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沟假说
第12章 知识沟假说
信息是一种资源。生活中若缺乏信息,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信息的价值也就在于此。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知识就是力量。’其涵义即是说,知识可以给予人们施展才干和利用机会的能力。
然而,很明显,知识像其他财富一样,‘在我们社会中的分布也不均衡。因经济窘迫而疲于奔命的人往往也是缺乏信息的人。正如在物质财富上存在富裕与贫困的差异一样,在信息上的情形如出一辙。《美国的信息贫困户》(The lnforma— tion—poor in America)一书把以下项目列为弱势成年人典型的信息需求(Childe· rs&Post,1975,P.56):
·怎样把我的孩子送进托儿所? ·要灭鼠,我该找谁? ·我丈夫三周前遗弃了我,我该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墙上的涂料是否含铅? ·在福利金寄到之前,我能从哪里弄到10美元以维持生活? ·我需要有足够的食品,才能使家人安度周末。·怎样才能从我的房前挪走一辆废弃的小汽车? ·有一帮小痞子在威吓邻居,我该向哪里反映? ·最近,我女儿行为异常,有人能帮助我吗?奇尔德斯和波斯特(Childers and Post,1975)把下列表现视为“弱势美国人在本土信息状况的写照”。较之他或她的一般同胞,这些人有更多下列问题:
·他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正式渠道来解决自己的困难,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具.体项目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每天都沉浸在电视当中,很少浏览报刊杂志,根本就不碰书籍。·他们不认为自己的问题是需要信息。即便寻求信息,也不是一个积极主 动的信息寻求看o ·如果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明显不足,而他的需求又很迫切,就可能过分地依赖正式的信息渠道。
·局限于一个非正式的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里,连社会中别处轻易可得的信息都缺乏(P.42)。
对我们的社会而言,信息至关重要,因为民主依赖于言路通顺的公民。人们选举官员来管理政府,而且还要对诸如一个城市是否该建立核电厂工程这样的具体问题投票表决。人们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唯有如此,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明智的决策。
随着我们步入一个日益技术化的年代,未来信息必将更加重要,这是毫无疑问的。当今许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核电、各种食物添加剂带来的危害、核战争的危险等,这些都需要信息和言路通顺的公众来寻得解决的良策。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通过为人们提供所需的信息,从而缓解这些问题。大众传播有能力将信息传达到其他方式所无法企及的地方,比如大城市及农村的贫民,环有许多落后国家里生活困难的人们。
大众媒介的作用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是人们尝试通过大众传播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的一个范例。该节目于1969年首播,也是实施政府的学前启蒙(Head Start)项目的一个尝试。学前启蒙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电视帮助贫困家庭里的学龄前儿童。《芝麻街》也是在做了广泛研究之后的一个结晶。这个节目完成了一个大胆且新颖的使命——通过新奇的节目模式,加上信息和娱乐的内容,吸引众多儿童观众,并促使他们经常收看。
有资料表明,其他大众传播的尝试也具有这种优势,即把信息传达到通常信息闭塞的人们那里。比如,电视转播的总统竞选辩论就有助于增进通常不接触大选活动的人对大选的了解,从而也有助于我们的民主制度更为有效地运转。
然而,通过增加大众媒介的信息量来改善人们生活或推动民主进程的尝试却并不总是如策划者所期望的那样行之有效。在实际生活中,会有一些与人的预期和愿望相悖的情况发生。比如,大众传播实际上可能会扩大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gaP in knowledge),也称为知识沟,这一现象就被称作知识沟假说(knowledge—gap hypothesis)。该提法最早出现在1970年,由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Tichenor,Donohue,&Olien)在一篇名为《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的论文中提出。该论文的作者是这样阐述知识沟假说的:随着大众媒介对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PP.159—160)。
图12.1大致演示了知识沟假说。图中,整个象限从左到右代表时间的推移和信息的输入。该假说预计,由于信息不断输入,社会经济地位高和低的人均能增进知识,但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意味着,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相对知识沟将会扩大。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指出,在人们总体上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如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方面,知识沟特别容易出现。而在与某种特定兴趣有关的领域,如体育和园艺方面,知识沟出现的可能性就较小。
知识沟假说的作用方式为零检验知识构假说,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1970)认为,可以用下面两种方式来表达知识沟假说:.在一段时间内,在媒介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之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将比教育水平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在特定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应该有更高的相关。
对于这个假说的两种表现形式,蒂奇纳及其同事提供了佐证。首先,他们提供了一些时间趋向的数据。图12.2就对美国舆论研究所几次收集的数据做了概括。在4次不同的民意测验当中,研究人员问受访人: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是否能登上月球?在受教育水平不同的人之间,知识沟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其表现就在于,受过大学教育的受访人的登月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增强,比其他教育7k平的人要快得多。
对于知识沟假说的第二个表现形式,研究人员也找出了印证的数据。这项检验表明,在特定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表l2.1列出了一项现场实验所得的部分数据,该实验与此项检验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发给受访人两篇科技文章让其阅读,然后要求受访人回忆文章各说了些什么。表中的相关总模式与知识沟假说吻合。这也即是说,在每一次的情况下,对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的理解与教育程度的相关都比对未大量宣传的话题更高。一个例子也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4种比较之一针对的是第一篇关于医学和生物学的文章。在这项比较中,对传播量较大的话题,教育程度与对文章理解程度间的相关为.109。这个相关值较传播为小的话题的相关值.032来得大,这正是知识沟假说的作用方式所预测的结果。
表12.1在两个总领域中教育程度与对科技文章(其题宣传程度不同)理解的相关性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原因知识沟的假说何以见得是正确的呢?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1970)列出了5种理由:
1.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传播技能上是有区别的。他们的受教育水平通常存在差异,而人们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均需靠教育打下基础。
2.在已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基于其所受的教育,可能对某个问题早有了解,或者也可能通过以往的媒介接触而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也就是说,这类人可能与同样接触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的人们有交往,并且可能与他们就此类问题展开过讨论。
4.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的机制也可能在发挥作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相一致的涉及公共事务或科技新闻的信息,或者他们只是对此类信息兴味索然。
5.大众媒介系统自身的本性就是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而用的。印刷媒介上的许多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以及印刷媒介本身就是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的兴趣和口味为取向的。在公共事务方面的知识沟研究者收集的一些其他类型的资料也证实了知识沟假说。知识沟假说的一个预言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比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更可能接触某类特定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的信息)。
图l2.3展示的是收听罗斯福总统一次重要演讲的听众的社会经济地位细分图。这一柱形图表明,所处的经济地位越低,收听这一演讲的听众的数量也随之减少。这幅图本身已经为知识沟假说提供了一些依据。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较少去听演讲,因此对该演讲的内容也就不甚了解。
总统竞选的辩论通常都是大选活动最精彩的部分,比如l996年总统宝座的角逐者克林顿(Bill Clinton)和多尔(Bob Dole)之间的辩论,或者如副总统候选人戈尔(A1 Gore)和肯普(Jack Kemp)之间的辩论。由于辩论所具有的戏剧性、刺激性和独特性,这些辩论有可能克服影响人们参与选举活动的选择性接触和冷淡态度。
辩论有多种效果,但最直接的效果就在于增进了受众对总统候选人在各个问题上所持立场的了解。不过,有关1976年总统选举的研究表明,最愿意观看大选辩论的人往往就是较积极参与政治的人,而且这类人通常都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Bishop,Oldendick,&Tuchfarber,1978)。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辩论的结果使得原来知识富有的人更加富有,而知识贫乏的人更加贫困。换言之,这些结果支持了知识沟扩大的假说。
格里芬(R.J.Gfiffin,1987)在威斯康星州的西艾利斯市就能源问题做过一项固定样本的研究,在该研究中也有支持知识沟的证据。研究者发现,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是从报纸的能源报道中获知能源问题的知识,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则主要是从电视上有关能源的广告节目中了解能源问题。这一发现提议,对于能源或类似的复杂问题,信息活动的策划者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受众选择不同的媒介。
城市里贫困家庭的孩子(Ball&Rogatz.P.209)。第一年的报告还声明,《芝麻街》节目有助于缩小优势儿童与弱势儿童之间的知识沟(P.358)。不过,对该节目的观众测试结果作过进一步研究的其他研究人员对这一结论提出了质疑。对该项结论的最主要的挑战来自《重游(芝麻街)》(“Sesame Street”Revisi-ted.Cook et al.,l975)一书。学者库克(Thomas Cook)及其同事对《芝麻街》制片人收集的节目评估数据作了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反驳意见。其中有一组数据分析的是每户家庭中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与收看《芝麻街》节目多少之间的关系。图l2.4显示的是l971年的一些数据,就是在
过去的3个月里,每周至少收看一次《芝麻街》节目的家庭根据家长文化程度排列百分比的情况。这些情况都呈现出一个有规律的模式: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看《芝麻街》节目的次数就越多。基于这样一些资料,库克及其同事得出了以下结论:“这些数据隐含的意义就是,在不同经济收入或文化层次的群体之间,试图以《芝麻街》节目缩小知识沟极为困难”(PP.308—309)。
图12.4显示的只是节目的收视情况,实际上并没有展示家庭收视效果的不同。然而,另外一位研究人员对节目制片人收集的其他一些材料重新作了研究,主要是研究收视效果(Katzman,1974)。表l2.2显示的是弱势儿童与优势儿童收看《芝麻街》的成果得分情况比较表,表中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结果,但与目前我们探讨的问题最相关的就是一列弱势儿童和优势儿童的得分。根据收视情况的前三个四分位数,这项比较表明,在每一个四分位数中,优势儿童的成果得分都要高于弱势儿童。换言之,即使收看的节目完全一样,优势儿童从《芝麻街》节目中获得的益处都要高于弱势儿童。不过,在第四个四分位数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弱势儿童的进步超过优势儿童,47对45)。这也就展示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对于经常收看该节目的人而言,知识沟可能会缩小。但是,对于前三个四分位数而言,知识沟可能会扩大。
针对库克和其他人的批评,《芝麻街》的创作人员回应说,该节目的宗旨并不是用于缩小优势儿童与弱势儿童之间的知识沟(Lesser,1974,P.186),而是希望通过该节目,让所有家庭的孩子均有一个良好的学前准备。当然,《芝麻街》经久不衰,每个星期都有成百万户美国家庭观看该节目,而且世界上83个国家如今也有了本国语言版的《芝麻街》节目。表12.2从收看《芝麻街》数量与受众背景看成果测试中的事先测验和获益得分情况 知识沟假说的改进在后来的一项研究中,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1975)研究了可以缩小甚至消除知识沟的某些条件。研究人员对明尼苏达州的l5个社区做了关于知识与其他变量关系的调查,并且在对该调查出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知识沟假说的以下修订:
1.当人们感到在某个地方议题上存在冲突时,对该议题的知识沟可能会缩小。
2.在多元化的社区里,由于存在各色各样的信源,因而知识沟有扩大的趋向;而在同质性的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同,因此知识沟扩大的可能性较小。
3.当一个议题对本地的人们有迅捷且强烈的影响时,知识沟就很容易缩小。一般说来,这项研究表明,一个议题引起社会关切的程度是一个重要变量。等人们关切时,知识沟有希望得到缩小甚至消除。
知识沟缩小的其他证据来自我们提及的卡茨曼(Katzman,1974)对《芝麻街》分析所得的数据。我们有必要再来看一下另一张表格的一些数据。图l2.5显示的是四种收视量下弱势儿童和优势儿童的测试后得分(测试前得分加上进步得分)。对于经常收看该节目的孩子来说,知识沟的缩小越来越明显。实际上经常收看该节目的弱势儿童成果得分要比不常看节目的优势儿童的成果得分高。许多因素可能造成知识沟的扩大或缩小。也许当一个群体浸润在充足的信息之中时,知识沟就可能被克服。或者,社会名流参与信息传播也可能有助于该议题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从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研究人员万塔和埃利奥特(Wayne Wanta and William Elliott,1995)1991年3月曾作过一次关于公众对艾滋病知识的调查。因此,1991年11月,当洛杉矶湖人队的篮球明星“魔术师”约翰逊宣布他HIV测试呈阳性时,他们有充分的准备展开紧随其后的一项调查。万塔和埃利奥特(1995)认为,约翰逊声明后有3个因素会起作用:人们高度利用艾滋病影响个人的信息、媒介对约翰逊声明的广泛宣传和著名体育明星发布声明这件事本身具有的戏剧性。基于这3个因素,他们预计,在高文化程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公众之间,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沟将缩小而非扩大。他们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紧接着约翰逊的声明之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从该事件中获得的艾滋病知识不相上下。实际上,低文化层次的人对艾滋病知识的增长幅度更大,这也表明低文化层次的人赶了上去。
这些研究及其他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知识沟会扩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知识沟则会缩小。在消除知识沟方面,电视有其独到的作用。电视即使不能完全消除知识沟,至少也能抑制知识沟的扩大。
在有些社区,有线电视的一个用途就是直播市政府会议及其他活动。这一做法的宗旨就是让政府活动更加公开、透明。这些实践表明,电视直播为市民参政提供了一个新渠道。在堪萨斯的威奇托市,有人对收看市政府会议的观众作过一次调查,试图弄明白都是些什么人收看,知识沟是否会扩大(Sharp,1984)。研究者发现,低文化、低收入、少数民族的人和境遇好的人一样喜欢看该节目。换言之,知识沟没有扩大。夏普(Sharp)发现,这类电视节目的观众往往是那些与该社区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人,而这类人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层次和高社会经济地位层次中都有。与一个社区有利害关系可以从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在该社区长期生活、录属于该社区的组织,以及能够举出该社区的某个问题。于是,夏普的研究指出,个人动机是寻求信息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当寻求信息的动机非常强烈的时候,知识沟会缩小而非扩大。
知识沟假说的普遍性在知识沟假说刚刚提出的时候,有些研究人员就建议,有必要对这一假说重新表述,以便使其涵盖范围更为广泛。罗杰斯(1976)认为,这种差距同样存在于人的态度及外在行为上,而不仅仅体现在知识水平上。他还进一步提出,知识沟不单是大众媒介的力量所致,也应包括人际传播的效果,以及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效果。最后,他还认为,知识沟并不仅仅出现在两种接收群体之中(比方说,社会经济地位高和低的人),社会经济地位及其相关变量不是造成知识沟的唯一因素。吉诺瓦和格林伯格(Genova&Greenber9,1981)发现,导致知识沟最主要的因素还不是社会经济地位及教育,而是受众基于利益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他们集中研究了两种兴趣——首先是自我兴趣,指新闻信息对于个人来说在感觉上的有用性;其次是社会兴趣,指新闻信息对于个人应对社会环境和人际网络来说在感觉上的有用性。他们做了一项固定样本研究,考察受众对两个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一件是正在进行的全国足球联赛罢赛事件,另一件是尼克松弹劾案的进展情况。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是文化程度,而是两种兴趣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受试者了解程度的高低。而且,在这两种兴趣中,社会利益与知识获得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研究人员因此得出结论:“与最初的知识沟假说相比,这是一个更为乐观的假说,它告诉我们,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可以另辟蹊径”(P.504)。
知识沟与新技术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此,传播革命或信息爆炸一类的词汇人们已耳熟能详。一些正在开发当中的或业已问世的新科技产品包括录像机、录像带、有线电视、网上报纸、通过家用电脑获得的计算机信息服务、互联网、万维网和只读光盘。其中许多科技产品功用非凡,用户可以凭借它更好地控制传播过程和接收内容。
从理论上讲,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惠及所有人。正如帕克和邓恩所言(Parker and Dunn,1972):信息业独一无二的最大潜力可能就在于,它可以将教育成本降低到某种程度,在这种程度上,我们的社会为所有成员终生提供公开且平等的学习机会(P.1392)。
然而,在实践当中,这些新技术对公众的信息拥有水平,尤其是不同层次公众的信息拥有水平会有怎样的影响,则还不甚明了。大多数新科技产品都很昂贵。正是由于费用的缘故,较为富裕的人就比不太富裕的人有更多的机会从新技术中获益。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致使传播技术革命产生不幸的后果,使知识沟进一步扩大(Lepper,1985)。正如帕克和邓恩(1972)进一步指出的那样:如果这类信息不能为全社会普遍享用的话,那么原来的信息富裕户可能会获益良多,信息贫困户则会雪上加霜。而知识沟的扩大将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因素的增加(P.1396)。
第17章讨论了关于传播新技术影响知识沟的调查。
知识沟研究的新进展潘和麦克劳德(Pan&J.M.MeLeod,1991)曾呼吁进一步深化知识沟的理论研究。他们认为,现有的知识沟研究已到达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微观层次或个体层次,研究的是个人怎样获取知识;另一种是宏观层次或社会层次,研究的是信息控制及其与社群结构、权力等级的关系。他们主张系统地建立个人层次和社会层次上各变量之间的联系,以拓展知识沟理论。举例来说,在社会层次的研究表明,社群矛盾会约束编辑选用有争议议题的新闻报道。然而,通过考察编辑个人的认知过程,包括已经内化的职业准则和价值观念,对该议题的研究完全可以进一步拓展。
最近的研究试图厘清这样一对关系,即经常被引述的导致知识沟的原因(尤其是教育、社会经济地位及兴趣或动机)与知识进步之间的关系。包括吉诺瓦和格林伯格(1981)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获得某类信息,兴趣(一个近似于动机的概念)比教育的作用更大。但其他的研究并未发现,怀有某种动机的人们获得的知识增加了。比如,格里芬(1990)在一项有关能源信息的研究中发现,不太富裕、年纪较大、生活在旧式家庭中的人们对能源议题显得孤陋寡闻,但这类人其实是很应该有动机了解能源消费方面信息的人。同样,在一项有关饮食与癌症关系的研究中,威斯瓦那斯、卡恩、芬尼根、赫托哥和波特(Viswanath,Kahn,Finnegan,Hert09,and Potter,1993)也未能证实动机比教育程度更能使一个人获得某方面的信息;倒是动机、教育及其他因素相辅相成,才共同影响着人们的知识水平。
知识沟可能正在扩大,而非缩小。从l97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美国的财富分配更加不平衡(Gazian0,1997),知识沟的大小跟收入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要更加完整地理解知识沟,我们需要更多地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介宣传对知识的影响。盖兹阿诺(Gazian0,1997))在考察了近百项知识沟研究之后发现,大多数研究都开展于同一时间点上。她发现,很少有研究记载了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变化。
对知识沟假说的批评德温(Brenda Dervin,1980)曾对知识沟假说提出批评,说该假说完全是建立在传统的信源一信息一信宿传播范式上的。她认为该范式在美国的传播学研究中非常流行,但它掩盖了一些特定的假设。这种观点基本是强调实现信源的目标,并且按此目的想方设法操纵受众。德温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将导致“指责爱害者”(blamin9—the—victim)综合症。她建议,传播宣传活动(和传播研究)应当更多地基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她因此呼唤为使用者建构的信息及由使用者界定的信息。这一思路强调使用者寻求意义的需求,并试图确定人们正在寻找解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人们在特定情境中(如因健康问题需咨询医生时)需要解答的问题。
伊瓦特(Evatt,1998)认为,从事知识沟研究的学者应该确信他们正在调查测验的信息是有用的,并且跟针对的受众有关系。被测验的受众可能不会处理诸如人造卫星的名称等具体的事实知识,但是他们可能拥有概念知识,这些概念知识可以使他们表现出合格公民的行为。伊瓦特建议研究者在测量公共知识时使用更多开放式问题。
填补知识沟有志于缩小知识沟的传播者可以采取多种办法。威斯瓦那斯及其同事(1993)提出,让人们融入各种团体的策略可能有助于克服知识沟。另外一种管用的办法是,先明确一次特定传播活动的多个目标受众,然后再巧妙设计送往各个受众的消息。比如说,弗兰肯伯格和萨代尔(Frankenberger and Sukhdial,1994)介绍说,可以根据不同种族和风险几率等因素,将有关艾滋病的一次传播活动的青少年受众分成不同的组,并为各个组选用适合该组情况的消息和媒介。麦克劳德和波斯(D.M.McLeod&Perse,1994)认为,致力于缩小知识沟的记者应该突出他们所提供信息的用处。赞鲍尔和费洛(Zandpour&Fellow,1992)则指出,仅仅一种方法,即同时使用西班牙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来表述重要信息,有时就有助于缩小知识沟。
结论
最初的知识沟假说认为,当大众媒介向社会体系传播的信息不断增加的时候,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通常能更快地获知这些信息。不过,自假说提出以来,知识沟假说已在各个方面得到改进和拓展。首先,信息有时会扩大知识沟,而有时则可缩小知识沟,这点已毋庸置疑。多项研究都已证实,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兴趣或动机。假如有足够的兴趣,而且,尤其是这种兴趣能在群体中均衡分配的话,那么信息就有助于缩小知识沟。其次,因传播而出现的知识沟不纯粹是知识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可能涉及态度和行为。鉴于此,有位学者(罗杰斯,l976)倡议,将这种现象重新定义为传播效果沟(effects gap),而不是知识沟。最后,这种差距并不局限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之间(通常根据受教育水平来测量)。在对政治兴趣盎然的人与兴趣索然的人之间,年长者与年幼者之间,同样存在显著的差距。
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媒介可以缩小知识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媒介扩大知识沟的情形置之不理。有关缩小知识沟的多项研究表明,寻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但一个人仅有寻求知识的动机显然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有接触信息的机会。由于电视已广泛普及,因此它可以用作铲除知识沟的工具。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经常收看《芝麻街》的观众之间,知识沟得以成功地缩小。我们注意到,在这些观众身上,各种作用因素的融汇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因素包括接触信息的机会和获取信息的动机。
如果接触媒介是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关于知识沟仍有很多的事情有待关注。有些媒介要比另一些媒介更容易接触到。在许多城市,要想得到全方位的有线电视服务,一年就得花费数百美元。获得电脑信息服务的电脑装备也不便宜,而且电脑信息服务本身的费用也不低廉。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必要采取措施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衡地获得信息。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知识沟的日益扩大。而且,知识沟研究表明,在复杂议题,如能源议题上,富裕者可能会从一种媒介(报纸)获知信息,而不富裕的人可能会从另一种媒介(电视广告)获得信息。这一发现提醒信息活动的策划人员研究受众的必要性,而且,若要影响不同的受众就宜选择不同的媒介。最后,正如德温(1980)提醒我们的,信息活动的出发点大概应是信息潜在使用者的需求。
【关键词】
效果沟(effects gap):出自罗杰斯(Rogers,1976),这种观点认为,差距不仅发生在信息方面,而且发生在态度和行为方面。
同质性社区(homogeneous communities):几乎所有人共用几种传播来源的社区。知识沟假说(knowledge—gap hypothesis):出自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Tichenor,Donohue,and Olien,1970),认为“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多元化社区(pluralistic communities):人口多样、信源众多的社区。自我兴趣(self—interest):吉诺瓦和格林伯格(Genova and Greenber9,1981)将此概念应用于知识沟,指新闻信息对于个人来说在感觉上的有用性。
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吉诺瓦和格林伯格(Genova and Greenber9,1981)将此概念应用于知识沟,指新闻信息对影响个人的社会环境和人际网络来说在感觉上的有用性。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一种基于收入、受教育水平和职业上的概念。
【讨论题】
1.什么是知识沟假说?有哪些理由使我们认为它可能是真的呢? 2.穷人有哪些信息需求? 3.在哪些问题上可以用电视去缩小知识沟? 4.电脑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可能有助于克服知识沟吗?为什么可能?为什么不可能? 5.影响一个人从大众媒介上获取信息的最重要因素有哪些? 6.动机和兴趣的概念如何与知识沟相联系? 7.其他学者对知识沟假说作出了哪些批评? 8.专业传播者可以采取哪些步骤去缩小知识沟?
第二篇: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创世说(神创论)和新创世说:创世说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人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创世说这一学说。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创世说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自然发生说(自生论):认为生命可以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草生萤,腐肉生蛆、白石化羊等。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3.生物发生说(生源论):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的来源。
4.宇宙发生说(字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5.化学进化说(新自生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宇宙进化过程进行的。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时间,是整个宇宙演化的一部分。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和实验证明,这一学说为多数科学家接受,但仍需要深入进行研究。
第三篇:微博时代的知识沟
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微博时代的知识沟》
√
□ □ □ □ 夜大学 函授 脱产 高自考
学号(准考证号): 030210200784 姓 名 :
专 业: 广告学 年级(高自考不填): 学 院:
完成日期: 2011年10月15日 指导教师:
《微博时代的知识沟》
——微博加大了知识沟还是缩小了?
摘要:知识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因素之一,各领域专家也在不断的研究如何缩微博时代的知识沟
小知识沟,造福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新媒介被誉为“民主化”的产品,人们期望它能缩小知识鸿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微博作为一个热门的新媒介,它不同的特性对知识沟造成不同的影响。要缩小知识沟,还是要通过教育来增强人们对知识的接受力。
关键字:微博,知识沟,接受力
“ Knowledge gap” micro-blog Era
--micro-blog increased the knowledge channel or narrow?
(College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knowledge gap is caused by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 one of the factors, experts in various fields are constantly studying how to narrow the knowledge gap, benefit people's life.The Internet new media is known as the“ democratization” product, it is expected to bridging the knowledge gap, but tend to get the opposite of what one wants.Micro-blog as a hot new media, i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knowledge gap resulted in different effects.To narrow the knowledge gap, or by education to enhance people's acceptance.Keywords: micro-blog, knowledge gap, acceptance
目录
一、微博现状………………………………………………………………………....3
(一)微博起源…………………………………………………………….........3
(二)微博发展…………………………………………………………….........3
二、知识沟假说………………………………………………………………….........4 1 微博时代的知识沟
(一)产生背景…………………………………………………………….........4
(二)理论研究…………………………………………………………….........4
(三)研究原因…………………………………………………………….........5
三、微博时代知识沟特点
(一)在接受力方面,微博缩小了知识沟………...………………..…...........5
(二)在个人对接受力的加速方面,微博扩大了知识沟……………............7
(三)在朋友对接受力的加速方面,微博扩大了知识沟……………............8
(四)在环境对接受力加速方面,微博扩大了知识沟…………….…...........9
(五)在媒介对接受力的加速方面,微博缩小了知识沟……………...…....10
四、结论……………………………………………………………...........................11 参考文献……………………………………………………………..........................1
2一、微博现状
(一)微博起源
微博起源于国外网站TWITTER,原本只是为了解决公司成员低下的创造力,而开发的使用手机短信,与小组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其发展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互联网趋势研究先锋谢尔·以色列甚至称:“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 微博时代的知识沟
----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①
(二)微博发展
2007年,校内网创始人王兴创建了“饭否”,开国内微博先河。于此同时,叽歪网、嘀咕网、做啥网、滔滔网等一系列微博网站也纷纷成立。其中饭否网定义为像唠嗑一样亲切、自然的互通信息;叽歪网偏向于通信功能,它可以与QQ、MSN、飞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互联互通;嘀咕网定位更加娱乐化,较为注重媒体的宣传; 做啥网吸引了一大批中国的宗教用户„„令人遗憾的是,2009年,饭否、叽歪等第一批中文微博服务网站停止了服务。但在各大门户的推动下,新一轮的微博大战又吹响号角。
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率先内测。2010年3月5日,腾讯微博正式对用户开放。2010年3月30日,网易推出微博服务。2010年4月7日,搜狐微博上线。除各大门户之外,天涯社区、人民网、凤凰网等各大网站也纷纷推出各自微博产品。其中新浪微博借助其强大的资本经验和名人攻势,一路领跑。而腾讯则借助其强大的QQ用户群,加速追赶。
CNNIC近日发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微博用户规模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1.95亿,半年内增长了超过两倍,增长率为208.9%。网民使用率从13.8%迅速提升至40.2%,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②
目前,新浪和腾讯的微博注册用户均突破了2亿,在国内群雄逐鹿的市场下,确立了数一数二的地位。而我国网民的数量据6月报告为4.85亿,微博的蓬勃发展可见一斑,按照这么高速的增长,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国网民一起织围脖也不是没有可能。③
二、知识沟假说
①② 谢尔·以色列:《微博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北京。
乐天:《中国网民规模达4.85亿 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36%》,见腾讯科技讯,2011年7月19日。③ 叶丹、戴远程:《微博大爆发》,南方日报,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11.《2010微博与社区调查数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站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语言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语言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李 杰
(淮南三中,232007)
摘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能对输入材料很好的选择、进行有效的输入,造成许多学生听不懂或读不懂,或因为太容易不感兴趣。Krashen教授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虽然有争议之处,但对英语教学更有许多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语言输入,英语教学,积极意义
新课程改革《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教师们这方面的意识也有所增强,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本人通过观察发现,不少老师在进行听力和阅读教学时,选择的材料或者过难,或者过易,造成学生对很多内容听不懂或读不懂,或者不感兴趣。这些均涉及到对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的输入问题,输入不当,便会成为一种无效输入,也就谈不上语言的运用,无法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教授提出“语言输入假说”之后,引起不少的争议,赞成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实事求是而言,该理论确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但更有积极性的一面,我们不该盯着不完善的地方不放,而忽视其对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语言输入假说”的含义
Krashen关于二语习得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习得语言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所谓“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是指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它对语言习得不具有意义。同样,如果语言材料太难,大大超过了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它对语言习得也不具有意义。Krashen把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 把语言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定义为“i+1”, 指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属于i+1 的水平, 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Krashen指出,理想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趣味性与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
二、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我们应该辨证认识“语言输入假说”,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该理论的积极意义具有以下一些启发。
1、运用英语组织教学。
我国绝大多数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接触、学习英语的, 教师是他们吸收英语的主要信息源之一。用英语组织教学, 有利于创设英语学习气氛和真实的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反应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吸收英语的机会。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的态度,也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得学生会尽可能地去模仿老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意识。同时教师应注意语音清晰准确,少用生僻词汇,多用学生熟悉的常用词,多用规范语言,少用俚语等。语速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多用简单句等短句,少用复合句。
2、加大语言输入的量。
不可否认, 外语学习需要输入, 否则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大量输入对学习的好处。在我国, 英语学习者既没有自然习得语言的条件,也缺乏自然使用外语的环境,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增加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即增加语言输入的量,加强听读教学,做到精、泛结合, 扩大知识面, 增加词汇量。并指导学生把名句、名段摘录收集下来,背诵记住,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
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地听读练习,如《新概念英语》第2、3 册,一些学习磁带、光碟如洪恩英语、走遍美国等。尝试收听VOA、BBC,收看中央电视台的English News,看原版电影等。指导学生阅读简易英语读物,选读《新概念英语》、《妙文短篇》以及各种适合中学生读的期刊报纸,如21st century、上海学生英文报、英语周报等。
3、注重语言输入的质量。
首先应提供给学生难易适中的听力和阅读材料,考虑到生词量、句子结构、段落间的关系、语篇内容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学时应注意观察学生反应, 根据反馈信息, 随时调整教学速度、内容和方式,尽可能使输
出的信息接近于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i+1水平。至于什么样的材料才叫“1”,我们不应该钻牛角尖般地去争论,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输入量,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了解自己学生大概水平的能力。其次要考虑选择的语言材料要有趣味性,贴近学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尽可能地真实、自然, 有交际意义,少一些机械操练,以利于把课堂创设为一种模拟的英语语言社会。选择的材料还应有多样性, 应让学生接触各种题材(天文、地理、社会、自然、医学等)和体裁(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新闻、广告、图表等)的语言材料。再者就是指导听读技巧, 培养学生通过关键字词预测大意,猜测生词,利用语音语调推测言外之意等能力,同时了解并适应本族语说话者语音的“同化”、“爆破”、“连读”等现象,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善于寻找主题句,迅速搜索信息,分析句子结构,运用多种方法猜测词义等阅读能力,指导扫读、查读等阅读方法与技巧。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素养,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幽默感,以优秀的人格素养征服学生,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喜欢,从而促使学生喜欢老师所教的英语这们课。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活动,如对话,角色扮演,讨论,复述等形式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选用具有趣味性和与学生相关的材料;合理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鼓励学生,对于他们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等每取得一点进步以及日常行为方面好的表现都及时予以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努力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语言输入氛围,使学生自然的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情景中去,不知不觉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自己首先应增强“语言输入”的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熟悉他们的语言水平,心理状态等以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同时重视课外语言环境的创设,如开设英语广播、举办英语演讲、英语晚会、英语之角等。当然,我们也要看到Krashen理论的不足之处,教学中还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做好因材施教和辅导;同时不能忽视英语的输出,以强化对输入的反馈验证和理解巩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被
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等等。
Krashen教授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长处,避开其不足,输入什么, 如何输入,一定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考虑,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方守江.论外语语言的有效输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刘 淳.批判性地接受和运用“可理解性输入假说”[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刘 宁.英语教学中加大学生语言输入的具体措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3第4期
[5]赵昌汉.语言输入假设对语言学习的实践意义[J],太原科技,2005年第3期
第五篇:“冰箱妈妈”,一个荒唐的自闭症假说
“冰箱妈妈”,一个荒唐的自闭症假说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健康君说相信这几天不少人看到了《一个自闭症孩子在训练机构的死亡》这篇文章。事实上,有关自闭症的研究道路一直非常曲折,各路“假说”“理论”充斥期间,很多家庭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今天我们邀请《小丫丫自闭症项目》发起人为大家介绍自闭症发展史上非常著名的荒唐假说——“冰箱妈妈”。“冰箱妈妈”理论认为,自闭症是由于妈妈的冷漠造成的。这个理论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影响着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造成对儿童干预方法上的认识偏差。
虽然这个理论已经被摒弃了40多年,今天却依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反复提及。我们在此揭示这个理论的提出、推广和被颠覆的历史过程,就是希望能够澄清公众的认识,还妈妈们一个公道,避免错误的干预方法。
作者简介美国小丫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目前在美国某生物公司做产品开发研究。基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公益组织《小丫丫自闭症项目》发起人。社会背景上世纪初期,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派——精神分析法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人种主义思潮也影响广泛。那时人们认为人类的许多心理和精神问题都来自于童年的心理创伤,所以很容易把这些问题都归结为父母特别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母亲身上。这些“问题”家庭没有生育的权利,也没有养育孩子的权利,这样就能达到优化人种的目的。据记载,仅仅在1933年,美国的佛吉尼亚州就有1333个家庭被禁止生育,而在加利佛尼亚州则高达8504。那些被医生诊断为不正常的孩子,命运就更加凄惨,他们都被从父母身边带走,进入有所谓“专业优良人士”看护的封闭机构里。由于许许多多未知的原因,这些从小被送入这种机构的孩子很多再也没有回到社会,他们的结局不得而知。第一个“自闭症”孩子世界上第一个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Donald Triplett,出生于美国南部密西西比州,一个叫Forest的小镇,正是上文所介绍的社会环境。
刚出生的时候,Donald的父母并没发现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但是慢慢地,他们发现这个孩子从不拿正眼看人,也不与父母亲近,更多的时候,他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他的注意力更多的在物体上。在他的世界里,一个英语单词“YES”永远代表着他想被爸爸高举起来。然而,有时候,他们又觉得孩子非常聪明,总是在思考。
因此,他被悄悄地送到一个专门收养“不正常人”的封闭机构,成为那个机构里年龄最小的孩子。呆了近一年之后,Triplett夫妇发现孩子并没有任何的进步。
今天想来,真的应该敬佩Donald的父母。虽然觉得孩子有点不正常,但是他们忍受世俗的屈辱,冲破压力,将孩子接出来。夫妻两遍访名医,1938年,Donald 5岁的时候,在美国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找到了LeoKanner教授。
Leo Kanner 教授(1894-1981)
Kanner教授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精神病学专家,在朋友的劝说下,于1924年来到美国,成为北达克拉州立医院的医生。短短4年时间,他在精神病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引起大名鼎鼎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注意,被邀请去组建该校儿童医院的精神科学系。1935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英语写作的儿童精神病学专著。
作为儿童精神病的专家,经过两次5个星期的近距离观察,Kanner教授却无法将Donald归入任何的精神病学的范畴。他感到这个孩子唯一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能力与其他人发生任何联系。之后的整整四年,Donald的父母数次带孩子北上,Kanner教授也几次南下。双方还以几乎每月一封书信的形式,不断交换Donald的情况与对Donald症状的想法。
经过四年的艰辛思考,Kanner医生于1943年发表了题为《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的论文。在论文中,Kanner教授提出了自闭症的概念,同时指出:
“ · 自闭症患者从出生起就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人的存在没有反应,对父母至亲缺少亲昵依恋。
· 自闭症本来就存在,他自己并没有发现自闭症,只是将其报道了出来。· 他无法将自闭症归纳到任何精神病学的范畴。Kanner 教授的这一发现,纠正了人们对这一类孩子的认识,也为这些孩子的教育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然而,在Kanner教授发表论文之后的六年中,一直到1949年,他的这一发现仅仅在医学圈中有少量的人提及,并没有在社会公众中引起任何的重视。虽然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人数在增多,而给予诊断的医生却只有他自己。
风靡一时的B博士与此同时,另外一位来自奥地利的被称为B博士的Bruno Bettelheim却因此名声鹊起。
B博士自称为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习了当时流行的精神分析学。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在当时可是很牛很牛的,弗洛伊德就是那里毕业的。
同时,因为是犹太人,他曾经在纳粹集中营被关押了11个月,出来后移民来到了美国。在他看来,纳粹集中营看守们的冷酷无情,造就了被关押者的不同性格和命运。有的最终走不出来,有的如B博士自己出来了,并且在美国取得成功。以此为背景,他于1943年在《异常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了一篇文章:《极端条件下的个体与群体行为》。这使得他一下子成为人们眼中的教育专家,精神分析专家,被芝加哥大学聘为Sonia Shankman培训学校的校长。B博士成为1968年时周刊封面人物(1903-1990)
这个时候,他读到了Kanner 教授几个月前发表的关于自闭症的文章,于是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自闭症。当时的美国,远离欧洲大陆,没有多少人知道纳粹集中营什么样子,当然也没有什么人知道自闭症是怎么回事。
而B博士却将二者联系了起来。在他看来,纳粹分子的冷漠,造成被关押者的一些症状与自闭症症状相似,与此类比,自闭症儿童的妈妈们就像冷酷的纳粹分子一样,造成了孩子们的自闭症。而他本人的集中营和维也纳大学的背景,使得他的Sonia Shankman培训学校成为一所专业的治疗自闭症患者的学校。
B博士由此成为了自闭症领域的大牛,成了各个报纸杂志的风云人物,甚至被评为当时最为杰出的心理学家。他自己也不断在各个报纸杂志写专栏,成为畅销作家。
1967年他发表了惊世骇俗的《空洞的城堡》,书中他使用大量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相关的晦涩难懂的词汇,论证了冷漠的妈妈造成自闭症的假设。
同时,他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去干预他培训学校的孩子们。比如孩子打人了,他就鼓励说,打得好,可以发泄出孩子内心的恐惧,不满等等,从而走出自闭症。有的孩子不想穿衣服,他认为这是孩子想表露自己。他宣称机构里孩子的康复率达到43%,而他的康复标准是,“我说孩子康复了,就康复了”。
B博士也真是聪明绝顶,生财有道。自己不是专业人士,却带着专家的头衔,以歪理邪说蛊惑人心,从而让自己成为畅销书作家,成为报刊杂志的特邀作者。反过来,成为了畅销书作家,成为了报刊杂志的特邀作者,就更加能够传播他的歪理邪说蛊惑人心。
Kanner教授和“冰箱妈妈”理论然而,这个时候,Kanner教授在干什么呢?
自从1943年发表了那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报道了自闭症,到1949年的6年之间,他都一直默默无闻。他对自闭症的发现在公众中没有引起任何的反响,也没有任何的媒体采访过他,报纸杂志也不会邀请他写相关的文章。他在自闭症的世界里似乎被遗忘了。在与他尊敬的一位纽约精神病学家,Louise Despert的交流中,Kanner教授道出了自己的苦闷,得到的回信是“你将自闭症称作‘以生俱来’,这与主流精神分析思想背道而驰”。
1949年,Kanner教授发表了他关于自闭症的第三篇文章,创造了 “冰箱妈妈” 这个词。我们无法揣测Kanner医生为什么在6年之后迎合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将自闭症转而划作精神病的一个分支,从而将其成因归结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冷漠。他同时也将自己一直欣赏和赞扬的Donald Triplett的妈妈,描述成冷漠无情的妈妈。这个符合潮流的改变,让他从此名声大起,奠定了他在那个时代自闭症领域的大牛地位。尽管他已经注意到,这些孩子的表现有其他内在的原因,并且20年后,在不同的场合,他多次强调“冰箱妈妈”的假设不是他的本意,也否定他自己提出了“冰箱妈妈”这个理论,甚至主动将自己发表的文章从杂志上撤了下来,然而错误已经造成并被人利用了。
“冰箱妈妈”理论的恶果由于B博士等人的大力推广,伟大的人权至上的山姆大叔,将许许多多的孩子,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强行带走,送到指定的机构去康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们,从此背上了一个“冰箱妈妈”的耻辱道德标签,还同时忍受着挚爱的孩子被强行从自己的身边带走的痛苦。
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Gigi Jordan, 一位严重自闭症患者的妈妈,因为儿子爬到16层大楼的窗外呆了三个小时而被错误地指控谋害亲子。其荒谬的理由就是,“冰箱妈妈”,本质上就是不关心她的孩子。纽约Willowbrook州立学校 “冰箱妈妈”理论的颠覆谣言虽然止于智者,然而,这个过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这么一位青年,他跟随父母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定居于加州圣地亚哥,第一个站出来挑战不可一世的B博士,这位青年就是当时刚刚暂露头角的实验心理学博士Bernard Rimland。
Rimland博士年轻有为,在美国的军队里做心理咨询师。28岁的时候,他有了一位漂亮的宝宝。然而,孩子两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自闭症。Rimland博士非常善于研究,研究的结果是发现人们将自闭症归结于“冰箱妈妈”,他怒了,他真的勃然大怒了。他和妻子从幼儿园时期就相互认识。他清楚的知道妻子是多么的温柔善良,爱心满满。他也看到自己的妻子是如何小心地呵护自己的宝宝,这怎么可能是个冷漠的妈妈呢?
于是,Rimland博士开始对自闭症进行生物学研究。他利用各种机会,收集自闭症患者的生物学证据。一方面帮助自己的孩子康复,一方面证明自己的太太不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冰箱妈妈”。在Kanner教授的亲自鼓励下,他于1964年,发表了由Kanner教授作序的书:《婴儿自闭症:其症状和对行为神经理论的影响》。书中大胆地颠覆了当时流行的理论,为改变公众对自闭症的看法,铺平了道路。Rimland博士(1928-2006)
然而,即使有Kanner 教授作序,小荷才露尖尖角的Rimland怎么可能挑战著名教授,畅销作家B博士的权威? 广大自闭症儿童的妈妈们,一方面背负着沉重的道德十字架,忍受着左邻右舍的白眼,一方面忍受着失去孩子的痛苦。迄今为止,我们没有找到任何资料记载有多少妈妈忍受不了这种痛苦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在许许多多记载那段故事的书里,都反复提到许多妈妈过早地离开了。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以RuthC.Sullivan为代表的一群新泽西家长终于在几年后,像发现九阴真经一样,发现了Rimland博士的书。“苍天啊”,他们呼喊着,终于有一位专业人士为我们说话了。很快,妈妈们将自己的男神,迎接到了新泽西,酝酿成立美国自闭症协会,以图对抗以B博士为代表的“冰箱妈妈”理论。
Ruth C.Sullivan妈妈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她会学习,会思考,她的理论很简单,她有7个孩子,其中的老四是自闭症,如果自己是冰箱,为什么单单 “冻住” 了其中的一个孩子,其他的孩子都不是自闭症? 她后来成了美国自闭症协会的第二任会长。
当然,堡垒必须从内部才更容易被攻破。首先是大名鼎鼎的Eric Schopler教授, 就是后来发展出结构化教学(TEEACH)的大牛教授。在他还是小牛的时候,他曾经参观了B博士那座被重重围住不让外人参观的培训学校。据说,室内布置倒也十分的温暖,以此对抗冰箱那种冷漠的感觉。但是,不让父母观看干预的过程,让Schopler教授非常不理解。再看看那些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干预方法,小孩子不但没有进步,反倒发展出许多的问题行为。所谓“43%的康复率”也是空谈。结构化教学是非常鼓励家长参与的,Schopler教授的干预室都装上了那种单向玻璃,以便于家长观察和学习。妈妈们后来亲切地称Schopler教授为她们的“保护神”。Eric Schopler教授(1927-2006)
与此同时,作家和编辑,Richard Pollak也采取了行动。Pollak是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哥哥,他目睹自己的弟弟在B博士的机构里进行着毫无意义的训练,看着每日以泪洗面,忍受着屈辱的妈妈,他决定调查一下这位权威教授。
经过几年的努力,Pollak 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B博士,这位奥地利出生的家伙,是弗洛伊德的信徒。通过结婚来到美国,拿到绿卡后,马上与妻子离婚(据说B博士前后结婚5次)。他声称自己是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而实际上,压根不是心理学博士,而是艺术史学博士,仅仅是在大学里选修过几门心理学的入门课程。当然,四五十年前,要查到B博士的文凭造假,不像今天,google或者百度一下就可能搞定。
Pollak还发现,B博士的机构与世隔绝,要经过7道关锁,才能进入。他惯用的伎俩就是,虐待孩子,恐吓家长,并且推广毫无依据的“冰箱妈妈”理论,而他机构里孩子的康复率数据都是造假而来。
1997年,Pollak 发表了他的传记作品,《B博士的来历》。可惜,B博士早在1990年就带着他的满身荣誉和财富去了天堂或者地狱,而逃过了应有的惩罚。Richard Pollak(1934-)
后记尽管臭名昭著的“冰箱妈妈”理论已经被大多数人所唾弃,然而它依然阴魂不散。据说,现在世界上还有两个国家依然有人相信这个没有任何根据的理论,一个是法国,一个是中国。时不时总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跳出来指责我们这些本已经筋疲力尽的妈妈们(也包括爸爸们),指责、谩骂、诅咒我们这些无可奈何的家长是一座座大冰箱。哪怕我们对自闭症孩子的付出是普通家长的两倍,三倍,甚至更高。然而,许许多多的科研数据都已经证明,自闭症是一个生理问题。在基因、蛋白层面的科学研究都取得了许多的进步,其中的瑞特综合症和脆性综合症的单个基因变异也已经找到。尊重科学,尊重事实,才有利于社会公众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对自闭症患者采取正确的干预教育方法。
痛定思痛,回过头来,即使抛去所有的生物学数据,“冰箱妈妈”假设的荒谬性也是有目共睹的。正如Kanner 教授后来认识到的,不是因为“冰箱妈妈”才有了自闭症的孩子,而是因为孩子得了自闭症,所以和妈妈缺少亲近感,表现出相互之间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