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新闻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8:1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掘新闻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掘新闻读后感》。

第一篇:发掘新闻读后感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在新闻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新闻客观性。从古至今,客观性可以说是贯穿于新闻行业的一个核心内容,舒德森一开始以“便士报”的这个例子开始潜移默化地引出新闻客观性,因为他认为客观性的前身与美国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扩张、城市中产阶级崛起密切相关。然而新闻客观性的概念让人们真正地接受是在20世纪20年代,从那个时候开始,它逐步成为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舒德森笔下的新闻客观性,来自于当时“便士报”的中立立场。在“便士报”的时代,社会中产阶级的兴起呼吁着政治平等和经济机遇的平等。在这期间,“便士报”便在提倡民主的社会环境中树立自己中立的形象。因为只有在立场中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谈到客观性的存在。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当时,新闻客观性还并不是新闻人的专业核心理念和本身的做事原则,而仅仅只是一种能在社会上立足和身存的方式而已。

在书中,舒德森的观点是这样的:新闻从业人员发现了公关与宣传带来的这种危机,他们亦急切希望撇清与公关、宣传的任何关系。记者们需要在日常新闻采编中确立一种专业准则,以证明其专业的合法性。然而,这丝毫不能掩盖的一个事实是:在“客观性”专业理念形成之日起,它也就被分解得差不多了。它被转化为一种信仰,聊以自慰。而后,舒德森又把客观性形象的描绘成是“用来遮掩我们在凝视现代社会时眼神中流露出的失落感”。

而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舒德森的立场出现了:“20世纪60年代,新闻客观性再次受到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政府对新闻日益普遍的管理以及新闻业自身的警觉,再加上60年代兴起的‘对抗文化’促使并推动了对新闻新一轮的批评——客观性本身被指责为‘扭曲事实’。越战的爆发最终耗尽了美国政府与媒体仅存的信任,‘客观性理念’开始被学者们在批判文化的浪潮中反思。至此,客观性的内涵彻底被解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舒德森坚持认为,客观性是必须坚守的,如果没有这个理念的存在,新闻业只能变得更糟。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舒德森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看法,作为一个核心的点,他把客观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舒德森始终认为新闻客观性是在新闻行业中必须一直贯彻下去的内容,只有当客观性成为一个习惯性的表现形态时,新闻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舒德森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新闻客观性”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放弃的重要一环,也试图想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新闻客观性”的重要地位。而这种研究方式导致了他在叙述过程中,有些地方势必会有一些主观意见的存在。而在我看来,“新闻客观性”是一个隐性的概念,是一个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意识形态。只有当客观性真正地被“植入”新闻工作者的意识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在传播过程中客观性原则。

第二篇:《发掘新闻》读书笔记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读书笔记

一说读书笔记,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不久前拜读过。说来惭愧,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细读笔记文体。读后感写过不少,但大多数还是“作业性”文章;从未正儿八经写过读书笔记,对此“行情”也不甚了解。不过根据我的理解,读书笔记要比读后感好写得多,也自由得多,灵活的多。写作时完全可以“笔随思动”,随着阅读的进度时刻宣泄自己的感情,甚至这种宣泄可以没有固定主题——只要我想表达。还可以天马行空的展开联想,大胆提问。以下我的写作,大致就是根据这个理解基础展开的。

在本书开头《致谢》这篇中有段文字:制陶时最美妙的一刻就是陶器将要成型前、轮盘还在转动的那一刹那,就在无限的可能在最终固定在某一种可能性中之前的那一时刻。太精彩了!作者还说:写作的进程是由希望和抱负驱使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作品必须要受到写作自身局限性的约束。深以为然之!

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介社会学学者之一,资深教授。诸多论著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部初版于1978年的《发掘新闻》。

老实说,开始觉得读这本书对我来讲一定是段痛苦的历程,所以迟迟不敢翻阅。现在看来,我确实有些先入为主——因为无可否认这本书写得很棒!此书原是一篇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美国法律和美国新闻业中客观性理想的发展历史,后改写为书。绪论中表明这本书的两个目标:

一、发掘这一行业的根基,这样就有希望揭示其他行业的基础。

二、重点研究现代新闻机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关于第二个目标,我在阅读中深有体会,下面会提到。

一般公认,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这场变革伴随着政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范围的扩大而逐渐成形,不久之后,客观性便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这一时期,报纸名称由“广告报”转为“先锋报”、“明星报”的这次变革,被称为美国新闻业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专指当时勇于打破传统的商业化报纸和党报,并成为后来报业典范的“便士报”。便士报在经济结构上,广告和销售所带来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取代了倚赖社会关系和政党关系的财源。经济上的独立无疑使报纸的自主空间增大,在广告上就有两条明显的体现:广告内容迎合广大民众和广告变成纯粹的经济信息交换,不牵扯道德判断。针对这点,便士报自己的说法是:我们只能说本报为自身利益而刊载的职责仅在于确保这些广告没有不雅或不妥之语言,并无责任深究广告内容是否名实相符。那是对此广告有兴趣的读者所做的工作,与我们无关。这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了现在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如果相关违法广告确认是明星代言的,那么他不仅要将代言广告获得的广告费如数上交,还要向广大消费者公开道歉。按照我国《广告法》规定,虚假广告获得的收入,责任人应做出一到五倍的赔偿。明星代言要负责,广告载体不用负责——似乎有点说不通。

总之,便士报更主动也更自觉地表达了编辑的个性和信念,不再只反映一小群商业精英的生活,而是描摹大都会的迅速崛起以及多彩多姿的贸易、运输、制造业等中产阶层活动。便士报开始去寻找新闻并花钱聘雇记者,同时使“独家报道”成为报业竞争的坚实基础,也首度让家庭口角和丑闻成为新闻。作者将这些转变视为“民主市场的兴起”。对这场美国新闻业的革命的解释历来也是众说纷纭,在“科技论”解释中提到:人们对书本和报纸日益增加的需求,便是一位印刷界史学家所谓的“对新发明的永恒刺激”。我认为科技的发展和报纸的变革是双向刺激,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李普曼认为,新闻业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都要经历不同阶段的自然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报纸由政府垄断控制;第二个阶段,报纸从政府手中挣脱、投入政党的怀抱;第三个阶段,报纸开始逐渐远离政府、远离政党,依赖广大读者的支持赢利(始于便士报的诞生);第四个阶段(一战后),“职业”时代的来临。我觉得这个总结非常精辟。

《纽约先驱报》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便士报,总编辑贝内特也是美国新闻界最具开创性的人物。《先驱报》比便士报更严肃,更负责,又比华尔街的大包更生动,更富娱乐性。我认为贝内特成功地抢夺到了中产阶级读者群是《先驱报》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民主市场社会的崛起和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都使该报有了广泛肥沃的生存土壤。这就联系到了作者的第二个目标,报纸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密不可分。

由“古巴妇女被搜身”引出的一大串事件揭示了19世纪90年代新闻业的一大特征:记者有史以来首次在报业世界扮演了主角。这件事再好不过地表明“记

者时代”的来临。我想这时候记者身份的提高与便士报开始雇佣记者报道地方新闻这个基础是脱不开的。新闻业越来越看重大学文凭,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记者社会地位的提升。书中有一段描写:“新生代记者”年轻、天真、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接受过大学教育,通常镇定自若。年轻的记者将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希望这种经历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段话,并且希望自己能拥有这些特性。就像书中后来提到的:新闻不再是偶然涉足的一份工作,而成为自己选择并愿为之奉献的职业——感觉好亲切。麦克斯韦说新闻要“快、锐、准”,总编们也说:新闻和评论观点不应掺杂在一起。不过,作者的一句话切中要害:若事实并不能完全排除想象润色的成分,那么它也无法完全排除掺杂其中的评论观点。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对新闻的要求都各有侧重:记者们厌恶强加到自己身上的无聊原则;编辑们既要照顾下面记者又要顾虑上面老板;主任们着重弄清事实,打击记者们傲气,在报纸上烙下个人印记。就像书中把记者和编辑的关系比作儿子和父亲的关系,是一个循环的矛盾。即使大的环境如此,也总有些例外:斯蒂芬斯用高压手段强迫记者保持新鲜活力和个人魅力。一旦发现两名记者风格相仿,他就会立刻炒掉其中一个。这种做法实在是让我惊叹!不过总体来说记者们:愿望服从于事实、梦想服从于现实、道德感服从于现实政治、宗教服从于常理。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记者虽然与编辑吵个不休,心里却与他们非常接近”。还有两句话我认为揭示了记者的一部分本质:“记者故意摆出一副消极的姿态,为自己怀疑一切的道德观感到无比自豪。”“他们觉得自己的道德宣言是真理,就像自己揭露的事实一般无法辩驳。”对新闻报道要客观的要求使记者变“冷”——这是我认为的原因。

19世纪90年代,两类新闻模式:以《纽约世界报》为代表的“故事”模式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信息”模式。一方认为报纸不是通过提供事实,而是通过筛选、修饰事实来引导大众生活。另一方认为报纸的角色应该被定义为一种独特的文献形式,提供的事实不能经过修饰,纯粹用于传达“信息”。信息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不证自明”。

《世界报》有骄人的发行量,同时我认为它推动了广告业的发展。“包括新闻在内的一切事情都可以,也应该成为广告”这种观点使《世界报》开始进行“自

我广告”,不仅创新地使用插图形式,还出现色彩越来越重、字号越来越大的标题。它对漫画、插图、标题格式的自由运用,对简单词汇、内容、句式结构的强调,都使它成功地占住了移民者的市场,也迎合了中产阶级新的生活方式。普利策仅仅是将便士报革命延伸到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就缔造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巨大发行量是报纸。这也充分证实了报纸和社会整体状态紧密相连,报纸应顺应社会人口、阶级、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改变。就像美国南美战争之前,社会精英对文学偏爱有加,甚至在新闻报道中也喜欢华丽绚烂的文风,不喜欢平铺直叙。到了1900年,经济、社会精英阶层转而支持“信息”类新闻,这类报道又被高度追捧。

当时还有一个现象:社会地位共同的内部表征既然不存在,外在表征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人们只能“通过外表而不是其自身”来评判他人。我对这点深有体会,现在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今天,不就是“看表识人”吗?浮躁的社会,浮躁地生活。

《时报》建立了新闻业的标准。在低俗新闻业最为狂热的年代,《时报》以其高格调的作风和保守的政治观点确立了它的“尊贵体面”,降价促销使它茁壮成长。“一家干净的报纸,它为高尚的宗旨而奋斗,刊登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以独立的立场由衷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报》迎合了特定社会阶层的生活体验,它的读者相比之下更加独立,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小插一句,从《时报》的发展来看,政治观点还是对报纸有很大影响的,虽然它不是党报,也不需要政党提供财源,但大多数的报纸都还有自己的政治偏向。

报纸之间的道德分野,也许就像是人类大脑功能的道德分野一样:一边是高贵的抽象功能,另一边是不那么高贵的情感功能。能控制自我的人阅读政治新闻,而放任自己的人去读谋杀案和名人八卦。信息代表着一种自我否定,而故事则代表自我沉溺。超赞这段话!这让我联想到了钱钟书先生的比喻风格。非常精彩!

到了第四章,不得不说我阅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了。有三段话倒是让我眼前一亮“由独裁体制推上宝座的领导人似乎要比选举体制选出的领导人聪明、坚毅、勇敢百倍”;“公共事务不是公民的个人事务,公共事务大部分都是看不见的,是在离公众很远的地方由未知的力量在幕后操纵着”;“群体意识并没有特别的智慧之光,相反,智慧往往存在于参与管理过程的知情者和专家学者的头脑里”。乍一看这颠覆了我们现在追求的民主观,但细想一下不是没有道理。有句

俗语:永远不要怀疑你的上司。听起来好像岂有此理,但这是一条准则:不站在那个位置,怎么知道应该想什么?怎么知道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军队里似乎从来没有过“民主”,奇怪的是自古以来未曾受到质疑。想起来曾在《南方周末》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民主会给班级造成混乱?》,上面说班内“民主”风开始蔓延,班干部工作受同学监督,班主任决定需多数同学同意才能执行。班主任对此深感不安,因为一些很“正确”的决定被同学们“胡搅蛮缠”不予通过。后来每个同学都收到一篇论述民主危害的文章:“印度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是民主的错”、“民主让美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相当混乱和低效”、“越民主越腐败”、“缺乏民主是一种优势”„„最后班主任在班会上写道“民主有时意味着低效和放任自流”„„李普曼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其实就是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区别。我认为很有道理。

这一章后面提到了公共关系和宣传。我没有很深的专业性理解,在看的时候参考了上课时讲的第二章《新闻与宣传》的笔记。明白一战是西方宣传概念变迁的重要分水岭,也了解了“发言人”的出现历史。“新闻发布会”使记者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独家新闻、内幕消息、内幕情报等。大家得到的新闻稿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这时候记者们就该竞争“评论”这一方面了。不过“评论”在狭义上理解好像又不属于“新闻”,这真是一个既尴尬又无奈的境况。

第五章内容在我看来更晦涩难懂,以下就拣拣我感兴趣的说说吧!新闻业的价值——或恐怖之处——不在于能否代表公众意见,而在于能否控制舆论。一语中的——揭示了新闻业的本质!我曾经有感于某事写过一段话:“现在媒体监督越来越厉害,阴暗事件的曝光率也愈来愈高,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了透视社会最大的窗口,舆论监督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我对新闻业控制舆论这点,深以为然之!

媒体和政府的关系似乎历来都是讨论不尽的话题。20世纪20年代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媒体就是民主政府的化身。对于美国来说,巴黎和会重塑了媒体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开始用一种有组织、有意识是方式来“控制”新闻,政府对新闻的管理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62年11月五角大楼发言人希尔维斯特宣称:“我认为政府天生有权撒谎,这是基本的、基本的权利,特别是在面对灾难时,政府有撒谎自救的权利。”书中同时又提到“其实,新闻界早就习惯了与政府合作、为了国家利益不报道真相,甚至撒谎。”我赞成这点,我认为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利益,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媒体报道确实应该有情感倾向。

对抗文化并不是一种反律法的文化,尽管它为非理性和无责任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也不是一种纯粹的精英文化,尽管它在60年代的精英群体中广受推崇,并通过特里林所描述的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得以流传至今。现在对抗文化依

然很泛滥啊!特别是在网络上体现:一事出名千人评;一人出名万人骂(自己总结的,不尽完善)。

客观性就是一套具体的惯例习俗,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可以降低记者为其文章负责的程度。如此,记者就可以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语;但记者本身是不能独立评价这席话的,必须要引用另一位权威人士的话。看的太透彻了,我已无需再多言。

写到这里,该收尾了,我想用本书最后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点,即新闻从业者必须像其他真理探求者一样,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同事、相信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又要怀疑自己、怀疑同事、怀疑世界的表现,不迷失于世界。他们不会屈服于相对主义,也不会屈服于以客观之名行武断之实的传统,今天有一些新闻从业者就是这么做的。这需要在个人和机构两方面都包容不确定性,承受风险,一心求真。这一点做起来也许很难,然而却事关新闻业的生死存亡,它会体现在新闻从业者日复一日的劝服中,并最终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

第三篇:怎样发掘会议新闻

怎样发掘会议新闻

帅 兵

11月29日,湖南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省政研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建筑五局在会上获得了“先进单位”等荣誉。参加会议的党委工作部部长孙红写回了三篇报道:

一是《中建五局荣获2006-2008“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路建平高度评价中建五局“五同”准则》,三是《中建五局党委书记周勇当选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一个会议写出三篇报道,而且都很有分量,这给我们通讯员以启发。会议是信息极为丰富的地方。从会议获取新闻,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但怎么发掘会议新闻,是很多通讯员的困惑。就像面对一桌丰盛大菜,却不知从何下箸。从来稿中看出,他们常用的写法是:什么时间,在哪里(把哪个办公楼第几楼都交代得很清楚),开了一个什么会,哪些领导参加,谁先说话,接着谁又说话,等等,整个一笔流水账,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或被淹没,或根本就没有提及,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勿庸讳言,很多会议本身就是新闻,但更多的时候,新闻隐藏在会议之中。要从会议上获取新闻,就必须全方位了解会议所传达出的信息,认真分析甄别,进而找到新闻,或是新闻线索。

中国建筑五局自行投资施工、自行运营管理的中建大厦建成,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这样一个会议就隐含着丰富的新闻和新闻线索:如大楼建成使用,如大楼在湖南省率先使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如大楼建成标志着五局投资管理的成熟,如大楼建成反映五局的发展成果,如会上表彰的各个层面的建设者,如会场上大家的互动和反映„„从这许多角度都可以发掘出新闻来。这比单单写一个会议消息要丰富全面得多,也要深刻得多。

写好会议消息,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会前的准备工作也要认真细致。如果对这座大楼的建设漠不关心,你就不会了解它的特点在哪里;如果对五局的发展漠不关心,你就不会了解这座大楼的建成对于五局意味着什么;如果对节能环保技术没有了解,你就不会知道太阳能光电幕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大楼、尤其是对于长沙不二和五局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会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这个会议的议程是什么?哪些人参加?会议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会议要表彰的是什么人?他们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什么特点和亮点?会上哪些人讲话,他们讲话的容是什么?同时研究这许多信息里面有无新闻或新闻线索„„

很多时候,通过努力,会前你可以拿到领导讲话和代表讲话,以及表彰名单,甚至还可以拿到获奖人员的事迹材料,在经过研究后,你在心里已经形成几篇新闻稿件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参加会议就可以写出好的新闻了。亲临会场会使你收获更多:领导在讲话中往往会脱稿即兴发挥,这些即兴发挥中就可能有着极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思想火花——这些思想火花很有可能成为你新闻的主题;现场的感觉能激发你的灵感,增强你新闻的生动性和真实性;现场发生的一些小插曲和花絮,会为你提供新的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你只需认真捕捉就可以了。

每年中央的大型会议,记者云集,报道连篇累牍,社会持续关注,全年工作由此定调。由此可以看出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企业会议报道也非常重要,年初的工作会议,报道对于去年工作的总结和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平时的专业性工作会议,报道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写好这些会议报道,对于指导工作,推动企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到全局性的工作会、各种专业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半年工作会,小到项目的进度会,部门例会,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的会议大大小小,林林种种,信息层出不穷,这些会议为我们企业新闻宣传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也为我们宣传工作者大展身手

第四篇:新闻读后感

新闻读后感

http://10.1.1.61:8080/SUSF/sy!query

——朱美萍13日下午5时30分,广州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天空渐暗,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两岁的小悦悦(化名)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痛苦的悦悦已无力大声呼唤妈妈,更无力挣扎。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放眼整个事件,让人们从中读到的似乎除了冷漠还是冷漠,冷漠的路人,冷漠的心灵。由此,我们不禁感慨,现在的人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冷血和没有人性?而导致这种人心冷漠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以为,可能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使然,因为人们之间的各种误会和观念,导致彼此不那么信任。好人难做或许成了每个人在面对突发危难事件时的一种纠结和犹豫的自我保护符,在面对他人遭遇生死的关头,也不敢再轻易出手相助,选择了冷漠。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是人性的莫大悲哀,眼看着稚嫩的生命碾在滚滚的车轮之下,痛苦的小女童无力的呼喊妈妈,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该阻挡住善良者伸出施救的手,都不该冷漠处之,任由小女孩在痛苦中挣扎,哪怕是拨打个求救电话也好,也能让我们路遇此事的人们有份心

理慰藉,我想那些从小悦悦身边冷漠走过的人们心里永远不会好受吧!这种来自人性的缺失和残忍,在冷漠了小女孩的同时,也伤害了我们自己。

第五篇:新闻读后感

ヨーロッパの持続的に広がる金融危機と債務の危機に受け答えするため、EUの各構成国はすべきに双方間の協力を強化して、協議。同時に世界のその他の国家と重要な金融危機の援助から来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でした。経済のグローバル化の背景の下で、いかなる1地区の経済危機は全て全体の局面の揺れ動いていることを招きます。ヨーロッパの各国は本国の国情の基礎を結び付ける上にに応じて、積極的に外国の援助を受けて、正しいとらえる経済の動態、適切な経済政策をとって、広範に展開して協力を協議して、共に不利な局面に受け答えして、引き続き実行して政策を緊縮して、財政が再び計画を建てることを進めます。

为应对欧洲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欧盟各成员国应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协商。同时也需要来自世界其他国家以及重要金融危机的援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地区的经济危机都会导致全局的动荡。欧洲各国应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

上,积极接受外国的援助,正确的把握经济的动态,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广泛开展磋商合作,共同应对不利局面,继续实行紧缩政策,推进财政再建计划。

下载发掘新闻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掘新闻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探析

    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探析 裴永刚 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 重庆401120 摘要: 媒介融合导致了新闻竞争的压力,如何在新闻产品同质化的时代找到适合自身特色的......

    发掘人才

    每每想起当年,啃下千万本书之后,却是为了应付那短短两三天的高考。就中国而言,千万莘新学子,前军万马奔赴独木桥去追求梦中的镶牙塔。多少人被践踏于马下? 这就是说,中国社会在选......

    关于新闻的读后感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有些话想说,虽然很久都没写日志,也不想写那些凄凄惨惨的东西像个怨妇,其实这两年已经转变了很多,也看开了很多,所以也快乐了不少,也懂了更多,昨天上网之余一则消息......

    新闻大求真读后感

    《新闻大求真》观后感 北堡小学 六年级 吴正杰 2016年,3月29日,今天我非常激动,因为我们看了《新闻大求真》这个节目,它讲述了许多关于安全教育的知识。我是第一次看这个节目,今......

    英语新闻读后感

    The topic:China lanching Chang’e-3 News papers:21st centry; The New York Times Conclusions:1.Both of the two news reports uses the word---China.What I want to......

    新闻读后感5篇

    通讯点评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2012-05-18《尴尬的减法》首先,该通讯的题目,很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读者产生好奇心,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兴趣,都想迫切了解一下什么是尴尬的减法......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 (国家文物局 1998年第2号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考古发掘管理工作,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

    考古发掘协议书

    合同编号:(2013)考第号西安市配合基建工程 考古发掘协议书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签订时间:二○一三年月日西安市配合基建工程考古发掘协议书 甲方:乙方: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