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太和县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
太中医【2017】第()号
太和县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改革,医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院必须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必须坚持“科技兴院”方针,实施重点专科建设,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为此,特制定我院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重点专科建设的现状
(一)重点专科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我院积极进行重点学科的申报,申请建立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肝病科、骨伤科、预防保健科),省级重点专科6个(肝病科、骨伤科、心血管科、针灸科、推拿科、肿瘤科),市级重点专科9个(肝病科、骨伤科、心血管科、针灸科、推拿科、肿瘤科、儿科、急诊科、肺病科)。通过加大对重点专科政策倾斜、设立独立病区、合理的科室布局、设置专项资金、购置医疗设备、培养人才等,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兑现对重点特色专科的奖励,我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医疗技术整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学术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我院学术队伍建设正向规范化、制度化的之路发展。在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遴选和管理、选聘等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初步建立了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在重点专科范围遴选、推荐了一批学术带头人,根据不同的学科层次和类别赋予相应的权限和职责;
(2)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培养和稳定现有人才;积极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现有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7名,省市级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人员61人次,各级学科带头人18位。
(三)科学研究工作得到较快发展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拉动力。医院本着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坚持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了科研服务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科学研究的良好机制。完善了科研激励机制。采取切实措施调动医务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科研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专科科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把专科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办院理念,遵循医学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把“科研兴院、人才强院”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将医院办成以医疗服务为主,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名符其实的三甲级医院,使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同级医院领先,跨入国家级有较高知名度较强实力的先进行列。
总体目标:
到2017国家重点专科达3-5个;省级重点专科6-10个,市级重点专科10-15个,再建成一批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掌握学科核心技术、引领学科发展方向的专科人才梯队,形成明显的专科优势,从而带动全省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扩大我院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具体任务:
我院将在继续加强各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和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继续保持并发展医院在肝病科、骨科、心血管科、针灸科、推拿科、肿瘤科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大力发展康复科科、脑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科等学科专业。以目前我院已有的肝病科、骨科、心血管科、针灸科、推拿科、肿瘤科特色专科为基础,结合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努力促使这些学科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获重大科研成果和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力争到2017年,在内科学、外科学等优势学科中建成2~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学术水平处于省内先进地位。使具有发展潜力的耳鼻喉科、风湿科等逐步将其发展为院级重点学科。
三、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
1、医院成立了专科建设与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见附件),负责对专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参与专科建设的监督、检查、评估;加强对专科建设工作的指导。
2、加大重点专科规模的建设,通过设立单独病区,合理布局科室等建设。
3尤其是要配备工作人员,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的管理,组织实施市卫生局的各项决策,指导和帮助解决专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负责督促落实。
3、各重点专科成立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在专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负责本专科建设的日常工作和管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和科室应相互协调,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4、制定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重点专科规划是进行重点专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各重点专科要根据专科布局与发展实际,制定符合本专科发展实际的建设规划、计划,各重点专科要与医院签订建设任务书,以明确本专科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项目领域,并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具体规划,使重点专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要定期对重点专科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根据各重点专科建设的检查情况,决定对各重点专科的经费资助。
(二)强化建设管理,保障扶持措施
1、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管理。院领导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建设,并采取一系列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的措施。在专科建设中,对重点专科建设实行四优先原则:优势专业与重点专科我们采取优惠政策、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先进修。医院每年提取业务收入的10%-15%,作为重点专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建设的专项基金,对重点专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所需设备进行优先、重点配置,对优势专业与学科所需人才,进行优先引进。这些政策和措施可以充分调动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使重点专科建设促进
医疗业务整体水平提高,带动全院医疗业务的向前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医疗优势。按照学科结构调整的原则,保证重点专科有足够的规模发展空间,以及足够的相关条件支持。
提供开展该学科研究的专项经费,并制定有该学科五年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目标,规划和目标,并制定经院务会通过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2、进一步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经费投入的滚动机制。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点。医院在资源配置上对重点专科实行倾斜政策,对重点专科建设 4 工作进展较好,达到各级重点专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合格标准的,继续投入建设或配套建设资金滚动进入下一期建设。对成绩显著的重点专科予以表彰和奖励,加大资助力度。对达不到专科建设规划和年度执行要求的重点专科予以警示,限期整改。对院级重点专科验收评估不合格者,暂缓进入下一期建设,一年内仍未能达到周期建设目标者,取消院级重点专科建设资格。
3、坚持年报制度。重点专科每年12月底前要向医务科报送各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年度执行情况和下年度工作安排计划,以及各重点专科点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学术队伍是重点专科建设的核心。
我院重点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要按照“重点培养、加大引进,强化考核”的指导思想,坚持立足自身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有重点、分层次的建设学术梯队,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学术带头人。到2017年,建设一支适应我院事业发展需要的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梯队。具体措施是:
1、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引进、送培、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备科研学术梯队,着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其成为我院专科建设的开拓者或者奠基人,推动该专科并带动其他专科的发展。
2、进一步完善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严格、认真地遴选专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建立健全有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竞争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严格实行淘汰制度,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
(四)强化科研工作,鼓励业务创新
1、科学研究是专科建设与发展的载体。重点专科应具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从规模、水平上建立和完善和搭建科学研究技术平台,用新机制切实有效地整合、协调各种资源,努力形成优势。广泛动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高级别课题中标率。积极组织申报各级科研成果奖,力争获奖成果的级别和数量有新的突破。
2、各科室要积极引进、吸收现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围绕业务创新,形成优势互补,提高疗效和医疗质量。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来推动重点专科建设,每年对获得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同时作为评定职称和晋级的奖励条件,充分调动科室和个人的积极性,推动科室的整体诊疗水平。
(五)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重点专科建设经费投入
1、挖掘医院潜力,确立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工作的“龙头”地位,在经费安排上,保证重点专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加大给予各重点专科相应的配套资助经费。每年院方拿出卫生事业费的5%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发展。重点专科建设科室要确保不低于年业务总收入1%的经费用于专科建设。
2、积极争取各级主管部门对重点专科的专项经费支持。市级重点专科所获得的下拨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经费,建立专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鼓励各专科努力争取企事业、社会资金用于专科建设。
(六)积极开展省内、院际合作与交流
医院鼓励、支持重点专科建设的院际合作、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利于医院开辟新的专科领域和方向。通过各种渠道,创造条件派出更多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科学研究、考察。每年选派3~5名学术骨干到国内知名医院考察学习,掌握专科前沿;加大聘请省内知名教授到我院指导工作的力度。通过广泛开展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的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七)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估,保证重点专科建设任务的实现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专科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医院专科建设规划中的阶段目标、分项目标的具体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项目的措施、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等每年组织进行一次自查。并根据需要,随时抽查各级重点专科点的建设工作情况。如文献整理与研究、专科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建设以及经费使用等。组织开展专科建设的评估工作。
(八)奖惩措施
1、专科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经业务研究,参加各种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2、任或学科带头人可掌握一定科研经费。
3、重点专科绩效工资上浮5%,科主任绩效工资上浮10%.4、专科建设周期结束后,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验收,对专科建设较好科室及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予以奖励,对于专科建设较差科室及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予以奖金下浮。
太和县中医院 2017年3月20日 附件:
太和县中医院专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颜鹏飞 副组长:王朝亮
成员:丁超、姚先杰、于其华、颜鹏飞、张桂华、李俊宇、班文明、陈光瑞。
下设办公室,设在医务科,陈光瑞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黄梅县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
黄梅县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黄梅县中医院发展战略,明确医院专科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是未来五年医院专科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具体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为指导,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加强中医内涵建设,促进中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立足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
2.发展目标
医院现有省级重点专科1个(骨伤科),在建省级重点专科1个(中医脑病科),省级知名专科1个(肝病科)。为促进医院发展,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医院在加强和巩固现有重点专科建设的同时,力争在五年时间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骨伤科)省级重点专科3~5个(中医脑病科、中医肾病科、肝病科、肛肠科),重点专科要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重点建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科。2011年医院投巨资建设的门诊综合楼将正式投入使用,医院计划增设4—5个住院病区,同时规范门诊科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室设置,争取高标准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示范中医院。
二、重点任务
1.引进中医优秀人才,逐步调整人员结构。力争每年吸收引进8~10名中医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同时每年选派3~5名西医生到中医高等院校参加西中班学习,并考取中西医结合职称。护理人员的吸收以中医护理专业毕业为主。通过逐步调整,使中医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
2.建立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加速中医人才培养。中医临床水平的提高需要优秀临床人才,因此,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中医人才成长机制至关重要。加强人才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目的是实施名医战略,大力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以
培养名中医为目标,下大力气加快培养一批医德高尚、中医药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疗效好、群众公认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特别是重视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把培养造就一批名中医和实用型的中医药人才作为医院的战略重点,造就市级乃至省级名中医,培养中医优秀学科带头人,培训中医急症及专科专病技术人才,重点是采取名师指导、继续教育、医教相长等措施:为本院具有独特专长的 “院内名中医”配备助手和徒弟,做好传、帮、带,继承名中医的经验和技术。建立中医人才培养档案,并对其进行跟踪考察。要求名中医参与病房查房、疑难病例讨论、院内会诊,通过临床带教,促进中青年医生的临床中医水平的提高。计划每年选送3~5名中青年骨干到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进修学习,师从全省乃至全国著名老中医。同时,每年选取10~20名骨干参加国家级、省级中医高级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培养临床创新意识、适应中医临床特点的科研设计能力,拓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方法,提高研究水平。此外,教学相长,以教促医,通过带教,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中医理论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素质。
3.进一步发挥现有资源优势作用,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医专科建设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性工作,中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促进专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做好专科建设规划。医院将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发挥的办院模式,把中医专科建设继续抓紧抓好,不断完善专科建设规划,在专科科室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逐渐调整比例,使中医药占绝对优势,重点中医专科由中医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及中医学术与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组成。
二是专科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专科治病要以中医药为主,要有系统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医院把中医有特长、有优势的病种作为重点,如骨伤科、脑病科、康复科、肝病科等,以点带面,通过中医特色重点专科建设,推动中医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努力打造中医“名科”。骨伤科是医院的龙头专科,也是省重点中医专科。医院将继续加大对骨伤科的投入,加强与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技术合作,邀请湖北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为常年顾问,定期到医院坐诊、会诊、查房,指导诊疗工作。并将每年选派1~2名中医师到湖北中医药大学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以提高骨伤科的中医整体水平。中医脑病科和康复科作为近期重点发展科室,在进一步推广中医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早期介
入,促进康复、减少后遗症;在腰腿痛、骨关节病的治疗方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优势。另外,心血管科、妇科、消化内科、传染病科等也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做到一症一方,专病专治。每个专科研制1~2种有特色的中药制剂。初步形成专业覆盖齐全、中医特色突出、创新能力较强、运行机制良好的中医专科体系。
4.建设现代化制剂室,积极推进中药剂型改革。中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制剂室的现代化建设,也是中医院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医院将积极推进剂型改革,加大投入,用于建设现代化制剂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发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便捷的制剂和新药,使中药剂型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医科研的发展,提高中医药的科技含量和临床疗效。
5.促进中医、中西医科研发展。医院重视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开展,坚持走科技兴医道路。加强中医、中西医科研建设,力争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5~10项,促进中医、中西医科研工作的发展。
6.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院将进一步发扬中医特色,认真落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措施,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有作用,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及门诊中医药使用率,使其分别达到70%及大于30%。
第三篇: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
金塔县中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金塔县中医院是我县一所集预防、保健、治疗、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中医医院,是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单位。承担农村中医药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适宜技术推广,承担着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转诊和乡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医院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 “中西医结合,精中医、强西医,突出专科特色、增强综合实力”的发展战略目标,坚持中医医院办院方向,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仁心仁术”的服务理念,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
二、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院创建于2006年,经过四年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集预防、保健、治疗、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中医医院,全院在职干部职工80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有35人;现有病床100张。设有门诊和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功能科、手术室等科室,资产总值1172万元。近几年来,我院医疗业务快速发展,2009门诊人数比2008年增长22.5%,住院病人数比2008增长51.7%,业务收入比2008增长68.2%。
(二)医院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农合的普及,医院现有的医疗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一是基础设施陈旧。二是住院病床不足。2009年1-9月份病床的使用率达90%以上,有时达100%以上,原有设置的50张病床已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三是医疗设备陈旧。四是医院人才短缺、专业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整体素质较差。中级职称以上的只有0人,离要求相距较大。中医本科毕业生难以引进,专科毕业生又需要花费4-5年时间的培养才可以执业。由于人才结构不合理。
三、2009-2014年的发展目标
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面临不少问题,不能很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据此我们要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把中医院建设成为适应群众需求,建设规模适度,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疗效水平较高,服务质量优良,运行机制良好,稳步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医院,争取用五年时间把县中医院打造成全县中医药建设发展的龙头。
发展目标如下:
(一)医院专科规模适当,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能满足全县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特色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的需求;能够承担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
(二)完善特色专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市资金,完成专科项目建设,以中医院新的综合大楼的修建为契机,彻底改变房屋不足与陈旧、专科基本医疗设备短缺的状况。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设备配套,环境优美,能够适应专科业务建设需求。
(三)专科科室健全。陆续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项目建设达到6个以上(风湿病专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病科、不孕不育专科等)。
(四)增强专科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增强防治重大疾病、慢性病的能力。
(五)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创建一个市级以上重点中医专科(专病)或两个以上县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的科室。致力于推动“治未病”,促进全民健康,发展中医药事业,构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抓好重点专科的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医技科室管理及其持续改进工作。
(六)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实现专科人均门诊费用、人均住院费用低于同级综合医院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
(八)不断增强中医药新技术引进和开展的能力。针对本地的主要疾病谱,引进中医药科研成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九)加强继续教育力度。组织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成为本县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十)人员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拥有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业务能力突出的专科(专病)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四、实现目标的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添置医疗设备
1.更换残旧、到期的医疗设备。
2.添置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设备。如新型中药煎药设备、智能性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等设备,为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专科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人才工程。
由于我院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人才,结构也不够合理,人才断层现象严重。中级职称以上的只有35人,中医类别医生所占比例只有39%,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为此,在未来五年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加资金投入,进行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四)完善临床科室。
争取在5年内建立中医特色的临床专科5个(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病科等)1.除2010年把我院风湿病专科建成县级重点中医专科外,到2014年把康复科创建为县级重点中医专科,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中医骨伤科建设,实现“建名科、出名医、创名院”的目标。
2.康复科是我院的重点专科 是以中西医相结合 突出传统中医康复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为特色的专科 主要治疗病种为颈椎病 肩周炎 腰腿痛 骨质增生症 骨质疏松症 中风偏瘫 神经损伤和风湿病等.2010年我们将扩建与完善康复科,完成康复科配置。
(五)加大对科教研活动的投入,健全科教研制度和教学设施配套,完成承担的科研、教学和实习任务。
通过全面实施以上的发展规划,拟在五年内将我院建成一所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医疗技术精湛、中医专科特色突出、人才荟萃、综合竞争力强的中医院。成为我县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的中心,更好地发挥我院在全县农村中医药工作的作用,为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供良好保障,构建和谐金塔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竹溪县中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十堰市第四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项目意义
通过市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年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妇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50万元,共需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2016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2018年计划申报中医肝胆病专科、神志病专科、肛肠科、麻醉科、儿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脑病专科、中医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9年计划申报皮肤病专科、产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24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骨伤病专科、中医肝胆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三、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1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70%,专科门诊量>全院1/10,县域外患者比例>25%,出院患者≥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3—4个相关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l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3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l项/3 年,市地级>2项/3年;科研成果省级≥1项,市地级≥2项/年。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小组。协调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十堰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制定创建市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五、实施步骤
(一)2015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中医心病专科、中医针灸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按照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2016年
目标: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积极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
5、完成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三)2017年
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目标: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l、制定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六、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朱海政 副组长:郑传华 雷兆明 孙 波 黄盛香 梁宏文 成 员:严文军 李代勇 马秀华
黎 宇
敖 杰
王兴文 胡志全 雷 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郑传华同志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竹溪县中医院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七日
第五篇: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精)
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省、市中医药大会精神, 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 进一步加强我院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结合 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通过省重点专科项目实施, 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 改善 专科基础设施, 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 发挥重点专科 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 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 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 成为全省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 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l、以诊治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 中医专科——心脑血管病专科。
2、以诊治糖尿病及并发症为基础,创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一 糖尿病专科(病。
3、以诊治各种骨伤、骨病、颈、肩、腰、腿痛病为基础,创建 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病专科。
(二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 20,专
病≥ 10 ,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省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 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 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 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 /月 ,积极选派专科优随访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 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 使用率 >90%,中医治疗率门诊 >85%,病房 >70%,专科门诊量 >全院 1/10,县域外患者比例 >25%,出院患者≥ 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 3— 4个相关 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 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 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 1— 2项 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 法(≥ 1项 /年 ,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 l 项 /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 广相关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积极申办省级或市级 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 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 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 剂品种专科 >3种,专病 >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 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 >l项 /3 年,市地级 >2项 /3年;科研成果省级≥ 1项,市地级≥ 2项 /年。全 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2— 3篇 /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 对本专业有代表 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 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 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 “以病人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病人 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杜绝收受红包、回 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三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小组。协调 与各级领导的关系, 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协调院内 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 , 逐项落实, 制定创建省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 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 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 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 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 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 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后, 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 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三、实施步骤(一 2008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 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糖 尿病专科初具规模, 接近或达到周期目标。心脑血管病专科按照 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 标责任书。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年 度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 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 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 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 改措施。
5、年底完成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二 2009年
目标:糖尿病专科达到周期目标, 心脑血管病专科接近周期 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建设 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 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 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 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 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
5、完成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三 2010 年 目标: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具体措施: l、制定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 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 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骨病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白 银市中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 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 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四、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
成员如下: 组长:郭俊卫 副组长:宋学谦 成 员:周庆国 吕瑜斌 李明宏 刘彩民 张富兰 李玉惠 徐玉勋 李元鸿 马德平李海海 杨明俊 高生垣 张宏亮 唐彦礼 白云翔 下设办公室,周庆国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 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