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竖蛋教案
春分竖蛋教案1
教学目的:
让幼儿知道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了解关于春分的诗词和春分的相关知识。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二、了解春分的由来
春分的由来
春分,是24节气中第四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以古代春分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三、了解春分趣事
春分趣话
每年在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了解春分汉字的由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四、诗词欣赏
《村居》、《渭城曲》、《春夜洛城闻笛》、《 踏莎行》、《清平乐春晚》、《蝶恋花》
五、活动小结,布置作业。
春分竖蛋教案2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分的气候特征和一些民问习俗。
2. 尝试用美工材料制作驴打滚儿, 体验手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小吃驴打滚儿;
橡皮泥或纸黏土;
幼儿画册《芮卡国学二(上)》;
小鹿芮卡儿童国学教育动漫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师: 请小朋友看一看,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
师: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什么节气开始种树、耕地施肥吗?
2、看书,了解春分的习俗。
①教师介绍春分的气候特征。
师: 小朋友,你知道吗? 到了春分, 天气就慢慢变暖了。在春分这天, 白天和夜晚一样长。过了春分白天会越来越长。
②了解古时候春分有祭日的习俗。
古时候,皇帝在春分这一天会举行祭日的'仪式,这项仪式起源于华夏先民对日神的崇拜。
③知道春分时民间的习俗。
师: 在民间, 春分到了, 人们就开始种树、耕地施肥, 人们还有春分时挖春菜(野苋菜)、吃春饼的习俗。
3、制作驴打滚儿。
师: 在春分这一天, 有的地方的人会选择一些蔬菜做春卷吃, 在老北京呢,春分这天要吃驴打滚儿,现在我们就来尝一尝驴打滚吧!(教师请幼儿品尝驴打滚,不要多吃)
师: 小朋友们吃完了, 我们就一起来制作驴打滚儿吧。(教师带领幼儿用橡皮泥或纸粘土合作制作驴打滚)
教学延伸
幼儿园或家长多给幼儿准备一些春分的食物, 提供给幼儿品尝。
春分竖蛋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春分有关的习俗,感受春分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春分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手段: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春分习俗。有关春分习俗的图片,各种与春分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春分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前置学习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师介绍春分的由来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所不同的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4个。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1.春分节气习俗:吃春菜
岭南风俗
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2.春分节气习俗: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3.春分节气习俗: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竖蛋教案4
活动一:竖蛋大比拼
“春分到,蛋儿俏”,自古民间就有春分竖蛋的习俗。春分这一天最好玩的莫过于“竖鸡蛋”: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竖起来。
为什么要在春分这一天竖鸡蛋呢?
据说,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其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最后,春暖大地,万物生长,“立蛋”除有立住鸡蛋的本意,亦有“马上”、“添丁”之意,意味着人们祈祷人丁兴旺,代代传承之意。
活动二:打扮蛋宝宝
“竖蛋”游戏后,可以教孩子为蛋宝宝穿上新衣服啦!
用彩色画笔在鸡蛋上画出的美丽的图案,寄托着孩子们心中对美好春天的希望。
活动三:护蛋行动
蛋宝宝穿上新衣服之后,小朋友们就好守护好这个鸡蛋。全天内鸡蛋不离身,孩子们必须时时刻刻把鸡蛋携带在身边,尽心尽力地保护这个鸡蛋,不让它破损。
护蛋行动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贴心呵护和辛勤付出。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恩父母,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
活动四:制作风筝
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表达对新春的祈盼。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风筝,制作完成后可以挑个好的天气去空旷的户外放风筝。
活动五:节气儿歌
古人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事耕作,运用很多的方式记忆和传播二十四节气,童谣儿歌就是其中方便又具有很大传播力的一种方式。
到了春分忙备耕,马拉大车去送粪,果农剪枝勤浇水,家家户户无闲人。
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幼儿园老师可以“春分”节气为契机,帮助孩子们了解春分习俗,体验时令节气的趣味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竖蛋作文10篇
竖蛋作文(一):
”春分,蛋儿俏”,春分这天,大家都要玩一个趣味的游戏——竖鸡蛋,听说谁能把鸡蛋竖起来,谁今年就会有好运相伴。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这个游戏。
首先,我疾步如飞地跑向厨房,从装鸡蛋的盒子里精挑细选了一个头尖屁股圆的鸡蛋。因为我从不倒翁的形状上得到了启发,像这样的鸡蛋应当更容易竖起来。然后,我把它洗干净,细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竖鸡蛋的游戏正式开始。
我双手轻轻地拿起鸡蛋,胸有成竹地把它竖着放在桌子上,然后慢慢地松开双手,但它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竖在桌子上,而是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在桌子上滚来滚去,这时,我怀疑是我竖鸡蛋时手的力度掌握得不太好的缘故,便又反复试着用一只手,两根手指,一根手指,向前后左右分别倾斜,不停地尝试。半个小时过去了,可是顽皮的鸡蛋还是不听从我的指挥乖乖站在桌子上。这时,我心急如焚,恨不得拥有孙悟空的“定身术”。
正在这时,我想起教师曾对我们说,遇事要冷静,要思考,要坚持不懈。于是,我立刻静下心来,灵机一动,“我为什么不求助万能的网络呢?”我赶紧拿起手机查阅竖蛋诀窍,根据网上的提示,我再次开始了实验。首先,我找来一张比较粗糙的白纸,在纸的上头撒上一些食盐,然后,我用双手轻轻的拿起鸡蛋,瞪大眼睛,屏住呼吸,将它竖在白纸上,等了大约五秒钟,慢慢松开双手。奇迹出现了!鸡蛋将军稳稳地竖起来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忙又拿了两个鸡蛋,用同样的方法把它们都竖在了桌子上。看着这三个能给我带来好运的鸡蛋,我心里想到:网上说用粗糙的纸和盐来增加摩擦力,这样鸡蛋就容易竖起来,是有必须科学道理的。
竖鸡蛋游戏,不仅仅给我带来了欢乐,还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动脑筋哦!
竖蛋作文(二):
暑假看什么书呢请看看推荐的书籍.昨日教师布置了一项奇怪的作业--竖鸡蛋,一听到教师叫我们做这项作业,我忽然想:鸡蛋怎样能竖起来了吗!不管怎样,我还是试看看吧!我回家试了34次,还没竖起来,我在心里说:鸡蛋啊,鸡蛋,你怎样就不肯“站”起来呢算了,我再竖一次,要是再竖不起来,我就不竖了,要是能竖起来,那很好。我就又竖了一次,竖的过程中我想:教师是不是骗我们的啊我一边竖、一边想,我忽然又想:哎呀!不能分心。竖了大概的一分钟,我的手一松,耶!太好了,我竖起来了!我高兴地大喊大叫,妈妈见我竖起来了,也来了兴趣了,也开始竖鸡蛋,结果也竖起来了。
啊!经过竖鸡蛋这件事,我最终懂得了这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哈哈哈哈哈……
我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竖蛋作文(三):
妈妈告诉我,今日,是一年中的唯一一个能让鸡蛋“站起来”的日子—春分。因为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地球的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的状态,有利于竖蛋。听妈妈讲到那里,我迫不及待地开始试验了,然而想让鸡蛋“站”起来并非那么容易。
我和妈妈拿来一个小筐,挑选了四五个新鲜的鸡蛋,然后再转移到我们的“实验室”—餐桌上,我们各自拿起一个鸡蛋在光滑的桌面上开始了实验。我先拿起了鸡蛋,把鸡蛋放在桌面上用手扶稳,不让它动,感觉它要“站稳”的时候我一松手,这鸡蛋就像没有妈妈管教的“孩子”子一样,在桌上骨碌碌的“放飞自我”—滚来滚去。我不服气觉得是鸡蛋的问题,顺手换了另一个鸡蛋,学刚才的样貌把它扶好“站立”,过了一会我一松手,这枚“不听话”的鸡蛋又在桌面上骨碌碌的跳起圆圈舞来,我真是拿它没有办法了。
把鸡蛋竖起来可真是一个耐心活儿呀,我没干多久就不想干了,妈妈提议说把鸡蛋换到院内的水泥地上,这样的地面摩擦力大。真的,没过一会儿,这枚鸡蛋就“站”了起来,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我敢说这是这枚鸡蛋最“光荣”的时刻了!
竖蛋作文(四):
星期五午时的作文课上,李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还带着一个袋子,里面不知装着什么。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了“竖鸡蛋”三个大字,然后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鸡蛋,说:“谁能将这个鸡蛋竖起来呢”同学们立刻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跃跃欲试。
李教师先请了我上去试一试。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讲台,心想:这算什么,小菜一碟。我将鸡蛋细心翼翼地抓起来,想把鸡蛋竖起来,可是它却像一个淘气的小男孩,立刻滚开了。于是,我又拿起鸡蛋,努力地想把它竖起来,可还是失败了,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座位上。
可这丝毫没有打击同学们的进取性,陈胜睿成为第二个幸运儿。她也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仿佛在想:经典竖不起来,看我大显身手吧!必须让你们刮目相看。她走到讲台边,用手指抓住鸡蛋地腰部,使出浑身解数,想将鸡蛋竖起来,可是鸡蛋呢,还是不友好,像一个淘气的娃娃,躲到了一边。结果陈胜睿也跟我一样垂头丧气地下去了。
李教师看着迷惑不解地我们,笑着说:“看仔细了!”我们全都紧紧地盯着李教师的手上。只见李教师将鸡蛋的顶部轻轻敲了几丝裂缝。嘿,鸡蛋并没有像球一样滚开,而是像顺服的小狗神奇地竖了起来!同学们这时一个个都恍然大悟,拍着脑袋异口同声地说:“我怎样没有想到呢!”
这节作文课使我深有感触:如果你想明白什么叫做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将鸡蛋竖起来,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竖蛋作文(五):
周五,教师布置一项奇特的作业——竖鸡蛋。我想:鸡蛋能竖起来吗?怀着好奇心,我兴致勃勃地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来竖。
第一次在桌子上实验,可是鸡蛋怎样也竖也竖不起来。这时我发现有可能是桌子太滑了,所以竖不起来。于是,我把鸡蛋放在地面上,两只手放在鸡蛋的两侧,全神贯注地盯着鸡蛋,然后细心翼翼地松开手,可是鸡蛋怎样也竖不起来。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十几次都不行。我有些灰心丧气了。
这时,妈妈过来说:“让我试试吧。”只见妈妈先把鸡蛋上下摇晃一下,再集中精神,两只手扶着鸡蛋的两侧,然后再细心翼翼地移开手,鸡蛋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真的竖起来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竖鸡蛋前要摇晃几下?妈妈说,把鸡蛋摇晃几下,蛋黄就会散溢到蛋白部分分。之后把鸡蛋较圆的一端当做底面,放在地面上用手扶住,由于蛋黄比蛋白重,蛋黄移到下头,鸡蛋重心降低,所以鸡蛋的稳定性增加,这样鸡蛋就能竖起来了。
按照妈妈的方法,很快,我也把鸡蛋竖起来了。
今日的作业太趣味了,真好玩!
竖蛋作文(六):
1942年10月,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回到西班牙的时候,不但得到了人们的赞扬,还受到了国王的隆重接待,但也有一些人嫉妒他。
一天,那些嫉妒哥伦布的人请他吃饭,想当面嘲笑他。有个人对他说:“哥伦布先生,你是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我想发现新大陆这件事,谁都能做到。你的发现,不必须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他的话刚说完,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哥伦布听了,没有立即作出回答。他从盘子里拿起一个鸡蛋,对在座的人说:“先生们,你们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吗”大家说:“这还不容易”他们争着拿鸡蛋来试,可是谁也没有把鸡蛋竖起来。
哥伦布笑了笑,不慌不忙地把鸡蛋往桌子上一磕,鸡蛋竖起来了。
在座的又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
哥伦布听了从容地说:“你们说地对。可是在我之前,你们为什么没有想到这样做我想,发现新大陆也是一样。”
竖蛋作文(七):
哇真是费夷所思,竟然能把生鸡蛋竖立在另一个鸡蛋上,竖在灯泡上,甚至竖在玻璃杯口的边沿上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播出的一个真实的表演。
我在深深惊叹的同时,忍不住也想亲自来尝试一下,说干就干,我便拿出了一个鸡蛋。怎样玩呢?先从简单的开始,就先尝试把一个鸡蛋竖立在桌子上这应当是竖鸡蛋中最简单的一个项目了。
虽然是最简单的项目,但毕竟不是容易的事。大家都明白,鸡蛋是椭圆形的,并且蛋壳又是那样光滑,想要把它竖立在桌子上,那需要有多大的耐心和掌握平衡的技巧啊!
我先端坐在椅子上,双肘平放在桌子的边沿,然后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鸡蛋,竖立起来,再慢慢地、稳稳地往桌面上放。此时,我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四个指头所夹的这个鸡蛋上,丝毫也不敢放松,丝毫也不敢大意。轻轻地,轻轻地,只觉得鸡蛋已经很正地立在桌面上了,四个手指所受的来自鸡蛋的重量也差不多了,便想慢慢地移开四个指头,可四个指头还没有张开,鸡蛋已经顺着左手的食指倒过去了。
唉!失败了!
重来!
我舒展了一下身子,稳了稳神,又一次端坐在椅子上,开始了又一轮试验。这一次,我要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动作要再轻一点,再稳一点,再耐心一点鸡蛋又一次被四个指头夹着立到了桌面上了,我再一次稳了稳神,两眼紧紧盯住鸡蛋,似乎稍不留神,鸡蛋就会飞走似的。四个指头轻轻地端着鸡蛋,不敢动一下,可是你越是不敢动,就好象越是控制不住,手指竟然轻微地抖动起来,真是该死!我拼命地控制手指,可是不行啊,不知怎样回事,手指竟然不听使唤,越抖越厉害了唉!又失败我站起身,舒展了一下都有点酸痛的双臂,无奈地看着横躺在桌上的鸡蛋,看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背后得多少功夫啊!
竖蛋作文(八):
大家都听说过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吧!哥伦布把鸡蛋敲瘪之后,毫不费力地将鸡蛋竖起来了!我想,这反映了哥伦布不拘泥于陈见,感于创新、感于冒险的性格。
可是,我觉得不这样做,也能把鸡蛋竖起来!
我设想了几种方案呢!
说不如做!
我的第一种方法就是用手慢慢地调整鸡蛋的竖立点,总应当能找到一个位置让它竖起来的吧!可是,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我失败了!这真让我灰心!爸爸看到这个情景,鼓励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是成功之父!”是吗又是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再来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啊!我成功了!鸡蛋竖起来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有了一次成功的鼓舞,我又来尝试第二种方法。咦,容易极了!我把鸡蛋快速旋转起来,哈哈,它就是不倒!当然一停下来就倒了,真是生命在于运动啊!
我的第三种方法更灵活易行!手指顶着鸡蛋,不断地调整,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先动!以多变应一变,料事在先,成功在握!
做的是竖鸡蛋的游戏,明白的是成功的道理!
竖蛋作文(九):
“竖鸡蛋”,教师一说出这个词儿,全班都沸腾起来了。“怎样能竖起来呢?它不是圆的吗?”一个个疑问就像鱼儿吐泡泡一样,接连不断地往上涌。佘教师看我们满脸疑惑,眨巴着一对小眼睛,继续说:“怎样会竖不起来呢?只要找准鸡蛋上的平衡点!”话音刚落,全班就像炸开了锅。许芸还来添油加醋:“能够用道具吗?”佘教师摇摇头说:“NO,不能够。”这时,全班又响起了一阵议论声,我呢,两只眼睛里充满了疑惑的神色,就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回到家中,我赶紧从冰箱里细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圆溜溜的鸡蛋,把它放在平整的桌上。“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我大声说着,我迅速卷起袖管,右手三个手指紧紧握住鸡蛋的顶部,双眼紧紧盯着它,期望它能立刻出现奇迹。我一声令下:“放!”三根手指立马放开,可还没到半秒钟的时间,这鸡蛋就像泄了气的士兵一样,瘫软在桌上,骨碌骨碌滚开了,差一点儿就摔了个稀巴烂。我眼疾手快,赶紧握住鸡蛋,瞪着它,眼睛里闪着愤怒的火苗。我狠狠地对它说:“你个小调皮,乖乖听话。”我继续把它放在桌上,可这鸡蛋就像在跟我作对,又滚开了。这时,我火冒三丈,被这调皮的鸡蛋征服得一点儿自信都没有。
在一旁的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竖鸡蛋,考验的是耐心。只要找准平衡点,坚持不懈,就必须能成功。”说着,妈妈就拿起鸡蛋,自我演示起来。一秒钟过去了,二秒钟过去了……奇迹最终出现了,鸡蛋就像听话的孩子一样站得直直的。我和妈妈都兴奋得手舞足蹈。我迫不及待地捏住鸡蛋,竖起来。我屏住呼吸,双手移动不动。大约三分钟过去了,我轻轻一放手,鸡蛋纹丝不动,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我大叫一声:“竖鸡蛋,我成功啦!”
竖鸡蛋,靠的是耐心,今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竖鸡蛋一样耐心,相信成功必须属于你!
竖蛋作文(十):
今日,我在广播里听到今日是春分节气,这一天里蛋能竖起来。“真有这样的事?”我不信,决定晚上做完作业,来验证一下。
晚上,我做完了作业,开始做实验了。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放到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等它基本平稳了,我一放,那个鸡蛋立刻就倒了下来。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把它竖起来。这时,爸爸走过来,我就向爸爸“求助”。爸爸也跟我一模一样,一次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我想起蛋壳上会有“小山”。我开始找“小山”了。可我一无所获。原先,“小山”只高出0.03毫米左右!本来,只要找到三座“小山”,就能够竖起来了。我又想到了一个“作弊”的小方法。我从厨房里拿了一包盐出来,撒在桌上,把蛋竖在桌子上。哈哈,竖起来了!爸爸把鸡蛋转移到了没有盐的地方,不明白是不是老天爷在帮他,他居然把蛋竖了起来!我赶紧拿出手机,“咔嚓咔嚓”我一口气拍了两张。
以后我还要竖蛋,争取不用盐,一次就能把蛋竖起来!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