展示;不用脚色制的戏剧演出即使扮故事、演人物也不能称作戏曲。

其次,对比西方成熟的戏剧形态,中国古典戏曲“脚色”一词可以凭借其源出于“杂剧色” 的伎艺化要素实现对于“角色”概念的差异化定位,即中国古代戏曲演出中的脚色行当不同于 角色扮演。角色,是戏剧故事中的人物;脚色,却不仅仅是故事人物。一般情况下,戏剧演出时,演员扮某角色就是扮故事中的那个人物,但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演员是通过脚色行当的分配来 扮演某角色即扮演相应人物的。因此我们看不到“角色”发生分化的可能,“脚色”却可以因应演 出内容的拓展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增多发生分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戏曲脚色行当不仅是人 物形象的类别,更是演员演出伎艺的内在规定。举例而言,在中国古典戏曲中,《秋江送别》或 《三岔口》一类的演出,吸引我们并带来审美感受的并非依赖于人物形象,而是其逼肖似真的 行当伎艺展示。因此,古典戏曲脚色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中国戏曲的本质,更便于我们从戏剧演 员的本位来认识东西方戏剧的异同。

最后,脚色的分化及其行当化揭示了戏曲脚色制与中国古代戏剧形态发展的复杂关系。

卢冀野所揭示的中国戏剧“两头戏中间曲”的现象,其“曲的历程”阶段恰是古代戏曲由主要表 现儿女情长的生、旦戏到转向表现全面的社会生活内容的阶段,而最终因其表现内容的日渐 丰富促成了戏曲脚色的分化。这说明伎艺演出与故事搬演相结合的脚色制在此时已摆脱了杂 剧色伎艺色彩的制约,因应故事内容的发展可以自具生命力并得到分蘖。之后的折子戏造成 中国戏剧向“戏”的形态的回归,尤其是花部阶段戏曲演出的所有构成要素如音乐、文学、脸 谱、服饰等,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脚色行当化这一根本要求,这一切恰体现出中国古代戏剧形态 演变的机制特点。

遗憾的是,总结出古典戏曲脚色的演化规律及意义的今天,已经是《古剧脚色考》问世一 百年后了。为什么一百年来我们会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原地踏步?根本原因在于自王国维以 来,研究者罕有从戏曲脚色与戏剧形态演进的规律入手进行研究,多数依然是根据名称的表 面联系搜集材料,罗列排比,推导结论,表明了研究理念的局限与保守。葛兆光评论思想史研 究中的类似做法时说:“那种过分相信后起的传灯、统纪、宗谱,并依据它们来寻找宗教的亲缘 血脉的做法,很多人都指出,这其实是在后设的资料中建构历史,对于起源偶像的执著追寻,仿佛是历史学界的职业病,专注于寻找名义上相同的‘起源’的做法,实际上有可能南辕北辙,因为有可能这只是名称上的偶然相同。”輥輴訛

“脚色”与“行当”属于戏曲史研究中的类似情况,二者虽然是原本存在的概念,但和戏剧 演出活动发生联系是以戏剧形态的转变为基础的。不经论证地直接运用这些概念,反映了研

究者缺乏辨析的轻率。一方面造成了“脚色”概念对包含着戏剧形态重要阶段的“杂剧色”的掩 盖;另一方面,对“行当”概念缺乏深入的细致辨析,忽略了“伎艺化”演出方式在中国戏剧形态 演进中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輥輵訛,因此导致我们无法通过具体例证切近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戏剧形 态演化的规律。

① 解玉峰:《脚色制作为中国戏剧结构体制的根本性意义》,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5期。②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7页。③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197页。④ 黄克保:《论“行当”》,载《艺术百家》1989年第3期。

⑤ 田志平:《众生相的归类与表现———戏曲行当纵横谈》,载《戏曲艺术》2006年第6期(上)、2007年第1期(下)。⑥ 参见拙作《“脚色”与“杂剧色”辨析》,载《戏剧艺术》2009年第4期。

⑦ 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⑧ 有关论述参见《国学研究》第16卷之《明清传奇开场脚色考》,《国学研究》第20卷之《末脚新考》,《国学研究》 第21卷之《宋金杂剧“副末”兼“净”考》以及《中华戏曲》第41辑之《净脚新考》等文章。

⑨ 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6页。另见宋人吴 自牧《梦梁录》卷二○之“伎乐”条。

⑩輥輯訛许子汉:《明传奇排场三要素发展历程之研究》,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年版,第6—7页,第170页。

輥輰訛本文“角色”指戏剧故事人物,与“脚色”所指演员类别不同。如梅兰芳的演员类别只有一种脚色“旦”,但所扮 “角色”可有《贵妃醉酒》的杨玉环、《天女散花》的仙女以及《牡丹亭》的杜丽娘等。輥輱訛参见拙作《明杂剧脚色考论》,载《东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輥輲訛卢冀野:《中国戏剧概论》,《中国文学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1—362页。輥輳訛黄竹三:《论泛戏剧形态》,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輥輴訛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注释五。

輥輵訛关于伎艺化扮演,拙作《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中华书局2007年版)下编有专章考论,可以参看。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责任编辑容明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第二篇: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他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他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供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熔汉时杂乐和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乐、歌舞杂奏、杂技、角抵、幻术等音乐艺术形式的总称。“百戏”又称“角抵戏”。《东海黄公》就是一出古老的角抵戏,演的是秦朝末年善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区降服白虎却法术失灵被虎所杀的故事。在《东海黄公》的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情节,有特定的服饰、人物、情节冲突和既定的结局,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是衍化出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因此,这出古老的艺术也一度被许多学者看做中国戏曲的雏形。汉以后的魏晋六朝一直到隋朝都盛行百戏,百戏的发展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戏曲萌芽的摇篮。

迈入唐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参军。弄参军得名于表演的角色,“参军”属于官职的名称,是当时的芝麻小官;“弄”是古代百戏乐舞中角色扮演或节目表演的代称,如汉代百戏有“弄丸”,唐代有“弄参军”、“弄兰陵王”等。弄参军将两者结合,成为唐代戏曲的专有名词。弄参军的内容是提前准备、精心安排的。弄参军既风靡于宫廷,又流行于民间;既有男演员,又有女演员,如周季崇和妻子刘采春都擅长演的弄参军《望夫歌》。据唐赵璘《因话录》记载:(唐)“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宫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除了正式的参军戏,还有一些参军戏的延伸。

之后,出现了庙会和瓦舍,它们为戏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提供了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使其拥有固定的场所、稳定的观众和专业艺人群,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宋代出现的宋杂剧标注着戏曲真正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宋杂剧主要流行于都城以及繁华的商业城市,如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在北宋时期,杂剧没有明确的范围艰定,它不仅继承了唐代的“参军戏”,还广泛吸取各种表演艺术的技法,因此包含了傀儡戏、滑稽戏、角抵戏等,如《目连救母》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出。宋杂剧的演出形式有着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表演形式上大致分为“滑稽戏”和“歌舞戏”两个类别,它们表现内容的方法各异,题材丰富。其中,“滑稽戏”所占比重比较大,《宋官本杂剧段数》中的280个剧种中,绝大多数都是滑稽戏。而歌舞戏在宋杂剧中则居于突出的地位。宋杂剧在开始的时候上演一段歌舞,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俗事,称为“艳段”;然后再上演正杂剧,通名“两段”,可以是一段滑稽戏,一段大曲;最后是开玩笑式的小节目“杂扮”。金灭北宋后,继承了北宋的杂剧,称为“金院本”。金院本和宋杂剧名异实同,在表现形式上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金院本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是金朝在燕京(今北京)定居时形成的北方派杂剧。金杂剧是宋杂剧向元杂剧转化的渡口,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历史性发展。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时产生于元代的文学主题。我们常说的中国三大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名翁灿烂辉煌的长卷中最为绚丽的篇章,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虽然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元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民间艺术发展而成的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虽然说中国戏曲的源头至今众说纷纭,但是中国戏曲成熟与繁荣的标志,却都一致公认为元杂剧。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点。元杂剧在金代就已经开始了其演变、形成的过程,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到了元代初年才趋于成熟而与原来的金院本有了显著的区别。二者继承的关系可以从其剧目上看出一二。不少杂剧就是把金院本加以丰富或改编而成的。如《太湖石》、《打球会》均取材于同名的金元本。此外,从杂剧的角色行当以及歌舞、表演、念诵等各种表演形式等方面,也不难看出其与金院本一脉相承的关系。元杂剧在形成的过程中还广泛吸取了其他艺术的成就和特色,如宋金时期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就对元杂剧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在舞台艺术方面,特别是在曲调的音乐和声腔形成方面,元杂剧还充分吸取了北方各民族的民间歌舞及各种百戏等因素。同时,在金元时期,在北方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民和汉族人民杂居,这对于元杂剧能够融合各民族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接受各民族音乐和歌舞的影响,以形成元杂剧的戏曲声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元杂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唱。元杂剧主要有三个角色,即正末、正旦和净。元杂剧一剧一角色,由正末演唱的成为“末本”,由正旦演唱的称为“旦本”。此外,还有外旦、贴旦(女配角)、外末、副末(男配角)和杂(有孤、驾、卜儿等)。元杂剧“一人主唱”——即在旦本戏中,正旦一人唱,在末本戏中正末一人唱,分工十分明确。元杂剧综合了丰富的文学和动听的音乐,继承和发展了说唱艺术,同时表演中也不乏滑稽和舞蹈。可以说,元杂剧是一个朝代的戏曲,它随着元代的兴起而孕育,伴着元代的发展而繁荣,最终随着元代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但元杂剧具有空前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戏曲的成熟,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元杂剧的逐渐衰落,南戏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到了元末明初,南戏发展更加迅猛,并产生了一种新的戏曲形式——传奇。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传奇渐渐繁荣和成熟,成为继元杂剧之后戏曲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传奇”一词来源于唐代对奇异荒诞小说的统称,自元代起,“传奇”一名指称戏曲,宋元南戏、元杂剧都曾称为“传奇”,自明代以后,则多之明清两代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寓意着具有传奇性和新颖性的特色。至今,戏曲学界对于传奇的指称范围尚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传奇包括元末南戏,有的认为传奇可追溯到昆腔......可谓众说纷纭。明清传奇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等一系列因素,都促使传奇进入繁荣时期。这时期,传奇不仅创作人才辈出,各种优秀剧本更是争奇斗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辉煌局面。明清传奇的舞台艺术在南戏、北杂剧和元杂剧的基础上,有了更为显著的进步。在面部造型中,分为俊扮和丑扮,并用各种各样的脸谱色彩来区分不同人物的性格。另一方面,传奇演出注重场景的布置,充分运用简易的道具和写实的灯彩,达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需要特别强调的事,传奇突破了杂剧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的体例,使《西厢记》那样五本二十折且部分突破一人主唱格局的剧本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稳固。同时,传奇时代的开始,标志着南戏的结束,二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称谓的变更,更在于体制上已有很大的变化。明清时期常演内容复杂、人物众多的大戏,增加了许多新型人物,传统角色行当就分化、派生出新的角色,明清时期的角色行当没有改变以生、旦为主的体制,在角色行当的分工上趋于细密和合理,更专业化,表演的程式化加强。纵观明清传奇,传世作者八百多人,作品存目有两千六百种左右,保存至今的作品有六百多部,真可谓是繁盛一时。明清时期最突出的作品是历史剧,出现了“南洪北孔”两位伟大的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这一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明清传奇的崛起,不仅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来遍地开花的民间地方戏曲也有深远影响。

近代,各个地方剧种涌现,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纷纷走上历史舞台。戏曲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国戏曲如一枝春意盎然的红杏,蓬勃着生命和活力。

第三篇: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

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俄两国关系文件

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199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联合声明(1994年9月)中俄联合声明(1996年4月)中国和俄罗斯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1997年4月)中俄联合声明(1997年11月)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1998年11月)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1998年11月)关于江泽民主席访问俄联邦并与叶利钦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的联合新闻公报(1998年11月)中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正式会晤联合新闻公报(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北京宣言(200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关于反导问题联合声明(2000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2001年7月)中俄联合声明(2002年12月)中俄联合声明(2003年5月)世代睦邻友好 共同发展繁荣━━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03年5月)中俄联合声明(2004年10月)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2005年7月)中俄联合公报(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2006年3月)中俄联合声明(2007年3月)中俄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协定(2008年1月)中俄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2008年5月)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2008年5月)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2009年4月)中俄元首莫斯科会晤联合声明(2009年6月)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0年9月)中俄元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2010年9月)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2011年6月)中俄两国军队总参谋长发布联合新闻公报(2011年8月)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2年6月)中国政府对俄政策

胡锦涛

2010年5月9日,胡锦涛在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期间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胡锦涛就加强中俄战略协作提出4点建议。>>

2009年6月17日,胡锦涛在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俄关系60年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启示:只有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不断深化两国政治关系;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在合作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为支撑,才能有效维护各自根本利益;只有求同存异、友好协商,才能保证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2009年6月17日,胡锦涛和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会谈时就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指导原则:一是讲互信;二是讲大局;三是讲长远。>>

2008年5月23日,胡锦涛在同来访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会谈时就更好更快地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出四点建议:

(一)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双方要遵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宗旨和原则,全面贯彻世代友好、携手并进的思想,充分利用两国高层会晤及其他各级别磋商机制,及时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继续相互坚定支持。

(二)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双方要稳步扩大双边贸易,改善贸易结构,提高机电产品贸易比例;加快推进油气能源、经济技术和大项目合作,促进相互投资;加强科技、环保和地方合作,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保护好跨界水资源,促进两国毗邻地区振兴和发展。

(三)全面推进人文合作,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双方要充分发挥两国政府人文合作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好互办“国家年”框架下的机制化活动。设计并办好“俄语年”和“汉语年”。

(四)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双方要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以及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 温家宝

2009年10月13日,温家宝在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上发表《继往开来,携手奋进》的讲话。讲话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的民族,一定拥有光明的前途;平等、互信、合作的中俄关系对两国有利,对世界有利。今天,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

2008年10月28日,建议:第一,深化能源和资源合作。推动合作由资源贸易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带动油气、核电、森林、矿产等资源设备和技术等领域合作。第二,深化贸易和技术合作。努力扩大机电和高科技产品在双边贸易中的比重,积极推进航空航天、信息通讯等领域合作。第三,深化金融和投资合作。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第四,深化地方和毗邻地区合作。特别应加强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的政策协调和统筹规划,加快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五,深化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合作。在推动建立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紧密合作。>>接受俄媒体采访

2004年9月25日,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中俄应对双边合作作出长期规划。他为此提出了两国合作的六项任务。一是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二是扩大相互投资,将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加工制造、高科技作为相互投资的重点领域,为此中方计划到2020年向俄投资120亿美元。三是推动能源合作。能源合作是中俄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支撑,争取早日签署政府间的能源合作长期协议。四是加强高科技合作,将核能、航天、生物工程、化学、新材料、信息等作为合作重点。五是促进边境和地方交往,鼓励两国已建立经贸结对和友好关系的省州和城市开展互利合作。六是重视人文合作,加深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中俄双边关系

中俄高层互访与会晤

历年来中俄首脑会晤 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全国人大与俄联邦委员会合作委员会会议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九次

全国人大与俄国家杜马合作委员会会议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俄边贸合作常设工作小组第六次会议中俄关系变迁:跨越60年的握手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九次中俄能源第三次谈判第四次第五次

中俄战略稳定磋商 中俄战略安全磋商

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

2006年:中俄友好合作之花全面绽放议会交往促进中俄关系深入发展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第二个10年

中俄“国家年”活动 俄罗斯年 中国年

中俄“语言年”

中俄文化、科技与教育等领域的交往与合作

中俄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中俄两军总参谋部战略磋商

中国与外军进行的历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中俄战略安全磋商中俄历次联合军事演习

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中俄边界全长4300多公里,分为东、西两段。双方以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经过多年谈判,分别于1991年5月16日、1994年9月3日和2004年10月14日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中俄国界西段协定》和《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上述三个协定一起将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界东段补充协定》

这标志着中俄4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勘定。>>

专家谈《中俄国2008年7月21日,中俄外长共同签署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

第四篇:汉字发展的演变

汉字发展的演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其价值,初步认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通过汉字的欣赏,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几乎天天写字,你知道我们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我们先观看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的视频,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汉字的发展演变

二、甲骨文

通过我们的历史课,我们知道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那么甲骨文是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呢?我们通过几幅图片,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

在甲骨文之前,人们为了记事,就在绳子上打结,历史上称“结绳记事”。之后又出现了刻画符号来记事,传说中还有仓颉造字。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才出现了成熟的文的甲骨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甲骨文的知识。

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大家看图片,教师给予讲解。给出十二生肖以及一些常用字的甲骨文,看学生能否猜出相应的汉字。

最后总结: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商朝历史的最有价值的史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我国的历史从此时开始有了可靠的文章记载。

二、金文

教师讲:商朝时期除了在甲骨上刻画得文字外,还在青铜器上铸写文字。屏幕上显示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青铜器——毛公鼎。鼎上铸写的文字称为金文。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文字。通过图片我们了解到金文的主要特点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可以研究商周历史的文字。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青铜器的衰落,金文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投影:图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毛公鼎”)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从形体,结构方面观察金文,并让学生思考金文和甲骨文相比有什么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三、大篆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大篆的字体。

大篆字体,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汉字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狭义则仅指籀文,由于小篆是以此为简化,因此古文记载的大篆通常指籀文。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四、小篆

教师讲:到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开始统一文字,并把小篆作为通用字体。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我们先认识小篆字体,展示图片 投影: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合作探究: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五、隶书

小篆由于笔画复杂,书写缓慢,于是小篆便简化成了新的字体隶书。让学生观察隶书有何特点并将其与小篆进行比较,教师总结出答案。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总结:隶书的特点:笔画线直,字形扁方,简化笔画,与现代汉字相近。

小篆的特点:笔画整齐,线条化,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形。

六、楷书和行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

楷书的特点:楷书笔画平直,结构匀称,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

行书,产生于东汉。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投影:《兰亭集序》

七、课堂小结

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以“车”的发展演变为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八、【板书设计】

商朝¬—→秦朝→西汉→东汉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九、【课后作业】

1.上网或者查阅相关书籍,认识五个简单的甲骨文汉字,下节课向同学们书写展示你所学到的字。

2.仔细观察隶书、楷书、行书这三种字体的特点,并分别用这三种字体写出自己的名字。

第五篇:柯达品牌形象发展演变

柯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安东在2006年1月6日美国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主题发言中首次向公众展示柯达的企业新标识(logo)。新标识将KODAK的公司名称从传统的“黄盒子”中取出,流线型的圆润外观与独特的字母设计使其更具时代感。新标别的推出体现了柯达向多元化品牌形象转变的最新发展。柯

达公司从1907年到2006年一共使用了6个商标

柯达标识的演变

20世纪早期,柯达是世界上第一家把公司名称和标志融合为一体并将之作为公司标识的企业; 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突出柯达的名称在标识中的形象,并以红黄二色作为公司色调;

20世纪60年代,推出带弧线的三角形标识;

20世纪70年代,柯达的标志更加丰富。标识中仍保留着红黄二色以及Kodak字样,增添了方框和字

母“K”的图形;

20世纪80年代,柯达的标识更具现代的流线型设计;

2006年,新标识更加简化,方框被取消,圆润的字体与独特的字母“a”设计使其外观更符合现代审

美.柯达公司的最新标识

新标识着重突出了柯达的公司名称。简化的设计使公司标识看起来更加清新和现代。在这个新的标识中,柯达“Kodak”字母的形状由于独特的字母“a”更显圆润。新标识中还去掉了1970年沿用至今的黄

色方框和“K”图形。

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北亚区主席兼总裁叶莺女士说:“柯达是世界上第一家把公司名称和标志融合为一体并将之作为企业标识的公司。过去几十年中,柯达曾对它的标识进行过一系列的更新。我们对以往的各个标识进行了研究,最终有所突破地选择了它。我们保留了柯达以往的标识中最好的元素—“Kodak”字样和红、黄两种色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它进行了更新,使其更能够反映公司的现状。

作者:中关村在线 C.L

下载中国戏曲角色的演变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戏曲角色的演变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戏曲鉴赏

    中国戏曲 1.白蛇传: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 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

    中国戏曲理论

    第一讲 绪论 1、戏曲与电影、电视的异同: (1)差异: 戏曲电影、电视 从创作过程 ——多次性一次性 从观众 ——在场参与参与性低 从演出形态——舞台银幕、屏幕从民族性——本土......

    竞技体操的发展与演变

    竞技体操的起源与演变——看中国对世界体操的贡献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比较法对古代体操、现代体操、中国体操以及体操规则的起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陈虹吉 201204120315 沂蒙精神,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沂蒙山区所独创的特定区域性的红色革命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

    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演变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选修)期末论文 学生姓名:学 号: 学 院:专业班级:题 目: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演变指导教师:奥林匹克文化赏析 (期末论文) 2016年4月22日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选修)期末论文 摘......

    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

    古典诗歌的发展演变 朝代 诗体流派 代表诗人及作品 先秦《诗经》现实主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楚辞》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离骚》 两汉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汉赋 司马......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沂蒙精神的发展演变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理论为指......

    病毒的演变和发展

    病毒的演变和发展 摘要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计算机技术发展已相当迅猛,不仅促进了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类生产能力及创新能力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