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作业

时间:2019-05-12 01:1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作业》。

第一篇: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作业

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双顺差;内需;投资;大量出口

一、***010000-******XYZ

上图是1985年至2011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余额、贸易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的走势图,其中X是经常账户余额、Y是贸易账户余额、Z是资本账户余额。由上图及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知道: 1985年以来,共有五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其中四年都集中在80年代,其中1985年是逆差的最大值,绝对值达到114.17亿美元。可以看出,90年代我国经常项目状况明显好于80年代,除1993年外,始终表现为顺差。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1985--198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逆差交替出现,同时我国贸易项目逆差年份也同经常项目逆差年份保持一致除1987年外。1990—1992年间,经常项目的顺差是由贸易顺差、非贸易往来顺差和无偿转让各项的顺差共同构成。1993年非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均为逆差,只有无偿转让存有少量顺差。1994—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 快增长,尤其是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1996 年、1997 年、2003 年、2004 年 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17.61%、22.81%、45.62%、81.8%。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 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 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到 2008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 460.3 亿美元,再次创 下储备新高。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还 在不断扩大中

除去1998 年资本项目出现的逆差,1994—2008 年间国 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在此期间,经常项 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 幅度较大。

(三)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服务贸易常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常年顺差,并 且顺差规模还在逐年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经 常项目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四)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 不断增长

从1994 年开始,我国连续十多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

发展中国家,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9 104.82 亿美元。由以上的分析,中国国际收支从1994—2008 年间保持 了一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实际上,到2010 年第三季度,这个局面还在持续当中。进一步分析,1994— 1997 年这段时间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较大,而经常账户盈余 较小。1998—2000 年间,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资 本与金融账户盈余较小,甚至在1998 年出现了资本净流出,而经常账户盈余相对较大。2001 年以后,经常账户与资本账 户盈余双双大幅增长。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维持双顺差的状态,除了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项目出现逆差外,国际收支顺差在2000年以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00---2007年间,经常项目余额每年平均以40.74%的速度增长,1997年我国

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调整,现在我国的经常项目包括了4个项目,其中2个顺差项目和2个逆差项目,2个顺差项目包括货物项目、经常转移项目,而2个逆差项目是服务项目、收益项目。自从1997年各项分类的口径统一后,顺差和逆差

各项始终没有变化,而且各项目的差额也相对比较平稳,这就充分说明了经常项目的各项具有很明显的结构性,和我国的资源禀赋、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1997---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货物与服务贸易差额是衡量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货物项目是经常项目的决定因素,在经常项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项目差额各年变化都不是很大,变动比较平稳。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主要项目,即资本项目、金融项目。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金融项目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资本和金融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一个与经常项目并重的大项目,是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项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加深,资本项目金额越来越大,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1985—2011年资本项目差额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期间除1992年和1998年我国资本项目是逆差以外其它年份都保持了一定量的顺差。1982—1991年,我国刚开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以贷款方式的资本流入占的比

重较大。整个资本项目差额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以政府和银行间借贷款形式为主的其他投资,其次是直接投资,其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所占的比重最小的是证券投资。至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利用外资力度加大,直接投资在资本收支中的比重大大增加。1994年初人民币开始大幅度贬值,当年长期资本顺差比上年增加了28.7%,短期资本逆差也比上年减少了24.3%。1995年长期资本顺差进一步增长近5%,短期资本由上年31.12亿元的逆差转为4.25亿美元的顺差,为资本项目收支顺差的持续增长发挥巨大的作用。

1991--2004年,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波动幅度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它们之间的相互比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8年我国资本项目出现63.21亿美元的逆差,但2000年以后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有较大增长。从1997--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因素是金融项目,自1997年到2003年,直接投资余额全部都表现为大额顺差,余额在370_-470亿美元之间平稳波动。其他投资和证券投资余额的均值都表现为平稳逆差,分别为-159.83亿美元和-43.54亿美元,在1997--2007年期间,只有少数年份是顺差,其他投资只有在2001年是顺差,而证券投资只有在1997、2003、2004年是顺差,这两者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可以说起伏不定。1982--2007年之间资本项目的顺差主要来源于直接投资收支,这期间由于直接投资每年连续保持大量顺差,并且顺差规模持续不断的扩大,所以就保持了资本项目在大多数年份出现了顺差。证券投资收支所占比重一直比较小,对整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他投资收支,在许多年份中其绝对值甚至超过直接投资收支,成为资本项目收支中的主要逆差因素。短期资本项目中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其他投资项目内,按照长、短期分类来看,其他投资收支逆差主要是

由贸易信贷等短期资本项目的巨额逆差造成,其中包括了资本外逃等因素的影响。

2000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一年一个台阶,其中货物项目差额始终为顺差,而且均值达到了1483亿美元。货物项目差额一般比经常项目差额小,但是在2003年以前,情况则相反,而2003年之后,经常项目差额逐渐超过货物项目差额并且差距在逐渐扩大,这说明服务项目在经常项目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由此可知,货物项目的差额始终是经常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经常项目的差额状况一般与货物项目相一致。

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外债流入有所减缓,金融机构境外金融资产大幅上升,导致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下降。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证券投资逆差回落,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其他投资的逆差规模有所上升。新借外债趋缓和金融机构拆放和存放境外同业的金融资产大量增加是导致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该年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对我国外贸出口带来新的压力,但资本和金融账户将大体保持平衡。

2001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出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具体来看,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迅速上升、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运作变化和我国境外企业资金调回导致我国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大幅顺差。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

200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略有减少。其中,直接投资顺差扩大,证券投资仍呈现逆差,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外经济表现良好、本外币正向利差和国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0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规模增长63%,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流入稳定,证券投资项下由逆差转为顺差,其它投资逆差规模有所上升。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长重要是由于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大量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顺差1106.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527.26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增长110%。随着我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到位,以及拥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证券投资项下顺差大幅上升。其它投资由逆差转顺差。

2005年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下降43%。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主要是由于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灵活性扩大。

2006年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是中国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积极成果,反映了中国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的阶段性特征;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国民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供求失衡的结果;与中国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和全球经济金融不平衡迅猛发展有密切关系。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

2007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迅速增加,资本项目增幅不快,但金融项目顺差增幅较大,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增加。应入世要求,近几年我没资本金融市场不断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日渐完成,证券市场结构性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保险投资领域大幅放开,利率市场化、外汇体制改革亦取得了长足进步体系不断完善,也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进。在此种情况下,金融顺差的增加也是必然的。经济的高速增长,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国家吸引外资的政策都会使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增加。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中国对外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跨境资金实现净流入,国际收支状况逐步改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

2009年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091亿美元。而2008年已公布的这一数字为190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说,资本净流入的大幅增长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并不是不可解释的。首先,2009年受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影响,国内商业银行重新调配境外资产和负债规模,减少境外资产规模,净调入外汇600多亿美元。而2008年则是净调出外汇300亿美元,央行境外资产的回流也是造成资本净流入大幅增长的一个因素。

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各成员国分配特别提款权,建议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原则,将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记录为各成员国储备资产和对外负债,也是造成资本流入增加的原因。2011年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0年增长22%。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8%,较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顺差4228亿美元,下降19%。

二、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原因

上面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存在的持续双顺差状况,下面将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来系统地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深层次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双顺差是政策的结果。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外贸政策导致了经常项目顺差;鼓励资本流入,特别是FDI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外资政策导致了资本项目顺差。

内部原因:

(一)、经常账户出现顺差的原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 Y=C+I+G+X-M=C+Sp+T,将这个式子进行简单变换可以得 到:X-M=Sp+(T-G)-I→X-M=Sp+Sg-I,即X-M=S-I。式中,Sp和Sg分别表示个人储蓄、政府储蓄,Y、C、I、G、X、M、T则分别表示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和税收。公式X-M=S-I 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双缺口模型。根据 这个模型,当储蓄大于投资时,外贸呈现顺差格局;当储蓄小 于投资时,外贸呈现逆差格局。中国近些年经常项目持续性 顺差的局面由此可以归结为长期的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没 有改变。具体来说,引起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需不足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 内需不足是中国当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90— 2008 年,中国GDP 的平均增速为10.32%,而消费的平均增 速仅为8.26%。消费增长长期落后于GDP,而且相差达到二 点几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消费占GDP 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 势,从1990 年的50.63%一直下降到2008 年的36.05%。相比 国际公认的消费占GDP60%~70%的比重标准,中国只达到 一半的程度,可见,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贡献度较低。2.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不健全及传统观念影响近年来,中国GDP 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但是收入的增 长速度却没有GDP 如此高速,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使得居民 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居民基本生 活保障无法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 高,还有中国传统观念注重储蓄,这些都导致居民储蓄率逐 年处于高位,消费较少。

3.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日益增强。此外,由于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我国在服装、纺织品等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一直以来拥有比较优势,并且这种比较优势有不断扩大的倾向。另外,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的出口上也逐渐具备有比较优势。正是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导致了经常账户的顺差。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增强,扩大了经常账户净余额199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首次由负变正,继而持续增长。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玩具,服装,鞋等)和低技术产品(如收音机,家电设备等)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与世界贸易成员国的贸易趋向自由贸易,欧美国家逐渐取消了对我国进口的配额限制;同时,我国的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正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我国贸易竞争优势的提高,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导致经常项目顺差。中国产品的特点在于其是使用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因此将其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再从中国出口回本国及其他国家,加大了中国的出口。同时,这些产品可以直接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不需要通过进口,这样也减 少了中国的进口。

4.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大量出口

出口退税其宗旨是奖出限入,目的还是鼓励出口。我国从 1985 年就开始实行这一政策,在近二十年来,出口退税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自1998年以后,由于内需不足,更强调通过扩大出口来刺激经济增长。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输出资本,帮助美国等出口目的地国家进口更多的商品,维持现行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格局,这一政策促使了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形成。5.经济结构不合理

尽管我国出口设备及其它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发达国家限制某些高新、高端技术产品向我国的出口,出口商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价格上不去,导致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持续恶化。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主要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美国等出口目的地经济增长乏力,我国出口品价格增长较慢,贸易条件仍呈恶化趋势。我国一直存在的“重出口,轻进口”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由于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格局。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本国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同时他们主张鼓励出口,而且认为出口越多越好。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出限入”,保持有利的贸易顺差,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产品的进口。贸易乘数理论也认为出口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口则是抵消这种作用的因素,是贸易乘数中的一个减项因子,因此提倡一国尽可能地去追求贸易顺差。除上述贸易理论的影响外,我国重出口、轻进口贸易格局的形成还受以下两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一是上世纪80年代,由于外汇短缺,我国没有能力进口一些急需的技术产品和战略资源。当时采取这种“轻进重出”的政策导向确实是必须的,并且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内市场和管理政策的相对封闭,观念上一直认为进口会侵占国内市场,冲击国内产业等等,而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增加,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

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 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6.内需不足是扩大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

由于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没真正的建立起来,所以即使实际存款储蓄利率为负,居民也不愿意把储蓄拿出来消费。一国储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国家也有更多的产品可供出口,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根据“双缺口”模型, 储蓄缺口(储蓄-投资)=外汇缺口(出口-进口)。也就是说, 当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时, 国内出现供过于求的经济失衡, 其在外部均衡上必然表现出净出口的增加或资本的净流出, 从而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的对外失衡。这里, 存在着一个“挤出效应”问题, 即当储蓄大于投资时, 消费需求不足, 由投资产生的过剩产能只好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寻求价值实现, 同时, 由于国内需求不足, 进口商品也出现了被国内商品所取代的现象, 因此, 在消费疲弱所导致的内需不振以及投资膨胀所导致的产能快速扩张的双重作用下, 部分国内商品将被从国内市场“ 挤出”到国外市场, 而部分进口商品也将被从国内市场“ 挤回”到国外市场。在长期内部失衡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必将导致贸易收支的顺差。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是国际收支总顺差的主要原因

1、外商在华投资快速增长

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以及经济结构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 中国由于拥有丰富而又低廉的人力资源、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促进外商来华投资的快速增长,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另一方面,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表面外资提高了我国出口量增速,从而促进经常项目顺差;同时,FDI未能有效转成进口,是资本项目顺差增长的另一原因。1993 年 FDI 合同额仅为 114.36 亿美元,实际使用的 FDI 也只有 275.15 亿美元,而到了2006年1~10月份,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较为有利的背景下,流入我国的FDI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但是许多合资企业引进FDI后并没有购买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而是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而未用所得外汇进口外国投资品,所以,大量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促成了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FDI的增长进一步带来了大量“热钱”的涌入。双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导致中央银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加, 使国内流动性过剩, 并引起了投资过度增长、资产价格膨胀、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等一系列突出的经济金融问题。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投资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着强劲的势头,GDP每年以高于7%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吸引了大批的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进行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如果是以实物资源的形式进入我国,自然形成了国内资源,使得我国的生产能力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上升;如果直接投资以货币形式在国内购买物质资源等进行生产,等同是外国资本在利用我国的资源进行牟利,造成的结果是我国资源的加速消耗,更加增加了我国的出口能力,从而对国际收支顺差带来正面的影响。但是,如果直接投资于国内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的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则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具有平衡的效果。证券类投资于上面的分析类似。由于国际资本脱离了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冲击也就可以脱离实际资源的流动,使得资本与金融账户不能够起到为经常账户融资的效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的优惠政策。从投资环境上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抵消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进一步出台了许多引资政策,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减少了投资风险,使得大量外资继续流入中国。

2、资本流出渠道狭窄

长期以来,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经济,我国对资本流出实行较严格的管制。这种状况并不因目前国内储蓄已出现相对过剩而改变。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我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并且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也是我国资本项目保持较大顺差的原因之一。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尚处于幼稚阶段近年,我国逐渐从单纯地吸引外资,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国外投资。中国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到2010 年为止还未全部开 放,只有部分项目被批准能够进行自由兑换,中国的资本管制 仍比较严,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中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 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得到满足。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提倡企业“走出去”战略,但是与“引进来”战略相比,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非常滞后。由此造成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流出较少的局面,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

3、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心理预期对我国的资本流动始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近年来, 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 企业和个人出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会推迟和减少购汇、付汇;老百姓也不愿再持有外汇。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国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扩大。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呼声仍旧此起彼

伏,由于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和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人民 币存在很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长期存在。特别 的是,美元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继续步上贬值大道,人民币的 升值预期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升值预期下,海外投机资本为 了从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取收益,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中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样,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又进一步 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 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 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

4、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不容忽视

在升值预期的驱动下,近年来部分外资通过非法途径流入我国, 不少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由于人民银行在 2005 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控制资本流入的措施,导致一部分资金转向贸易渠道,通过“掩藏在经常账户中的资本流动”,用高报出口价、低报进口价,或者资金进入先行、出口货物延迟交付等方法,隐蔽地实现资本流入。大量的外资流入,导致资金过剩,货币供给过大,使经济很容易发生过热,加大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

外部原因:

我国的巨额顺差必然是伙伴国家的巨额逆差。伙伴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影响我国政策操作的空间。2004年,美国贸易逆差为6175.8 亿美元;2005 年为7257.6 亿美元;2006 年为8 567 亿美元(参见下表)。我国从2000 年开始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美国2004年、2005 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占其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24.3%和25.8 %。

1.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必要性和可承受性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长期性。从国民经济体系来看巨额贸易逆差通常意味着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一国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必然伴随巨额的资金流入。实际上从国际投资看,美国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流入远远超过其投资的流出,净资本流入完全可以弥补国际贸易逆差,这也是美国可以长期承受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另外美元处于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还可以享有“无泪赤字”,获取“铸币税”,直接促成美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维持巨额贸易逆差之下的经济增长。

2.中美国际储蓄率不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长期性。有关学者认为,贸易逆差不是由币值而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货币波动长期来看不会影响贸易差额。认为经常项目赤字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的发生是由于本国国民储蓄率较低,不足以为本国的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 因而需要从其他国家借入储蓄,所以经常项目等于储蓄—投资的缺口。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根源在于美国储蓄率太低、投资率太高。

实际上美国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经济迅速发展,需求高涨,资产增值带来政府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刺激投资和消费,在消费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结果是储蓄/投资平衡的恶化。19 9 5 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大约在4 %至5 %之间,而从2005 年开始降至负数(而我国具有高储蓄和高投资特点,2005 年的居民储蓄率为46%)。储蓄率呈负数表明消费者不仅将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开支,而且还动用了储蓄或进行贷款消费。如2004 年美国国民储蓄为1639 0亿美元,而国内投资为23070亿美元,国民储蓄不足以为国内的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缺口668 0 亿美元需要通过国际借款来弥补。因此,当年经常赤字约为668 0 亿美元。IMF的数据表明,如果美国的国民储蓄率上升1%,则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减少相当于它的G DP总额的0.5%。所以美国提高储蓄率是改善国际收支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

另外美国推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从2002 财政年度由盈余变成赤字并且持续多年,2004 年财政赤字为4255 亿美元,占美国G DP的3.6%,2006 年度降到2477 亿美元。上升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也成为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根源,成为制约我国改善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外在因素。

3.伙伴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

制约我国货币和汇率政策的操作空间。美联储在过去的两年中连续17 次提息之后,美联储正在接近实现其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如果经济实现软着陆,美联储就没有理由降息;而且美国通胀压力得到控制的话,美联储也不用提息。因此目前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5.25%,通货膨胀率为4.1% 左右,失业率在4% 左右。而我国一年期利率为6.57%,通货膨胀率为2%。去年伦敦市场的1年期美元债券收益率为5.7%,而我国央行1 年期人民币债券收益率为2.6%,两者之间的差异为3.1%,而同期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例恰好升值3.28 %,与上述收益差持平,即投资者接受低收益率人民币资产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将弥补两种货币收益率的差。参考文献:

[1]周宇.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热钱流入与资本外逃[J].社会观察,2005(8)[2]刘文翠,周燕.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8)[3]姜波克.国际金融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刘柏.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J].经济问题研究,2005(5)[5] 刘军善.国际金融[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 王信.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结构性及政策性因素[J].理论前言,(95)[7] 黄瑞玲,黄忠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理论解析与政策调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4)

[8] 关迪,辛文.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短期内难以逆转[J].特区经济,2010,(6).[9] 余惠芳.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10] 王伟.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征、原因及其治理[J].世界经济情况,2009,(2).[11]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3).[12]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第二篇: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010000-***6X9800Y0204Z060810

上图是1985年至2011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余额、贸易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的走势图,其中X是经常账户余额、Y是贸易账户余额、Z是资本账户余额。由上图及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知道:1985年以来,共有五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其中四年都集中在80年代,其中1985年是逆差的最大值,绝对值达到114.17亿美元。可以看出,90年代我国经常项目状况明显好于80年代,除1993年外,始终表现为顺差。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1985--198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逆差交替出现,同时我国贸易项目逆差年份也同经常项目逆差年份保持一致除1987年外。1990—1992年间,经常项目的顺差是由贸易顺差、非贸易往来顺差和无偿转让各项的顺差共同构成。1993年非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均为逆差,只有无偿转让存有少量顺差。

1994—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20 世纪90 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1996 年、1997 年、2003 年、2004 年 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17.61%、22.81%、45.62%、81.8%。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2008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 460.3 亿美元,再次创下储备新高。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除去1998 年资本项 目出现的逆差,1994—2008 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幅度较大。

(三)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服务贸易常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常年顺差,并且顺差规模还在逐年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经常项目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四)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从1994 年开始,我国连续十多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9 104.82 亿美元。由以上的分析,中国国际收支从1994—2008 年间保持了一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实际上,到2010年第三季度,这个局面还在持续当中。进一步分析,1994— 1997 年这段时间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较大,而经常账户盈余较小。1998—2000 年间,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较小,甚至在1998 年出现了资本净流出,而经常账户盈余相对较大。2001 年以后,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盈余双双大幅增长。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维持双顺差的状态,除了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些项目出现逆差外,国际收支顺差在2000年以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00---2007年间,经常项目余额每年平均以40.74%的速度增长,1997年我国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调整,现在我国的经常项目包括了4个项目,其中2个顺差项目和2个逆差项目,2个顺差项目包括货物项目、经常转移项目,而2个逆差项目是服务项目、收益项目。自从1997年各项分类的口径统一后,顺差和逆差各项始终没有变化,而且各项目的差额也相对比较平稳,这就充分说明了经常项目的各项具有很明显的结构性,和我国的资源禀赋、经济环境和经济结构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1997---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货物与服务贸易差额是衡量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货物项目是经常项目的决定因素,在经常项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项目差额各年变化都不是很大,变动比较平稳。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主要项目,即资本项目、金融项目。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金融项目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资本和金融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一个与经常项目并重的大项目,是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项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加深,资本项目金额越来越大,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1985—2011年资本项目差额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期间除1992年和1998年我国资本项目是逆差以外其它年份都保持了一定量的顺差。1982—1991年,我国刚开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以贷款方式的资本流入占的比

重较大。整个资本项目差额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以政府和银行间借贷款形式为主的其他投资,其次是直接投资,其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所占的比重最小的是证券投资。至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利用外资力度加大,直接投资在资本收支中的比重大大增加。1994年初人民币开始大幅度贬值,当年长期资本顺差比上年增加了28.7%,短期资本逆差也比上年减少了24.3%。1995年长期资本顺差进一步增长近5%,短期资本由上年31.12亿元的逆差转为4.25亿美元的顺差,为资本项目收支顺差的持续增长发挥巨大的作用。

1991--2004年,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波动幅度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它们之间的相互比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8年我国资本项目出现63.21亿美元的逆差,但2000年以后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有较大增长。从1997--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因素是金融项目,自1997年到2003年,直接投资余额全部都表现为大额顺差,余额在370_-470亿美元之间平稳波动。其他投资和证券投资余额的均值都表现为平稳逆差,分别为-159.83亿美元和-43.54亿美元,在1997--2007年期间,只有少数年份是 2 顺差,其他投资只有在2001年是顺差,而证券投资只有在1997、2003、2004年是顺差,这两者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可以说起伏不定。1982--2007年之间资本项目的顺差主要来源于直接投资收支,这期间由于直接投资每年连续保持大量顺差,并且顺差规模持续不断的扩大,所以就保持了资本项目在大多数年份出现了顺差。证券投资收支所占比重一直比较小,对整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他投资收支,在许多年份中其绝对值甚至超过直接投资收支,成为资本项目收支中的主要逆差因素。短期资本项目中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其他投资项目内,按照长、短期分类来看,其他投资收支逆差主要是由贸易信贷等短期资本项目的巨额逆差造成,其中包括了资本外逃等因素的影响。

2000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一年一个台阶,其中货物项目差额始终为顺差,而且均值达到了1483亿美元。货物项目差额一般比经常项目差额小,但是在2003年以前,情况则相反,而2003年之后,经常项目差额逐渐超过货物项目差额并且差距在逐渐扩大,这说明服务项目在经常项目中的比重有所下降。由此可知,货物项目的差额始终是经常项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经常项目的差额状况一般与货物项目相一致。

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外债流入有所减缓,金融机构境外金融资产大幅上升,导致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下降。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证券投资逆差回落,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其他投资的逆差规模有所上升。新借外债趋缓和金融机构拆放和存放境外同业的金融资产大量增加是导致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该年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对我国外贸出口带来新的压力,但资本和金融账户将大体保持平衡。

2001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出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具体来看,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迅速上升、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运作变化和我国境外

企业资金调回导致我国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大幅顺差。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200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略有减少。其中,直接投资顺差扩大,证券投资仍呈现逆差,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外经济表现良好、本外币正向利差和国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00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规模增长63%,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流入稳定,证券投资项下由逆差转为顺差,其它投资逆差规模有所上升。

2004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长重要是由于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大量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顺差1106.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527.26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增长110%。随着我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到位,以及拥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证券投资项下顺差大幅上升。其它投资由逆差转顺差。

2005年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下降43%。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主要是由于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由于对外投资增长较快,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占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比例下降至28%。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灵活性扩大。

2006年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是中国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积极成果,反映了中国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的阶段性特征;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国民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供求失衡的结果;与中国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和全球经济金融不平衡迅猛发展有密切关系。

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较快增长。2007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迅速增加,资本项目增幅不快,但金融项目顺差增幅较大,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增加。应入世要求,近几年我没资本金融市场不断改革,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日渐完成,证券市场结构性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保险投资领域大幅放开,利率市场化、外汇体制改革亦取得了长足进步体系不断完善,也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进。在此种情况下,3 金融顺差的增加也是必然的。经济的高速增长,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国家吸引外资的政策都会使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增加。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中国对外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跨境资金实现净流入,国际收支状况逐步改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

2009年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091亿美元。而2008年已公布的这一数字为190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说,资本净流入的大幅增长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并不是不可解释的。首先,2009年受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影响,国内商业银行重新调配境外资产和负债规模,减少境外资产规模,净调入外汇600多亿美元。而2008年则是净调出外汇300亿美元,央行境外资产的回流也是造成资本净流入大幅增长的一个因素。

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向各成员国分配特别提款权,建议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原则,将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记录为各成员国储备资产和对外负债,也是造成资本流入增加的原因。2011年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0年增长22%。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8%,较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顺差4228亿美元,下降19%。

二、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原因

上面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存在的持续双顺差状况,下面将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来系统地分析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深层次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双顺差是政策的结果。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外贸政策导致了经常项目顺差;鼓励资本流入,特别是FDI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外资政策导致了资本项目顺差。内部原因:

(一)、经常账户出现顺差的原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根据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Y=C+I+G+X-M=C+Sp+T,将这个式子进行简单变换可以得到:X-M=Sp+(T-G)-I→X-M=Sp+Sg-I,即X-M=S-I。式中,Sp和Sg分别表示个人储蓄、政府储蓄,Y、C、I、G、X、M、T则分别表示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进口和税收。公式X-M=S-I 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双缺口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当储蓄大于投资时,外贸呈现顺差格局;当储蓄小于投资时,外贸呈现逆差格局。中国近些年经常项目持续性顺差的局面由此可以归结为长期的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没有改变。具体来说,引起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巨额顺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需不足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

内需不足是中国当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1990—2008 年,中国GDP 的平均增速为10.32%,而消费的平均增速仅为8.26%。消费增长长期落后于GDP,而且相差达到二点几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消费占GDP 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0 年的50.63%一直下降到2008 年的36.05%。相比国际公认的消费占GDP60%~70%的比重标准,中国只达到一半的程度,可见,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贡献度较低。

2.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不健全及传统观念影响

近年来,中国GDP 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没有GDP 如此高速,相对来说比较缓慢,使得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无法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还有中国传统观念注重储蓄,这些都导致居民储蓄率逐年处于高位,消费较少。3.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日益增强。此外,由于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我国在服装、纺织品等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一直以来拥有比较优势,并且这种比较优势有不断扩大的倾向。另外,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的出口上也逐渐具备有比较优势。正是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导致了经常账户的顺差。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增强,扩大了经常账户净余额199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首次由负变正,继而持续增长。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玩具,服装,鞋等)和低技术产品(如收音机,家电设备等)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与世界贸易成员国的贸易趋向自由贸易,欧美国家逐渐取消了对我国进口的配额限制;同时,我国的一些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正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我国贸易竞争优势的提高,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导致经常项目顺差。中国产品的特点在于其是使用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因此将其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再从中国出口回本国及其他国家,加大了中国的出口。同时,这些产品可以直接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不需要通过进口,这样也减少了中国的进口。4.出口退税政策鼓励企业大量出口

出口退税其宗旨是奖出限入,目的还是鼓励出口。我国从 1985 年就开始实行这一政策,在近二十年来,出口退税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自1998年以后,由于内需不足,更强调通过扩大出口来刺激经济增长。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输出资本,帮助美国等出口目的地国家进口更多的商品,维持现行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格局,这一政策促使了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的形成。5.经济结构不合理

尽管我国出口设备及其它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但是由于发达国家限制某些高新、高端技术产品向我国的出口,出口商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价格上不去,导致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持续恶化。近年来,我国大部分主要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美国等出口目的地经济增长乏力,我国出口品价格增长较慢,贸易条件仍呈恶化趋势。我国一直存在的“重出口,轻进口”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由于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格局。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本国货币,而货币的减少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对外应该少买或根本不买;同时他们主张鼓励出口,而且认为出口越多越好。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出限入”,保持有利的贸易顺差,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产品的进口。贸易乘数理论也认为出口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口则是抵消这种作用的因素,是贸易乘数中的一个减项因子,因此提倡一国尽可能地去追求贸易顺差。除上述贸易理论的影响外,我国重出口、轻进口贸易格局的形成还受以下两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一是上世纪80年代,由于外汇短缺,我国没有能力进口一些急需的技术产品和战略资源。当时采取这种“轻进重出”的政策导向确实是必须的,并且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内市场和管理政策的相对封闭,观念上一直认为进口会侵占国内市场,冲击国内产业等等,而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增加,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

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 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6.内需不足是扩大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

由于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没真正的建立起来,所以即使实际存款储蓄利率为负,居民也不愿意把储蓄拿出来消费。一国储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国家也有更多的产品可供出口,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根据“双缺口”模型, 储蓄缺口(储蓄-投资)=外汇缺口(出口-进口)。也就是说, 当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时, 国内出现供过于求的经济失衡, 其在外部均衡上必然表现出净出口的增加或资本的净流出, 从而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的对外失衡。这里, 存在着一个“挤出效应”问题, 即当储蓄大于投资时, 消费需求不足, 由投资产生的过剩产能只好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寻求价值实现, 同时, 由于国内需求不足, 进口商品也出现了被国内商品所取代的现象, 因此, 在消费疲弱所导致的内需不振以及投资膨胀所导致的产能快速扩张的双重作用下, 部分国内商品将被从国内市场“ 挤出”到国外市场, 而部分进口商品也将被从国内市场“ 挤回”到国外市场。在长期内部失衡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必将导致贸易收支的顺差。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是国际收支总顺差的主要原因

1、外商在华投资快速增长

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以及经济结构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 中国由于拥有丰富而又低廉的人力资源、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促进外商来华投资的快速增长,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另一方面,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表面外资提高了我国出口量增速,从而促进经常项目顺差;同时,FDI未能有效转成进口,是资本项目顺差增长的另一原因。1993 年 FDI 合同额仅为 114.36 亿美元,实际使用的 FDI 也只有 275.15 亿美元,而到了2006年1~10月份,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较为有利的背景下,流入我国的FDI规模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但是许多合资企业引进FDI后并没有购买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而是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而未用所得外汇进口外国投资品,所以,大量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促成了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FDI的增长进一步带来了大量“热钱”的涌入。双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导致中央银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加, 使国内流动性过剩, 并引起了投资过度增长、资产价格膨胀、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等一系列突出的经济金融问题。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国际投资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着强劲的势头,GDP每年以高于7%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吸引了大批的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进行直接投资。直接投资如果是以实物资源的形式进入我国,自然形成了国内资源,使得我国的生产能力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上升;如果直接投资以货币形式在国内购买物质资源等进行生产,等同是外国资本在利用我国的资源进行牟利,造成的结果是我国资源的加速消耗,更加增加了我国的出口能力,从而对国际收支顺差带来正面的影响。但是,如果直接投资于国内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的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则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具有平衡的效果。证券类投资于上面的分析类似。由于国际资本脱离了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冲击也就可以脱离实际资源的流动,使得资本与金融账户不能够起到为经常账户融资的效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吸引外资投资中国的优惠政策。从投资环境上来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 展时期,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抵消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吸引外资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进一步出台了许多引资政策,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减少了投资风险,使得大量外资继续流入中国。

2、资本流出渠道狭窄

长期以来,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经济,我国对资本流出实行较严格的管制。这种状况并不因目前国内储蓄已出现相对过剩而改变。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我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并且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也是我国资本项目保持较大顺差的原因之一。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尚处于幼稚阶段近年,我国逐渐从单纯地吸引外资,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国外投资。中国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到2010 年为止还未全部开放,只有部分项目被批准能够进行自由兑换,中国的资本管制仍比较严,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中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得到满足。虽然近年来国家积极提倡企业“走出去”战略,但是与“引进来”战略相比,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非常滞后。由此造成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流出较少的局面,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

3、较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心理预期对我国的资本流动始终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近年来, 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 企业和个人出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出口企业会尽可能早收汇、多结汇;进口企业会推迟和减少购汇、付汇;老百姓也不愿再持有外汇。这些行为直接导致我国资本流入增加和资本项目顺差扩大。近年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呼声仍旧此起彼伏,由于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和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存在很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长期存在。特别的是,美元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继续步上贬值大道,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升值预期下,海外投机资本为了从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取收益,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中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样,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又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

4、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不容忽视

在升值预期的驱动下,近年来部分外资通过非法途径流入我国, 不少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由于人民银行在 2005 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控制资本流入的措施,导致一部分资金转向贸易渠道,通过“掩藏在经常账户中的资本流动”,用高报出口价、低报进口价,或者资金进入先行、出口货物延迟交付等方法,隐蔽地实现资本流入。大量的外资流入,导致资金过剩,货币供给过大,使经济很容易发生过热,加大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外部原因:

我国的巨额顺差必然是伙伴国家的巨额逆差。伙伴国家的经济状况以及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影响我国政策操作的空间。2004年,美国贸易逆差为6175.8 亿美元;2005 年为7257.6 亿美元;2006 年为8 567 亿美元(参见下表)。我国从2000 年开始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美国2004年、2005 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占其货物贸易逆差总额的24.3%和25.8 %。

1.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必要性和可承受性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长期性。从国民经济体系来看巨额贸易逆差通常意味着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一国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必然伴随巨额的资金流入。实际上从国际投资看,美国国际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流入远远超过其投资的流出,净资本流入完全可以弥补国际贸易逆差,这也是美国可以长期承受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另外美元处于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和重要地位,美国还可以享有“无泪赤字”,获取“铸币税”,直接促成美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维持巨额贸易逆差之下的经济增长。

2.中美国际储蓄率不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长期性。

有关学者认为,贸易逆差不是由币值而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货币波动长期来看不会影响贸易差额。认为经常项目赤字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的发生是由于本国国民储蓄率较低,不足以为本国的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 因而需要从其他国家借入储蓄,所以经常项目等于储蓄—投资的缺口。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根源在于美国储蓄率太低、投资率太高。

实际上美国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经济迅速发展,需求高涨,资产增值带来政府收入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刺激投资和消费,在消费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结果是储蓄/投资平衡的恶化。19 9 5 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大约在4 %至5 %之间,而从2005 年开始降至负数(而我国具有高储蓄和高投资特点,2005 年的居民储蓄率为46%)。储蓄率呈 9 负数表明消费者不仅将全部可支配收入用于开支,而且还动用了储蓄或进行贷款消费。如2004 年美国国民储蓄为1639 0亿美元,而国内投资为23070亿美元,国民储蓄不足以为国内的投资提供足够的资金,缺口668 0 亿美元需要通过国际借款来弥补。因此,当年经常赤字约为668 0 亿美元。IMF的数据表明,如果美国的国民储蓄率上升1%,则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将减少相当于它的G DP总额的0.5%。所以美国提高储蓄率是改善国际收支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

另外美国推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从2002 财政由盈余变成赤字并且持续多年,2004 年财政赤字为4255 亿美元,占美国G DP的3.6%,2006 降到2477 亿美元。上升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也成为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根源,成为制约我国改善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外在因素。

3.伙伴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

制约我国货币和汇率政策的操作空间。美联储在过去的两年中连续17 次提息之后,美联储正在接近实现其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如果经济实现软着陆,美联储就没有理由降息;而且美国通胀压力得到控制的话,美联储也不用提息。因此目前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5.25%,通货膨胀率为4.1% 左右,失业率在4% 左右。而我国一年期利率为6.57%,通货膨胀率为2%。去年伦敦市场的1年期美元债券收益率为5.7%,而我国央行1 年期人民币债券收益率为2.6%,两者之间的差异为3.1%,而同期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例恰好升值3.28 %,与上述收益差持平,即投资者接受低收益率人民币资产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将弥补两种货币收益率的差。

第三篇:中国国际收支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研究

瑞奇 学号:11242152

【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国国际收支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国际收支 经济 失衡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中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中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中国近几年国际收支的状况

自2005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较大的顺差。尤其是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的“双顺差”(双顺差,就是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占总顺差比例一直很大。这是中国国际收支最显著的特征。

2009年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841亿美元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932亿美元,与2008年4795亿美元的增加额相比下降18%,这也说明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1091亿美元。而2008年已公布的这一数字为190亿美元。

2010至2012年总体,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储备资产持续增长。国际收支总顺差大幅下降。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的走势,国内物价水平保持稳定。中国国际收支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持续“双顺差”首次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状态,这显示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自主性进一步增强。2012年,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42%;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逆差,上年为顺差2655亿美元;国际收支总顺差1763亿美元,下降56%,大大低于2007~2011年年均顺差4552亿美元的规模。

下面几个图表可以反映这几年中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纵观这几年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它确实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是 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性,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中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

二是 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保证,有助于中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

三是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从国外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1.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2.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中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中国金融体系。

3.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4.贸易顺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中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更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中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中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都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199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中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中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中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中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中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中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中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中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中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出现的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同时也为中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保持汇率均衡水平的稳定基础上,中国需要尽快理顺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外汇市场的管理创新,增强市场交易主体的竞争力。扩大结售汇周转头寸的浮动区间,适当增加银行制定挂牌价格的权限,增强境内机构支配外汇资源的自主性。进一步培育外汇市场,逐步推行外汇做市商制度,增加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进一步健全汇率调控的参照指标体系,增加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和对冲工具,提高中央银行的汇率调控水平。

总而言之,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中国对外部门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国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变迁。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中国相关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0).2、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3、杨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浅析 [J].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07(6).4、张少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原因与化解之道[J].甘肃社会科学,2005(5).

第四篇: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分析

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分析

一、问卷结构设计

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看法的特殊性导致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所以我们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问题以此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对养老方式的看法,更加有利于我们得出准确的研究结论,并且切合实际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没有按退休年龄等因素分设调查问卷也是出于考虑整体的年龄跨度不能太大又避免分的过细的问题,年龄跨度过大会导致调查数据不准确,年龄划分太细致则不利于调查的进行,因此选了这样的三个年龄段划分调查问卷。

卷一主要是针对24岁以下的青少年设计的问题,他们在这个时期的大多数是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的阶段,没什么经济实力,问题目的主要在于调查他们期望自己的亲人是以何种方式养老。事实上这个年龄层还可以分的更细的,但是出于篇章和人力的限制,我们采取了最优分类方式。

卷二主要是针对25周岁到四十周岁相对中年的人,他们在这个阶段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有经济收入而且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考虑养老方面既倾向自己的上一辈又开始考虑自身养老问题,所以他们的观点也应该独立分出来进行调查。

卷三主要是针对41周岁以上的偏老年的人,他们的年龄多数是下有小而已了,养老方面考虑更多地在于自身的养老问题,他们的观点也是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的观点,因为养老的主体在他们,他们的想法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

二、调查基本情况

我们以抽样调查方法分群随机抽样,调查地点主要在大庆市龙凤区附近社区和附近养老院完成完成,调查对象是小孩、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总计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其中无效问卷0份,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论

青少年方面对家里老人有不舍和担心,希望老人在家里同时又怕老人有孤独情绪,还担心没人照料。中年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不少人偏向于排斥居家模式养老,但又担心老人在其他方式养老出现健康、安全和情感问题。对于老人本身还是向往居家养老的,而且对养老的资金方面有些担心,但是年龄越大的人越担心自己居家养老得不到很好很全面的照顾。

四、分析变化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与家庭结构变化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重,家庭养老社会化即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新兴的重要方式和趋势。

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是指由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或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护理员为社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上门做饭、照料及护理等养老家政、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日托照料护理等集中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的经济供养由家庭及成员提供,老年护理及照料服务由社会或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有偿或无偿提供,老年人在家庭亲人的亲情氛围以及亲切、熟悉和安全的居家及社区环境中安度晚年。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护理及照料服务等经济开支可视条件由个人家庭或政府、社区提供。

社区居家养老是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一些福利国家主要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有效结合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优势,既保持了居家环境的亲情氛围,又具有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和灵活性,是我国城市养老今后最值得提倡和积极发展的养老模式。

五、养老方式变化的原因

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与作用逐渐被削弱,社区居家养老从总体上看已经成为我国养老发展的一个趋势,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得这一趋势的出现呢,我将从以下这几点分析。

(一)从家庭角度来看

一是家庭人口对养老的决定作用减弱。人口是家庭养老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上子女的数量决定着老年人能够得到多少数量的养老资源,子女越多,养老资源的提供者越多,老年人的养老就有了物质的保障,我国“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保证“老有所养”而做出的生育选择。在现代社会,子女数量不再是决定养老质量的因素,相反父母需要抚养的子女数量减少,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工作挣钱上,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使自身积蓄增加,养老能力增强,养老开始靠社会了。二是子女精神上越来越不具备养老的能力。子女仅具有赡养老人的主观意愿,但由于子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不能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或子女忙于工作和教育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老人只能选择到老年公寓养老或自我养老。

(二)从社会角度来看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我国城市社会与家庭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正逐渐被削弱。这是因为:

一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生产及服务的理念机制的建立,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发生变化,维系家庭关系的以孝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代际距离拉大,等等,这些无疑从根本上动摇城市家庭养老原有的社会经济与伦理基础。

二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实行,引起我国特别是城市家庭结构与模式的深刻变化,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转化;一代人家庭和分居家庭增多,“四二一结构”(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将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子女)家庭逐步成为城市社会的主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1999年我国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3.58人。城市家庭规模的缩小将进一步弱化家庭养老功能,而“四二一”型家庭结构将使家庭赡养系数大大上升,子女对父辈老人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照料难以为继。

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加快,两代人同时老龄化的老年家庭逐渐增多。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老年家庭已达到3000多万户,独居老人已占26.6%。由于老龄人自理能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快,将使老年型家庭的家庭养老负担变得难以承受。

随着我国城市家庭养老社会功能的削弱,时代和社会发展正日益呼唤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养老模式的建立。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化分析

【内容摘要】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就会发现,阶层结构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最核心内容。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些转变最直接地体现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变迁上。关键词:改革开放 社会阶层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一)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步缩小

l、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

农业劳动者阶层的缩小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在发达国家,农业劳动者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阶层,一般都仅占其总人口的15%以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他们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67.4%下降到2008年的34%。外出务工经商、兴办乡镇企业、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城市化,是当前中国农业劳动者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仅仅外出务工经商就吸纳了8000多万农业劳动者,还有上亿农业劳动者被吸纳到乡镇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工人、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农业劳动者的数量还将继续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速度。

2、商业服务业员工和产业工人阶层在分化

伴随着农业劳动者的逐年减少,整个社会结构的中下层(或底层)部分也在逐步缩小。当然,社会结构的中下层部分不仅包括农业劳动者,通常还包括传统型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商业服务业员工与产业工人。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商业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有所上升,近年来,一些以商业服务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迅速,小城镇的扩张运动还在持续,这些将导致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规模的继续增长,并开始出现分化,尤其是随着新兴服务行业的出现,随着服务行业的产业层次逐渐提高和日益规范化、现代化,这个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将向上流动,进入社会中间层,从而对缩小社会结构中的中下层起着重要作用。

(二)社会中间层已经出现,并且正在不断壮大

按照国际学术界的分类,社会中间层主要由两大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所谓老社会中间层,包括中小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富裕的自耕农;另一部分是所谓新社会中间层,主要包括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办事员、商业服务人员和技术工人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在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声望上也处于中等和中等以上水平。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改造以及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经理。私营企业主和经理人数的多少跟经济发展水平是很有关系的。

三)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

在中国社会结构较上层的部分或者说居于优势位置的社会阶层中,掌握或直接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在这类阶层中,除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外,还有私营企业主与经理人员。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私营企业主阶层从无到有,经理人员从干部队伍和企业主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这两个阶层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比例都在逐年稳步上升,而且还将继续上升,尤其是经理人员阶层的比例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形式的发展,企业主的数量将稳定在一定水平或者相对减少,而企业经理人员的数量将会明显增加。不过,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规模增长还未达到顶峰,在未来几十年中,私营企业主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比例还会有所上升。

但是中国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还仅仅是一个雏形,与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形态及其运行机制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内部还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明显具有过渡性、自发性和半封闭性等特点。相应地,这个结构雏形还有许多方面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不相适应。

(一)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存在不合理之处,影响阶层位序等级的合法性

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多元化,其中既有合理合法的机制,如市场机制和国家再分配机制等,也有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机制。无论是怎样的配置机制,都将影响人们所享有的资源的份额,从而影响人们的阶层地位。然而,形形色色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资源配置机制的存在,却严重地影响着人们对现有阶层位序关系的认可和认同。

(二)城市化过程滞后,不利于农业劳动者阶层缩小和社会中间层扩张

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相比较,城市化滞后是中国现代化的社会阶层成长缓慢的一个客观原因。所谓城市化滞后,是指社会总人口的城乡分布结构(以及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不相称。因为,在现代意义上,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过程。在中国,工业化已经取得相当进展,产业结构水平比较高,而就业结构水平却比较低。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社会中间层在不断扩大。三位一体的体系正在形成。

(三)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发育存在区域不均衡性

与经济发展一样,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的发育也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越是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社会阶层结构越是简单,越是具有传统社会的特点:即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中间阶层规模过小;越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社会阶层结构越是复杂,越是具有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即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越来越小,中间阶层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允许存在大片地区处于经济落后状况,所以急需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这样一种举措。另一方面,由于落后,这些地区不仅留不住本地专业技术人才,也难以培育出一个足以改变当地经济不发达状况的个体工商户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在这种情况下,要开发这些地区,无疑需要国家采取措施,从外部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和私营企业家等去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但这又使中西部的大开发更多地停留在国家行为层面,缺少当地社会各阶层的有力参与,而当地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却是开发中西部地区的社会基础。

下载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85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原因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原因分析 国际贸易,又称为世界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桥梁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联合改革开放34年来,谈谈我国和自己家乡的变化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了。34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张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务日语专业,南京 210044摘要 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状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状况的变化 引言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

    2000年以来中国周边形势变化

    1、东亚自由贸易区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倡议最早出现在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的报告中,它是作为构想中的东亚共同体的三大支柱之一提出来的。2004年,10+3领导人曾决定成立专......

    政治作业: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变化

    国泰则民安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1年来家庭生活的变化 回首过去的一年,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建成的铁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