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费社会学读书报告
《礼物的流动》读书报告
社会111 范天昊
摘要:《礼物的流动》是关于中国东北一个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模式的民族志报告。作者细致考察了这个北方农村的礼物交换过程和网络培育,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叙述向读者展现了在这个村庄社会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社会网络的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的实践运作方式。
关键词:礼物、流动、社会关系网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是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名作,它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物流动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化方面并最后成书。《礼物的流动》主要分析了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等方面的问题。
全书主要是围绕三个论题展开的,首先是中国礼物交换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学中有关礼物之持续探讨的意义,紧接着作者探讨了在中国文化中关系和人际行为之道德规则(人情)的复杂性,最后论述了礼物经济与更大范围内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本书脉络紧凑,论证严密。作者通过自己分析,透过复杂多样的礼物交换形式和礼物类别的表面现象,总结了其中的规律性,可以说是对中国礼物交换研究的比较深刻的著作之一。
在第一章导论中,作者先从莫斯的经典名著《礼物》开始,介绍了人类学中的礼物与礼物馈赠,提出了涉及礼物研究的核心问题:回礼动机、互惠原则、礼物与商品的关系,并就它们在人类学中的研究状况做了回顾,指出了中国礼物研究的现状及主要不足,介绍了他本项研究的框架。第三章中作者又借用贝尔关于交换关系模型的理论,对下岬村的礼物世界进行了分类。在下岬村,礼物的物质内容和它的文化意义及仪式情景是浑然一体的。所以礼物交换的分类不能单纯基于所赠物品的类型,或者只是基于礼物交换中潜在的经济原则。根据礼物交换的场合可以分为仪式化的,即“大事”(包括生育庆典、流产和妇女绝育、订婚、婚礼、丧礼等);非仪式化的,即“小情”(包括亲戚间的互访、探病等)。根据赠礼动机可以分为表达性的和工具性的。下岬村民把表达性礼物馈赠叫做“随礼”,而把工具性礼物馈赠叫做“送礼”,旨在改变先前既有社会关系模式的送礼行为多半会被视为工具性的。工具性的礼物分为:间接付酬、溜须(巴结性礼物)和上油(润滑作用的礼物)。下岬村民不能接受村子里的工具性礼物馈赠,但对它在自己社区外面的应用的接受没有心理上的困难,并且上油式礼物在集体和个人层面都能发现。
作者在第四章中对此进行了分析。村民们要把收入的10%到 20%用在随礼上面,这一方面是社会和道德的力量,因为表达性礼物意味着一个人的道义或情感的关心,另外也是一种培养、维持和扩展其关系网的基本方式。下岬个案表明,乡村社会中私人网络的培养既是一种权力游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关系不仅涉及工具性和理性计算,也涉及社会性、道德、意向和个人感情。作者用丰富典型的实例介绍了关系网络在村民生活中的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支持功能和政治功能。作者在对下岬的个案研究中表明,在礼物关系和商品关系之间存在一个或许可以称为灰色区域的东西,在这一区域中,工具性礼物扮演了一个兼容这两套对立性关系的角色。
阎云翔先生在第五章中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了这种关系网络的特征:对朋友关系而非亲属关系的严重依赖、大量屯亲的卷入以及姻亲的积极角色。这与第二章作者描述的社会分层与亲属制度中,姻亲的显要位置相呼应,从而挑战了宗族范式在中国北方农村社区的适用性。并且,作者在考察这一关系结构时,旨在理解个体层面上的村庄生活,因而强调村民们作为积极的行动者的一面,这不同于以往的倾向于从某种集体的和组织的视角对村庄生活的考察。关系网络构建的好坏,对一个人的生活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那些在网络建构方面积极能干的人则被广泛地描述为很“活”,其字面意思是指有保证的私人关系;相反,在社会交换和网络构建方面的失败,其不利不只是限于口头上的表达,还有社会的制裁。通常,那些没能履行其礼物馈赠义务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交换的人在村里会受到大家的孤立。
在中国社会,关系是一个以工具性和个人操纵性为特征的过程,它本身具有贬义。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关系又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随礼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循随礼的规矩,而且一个人如果落下拒绝随礼义务的名声,他就会失信于全村,并且由于关系网络而受到孤立。”农村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很多时候人们在乎的不是你随了多少钱的礼,而是你有没有这份和别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心意,随礼其实可以反映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对他人的看法,是否随礼以及随礼的多少都会影响两个家庭关系的发展方向。在农村,随礼会不自觉的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如若不愿意随礼或不参加别人的庆典,就表明了不愿和主家维持良好关系的意向,总是这样逃避责任的话,在别人面前就没了地位,并且朋友很少,亲戚网络也很小,在农村就很难办事。若培养好关系,作者在书中总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随礼方面不能吝啬,该随的礼一定要随,从长远看,这有利于良好关系网络的培养。2.随礼记录是入礼的凭据单,也是将来必须偿还的借账簿记,因为礼尚往来有一定的规则。3.长期良好的关系必须通过有关双方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精心维持,当互相关系被打断或破坏了,就不得不通过做出额外的努力来重修和好。
互惠原则是下岬村礼物交换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个原则的实现会依据许多动态因素而变化,由此引出人情问题。互惠原则可以说是人情交往中的最重要的原则,而沾光和面子是支撑人情伦理道德领域的两个本土概念。在第六章中阎教授对此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且对人情伦理做了“尝试性”概括,认为人情伦理体系有三个结构性纬度:理性计算、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人情在行动上的复杂性和弹性就源于这三个结构因素变动不定的组合。下岬村的村庄生活告诉我们,至少在礼物赠送和社会交换的领域,道德义务更可能主导人的行为。另外,在下岬村还存在很多非均衡互惠的礼物交换,而且是收礼而不是送礼,被认为是声望的象征,这是与早期的人类学研究截然不同的景象。为此,与第二章关于社会分层体系的论述相呼应,作者在第七章对1956——1982年间的社会等级体系做了重点分析,认为是收礼的荣誉驱动着村民们随礼。
社会变迁对礼物馈赠模式有很大的影响,村民们在不同时期调整礼物的内容、形式以更好地实现礼物交换。作者以最普遍的礼物类型彩礼和嫁妆为例,分析了50年代初——90年代初新娘和新郎在婚姻交换中的积极角色,并兼及新型夫妻关系在农村的发展。彩礼和嫁妆的发展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转型。彩礼通常是指由新郎家向新娘家转移的财富,是婚姻契约的一种形式,这一习俗已从家庭间送礼的一种形式演变为家庭内部财富分配的一种方式,由此,间接的嫁妆也变成了直接的嫁妆,这种变化表明了新娘在婚姻协商乃至财务交换上地位的上升。婚姻交换的性质也在经历偿付、资助和家产继承的变化,婚姻礼物朝着一种财产继承方式转变,彩礼和嫁妆是新郎、新娘的父母送他们这一潜在夫妻单元的代际的义务型礼物,同样也符合前面提到的互惠原则,只是这种互惠并不会立即兑现,但某种延期的回报通过特定的文化预期而得到保障。最后作者总结指出:下岬村婚姻交换模式的性质不能简单地用婚姻偿付理论或婚姻资助理论来解释,它是一种偿付,资助还是家产继承,要放在50年代——90年代社会主义变迁的不同情景中区别考察。
第二篇:社会学读书报告
社会学读书报告
杨春芳
***7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籍,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小本书,但是其内容的深刻度却是很让人吃惊的。对于同样出生于农村的我来说,看到书中描绘的中国农村的人与事,总是更容易产生共鸣,仿佛就是我身边的人与事一样。
费老说“乡土”是每个中国人的特点,安土重迁便是其内容之一。“重迁”并不是说“不迁”,只是说“难迁”,这一点与现实情况是十分相符的。从古至今,除非发生灾荒人祸,黎民百姓会背井离乡去逃难外,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轻易离开他们的居住地的,就算随着工业社会到来,不少青壮年外出打工,但是到了年关他们还是会回来,不只是因为家里有亲人,还因为只有家乡才能给予他们归属感和安全感,只有回到家乡,心里才是踏实的,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缤纷多彩,那也只是属于别人的世界,远没有家乡给人的感觉舒适。所以人们基本不会搬离出去,他们再此的经济基础和关系圈子也不容许他们搬离。农民与土地是綁在一起的,他们在土地上劳作,依靠土地吃饭,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说农民离开了土地是无法存活的,因此他们不能离开,一旦离开了就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圈子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比如他们常说这样的话“大家都是这么熟的熟人了,用不着这么客气!”足可见,有“熟人”是很重要的,办什么事都会省时省力,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周围都是“熟人”的环境中生活,也会更自在,更得心应手。但是一旦他离开了,那么在他周围的都将会是一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即使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比较熟悉 了,比如能够将名字与人对号入座了,也大致知道了其家里的基本情况等等,但是那种熟悉又怎么比得上以前大家一起朝夕相处了几十年的熟悉呢!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费老在“文化下乡”中说的农民并不“愚”。在现阶段,农民中仍有许多人没见过电脑,甚至不识字,他们就是真正的“文盲”,但他们在生活中却过得如鱼得水,他们不看日历却懂得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施肥,不看天气预报却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没有手表却知道什么时间点该回家吃饭。他们不懂所谓的文化,或许正像费老说的“他们不需要文化”,他们依靠的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丰富的经验,谁又能说经验没有理论知识重要呢?没有文化并不能说是愚蠢,识字与否与是否受教育有关,是后天环境形成的,而愚蠢则是与智力有关,属于先天遗传,把先天的和后天的拿来比较显然很不适合,也不正确。
说了一点乡土的中国的事儿,再来说点郁闷的中国的人。我第一次听到说中国人是郁闷的人这种说法是从张老师口中听到的梁晓声的《郁闷的中国人》,当时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就感觉它一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一定要去看一看,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其所书所写都是最真实的中国人的写照,也是中国社会的写照。
梁晓声说,中国人的“郁闷”由来已久,从晚清的民族危机到建国后的文革,再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每时每刻都处在极度的郁闷之中。在当代社会的利益博弈中,这种“郁闷”更是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那么“中国突围”究竟在何方,梁晓声对此作出了深入地剖析,并将其归结于“中国文化”的作用。
在第一章中,作者提出国民劣根性不只是中国所独有,这是人类普遍的弱点,只是各国的国民劣根性各有不同而已,比如西方欧美国家由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时间长而具有很强的“列强劣性”,这种劣性表现为其在发展早期资本主义时进行资本积累的手段,即贩卖黑人奴隶,杀害土著居民等;而中国人的劣根性则表现为一种对权势、金钱的奴性,这种奴性根深蒂固,不可撼动,究其来源,无疑封建时期政治文化生活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它从封建时期开始一代代地往下传承,不曾间断,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所以作者才会发出“撼山易,撼奴性难”的感叹。确实如此,现如今的中国,哪个人见了领导上司不是一副讨好谄媚的嘴脸,就算有个别人不刻意讨好谄媚,在其心里也是存在畏惧和敬畏的,在他们的观念中,下级就该害怕上级,下属就应敬畏上司,因为他们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如果一旦得罪他们,就会失去工作,后果很严重。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如果见到了有分量的领导人,他也会心存敬畏之意,如果这个领导人还表现出应有的亲切和关怀,那么他就会产生浓厚的感激之情了,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有可能。其实这跟古代的情形一样,老百姓对官员有着浓重的敬畏心理,他们觉得官员跟平民是两个世界的人,只要官员不鱼肉百姓就谢天谢地了,哪能奢望当官的人为人民着想呢,因此当官员为百姓做了一点点好事之后,百姓们就感激涕零了。其实我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个角色、一个部分,大家都是平等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早已消除,人与人之间都是无差别的个体,既然是平等的,又为什么要有这种敬畏心理呢!所以说这一切都是中国人人性中的劣根性----奴性----在作怪。
中国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们都很害怕平凡。当一个美国人听到这点的时候非常吃惊,他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想法,因为美国人都很乐意成为一个平凡人、过最普通的生活,而中国人却把平凡和一些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当然,作为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来说,他是不知道中国人眼中的平凡和美国人眼中的平凡是很不一样的。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美国,中产阶级占大多数,因此中产阶级的生活就是平凡人的生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车、有房,而贫民才是“不平凡”的;但中国与美国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的,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没车、没房,没有稳定的工作,这就是平凡人的境遇,所以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只想出人头地,变成不平凡的人,找到“高收入”的工作,能够住上房子,买上车子,过上舒适的生活,甚至有些“知识化了的青年”去到美国寻找所谓的不平凡,其实也只是追寻到了美国人眼中的平凡而已。据说现在有预测称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会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关于这点我想说,就算到时预言成真,也没什么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因为就算有再大的国民经济总值,只要一除以14亿人口也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字,如果哪一天我们的人均GDP能赶上甚至超越美国的话那才真正算得上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还很长,我们不该懈怠,当某一天中国人眼中的平凡与美国人眼中的平凡等同时,或许那是我们可以暂时歇一口气了。
《菊与刀》是一本研究日本文化的书籍,但其作者本尼狄克特却从来没有去过日本,她写这本书只是为了帮助美国当局做出对处理日本的正确的决策(当时正是二战时期),因此这本书受到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根本不能代表日本的文化真实情况,只是作者的臆想和猜测罢了,也有人说因为作者采访了许多在日本生活过的人和日本俘虏,也查阅过许多资料,所以具有代表性。先不管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当我读了它之后,确实对于日本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日本人有一种反物质主义的偏见,他们极度蔑视物质主义,高度赞扬绝对精神主义,甚至认为人的主观意志可以超越生死,因此导致对天皇的绝对崇拜,对天皇敬忠是他们的最高价值准则,为了“让天皇宽心”,他们可以做一切事情。他们也认为等级制是理所当然的,任何试图破坏等级制的界限或已经越界的行为都该受到惩罚,“各安其位”才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且他们还试图将这种价值观推向全世界,因此才有了“大东亚共荣圈”的出现。
这些观念出现的心理基础就是对天皇的“忠”,天皇在日本绝不仅仅只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他也是国民精神的支柱,天皇被奉为圣上,他“神圣不可侵犯”,不对大臣的任何行为负责,他只是“日本人团结的最高象征,却不是担当职责的国家首脑”。日本人民可能会反对当权者的政策,但他们绝不会质疑天皇的决定,只要是天皇说的话,不管怎样都要无条件服从,而且是心甘情愿地服从。日本的政治家们很会利用这一点,在要求人民做事时,说上一句“这是天皇的御令”,就算是一开始再不情愿的人也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天皇尽忠是日本人的“无条件的最高美德”。二战期间,美国分析家认为日本不可能投降,因为大和民族是好战的民族,但是天皇一发布投降的诏书,日本国民就接受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因为日本人想“让天皇宽心”。由此可见,即使在战败时,日本人的最高法则还是“忠”。这是在战时,在平时也是一样,日本人认为“受情义”是很痛苦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出于情义”代表的是一种“沉重的人际关系”,但是对天皇尽忠则不在这范围之内,对天皇尽忠完全是心甘情愿地,而“报答情义”却被定义为不情愿的行为,由此,日本人的忠心也可见一斑。
从这层意义上说,日本的忠与中国的忠是有很大区别的,日本的忠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愚忠,我们认为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尽忠,要对值得的人尽忠,那些剥削百姓、不为人民着想的人我们不该尽忠,但是我们要对国家尽忠,一切以国家利益为主,当君主或者领导人做出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人民就应该起来推翻他,但是一旦国家有难,人民也会不计一切代价来拯救国家和人民,不忠君主而忠国家这条准则,我想应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遵守的吧。
社会学书籍多如瀚海,很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本人只很有限地读了这几本,希望以后能够多多拜读,因为在我看来读社会学书籍还是十分有用的,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个社会和我们人类自己。
第三篇:《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社会学想象力》读书报告
摘 要:《社会学想象力》是著名批判社会学家米尔斯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以这一概念为中心,从社会学想象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它以及如何培养它三个方面来整理自己的学术档案。
关键词:社会学想象力;社会科学;米尔斯;心智品质
米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社会学想象力》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本书主要阐述了“九大主旨”、“两大论题”、“一个概念”和“一个治学之道”。九大主旨分别为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科层制气质、科学哲学、人类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自由和理性、论政治;两大论题是批判美国社会科学几种流行趋势和社会科学前景的建构;一个概念指的是社会学想象力;一个治学之道是指米尔斯的治学实践。九大主旨、两大论题和社会学想象力密切相连,两大论题是通过对九大主旨的论述和分类而得到阐述,而社会学想象力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分析概念。前面的正文部分主要是通过直接表述、举例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来阐述观点,而附录中米尔斯则以他的治学之道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发挥社会学想象力。
一、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什么
米尔斯并没有给出“社会学想象力”这个名词的确切定义,而是贯穿在全文的阐述中。这种做法,可以让我们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来思考和学习这一概念,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认为理解“社会学想象力”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心智品质和视角转换。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用信息增进理性,看清事情的全貌,也可以说是人类理性本身在人类事务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种实质性的理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理解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以及社会的关系,而且还将对我们置身的社会、历史和我们自身的命运产生结构性的影响力。
社会学想象力也体现为从一种视角转换到另一种视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最私人化、最直接的个人转换到最不私人化的社会变迁,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获得了对社会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充分认识。也就是说,要了解个人变化,我们要超越个人变化本身来看待它,要把个人置身于其所处的特定时代中考察,这体现了一种共情的要求。由此可见,社会学想象力能够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结构、从主观到客观的超越。
二、为什么需要社会学想象力
(一)区分“困扰”和“论题”的需求
由于时代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们不了解这种巨大的变化,以前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面临着考验,所以人们感到自己的私生活充满了陷阱,人们在思想上开始变得恐慌,而在行为上变得漠然或者麻木。例如,改革开放初期,一贯崇尚自给自足的传统中国农民,在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时便显得手足无措。
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但是普通人的视野和权利往往受到具体生活背景的限制,而不能将个人的生活与社会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更不能把握社会、个人生活历程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区分自己面临的问题是因为自己珍视的价值观受到威胁而引发的私人困扰还是因为结构性变化引发的公众议题。社会学想象力最有成果的区分就是“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因此要了解个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我们就要具备社会学想象力。
(二)社会科学家首要的政治与学术使命的要求
社会科学家首要的政治与学术使命是搞清楚当代焦虑和淡漠的要素,在此,两者是一致的。米尔斯认为,如果人们有自己所珍视的价值,那么他们感到价值受到威胁时就有危机感,反之则有幸福感。而当人们不知道自己珍视什么价值也就不会感到威胁,就会呈现出一种漠然状态。米尔斯认为社会科学家的政治职责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社会学想象力不断地将个人困扰转化为可以直接诉诸理性的公共论题,以及帮助个体成为自我教育的人,而这一切只有在个体成为自由和理性的个体之后才能实现。所以他认为起源于启蒙运动的自由和理性仍将是人们珍视的价值,并指出它们是社会科学前景的重要部分。
(三)实现社会科学前景的必然要求 1.对社会学不良风气的批判
一是宏大理论。米尔斯认为,宏大理论的基本起因是开始思考层级的一般化,它的实践者无法逻辑地回到观察上来,忽略了对结构性、历史性问题的思考,导致他们对问题的本质缺乏真实感受,是非经验、非具体的,因而其不现实性也很明显。米尔斯同时认为,宏大理论在句法学上浑浑噩噩,他们所构造出来的分类体系往往只是流于枯燥乏味的概念游戏,这不仅不利于定义我们的问题,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从米尔斯对宏大理论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米尔斯个人的“冲突论”立场,米尔斯对系统论一般性地排除社会变迁与历史因素的做法也是持批判态度的。
二是抽象经验主义。它盲目崇拜方法论,把研究过程严格受制于所谓的“唯一的科学方法 ”,陷入琐屑的经验细节与数据资料,把充满智慧的创造、需要丰富想象力的学术研究化约为一堆堆公式、数据和所谓的研究程序,仿佛只要遵循既定的程序,运用既定的方法,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认识,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米尔斯看来,这完全是一种“迷思”和“意识形态”,它架空了理性的力量和形而上的思考,束缚了学术想象力。他重点批判了抽象经验主义碎片化、方法论决定问题、回避研究历史、缺乏比较和忽略时代问题的研究取向,认为这些研究堆积细节,但对使这些细节形成一定规范形式缺乏关注,对科学哲学方法的神明化,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方法论的抑制,而这种方法又同时影响了他们的研究风格。他通过举例的形式,间接指出抽象经验主义缺乏理论和原则的指导。
三是科层制和形形色色的实用性。米尔斯看到了美国社会科学各种实用性和科层制对社会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米尔斯在书中批判了两种实用主义:(1)第一种是自由主义实用性。米尔斯对自由主义实用性的评价:“空洞,没什么具体内容,而经常是一种政治宣传,鼓动人们服从那些与小城镇中产阶级达到理想适应的规范和特性;”(2)第二种是新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不关心在社会底层净扎的人们,而和社会上层相联系社会学研究者地位变了(从学院到科层组织);面对的公众变了(从发起运动的改革革家到决策层);研究的问题变了(从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到新主顾们的问题)。总之就是:“学术叛逆性削弱、行政实用性增加。”他指出,实用性由于把社会研究的目的定为制造意识形态,为商界、政界服务的性质,它使得学术研究迎合科层组织的需要,因此限定了学术的自由发展,限制了社会学家的视野,也削弱了他们把握实质问题的能力,知识分子在实践上成为科层官僚和当权者决策的幕僚。在这种体制下,一部分学者把学术当成一种谋生甚至赚钱的手段,将学术公知简单地服务科层制效率原则和各种实用目的,失去了学术应有的尊严和独立。学术界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共同体,而成为批量培养技术官僚的工厂。从米尔斯的论述中,不难看出这种实用性与科层制的特征使得社会研究变成了教化人适应社会秩序,“奴化”自由理性的工具,从而也导致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庸俗化。
2.社会科学的前景
通过分析和批判美国社会当时存在的几种不详的趋势,米尔斯提出了他所建构的富有建设性的社会学前景。首先,社会科学家要着眼社会结构关注人类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构成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分别生活于其中的全部社会;其次,注意对历史的运用,没有一门科学能超越历史。社会学探讨的是个人生活历程、历史和社会结构的交织问题;然后,认清自由和理性的实质并捍卫理性和自由,使之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自由和理性是社会科学前景的重要部分,人们遇到的困扰之所以没有被阐明,就是因为自由和理性受到了威胁并正在逐步退化。最后,正视价值选择,自主决定研究用途。阐述自由和理性的理想是我们的学术职责,只有获得了理性和自由的人才能成为自我教育的人。米尔斯强调社会科学正在成为我们时代文化的共同尺度,而不管心智品质有多含糊不清和多令人困惑,它都正被人们感到需要。而社会科学的前景,社会学的想象力在文化上的应用和人与社会研究的政治含义将在以后得到揭示。由此可见,社会学想象力在实现社会科学的前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想象力。
三、如何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对人们如此重要,我们能否通过后天培养而获得这种能力,我们该如何获得这种想象力?米尔斯给了我们答案。米尔斯认为,发挥社会学想象力,需要传承并进一步发展古典社会科学的优良传统,发挥理性与自由的作用,促进知识启蒙与头脑清明。有四点至为关键:
(一)倡导 “科学哲学 ” 打破僵化的学科分工界限,“解放而非限制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坚决反对人为设置研究界限,在他看来,没有一种所谓科学的方法论,可以自动帮助人们获得对真理的认识,“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不要被所谓的理论与方法迷住自己的心灵。他援引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说:“科学家研究程式的本质特征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头脑,而不受任何限制”,“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方法论学家”。
(二)关注 “人类的多样性 ”
现实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而是交互作用、极其复杂的。社会科学家应当从各个学科汲取营养,而非画地为牢、关闭学科对话的大门。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首先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不能只“熟悉某一学科的材料和视角”,而是解放头脑,放飞想象力,让它在不同现象、不同学科、不同理论、不同方法之间自由穿梭,从而更深刻、更全面地认清事物的本质规律。
(三)运用 “历史的观点 ”
关注历史就是关注现实的生成过程,对历史的无知,也就是对现实的无知。“人究其根本是社会和历史中的行动者,必须通过他与社会与历史结构间的密切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来理解他”,所以,应当培养丰富的历史感,必须具有历史观,把人与社会置于一定的历史结构和发展进程中加以理解,获得对本质规律的认识。
(四)发扬“理性与自由”
社会科学家“在做自己研究、选择自己的问题时”必须保持基本的独立性,不能自诩为“哲学王”或“国家高参”。米尔斯是一位 “秉承着古典传统的社会科学家”,他深刻认识到,随着学科专业分工和学术体制科层化的发展,知识分子那种怀有“超越性冲动”的公共角色一去不复返,昔日的公共知识分子被新型的“技术专家”所取代。在学科壁垒日益森严的当下,社会科学家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超越各种无谓甚至有害的争论、分工和鸿沟,关注 “紧迫的公众论题和持续的人类困扰”,在追求知识真理、通向真善美的理想图景中恪守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展现学术的人文关怀。
第四篇:《技术社会学》读书报告
《技术社会学》读书报告
2015011527 自51 谭世琦
阅读本书之前,我主要怀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正如本书第一章开篇所说,“技术文化社会学是什么?对象是什么?是从何种角度、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的研究?”,我希望能对技术社会学及其具体内涵有进一步了解;第二,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谓是起到了颠覆性的影响,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随着AI、AR等技术的发展成熟,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会经历新的巨大转变,那么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可能对社会结构、价值伦理带来哪些冲击?在我们在迎来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可能会丢掉些什么?
总的来说,《技术社会学》全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三个部分,一到四章为第一部分,作者主要分析了技术文化社会学的研究立场、视角及其对象这些比较基本的问题;五到八章为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在文化中理解技术研究,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技术学说史,比如介绍了社会变动论和技术的关系,文化人类论的技术研究等;第九到十二章为第三部分,作者分析了西方国家技术的合理主义的脉络。
关于第一个问题,第一次课上,我们就讨论了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等,此书作者更加强调在文化中考察技术的意义和发展。对于技术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作者给出了两种解释:一种是从文化论的角度来把握技术的发展,也就是理解文化中技术的地位及其功能、在文化全体中特别突出技术的研究;另外一种解释是对技术发展伴随的各种问题和技术导致的各种现象的一种文化论的解释,也就是说主要研究技术对文化的冲击和结果。我觉得这两种解释反映了技术与文化关系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改变的两个阶段。第一种解释侧重文化环境对技术的影响,比如古代的中国和西方,关于对“理”的认识,可能西方文化强调的是对自然事物的客观规律的探求;而中国文化强调的是对人伦世故的通达明辨。而这种文化环境的不同极大影响了技术发展的动力及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明清以来在科技上的落后。第二种解释更强调技术反过来对文化的影响,比如近代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不是技术发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吞并的表现吗?现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恋文化”、“网红文化”、“鬼畜文化”等文化现象的迅速崛起或消亡不是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在文化现象更替上的体现吗?作者认为技术文化社会学即技术文化论,首先应以思索文化论的内容出发,其次应是以技术为重点的诸研究。
作者认为技术是文化的一个部门,要分析技术和文化的关系,首先要从把握文化中的技术出发,技术不能脱离文化的范畴。关于文化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文化可以说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方法,是以人类的可塑性、自由为基础的,同时也具有社会客观性。技术是什么呢?作者分别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技术观,技术的实体概念和功能概念,并引用韦伯的观点,认为技术概念的本质是指技术与创造事物的行动相关,是与生产相关的技术。同时作者用第四章一整章分析了人类与技术的问题,提出了“制造”意义上的人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人和物被置于两端,两者通过制造行为联系在一起。而这个被制造的物是工具的时候,人也可以被称作“制造工具的动物”;当我们利用工具去制造其他物品时,也可以说人类是“使用工具的动物”。但如果手段和目的的关系逆转时,人类就会变成手段性的物质,成为“会说话的工具”,就比如古代的奴隶,近代只执行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人。关于人类与技术,特别是人与如今的信息技术,我也有一些思考,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比如现在人与人相隔千里仍可视频会议、人变得离不开手机、手机与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些使得人类的群体属性不断增强,群体利益得到更快的发展,一般来说,这对个体是有利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侵占了个体的独立自由,以前可能几个月人们才会收到远方寄来的信件;有了手机之后,人们一两天就要查有没有未接来电或短信,如今微信的普及,也许没过几十分钟,人们就会不知觉的拿起手机查看是否消息,有时是在等待接收某个消息,但很多时候定时拿起手机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人更像是“会收发信息的零件”。另外是关于人与工具的相互影响的一点思考,以计算机为例,首先人们利用简单的逻辑电路搭建起越来越复杂庞大的系统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仅仅“0”、“1”两个信号的组合就可以完成计算、自动控制等许多复杂的和人类思维贴近的功能,现在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的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类思考模式、行为的模拟,甚至会模拟人的感情,比如智能语音助手,有时也会向主人“发泄情绪”;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去制造这些“工具”,调试这些“工具”时又不得不以“它”的“思维模式”去思考,比如做数字电子电路实验时,当不能实现想要的功能时,我们往往会强迫自己,控制急躁,焦虑等自然产生的情绪,而是理性地按照机械的步骤来检查。而这些与“工具”交互的过程对人本身的性格有无影响呢?从略带戏谑意味的“工科男”一词可看出还是有的,这样看来,我们可否认为,人们开始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工具、技术所同化了?
这也让我想到如今发展十分迅速的AR技术,当虚拟场景与现实事物共存,在我们实现十分逼真的人机交互过程的时候,比如说模拟会议场景,可以把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的影像声音等特征传递过来、通过虚拟的场景实现肢体上的“接触”,难道这种把我们制造的“工具”当做真实的人的对象来对待不是很奇怪吗?当这种人机互动方式变得越来越普遍,就如如今人和手机一样,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人类自身的一些特性不会被“工具”的性质影响呢?比如现在一些音乐播放器的推荐曲目功能,可以通过收集你听过的歌的数据,十分精准的分析出不同人喜欢的歌的类型,通过推荐相似的曲调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这个过程实际上实现的是一种将人的抽象情感数字化,怎样的心情可能对应着怎样频率、振幅的旋律,也就是说人的情感的特性已经开始被我们使用的“工具”主动影响了。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在讨论了技术文化社会学研究对象手段意义等的基础上,着重在文化中理解技术研究,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技术学说史。介绍了技术决定论、技术统治论、科学的社会学与技术等观点。其中第七章中谈到了社会、文明和文化的关系,其中提到阿尔弗雷德·韦伯认为文明有两大构成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现实的,文化因素是理想的。文明具有阶级发展和统一发展及其必然性,而文化发现常常是创造性的一次性的自给自足完成的。通常我们也认为,文化是伴随着人类产生之日就有,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认识自我的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社会成果的总称;而文明更倾向于指在这些过程中所创造的积极的成果,是和野蛮蒙昧相对的。比如我们西方文化时,可能包含众多特色文化,但谈及西方文明时,往往是指这些文化中比较先进的有代表性的部分。现代社会,我觉得,一个国家要能充分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创进取,才能立于领先的地位;但同时也需要发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内涵,才能拥有更强劲的符合本民族的发展动力。
全书第三部分介绍了技术中反映出来的合理主义的脉络。
什么是合理主义?首先我想到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我们人类,现有的生物,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我们前面观看的《机械公敌》电影中机器人也可以达到很智能的情况,而且其计算速度、存储记忆性能远远优于生物的人类,那为什么地球环境孕育出来的不是这种由硅芯片、金属物质等组成机器人,而是我们由蛋白质糖类脂肪等组成的生物呢?也许对于地球这种环境,我们生物的这种结构、功能存在的物体拥有更强的合理性,比如地球表面70%由水构成,水是导电的,机器这种主要以电为能源的系统很难稳定存在,但也许在宇宙中某个环境和地球截然不同的星球中,机器人这种高级智能系统形式就更具合理性。所以当我们考察技术时也会关注其继承下来的合理性:技术的产生就显示了最原始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一直贯穿到今天的技术并赋予技术以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合理性是技术的基本特征。而追求这个合理性的思想体系就是合理主义。作者认为,近代技术是合理主义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之前的技术称为前近代主义。前近代主义技术也具有合理性,只不过是一种原生意义上的合理。
简言之,作者认为,合理主义的源流是在希腊出现的,但希腊科学没有作为独立的自然科学而发展,越来越远离与生产实践相关的技术。在欧洲大约一千多年的中世纪,科学的发展在神学和教会权利的压力下举步维艰。当时的一般学者没有把科学当做是一个必须经常得到更新、需要不断研究的学科,而是屈服于真理的权威和表面现象。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技术变化给人带来的影响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流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技术和知识的积累的重要性不断被提高;后来工厂手工业的发展中,人们不再认为自然是神秘的领域,而更加注重现实性,目的性和理性。在后来17世纪中叶以后的产业革命中技术更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纺纱工业,冶金工业,铁路,通信手段的发展大大改变了社会意识,也使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逐渐分离,技术教育变得普遍。
近代技术是合理主义的结果,近代以前的技术是一种原始的合理主义,那这两种合理主义有什么差别呢?作者认为,技术追求合理性,是利用合理的思考和行动,来克服不合理因素的人类相对于自然的行为,追求合理主义给近代技术带来了飞速的发展。马克斯韦伯认为近代技术是合理性的技术,是可以高度计量的,是机械化的技术,可计量性主要表现反对存在神秘的不可预测的力量,认为原则上可以通过计量按照意愿获知和相信任何事,但现在来看,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比如物理的测不准定理等,机械化更强调运用目的时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反观原始的合理主义,原始的合理主义更是伴随着技术的产生而存在的合理主义,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的目的合理性行为,但由于技术在那时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是以奴隶制和封建方式为首的,原始的合理主义就不得不受比如教会权利,行会,巫术,经验主义等的制约,合理主义并未取得全面的成果。这让我们想到现在国家关于技术发展的一些政策,比如给予新兴技术创业的企业以一定支持,深化科技强国的战略,如果说以前技术受着文化环境、经验主义等的制约,如今技术发展受着文化环境、当局政策的不断推动,技术也成了一种可以“生产”的产品。但这一过程也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比我国和美国,我国的技术发展的出发点一定程度上在于国家整体利益,比如核能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等,或是直接以营利为目的,比如新兴的互联网巨头,往往选择开发周期短、营利性高的应用软件,而一些基础的大型的软件基本全是来自美国,比如Adobe系列软件、微软编程软件等,一方面资源共用可以让我们不必花费额外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不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社会意识中阻碍技术发展的比较大的问题呢?
回到技术社会学的目的,我觉得一方面它是在社会学的视角下研究技术的本质和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它是希望能对如今以及未来技术发展引起的社会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也许其中也有对技术持批判态度的观点,但本质上可能是人类在技术发展的一定阶段后促进技术如何更加合理迅速发展的一种思考。
第五篇:组织社会学读书报告
专选课课程作业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报告
(第8周 第一讲)
学 院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年 级 2011级 上 课 时 间 7-18周 指 导 教 师 郑作彧 组 长 杨世梅 小组成员(学号)
杨 世 梅(22201***)顾 夏(***)蔡 雨 娟(***)成 绩
2013年10月20日 第一讲:导论 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
读书大纲: 第一部分:
(一)引子:
本讲义完成的背景
作者在2002年于清华大学讲授“组织社会学”这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这本讲义。 本讲义的目的
1.介绍、评价西方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
2.探讨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组织思路、分析方法、前沿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
3.集有志于本课程的同仁共同探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的讲授方式
应用“比较理论分析法”,比较理论分析法即:选择组织研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逻辑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并且特别注意这些理论逻辑之间的相互对比分析,包括横向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析和纵向理论内部演变发展的分析。 本讲义的特色
1.注重深入理论对比分析,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于传统的全面系统但不深入方式相区别。2.知识的跨学科性。
3.知识的个性化,即笔者自身的观点。 本讲义的构成:
几个基本的理论派别和他们的研究思路,包括以下四个理论:
1.“组织与市场”: 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组织
研究。
2.“组织与制度”: 组织社会学的制度学派 3.“组织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学派
4.“组织与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对于组织研究的意义。
理论结合现实领域,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1.组织内部激励和组织管理 2.组织的契约制度
3.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声誉制度 4.组织决策
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变迁发展
(二):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1)什么是组织现象?
组织现象比比皆是,是在我们周边到处可见,触手可及的社会联系体。例如:企业、学校、政府机构、饮食饭店的制度设计等。
组织现象研究的方很广泛,包括: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群体生态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等等。
组织现象的研究问题包括: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边界、组织带来的职业声望、组织带来的集体行为、组织等级结构、组织的报酬形式、组织产品品牌、组织发展战略、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等等。(2)组织社会学的经典问题
韦伯的理想类型,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韦伯的科层制,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对当下社会学的影响以及启发是什么?
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班子是由一些官员组成的:1,他们在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2,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3,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4,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以专业能力程度得以晋升。5,有固定的薪酬制度,多数人有退休金,且其多少按照职务等级划分。6,其现下工作为主要的职业。7,管理者无特权,不占有生产资料。8,服从工作纪律和接受监督。总之,这种科层制是纯粹的技术上达到完善程度,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疗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但是韦伯科层制有一系列问题,首先它建立在纯粹理想的类型上,有它的局限性,现实中的组织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供组织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课题还是很多的。其中包括韦伯科层制的局限性、反功能、以及其他替代性组织。这些共同构成了组织现象学研究的经典问题。(3)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学角度
马克思的研究、韦伯的研究、涂尔干的研究分别包括了哪些内容?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的?其中涂尔干提出了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即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群体的社会现象。这种研究思维对社会学的影响很大,以致为后来的制度学派所继承。纵观所有的社会学研究,我们发现在社会学领域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方法,或者理论框架。这种缺陷也是一种优势,因此,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大大的扩展了。
(4)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的关注
1,。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与传统的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理论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社会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强调要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很大。2.机制的概念。
(三):组织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起始期。组织研究的起于20世纪初期,亦即一战和工业革命大肆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为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但是存在着几个缺陷,第一,研究孤立,理论幼稚;第二,理论出自工程学和人文学科,无社会学家的参与,因此无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霍桑实验并由此引出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
2.黄金期。第一黄金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韦伯著作被引进美国,对组织的研究掀起了一场研究热点。代表人物有马奇及其著作《组织研究手册》。组织研究形成的两大流派,即哥伦比亚学派和卡内基——梅隆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古尔德纳、塞尔茨尼克、布劳。其中布劳的代表作《科层制的动态研究》等。卡内基——梅隆学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代表人物和著作有西蒙和马奇的《组织》,赛特和马奇的《厂商行为理论》还有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一些非常优秀的研究者,他们共同推动了组织研究的第一次黄金期的发展。第二黄金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其集中研究的焦点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出现了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和群体生态学派。和后来的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这些派别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其中第二次黄金期使组织社会学不仅走出了社会学,而且进入到了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挑战:
1.其他学科对组织社会学的冲击。
2.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等给组织研究带来的影响。3.组织社会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遇:1.社会网络学派的出现。
(四):小结: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主要目的是有选择的介绍、评价西方(只要是美国)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周学光先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讨论群组织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活动、理论思路、分析方法、前言研究问题和存在的问题。他的目的是让研究者把兴趣尽快地带入这一领域的活动中来,了解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动向通常使用的逻辑、概念和分析工具以及学术研究的基本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本书还讲述了组织社会学课程的两大主题,即选择几个理论流派,深入分析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以及在介绍这些流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组织社会学十讲》的第一讲:导论组织现象与组织社会学(Introduction:Organizations and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的简单介绍,讲述了生活中组织现象的各种情况,组织社会学的各种流派以及组织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在此过程中涉及了几个相关的概念:社会学,组织学,有限理论,组织边界等。作者举出了相关的例子分析说明了组织社会学不仅仅是单一的社会学理论,它也涉及到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第一讲作为一个导论也简单介绍述了剩余几讲的内容。
(五):扩展阅读: 1.韦伯及其著作 2.涂尔干及其著作
3,哥伦比亚学派及其代表作者的代表著作 4.卡内基——梅隆学派的代表作者及其著作 5.本笛克斯及其著作 6.克罗泽的著作
7.《美国社会学评论》期刊 8.《美国社会学杂志》期刊
9.中国当下的一些学者的研究。
第二部分:重要句子摘录
1.学术研究不是鼓励的个人行动,而是在一个学术社区中进行的。【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序言第二段第一句。】
2.我们拥有许多信息但却不是知识...我们看不到一个学者在研究工作中的个性,看不到他的学术研究的理念和风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第一段倒数第二句】
3.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个学术流派的演变过程,介绍它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如何演化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困境和导致一个理论流派停滞不前甚至衰亡的原因所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4,第二段第二句】
4.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物件是市场关系和市场运作。其理论模型中的行为(消费者或生产者)是没有任何社会性的虚拟人。【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3第三段第三句】
5.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组织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分层研究的重点。【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7,第二段第四句】
6.组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应用性很强。如果一个组织理论或研究不能帮助我们分析、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它的价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5第三段第一句】
7.组织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现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观察到,伸手可以触摸到的组织社会学中的经典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二段第一句】 8.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只是在于帮助子女进入工作岗位,子女找到什么工作与父亲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程度)有统计上的关系,但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提升、入党等就与父亲地位无关了。也就是说,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一个人的生活机遇就被所在的组织决定了【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第一段第四句】
9.利益涉及者:对于组织边界问题,不同的研究理论也莫衷一是。比如我们一般认为组织成员是指在组织内部工作的正是成员。但是利益涉及者认为凡是和该组织发生关联,其利益受其组织影响的人都算是组织的成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P10第二段第二句】
10.埃尔斯认为即使我们找不到公理性规律,我们仍然可以对研究物件提出解释。也就是说,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一段倒数第一句】
11.社会学理论的任务是发现者两者之间统计关系背后的因果机制,从而解释A与B背后有什么样的过程,什么因果关系导致了A与B之间的联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7第二段倒数第一句】
12.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这一概念,提出科层制,有以下特点:
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力是和职位相关联的的,并且是非人格化的;它是理性组织,通过规章制度来提高效率;第二,科层组织内的官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组织里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人员,其毕生职业生涯追求的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的晋升。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律权威的基础上。【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四段第四句】
13.蜜雪儿斯提出“目标代替”,他认为实际上很多政治组织所谓的正式目标在组织演化过程中都被替代了: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无论政党、专业组织或其他类似的团体,在所有组织中贵族化的倾向都十分明显。组织内在机制在产生坚固结构的同事是导致了组织成员内部的深刻变化,使得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位置发生根本的转换。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正当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3第三段】 14.我们是从具体可察的因果关系着眼去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而不是去建一个庞大完整的逻辑体系,去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关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二段最后一句】
15.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有以下特点:第一,和其他社会学领域相比,组织社会学的理论特别强。第二,组织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第三,组织研究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必须关心提出的理论能否解释具体的现实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3小结】
第三部分:问题及心得
(一)问题: 顾夏:
1、在第16页中讲到,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又发的条件或者后果却是不明朗的。所以,这不是一种决定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关系会经常发生。我的问题是:如果公理意味着一种确定的关系,那机制是不是代表一种不确定的事物。如果公理代表肯定或否定,机制又代表什么?因为公理和现象不是基于一个层面的两样东西,怎样能将两者连接?
2、是不是可以讲组织社会学理解为重点在组织,但是是用社会学的知识分析组织中的现象?单纯的组织学中讲到它的应用性很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组织学侧重于理论,而组织社会学会放入情感等人文因素分析?组织社会学又是怎么融入社会学的知识的呢?
3、蜜雪儿斯认为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政党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在他后一句的解释中我发现了与前一句的矛盾,我更认为组织意味着“专政”的倾向而不是“专制”。但是以现在的很多企业来讲,家族制企业似乎与一些发展较为不错的任人唯贤的企业相比又不尽相同。甚至还有一些员工持股企业也与此理论有明显的差异。
4、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但是在第一讲,除了作者对很多理论和现象的列举,似乎没有看到作者自己的独特的思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管方式怎么,这就是一本教科书,是对组织社会学的内容陈列!? 蔡雨娟:
其实,看完书的第一讲,也就是书的导论,我对组织社会学十讲一书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周雪光先生以第一讲为引子,将我们的思绪从现实生活中带入组织社会学这一领域,并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方法以及组织研究课题的问题与现象,与此同时,还有对组织社会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这样简短的说明无疑给我们阅读全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当然,它的优点还有很多,然而,在这里,我想谈谈阅读《组织社会学十讲》中第一讲给我带来的困扰以及问题。
首先,读过整个导论,它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很难懂,也不容易看进去,整个导论我看了三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众多的专业术语的引入。很少阅读组织社会学著作的我,面对它的各种流派,以及作者周雪光旁征博引的一些社会学理论时,的确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作者周雪光先生极力的想要解释清楚什么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什么是“目标替代”现象,什么是“机制”,可越来越多专业理论的引入,还是让身为读者的我应接不暇,当我搞清楚什么是涂尔干的自杀论时,却又对莫顿的“中层理论”犯了难,很难想象当一个“外行人”来读此书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其次,读过整个第一讲后,让我有点稍有不解的便是作者周雪光先生关于第一讲的书写结构,作者在阐述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层层带人,从而引入新的问题。例如书中第一讲某一处所写的,作者谈到莫顿的“中层理论”时仅仅是一笔带过,随后引出“机制”这一话题,当对“机制”一理论尚未解释的太过明朗时,又引入了“因果关系”以及“统计关系”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对之做了简单地阐述,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复杂的一环套一环的关系再加上难懂的专业名词,无疑,是读者阅读兴趣的杀手。每当我想要开始弄懂一段话的时候,这意味着我要追溯其源头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所延展的内容,这大大加深了我们阅读的难度,同时让我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一本书的导论吗?
最后,我想谈到的问题便是作者在导论书写中过多的例子看起来也是一件很令读者头疼的事,当然,这些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减少了阅读的难度,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了书中所写的,可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本人所说的,他采取“拿来主义”,并未太多的谈到自己的身边事,而往往是“拿过来”国外的例子,这在我看来,有些过时,也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同时,有些例子也显得虎头蛇尾,作者为阐述组织结构的“内在化”以及其“外在化”,在列举一系列例子还不够的情况下,又把通用公司以及丰田公司的例子搬出来,这在我个人眼里无疑成了多余。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书的优点有很多,而缺点对我来说也仅有以上三点,有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在里面,这只能说是学艺不精罢了。杨世梅
读完导论部分,我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有一点点感慨,中国人向来是很内敛和谦虚的,但是从西方思想传入后,我们的内敛和谦虚开始瓦解,首先从大学里开始瓦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管自己肚子里有没有墨水,或者有多少,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们将别人的观点罗列一番,又评论一番,找出了很多不足和优点,尤其鲜明的给人感觉作者很有才华,各种理论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这显示出了作者真的是一位通天才子。但是为什么作者就是提不出一个像样的理论。反思这样的场景,让人有一种忧郁的笑。我的感慨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看了那么多书,发现了我们祖国有那么多第二理论家,甚至有些第二理论家将人家的原著的导言写了快100页,要知道原著总共才300页。最后组织社会学是什么概念,我觉得任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组织社会?
(二)读书心得 顾夏:
在导论的开始,作者列举了林林总总的组织现象。有限量销售的面包店,有拥有同等组织结构但是却有不同结果的企业和学校,有改变了组织内部结果而获得不一样的结果等等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常人很少去研究为什么,但是在读过这本书的导论后,我受到一定的启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看待东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当我们学习了一定的社会学知识之后更需要去运用它来作为我们的工具。作者提出现在很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在理论上寻找突破的或者是以为的分析现象,但是真正深入讲理论联系实际或是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人已经很少了。导论中还提到了组织社会学早期的一些研究者社会学家。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那些大家的研究成果,更应该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我们经常疑问是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都已经被我们发掘的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再也没有可以创新的东西了?但是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思维似乎又太过功利主义了,我们在观察身边的很多事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善于比较。就像有人会将企业同学校比较一样,很多东西都有相似的部分,很多毫无关联的东西也能找到共通之处。
另外,作为一本教科书的导论,这一章的信息量十分大,参考书目也很多,读完有很惭愧的一点是作者提出的很多名词概念我都一无所知,等到我再去一一了解的时候时间又所剩不多了。所以我最大的感想还是作为社会学的初学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在看到科层制的时候联想到的只是他的作者。而是可以联系到社会学中其他相关的知识,就像书中和组织中的现象等联想起来一样。蔡雨娟:
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结语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从事学术科研的角度、从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组织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而不是做教科书式的面面俱到的描述和介绍”,作者用精简的话告诉我们自己写书的看法,同样,在此过程中留给我们无限思考以及反思,我们总是在等待,等待其他人告诉我们答案,可交答卷的人却是我们自己,这样的我们又怎么有理由去习惯等待呢?
真的,读书真的很重要,作者周雪光先生在文中的旁征博引无疑是令我羡慕的,不论是韦伯的科层制,还是涂尔干的自杀论等理论,他都可以信手拈来,这难道不是书读得多的原因吗?丰富的内涵决定广阔的视角,而大量的优质的阅读则决定了丰富的内涵,我在羡慕别人的同时,自己是不是也该努力了呢? 杨世梅:
首先,鉴于本讲是作者一本书的开篇介绍,观点透视程度必然只是蜻蜓点水,所以我们获得的学术信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我对于作者观点形成系统的知识还需要通过通读整部书才能建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收获,通过大体把握作者对于这本书的勾画,将有助于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认真欣赏这部作品。其次,谈到经典社会学或者组织社会学,韦伯的科层制具有很强的解析力,在另一个视角上让我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组织特征。但是要想整体把握韦伯的思想,必须要整体把握他的所有学术作品,而这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知识。我只是很草草的了解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学术与政治》两部巨著。但是,很幸运的是我对于涂尔干还是很钟情的,通过涂尔干的几本着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乱伦禁忌及其起源》等,我们可以从他的现代社会视角里建构起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在这种意义上,组织社会学是一门动态学科,是组织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研究静态的已定型的组织。《社会分工论》提出了一个起点,即现代社会分工是有积极意义的,是有益于一个现代性组织建立的基础,自杀论是对现代社会分工的一个解释,要求我们采取恰当的手段阻止自杀,而自杀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消极体现。如何阻止自杀,如何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积极的组织,则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作者给出了很成功的解决方式。社会是一个集体的事实,是有集体情感的关系体系,是有很强的控制力的,通过人们普遍的在社会集体中的这种情感,人们是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的,而人们之所以能够有这种建立良好组织的愿望和能力,关键是现代人是有良知的,是理性的人。通过公民教育和职业理论培育,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建立良好组织的个体。这是我对于涂尔干整体思维的把握。我所理解的这种组织是动词形式,所以可以将涂尔干的思想放在这里,放在组织社会学的课堂上谈。我的这种想法是简单的,还需要慢慢提升,再次投入精力,理解这门学科,理解涂尔干,以便让我对自己的想法有个过儿修正的机会。至于其他的还有待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