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

时间:2019-05-12 01:1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

第一篇: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

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

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高检发[2009]17号 2009年6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

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2009年9月4日发布)

为了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侦查工作的监督制约,确保逮捕案件质量,促进严格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省级以下(不含省级)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二条 下级人民检察院报请审查逮捕的案件,应当由侦查部门制作报请逮捕书,经本院侦查监督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审批后,连同案卷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资料以及本院侦查监督部门审查意见一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并确保报请审查逮捕的材料齐备、规范。

报请逮捕书除叙述犯罪事实和证据外,应当说明逮捕的必要性。

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以内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特殊情况下,报请审查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第三条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查案卷材料、录音录像资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一)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事实有疑点的;(二)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逮捕有疑点的;(三)侦查活动可能存在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四)其他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情形。

对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前应当征求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的意见。

讯问犯罪嫌疑人,可以当面讯问,也可以通过检察专网进行视频讯问。视频讯问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做好讯问笔录。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协助做好提押、讯问笔录核对、签字等工作,并及时将讯问笔录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因交通不便、网络建设滞后等原因,不能当面讯问或者视频讯问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拟定讯问提纲,委托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进行讯问。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将讯问笔录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对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拟不讯问的,应当向犯罪嫌疑人送达听取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因交通不便等原因不能及时送达的,可以委托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代为送达。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回收意见书,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犯罪嫌疑人收到意见书后要求讯问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讯问,也可以委托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讯问。

第四条 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提出不应当逮捕、无逮捕必要、不适合羁押等意见以及相关证据材料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并在审查逮捕意见书上说明是否采纳的情况和理由。必要时,可以听取受委托律师的意见,并制作笔录。第五条 对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可以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派员适时介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主动派员介入,审查证据、引导取证、监督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第六条 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报请逮捕书后七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应当在收到报请逮捕书后十五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二十日。

第七条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应当将逮捕决定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交下级人民检察院,由下级人民检察院通知同级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下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执行。

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公安机关执行逮捕三日以内,将执行回执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第八条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逮捕的,应当将不予逮捕决定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交下级人民检察院,同时书面说明不予逮捕的理由。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并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案件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由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逮捕决定,认为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制作补充侦查提纲。

第九条 对应当逮捕而下级人民检察院未报请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报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意见。下级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报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说明理由。经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作出逮捕决定。

第十条 逮捕犯罪嫌疑人后,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把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因有碍侦查,不能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的,应当经检察长批准,并将原因写明附卷;无法通知的,应当报告检察长,并将原因写明附卷。

第十一条 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撤销或者变更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决定的逮捕措施时,应当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同意。

对已被释放或者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发现需要逮捕的,应当重新办理报请逮捕手续。

第十二条 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作出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撤销逮捕决定,并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送达同级公安机关执行,同时向下级人民检察院说明撤销逮捕的理由。

第十三条 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予逮捕决定有错误的,应当在收到不予逮捕决定书后五日以内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重新审查,但是必须将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立即释放或者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在收到报请重新审查逮捕意见书和案卷材料后,应当另行指派承办人审查,在七日以内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

第十四条 需要逮捕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向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请许可,获得许可后,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请逮捕。

需要逮捕担任两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的,按照前款规定分别向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请许可。

需要逮捕担任政协委员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按规定向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通报情况。

第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由作出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

第十六条 下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应当履行对本院侦查部门的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职责。

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在侦查活动中有违法情形的,应当通知其纠正。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纠正,并将纠正情况报告上级人民检察院。、第十七条 对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案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负责侦查的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通过本院侦查监督部门,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报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

第十八条 报请逮捕书、逮捕决定书、不予逮捕决定书及相关案卷材料、录音录像资料等,可以直接报送或者通过机要交通传送,也可以通过检察专用机要通道传送。

通过检察专用机要通道传送文书及相关案卷材料,视频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确保安全、保密。

第十九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此前有关审查逮捕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

贪污贿赂犯罪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5、单位受贿罪

6、行贿罪

7、对单位行贿罪

8、介绍贿赂罪

9、单位行贿罪

1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1、隐瞒境外存款罪

12、私分国有资产罪

13、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

14、滥用职权罪

15、玩忽职守罪

16、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17、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18、徇私枉法罪

19、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20、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

21、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

22、枉法仲裁罪

23、私放在押人员罪

24、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25、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26、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27、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

28、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29、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30、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3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32、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33、环境监管失职罪

34、食品监管渎职罪

35、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36、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37、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38、放纵走私罪

39、商检徇私舞弊罪40、商检失职罪

41、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

42、动植物检疫失职罪

43、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44、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

45、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

46、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47、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48、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49、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50、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1、非法拘禁罪

52、非法搜查罪

53、刑讯逼供罪

54、暴力取证罪

55、虐待被监管人罪

56、报复陷害罪

57、破坏选举罪

第三篇: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1999年8月6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9月16日起施

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一、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一)贪污案(第382条、第383条,第183条第2款,第271条第2款,第394条)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是指因承包、租赁、聘用等而管理、经营国有财产。

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

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二)挪用公款案(第384条,第185条第2款,第272条第2款)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但尚未

依照规定程序获取该单位职务的人员是否适用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问题的答复

[2004]高检研发第17号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你院《关于受委派的国家工作人员未按法定程序取得非国有公司职务是否适用刑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请示》(渝检(研)[2003]6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于国家机关、固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但尚未依照规定程序获取该单位职务的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九十三条第款关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此复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二00四年十一月三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法释[2000]5号

(2000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9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2月24日起施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高法[1999]94号《关于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能否作为挪用公款罪主体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退休返聘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

陈某从一家国有公司退休后,被返聘担任公司会计。至2007年2月,陈某多次利用报销假帐的方式,侵吞公司人民币8万余元。

一种意见认为,陈某已退休,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故不构成贪污罪。

另一种意见认为,陈某退休后虽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但是由于其被返聘,符合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身份,故其行为构成贪污罪。

探讨陈某是否构成贪污罪的关键就是确定陈某是否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资格。

我国1997年《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对贪污罪的主体作了新的规定,即将贪污罪的主体限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依照《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2款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本案中,陈某退休后其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随之消除。其被返聘与单位形成的是一种用工合同关系,并不能认为重新具备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刘某被返聘是—种临时用工,不与原单位形成固定的劳动关系,不具有行政性和隶属性,属于委托人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解释为因承包、租赁、聘用等而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淡会纪要也把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认定为指因承包、租赁、临时聘用等经营管理国有财产。陈某被返聘后,实际是公司临时聘用其担任会计,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符合上述的司法解释。应当理解为一种委托关系。即属于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故,其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贪污罪。

第四篇:人民检察院服装管理规定试行

人民检察院服装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检察人员的着装行为,加强着装管理,根据上级规定,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检察服是检察人员依法履行法律职责时统一穿着的制式服装。

第三条 检察服主要用于检察人员履行职责需要证明其身份时穿着,穿着检察服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检察人员在下列场合应穿着佩戴检察徽标的检察服:

(一)出席法庭;

(二)进行侦查活动;

(三)进行刑罚执法监督活动;

(四)接待来访群众;

(五)其他需要着装的公务场合。

第五条 检察徽标是检察官的执法标志。检察徽标分为胸徽和领徽。

(一)胸徽佩戴的场合为出席法庭,其他场合一般佩戴领徽,如因工作需要亦可佩戴胸徽。

(二)胸徽佩戴的服装为夏服、春秋服和冬服;

领徽佩戴的服装为春秋装和冬服,夏服不佩戴领徽。

(三)胸徽、领徽不得同时佩戴,也不得在其他服装上佩戴。

第六条 胸徽佩戴位置:

1、夏服佩戴在左前胸,胸徽中部高低与第一扣眼齐,左右居中。

2、男春秋服、冬服佩戴在左前胸,胸徽下端压手巾袋2厘米,胸徽边距脖头边1厘米;女服参照男服的佩戴位置。

领徽的佩戴位置:领徽佩戴在春秋服或冬服左脖头装饰扣眼位置。

第七条 检察人员穿着检察服时,要保持服装整洁,举止文明、得体,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检察服不得与便服混穿;

(二)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三)穿着检察服时应穿深色皮鞋;

(四)不得染彩发、化浓装;

(五)男同志不得留长发、剃光头、蓄胡须;

(六)着检察服时,不得在公共场所饮酒,不得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七)着检察服时不得佩带除检察徽标以外的徽章;

(八)依法履行职责时,一律成套穿着新式检察服,不得继续使用旧式检察服。

第八条 检察人员在下列情况时,不得穿着佩戴检察徽标的检察服:

(一)执行秘密侦查或其它特殊任务不宜着装的;

(二)非因公外出的;

(三)因涉嫌违法违纪停职审查的;

(四)其他不宜或不需要着装的情形。

第九条 检察人员辞职、调离检察机关或被辞退、开除公职后不再发给检察服,并限期收回原配发的检察徽标等专用标志。

第十条 检察人员要爱护和妥善保管好检察服、检察徽标、领带、不得变卖、出租、抵押、伪造、变造或者擅自拆改,不得赠送、转借给非检察人员。

第十一条 检察人员因公造成检察服损坏、丢失的应予以补发;其它情况造成损坏、丢失的一般不予以补发;如需要补发,费用自理。

第十二条 检察徽标要妥善保管,如发生丢失或损坏,要查明原因,报上级检察院批准后补发。

第十三条 离休、退休、调离、辞退人员应将检察徽标交回办公室。

第十四条 老式检察服停止使用后,老式服装的帽徽、肩章、领花等检察专用标志由办公室统一收回,交上级检察院集中销毁。

第十五条 检察服着装管理由办公室负责。办公室应当按上级机关规定及本规定认真做好着装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上级机关及本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上级机关对检察服着装管理有新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本院检察委员会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不服人民检察院不立案决定应如何处理

不服人民检察院不立案决定应如何处理

2005-04-20 00: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同时告知本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十日以内申请复议。对不立案的复议,由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并在收到复议申请的三十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

2003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公布了《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中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控告、申诉,控告申诉检察厅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处理来信来访分工暂行办法》的规定,分别移送本院有关部门办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院管辖的控告、申诉,应参照上述办法规定的分工原则,确定首办责任部门办理”。而《最高检内设机构处理来信来访分工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侦查监督厅负责处理下列来信和来访:……

(四)不服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复查仍然不服的。”

上述两个规定似乎相互矛盾,实践中究竟应如何处理,容易产生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前者是正式规则,后者是检察机关内部的暂行办法,效力弱于前者,在二者冲突的情况下,应优先适用前者。应根据《规则》,对不服人民检察院不立案决定的复查,都由控申部门处理。有人则认为后者公布较晚,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应适用《办法》,由侦查监督部门办理。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完全正确,欲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对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的复议属于刑事立案监督工作的范畴。要搞清上述问题,应首先明确控申部门和侦查监督部门在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规则》第三百七十三条规定:“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应当受理,并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审查中,可以要求被害人提供有关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审查逮捕(侦查监督)部门办理。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后,审查逮捕(侦查监督)部门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成立的,应当通知控告申诉部门,由控告申诉部门在十日内将不立案的理由和根据告知被害人;……”

本条说明,对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不立案决定的案件,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实质性的审查,控申部门负责受理、前期审查、分流和善后工作,主要起纽带作用。而根据《规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立案监督工作则主要由控申部门负责;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侦查工作内部制约机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也有相关规定:“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承担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服人民检察院的不立案、撤案决定的复议、复查工作”。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控告申诉和侦查监督部门在立案监督工作中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并无职权重合或冲突的情况。

第二,应充分认识到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立案监督工作的特殊性。对不服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的复议、复查,既不是控申部门管辖的刑事申诉复查程序,也不同于行政复议,它是检察机关内部一种特殊的审查程序。

根据《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刑事申诉是指“申诉人对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或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不服,依法提出重新处理的请求”。而2003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关于邵业科申诉案请示的批复》明确指出:不立案决定是案件不进入诉讼程序的决定,不是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对不立案决定做出的复议决定,也不是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不属于《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第五条第(四)项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其他处理决定”。

该《批复》同时指出,不服不立案决定及对不立案决定作出的复议决定,不属于刑事申诉(控告申诉)部门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不适用刑事申诉案件复查程序。1999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适用〈规则〉第一百三十四条有关问题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以上两个文件中着重说明的是,不服不立案决定及对不立案决定作出的复议决定的性质及其复查适用程序的特殊性,但并不否认由控告申诉部门负责处理不服不立案决定的复议。

综上所述,对不服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的复议应由控告申诉部门负责这一点应无疑义,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适用《办法》。

笔者认为,本文所引《办法》条款中所指应由侦查监督部门处理的,是控告人不服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经原人民检察院复议,控告人仍然不服,然后交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查的案件。其处理对象是下一级人民检察院对不立案决定作出的复议决定。

这与《规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并无冲突。规则解决的是不服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的复议程序,《办法》则与《复函》第二条:“控告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查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可以受理”一起规定了不服对不立案决定作出的复议决定的复查程序。实质上正是《规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三者相互衔接,对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监督系统。

综合全文,对检察机关不立案决定的监督应遵循以下程序: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应由侦查部门将不立案通知书在十五日内送达被控告人,同时告知本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控告人不服人民检察院不立案决定的,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十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申请复议,控告申诉部门应在三十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根据《复函》第二条,被害人在十五日以外申请复议的,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仍可以受理;控告人对上述复议决定仍然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查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也可以受理;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处理不服复议决定的案件。

下载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