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

时间:2019-05-15 09:1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

第一篇: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

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

贵州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广西投资集团公司和贵州省开发投资公司合资兴建的大型国有企业。截止2013年12月底,公司累计发电1010.54亿千瓦时,实现工业总产值176亿元,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实施“西电东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黔桂公司始终把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作为实践“三个代表”和“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具体体现,把职代会作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

健全机构,选好代表

黔桂公司现有分公司1个,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5个,共有职工3886人,工会会员3886人,专、兼职工会工作人员50余人。

黔桂公司工会成立以来,针对公司改革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努力提高职工代表大会的质量。主要做法是:

第一,认真选好职工代表,加强代表培训。选举职工代表时要求职工代表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技术和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敢于表达职工意愿。在职工代表的构成上,按照有关规定保证一线职工代表、技术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女职工代表各占一定比例。推荐上来的职工代表,需经过职工代表审查组的审查后方能成为正式职工代表,增补和调整职工代表时要求按照民主程序进行选举。

第二,科学确定职代会议题。职代会召开之前都要组织党政工联席和职工代表组长会议充分听取意见,讨论和确定职代会的主要议题。大会形成的各项决议需经过职工代表通过后方为有效。

第三,规范职代会召开程序。一是成立职代会主席团。二是严格按照已确立的大会议程召开会议。大会议程在会议召开前须通过职代会预备会审议。

第四,做好职工提案的征集和处理工作。一是提前做好提案的征集工作。二是做好职工提案的审查工作。三是重视做好职工提案的落实反馈工作。

第五,抓好职代会精神和决议的宣传、贯彻和落实。职代会结束后,要求各部门及时宣贯职代会精神、落实已形成的大会决议,将职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分解量化,提出完成任务目标的具体措施、时间、质量和要求。

搭建平台,一举多得

坚持和发展职代会制度,是落实党的依靠方针的重要保证,其目的是引导好、保护好和发挥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黔桂公司职代会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不仅搭建了职工参政议政的平台,使工会工作较好地融入到企业的改革发展经营中心工作中,也使得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职工的意愿和利益放在首位,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权益,在企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通过职代会,职工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和愿望被采纳并实现。如职工提出的改善居住环境、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生活区饮用水改造等多项提案,公司都将其列为要为职工办的几大实事,并全部予以落实。公司还实行了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使得职工代表们可以对管理人员“说三道四”,对其是否称职做出公正评判。

自职代会制度建立以来,黔桂公司通过召开座谈会、职工答疑会、发放调查问卷、征集职工提案等不同民主形式就公司改革、生产经营管理、产业发展等问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使得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意识显著增强,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促进了公司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工作,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提高认识,加强创新

职代会是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形式,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是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的有效途径。但黔桂公司目前在贯彻落实这一制度上,也仍存在极少数人主人翁意识淡薄,职代会内容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职工代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需从以下方面创新和完善。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随着黔桂公司成功并购重组,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公司的组织构架、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黔桂公司职代会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如:新形势下职代会要如何运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集团公司管理模式下职代会专门委员会应如何落实职权、发挥作用?等等这些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才能使职代会制度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得到坚持,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进一步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规范召开程序。做好职工代表选举和培训工作,精心确定会议议题,广泛征集职工提案,科学安排大会内容并严格落实大会决议。

三要加强厂务公开。加大厂务公开力度,将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年度经营任务、工作方针等向职工公开,确保职工充分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作者单位:贵州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职代会制度-完善职代会制度

职代会制度-完善职代会制度

篇一: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建设

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建设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工会

(2016年6月)

中铁九局第一工程公司自企业重组以来,历经五载,由xx年营业额亿元发展到xx年完成营业额亿元,完成新签合同额15亿元。2016年公司把目标锁定在完成营业额25亿元,新签合同额50亿元。几年来,公司深入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在坚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进职代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建设,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落实了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使公司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促进了公司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一、坚持标准运作,在促进中求和谐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重要的民主管理形式,工会作为职代会工作机构,是否实现了职代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是不断提高职代会工作质量、促进企业和谐的前提。对此,我们主要抓了三个坚持:

1、坚持履行职责制度化。企业重组以来,公司注意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先后制订下发了《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联席会议制度》、《职代会议题提前一周

审议制度》、《职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实施方案》、《平等协商制度》

和《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办法》等制度文件,经过两年运作,公司重新修订了《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和《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细则》等管理制度,使职代会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同时,对职工关注的物资设备采购制定了《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对项目制定了《项目经理人员及薪酬管理办法》。这些热点和职工关注点,通过严密各项制度,从而实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持续改进、自我完善的民主管理目标,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2、坚持行使职权规范化。在民主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注意各环节的规范运作。首先,公司职代会提前一周将议案交职工代表审议,总经理听取各代表组对议案的意见建议,逐条解答并修改议案;基层单位职代会提前一周申报,公司工会审查同意后按程序召开职代会。职代会议题提前一周审议,规范了职代会准备工作。其次,全面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即:审议建议权。听取审

议公司发展规划、行政工作、财务预算、业务招待费、职工培训、职工代表提案和技术改造方案等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意见建议。审查通过权。审查公司有关劳动报酬、《集体合同》、奖惩制度、保险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和重要规章制度。职代会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审查通过。审议决定权。审议决定公司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审查监督公司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情况。评议监督权。坚持职代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及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对

企业领导班子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企业领导人员落实责任制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民主测评。目前,公司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率达到100%。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和测评领导班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领导干部民主意识和廉洁从业的自觉性。

几年来,我们公司职代会按照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运作,保证了职代

会工作质量,落实了职工各项民主权利,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为公司谏言献策已蔚然成风。

二、在深化上下功夫,在延伸上去努力

面对新形势,如何使职代会向更具广泛性、更具权威性方面发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感到,只有在深化上下功夫、在延伸上去努力,与时俱进地抓职代会制度建设,才能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向纵深开展。

1、抓三级民主管理网络建设。企业重组后,全面实行扁平化管理,公司直接对施工项目部。为了加强民主管理,公司工会狠抓组织建设,对新组建的项目及时建立了工会委员会,配备年富力强的同志担任工会主席。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项目民管会、班组民管小组,目前,公司建立起了以公司、项目、班组为单位的三级民主管理网络。建立项目民管会22个,民管员66名;班组民管小组长117名。民管组织的健全畅通了民主

渠道,使职工层面的呼声得以有效反馈。

第三篇:“建功立业”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面对严峻形势,工人阶级如何更好地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中华全国总工会6日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的意见》,强调要着力抓好重点工程和灾后重建劳动竞赛,围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 热情和创造活力,努力为保增长、促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意见》要求各级工会充分认识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出全总十五届二次执委会作出的在全国职工中广泛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的决议,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意见》主要从四方面加以明确。即着力抓好重点工程和灾后重建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劳动竞赛在凝聚参建职工力量、加强施工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培育企业精神和建设过硬职工队伍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优质安全如期完成;广泛开展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立功竞赛,以此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给保增长、促发展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展竞赛,继续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和多种形式职工节能减排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和节能环保理念,并通过改进工艺、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先进操作技法和技术成果,不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要求,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师徒帮教、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技协会员和能工巧匠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引导和带动广大职工学习技术、掌握技能、争当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储备。

《意见》还就切实加强对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提出要求。强调要把组织职工开展竞赛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把创建活动贯穿于竞赛的始终,使创建活动与竞赛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记者王娇萍 丁军杰)

第四篇:以人为本激发创造活力创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激发创造活力 创建和谐校园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学校担当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要努力把学校的事情办好,协调好与社会的关系及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才能建设一个和谐发展、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不断走向进步的互相协调、文明高雅、令人向往的校园。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校围绕“人”开展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具备两个意识:一是以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师的直接服务对象,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要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二是以师为本。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只有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员工才会把工作放在第一。学校工作更是如此,把教师放在第一,就要尊重教师,坚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工作环境服务。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品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贯彻五种理念:

(一)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才能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做好对学校的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客观实际地评价和定位。在确保学校的品牌不倒,关键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特色加创新的方向,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档次、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主体参与

学校贯彻人本原理就必须把师生员工看成学校管理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调动师生员工的潜力。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管理主体的积极参与。如果一味地依靠强制约束,只能使教师消极地接受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很难奏效。

首先,让师生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其次,让师生参与落实学校规章的过程。最后,让师生参与检查结果的反馈。让教师面对面去交流反馈检查情况,形成平等对话,避免居高临下。师生参与制定、参与落实、参与反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的过程,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为自觉的行动。

(三)尊重人性

尊重人性是现代管理的核心。遵循人性化管理思路,要求学校的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应该全面认识师生的特点及其表现,灵活地、人性化地去把握和实现。如同一制度因男女不同、年龄结构的不同等特点而加以区别对待、分层要求。根据不同情况(如学生年龄特征)制定相关方案或措施。另外,学校应该创造一种让师生自由表现自己,不断创新,弘扬个性的氛围。

(四)促进“人”的发展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必然牢牢把握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关注学校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个体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领导和教师同心协力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变控制人、约束人为发展人、引导人。培养个性丰富的人才,每一位师生以发展的环境和机会,让每一个孩子的成才都成为可能。不断采取措施增强师生员工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其关心学校、热爱学校、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活力。

(五)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就是服务”是人本主义体现的基本理念,必须渗透于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在学校管

理中,师生是管理主体,尊重他们的权益,理解他们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且提供可靠的途径,创造优厚的条件,使他们在学校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这样才会赢得师生的满意,也确保了学校健康发展,形成学校为师生服务,师生为学校奉献的良好局面。

第三、讲究工作方法

——要力做表率;作为学校领导,要树立表率作用,困难面前站得出,荣誉面前让得出,做教职工的一面旗帜,只有这样在群众中才能有威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一把校长还要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全新理念,远见卓识,指引全校师生的发展方向。

——要学会尊重;这是学校管理者实施人本管理的思想基础。尊重,意识着信任、理解、关爱、平等。所以,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不”,不自以为是,善于尊重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偏听偏信,善于博采众长,全面客观看问题;不独断专行,善于与人合作,遇事多商量。

——要学会交流;要经常深入教工和学生,了解师生动态,倾听师生意见,掌握师生情况。只有掌握大量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正确意见。不过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断提高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学校还可创设多种交流的平台,有目的地展开交流。

——要学会经营小事;以人为本应注意使学校管理富有人情味,这样更能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激发情感。而学会做一些小事,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如送一份生日蛋、献一朵祝福鲜花、倾一句温馨的话„„事儿虽小,但却温暖人心,使人难忘。我觉得学校要善于经营这些小事,精心设计,把小事办好,这也是人本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四、营造人文环境;

环境的育人功能不言而喻。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目中有人”的环境,崇尚自然,同时又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师生的发展,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在营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和谐的人际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自己生活得也愉悦。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应做到:

1、倡导说真话、做真人、办真事,切莫造“假”,使教师处于一种公正、公平、真诚的氛围中。

2、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各自的长处和闪光点,恰当激励,使教师始终在良好的心境下工作。

3、尽力为每位教师提供展示自己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使大家在学校感觉更充实更愉悦。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提供调节心态的时空。如通过工会组织开展元旦联欢、教工趣味运动会、乒乓、象棋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给老师们的学校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谐发展是一个学校良好整体氛围的明显体现,只有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意识,实行人性化管理,倡导人文关怀,坚持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增强服务师生的责任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真正把“国家以教育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学校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才能领导好、管理好、发展好学校,建设一个团结和睦、文明进步、协调和谐的校园。

第五篇:发展非公经济激发制度活力

发展非公经济 激发制度活力

2014-4-14 9:01:00陕西统计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多个层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必将大大激发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一、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经济发展基本态势及成就

1.非公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7398.04亿元,较上年增长14.1%,增速比GDP增速高1.2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大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分别为488.74亿元、3955.51亿元和2953.79亿元,较上年增长21.5%、15.4%和11.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6:53.5:39.9。2012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51.2%,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拉动全省GDP增长7.1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6-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比

单位:%

2.非公企业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宏观政策利好的不断推动,我省非公企业显现出活跃的态势,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活力进一步增强,推动了全省经济的整体繁荣。据省工商局数据显示,2012年底,全省非公经济法人单位数达116.7万户,比2006年增加33.27万户,净增34%。特别是私营企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充、企业资本大幅度提高。2012年,全省私营企业数达到23.79万户,比2006年增加了13.59万户。同时,非公有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统计“三上”企业中,非公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012,非公和非公控股企业达到7319家,占“三上”企业总数的77.8%。非公经济发展问卷调查也印证了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2006—2012年期间创立的非公有制企业占41.9%,非公企业已成为全省新增企业的主体。

3.民间投资持续活跃

近年来,尤其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各级党委政府下大力气治理投资环境,大力扶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我省投资兴业,民间投资的门槛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的热情和愿望被日益激活。2012年,全省民间投资5513.25亿元,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3.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7.5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占全省比重达42.9%。

4.非公企业日渐成熟

经过多年持续扶持和发展,我省非公企业逐步成熟,具有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一定的竞争力,面对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我省非公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非公企业销售情况:销售额增加的占33.1%,持平的占45.5%,只有21.4%的企业有所减少;同时,非公企业中,技术密集型企业达到了18.3%,具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受访企业对未来5年内企业发展情况的判断总体比较乐观:10.3%的企业认为可以较快发展,61.5%的企业认为平稳发展,24.3%的企业认为维持现状,只有3.8%的企业认为可能无法维持。

5.非公经济的社会贡献日益突显

主要表现:一是非公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渠道。调查显示,非公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48.7%,而且大多数企业就地吸纳劳动力,成为当地安排就业、吸收从业人员的主渠道。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47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62.5%。非公企业极大地发挥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待业职工的充分安置作用。二是非公经济对全省税收贡献稳步提高。近年来,一大批非公企业纳税大户不断涌现,成为陕西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据税务部门统计,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上缴税收达1357.14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54.6%。

(二)制约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1.人才资源极其匮乏

非公经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才匮乏,占调查企业的32.1%,由此可见,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省非公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如平利县在承接产业转移引入的某服装加工厂,因无法招到熟练缝纫工而导致已建成的一条自动化生产线闲置。

2.融资困难依然突出

融资难成为影响非公企业发展的第二大困难。调查资料显示,22.1%的企业资金缺口很大,急需融资;58.3%的企业资金略有缺口,需要融资;只有19.6%的企业目前不需要融资。造成非公企业融资问题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非公企业的贷款规模一般相对较小,导致贷款成本较高且没有足够的抵押品;二是银行企业化运营的性质决定了其追逐利润、规避风险的行为本性,更愿意向贷款规模较大的公有制企业贷款;三是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专门服务于非公企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仍然不足。

3.企业仍属粗放管理

目前,非公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粗放管理,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总体管理水平落后,企业管理人员在自身素质、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许多企业在走过创业期,需要寻找新的创新突破时,缺乏科学的发展思路,没有敏锐捕捉商机和战略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调查显

示,17.8%的企业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管理水平跟不上,26.7%的企业最缺人才是高级管理人才。

4.研发创新能力较弱

非公有制企业普遍科技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创新乏力。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3.4%的企业有研发部门或有固定的科研合作单位,66.6%的企业没有研发部门或固定的科研合作单位,购买和模仿成为非公企业技术来源的主渠道。

5.整体发展实力不足

一是非公经济比重依然偏低。从纵向比较,我省非公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近年来,非公经济占比逐年攀升。但从全国横向对比,我省非公经济发展明显不足,与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二是大多非公企业规模较小、管理粗放、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不足。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陕西仅有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宝鸡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金花企业集团公司4家企业入围,而与我省相邻省份四川则有13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6.不平等竞争现象依然存在尽管非公企业发展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不平等竞争现象。“非公有制经济36条”、“民间投资36条”等政策的出台,虽然放宽了非公有制资本的进入领域,促进了民间投资的热情,但部分政策实施细则不具体,个别审批核准政策尺度模糊、程序透明性不高,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时间过长,无形中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入门槛,导致实践中一些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二、非公经济将成为我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一)政策春风助力非公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再次强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一次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功能定位上,《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两个重要”,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和公有制经济财产一样,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进一步强调“三个平等、一个统一”,即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出了“三个鼓励”,即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必将大大激发非公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非公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陕西所处特定发展机遇助推非公经济的发展

陕西作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将在交通物流商贸枢纽、文化科教交流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区以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等方面开创陕西发展的战略新格局,这也是西部大开发之后,陕西省所面临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将会使我省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而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等领域恰恰是非公经济的密集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将成为陕西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三)陕西特有的经济结构将使非公经济发展展现“洼地”效应

近年来,我省经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强力推动,而在工业内部,又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及资源开发等大中型公有制企业为主,其产值占到全部工业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上述行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很难取得竞争优势。这种特有的经济结构导致我省非公经济比重很难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与其他资本平等竞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今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着力点,这必将推动我省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本作为陕西非公经济发展的短板领域,未来将成为价值洼地。

(四)非公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奠定了非公经济发展的活力存量

近年来,由于宏观政策利好的不断推动,我省非公企业显现出活跃的态势,企业数量快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活力进一步增强,推动了全省经济的整体繁荣。特别是私营企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充,企业资本大幅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非公经济未来的活力释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我省非公经济的战略思考

(一)优化政府服务,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制定非公经济公平竞争的操作细则

尽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非公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增强特许经营领域透明度和规范度,提升非公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可操作性,有效消除导致非公企业不愿、不想、不敢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约束,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的领域,焕发和增强非公经济的生机与活力。

2.构建统一的非公企业办事服务机制

建议构建全省统一的非公企业办事服务机制,指定一个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协调处理涉及非公经济发展的全部事务,统一收集、公布各部门涉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协调、督促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等,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3.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要切实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使政府归位,发挥好市场之手的作用。本轮经济危机的事实证明,非政府主导的行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的市场竞争和淘汰,在危机中的生命力更强,发展的更健康。调研中发现,企业对政府的直接资金扶持行为并不欢迎。因为这样一来,使投机者有了套取政府资金的机会,但对潜心发展企业的业主却有失公平,并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4.完善非公经济人才培养、储备机制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大力培育非公企业急需人才,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使非公企业从业人员具有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相同的社会保障,同时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上下贯通的各级人才网络。

(二)强化管理和创新,提升企业战略发展能力

1.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非公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开展非公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企业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经过近一代人的发展,目前好多老企业面临“接班人”问题。如何使新一代企业家在掌握更多的管理知识和理念的同时沿承老一辈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经营实践,新老企业家如何取长补短,尽快锻炼出一支经得起实战检验的新一代企业家队伍,是特别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组织“企业家升级”工作,提升企业家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强化改革创新,推动非公企业科学发展

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都在提高,旧有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而很多非公企业由于存在创新转型观念滞后、能力缺乏、融资难等问题,多数企业采取缩小经营规模,减少用工人数,缩短开工时间等比较原始的办法减轻市场的冲击,很少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转变发展方式等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激烈的竞争,非公经济必须在加强管理探索和自主创新上发力,从而使其竞争力由主要依靠机会驱动,转向依靠内生优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升产业附加值,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提升非公经济整体实力的目标。

4.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非公企业软实力

企业文化被誉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要把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升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层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同步推进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外在形象等建设,发挥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作用。

(三)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切实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问题

1.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但对非公经济开放的融资渠道不多,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非公经济的开放度很低。要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2.为民间资本找到安全出口

目前,金融抑制和资本要素市场的垄断,导致民营经济过度依赖于融资成本极高且风险极大地民间融资形式。我省神木民间借贷危机就是金融管理体制与金融市场改革滞后后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集中体现。政府应加快民间金融市场的组织化、规范化和阳光化,打通民间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通道,把分散的民间资本集合,集中力量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3.建立健全非公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鼓励非公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的信用担保组织,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强对现有担保机构的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机构进行并购、重组,对行业进行整合,发展国有与民营合作的担保基金。

4.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

信用问题是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问题的核心。要大力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组织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把分散在银行、政府机构等部门的信息通过专门的信用体系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

(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非公经济活力

1.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革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也是非公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地方,非公经济的共赢发展,创造了多元市场主体互相竞争、充满活力的体制环境。目前,我省大部分市区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已基本完成,下一阶段应将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即便是在国有经济已经形成绝对优势的金融、军工、电力、石化、电信、煤炭、民航和航运等领域,也可以进行产权多元化,推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

2.鼓励发展非公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决定》赋予非公经济控股权利,将进一步推动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有利于国有资本和其他民间资本在企业内部实现同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受益,有利于非公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鼓励非公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

作为现代企业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并购已成为入围500强企业的重要印记。以2011年为例,500强企业中平均每家公司经历了2-3次并购,且主要是通过子公司的形式来实现扩大规模。今后,我们应结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进一步推进大企业发展战略,鼓励非公企业,特别是品牌影响度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开展并购活动,引导它们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重组资产,实现跨领域和跨地区经营。同时,高度重视新时期新形势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互动发展问题,探索分包经营、特许经营、融资服务、培训咨询等新的合作模式,逐步建立更为密切的企业联合体。

下载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和完善职代会制度 激发职工创造活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企业工会建设激发企业工会活力

    文章标题:推进企业工会建设激发企业工会活力企业工会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全部工作和凝聚力、创造力的基础,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随着改革开......

    推进班组建设 激发班组活力8

    深化班组安全建设 夯实管理基础工作 促进矿井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韩城矿业象山矿井 象山矿井现有职工4093人,全矿共有29个区队181个班组。近年来,我们狠抓基层、基础、基本......

    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建设

    坚持完善职代会制度建设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工会 (2009年6月) 中铁九局第一工程公司自企业重组以来,历经五载,由2004年营业额3.5亿元发展到2008年完......

    围绕用活用好人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发展规划,发挥各类人才在试验区建设中的带动、引领、助推作用,就要围绕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推进......

    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

    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江泽民曾经提出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目标,大......

    在创新中激发制度活力

    在创新中激发制度活力(今日谈) 马 永 《 人民日报 》( 2012年03月13日01 版)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

    树立以用为本理念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树立以用为本理念,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创新人才工......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本站推荐)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