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当前证据不足不予捕案件后续情况分析
本文由-利博亚洲|易发国际 174.139.208.170 提供
论当前证据不足不予捕案件后续情况分析
论文摘要 在审查逮捕案件中,以证据不足不予批准逮捕的案件占总数比例不低。此类案件事实不清楚、社会关系不稳定、法律监督难度高,同时往往后续处理时间长,社会风险较高,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侦查监督部门的重视。如何解决证据不足不予捕案件的后续处理,必须深入研究此类案件的特点,兼顾程序与实体,变被动为主动,拓展监督途径,强化监督效果。
论文关键词 证据不足 侦查监督 后续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实践中,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经审查后以证据不足不予批准犯罪嫌疑人,同时向公安机关发出《不予捕案件补充侦查提纲》和《释法说理书》,要求公安机关继续侦查相关事项,并在补充侦查完毕后,依法提请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批准逮捕,如撤销案件或作其他处理及时通知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证据不足不予捕案件的后续处理情况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在监督途径、监督效果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办案基本情况
在补查重报的案件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根据《补充侦查提纲》补充相应证据,符合逮捕条件,某检察机关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如李某涉嫌寻衅滋事案,在首次提捕时因缺少鉴定材料,某检察机关以证据不足不予批准逮捕该犯,后公安机关补充价格鉴定再次提捕,经审查某检察机关综合证据材料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第二,根据《补充侦查提纲》补充相应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构成犯罪,但综合证据情况,不具有逮捕必要性,某检察机关依法以无逮捕必要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如张某涉嫌故意伤害案,张晓鹏因琐事与邻居发生争执,后将对方打伤,审查中,承办人发现《法医学鉴定意见书》中鉴定记录与分析存在出入,因此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经补充侦查,司法鉴定所出具《答复函》,并将鉴定书中的阅片记录做了更改,鉴定结论仍为轻伤。此时证据材料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但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系邻里关系,因琐事发生纠纷,双方均有一定过错,社会危害性较小。另外张某愿意赔偿被害人损失,且系北京人,有固定住所,因此无逮捕必要,某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
第三,根据《补充侦查提纲》补充部分证据,但证据情况无实质进展,仍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某检察机关依法以证据不足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要求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如郭某涉嫌诈骗案,被害人陈述与郭某供述出入较大,证人证言等其他材料均无法证明郭某存在诈骗行为,某检察机关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补充了部分证人证言,与之前证据相吻合,但仍无实际进展,因此某检察机关再次以证据不足不予批准逮捕。
第四,仅补充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口供,无任何新证据,某检察机关依法以证据不足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要求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如陈某、张某涉嫌非法拘禁案,因医疗纠纷陈某、张某伙同他人与被害人在医院内谈判,双方就此事供述不一致,证据情况不足以认定
新利18Luck|大世界娱乐城 174.139.208.172
本文由-利博亚洲|易发国际 174.139.208.170 提供
非法拘禁,某检察机关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再次报捕时无任何新证据,某检察机关再次以证据不足不予批准逮捕。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证据不足不予捕案件不同于不批准逮捕案件和无逮捕必要不予捕案件,此类案件仍处于事实不清且犯罪嫌疑人不在押、监管较为松散的情况,相对风险较高。根据侦查监督的职能,为避免案件久拖不决,检察机关有必要对此类案件的后续处理问题继续进行监督,但实践中有关如何进行监督存在诸多问题:
(一)后续监督途径有限
一般证据不足不予批准逮捕案件办结后,承办人会就补充侦查事项与公安机关沟通,阐明需要继续侦查的内容。案件的补充侦查情况因案而异,造成取证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尤其在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会更为明显,因此对补充侦查的困难客观存在,导致牵涉时间较长,同时检察机关办案任务较重,承办人不能就同一案件随时对公安机关进行督促,也缺乏其他有效的监督途径,相应的监督困难也无可避免。
(二)后续监督方式较为被动
部分公安机关承办人会对案件的进展情况同侦查监督部门沟通,就补充证据情况是否符合逮捕条件进行询问,有一定良好效果,但所占比例极小。这就导致侦查监督部门的监督较为被动,很大程度依赖公安机关的主动性,从检察机关角度出发,加强监督若依靠承办人频繁向公安机关询问案件进展必然事倍功半,不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成本。
(三)案件后续处理不及时通知侦查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发出的《不予捕案件补充侦查提纲》中均注明如撤销案件或做其他处理应及时通知检察机关,但实践中,公安机关补充相应证据后,在取保候审期间直接移送审查起诉,一般不会通知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的侦查监督部门,这就导致侦查监督部门不能及时了解案件进展,不利于监督的开展。
(四)后续监督权威性不足
目前,补侦再次报捕率过低,排除部分案件客观上取证困难及公安机关工作量过大、警力不足等因素,不可否认存在侦查监督权威性不足、补充侦查不力的情况。犯罪嫌疑人被不予批捕后,强制措施由拘留变为取保候审,时限较长,侦查压力大大减小,在巨大的工作量下,公安机关往往会忽视补充侦查,造成有些证据因时间间隔过久而未能获取,或者没有足够时间完成取证,待取保候审时限届满,或再次提捕或做其他处理均达不到证据要求,从而导致案件久拖未决,不利于树立司法公信力。
三、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监督权威性
树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性是强化监督效果的前提条件,否则所谓监督只能是一句空话。首先,提高案件承办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强化案件证据情况和分析定性的把握,厚积薄发,使得对公安机关的监督有的放矢、树立威信;其次,增强监督的约束力,对于公安机关的监督不能仅限于督促和指导,还应提高约束力,才能有效达到监督目的。对于公安机关的不作为或不合理做法,应当有选择的发出《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通知书》,虽然并无法律强制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监督的效果。
(二)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监督效果
首先,承办人在审查案件后,认为证据不足的除列出补侦提纲,还应根据取证难度将案
新利18Luck|大世界娱乐城 174.139.208.172
本文由-利博亚洲|易发国际 174.139.208.170 提供
件分类登记,然后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公安进行督促。例如:缺少某一份鉴定材料或其他因时间问题未能及时取证的,属于经过一定时间,肯定会补充完毕的,可以根据公安提供的工作说明或电话联系得知出具该材料的具体时间并予以记录,待时间届满后督促公安机关结合该补充证据情况,再次提捕或者做其他处理;缺少的证据需公安进一步工作的,属于补充侦查时间不能确定的,可以定期(一个月或两个月)进行询问,了解进展情况并督促和指导进一步的取证工作。
其次,承办人对自己承办的案件分类登记后,对于一定时间内无进展或进展过慢的案件,应在全处进行汇总,以公文形式统一向公安发出督促侦查名单,增加公安机关紧迫感,并要求对方说明补充侦查不力的原因及困难。
最后,对于取证确实有困难的,承办人应当结合案件情况,与公安机关共同探索化解矛盾的方法,不能存有案结即了的思想,要发掘问题的根源,做好息诉工作。
(三)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谋求建立长期工作机制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有着“打击犯罪”的共同使命,同时肩负着法律监督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相互沟通联系,谋求建立长期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证据不足不予批捕案件的后续监督效果。公检两方应以定期会议的方式就证据不足不予批捕案件进行通报,就继续侦查、矛盾化解等问题交换意见、及时通报进展。尽量减少过去电话沟通的方式,转而通过书面形式交换意见,使得工作进展有据可查,提高监督效果。
新利18Luck|大世界娱乐城 174.139.208.172
第二篇:当前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析
当前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分析
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呈高发态势,不仅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全面深入掌握当前农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当前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总体情况
(一)违纪违法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
近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在执纪办案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五年以来,全市共立案12753件,其中涉及农村党员干部案件8157件,占立案总数的70%左右;查处的农村党员干部有8604人,占涉案总数的62.3%。
(二)违法违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一些村干部在处理纠纷、计生指标、专项资金指标、工程承包等工作中优亲厚友,甚至贪污、受贿、侵占挪用公款,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部分村干部不经集体研究,弄虚作假发展党员,培养自己的势力。二是独断专行,缺乏民主。部分村干部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不公正,暗箱操作,剥夺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例如:某村支部书记许某,将里的果园、砖窑等集体经济项目未经村集体研究,私自发包给别人,被开除党籍。三是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近年来,尽管上级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规定村级财务实行零招待制,但 1
是有些基层农村干部无视群众疾苦,贪图享乐,讲排场、比阔绰,相互攀比,公款吃喝风现象依然存在。
(三)违纪违法案件特点和主要趋势
一是违纪主体以“三个重点人”为主。“三个重点人”指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报账员。五年来查处的涉及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中,“三个重点人”共2004人,占涉案农村党员干部总数的23.3%。二是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件比较突出。由于对村干部管理不到位和村干部更换频繁等原因,造成了村集体“家底”不清,账目不全,账物不符,有的甚至无账可查。财务审批制度不严,白条自批自支、公款私存、收费不开收据等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屡有发生,导致部分村干部利欲熏心,继而出现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款。五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1318起,占农村立案查处总数的23.21%。三是违纪违法案件向多个领域发展。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上级拨付涉及民生方面的专项资金越来越多,但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截留、骗取专项资金的违法违纪案件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今年查处某县民政局低保股股长伙同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报、重复报低保户等方式虚报冒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共计5万余元;在为基层发放低保款时,侵吞、骗取低保款2万6千余元。
二、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一)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
一是权力过分集中。在农村,由于特权思想严重和法制
意识不强,致使村级的人事权、财务权、事务权集中在村支书、村主任等少数人手中,并起着最终拍板定音的关键作用,且缺乏有效监督,直接导致部分村干部在工作中徇私舞弊。二是综合素质较低。在被查处的村干部当中,大多数已担任领导干部多年,但由于年龄较大,加之平时不注重学习,对有关党纪、法规知之甚少,法纪意识淡薄。少数人员甚至认为担任村干部就是“为了能多捞几个钱”,导致心理失衡,最终违法违纪。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大小事情自己说了算,在监督上上级、同级和下级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加之一些村财务管理混乱,公开内容有限,表面东西过多,村务公开和财务监督形同虚设。
(二)违纪违法案件的主要危害
一是影响农村民主建设。农村干部在选举时拉帮结派、致使连续几年不能换届,严重破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村内各种事务上搞“一言堂”,使民主理财流于形式、民主决策停于表面、民主监督走个过场,严重影响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二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干部贪污受贿等违法违法行为,扰乱了农村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束缚村级经济的发展。三是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一些村干部作风粗暴,滥用职权,直接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再加上基层农村家族势力影响等原因,容易激起民愤,引发群体性上访、越级访,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从近年来的信访情况看,有80%属于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查处村干部有违法违纪案件的一些村,都是一些群众上访的重点村。
三、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村干部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从根本上说,还是自身素质差、缺乏自控能力造成的。要针对村级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政治思想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二是突出重点,抓实农村“三个三”。农村“三个三”即:“三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权”(村级人事权、财务权、事务权)和“三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报账员。)“三个三”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三人”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主题,也就是“抓谁”的问题;“三权”是主体履行职权的行为,也就是探索“如何抓”的问题;“三资”是重要客体,也就是“抓什么”的问题。实践证明,这“三个三”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和要害,抓好“三个三”就能从源头上抓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也就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三是强化监管,加大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把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作为办案的一个重点,形成合力,严肃查处那些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案件,严肃查处与民争利、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弄虚作假、浮报虚夸、失职渎职的案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第三篇:当前盗窃案件成因对策分析(本站推荐)
2011年1月至7月,河南省襄城县法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65起,其中盗窃案件为87件105人,占结案总数的52.7%。统计数字表明,如何尽快有效地遏制盗窃犯罪,使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是摆在政法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为此,我们对该87件盗窃案卷进行了调查,就当前盗窃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了分析,以便寻求出遏制盗窃犯罪的对策。(盗窃罪量刑标准)
一、当前盗窃犯罪的突出特点
(1)犯罪分子中,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人口多于城市人口,87件案件105名盗窃分子中,农村及城郊人口为69人,占犯罪人数的65.7%。
(2)成年人犯罪多于未成年人犯罪,而且18岁至35岁者占绝大多数,占87案总人数的70%。其中在校学生占1%。
(3)盗窃犯罪分子中,初犯、偶犯多于惯犯、累犯。87案中,涉案人犯105人,属于初犯、偶犯者64人,占60.9%。
(4)文化程度低。文化程度低主要是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包括文盲、小学和初中人员。在涉案人员105人中,大专3人,中专9人,高中5人,文盲19人,小学52人,初中17人。文盲、小学和初中人员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8%、49.5%和16%。文化程度低的犯罪人员,比2009年多了5人,比2010年多了8人。因此,无业人员参与盗窃犯罪不仅多,而且也呈上升趋势。(盗窃罪立案标准)
(5)盗窃犯罪较为单一。在办理的87件盗窃案件中,只有8件盗窃案件中涉及其他类型的犯罪,其他79件盗窃犯罪案件,行为人只实施了盗窃一种犯罪。
(6)作案次数多、所盗物品杂。其中,为数最多的物品为各种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及农用三轮车。而交通工具被盗窃后,被告人又利用这些交通工具进行“扫荡性”作案,粉条、黄豆、家禽家畜及锅碗刀勺等都成为盗窃的目标。
(7)团伙作案比单独作案多。87案中,单独作案28件,团伙作案59件,如本县孙某、马某等5人预谋后,将停放在路边的货车驾驶室内的现金1万多元及2部手机盗走。该5人分工明确,计划周详。这充分反映了当前盗窃分子行动的绝密和侦破工作的难度。
(8)顺手牵羊、见财起意及作案手段简单者多。纵观87案盗窃手段,无论大街旁偷车,还是室内行窃,一根铁棍或几把小刀,方法简单却屡屡得手。
二、当前盗窃案件增多以及形成的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较大。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形势依然存在。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市,由于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多数农民,尤其是青年人,由于历史、社会原因,文化素质较低,且没有一技之长,就业遂愈发困难,有的民工因无技术、生活无保障,加之法律意识淡薄,从而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案犯法律道德意识差。盗窃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平时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是非不明、荣耻不分。相当一部分案犯,日常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将盗窃所得挥霍一空。更有甚者,将盗窃所得用于赌博等违法活动。
(三)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某些农民心理不平衡便去盗窃或外出“淘金”,大钱难挣,企图偷捞一把,回家享受。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类人员:一是本地农村在城内作临时工的人员;二是外地打工者和盲流人员。他们总想在外多挣点钱带回家,于是干起盗窃之事。
(四)不思悔改,嗜偷成性。此类人员多为累犯、惯犯。如本县何某,2009年5月因盗窃被判处拘役六个月,2009年12月又因盗窃被判刑十个月,2010年出狱后,竟重操“旧业”疯狂作案9起,现被判刑七年。
(五)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并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加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导致各类侵财性犯罪不断增多,重大盗窃案件也随之频发。加之当前警力不足,治安力量薄弱,有些被盗窃案件的失主报案,警方不能及时立案查处,致使这类案件增多,案犯有恃无恐,胆子越来越大,作案频率越来越快,作案次数越来越多。
三、几点对策
1、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司法机关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如可以结合典型案件,以案说法,使人们充分认识盗窃犯罪的危害性、打击和预防盗窃犯罪的必要性,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
2、加大打击力度,建立防范网络。政法机关应当加强农村公安派出所的警力,对人民群众的报案要及时立案,认真查处。要加强对废品收购、二手市场的管理,堵住销赃渠道。人民法院审理盗窃案件,应当贯彻罪罚相应、宽严相济的方针。对一些盗窃次数多,盗窃数额大,流窜作案地域广,作案情节、后果严重及共同犯罪的主犯、累犯等,要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对一些盗窃数额小,盗窃次数少,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具备缓刑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依法宣告缓刑。
3、要建立、建全村级治安保卫组织,加强基层的基础政权建设,注重打防结合,开展群防群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治保组织和民调组织的作用,对小偷小摸、偶尔小额偷窃的行为人,及时教育处理;对流窜作案等盗窃行为和苗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发动、教育、帮助农户提高保安意识,妥善保管财物,加强防盗措施。(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法院网
第四篇:对当前行贿案件的专题调研分析
对当前行贿案件的专题调研分析
稿源: 繁昌县人民检察院布时间: 2011年07月21日17时00分
来,繁昌县检察院在立案查处受贿犯罪案件的同时,加大对行贿案件的查办力计:2009年以来,共立案查处行贿犯罪案件7件7人,其中:1万元以上10的2件2人,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5件5人。7名犯罪嫌疑人全被提起现6人已被法院作有罪判决。依法严厉打击行贿犯罪,是从源头上遏制贿赂犯要手段之一。同时,当前地方行贿犯罪高发的严峻态势也应引起检察机关的高和分析研究。
一、当前行贿犯罪的主要特点
1、行贿人员绝大部分是非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突出。当前工程施工建设企业大多是非国有性质的企业,而这一领域又是职务犯罪案件多施工人员为了争取承揽到工程,不惜代价、花费大量的现金用以打点负责工程审批管理的有关人员,而一些国家公职人员拒腐防变能力差,甚至主动吃拿卡要,加剧了贿赂行为的高发性和有的行贿人员在承建的多项工程过程中与业主单位的负责人都有不正当的经济关系。有时我们同的受贿案件时,从受贿人口中都会听到同样的行贿人的名字。
2、行贿数额加大,行贿方式。从我们查办的情况来看,7起行贿案件中有5件是10万元以上的大案,行贿数额不断攀升式也呈多样化。行贿人有的借邀请外出考察的名义,在途中行贿;有的是在工程建设中,以补人员通讯费的名义行贿;有的是以入企业干股,给予受贿人提成的名义行贿;有的是逢年过节的烟酒中夹带大量现金的形式行贿。
3、工程建设领域成为行贿犯罪的重灾区。在我们查办的中,大都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和医药购销领域。可见,工程建设领域是行贿案件高发的热点来在我县“大发展、大建设”步伐大幅加快的形势下,各项工程建设上马,城镇各处都是开动机械和建设中的工程项目。与此同时,在这些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的背后,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易的灰色现象。因此,为了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良性运转,必须下大力气严查这一领域罪活动。否则,又会重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
二、当前行贿犯罪的发案原因(一系体制不健全是产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我国市场体系还处在发育不成熟阶段,行政干预经济的存在,市场化配置资源、由市场竞争分配份额等市场经济规律没有完全形成,加之产大于销,应紧张,为取得竞争优势,一些商家选择以商业贿赂获得行政支持、获得项目、获得特许、获销售产品争取交易机会。(二)行贿犯罪与公职人员权力“寻租”密不可分。我国目前尚处转权力与市场的界限不清,同时国有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存在大量的经营性资产和行政事业性资市场经济中介入了大量的公权力,并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行贿人为求得竞争便利条件,通公权力的人员行贿,以权力寻租获得便利和优惠的商业条件,形成官商勾结利益格局。通过商标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及至市场准入,公共权力通过暗箱运作,形成市场交易主体对公权力的“寻租”、“涉租”的行为。(三)潜规则盛行,人们认识上存在误区,给行贿犯罪提供了生。在某些行业给回扣是“行规”,形成潜规则,且大众普遍接受甚至认同,不以为怪。如工程联系工程的“信息费”,药品器材采购中以让利为名的“返点”,都会加重人们在认识上的误商业活动中收受回扣、佣金等现象司空见惯,演化成为一种特定的商业现象,以至发展成某些贿犯罪。(四)惩治犯罪不够严厉。一个时期以来,贿赂犯罪呈高发态势,固然与当前我国经济革这一时代大背景有关,而长期以来,我国司法机关在查办、处理贿赂案件时,存在一手软的大力度打击受贿犯罪,而对行贿犯罪的查处则相对偏轻。
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行贿犯罪仍将沿着高发于工程建设领域、涉案金额进一步加大、以及窝案的趋势发展。我们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时,不能忽视对行贿犯罪的预防工作。只有把握才能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当前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是证据难以收集。贿赂案件大都涉及职权管理及经济管理部涉案人员大多素质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活动能力,反侦查能力较强,取证较难。二是当罪活动大多表现为“一对一”的形式,且多为假借各种名义作掩护,犯罪活动不易暴露,其证都是言辞证据,具有易变性,在当前的侦查技术手段基础上,收集固定证据困难,一旦犯罪嫌人出现翻供或翻证,案件的侦查工作随即陷入困境。三是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待加强。目件的重灾区如工程建设、医药购销、产权交易等领域的涉案单位为逃避执法机关监督检查,尽计帐目作得滴水不漏,从帐目上给执法人员查处贿赂案件设置重重障碍。再加上执法人员对会习和更新的不及时,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地从企业帐上发现贿赂案件线索。
四、防范和遏制行贿策
1、介入重大工程,发挥检察机关监督与服务的作用。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多发态势,在开展过程中,检察预防部门要坚持监督不干预、服务不添乱的原则,扎扎实实把专项预防工作落到重大工程进行专项预防,主要通过法制宣讲、召开座谈会、介入招投标活动、考察供货商、深地现场考察答疑等方式进行。一是坚持法制宣传,加强教育防范。二是参与招投标、考察供货。三是积极引导工程建设各方,从制度防腐入手,牢牢抓住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四是推行廉政告示,发挥社会多方位的监督作用。五是适时召开预罪座谈会。
2、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免疫系统。要求:一是政企分开,政府管理宏观,企业内,切断政府官员审批企业业务搞权钱交易的路子。二是办事过程的透明化和程序化,在法律法围内,行政机关要照章办事,发现无端刁难或设卡的,应该受到法律法规的追究。三是完善公,包括公务人员的招聘、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等。
3、应从立法、司法上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依法查处行贿犯罪,改变惩治受贿、行贿犯罪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在制定刑事政策和刑事
要从治本的原则出发,对于行贿罪予以严厉的打击和惩处,以期从根本上遏制贿赂犯罪的蔓延员要转变行贿罪是轻罪的观念,克服查处行贿犯罪失之于轻的现象,树立从源头上治理贿赂罪无论是受贿还是行贿,无论大案小案,只要行为人触犯法律,就要惩处。
第五篇:当前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调查与分析
当前农村信用社案件风险调查与分析
最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着案件防控的课题,在基层调研,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内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分析。
一、近年内控案防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一直绷紧案防这根弦,整章建制,狠抓内部管理,稽核检查,严查严处,加大投入,筑牢安全防线,没有发生大案、要案和重大责任事故,实现零发案目标。
1、加快案防制度建设。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形势、新业务的发展变化,加快案防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了制度体系。从柜台服务到网点打造,从业务拓展到内控管理,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三年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规划、防范控制案件岗位职责、案件防控三方联保制度和风险保证金制度等。二是填补了制度空白。对事后监督、远程监控、风险预警、指纹押运等新的内控管理方式,出台了《指纹押运操作实施方案》、《集中事后监督实施细则》、《集中授权监督实施细则》、《案防联保责任制度》、《综合业务风险预警处臵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不留空白。三是形成了风控体系。建立健全了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制度流程体系、岗位职责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明确了应急响应级别、处臵方式、工作 流程、报告路径、责任划分及其他有关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处理程序。
2、狠抓内控制度执行。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抓制度的执行、抓制度监督和评价问责。一是开展合规教育。改进教育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案防、安全教育和多层次的培训,将合规理念真正转化成员工的自觉行动,营造了“人人讲合规、处处显合规、社社重合规”的良好氛围。二是实行积分管理。建立了全辖所有员工的“风险档案”,从联社高管到一般员工都建立了积分台帐,实行按月汇总排名,按季通报,对有章不循、有制不遵的员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扣减积分、诫勉谈话、行政处罚等,严防制度办法流于形式,达到了引导全辖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作用。三是严格督查督办。对每一项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业务流程的遵守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督查督办,明确督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紧盯执行情况,对执行不及时、不到位的,严格问责。
3、加大稽核检查力度。从常规检查到专项检查,从事后监督到现场稽核,不断创新稽核检查的方式方法,增强检查的有效性。一是明确稽核主查责任。采取现场稽核与事后监督分别负责制,对全辖30个网点稽核检查责任到人,10名稽核人员与联社理事长分别签订了《主查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稽核人员的职责与权力。二是集中稽核检查职能。联社设立现场检查中心,配备专职现场检查员,对辖内网点 业务、柜台操作、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库存现金、员工遵章守制情况进行循环检查,覆盖了现金、出纳、会计、信贷等各项业务。三是狠抓查出问题整改。对各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督促整改落实,事后进行持续跟踪、后续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4、强化科技技防功能。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物防投入,提高物防、技防能力。一是实现了所有网点的远程监控。联社成立了远程监控中心,全辖30个营业网点共安装449个监控镜头,由8名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金库实行远程异地守库,对全辖营业网点柜员日常操作、ATM机运行情况、金库管理情况和营业场所实行实时监控。通过监控,对营业中钱箱落锁不及时、联动门双开等违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达到了防范风险、实时监控、同步监管的目的。二是提高了基层网点的安全系数。近几年加大基层网点装修改造力度,在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时,严格按照安全防范的要求,实施网点安全达标计划,今年又对所有网点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全部整改到位。
二、当前还存在哪些主要案件风险
虽然这么多年来,***没有发生大案、要案和重大责任事故,但并不意味着案防工作就万无一失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内外严峻形势,仍然存在很多案件风险隐患,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1、外部侵害。年初,云田信用社发生外部人员入室盗窃未遂事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时时刻刻觊觎着金融机构,特别是防范设施差、科技手段较为落后的农村信用社更是他们犯案的目标,这为我们加强外部侵害案件防范敲响了警钟。
2、信贷违规。虽然近几年以来我们的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都保持在99.5%以上,但这中间是否隐藏着冒名、借名贷款问题,是否有垒大户、超权限现象,是否涉及民间高息借贷、贷款过桥问题,甚至是否有内外勾结、骗取信贷资金严重违法犯罪行为,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基层信用社普遍感觉贷款收回处臵的压力越来越大。
3、柜面违规。近几年来,我们通过积分管理,对柜面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整治,违规操作行为得到了明显好转,虽然没有发生案件和重大违规操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按章操作的现象,小问题、小违规总是屡禁不止。有的网点经办柜员直接或通过模仿相关审批权人的字迹在《大额审批单》上签字,授权监督中心无法确定该款项是否真正得到审批;有的网点受理需核对印鉴的支票、对公存折户等业务时,未先折角验印,存在着内外勾结虚假支取客户资金的重要隐患;有的网点违规使用客户身份证复印件等违规办理业务的问题。
深刻分析上述问题的成因,既有客观性的一面,又有主 观性的一面。
客观方面
一是市场经济影响深刻。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不是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发展致富,而是挖空心思的采用违规甚至违法手段“发横财”、“挣大钱”,臵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尤其是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够成熟,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的现实条件,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违法犯罪的重点部门和首要目标。二是法制体系不够完善。经过60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制体系初步建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奠定了有利基础。但由于各种因素或条件的限制,现行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区,使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执行力问题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使法律法规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严肃性和不可侵犯性。
主观方面
一是案防意识淡薄。网点负责人在思想上存在着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倾向,往往忙于抓业务指标,疏于风险案件的防范,使得内部员工思想建设与内控机制建设相对薄弱,对案件防控工作仅限于口头讲、文件提,没有进心入脑,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把防范风险案件作为 信用社工作的命根子真抓落实。有的网点负责人对案防形势缺乏必要的分析、评估和判断,对容易或可能出问题的人员、业务等不了解、不掌握,有无风险隐患不清楚,心中没有底、没有数。二是员工监控不力。有的网点负责人对员工思想动态把握不准,异常行为监控不力,不关注员工思想、生活、工作等日常行为动态,管理方法简单,对员工警示谈话少,对出现不良苗头的员工批评教育少,不敢“刺刀见红”,致使一些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逐步滑向危险边缘。三是监督制约失效。“人情大于制度”的现象还比较盛行,岗位制约“形同虚设”,一些员工有章不循,以信任取代监督,相互讲情面、不愿得罪人。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联社先后多次下发了案件防控方面的文件规定,要求落实操作规程,提高制度执行力,但个别员工对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不知道、不清楚,法规制度观念淡薄,办理业务常常不坚持制度,违规操作。不学无术,不熟悉自己的岗位规章,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知道业务办理流程。有的不讲制度、不讲规矩、不讲原则;甚至采取“师傅以经验带徒弟”的方式办理各项业务,不按业务规程操作,无视制度的存在。五是违规整改不力。联社每年开展的检查不少,也查出不少的问题,但一些网点就是查而不纠、查而不改,整改不彻底、不落实,或流于形式,致使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纠正。有的网点对稽核检查工作支持不够,总认为稽核是找茬,一旦发现问 题,内部消化,不愿暴露,对违规责任人的问责处理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情,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罚款代替处分,以批评教育代替经济处罚,责任追究未能形成有效的震慑效果。
三、今后如何加强案件风险防控
我们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案件防控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案件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落实案防措施,堵住发案源头,进一步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防止事故案件发生,确保农商行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1、切实提高案件防范意识。农村信用社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企业,每一个业务环节都是操作风险点,因此,防范操作风险必须从每一名员工做起,将每位员工作为防范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员工风险和案件防范意识的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岗位职责、法律法规、风险防控、案件治理等方面的系统、综合培训力度,使每一个员工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尤其是要针对性的多组织一些警示教育、案例分析活动,通过发生在自身、身边和其他有影响的典型案件,举一反
三、追根溯源,唤起员工对风险案件危害性的认识,树立和强化“违规就是风险”“案件防范重于泰山”的经营理念,培养员工严格执行党纪国法行规的自觉性,使广大员工真正在思想上不想作案,力求把案件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和第一道关口。
2、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防范操作风险的基础性工作,要及时更新、完善、补充各项规章制度,内部规章制度要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在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时,应该建立覆盖全面、简明有效、衔接配套的内控制度;对一些在实际执行中出现操作性不强、或已经过时或不适应业务需要的制度,要及时废止;对存在缺陷或不完善的要及时修正和完善;要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认真彻底的改进和完善,使操作流程成为保证业务规范开展、规避风险案件的“筛子”与“保险”;同时,各项业务流程不是摆设,一定要不折不扣的、按照流程步步执行落实,使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3、不断加大检查整改力度。稽核检查工作要做到制度化、常态化,提高稽核检查手段,强化工作力度;要突出稽核检查的重点,从过去注重专项稽核转向常规稽核检查;要实行防范风险关口前移,变过去事后被动式的核查为事前主动式的预防性检查;特别是对一些苗头性、趋向性问题,要提前介入,重点检查,防患于未然;对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要加大稽核检查的深度、广度和频率,重点抓好易发风险及案件的薄弱环节、要害部位、重要业务和重要人员的隐患排查,如重要空白凭证、印鉴密押、票据审验、账务的查询核对、现金库存等;要改进稽核方式,实行内外结合、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稽核相结合的办法;对稽核检查出的问题 及风险隐患,要加强整改力度,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形成“有错必纠、违规必罚、违法必处”的高压态势,把案件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4、增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要科学设臵内部岗位,建立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并按制度和内控要求合理配臵人员;要严格执行“员工交流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强制性休假制度、离岗审计制度、近亲回避制度”等制度,重点加强对信贷、储蓄、财会、联行等涉及钱、账等重要岗位操作人员的管理;要不断加强制度执行力检查,督促各网点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制度执行能力是建立防范风险长效机制的关键,要从提高执行力出发,切实打造一支优秀的、有战斗力的团队,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业务、防范案件风险的机制,要强化制度执行,创造一个能够能促进农村信用社良性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5、加强企业内控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内控文化能够提高全体员工遵章守纪意识、降低内控执行成本,有效防止内部团伙作案,是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将良好的内控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文化与农信社经营管理的最佳结合点之一,让“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的内控文化理念,扎根于员工的思想深处,落实到日常行为上,让员工在业务操作中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风险要防范,什么事情要监督,从而营造一 个良好的风险防范氛围,促进农村信用社事业更加健康、有序、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