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8社会学概论_教育、劳动与消费
第八章教育、劳动与消费
第一节教育
一、教育的概念与类型
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制度化教育。
2、教育的类型:
以发生的场所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以个体对教育的需求分——生存教育、地位教育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3、杜威的教育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
4、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
显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选拔功能、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潜功能:建立未来人际关系、减小就业压力、社会控制的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视角分析
5、教育的社会学分析有三个传统: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
功能论视角下的教育: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
冲突论视角下的教育:学校不再被视为社会实现自我良性再生产的领域,而成为统治阶级用以生产与其特殊地位与利益相吻合的工具。互动论视角下的教育:“人本主义”和微观视角,视角引入到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
四、教育和社会不平等
6、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1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2教育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向上社会流动;○3我国义务教育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但教育的普及并末带来相应的社会平等,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末因此减缓。
7、制度化教育的批判:(伊利奇认为)○
1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存秩序的社会工具;○2学校中,学习和教育都是强迫性的,是“没有快乐的机构”;○
3除常规的知识传授外,学校还在传授着一些“隐形的课程”,即学校中不传授的东西几乎没有价值;○
4只有发动一场“去学校化”的变革,才能回归学习与教育的本来意义。
8、教育与文化资本:(就同样教育不同成就而论,布迪厄指出)○
1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与文化资本,儿童在早期社会化中从家庭获得这些特征;○
2较低阶层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谈吐风格与品味往往与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学校环境格格不入,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多适应性困难,缺乏自我提高的动力;○
3中产阶层的孩子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与思维习惯与学校要求更为协调,因此更适应学校的生活,并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
9、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保罗·威利斯“劳工阶层的子女是如何再次成为劳工的)○
1劳工阶层的孩子们并非心甘情愿地成为社会下层;○
2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通常有不错的实际生存能力;○
3由劳工子弟组成的男生群体拥有自己的亚文化;○4毕业就业中不认同学校代表的主流社会价值;○
5成年后意识到教育对于社会阶层流动的意义,并开始教育下一代接受主流教育观念,但子女仍有可能继续父辈的生活轨迹。
第二节劳动
一、劳动的概论与类型
1、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
2、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劳动
是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决定力量;劳动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世改变了人类自己。
3、劳动的意义:劳动具有经济意义、劳动具有社会意义、劳动具有文化意义。
4、劳动的类型
根据有无劳动报酬,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根据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二、工业时代的劳动过程
5、福特主义:指以泰勒制原则(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管理方法)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
6、福特主义的特征:○
1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生产极大提高了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2劳资双方从关于工作过程控制权的斗争转变为保障就业权和工资决定的斗争,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
资关系新形式;○
3专用性机器投资和低技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在主要行业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7、后福特主义: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
8、后福特主义的特征:○
1灵活的专项化生产取代了大规模标准化消费商品的生产;○2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包括监督活动、质量控制、维护工作和清理工作
等;○
3工作团队的自主权增加,企业内部信息处理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
4劳资关系从对抗性的竞争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
三、就业
9、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社会网络、社会制度、社会偏见。
10、失业: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11、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残余性失业。
12、失业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
13、劳动力市场分割:即现实中没有真正完整、统一、自由的劳动力市场,而是常常出现分割状态。常见的一种是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我国主要分为城市劳动市场和农村劳动市场。
第三节消费
一、消费
14、消费: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15、消费的特征:经济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
二、消费社会
16、消费社会: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
17、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消费主义盛行。
三、消费的社会理论
18、消费的社会理论:韦伯的生活风格理论、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第二篇:劳动社会学 题库
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分析单位就是研究者所要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
2、三方性原则:所谓三方性原则,是指在社会劳动关系方面,实行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参与和进行协调的原则。这是劳动关系方面的国际惯例,也是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国际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所奉行的准则,从而有效地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体制性手段。
3、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在劳动者总体中的比例。职业结构是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应,也是劳动者社会地位与社会经与的反映。
4、劳动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所谓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5、职业生涯:广义上讲是指人的一生;狭义上是指职业问题。
6、职业锚理论:人们因为某种思想原因选中了一种职业,就此“抛锚”、安身。还有的学者把之翻译为“职业着眼点”。
7、职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区分为职业地位和声望不同的等级序列。
8、疲劳:疲劳是指劳动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连续性工作而不断消耗能量,产生机体内生理、心理变化而引起工作能力下降的一种现象。
9、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劳动者群体对于劳动者所具有的吸引力和结合力,它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0、职业介绍:职业介绍是一定组织对于社会上谋求职业的人提供帮助,使其了解社会某些职业岗位空缺及该职业的具体内容,从而选择其中某一职业
11、劳动组织:劳动组织作为组织中的一种类型,它是社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按照一定的劳动法规、章程建立起来的组织,是执行生产、经营、服务于管理职能的劳动者的有机体。
12、劳动力市场:狭义上是指劳动要素的交换场所广义上是指劳动力市场是经济要素配置场所,是经济交换关系,也是经济运行体制
1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在一定形态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人们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通常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或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14、声望经济:一些人的经济收入主要由个人特征决定
15、市场导向的报酬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的报酬结构,是根据市场上本公司的竞争对手的报酬水平来决定公司内部的报酬结构的方法。
16、政府:是指一定国家或地区的行政机构,其实质是一个社会公共权力的运用机构。
17、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结合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或偶然失调所造成的失业。
18、就业: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社会求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过程与状态。
19、特殊劳动群体:特殊劳动群体是由于年龄、生理结构、技能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在社会劳动过程中,遇到了特殊的社会问题并因此而形成了独特行为规律的群体。单选
1、在劳动社会学研究的性质中,最早开始主张实证性的学者是(D)
A.泰罗 B.马克思韦伯 C.卡尔维诺D.孔德
2、被称为第二联合国的是(B)
A.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劳工组织C.世界银行D.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3、联合国《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职业分类的标准是劳动者从事劳动时所具有的(C)。
A.职位B.岗位C.职能特性D.工作性质
4、(C)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判断和评价。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人生理想
5、职业稳定期是指(C)
A职业准备期B职业选择期C工作中期D工作后期
6、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生涯系留点(C)
A.技术性能力B.管理能力C.高额薪酬D.自主性
7、对职业流动影响最为显著的一项是:(D)
A 年龄B种族C宗教D 本人教育水平
8、需要理论是由(B)提出的?
A亚当斯B马斯洛C凯恩斯D邓拉普
9、组成劳动者群体的劳动者有着一定的共同目标和特征,并通过一定的(C)结合在一起。
A.地域框架B.经济合作C.组织形式D.劳动模式
10、在我国劳动市场体系中政府劳动保障系统的(A)和人事系统人才交流中心
A 职业交流所 B 劳动力市场C 职业交流会 D 再就业中心
11、古典组织理论主要关注的是(B)问题?
A组织环境B 秩序C 自由度D 知识
12、(C)是从市场形式的角度划分的市场
A普通市场B合法市场C散在性市场D自由市场
13、以下哪项是各国调整劳资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B)
A双方谈判制度 B集体谈判制度 C政府干预制度 D三方协调机制
14、制度经济学中非常强调工资结构的是(A)
A邓普拉 B多尔嘎 C皮尔 D卡尔伯格
15、下列理论中,(D)理论更加系统的分析了报酬与劳动积极性的关系。
A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C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16、在世界银行的政府职能观中,中级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不包括(D)
A、再分配性养老金 B、家庭津贴 C、失业保险 D、资产再分配
17、(A)是人类劳动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的根本途径。
A、技术进步 B、人口数量的增加 C、交通条件的便利 D、自然环境的改善
18、就业问题不具有(D)
A经济性B社会性C政治性D文化性
19、下列不属于影响中老年就业因素的是(B)
A.经济变动的影响B.政治不稳定的影响C.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D.年龄歧视 多选
1、在中观层次的劳动社会学研究方式中,(AD)是主要的研究主题
A.社会群体B.社会行为C.社会结构D.社区
2、以下几项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BCD)
A.地质普查业B.警察C.仓储业D.社会福利事业
3、三方性原则所涉及的主体有(ABD)
A.劳工B.雇主C.市场D.政府
4、发达国家职业结构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包括(ACD)
A、体力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B、体力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C、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D、脑力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E、非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5、劳动者社会化的过程一般可分为(ABCD)几个阶段。
A.预期社会化B.初始社会化C.基础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6、早期职业生涯阶段的主要任务(A B C)
A培养行动技能B培养某一专门能力C培养创造、创新的能力D培养“训练和教导他人”的能力
7、职业生涯理论包括以下几种理论(ABC)
A.职业自我论B.职业决策论C.职业生涯整体发展论D.无职业论
8、影响劳动者职业流动的社会结构因素:(A B C)
A 社会结构 B产业结构的变化C人口变迁D 年龄E 性别
9、组织文化对成员的影响主要有(A B D)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凝聚功能D约束功能
10、下列哪些不属于美国学者沃克提出的劳动者群体士气的要素反映(BEF)。
A.劳动生产率B.群体分裂倾向C.对工作的满意感D.对作业群体的满意感E.劳动者对群体目标的态度F.群体中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状况
11、在公立职业介绍中应该掌握以下哪些原则(A、B、C)
A科学性B 合理性C 服务性 D 合法性
12、非正式组织的部分特点:(A C D F)
A形成过程B 目的C 目标D权威E 领导F 领袖
13、劳动力市场规则有(ABC)
A公平规则B等价规则C合法规则D公正规则
14、按照劳资关系的权利结构标准,劳资关系的类型有(ABC)
A绝对型劳资关系 B亲权型劳资关系 C阶级斗争型劳资关系D利益协调型劳资关系
15、一般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ABCDEF)
A各级正规教育B在职培训活动C用于改善健康状态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D父母用于照看孩子的时间E寻找工作活动的时间F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劳动报酬的是(ACD)。
A工资B保险福利C股票期权D奖金
17、薪酬制定的方法有(ABC)
A工作导向的报酬结构B技能导向的报酬结构
C市场导向的报酬结构D效率导向的报酬结构
18、具体来看,我国改革中的政府管理职能主要有一下几点:(ABCDE)
A、转换管理体制B、培育劳动市场C、进行社会服务
D、加强宏观调控E、建立保障机制F、实施劳动监察
19、失业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主要包括(ABCD)
A、劳动要素闲置浪费 B、导致劳动者的生活困难 C、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损失
D、导致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20、充分就业意义(ABC)
A经济政策之首 B社会政策重要内容 C国际劳工界目标 D实现实现劳动人口最大就业比
21、特殊劳动者的能力包括(ABD)
A.身心调节能力B.学习能力C.沟通能力D.社会适应能力
填空
1、一般来说,一份问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指导语、题器、其他资料。
2、国际劳工组织对劳动者的权利、地位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其《章程》和附件《费城宣
言》)中,确认了一系列处理劳动关系和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原则。
3、从职业的社会阶层结构来看,最大的结构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别的结 构。
4、美国学者奥尔波特把价值观划分为六种 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宗教型。
5、(职业准备期)是一个人就业前从事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时期。
6、人类生活时间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我国的方法,可以把生活时间分为四部分:工作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个人生活必需时间、闲暇时间。
7、根据劳动者流动的(参照物),职业流动又可以分为代际流动与同代流动。
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人格魅力、相似性、熟悉性和邻近性、被人喜欢)。
9、评价劳动者群体的士气,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客观方面的指标主要考察(生产任务)与(经营绩效)等方面情况。
10、(市场就业)是中国劳动制度的根本选择。
11、劳动组织结构元素有组织层次、(目标)、(角色)、联系。
12、中等口径的的劳动力市场强调市场上的工资有供求双方(讨价还价)决定。
13、劳动关系制度的重点是(劳资冲突)以及通过制定一定的规章和协议对其进行调整。
14、(不同劳动者以及劳动者群体之间的报酬差异问题)构成了社会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内容。
15、集体激励的办法主要有(利润分享计划)和(增益分享计划)。
1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有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和调解原则。
17、(独立就业)是指劳动者不受雇于任何单位,而以独立自由的身份存在。
18、公平就业目标__公平就业机会、_反对就业歧视__、__反对不平等报酬_、_反对非法雇佣、对不合理解雇、反对职业垄断、保护和扶助弱势群体。
19、(社会差别)是社会分层的直接根源。
简答
1、请简要回答抽样调查的主要优点
答:
1、费用低
2、精度高
3、规模相对小,便于实施
4、获得的信息丰富,具有一定深度
5、时效高
2、请简述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前提条件以及主要途径。
答: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是第一产业劳动者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必须具备另一个条件,这就是非农业部门劳动岗位的增加。
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脱离农村,向大中型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流动。另一种则是在农村“就地消化”或者转移到小城镇。
3、比照国际标准,我国把职业分为四个层次,包括八个大类,其中这八大类分别为: 答:⑴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⑵专业技术人员⑶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⑷商业、服务业人员⑸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⑹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⑺军人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4、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职业可以分为几部分?
答:⑴专门职业人员、政府官员、高级经理阶层⑵雇主、一般经理与管理人员⑶白领人员⑷熟练工人⑸半熟练工人⑹非熟练工人⑺家庭服务与个人服务人员
5、在微观社会文化环境中,技术对劳动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答:第一、形成一定的工作环境基础 第二、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态度第三、影响劳动者的价值观念
6、人的职业生涯所具有的特性:
答:(1)独特性(2)发展性(3)阶段性(4)终生性(5)整合性
7、影响职业生涯的社会因素:
答:
(一)教育背景
(二)家庭影响
(三)个人的需求与心理动机
(四)机会
(五)社会环境
8、简述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的变动。
答:
(一)劳动时间不断减少的趋势
(二)上下班路途时间先增加然后减少的趋势
(三)劳动时间价值不断提高的趋势
(四)闲暇时间以及闲暇时间价值不断增加的趋势
(五)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模糊重叠
9、简析影响职业流动的各种因素
答:一.社会结构因素:
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变迁,教育,家庭背景,社区的性质和规模
二.个人因素
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职业兴趣,个人身体条件及健康状况变化
10、简要说明群体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答:群体规范、社会促进效应、社会抑制效应、从众行为。
11、请概括劳动者群体凝聚力的制约因素
答:第一,群体成员的利益目标和价值观念的相近程度。第二,群体目标的实现状况。第三,群体满足成员需求的状况。第四,群体的社会地位状况。第五,群体领导方式。第六,群体规模的大小。第七,群体成员对付外部压力的情况。第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状况。
12、简要说明我国现行劳动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答:
1、劳动力市场的分割2.劳动力市场的高投入3.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健全4.劳动力市场规则的缺乏5.劳动力市场服务的低质量
13、简述一下单位制度变化的表现
答:⑴单位角色职能化⑵单位利益独立化⑶单位责任具体化和内向化⑷单位的“家长”角色强化
14、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答:积极功能:①凝聚功能②培养和利用领导潜力③减压功能④辅助生产功能⑤监督功能消极功能:①制造冲突②反对变革③压制冒尖④小集团行为⑤散布谣言
15、劳动力市场在经济运动中有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1、劳动力市场是个人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的具体场所,是个人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和用人单位配置、取得劳动要素的途径
2、劳动力市场是人力资源供给、需求状况及其二者结合的直接反馈
3、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人力资源流动的流向指南
4、劳动力市场是个人参加教育培训活动的动力导向系统
5、劳动力市场是宏观经济运行景气程度的晴雨计,可以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的繁荣或衰退情况
6、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社会平等状况的反映
16、集体谈判制度在国家中广泛流行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答:首先,集体谈判将平等和社会公正引入工业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实现雇员与雇主力量的平衡;其次,集体谈判是工人参与工业社会决策过程的一条渠道,使工作及劳动条件的决定过程由单方面变成了双方参与决定的过程;第三,集体谈判虽然不能消除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固有矛盾,但它为双方提供了一种互相沟通,互通有无,让双方了解自己的立场、目标和问题,努力去实现共同目标的场合;最后,集体谈判是一种灵活性的机制,适合于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可满足各种产业和职业的需要。
17、雇主解决生产过程中效率损失的举措?
答:举措有两个,一是人为的提高工资,使之超过市场上统一工资的水平二是给付低工资,但同时增加监工的人数,这样效率损失可以部分的减少。
18、如何利用报酬对劳动者个人进行激励?
答:①要灵活运用各类报酬,如员工劳动报酬的提高可以是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激励工资。②采取灵活的报酬调整政策,在对个人的报酬进行调整时。需要向劳动者解释清楚增加报酬或减少报酬、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减、加多少减多少以及加减的标准是什么。③对于劳动者的激励要采用差别化的策略。
19、我国的劳动政策都包括哪些?
答:
一、促进就业政策;
二、工资保护政策;
三、工资激励政策;
四、社会收入分配政策;
五、社会保障政策;
六、保护劳动者权益政策。
20、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答:(1)就地转移(2)进入乡镇企业(3)进入小城镇(4)进入大中城市
21、公平就业目标
公平就业机会
反对就业歧视
反对不平等报酬
反对非法雇佣
反对不合理解雇
反对职业垄断
保护和扶助弱势群体
22、简述我国移民劳动群体的特征
答:1.移民劳动群体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其中绝大多数为进入城镇就业的劳动者。2.该群体的性别分布特点是男性多从事建筑施工行业,女性多从事家庭服务业,并且沿海地区移民劳动群体中的女性比例要高于男性。3.该群体中绝大多数人属于15—29岁的年龄段,约占这个群体总数的71%。4.该群体文化程度总体偏低,约60%以上的人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5.从职业特征来看,该群体主要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第三篇:09社会学概论_社区与社区发展
第九章社区与社区发展
第一节社区
1.概念: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
出)。内涵:○
1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2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3社区是一个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视自己为社区的一分子。
2.功能:经济生活、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保障 3.社区研究的发展
(1)类型学研究(代表:德国的滕尼斯《社区与社会》)(2)人文区位学理论(社区空间结构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3)社区全貌研究(美国的林德夫妇、代表作《中镇》)(4)中国的社区研究
第二节社区类型
4.农村社区(乡村社区)
概念: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特点:①人囗密度低;
②经济活动相对简单;③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④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形态:散村和集村
5.城市社区(都市社区)
概念:是指以从不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6、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一般认为,中东的美索布达米亚(今伊拉克境内)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城市的发展可分为古代城市或前工业城市、现代城市或工业城市两个阶段。
7、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
①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
②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③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④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社区发展
8.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领先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9.社区发展的目的:(具有双重性)○
1任务目标,满足社区成员的共同需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睥能力。
10.社区发展的原则:①民主;②民众需要;③自力;④自下向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原则。
11、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12、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本质:p186
原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表现为
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
1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事实上由政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政府是城市社会的唯一管理主体,实行和政府科层制相一致的自上
而下的垂直管理;○
2政府及其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包揽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服务,包括社会成员(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福利、娱乐等,无所不包。
市场经济体制后:单位制消解,○
1单位体制外人员增加;○2传统单位的功能性转变。
本质: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13、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1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2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3减轻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篇: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社会学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五、社会交往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2)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冲突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五、科层制(官僚制)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献的成员。
(2)固定的目标。对内,固定的目标反映了该社会组织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职能;对内,它是团结、聚合其成员共同奋斗的旗帜。
(3)规范性的章程。(4)权威的领导体系。(5)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试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注意: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要理解以下的内容: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首先,组织成员既非经济人、也非机械人,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多种需求;其次,组织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常常向组织提出新的需求;另外,任何规则都不可能精细到无所不包的程度,甚至例外情况总有发生。这就使得科层制在实际上往往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农村社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四、逆城市化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通俗说法是“人口”与“人手”的关系问题。“人手”反映了人的创造性劳动的一面,“人口”反映了他作为消费者的一面。
在人口中劳动者少、消费者多,入不敷出即产生人口问题。这种入不敷出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一是人口劳动人口相对不足;二是劳动人口未能充分就业;三是资源匮乏,不能实现劳动力与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口问题一般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人口相对过剩。实质上,这也与人口素质低有关。因此,人口问题也是人口数量与素质失调造成的。
二、什么是社会保障?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4)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习俗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制度。
五、社会救济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1)经济现代化。(2)政治现代化。
(3)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4)城乡社区现代化。(5)群体组织现代化。(6)人的现代化。
三、简述科瑟尔的功能冲突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 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分子,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称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参与观察了解资料深入、细致,调查者受约束多。非参与观察受约束少,了解情况比较表面。
(2)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观察过程标准化,获得的资料比较系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前者适用于对调查对象有较多了解,调查对象较为稳定的情况。后者则常用于对调查对象了解不多的情况。
本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答案,得分率比较高。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最新整理 第九章 社区与社区发展
第九章 社区与社区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一、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1.概念: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德国 滕尼斯 1887 《社区与社会》最早提出。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
2.构成要素: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
3.功能:经济生活(首要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保障
二、社区的类型学理论
德国的滕尼斯重点是强调“社区”生活的共同意识。以后的库利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理论;雷德菲尔德的民俗社会和都市社会理论;帕森斯的传统和现代模式变量理论
三、人文区位学理论
一)同心圆理论
美国 伯吉斯 20.20对城市空间结构 划分五个同心圆模式:中心商业区、过渡区(贫民、流浪汉、下层社会的人)、工人居住区、较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往返去)
二)扇形理论
霍伊特 1939
三)多核心理论
哈里斯和厄尔曼
四)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发展
社会文化学区位学理论:引入文化价值新正统区位学理论:人口、组织、环境、技术
四、社区全貌研究
美 林德夫妇 开创了以小城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1929 发表《中镇》开创社区综合研究先河。
五、中国的社区研究
1.1921 燕京大學布济时 和美籍甘博 出版《北京——一种社会调查》
2.中国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20 乡村建设运动杨开道和许仕雍 清河调查李景汉 晏阳初 定县调查
3.30年代中期,吴文藻推行“社区方法论” 社区研究三种功能:1.从实地考察中认识社会问题的实际状况 2.检验社会理论 3.及时记录变动中的中国社会
4.30年代 费孝通 写出中国社区研究名著《江村经济》 又叫《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 在英国出版
5.抗战期间成果 费孝通《禄村农田》 张之毅《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与商业》 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
6.80 年代中国社会学恢复
第二节社区类型
1.农村社区(乡村社区)最主要的社区形式
概念: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特点:①人囗密度低;
②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③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④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形态:散村和集村
2.城市社区(都市社区)
概念: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从城市产生到工业革命前的17.18世纪称为:古代城市或前工业化社会城市
第二阶段:18世纪~今 称:现代城市 或工业社会城市
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
①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②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③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④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社区发展
一)什么事社区发展
1.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领先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
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2. 20世纪初 英法美“社区睦邻运动”
3. 20世纪20.30年代的 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张鸿钧晏阳初与赛珍珠《告语人民》
4. 社区发展概念在二战后由联合国倡导推广1951年联合国通过390D号议案,建立社区福
利中心 侯改为“社区发展计划” 1955 年联合国发布《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文件,提出“社区发展是一种由社区人民积极参与并发挥其创造能力,以促进社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情况的工作过程。”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5. 基本原则:①民主;②民众需要;③自力;④自下向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⑤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并重原则。
三)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中国社区发展始于20.80中期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突破原有行政管理模式,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功能。
二)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单位制”、消解的表现:①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②传统单位的功能型转变
本质:中国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不只是社会工作,而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中的系统工程。
三)当前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一,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减轻市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