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公司治理
浅析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公司治理
黑龙江省华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周方遒 哈尔滨 邮编:150090
摘要: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公司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公司治理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公司的决策能力和效率,提升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公司治理的对象主要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决策能力 可持续发展
一、国企高管激励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的关键
激励与约束是企业所有者为取得收益最大化将企业委托给经营管理者后,为使经营者趋向符合所有者目标而采取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措施。对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就是激励约束主体根据国有企业的目标、国企高管需要及其变化趋势,采取措施,满足其合理合法的需要,并予以强化,限制其非正当性需要,以引导国有企业高管朝着所有者期望的目标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激励或约束之间做好平衡。只有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国企高管的积极性,并与所有者利益一致,实现企业有效经营和监管。
二、我国国企高管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缺陷
第一,国企高管由政府选拔和组织任命的弊端。国企经营者由政府官员选择和组织任命,决定了经营者的选择可能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政府官员有选择经营者的控制权,但没有相应的收益权,有权选择高管人员却不需为此承担风险和责任,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现和任命有能力的人当国企高管。同时,依据个人偏好和个人关系选拔经营者,导致一大批具有领导才能和企业家精神的潜在优秀企业高级管理者将被拒之门外。
第二,在职消费不规范,隐性收入不明确。国有企业改制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股东大会、监事会对董事长、总经理制衡机制不健全。而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企业激励机制不够,约束机制更差。职务消费与自我消费界限不明,而隐性收入也因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大量存在,如自利交易、提拔职员所得好处等。由于经济收入属于个人隐私,监督亦有困难,有时很难确定国企高管们到底拿了多少酬薪。
第三,国企高管薪酬的制定存在弊端。国企高管的薪酬标准,绝大多数是企业自己定,主管机构审批,其中的决定性意见出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现在,一般国企经营者薪酬制度的设定和执行往往是在国企高管的参与下进行的,缺乏制度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而且由于企业制度的不完善,一些参与决策的其他人员,也都不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参与制定薪酬制度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
第四,国企高管薪酬考核绩效体系不健全,约束不力。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已经多年,真正通过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较少。绩效管理重要目标在于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然而很多国企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为薄弱,往往将考核置于表层,没有将考核结果与被考核人员的职位变动紧密结合,而且与薪酬升降的关联度较小。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考核价值也被贬低,薪酬激励效果无法实现。
三、完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思考
第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功能,落实监事会职能。国企高管薪酬畸高,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有关。因此,国企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按照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在董事会下设薪酬与考核专门委员会,对薪酬制度设计与考核负责。对国企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人员结构界定,可以包括企业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企业的员工代表、独立董事、外部咨询顾问等,但是不应包括管理层人员,独立董事必须保持较大的比例。
第二,深化国企改革,发挥竞争机制在国企高管选聘中的作用,实现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国企高管市场化的薪酬要与市场化的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相配套,市场竞争的历练是优秀经营者产生和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在国有经济系统中发现和选拔合格经营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聘原则,通过职工民主选举和国资委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充分挖掘利用国有人才资源。推行社会招聘的选任方式,实现经营者的市场化自由流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适合于企业家成长、发展的环境。
第三,建立多元化薪酬制度设计和完善的业绩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基本工资、年度奖金、持有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多种薪酬方式,有步骤地推进薪酬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科学业绩考核体系,要明确界定高管经营业绩考核内容,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增加对国企高管工作业绩方面的评价力度,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提高可信度,加强对国企高管的经常性考核监督,把政府监督考核与企业内部业绩考核联系起来。
第四,健全薪酬监管法规政策体系,要严格执行现行薪酬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规定,进一步做好国企高管薪酬管理工作。建立国企高管职业风险制度,强化国企高管责任意识,要让高管真正走入市场,去承担市场风险,并逐步形成国企高管是的市场声誉。建立高管职业风险制度,让国企高管真正承担经营的责任、风险和损失,同时享受经营的收益。使国企高管更多的从国企的利益出发,认真经营企业。
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制衡机理来看,要想使企业高管人员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除了采取正向的激励措施也要采取反向约束机制,这些都最终有待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完善,高管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实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市场化,才能使高管薪酬日趋合理。当然这也需要国家干预措施及法律规制的辅助。
第二篇:国企高管薪酬的症结在公司治理
人事考试教育网
国企高管薪酬的症结在公司治理
最近一两年来,高管薪酬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企高管的薪酬也增长惊人。到2003年为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过关平均薪酬已经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3.6倍。显然这一比例在最近几年仍在继续扩大。最近一两年,屡有国企高管天价薪酬曝光,如200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年薪6616.1万元,2008年国泰君安证券的“人均百万年薪”。另外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国有企业利润迅速下滑,但某些国有企业人工成本仍然大幅增加,尤其是高管薪酬并没有降低。这种种现象引起了公众越来越强烈的不满情绪。
2009年9月16日,人保部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份被称为中国版限薪令文件明确规定国企高管基本年薪与上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关于高管年薪是否过高的问题,却并不仅仅存在一种肯定的答案。也有部分人认为,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高管年薪并没有过高。《2007年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上市国企薪酬高管年收入平均达到34万元,首次超过民营企业,但低于外企平均水平。
冯鹏程教授认为:其实,高管薪酬过高或过低本身并不是一个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管薪酬的制定与发放是否有助于激励国有企业经营者实现公司的利润最大化,是否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另外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公有财产,因此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制定除了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外,应该还要兼顾社会公平原则。
我国现行的高管薪酬制度是随着我国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而产生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以年薪制和持股权等措施激励国有企业的高管。2003年国资委组建以来,陆续制定出台了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业绩考核、股权激励、职务消费等若干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制度规范,改变了企业自定负责人薪酬的做法。对企业负责人实行了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企业负责人基薪根据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结合企业经济规模和收入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绩效薪金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级别及考核分数确定,平均为基薪的1.5倍,最低为0,最高3倍封顶。绩效薪金的60%在考核结束后当期兑现,其余40%根据任期考核结果延期到连任或离任的下一年兑现。另外,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兼职取酬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实行业绩目标责任制的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和流程都有相应的规范措施。
然而,尽管国企高管薪酬明确与企业绩效挂钩,但是事实却并没有表现出国企薪酬与企业利润的正向相关关系。截至2009年2月15日,从沪深主板市场中的31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看,其中,公司净利润较2007年增长的有17家,其余14家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高管薪酬较2007年增加的却有21家,薪酬维持不变的只有2家,薪酬下降的为8家。
冯鹏程教授认为:由上述可以我们可以总结,一方面社会大众认为国企高管薪酬过高,有失公平;另一方面,也有人为国企高管辩护,与民营企业经营者以及外企高管相比,国有
人事考试教育网
企业高管薪酬并不算过高。一般认为过高的薪酬有利于激励经营者为企业股东及所有者谋取更高的经济利益。然而事实却是,尽管我国主管部门将国企高管的薪酬水平与企业利润挂钩,并且国企高管的薪酬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却并没有像所预期的那样,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由此,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与企业利润挂钩的高水平的高管薪酬激励的作用下,去没有产生预期的激励作用,反而出现国企高管天价薪酬、国企高管薪酬失控甚至是国企高管自定薪酬的现象?
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在公司治理中,将涉及这样一些利益相关者群体,股东、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雇员、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公司治理中,还会涉及到社会公众。因为国有企业,不管是部分国有还是全部国有,都含有国有资产,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即全民所有,因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会特别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在本文中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确定主要涉及的利益群体包括股东、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雇员以及社会公众。之所以高管薪酬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出现的关于高管薪酬是否过高的讨论,最后都应归结于所涉及的利益群体的相互制衡问题及公司治理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中国国有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董事会和监事会均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在一定程度上受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但是具体的业绩考核、薪酬计划有公司董事会来制定。董事会是否能真正发挥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的结构,而董事会的构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权结构。尽管我国有些国有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高度重叠,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根据对具有完整基本成员资料的406家国有上市公司的分析表明,平均内人控制(内部董事人数/董事会成员总数)为67%.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会出现高管自己考核自己的业绩,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这显然会有失公正。
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力量,在规范董事、经理行为,维护股东利益方面应具有特殊作用。目前在我国,国企高管是行政配置,以任命制为主,并非市场化选拔。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或经理层的成员,无权参与和否定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决策。另外我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由如工会主席等职工代表组成。就行政级而言董事会成员与经理是他们的领导。同时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决定监事会成员的薪酬、把握着对他们的业绩评估及提名。所以说事实上监事会并不能发挥对国企高管薪酬制定、考核的监督作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国企高管薪酬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双重失效的情况下,无论国企高管的薪酬是否过高都难以服众。要解决国企高管薪酬的争议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一方面,应该规范和完善董事会的运作。董事会决定公司的管理层,决定管理的水平和结构,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系统,决定公司的主要战略和决策。因此,健全董事
人事考试教育网
会制度,优化董事会的决策程序,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建立起一种责任相互制衡的机制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应该对独立董事加以激励。独立董事需要拥有足够的股票,以便使得他们能够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去积极地监督管理层。在缺乏足够的股票所有权这样直接的经济激励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很少有动力去积极监督管理层,因此,应当要求独立董事在其任职之前先购买相当数量的公司股票。与公司股票绩效无关的高额固定报酬可能不利于对管理层的监督。股票所有权可以作为一种绩效债券而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也需要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真正发挥监事会的作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采用二元制结构,又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在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并存的情况下,应该改进现行监督机制。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将监事的长处和独立董事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协调发展,并且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予以细化,避免出现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独立董事是权力决策机构,而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前者的监督属于事前和时钟的监督,后者属于事后监督。所以只要对监事会进行有效地改造,必定会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
第三篇:论国企高管薪酬
论国企高管薪酬
【摘要】
国企高管薪酬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最近全球广泛关注的。限薪令”入手,通过分析国企高管薪酬面临的人事任命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督制度等的缺陷,提出建立健康的市场环境,科学的激励措施,提高薪酬信息的透明度等方法帮助建立科学健康有效的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关键词】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人事任命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有效的监督制度
一、引言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反思从来没有停止过,美国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机制甚至被认为是引发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些高管依然拿到高得离谱的薪酬,引发了西方普通民众的强烈质疑和抨击。为此,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重新审视企业高管薪酬机制,并相继出台“限薪令”措施,以加强对高管薪酬的监管。
从我国国内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高管的“天价”薪酬,其合理性同样受到质疑。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轨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而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必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我国 企业高管尤其是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改革,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制度问题。
一、何为国企高管
1、何为国企
2、何为高管
3、总结
在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企业中,担任要职的管理人员,其工作的质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商品的生产,社会财富的增减,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
二、国企高管的特殊性
一是服务对象不同。国企高管是为国有资产的股东,即全国人民服务,而不是非公有企业高管那样为私人股东服务。
二是履行职责要求和条件不同。国企高管需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不能完全以经济利益为单一导向,必需兼顾社会效益;其经营管理环境条件一般较好,都能得到政府支持和帮助。
三是产生机制不同,国企高管是行政任命为主,绝大多数不是竞争上岗,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是通过市场选聘。
四是身份背景不同,国企高管是“干部”,大都有行政级别,有的人是人是前政府官员或准官员。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是社会人,没有“干部”身份,是职业经理人或准职业经理人。
五是职业保障不同,国企高管的“铁饭碗”不容易被打破,职务“含金量”高,职务消费待遇好,在任职企业没干好,可以调到其他企业,或者又调回政府当官员,没有后顾之忧;而非国有企业是“瓷饭碗”,干好了可以拿高薪,没干好就可能“炒鱿鱼”,职业风险大,后顾之忧多。
三、国企高管薪酬面临的问题
我国自2002年开始推行国企高管年薪制,该制度推行以来,国企高管的薪酬水平逐年上升。据国资委披露,2004年至2007年,国资委监管下的央企高管平均年薪分别为35万元、43万元、47.8万元和55万元,年增长率14%左右。
近年来,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整体薪酬水平呈上升态势,且平均薪酬水平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以2009年为例,我圉国有上市公司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人员的报酬总额平均为132.78万元,高出同期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5.6%。
国企高管薪酬过高,除体现在薪酬的绝对金额上,还体现为国企高管与普通国企单位员工之间工资报酬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2002年,我国在推行国企高管年薪制的同时,规定高管年薪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2倍,按此标准,2008年我国国有单位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为30287元,乘以12倍,国企高管的年薪理应不超过36.34万元,因而目前,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12倍”的薪酬比例关系早已被突破,特别是金融、烟草、电信、石油等国有垄断行业高管的薪酬甚至为行业平均水平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失控问题突显。
四、主要原因
1.国企高管人事任命制度的缺陷
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跟产品市场一样,存在一个有效率的企业家市场。企业家就是从这个市场中被选拔出来的。他们的收入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企业家才能”是比一般资源更稀缺的资源,企业家也应该得到高额报酬,因为企业家得有创新,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而在我国,国企高管是行政配置,以任命制为主,并非市场化选拔。行政赋予高管的权力大,而企业发展与高管的努力关联度多大,难以评价。如果仅靠一纸“红头文件”就能获得高额的薪酬,明显有失社会公平,难以避免社会公众的质疑。
2、激励不足与激励不当共存。
报酬水平层次不齐,且形式仍然是货币性报酬。我国国企高管人员经营业绩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利润等财务指标,易造成其行为的短期性。
3、缺乏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国企高管人员的薪酬披露机制还没有建立。企业财务报表有失真实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缺失造成了国企高管人员薪酬的扭曲。
4、缺乏有效监督
国有企业其财产所有权归属国家,但是在制定高管人员薪酬时,却缺乏一定的监督机制。现行体制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制表现为多层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这种层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出资人监管不到位,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管约束无力,部分国有企业(主要是金融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管主体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存在高管自定薪酬现象,这就形成了‘踅动员”与“裁判员”合二为一,因此必然导致高管薪酬的不合理性。
五、规范国企高管薪酬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的高企薪酬环境
2、打破国企高管与行政体系之间的联系
薪酬关系到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如果国企高管不能获得应有的收益,很多人就会没有动力继续从业,可能会选择提前退休从事投资业务或者投身民营企业,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但如果高管薪酬过高,超过了他的贡献度,又会损害社会公众这个出资人的利益。由于国企的特殊地位,它的经营业绩不一定等同于企业家的个人业绩。因此,对高管的薪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高管担任了一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如此重要的岗位,薪酬需要体现这个岗位的价值,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部分。其次,将目前的业绩与公司过去的业绩,以及同业的其他公司业绩相比,以确定高管业绩,这就是变动部分。两部分相互结合,共同组成高管薪酬。
3、建立科学的激励方式
激励高管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固定报酬和分成报酬。固定报酬是指,对于完成某个工作任务给予定额的报酬。固定报酬适合于工作过程或业绩很容易监督或者观测的工作。而对于工作过程难以监督、业绩可观测性又比较差的工作,固定报酬就难以获得好的激励效果,于是又出现了分成报酬的方式,将经理的报酬与所实现的产出水平相联系,即从业绩中提取一部分作为经理的报酬,让经理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
但是,这种分成报酬的方式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如果当年业绩提成报酬过高,容易导致经理人为了获得当期业绩而牺牲公司长期利益的短期行为,损害股东的长期价值。我们知道,经理人付出的努力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的努力:为提高短期业绩所作的努力和为提高公司长期利益所作的努力。根据当年业绩提取分成报酬的方式,只能有效地激励经理人做短期努力。
因此,一定要有长期性激励报酬,以激励经理人为公司的长远价值而努力。
4、扩大企业高管薪酬信息的披露范围、提高薪酬信息的透明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以利于各有关方面加强对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督。应定期向社会公开高管薪酬,而且披露的内容应完整、准确、及时,不仅要公布薪酬总额,还要公布各部门的构成,以利于社会的监督。考虑到我国企业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现状,我国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要求国有企业按“厂务公开”原则对高管薪酬信息进行披露,另一方面要求健全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办法,提高各类企业高管薪酬信息的透明度,形成有力的民主监督氛围。
5、奖惩结合
奖惩结合,使收益与风险对等,建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使高管们在分享收益的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建立问责制,彻底改变高管薪酬只涨不落的不合理现状。
六、总结
我国国企的资产终极所有者是全体国民,国企高管的薪酬确定是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对国企高管的薪酬确定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绩效发挥。“中国版限薪令”从金融类国企入手,具有显著的信号意义,它暗示着政府将强化其他国企高管的薪酬管控力度。强化公司治理,从制度上解决高管的薪酬问题,将是我们今后不懈努力发展的方向。
参考资料:
[1]陈吴曼,廖艺.“限薪令”别成了“涨薪令”280万不是上限[J].中国乡镇企业.2009(1)2]何仕金.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是否符合中国国情[J].中国经贸.2009(4)3)王飞鹏.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一些国家企业高管薪酬改革的做法与启示【J】.经济纵横,201 0(2). 4)周晖,马瑞,朱久华.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f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4).
5)徐润南,曾晓东.国企高管薪酬策略.企业管理.2005(12). 6)Casio W F.Managing human resources.4th ed.McGaw-Hill, 2005
第四篇:国企高管薪酬标准
国企高管年薪不得超出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02年为12倍)2009年
记者从参与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的人士处获悉,经过计算,《意见》中规定的央企高管年薪的上限是,央企高管的基本工资部分为不超过上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绩效工资部分的上限是高管基本年薪部分的3倍。也就是说,央企高管的年薪上限为上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基本工资5倍和绩效工资15倍)。
《意见》主要从适用范围、规范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薪酬结构和水平、薪酬支付、补充保险和职务消费、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作出了规范。
《意见》规定,央企高管薪酬主要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中长期激励三部分组成。
其中,基本年薪由上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乘以一定倍数,再乘以企业规模系数(或调节系数)构成,但不会超过5倍。绩效年薪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为基本年薪的一定倍数,而且不会超过3倍。
在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在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企业高管的薪酬是其普通员工薪酬的20到30倍。即使在今天,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首席执行官薪酬与普通员工薪酬之比仍然维持在这一水平上下。英国的这一比例是22倍,加拿大是20倍,日本是11倍。
第五篇:从制度耦合看国企高管薪酬激励
从制度耦合看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安排
章七根
内容摘要:国企高管薪酬是按照激励兼容理论设计的,激励兼容是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均衡的具体体现,是委托人让渡权利,而代理人承担义务的契约安排。确保这一契约义务的履行需要有相应的前提条件。在国有企业特定制度背景下嵌入激励兼容机制存在着与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不协调的问题,这也是国企高管高薪问题之所在。
[关键词] : 高管高薪 激励兼容 前提条件 制度协调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一、引言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企高管的高额薪酬一直是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国企经营者的高薪并不是近年的现象,在国企高管薪酬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背后值得深入探讨的是:对薪酬的争议是在金融危机这一特定背景下,人们的道德与公平诉求,还是薪酬机制出现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公司高管的薪酬基本是按照委托代理的激励兼容理论设计的,基于在信息不对称下,经营者的经营才能只能被激励,不能被强制的理解,为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确保公司有效运行,需要通过激励兼容机制诱导代理人采取委托人期望的行为。因而判断国企高管高额薪酬是否合理需要考虑的是激励兼容机制的合理性,在国企这一特定的制度背景下的协调性。如果激励兼容机制是合理的,在国企这一特定的制度背景下“嵌入”激励兼容机制与国企的其他制度安排相协调,对国企高管高薪争议就更可能是人们的道德与公平诉求,否则表明高管薪酬机制存在问题。
一、激励兼容机制及应具有的条件
激励兼容机制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下如何激励代理人按委托人的期望行动的问题,它是由威尔森(1969)、罗斯(1973)、米尔利斯(1974)、霍姆斯特姆(1979)以及格罗斯曼和哈特(1983)等人开创的。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代理人是否履行了其应尽的义务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委托人可以根据观测到的代理人行为确定其是否履行了义务,从而对其实行奖惩或确定是否继续交易。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所有者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的行为,只能观测到相关变量,而这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它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委托人就存在一个使用何种方法促使代理人履行义务的问题。高管的经营能力作为人力资本,委托人不能使用“强制合同”来高管选择其希望的行动,只能是选择满足高管参与约束和激励兼容约束的激励合同以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激励兼容的基本模型为Y=K+aB(K为参与约束,a为分成比例、B为产量等可以挂钩指标,且是代理人努力的结果),从激励兼容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如果a确定得相对合理,且委托人对挂钩指标B的内在质量又有相对清晰的界定,有 较为明确的标准,是否按标准生产的检验成本较低,确实可以使代理人与委托人做到激励兼容,激发起代理人参与积极性,有助于代理人履行义务。也正是激励兼容机制在竞争性领域具有良好的诱导作用,即使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政府对金融高管的薪酬控制也只限于接受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对没有接受政府救助或还清政府救助款的公司,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公司的薪酬制度。
激励兼容机制在竞争性领域确实能诱导代理人按委托人的期望行动,但激励兼容机制并非没有缺陷,要充分发挥激励兼容机制的作用需要有相应的前提条件。
1.激励合约达成是市场重复博弈的结果
激励机制可以看作是对劳动力的定价,当劳动能力与劳动结果都可以确定时,出价是容易确定的;而当劳动能力与结果难以确定时,必须在劳动力充分流动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博弈加以确定。经多次重复博弈达成的激励合约是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均衡的具体体现,是市场交易双方自主协商的结果。从制度有效运行角度来说,制度参与者的利益均衡是制度有效运行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交易双方是否通过多次重复博弈达成激励合约,对激励合约能否有效发挥诱导作用有着重要影响,只有通过合约双方的多次重复博弈,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契约的不确定,对自己可得的利益和对他人应承担的义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为自觉履行义务创造良好的前提。如果没有通过市场多次重复博弈,激励合约签订双方会因缺乏真实的市场信息参照而使激励获取与义务承担难以达成均衡,从而对代理人形成良好的激励预期。
激励合约要求通过市场博弈达成均衡,这要求博弈的参与双方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如果博弈参与双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在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参照下,激励合约参与双方无法形成激励获取与义务承担均衡的感受,激励作用也就无法有效发挥。随着现代公司组织形式的发展,独立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通过市场博弈达成激励合约的有效性也受到了影响。从股东层面来说,在股东人数众多,特别是公司公开发行上市后,因股权的分散化,中小股东受监督成本和监督能力的制约,以及存在的“搭便车”效应,参与监督经营者的意愿不强,往往会放弃对经营者的监督投票权,使上市公司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并采取损害所有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美国萨班斯法案的颁布正是证券市场仅靠本身的自组织均衡无法有效保证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国家通过颁布强制实施法案迫使经营者履行对投资者义务的具体体现,这是其一。其二,从董事会层面来说,公司董事会存在着被经营者施加过多影响和被“同化”的可能,从而使公司董事会无法有效做出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波及全球、影响巨大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这样一种质疑,就是作为监督公司经营者的董事会为什么会允许经营者采取如此冒险的行为?有学者就认为原因在于董事们与总经理之间的关 系已经变得极为“亲密无间”。
2.激励合约挂钩指标不能偏离公司长远发展目标
激励合约能否诱导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期望行动,通过激励合约诱导协调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这与挂钩指标B直接相关。如果激励安排的挂钩指标设置不合理,偏离公司健康稳健发展的长期目标,过于专注有损公司长期发展的短期成果,激励合约安排会人为地放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表现为能保持公司健康稳健的长远发展。但企业在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激励合约地安排会受到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从而使激励合约的挂钩指标偏离公司长远发展。
从公司内部来说,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实现需要阶段性发展目标的衔接。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公司发展的阶段性经营目标可能是多元的,不同的目标选择既可能相互冲突,也必须有度的限制。如企业追求稳健经营与寻求业绩快速增长矛盾;企业追求规模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与稳健发展矛盾等。在信息不对称下,诱导性激励安排会强化代理人专注于短期经营成果的倾向,如短期的业绩和市场规模扩张等,从而人为地放大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AIG陷入破产边缘,在政府1800多亿美元的强力救助后,仍面临着公司可能被拆分重组的命运,走到这一步正是过渡追求短期业绩的激励合约诱使其采取了疯狂行为,公司大量介入CDS业务,致使其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因CDS业务的大量赔付而陷入破产拆分的边缘。我国保险公司同样在业务提成的激励合约的诱导下,为实现更大的市场份额目标,纷纷采用有损公司长远发展的恶性价格战、违规支付手续费等行为。如果不是保监会及时叫停以恶性价格战为手段扩充市场份额行为,其后果也可能是非常恶劣的。
从企业外部来说,公司阶段性经营目标的选择在激励合约诱导下,会受到行业内其他公司采用的经营模式与竞争手段的影响,很可能被卷入到系统性风险中。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在激励合约诱导下,经营者无法抵挡来自行业内其它公司次贷业绩诱惑和竞争的结果。受早期开展次贷业务相关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的赚钱效应影响,与次贷业务相关的贷款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都经受不住与次贷相关的经营模式的利益诱惑,纷纷介入相关的业务,使次级贷款规模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其结果是在金融企业自身也搞不清业务风险所在的同时,将金融企业都卷入到系统性风险中,最终酿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3.实现激励目标的手段必须稳健
在所有者和经营者通过激励合约安排协调了各自利益后,经营者采取何种手段以实现业绩目标对公司长期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关系到能否有效履行对所有者的义务。受激励合约诱导和经营者对经营失败的责任承担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经营者为最大限度实现自身利益,更可能拿所有者的财产进行冒险。为保证 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实现,确保公司稳健健康发展,必须对激励合约规定业绩目标的实现手段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如果不对激励合约的实现手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控制,经营者可能的冒险行为不但会影响到公司本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可能导致相关企业的竞相仿效,形成系统性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展示了一幅令人影响深刻的,必须对激励合约实现手段进行有效监控的生动画卷。在激励合约的利益诱导下,美国金融企业非常专注于短期的业绩目标,纷纷效仿采取了有违公司长远健康发展的经营手段:违反贷款的谨慎原则,对不符合贷款申请条件的客户发放贷款;滥用金融创新,进行非风险对冲的衍生产品交易;采用高杠杆倍率经营等等。对这些有违公司长远发展的经营手段缺乏有效的监控,正是最终酿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重要原因之一。
三、国企高管激励机制与其他制度安排的耦合存在问题
在竞争性领域中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激励兼容机是否适用于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激励兼容机制与国企的其他制度安排能否耦合的问题。由于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是“嵌在”制度结构中,它必定内在地联结着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安排,因而每一种制度安排的效率还取决于与其他制度安排能否有效耦合。如果激励兼容机制与人们的观念、国企制度环境等方面能协调一致,有效耦合,激励制度就能取得较好的诱导效果;相反,如果影响激励兼容机制与国企的相关制度安排未能协调一致,给人有机可乘的信念,激励兼容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困难与问题。从制度系统有效耦合的角度看待,国企激励制度与其它制度安排还存在着许多未能有效耦合问题:
1.在信托责任意识薄弱基础上更容易导致激励不兼容。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后,不论对经营者采取何种激励形式,其获得总是占经营业绩很少的一个比例,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责任承担能力有限制约下,经营者可能会置所有者的利益不顾而采取更多地机会主义行为,以最大化其自身的利益。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高达30倍以上的杠杆比率说明,在经营者的责任承担能力有限下,激励兼容并不能保证经营者履行其应承担的义务,相反会激化其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所有人或投资者的利益。
我国企业经营者长期存在着信托责任意识薄弱,国企公司治理结构尚远离市场化要求,高管对经营责任承担能力更为有限,利用各种手段非法侵占所有者利益案件频发,在这一基础上嵌入激励兼容机制,代理人会有更大的机会主义倾向,更容易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选择,从而更容易人为地放大企业的经营风险。我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在信托责任意识薄弱、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重重、高管责任承担能力更为有限的基础上嵌入激励合约安排,如果不对其采取有效的监控会导致灾难。我国证券市场在十多年发展中,国有证券公司先后经历了两轮大规模的重组与注资,先后有30多家证券公司破产与重组。短短十多年发展,有30多家国有券商被迫破产和重组,这与券商在 激励合约的诱导下,过度专注于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短期业绩提高,采用非法融资和挪用客户保证金等手段直接在一个缺乏投资价值市场进行高风险股票炒作的必然结果。近期爆出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商务中心支行爆出的4.6亿按揭诈骗案更是表明,在信托责任缺乏的基础上实行激励兼容机制,非常容易导致激励不兼容。
2.业绩挂钩指标受制于政府垄断
激励兼容机制能否起作用直接与挂钩业绩指标和分成比例相关,反映代理人努力程度的业绩指标和分成比例是否合理,需要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检验。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多次博弈和交往,对代理人经营能力、态度与行为是大体可以了解的。青木昌彦(1995)认为人们的行动并不是根据精确的计算,而是依据对其他参与人会如何采取行动的经验判断采取行动,因而不需要对其他参与人行动的精确了解。伦德纳(Radner,1981)和罗宾斯泰英(Rubbinstein,1979)使用重复博弈模型证明,如果委托人和代理人保持长期的关系,基于大数定理,外生不确定可以剔除,委托人可以相对准确地从观测到的变量中推断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代理人不可能用偷懒的办法提高自己的福利。因而,要相对准确地反映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与努力程度,需要有竞争性基础,只有在竞争性领域,通过企业间的激烈竞争,才能较好反映经营业绩与经营者的能力与努力程度,激励兼容机制才能发挥出绩效。但目前国有企业大都处于非竞争性领域或不完全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的业务发展,经营业绩实现与政府资源与经营权力的垄断与行政控制直接相关,国企经营业绩好坏直接与政府的政策取向相关,而不能完全反映经营者的水平与努力。国企高管高额薪酬也基本发生在政府政策取向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行业,如金融、保险、证券、资源、电信等行业。国企高管高薪正是在政府垄断与政策保护下取得,这是导致国企高管高薪成为舆论焦点的重要原因,也反映了激励兼容机制的嵌入与其他制度安排的矛盾。
3.激励合约非市场博弈达成
激励合约作为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均衡的具体体现,是市场交易双方自主协商、相互博弈的结果。一个利益均衡的激励契约达成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契约双方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为确保自身利益而进行讨价还价;二是在流动性基础上的博弈过程,如果缺乏在流动性基础上的博弈过程,激励双方都会因缺乏相对准确信息而难以达成利益均衡。
在国有企业激励合约确定过程中,契约双方都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代表出资人利益的国资委或国资委指派的董事都无法独立按市场博弈过程确定公司高管薪酬,能采用的大多是与业绩关联有限的行政控制过程。国有企业高管是政府指派的,而激励兼容本身是通过机制设置在诱导公司经营者经营积极性的同时,能让公司经营控制在最有能力的经营者手中,这需要有流动性作为前提。在契约双方都不是一个完全的独立市场主体的同时,国企治理结构还广泛存在代 表出资人利益的董事与经营者“同化”的问题,确保所有者利益也就无从谈起。
在国企激励契约的确定过程中,满足激励合约多次重复博弈要求的流动性也面临问题。劳动力的流动性在不同的国家受制于各自的特殊人文、传统、约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流动性不足的国家,就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国有企业高管的政府任命的结果是导致流动性不足,无法满足激励兼容机制在流动性基础上的多次重复博弈的要求,因而国企存在着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确定合适的激励机制问题。
4.激励合约履行能力无法满足激励兼容的需要
激励兼容作为驱使代理人按委托人期望行动的机制,委托人之所以给予代理人激励,是以其承担相应的义务为前提的,也就是委托人与代理人间签订的是关于代理人承担何种义务与可以得到某种权力和利益的契约安排。美国金融危机清楚地显示出,只是依靠激励兼容机制驱使代理人按委托人的期望行动,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责任承担能力有限等约束条件下,代理人更可能采取最大化自身利益的短视、贪婪行为,违背其对所有者的契约责任,最终损害所有者利益。
激励合约规定义务能否得到有效履行与经营者的履约资本和对违约惩罚直接相关。对违约惩罚主要由二部分构成:一是与直接终止交易关系有关的未来损失,二是与参与者在市场上的声誉贬值有关的损失。在信息不对称与可能产生的内部人控制下,对违背激励合约确定义务的惩罚如果仅由终止交易成本与声誉贬值成本构成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足以确保对所有者义务得到有效承担。从美国金融危机教训中可以看出,经典理论认为的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惩罚机制是用脚投票和公司被收购是远远不够的,要确保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惩罚机制。
国企高管政府直接任命和高管薪酬确定机制非完全市场化使激励合约规定义务履行的约束严重不足,国企高管是否履行契约义务与交易关系是否终止没有直接关系,声誉也不会因此导致大幅贬值,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在没能履行契约义务下还能获得高额的奖励,因而激励兼容机制也无法像预期一样发挥其诱导作用。
四、简要结论
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度参与者相互间形成利益均衡;二是对违反均衡规则的惩罚有效,制度具有可信威胁;三是“嵌入式”的制度安排应与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相互协调;否则,人们制定的制度与实际运行的制度就会出现偏离,形成纸面意义的制度与实际运行的制度。国企高管的薪酬激励因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明显存在着作为“嵌入式”制度安排的激励兼容机制与制度结构中的其他制度未能有效耦合的问题,最终导致激励兼容无法建立在双方利益均衡的基础之上,这是导致目前国企高管薪酬问题的根源。对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来说,一是需要在制度结构协调有效解决前对高管薪酬进行适度控制;二是需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变与激励兼容不相一致的体制与机制。
参考文献
青木昌彦,2001:《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 诺斯,1998:《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科斯 哈特 斯蒂格利茨,1999:《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王自力,2008:《道德风险与监管缺失: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银行家》2008年第11期
常清 陈君,2009,《公司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华尔街危机》,《上海证券报》2009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