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 篇1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白润生先生所著,作为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建设项目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该书,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少见的集大成之作。全书共100万字,分为4编、12章、71节,于20xx年3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广义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相比较而言,有共性也不乏自身特点。正如白润生教授在该书中所言:“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但是,该学科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壮大。
该书在总结、归纳前人和时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角度、跨时空地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进行了系统研究,简要归纳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近来,发表出版的有关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文章、著作内容多偏重于某一个媒体、地区或民族。而白润生教授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从涉及的媒体来看,涵盖多种媒体形式,立体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媒体的丰富多彩;从涉及的民族来看,包括蒙、藏、回、朝鲜、维吾尔等多个民族,突破了单一民族的局限。另外,该书也关注少数民族新闻教育和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及其人才培养。
二、时间跨度大,纵向延伸长
该书共分四大编,时间跨度从先秦两汉纵跨几千年中华文明史,一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涉及中国历史的各个时间段。与其他书籍对比,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编中评介的.我国唐报产生之前各兄弟民族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元朝以前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活动等,为它书之少见,弥足珍贵;从现实的角度看,已有的相关著作一般延长至20世纪90年代,而该书延长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该书所引用的资料更新、更贴近现实,从而也更全面、更系统地评介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最新状况。
三、具有开拓创新、充实乃至填补学科空白的价值
作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现今对该学科研究的文章、著作已有不少,但从该学科建设与研究方面观之,仍存在不足。从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该书的问世,改变了过去只限于研究介绍以汉语文为载体的新闻史的单一的格局,充实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及学科建设。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横向、纵向两方面系统、全面地研究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及其现状。另外,该书的出版,可作为该专业硕士、博士点的教材使用,对该专业硕士、博士点的建设亦有重要作用。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出版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它以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纵向延伸长,具有开拓创新、充实乃至填补学科空白的价值等特点,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及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不愧为该学科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我们希望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建设,作者能有更多、更好的这方面的著述问世。
新闻读后感 篇2
喜欢旅游的我当然喜欢读一些度假、旅游、探险之类的书籍。周国平的这本《南极无新闻》从表面上看起来就是这样的书籍。
该书主要写了作者20xx年在南极乔治王岛居住两个月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对那里的石头、孤岛、大海、天气、动物等南极现象做了优美的叙述,让我对那个遥远的地方充满无限的向往。作者说他在这次南极之旅中油两项收获:一是得以欣赏那大自然的美丽、奇特和原始,二是能够在这个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得以安静的思考。书中透露出来的他对自然所保留的爱和他对人生问题所进行的极富哲理的思考,给我的启示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仅仅表现为他对南极景物的描写和他在孤岛上的思想札记,更在于他这次的亲身实践揭露了当今社会的一个典型问题:在现在这个人人都生活在各种的体制中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可能独立。
去南极这种地方的人大多是科学家和探险家,而作者是个人文学家,这对于媒体来说可是个大新闻。于是“在出发之前,你们这个名为人文学者南极之行的活动已经在媒体上广为宣传,人们都知道你们这几个人文学者要到南极去写书,无数的眼睛盯着你们。”(引用作者语)。当今社会传媒业迅速发展,这些社会“眼睛”用体制化的监督手段将个人归入相应的体制与群体之中,甚至干涉个人的私人领域和精神领域,将属于个人的东西公开化。这便会将独立的个人摧毁、扭曲。而这种盯视还是正当和合法的。这就是现在的社会,如此强势的社会。 而对这样的社会,作者没有迎合,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文章的语言是平和的,但确确实实又是不屈的。尽管是在媒体的'请求下写这书,尽管是在媒体的喧闹声中向南极出发,尽管有许多人与他同行,他的内心依然是安静的,他的灵魂依然是独自走向南极的。
书中还经常提到他去南极带的唯一的一本书《圣经》,通过它,对个人品格、个人信仰以及个人生活方式进行讨论。作者身在人群中,却不屑于集体。他不信任媒体。在这次南极之行,他是当事人而不是新闻人。正如作者说“一个人无论要去什么地方,他的灵魂必须独行,否则他虽然身体到了那个地方,也不能说他真正到过了那里”。这就是他对这个到处充满着对个人的报道,监督的“眼睛”的社会的反抗吧。 当然,这些社会眼睛都是盯在那些小有名气的人身上,对于我们这些平民阶层是不会时时盯着你的。但那些名人相对于媒体,与我们相对于身边人的眼睛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我们也时时刻刻被盯着,那我们也可以与作者一样,干自己的事,跟着自己的灵魂走吧。何必要去在乎身边人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呢?只要我们对得起自己良心。只要我们在道德和法律界限内。我们就应该做独立的个人。
《南极无新闻》不仅仅是一本游记,一本札记。它更是一个哲学家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而对当今如此强势的社会进行的深刻批判。
新闻读后感 篇3
这周我读了一本书《广播新闻采访与编辑》,它用很大的容量陈述了广播新闻的实践方法,非常有利于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广播新闻采编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的运用。 首先必须要明白广播编辑、记者的职业素养。广播的优势在于它是凭借诉诸听觉的传播方式和现代化的电子传播手段,从而在众多媒介的竞争和冲击中显示它不可替代的优势。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说:“多数人能想到、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根本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做到,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只能当一般的记者;唯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你想到了、做到了,这才能当一个好记者。”
而作为一名广播记者,就要有强烈的听觉意识,遵循广播媒介特有的听觉传播规律。它需要记者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选材,同时进行口头报道或者是录音。这时,记者必须具备这样的职业素养:敏锐的新闻敏感,“闻风而动的快速启动”,在短时间内确定报道主题、构思报道结构,动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背景资料,在这同时还要有出口成章的语言功底,规范的普通话水平和悦耳的嗓音条件。广播记者还要有熟练驾驭多种广播体裁报道形式的能力;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广播和其他的传媒是优势互补、相互借鉴的。
广播和电视具有这样的传播特点:第一,传播快速与信息易逝。和电视相比较,广播运行的投入要小一些,节目的制作也要简便和快捷,现场直播的话,广播比报纸和电视都要更快。可是声音却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第二,广泛传播与随意收听。广播的手段是通俗易懂和有声语言,它不需要像报纸那样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第三,内容丰富与收听被动。第四,声音传真和信息变异。
关于广播采访。一定要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有一次性完成采访或录用的能力;2、有出口成章的语言能力;3、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4、有适应话筒能力;5、要有相当社交能力。在采访前准备的具体内容有这些:政策思想准备、情况准备、必要的知识储备、资料准备、情景模拟、明确报道思想、积极的心理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或采访大纲。做好广播采访所需的物质准备。广播采访的特殊要求有这样四点:现代化采集手段、独有采访形式、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强烈的播出意识。
对于广播新闻的编辑,就要根据广播节目的不同对象来编排新闻了。广播新闻根据收听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对象性节目和非对象性节目。对象性节目的指向性很强,他是针对一部分受众,或满足听众的特殊要求的。就比如说音乐欣赏节目、农村广播、体育节目等等。而非对象性节目是面对所有听众的,就比如每日的天气预报、新闻播报等等。但是,不管广播分为哪些类型,在编辑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1、稳定性;2、多样性;3、变幻性;4、多功能性;5、制作上的综合性。
读完这本书,我对广播新闻采访和编辑的过程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也明白了在工作中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多多发挥自己的优势。
新闻读后感 篇4
拿到报纸的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那红色的充满喜色画面。我情不自禁地读起了旁边那一小段的报告:“1月27日,城区清昌大道、清盛大道和江滨路等主干道面貌焕然一新。一串串大红灯笼和传统‘中国结’张挂在道路两旁的灯柱上,沐浴着和煦的冬阳,融城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虽然报道才仅此百字,却吊起了我脑海里的记忆。的确,这几日坐着车从平坦的柏油马路上疾驰而过,路旁的棵棵大树也随之在我眼前飞速闪过。只是今日带给我的不再纯粹的绿意。那些随风拂动的“红色”蓦然给人以一种“万绿丛中‘数’点红”的感觉。都说“新年新气象”,可不正是如此。看着这些喻意美好的中国结,红通通的大灯笼,这充满年味的新面貌,令我感慨万千。
福清曾经也很穷,苦难困顿了福清人,同时也砥砺了福清人,如今,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农民住上了高档别墅区;沿海风电走廊形成,能源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支柱;昔日太城溪杂草丛生,经过多年整治已改头换貌;观音埔大桥贯通在即,一座城市新地标迅速崛起;两馆一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成,为市民文体活动提供了大舞台;火车站便捷车道公共枢纽站的新建成,大大方便了四面八方的乘客……啊!一系列的大大小小工程无不体现了福清风貌的日趋改善,当年那个平庸的“地瓜县”的水平已被重释,“不是特区的特区”给了万众神采奕奕的崭新一面。福清人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福清哥”。
的确,福清人愈来愈能干。有句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华侨领袖林绍良、林文镜,商业巨子曹德旺,著名的热带生物学专家陈章良,书法家陈天麟、林利敏……福清人的足迹走遍了各地。近几年,许多企业用它们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沙滩鞋出口全国第一、福耀玻璃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冠捷显示器产量世界第一……一曲接一曲的创业之歌经久不息,工业的发达带动了商业的发展,福清人民的生活需求不再是什么难题。
前不久,西门沃尔玛商场附近的一个大花坛进行了重新改造,还增加了红绿灯设施。许多路口都有交警认真执勤,管理交通。道路上的秩序便不再杂录无章。曾经人人强着黄灯的“宝贵时间”急速前行,老想躲避摄像头从树荫底下闯红灯。现在这些现象都少了,车辆有秩有序。我想这些都是福清的成长与蜕变,人们心中建设家乡的志愿日益渐强。从小心动、小细节,到大气魄、大手笔,描绘出了我们融城的宏伟蓝图,人人都在以奋进的气概践行各自的使命。
“新年新气象”,不仅要体现在城市表面的美貌,在群众的行为方面,也要得到全新的良好提升。我深深地知道,我的.家乡,与顶级的大城市相比还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我坚信,凭借我们福清人的果敢、智慧、与坚毅,福清这颗海边的一颗贝壳将会像钻石一样更加闪亮!冷空气笼罩着大地,但有了这些中国结的点缀、大灯笼的装点,家乡的年味更浓了,使人心头以暖洋洋的感觉。
新一年扬帆起航,相信咱们福清人的创业激情也将在新一年向高层次提升,像这随风飘拂的中国结一样“火”起来,在家乡跨业发展的道路上绘出更美的风景!
新闻读后感 篇5
在12月3日闭幕的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对于一些城市取消自行车道的做法,他深感痛心,强调说,今后任何城市新建的所有道路(高速环线除外),都应当有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保障老百姓利益。城市的发展要体现社会公平,政府部门不能在制定政策时就向强势群体倾斜。“任何人都不能以改革的名义来推卸社会责任,不能公共资源私有化。”
刚看见“新建道路都应有自行车道”这个大标题时,我想,毕竟是建设部副部长,就是专业,一眼就看出中国城市道路建设的缺陷。接着往下看,谁知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建设部副部长竟然以社会学家的立场铿锵有力地讨论起公共资源和社会责任问题。脑子坏掉了,连自己干什么的都搞不清楚,出来现什么眼啊,真逗。
中国幅员辽阔,但承载了13亿还冒泡的人口,无论如何生活空间也称不上宽阔。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许多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马路上人多,车多了。一些地方政府和建设部门索性将马路上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一股脑取消,全部修成机动车道,那叫一个气派。
然而,我们毕竟不是纽约、伦敦、东京。中国还有大多数人不能负担私人汽车。在公共交通不甚发达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只好使用价钱相对低廉的交通工具,摩托车或者自行车。如果马路上连自行车道都没有,这说明社会主流人群已经开始摒弃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甚至或多或少地对使用自行车的人产生歧视。这样一来,除了汽车外,摩托车便大行其道。摩托车是我最讨厌的交通工具。对它的厌恶最早来自于大学。上学时,校园里有很多欧美和日韩的留学生,经常能看见他们骑着重型机车在绿草如茵的校园中呼啸而过,留下如拖拉机般的'噪音和尾气。到东莞工作以,更对摩托车深恶痛绝。因为东莞闻名于世的抢劫活动十有八九是借助摩托车完成的。抢劫者多骑着摩托车,从行人侧面驶过,一把抢过行人的包或其他贵重物品。刚来时,我一听见摩托车引擎的声音心跳就加速。今年十月,为减少摩托车抢劫案的发案率,东莞开始禁摩。禁止外地摩托车在本地路面行驶。禁摩行动的治安效果不错,但也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大量原来靠摩托车代步的人们现在怎么办呢?东莞绝大多数马路没有自行车道,公共交通系统极其不发达,我怀疑他们是不是都跟我一样选择了走路上班。
祖宗们教育我们,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道路情况要求我们开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新城市建设思路。我们国家人多地少,还都挤在城市里,像西方社会一样普及汽车,势必使已经拥挤不堪的道路雪上加霜。使用占地面积小,行动方面便自如又环保的交通工具不仅可以大大缓解交通拥堵情况,还为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统观各种交通工具,惟有自行车可担此大任。
因此,我非常赞同仇保兴同志强调的不能忽略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建设问题,我们也算是殊途同归吧。(谁帮我找一个褒义词啊!)往小了说,这事关系着我今后怎么上班,往大了说,影响着社会和谐发展呢。支持建设部意见!
新闻读后感
http://10.1.1.61:8080/SUSF/sy!query
——朱美萍13日下午5时30分,广州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天空渐暗,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两岁的小悦悦(化名)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痛苦的悦悦已无力大声呼唤妈妈,更无力挣扎。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放眼整个事件,让人们从中读到的似乎除了冷漠还是冷漠,冷漠的路人,冷漠的心灵。由此,我们不禁感慨,现在的人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冷血和没有人性?而导致这种人心冷漠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以为,可能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使然,因为人们之间的各种误会和观念,导致彼此不那么信任。好人难做或许成了每个人在面对突发危难事件时的一种纠结和犹豫的自我保护符,在面对他人遭遇生死的关头,也不敢再轻易出手相助,选择了冷漠。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是人性的莫大悲哀,眼看着稚嫩的生命碾在滚滚的车轮之下,痛苦的小女童无力的呼喊妈妈,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该阻挡住善良者伸出施救的手,都不该冷漠处之,任由小女孩在痛苦中挣扎,哪怕是拨打个求救电话也好,也能让我们路遇此事的人们有份心
理慰藉,我想那些从小悦悦身边冷漠走过的人们心里永远不会好受吧!这种来自人性的缺失和残忍,在冷漠了小女孩的同时,也伤害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