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办法
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办法
(2010年6月29日自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2013年4月16日自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工作,促进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法律法规在我市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贡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作评议是对国家机关工作情况进行的评议,通过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支持、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地发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职能。
第三条 工作评议的对象:
(一)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
(二)市中级人民法院;
(三)市人民检察院;
(四)本级行政区域内依法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其他工作部门。
—1—
第四条 工作评议的主体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必要时,可以邀请部分本级、上级或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评议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第五条 工作评议的内容:
(一)贯彻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
(二)依法履行职责,完成目标任务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情况;
(三)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办理市人民代表大会议案、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的情况;
(四)廉政勤政,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情况;
(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认为应当评议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进行工作评议时,可以对第五条所列工作评议的内容进行全面评议,也可以就评议对象在某一时期或某些方面的情况进行评议。
第七条 工作评议的时间界限:本届内评议对象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情况。
第八条 工作评议的基本原则:
—2—
(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评议对象的工作;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集体行使职权,集体评议。
第九条 工作评议的步骤和方法:
(一)评议准备阶段,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下发工作评议的实施意见;
(二)自查调查阶段,评议对象围绕换届以来的工作情况开展自查,撰写工作报告,并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工作评议调查组,适时开展工作评议调查和测评;
(三)评议会议阶段,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工作评议会议,评议对象主要负责人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评议发言、现场测评;
(四)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评议意见书面送达评议对象,评议对象应制定整改方案或改进计划,评议会议后一个月内将整改方案或改进计划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同意后,三个月内(至迟不超过六个月)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报告整改落实情况。
第十条 工作评议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设立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3—
工作评议。领导小组成员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事、工作机构,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办工作评议具体工作。
第十一条 工作评议对象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确定;也可以根据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当年的工作安排和实际情况由主任会议直接确定。
第十二条 工作评议对象应当根据工作评议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汇报材料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三条 工作评议会议前,由市人民代表大会相关专门委员会牵头,组织调查组开展评议调查活动,评议调查可以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等形式进行。调查结束后形成调查报告,并经主任会议审定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会议。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依法进行工作评议调查时,工作评议对象和有关单位、个人应当积极配合,如实提供情况。
第十四条 工作评议期间,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评议对象和评议内容,并通过热线电话,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工作评议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五条 召开工作评议会议时,评议对象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应当按时到会听取意见,必要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4—
委员会可以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评议会议,也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旁听会议。
评议对象应如实汇报情况,认真听取评议意见,回答提问,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评议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说明。
第十六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组织参加评议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对评议对象整改不力的,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责成其继续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十七条 工作评议中对评议对象提出的评议意见应进行归纳整理,报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审定后转评议对象整改落实。
第十八条 工作评议实行综合测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评议对象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次进行现场测评。评议对象所在单位干部职工测评,社会测评也按上述三个等次进行测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测评、评议对象所在单位干部职工测评、社会测评各按4:3:3的比例计算综合评价率。满意的综合评价率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确定为满意等次;满意和基本满意的综合评价率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确定为基本满意等次;满意和基本满意的综合评价率未达到百分之六十的,确定为不满意等次。参加当年工作评议的对象不再参加年度个人工作情况满意度测评。
—5—
第十九条 评议意见和综合评价结果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审定后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向市委报告,并送市委组织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部门,作为对评议对象进行年度考核和干部考核的依据之一;
(二)向评议对象的上一级领导机关通报;
(三)采取适当方式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综合测评评为不满意等次的评议对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在其整改完毕后责成其再次报告,并进行再次测评,经再次测评仍为不满意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采取其他监督形式予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对评议对象违反本办法规定以及对评议中所反映的评议对象违法、违纪、失职渎职、拒绝接受评议、不予落实整改措施的行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
(一)责成评议对象限期改正或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作检查;
(二)提请或责成有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三)依法提出询问或质询;
(四)对特别重大的问题,依法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6—
(五)依法决定撤销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需要罢免的,依法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案;
(六)涉及重大问题,需由有关部门处理的,转交有关部门查处,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工作评议中涉及上级国家机关的问题,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涉及本级其他国家机关的问题,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及时责成或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工作评议中涉及其他人员违法、违纪、失职渎职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责成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有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应及时处理,并在处理完毕之日起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及各有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应积极配合支持工作评议,虚心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或评议调查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进行整改落实。
评议对象不得对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向评议调查组反映问题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第二十四条 未进行工作评议的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及其他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应在年底将当年的个人工作情况报告报送市人民代表
—7—
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适时进行个人工作情况满意度测评。个人工作情况报告内容参照工作评议内容。
第二十五条 工作评议所需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8—
第二篇: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
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
(1989年6月6日自贡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主任会议通过;2009年3月4日自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主任会议第1次修订;2012年4月23日自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主任会议第2次修正;2014年7月24日自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8次主任会议第3次修正;2014年8月26日自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第4次修正)
第一条 为开好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处理好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主任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组成,由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由主任委托一名副主任主持。
第三条 主任会议讨论决定事项坚持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集体行使职权。
第四条 主任会议每个月至少举行一次,时间原则上在中旬召开。必要时可推迟或临时召开。主任会议日期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提出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或主任委托主持会议的副主任确定。
第五条 主任会议议题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提出,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综合,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审阅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或主任委托主持会议的副主任确定。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提请主任会议研究的议题,需经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审定签字后报送。
第六条 主任会议必须有过半数的成员出席,才能举行。因病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出席的,须请假并批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向市人大常
—1—
委会主任或主任委托主持会议的副主任请假,列席人员向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请假。
第七条 召开主任会议时,市人大常委会顾问、副秘书长、市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驻会副主任委员及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负责人和驻会专职委员列席会议。根据会议议题,市人民政府联系相关工作的副秘书长,议题的主要承办单位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列席会议,必要时市人民政府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市长列席会议。列席会议人员名单,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提出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或主任委托主持会议的副主任审定。
第八条 主任会议的文件材料由提出议题的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准备。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应当在主任会议举行会议的3日前,将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和市人大常委会及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视察调查报告、相关参阅资料送发给参会人员。
第九条 主任会议的主要职责:
(一)决定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举行的日期;拟定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草案)、日程安排(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
(二)讨论决定以市人大常委会名义召开的重要会议、开展的重大活动方案。
(三)讨论、决定以主任会议名义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属于市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四)讨论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付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的办理意见和审议结果的报告。
(五)讨论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属于市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决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六)讨论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属于市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决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提请市人大
—2—
常委会会议审议。
(七)听取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跟踪督办市人大议案和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的情况。
(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议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机关或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决定对该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九)列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需要作出决议、决定的议案,在审议中发现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暂不交付表决以及如何处理的意见。
(十)讨论、决定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质询案的相关事项。
(十一)讨论、决定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的相关事项。
(十二)提出和研究处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提出由主任会议提名、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任免的人选。
听取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关人事任免案的初步审查意见和建议,决定是否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主任会议可依法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撤职案;对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或者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五分之一以上书面联名提出的撤职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听取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决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查。决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罢免个别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议案。
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闭会期间,决定许可有关机关对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逮捕、进行刑事审判以及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十三)听取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以及贯彻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只作意见建议转办,办理回复按意见建议处理办法处理。
(十四)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十五)听取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安排
—3—
和视察、调查、执法检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工作情况的汇报。
(十六)讨论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的市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草案、工作报告、工作要点草案、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十七)讨论、决定评议市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重大事项。
(十八)讨论、决定召开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筹备工作的重要事项。(十九)讨论市、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事项。
(二十)讨论、决定市人大机关建设的重大事项。(二十一)听取有关会议精神的传达或汇报。
(二十二)处理市人大常委会授权的事项及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交办的重大事项。
(二十三)处理市人大常委会的其它重要日常工作。
第十条 主任会议指定专人作会议记录,起草会议纪要,并整理存档。主任会议纪要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签发。
对主任会议讨论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应在三至六个月内对意见建议研究处理情况予以反馈。
第十一条 主任会议决定的事项,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协调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负责催办和检查落实;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应按职责范围,对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向分管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报告落实情况。重大事项的办理情况,应当向主任会议汇报。
第十二条 主任会议讨论的事项如属于《保密法》规定的保密内容的,出、列席会议人员必须保密。
第十三条 本规则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4—
第三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7号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已经2013年10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11月4日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
(2013年10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职能,规范对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的专题询问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有关法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专题询问,是指常务委员会在举行会议审议议案和有关报告时,组织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列席会议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就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工作进行的专门询问活动。
第三条 专题询问工作遵循实事求是、合法有序、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 询问专题围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主任会议结合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议题或者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五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每年十一月底前提出下一拟进行专题询问的建议,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汇总后由主任会议讨论决定询问专题,并列入常务委员会工作要点。询问专题需要调整的,由主任会议决定。
—1—
除列入常务委员会工作要点的专题询问以外,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书面联名、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人以上书面联名,可以在确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题时提出与会议审议议题有关的专题询问议题,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进行专题询问。
第六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协助常务委员会开展专题询问工作。
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办事机构根据主任会议的决定承办有关专题询问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当制定专题询问实施方案提请主任会议决定。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及时将专题询问的相关事宜通知被询问单位。
第八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在专题询问前应当与被询问单位沟通,组织召开专题询问协调会,落实专题询问的具体事项。
第九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根据下列途径了解的情况,拟出询问的重点:
(一)常务委员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二)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与询问专题有关的工作进行视察或者专题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三)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就询问专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
(四)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建议中反映的突出问题;
(五)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就询问专题开展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
(六)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围绕询问专题,通过代表座谈会、代表接待日、人民来信来访、征求意见函、媒体网络等了解的比较集中的问题;
(七)其他途径反映的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
第十条 专题询问一般在常务委员会会议联组会议上进行。
根据询问专题所涉及的工作,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也可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到会回答询问。
根据专题询问需要,经主任会议允许,被询问单位可以邀请有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到会说明情况。
第十一条 询问人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分组会议推荐、个人报名等方式产生。
常务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和列席常务委员会会议的其他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要求提问的,经主持人同意,也可以现场向被询问人提出询问。
第十二条 询问人应当在被询问单位职责和询问专题范围内询问,提出的问题应当重点突出、清晰明确。
被询问人应当客观准确地回答询问人提出的问题,不得推脱或者回避问题,不得对询问人提出反问或者质疑。
第十三条 询问人在听取答复后,经主持人同意,可以就同一问题补充询问。
第十四条 询问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以承担主要职责的部门为主答复,其他有关部门补充答复。
第十五条 被询问人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说明原因,经主持人同意后,在下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前书面答复。
询问问题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不宜回答的,被询问人应当作出说明,经主持人同意后,可以不作答复。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被询问人不能拒绝答复。
第十六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结束十日内,将专题询问和分组审议中的意见进行整理、归纳,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以审议意见书的形式交由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处理和整改。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审议意见书后的两个月内,将研究处理和整改情况送交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后,向常务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情况复杂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经主任会议同意。
省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对被询问单位在询问答复中提出的具体事项应当进行连续跟踪督办,直至有关事项得到解决。督办情况的报告由主任会议决定印发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就专题询问涉及的相关工作作出决议、决定。
第十七条 专题询问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八条 对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不属于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国家机关进行专题询问,适用本办法。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执法检查的规定
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执法检查的规定
(2014年10月28日自贡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自贡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促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增强法律监督实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贡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对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以下简称执法检查)。
第三条 市人大常委会可以就整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也可以就其中部分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多部法律、法规规范同一事项的,市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实施情况一并进行检查。
第四条 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对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可以依法对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执法责任的其他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五条 执法检查应当突出重点,围绕本行政区域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督促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切实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第六条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应当遵循依法实施、集体行权、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七条 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负责牵头协调市人民代表大会专
—1—
门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执法检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本市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合执法检查工作,并提供必要协助。有不配合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第八条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建议,由市人大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按照下列职责分工汇总整理后提出:
(一)市人大常委会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发现的法律、法规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由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提出;
(二)市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集中反映的问题,由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机构提出;
(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会同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提出;
(四)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由开展该项调查研究工作的市人大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提出;
(五)人民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由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机构提出;
(六)社会普遍关注的其他问题,由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提出。
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应当以书面报告的方式提出。
第九条 本规定第八条所列各类执法检查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汇总,拟订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计划草案。执法检查计划草案应当包括执法检查的项目、理由、重点、时间安排和组织实施责任主体等内容。
第十条 执法检查计划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后,纳入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根据实际需要或者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建议,可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个别调整执法检查计划。
—2—
第十一条 执法检查计划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或者调整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以书面形式通知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和其他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市人大常委会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时,应当报告执法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 执法检查可以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询问、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方式结合进行。
第十三条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应当制定执法检查实施方案。执法检查实施方案应包括执法检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安排、检查组成员以及具体组织实施的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等事项。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由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负责拟订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审核后,报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后组织实施。
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当至少在开展执法检查两个月前将执法检查实施方案通知被检查的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
第十四条 执法检查应当本着精干、效能的原则,组织执法检查组。执法检查组组成人员应当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负责人可以作为执法检查组成员。
根据需要,执法检查组可以邀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上级和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关专家参加。
第十五条 执法检查组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熟悉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研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执法检查做好准备。
第十六条 执法检查由执法检查组根据执法检查方案组织实施。执法检
—3—
查组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执法检查组应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执法检查应注重上下联动,加强与区(县)人大常委会的协作,增强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实效。
第十七条 执法检查组应当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采用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调阅案卷、抽样调查、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法律、法规实施的真实情况。必要时,可以委托有关机构进行调查或者检验、检测并出具报告。
执法检查组应当接受公民、法人代表和其他组织对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和执法人员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对投诉和举报所涉及的问题,执法检查组应当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对举报单位和个人打击报复的,市人大常委会应当责成有关机关查明情况,严肃处理。
第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执法检查要求,先行组织自查,认真总结执法工作,如实反映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向执法检查组提交自查报告,并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执法检查工作。如实汇报下列情况,并按照执法检查组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三)改进行政执法、司法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四)完善有关立法的建议;
(五)执法检查方案要求汇报的其他情况。
第十九条 执法检查组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者行政执法、司法活动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依法就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出询问或质询案。
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法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交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根据调查情况,—4—
责成有关机关限期处理,并报告处理结果。必要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可以决定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
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特别重大的典型违法案件,市人大常委会可依法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可以依法作出相应决议。
执法检查中发现法律、法规实施主管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市人大常委会可以依法予以撤销或建议有关机关依法予以修正。
执法检查组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转交有关机关依法处理;收到信访材料的,应当转交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机构研究处理。
第二十条 执法检查组在执法检查结束后应提出执法检查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对所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评价;
(二)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对改进执法工作或追究违法责任的建议;
(四)对法律法规修改、补充、解释的建议;
(五)执法检查组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报告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执法检查报告由执法检查组组长向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组长可以委托副组长报告,执法检查组其他成员应当出席或者列席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就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案。
第二十二条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由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闭会后七日内整理完毕,报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查后,形成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以市人大常委会文件交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5—
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办理。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应当包括对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总体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办理期限等内容。
第二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要求,切实改进执法工作,并按《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审议意见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就执法检查中涉及的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决定。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决议、决定规定的内容和时限,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执行情况。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市人大常委会可以组织执法情况跟踪检查:
(一)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已经采取整改措施,但有必要对整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的;
(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其他问题需要进行跟踪检查的。执法情况跟踪检查由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组织实施,并报告跟踪检查结果。
第二十六条 在执法检查中发现上级机关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执法责任的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存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第二十七条 执法检查组在执法检查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市人大常委会应当及时纠正并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
第二十八条 市人大常委会受上级人大常委会委托,对相关法律、法规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的,按照本规定执行,上级人大常委会另有不同要求的除外。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市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6—
第五篇:修订)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10
【法规名称】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10修订)
【颁布部门】 山东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文字号】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5号
【颁布时间】 2010-05-30
【实施时间】 2010-07-0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
文】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2010修订)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45号)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已于2010年5月30日经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公布,自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0年5月30日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负责工作人员、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和依法须由常务委员会决定、通过的其他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依法办事。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人员,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
第四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机构负责有关人事任免事项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关人员的任免
第五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因为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在副主任中推选一人代理主任的职务。
第六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任免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应当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提名。
第七条 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通过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人选,应当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提名。
第八条 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主任的任免。
第九条 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通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调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其他代表。
第十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决定接受辞职后,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职务随代表资格的终止而相应终止,由常务委员会予以公告。
第三章 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
第十一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副省长中决定代理省长的人选。
第十二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省长的提名,决定副省长的个别任免。
第十三条 根据省长的提名,决定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的任免。
第十四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省长、副省长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决定接受辞职后,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第十五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省长或者主任会议的提请,决定撤销个别副省长的职务,决定撤销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第四章 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任免
第十六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副院长中决定代理院长的人选。
第十七条 根据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决定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的任免。
第十八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决定接受辞职后,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第十九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主任会议的提请,决定撤换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由省高级人民法院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条 根据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或者主任会议的提请,决定撤销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的职务。
第二十一条 根据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批准撤换设区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
第五章 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的任免
第二十二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副检察长中决定代理检察长的人选。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后,由省人民检察院、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分别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理检察长,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三条 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决定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任免,决定省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任免。
第二十四条 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批准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第二十五条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出的辞职请求,并决定是否接受辞职。决定接受辞职后,由省人民检察院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六条 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主任会议的提请,决定撤销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职务,决定撤销省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的职务。
第二十七条 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建议,决定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第二十八条 根据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批准罢免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职务。
第六章 任免办理程序
第二十九条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由提请机关提交书面人事任免案。
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请求辞职的人员,由本人以书面形式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辞职请求。
提请人事任免案、辞职请求,应当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十日前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条 新的一届省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依法选举产生后,省长应当在两个月内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省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会议进行审议。
第三十一条 提请任命案,应当附拟任命人员的简历、考察情况、任职理由等内容。因新设立机构提请的任命案,须附新设机构批准的文件。提请批准任命的,须附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结果的报告。
提请免职案,应当附拟免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免职理由等内容。提请批准辞职的,须附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辞职的决定及表决结果报告。
提请撤职案,应当附拟撤职人员的基本情况、撤职理由等内容,并提供有关材料。提请批准罢免、撤换的,须附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罢免、撤换决定及表决结果报告。
第三十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机构应当对提请的人事任免案进行初步审查,向主任会议汇报。
第三十三条 对提请的人事任免案、辞职请求,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时,应作提请任免说明。
第三十五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审议人事任免案时,提请机关和人事任免工作机构应当派员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人事任免案,在交付表决前,提请机关要求撤回的,应当写出书面报告并说明理由,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该任免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三十六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人事任免事项,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无记名按表决器方式表决。如需采用其他方式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临时决定。
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在表决前从出席会议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推选两名监票人,对发票、投票、计票进行监督。
第三十七条 下列事项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一)推选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理主任;
(二)决定省长的代理人选,决定副省长的个别任免;
(三)决定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代理人选;
(四)决定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代理人选。
第三十八条 下列事项采用无记名按表决器方式逐人表决:
(一)决定接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省长、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和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辞职;
(二)任免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部分委员;
(三)决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主任的任免;
(四)决定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的任免;
(五)决定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任免;
(六)决定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和省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的任免,批准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第三十九条 下列事项采用无记名按表决器方式合并表决或者逐人表决:
(一)通过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
(二)任免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
(三)任免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任免省人民检察院分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
第四十条 国家机关同一工作人员同时被提请任职和免职时,可以合并表决;同一职务要进行任命和免职两项表决时,先进行免职项的表决,再进行任命项的表决。
第四十一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对人事任免案可以表示赞成,可以表示反对,也可以弃权。
表决人事任免案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人事任免案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四十二条 撤职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对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而未获得通过的人选,提请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被提名人条件,再次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连续两次提请未获通过的,在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届任期内,不得再提请任命其担任同一职务。
第四十四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和决定任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常务委员会公告,并在常务委员会公报和本省新闻媒体上公布。任职、离职的时间,以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时间为准。其中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任免的人员职务,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时间为准。
第四十五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批准任免的人员,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通知提请机关。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接受请求辞职人员的请求后,书面通知请求辞职的本人及其工作单位。
需要报请上级机关批准、备案或者下达批复的,分别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第四十六条 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负责工作人员,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省人民检察院及省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人员,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发任命书。任命书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署名。
第四十七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负责工作人员,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
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及省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颁发任命书。
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其他人员,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提请机关负责人代发任命书。
第四十八条 凡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有关人员、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任期到省人民代表大会换届时为止,不另行办理免职手续。
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负责工作人员,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省人民检察院及其分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任期不以省人民代表大会届满为限,省人民代表大会换届时不需办理任免手续。工作变动或者退休,须按本办法办理免职手续。在任职期间亡故,需由提请任命机关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发现任命的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应当依法撤销任命。
第四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合并或者不再列为政府组成部门的,由省人民政府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原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命的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不另行办理免职手续。
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所属机构变动时,由有关提请任命机关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原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不另行办理免职手续。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