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标指标管理体
1、指标体系的总体结构
对标指标体系业绩对标指标体系管理对标指标体系v以“电网坚强、资产优良、业绩优秀、服务优质”对标为重点。v突出电网公司的本质特征v主要评价网省公司的业绩水平。v反映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程度,明确改进方向。v以“三集五大”体系所涉及专业管理为重点v突出管理体系、模式、标准和信息化等方面的要求v主要评价网省公司对公司相关管理要求的执行程度及规范性v反映“现代公司建设”的实现程度,引导各单位加强“公转”。其他专业视条件成熟情况,可逐步纳入。
2、业绩对标指标体系框图
容载比协调发展变机比主变、线路利用率指标输电网网架水平电网坚强电网网架中压配电线路联络率N-1通过率短路电流超限节点比例输电网装备水平指数装备水平配电网装备水平指数二次系统装备水平指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资产质量及效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退役设备的平均寿命资产优良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现金带息流动负债率新增固定资产贡献毛益销售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供电质量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农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服务优质服务客户社会责任每百万用户营销服务事件发生次数电网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合格率人身伤亡事故次数误操作事故次数安全可靠电网和设备事故率电网设备可用系数责任频率不合格时间考核点电压合格率劳动效率市场占有业绩优秀线损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增长量10千伏及以下配网线损率单位电量输配电成本每万元电网资产运行维护成本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效益在用资产经济增加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EVA(经济增加值)发展能力公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成本水平 2 2.1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人力资源)
0.20.250.20.20.20.20.10.10.150.10.10.150.150.150.10.50.5员工入口管理规范指数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指数劳动用工管理规范指数收入分配管理规范指数业绩考核管理规范指数劳动计划执行效率培训投入计划执行准确率供电企业综合劳动效率定员贯标成效指数人才当量密度人才引进指数竞赛及调考成绩人事费用率信息数据完善率信息化建设完成率管理规范性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对标指标0.65管理成效管理手段
2.2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资产经营)
会计政策变更报批程序履行率会计政策固化模版配置完成率农网维护费财务管理政策统一执行率会计科目变更报批程序履行率管理规范性会计科目和辅助核算调整完成率财务主数据统一率省公司本部财务人员编制落实完成率省公司本部财务人员定编到位率财经研究机构设置率月度快报“一键式”生成率对所属单位财务快报远程在线审核率公司稽核安排的自查覆盖率重大财务事项上报率内外部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完成率所属县供电企业经营指标报表报送率县级企业财务治理完成率及信息报送率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管理细则制定率月末集团账户资金归集率资金集中支付率代收电费手续费标准完成率银行账户在线监控率资金在线监控比例基本账户挂接率电费集团账户占电费账户的比例2011年股权投资清理整合工作任务完成率风险管理报告质量工程竣工决算完成率基建标准成本应用率所得税费用年度决算与汇算清缴差异率资本性投资增值税抵扣率占资本性投资比率财务集约化管理对标指标管理成效整体产权级次电网核心业务产权级次代管农电企业电网资产清查完成率重大财税查处事件发生数地方性财税优惠政策争取数接收用户资产免税政策执行率电价政策与制度出台率电价政策争取率电价工作完成率完成电价政策与理论研究课题及报告数量各电压等级固定资产清查完成率接收用户资产合同签订率研发投入与成果清查完成率应转移对外担保清理转移或设置反担保完成率累计亏损单位当年减亏幅度预算编制、预算控制工作率月度现金流量预算执行偏差率电价电费被处罚款数量购售电预算偏差率会计凭证由前端业务集成生成率内部关联交易业务协同处理完成率预算发布控制规范应用覆盖率预算编制平台应用覆盖率年度稽核安排中在线稽核任务完成率辅助决策分析系统部署应用率集团对账完成率管理手段月度融资计划覆盖率票据在线管理率各类固定资产与设备信息集成、联动率对地市供电公司在线稽核率财务规章制度在财务管控系统中发布率资产经营管理对标典型经验库系统发布率工程信息系统的全口径项目覆盖率重点低值易耗品在线管理完成率财务管控与SAP系统中预算项目识别编码对应率电价日常业务在线处理率深化电价信息化应用指标 4 2.3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物资管理)
0.50.15组织体系建设指标0.50.4物资计划报送合格率0.6物资部人员配置到位率物资管理人员培训率计划报送及时率计划报送准确率0.10.1物资计划合规率0.3招标结果公示通过率招标采购过程规范率网省公司二级平台集中采购目录执行率物资采购标准执行率物料主数据准确率合同签订完成率合同签订及时率合同签订准确率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贡献率产品质量关键点见证完成率供应商绩效评价报送及时率供应商绩效评价报送准确率供应商不当行为信息报送及时率供应商不当行为信息报送准确率0.4集中采购规范率0.30.7物资标准化指标0.30.40.150.150.4管理规范性0.15物资合同签订率0.30.30.6物资管理同业对标指标体系0.1产品质量监督完成指标0.40.250.1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0.250.250.250.150.30.4管理成效0.30.25物资计划执行准确率新投产设备质量完好率物资合同到货完成率0.6监督评价满意率0.4无责任投诉率监察满意率0.5物资集约化系统上线完成指标0.2管理手段0.30.2电子评标室建设完成指标仓库ERP系统贯通率 5 2.4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规划计划)
管理规范性规划编制、调整与审批(含前期)工作合格率计划编制、调整与审批(含投资)工作合格率规划项目准确率电厂接入系统指标前期工作计划完成率规划项目执行率综合计划建议偏差率综合计划调整偏差率综合计划完成偏差率售电量预测偏差率春秋季报告预测准确率管理成效线损月度波动率上报投资建议计划核准率投资完成偏差率项目开工计划执行偏差率项目投产计划执行偏差率统计数据报送及时率统计数据报送差错率统计分析成效指标对标诊断工作成效指标典型经验推广应用工作完成率管理手段规划计划信息系统建设模块完成率规划计划管理对标指标 6 2.5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电网建设)
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招标计划执行率初设评审计划按期完成率输变电工程开工计划执行率输变电工程投产计划执行率管理规范性变电通用设计应用率线路通用设计应用率通用设备应用率工程竣工结算按期完成率电网建设管理对标指标管理成效非主要责任基建人身死亡事故次数优质工程率工程质量检查得分率工程造价控制指标管理手段基建管控系统应用率
2.6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电网运行)
管理规范性电网调控核心业务流程上线率计划停电比率管理成效日前负荷预测合格率故障快速切除率管理手段调度生产报表主要数据合格率 电网运行管理对标指标
2.7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电网检修)
工作流程建设完成率管理规范性状态检修设备覆盖率状态检修工作达标率输变电设备强迫停运率管理成效输变电设备重复计划停运率城市配网带电作业化率危急严重缺陷及时消除率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完成率电网检修管理对标指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应用率管理手段重大电网设备故障(缺陷)信息及时报送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主网数据完整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网数据完整率
2.8 管理对标指标体系框图(营销服务)
供用电合同签订率管理规范性运行表抽检完成率省级计量中心检测能力符合率 月末抄见电量占月售电量的比重营销服务管理对标指标管理成效短期市场预测准确率应收用户电费余额占当年月均应收用户电费平均比例电费回收率业扩服务时限达标率管理手段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应用率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可用率
第二篇:对标管理指标及数据的意义作用
对标管理指标及数据的意义作用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格局愈加激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寻找与新的竞争环境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标管理被视为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在同业对标中,对标数据起着重要作用。
泓冰标杆企业管理机构近年来专注对标数据统计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客户服务及项目经验,拥有各行各业指标体系及对标数据,包括能源、矿业、电力、制造、烟草等行业,涉及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库存数据、固定资产数据等,为正在对标的企业单位提供专业数据服务。
对标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明确自身位置,找准自身差距,发现管理问题,运用对标数据,制定精益措施,实施针对性改进,促进管理水平提升。研究探索对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对标工作水平。标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标杆管理的重要基础,结合行业和自身特点对关键指标进行分解、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是对标数据库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标杆管理强调结合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去解决。标杆管理可以达到优化流程、量化管理、实现岗位创标建模、指标体系搭建、多部门协同作战、企业持续改进、实现创新落地等目的。其中核心的方法及工具包括:泓冰标杆四法及对标管理软件系统。泓冰标杆四法:
泓冰标杆管理四法是陈泓冰老师在多年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理论和方法,是标杆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毕博、埃森哲等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采纳并服务于其咨询实践。泓冰标杆管理四法的价值正逐步被全球企业界、管理学术界及公共机构所认知、重视与推崇。关于更详细的案例及使用方法,可参考陈老师的《标杆兴国》一书。
第一法——剪刀思维法
剪刀思维法:是指将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交叉思维汇合而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剪刀一样一张一合的工作路径。它可以把事物进行发散的创想,然后有逻辑性、目的性地交叉,不断地沿着一条主线去延展,进而把复杂的事物形成自身的逻辑结构,不断的提出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剪刀思维法的工作路径在对标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于把任何复杂的管理工作及技术研发工作有效的梳理清楚,因此,也被称为对标管理第一思维法。
第二法——责任层级法
责任层级法:又叫“一域多层分析法”,在标杆管理中,它是一种按组织中各层级人员的职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路径。即:应用剪刀思维法把组织中所有相关的、类似的问题进行聚焦,聚焦成一个典型的“工作案例”,再把这个案例作为“交叉点”发散出去,分析案例中各层级的人员职能不足和应完善之处,寻找出系统的解决思路,使相关的、类似的问题从此得以解决。责任层级法在对标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有效地对标管理方法。
第三法——要素建模法
要素建模法:就是将管理中的各模块按层级分解,直至围绕各管理环节背后的关键要素来进行创标建模,使所有管理工作显性化,从而达到全面全环节管控到位。
要素建模法是标杆管理中的精髓,它的作用在于,不论战略问题和宏观问题,还是微观到执行环节的问题,用它都可以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将战略目标和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完成。十几年来,陈泓冰对标操作实践和标杆管理辅导实践中,各类组织降本增效的佳绩,主要是通过要素建模法的运用而得以实现的,不但对企业的效益带来了好处,还为政府提高执政能力提供了解决方案。
第四法——协同创标法
协同创标法:是指将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中所有的、非独立环节的问题创建数据化的标准,进行量化管理,尽可能把“协调”转化为“协同”,从而减少工作中的协调,保障协作效能,避免内耗并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
协同创标法在理论上讲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应该长期关注的。管理之所以是系统化的工作,是因为其中有人的因素、事的因素,有个体因素、整体因素,有显性内容,也有隐性内容。让所有问题真正产生有效的连接,把无序工作变成有序,除了应用标杆前三法解决之外,最终落实协同创标法才可以做到全面精益管理,甚至实现全面第一并缔造行业标杆。
对标管理软件系统:
建立“对标管理软件系统”,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传统的指标收集填报分析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与目前使用的信息化系统保持使用层面更多的一致性,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泓冰标杆管理微案例分享:某集团根据自身标杆工厂建设工作总体规划,深入推动管理工作的全面标杆化,有效实践“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智能化工厂”,与泓冰标杆合作开发“全面标杆管理信息系统”,并在2016年内实现基础功能建模,该信息化工程以本厂为试点成功后,将实现集团子公司火电板块管理水平质的突破。
泓冰标杆团队开发的“全面标杆管理信息系统”,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内部或地方标准,根据企业现状进行针对性的功能模块扩充,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内部信息系统。
“全面标杆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各项指标信息来自于整个标杆工厂各项指标工作、电厂设备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指标信息流,由于该信息平台要面对不同参与者对各种指标的各种需求(填报、查询、对比、分析)。因此,本系统在总体上具有多种功能,通过用信息平台支撑各部门间共用指标信息需求,满足第一时间明确短板,第一时间自动追溯管理问题;大幅减少人为判断与人为过失,第一时间自动划分责任归属,并可自动有效地提出有效的持续改进指令。
对标管理软件系统功能包括:实现多维度的指标对标,例如可以实现与系统内部、同行业、监管部门、客户需求等等的指标对标、评分排序、诊断、评价等;可优化和分解各项指标数据,包含关键岗位协同指标,促进关键指标完成等;可以建立指标提报、审批、专项调取、考核等全套的必要考核管理体系等,众多科学、系统的数据分析、处理、跟踪等强大功能
第三篇: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均将其视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对标管理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一、对标管理定义: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从各个方面与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不断追求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二、对标管理理念:
所谓“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推行对标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的目光紧紧盯住业界最好水平,明确自身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从而指明了工作的总体方向。标杆除了是业界的最好水平以外,还可以将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也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与自身相比较,可以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从而能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向业界最好水平靠齐。
三、“三对”理念:
对标/对表/对照”管理,“三对”理念创新地通过对比标杆找差距,对比表格抓落实,对照标准提问题,从宏观目标、过程控制和微观细节全方位地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整体解决思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管理模式。
对标管理理念
所谓对表就是对比表格抓落实。如何将标准(制度)与员工的日常活动(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关键就在于对表落实。即将标准(制度)中需要落实、执行的部分以表格的形式提炼出来,并根据执行的周期要求员工对比表格进行执行和填报。各级领导根据审批权限对填报的表格进行审核,以实现标准(制度)的实时过程监控。
对照管理理念
所谓对照就是对照标准提问题。现实工作中,我们的工作与我们期望的目标总会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就是问题,但是如果期望的目标不同,产生问题的数量和性质就会不同,最合适的目标就是标准和制度规定。我们只有对照标准和制度来检查,发现的问题才是科学合理的。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司。在欧美流行后,亚太也得到迅猛发展,不仅是公司,连医院、政府、大学也开始发现对标管理的价值。
从应用程度上说,最初人们只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如今对标管理结合了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并将其引入到公司内部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持续不断发展的学习过程。
四、分类:
对标管理是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选择。根据《全球对标网络》的调查,对标管理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的方法。后来,对标管理逐渐演变成为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种。
第一种,内部对标。很多大公司内部不同的部门有相似的功能,通过比较这些部门,有助于找出内部业务的运行标准,这是最简单的对标管理。其优点是分享的信息量大,内部知识能立即运用,但同时易造成封闭、忽视其他公司信息的可能性。
第二种,竞争性对标。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对标对象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两者有着相似的产品和市场。与竞争对手对标能够看到对标的结果,但不足是竞争对手一般不愿透露最佳案例的信息。
第三种,行业或功能对标。就是公司与处于同一行业但不在一个市场的公司对标。这种对标的好处是,很容易找到愿意分享信息的对标对象,因为彼此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但不少大公司受不了太多这样的信息交换请求,开始就此进行收费。
第四种,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相比而言,这种方法实施最困难。至于公司选择何种对标方式,是由对标的内容决定的。
五、步骤:
第一步,制定对标计划,确保对标计划与公司的战略一致。第二步,建立对标团队。团队的结构取决于对标范围的大小、公司规模、对标预算、对标程序和环境等要素。其次是就对标程序、分析工具和技术、交流能力、公司背景和系统对团队人员进行培训。如果让专人负责对标的实施过程,就能大大激发他们的责任心,提高实施效率。除了领导能力外,对标团队还应当具备分析、程序处理和图书馆/电脑搜索等技能,3到5人最理想。
第三步,收集必要的数据。首先,要收集本公司的流程表、客户反馈、程序手册等信息进行自我分析。否则,你将看不到与别人的差距,无法发现改善的机会在哪儿。
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模仿对象。公司做一个候选对象的名单,选择那些获奖公司、在商业杂志或者其他媒体尤其是行业报告中得到公认的公司,或由供应商、客户、咨询师推荐的企业。然后就这些企业进行调查,筛选出3到5个公司作为信息交换和对标合作伙伴。
第四步,分析业绩差距数据。在理解对标对象最佳的方法基础上,衡量自己与别人业绩的差距。可用的指标包括:利润率、投资回报、产品周期、每个员工销售量、每种服务/产品成本,或者如何开发一种新产品或服务等。
比较时,必须就相同的事情进行对比,苹果比苹果,而不是比梨子。同时根据经济规模、不同的管理思路、市场环境做出调整。
通过比较业绩,企业就会发现与最好公司的差距。“别人能行,为什么我们不行?”这样对标就可以帮助公司建立一个战略目标。在将相关信息告诉高层管理人员和整个公司后,企业要根据数据设计行动计划、实施办法以及监督衡量标准。
第五步,持续进行对标管理。企业在减少与最佳案例的差距时,需时常用衡量标准来监测实施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表现最佳的公司本身也会继续发展,所以“找到并实施最好的方法”的对标管理也是一个只要开始就没有结束的过程。
六、易犯错误:
在对标内容上,很多公司过分关注价格,而忽视了有关客户和员工方面的对标。有的公司没有将对标目标与公司的主要使命联系起来,这可能会导致高层领导的反对,并影响到公司其他计划的执行。
有的公司在未完全理解自己的程序之前,就急忙实施对标,最终也会失败。有些公司试图用对标一下子解决很多问题,提高公司业务各个方面,结果欲速不达,员工士气低落。此外,容易犯的错误还包括没有人负责对标过程、没有对对标程序做系统记录等。
如何在对标过程中保持创新?
对标不是完全模仿,需要在企业文化、预算、成本收益约束下进行一定的调整。有的公司由于资本限制,先实施最佳案例中最关键或者受到资本约束最小的要素,这也是一种变通。同时,最佳案例随着时间推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被改进。
第四篇: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是寻找和学习最佳管理案例和运行方式的一种方法。现在,这种方法越来越成为企业乃至政府的选择。根据《全球对标网络》的调查,对标管理已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第三大战略管理方法。
对标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人们利用对标寻找与别的公司的差距,把它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的方法。后来,对标管理逐渐演变成为寻找最佳案例和标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对标管理通常分为4种。
第一种,内部对标。很多大公司内部不同的部门有相似的功能,通过比较这些部门,有助于找出内部业务的运行标准,这是最简单的对标管理。其优点是分享的信息量大,内部知识能立即运用,但同时易造成封闭、忽视其他公司信息的可能性。
第二种,竞争性对标。对企业来说,最明显的对标对象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因为两者有着相似的产品和市场。与竞争对手对标能够看到对标的结果,但不足是竞争对手一般不愿透露最佳案例的信息。
第三种,行业或功能对标。就是公司与处于同一行业但不在一个市场的公司对标。这种对标的好处是,很容易找到愿意分享信息的对标对象,因为彼此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但现在不少大公司受不了太多这样的信息交换请求,开始就此进行收费。
第四种,与不相关的公司就某个工作程序对标,即类属或程序对标。相比而言,这种方法实施最困难。至于公司选择何种对标方式,是由对标的内容决定的。
第五篇:对标管理
对标管理
标杆管理是美国施乐公司1979年首创的。当时他的复印机市场受到国内外,尤其是日本企业全方位的挑战,市场份额从82降到35.面对竞争的威胁,施乐公司开始向日本企业学习,开展深入广泛的标杆管理,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差距,调整战略和经营策略,重组流程等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随后各个公司随即效仿。
西方企业开始把标杆管理法,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思想和管理工具,通过标杆管理来优化企业实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标杆管理和企业再造,战略联盟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三大管理办法。
标杆管理的定义和原理
定义:
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的将企业与世界上领先的企业相比,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具体来讲是将产品,服务,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等同行业内外的的优秀企业进行比较,借鉴与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改善自身不足,提高竞争力,追赶和超越标杆企业的一种良好循环的管理办法。通过企业重新思考和改进经营管理实践,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模式,实际上是模仿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原理:
将自身的关键业绩行为与行业内外领先企业的关键业绩行为相比较与评价,分析这些基准企业业绩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业绩标准及绩效改进的最优策略,体现的是竞争优势。
标杆管理法的类型
内部标杆管理法: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简单易行,易产生封闭思维,夜郎自大 竞争标杆管理法:以竞争对手为基准,直面竞争对手,信息不易获取。
职能标杆管理法:行业内外优秀职能操作为基准,信息易获得,操作有难度。流程标杆管理法:以最佳工作流程为基准,要求企业要深入流程和操作。根据资源条件和竞争环境,确定满足财务和客户需要,选择和是的方法。标杆管理的实施步骤:
1计划:确定对那些问题进行标杆管理,确定用于比较的公司,决定用于收集资
料的方法。
2分析:确定自己目前的做法和最好做法之间的绩效差异,拟定未来的绩效标准,3整合:将标杆管理中的发现,进行交流并获得认同,确立部门目标。4行动:制定行动计划,实施明确的行动并监测进展情况。
5完成:处于领先地位,全面整合各种行动,调整新标杆。
1、确定标杆的内容:首先要考察收集标杆数据,处理加工标杆数据并分析,与企业自身同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企业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分析比较时我们不仅要参考行业第一,而且参照相近企业的情况,制定出可操作,可实现的分步实施步骤。
2、制定具体计划与策略。
创造环境,使企业中的人员能够自觉和自愿进行学习和变革,以实现企业目标。创建一系列有效的计划和行动,通过实践赶上和超过目标。标杆本身不能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需要具体的计划和行动来实现。
3、比较与系统学习
企业应当培训员工,让员工了解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保证计划的切实实施。标杆管理会涉及流程改造需要改变一些人的惯有的行为,甚至涉及到个人的利益,需要思想上解除阻力。通过最佳的实践和实现方法,赶上和超过标杆对象。
4、行动: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全员参与,有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措施,各级管理干部密切关注执行过程的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5、效果评估和改进。实施标杆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每一轮结束后需要重新检查和审视对标研究的假设和标杆管理的目标。以不断提升实施效果。标杆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企业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把握机遇与提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