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
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市质监局各科室、各所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推动质监工作更加透明、公开,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经局领导同意,制定了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年7月26日
—1—
附件1 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政府《2018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及责任分工方案》等有关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统称“五公开”),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
一、推进质量发展和效益信息公开
(一)加大质监政策公开力度。加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政策公开力度,扩大传播范围,提高知晓度。对公开的重大政策,要分专题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在市质监局网站开设专栏、设立微博微信专题等方式集中发布,增强政策公开的系统性、针对性、可读性。要及时公开规范性文件的废止、失效等情况,并在政府网站已发布的原文件上作出明确标注。
(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信息公开。及时发布解读新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产业质量提升等,加大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公开力度,及时发
—2— 布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总结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在制定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监管政策时,要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咨询协商等方式,扩大相关市场主体的参与度。注重收集公众对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政策的反映,主动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和舆论引导工作。
(三)推进标准质量品牌工作信息公开。按照规定及时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协调推动推荐性国家标准全文公开。公开标准化改革试点省工作方案和政策解读,建立标准创新激励机制,在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公开我市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情况及标准“领跑者”名录。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公布“质量月”活动相关信息。
(四)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信息公开。修订并及时发布安全、环保、能耗限额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倒逼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炼油、轮胎、化工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退出。
(五)推进预决算及减负降费信息公开。主动做好预决算公开,公开内容应包括本单位职责、机构设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机构运行经费等情况。部门预决算支出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加强收费信息公开,公开质监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接受公众监督。规范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
—3— 务项目信息公开。
二、推进质监“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一)深化权责事项、清单的公开。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根据权责事项取消、下放、承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集中发布等方式,让公众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进程、评价放权效果。
(二)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研究,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建立随机抽查制度,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及时通过日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市质监局网站等平台公开抽查结果和查处情况。
(三)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推动行政许可事项“应上尽上”,非涉密的行政许可事项要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推动行政处罚事项结果公开。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是完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明确上网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理要件及办理时限等要求,通过政务服务网提供申办和公示查询等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事项上网办理。二是优化升级网上办事平台。依托市质监局门户网站,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公开。在市质监局网站集中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政
—4— 务大厅提供上述文件查证索引途径说明和必要的办事指南。
三、推进质量监督执法信息公开
(一)推进产品质量监督信息公开。推进质监部门产品质量监管政策法规、程序和结果公开。包括主动发布2018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公开日用消费品、工业产品、农资、建材等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以及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机构监管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
(二)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质监执法部门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处罚决定变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社会主动公开执法案件主体信息、案由、处罚依据及处罚结果,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质量违法行为记录及公布制度,公开发布质量违法行为记录。
四、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一)全面落实“五公开”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要把“五公开”纳入办文、办会程序,建立公开内容动态扩展和定期审查机制,有序拓展公开范围。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围绕重大决策事项,明确公众参与范围和方式,完善民意汇集机制,增加公众对质监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对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建议提案,原则上都要公开答复全文,及时回应关切,接受群众监督。
—5—
(二)进一步健全解读回应机制。各科室、直属单位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的相关规定,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的职责,主动回应重大舆论关切,释放信号,引导预期。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实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必须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要求,确保回应不超时、内容不敷衍。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回应机制,完善舆情应对工作流程,通过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组建专家顾问团队等措施,不断提升舆情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市质监局网站的管理,优化栏目设置、强化搜索查询功能。加大网站内容日常监测和季度抽查力度,及时通报抽查结果、公开抽查情况。加强市质监局网站与主要新闻媒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的联动,提升网站的集群和扩散效应。要用好管好政务新媒体,明确开办主体责任,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保证发布信息内容合法、完整、准确、及时。
(四)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无拒收、不予答复、误做信访件转办等情况。健全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规定流程,明确接受、登记、办理、调查、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责任,答复形式严谨规范,增强答复内容的合法性、说理性和针对性,明确救济渠道的机关
—6— 名称、地址、时限等信息,严格按照法定时限进行答复。对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可以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五、切实加强政务公开组织领导
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质监局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定期研究分析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工作落实。各直属单位要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一位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具体责任部门,统筹协调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督查考核。要制定业务培训计划,探索多种培训方式,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轮训。各单位要对照《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明确具体落实措施和完成时限,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2018年7月27日印发
—7—
第二篇:日照市环保局廉洁勤政及政务公开制度
日照市环保局关于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工作
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市纪委决定,在全市逐步推进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形成覆盖全市所有岗位,具有日照特色的立体化廉政教育模式,明显提高廉政教育成效。我局是这次廉政教育试点单位。为做好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开展岗位廉政教育,是深化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切实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力举措,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参与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教育模式创新突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细分岗位类别、梳理岗位责权、明确岗位职责、设计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措施等手段,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置相应的教育内容,实现有针对性、个性化、差别化的教育,使全体公职人员知晓岗位廉政行为规范,并把岗位廉政的要求变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切实增强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意识,杜绝和减少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在单位内部进一步形成“领导清廉、干部勤廉、全员争廉、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试点范围
市环保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重点是从事行政执法、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干部职工。
三、基本原则
(五)落实教育措施。选择有效的教育载体,如开通网上学习的平台、制作教育片、举办知识竞答和案例讲座、开展情景模拟和廉政谈话等方式,让每一位公职人员都能了解自身的岗位廉政风险和行为规范,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使其在面对类似的情形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达到入脑入心的教育目的,也体现出组织的提醒和关爱。
五、具体方法和步骤
这次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时间从2010年9月1日开始至2010年12月底结束,大体分为宣传发动、查摆问题、研究措施和总结验收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时间安排由试点单位根据实际自行确定。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自2010年9月1日至9月30日)
1、制订实施意见。各科室、部门要根据《关于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结合各科室、部门实际,制订全面推进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的实施意见。
2、进行动员部署。召开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动员大会,部署工作,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查摆问题(自2010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
1、划分岗位类型。从行政职务和业务类别等方面入手,细分重点岗位和一般岗位,对各科室、部门所有工作岗位进行梳理,形成分级分类,详细完整的岗位目录。
2、查找岗位风险。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岗位廉政风险大讨论,采取自己查、互相找、领导提等方式,深入查找风险环节和风险点,查找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3、征求社会意见。根据各自的职能,广泛征求服务对象对本科室、3、对岗位廉政教育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局机关党委。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市局党组高度重视这次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试点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局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局机关党委承担日常工作。各科室、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组 长:王曙光 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庄乾坤 市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副组长
王世波 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成 员:樊金亮 刘炳功 刘立宏 刘贤宏 范伟华
(二)注重结合。要把岗位廉政教育与各科室、部门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减少或降低公职人员的岗位廉政风险;与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等工作紧密结合,与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相结合,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与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为岗位廉政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三)重在规范。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制度,把岗位廉政教育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力求做到公共权力行使到哪里,岗位廉政教育就延伸到哪里;贯穿于公职人员上岗、选拔、晋职、晋级的全过程,作为任前考核、上岗培训等的必修内容,使岗位廉政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
人事权、资金使用审批权、资产管理权等的干部职工。
四、领导机构
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市局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由分管纪检的党组成员兼主任的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机关党委。日常工作由局机关党委承担,具体负责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机制的协调实施、监督考核、经验总结以及机制的评估与修正。
组 长:王曙光 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庄乾坤 市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副组长
王世波 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成 员:樊金亮 刘炳功 刘立宏 刘贤宏 范伟华
五、工作方法与步骤
(一)方法:实施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就是把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中的节点控制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实施科学防腐的过程管理。
(二)步骤: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作分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步骤。
1、计划阶段(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1)工作启动。成立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目标,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启动工作。
(2)培训宣传。组织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广泛宣传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作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到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
认,经确认的廉政风险节点,按照干部职工自主认领、依据岗位职责认领、依据职务权力认领等方法,分级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由具体责任人负责制定防范制度措施,防范制度措施报领导小组研究,经公示、修正、批准后执行,并对具体责任人设立风险节点责任岗位牌。
(4)制定《实施细则》。通过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范制度措施,健全内控机制,实施范围内的各单位均要起草《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报市局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实施,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
2、执行阶段(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节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并推进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综合运用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权力分解、集体决策、政务公开、干部交流轮岗、电子监察等方法、手段,实施分级重点监控。一级风险节点由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业务职能科室重点监控;二级风险节点由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职能科室重点监控;三级风险节点由业务职能科室重点监控,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落实前期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岗位公开承诺、党务政务公开、定期述职述廉、廉政谈话教育、定期自查自纠以及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责任等风险防范。
(2)落实中期监控措施。主要包括:组织专项检查、明查暗访、行政投诉、信访举报、民主测评。
(3)落实后期处置措施。主要包括:警示提醒、信访约谈、诫勉纠错、责任整改。
3、考核阶段(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
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的考核工作由市局廉政风险节点控制管理工作
日照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人员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塑造现代文明气质和形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促进环保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规定,对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日常行为制定如下规范。
第一节
仪表整洁
举止端庄
第一条
工作人员衣着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工作时间提倡穿西装,女士着职业装不能穿过于生活化的服装。
第二条
在办公区内,不能袒胸露背,不得只穿背心、短裤、拖鞋。第三条
男士不准留胡须和长发,女士不得浓妆艳抹。
第四条
在办公室坐姿要端正,不能将腿脚搭在桌椅上;站立时不要身倚墙壁、柱子等;工作时间不得在办公室躺卧。
第五条
在办公室与他人在一起及参加公务活动时,不要抠鼻孔,掏耳朵,修指甲,脱鞋袜等。
第二节
礼貌待客
优质服务
第六条
接待来人要讲普通话,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请进”、“请坐”、“请用茶”、“谢谢”、“请原谅”、“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走好”等。
第七条
与人谈话时,语言表达要得体,谈吐文雅,不能夸夸其谈,1第十七条
在办公区内,不得大声喧哗、嬉笑打闹。在公共场所和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不得吸烟。
第十八条
外出时,必须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按秩序上下,严禁携带违禁物品,要主动给老人、幼童、孕妇和伤、病、残人员让座;在运动、购物、餐饮、娱乐等场所,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积极维护良好秩序。
第十九条
爱护公共财务,做到不侵占、不损坏。当发现他人有侵害行为时,要及时制止或检举揭发;当公共财产遭受自然灾害时,要挺身而出积极抢救。
第二十条
遇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必须见义勇为,积极救助。
第四节
安全管理
上岗规范
第二十一条
对公共财务要妥善保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个人现金、有价证券及贵重物品不要存放在办公室内。上班时间办公室无人时必须关门上锁;下班时必须关好、锁好办公室的门窗、抽屉、橱柜等。
第二十二条
值班人员要尽职尽责,严禁擅离职守,认真履行交接班手续。值班时,要认真搞好来电、来文的记录和接收;对陌生人要进行详细询问,遇有紧急情况要妥善处置,并迅速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办公室内乱拉、乱接电源线;不准私自改变房间内的线路布局;使用的电器严禁超负荷;下班时,必须将各类电器关闭。
第二十四条
爱护公共消防器材和设施;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入办公区;严禁在防火通道、楼道内堆放物品和焚烧废纸、废物。
第二十五条
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各类车辆均应在指定地点整齐
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一、办公文明。办公秩序正规有序,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接待来人要言语文明谦逊,热情主动、诚恳亲切。
二、执行公务高效。履行公务要仪表端正,办事高效,热情服务,能办的事情立即办理,不能办的要讲清道理,按要求准确及时做好环境咨询服务。
三、执法严格。重事实、重监测,依法行政,不以言代法、徇私枉法。
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审批。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要在2日内,报告表、报告书要在5日内签署审批意见,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超出审批权限的建设项目,5日内转报上级环保部门。收到试生产申请竣工验收申报及污染处理设施拆除或闲置申请后要在5日内批复。
五、环境监测科研服务。环境监测自接到委托之日起,锅炉烟尘监测5日内出具报告,水质样品分析8日内出具分析报告,企业竣工验收监测8日内出具报告,其他服务性监测根据双方协议时限出具化验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委托协议要求,按时保质地完成咨询服务工作”。
六、下级及有关单位请示、环境信访办理。下级来文请示能答复的立即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研究确定后即答复。环境信访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发现或接到举报污染事故后,环境执法和监测人员要立即组织查看现场,一般性污染纠纷处理不能超过5天。
七、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法律法规规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不到企业“吃、拿、卡、要、报”,不利用职权参与赢利性活动。
八、将所有服务承诺事项通过环保局网站、办公楼大厅触摸屏、政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方便查询和监督。
5日照市环保局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日照市人民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根据市政府的这一《意见》,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国家宪法为根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环境行政执法水平,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市的进程,使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二、总体要求
到2010年,基本形成与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制度,使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并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全系统环保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依法对环境保护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三、具体措施
(一)提高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做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经验,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规定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推进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体执法人员要牢固树立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环境的意识,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认真学习和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贯彻《纲要》,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认真组织《纲要》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把《纲要》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自学和举办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会、中心组等形式,学习通用法律知识并重点学习环保法律知识,使全局干部职工熟悉《纲要》的规定,并不断加深对《纲要》的理解,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有关配套制度和措施,为《纲要》的全面贯彻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健全的制度是依法行政工作落到实处的保障。根据《纲要》的要求,重点建立健全以下配套制度:
1、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环境行政决策机制,提高环境行政决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环境决策机制,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界定的权限范围行使环境保护行政决策权,不得越权决策。按照《纲要》的要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环保部门依法决定相结合的环境行政决策机制,并制定环保部门内部决策规则,完善环境保护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将环境保护决策的事项、依据和结果通过媒体对外公开,便于公众查阅。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审查以及其他涉及全局性或者公众利益的重大环境保护决策事项,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建设项目的环境审批、排污许可证的核发以及其他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利益的环境保护决策事项,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
建立健全环境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环境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强对环境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监督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对违法和不当进行环境行政决策活动的,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法治要求。
2、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环境行政执法监督。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保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并制定环境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
认真贯彻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贯穿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条主线”,实现既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要提高行政效率“两个目标”,抓住立好法、学好法、用好法“三个环节”,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程序和执法形式“四个合法”,确保执法的依据、责任、权限、手段和要求“五个明确”,继续推行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立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多种监督手段综合运用的监督机制。具体措施是:通过健全环境法制工作机构、推行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主体内部的自我监督;通过实施规范性文件和重大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环境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环境行政复议制度,强化环保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通过实施案件移送制度、环境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制度、国家赔偿制度,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通过实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通过实施重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公示和听证制度、环境信访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实施重大环境情况通报制度、环境质量公报制度、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制度、饮用水水质周报制度和海水浴场水质周报制度,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以期逐步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3、建立健全其他相关制度。
建立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的定期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对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及其确立的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实行实施效果的定期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提出修改建议。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的具体范围和有关程序,确保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切实规范《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告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格式,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在领导体制上,坚持党组统一领导,综合业务部门主抓,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在公开内容上,突出重点,主要抓排污收费、建设项目审批、环保设施验收、废物进口审批等特殊环节;在公开形式上,因地制宜,采用简便、有效的公开载体;在工作方法上,始终同反腐倡廉、行风建设相结合;在监督保障上,建立群众与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有效。
(三)完善环境行政执法程序,规范环境行政执法行为
为严格执法程序和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和推进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环境监理工作程序》、《环境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工作的勤政廉政规范及工作程序》、《全国环保系统六项禁令》等一系列文件,对环境行政执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作了统一规范。
各级环保部门在履行法定职责时,不仅要遵守环境保护的实体法规定,还要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的程序法规定,特别是环境保护的现场检查程序、环境许可和审批程序、环境收费程序、环境处罚程序、环境复议程序以及行政应诉程序、行政赔偿程序、强制执行等程序,并使用国家规范的环境行政执法文书。
要进一步增强文明执法意识,切实保障环境管理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减少环境行政执法中的程序性错误。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不断加强环境行政监督管理,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新世纪的环保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制度
为规范环境监察人员的执法行为、树立文明执法形象,建设一支社会认可、群众满意、公正执法、廉洁文明和作风过硬的环境监察队伍,特制定并实施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
一、不准接受被检查者的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
二、不准接受被检查者宴请;
三、不准参加被检查者邀请的娱乐活动;
四、不准参与被检查者的营销活动;
五、不准向被检查者通风报信;
六、不准酒后开车、酒后执行公务。
环境监察人员必须共同遵守上述“六不准”规定。对于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实,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损失的,应予以辞退或开除,并追究环境监察机构领导责任。
环境监察人员行为守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并认真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标准。
2、热爱环境监察工作,敬业进取,忠于职守,钻研业务,依法行政。
3、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仪表端正,坚持原则,热情服务。
4、秉公执法,不越权,不渎职,廉洁自律,不徇私情。
5、不接受被监察单位或个人的礼品、礼金或有价证券。
6、不参与被监察单位或个人的营销活动。
7、现场监察时,佩带“中国环境监察”证章,出示“中国环境监察证”,持证上岗。
8、执行任务须二人以上,向被监察单位说明来意,公开监察结果和收费、处罚的法律依据。
9、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免收、缓收排污费。
10、对环境事故和纠纷的查处,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环境监察现场工作制度
1、对重点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现场监察每月不少于1次。
2、对一般污染源及其污染治理设施的现场监察每季不少于1次。
3、对建设项目、限期治理项目现场监察每周不少于1次。
4、对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综合治理工程、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的现场监察每季不少于1次。
5、对机动车尾气、禁鸣路段噪声等按规定进行现场监察。
6、对群众举报的污染源,及时进行现场监察。
环境监察行政处罚基本程序
1、立案登记
对现场监察中发生或发现以及群众检举或控告的违法行为,填写《查处环境违法案件登记表》。
2、调查取证
核实违法事实并取证,制作《调查询问笔录》。
3、按处罚权处理
(1)属现场处罚范围的,执行《现场处罚工作程序》;(2)属环境监察机构处罚范围的,执行本程序4—7;
(3)属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填写《环境监察行政处罚建议书》,与调查材料一并上报。
4、审核决定
(1)监察小组提出行政处罚意见;(2)听取被处罚单位陈述;(3)审议小组审议处罚决定;
(4)监察机构负责人签发《环境监察行政处罚决定通知书》。
5、送达签发
送达人要求受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对拒绝签收的要注明送达情况。
6、强制执行
对超过起诉和复议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填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7、结案归档
填写《查处案件终结报告》,按一案一卷归档。
425
第三篇: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xx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xx年,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年”工作,把推行政务公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紧密结合,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结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机构,同时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负责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推进工作。对未明确人员或人员有变更的,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并报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完善和细化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根据已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分类规范,清理各类政府信息,完成信息公开内容的界定和审查,并录入全市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开。
(三)打造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中心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二、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体系建设
(一)抓好部门政务公开。县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等相关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以政府和政府办及各部门名义制发的规范性文件(除需要保密的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均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重点做好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民政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交警、工商、质监、环保等执法部门要搞好行政执法程序及处罚结果信息的公开。
(二)抓好乡镇政务公开。重点公开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拆迁安置、扶民救济、惠民工程、水利专项资金、民主决策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加强对村务、社区事务公开的指导,实现乡镇和村务、社区事务公开的良性互动。
(三)抓好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邮政、电信、移动、公共交通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相关行业要求进行办事公开。继续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以及容易引发矛盾或滋生腐败的热— 2 —
点、难点问题作为推行办事公开的重点,学校要重点公开教育收费和招生考试等事项,医院要重点公开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水、电、气、公交等单位要重点公开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和监督措施等内容。
三、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
(一)加强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在办证大厅和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多媒体触摸屏、印发办事指南、提供台式电脑等方式,免费向公众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在政务中心开通全省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对事项办理实施全程监控、及时预警、跟踪督办,推动行政权力网上阳光运行。
(二)继续完善政务公开栏、公示公告栏的建设,及时更新栏目内容,不断提高公开质量和时效。
(三)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及时发布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和政务服务信息,收集政务公开监督意见。
(四)继续加强公众信息网、党政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强化网上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功能。
(五)积极探索通过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以及邀请人民群众旁听有关会议等形式,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拓展政务公开方式。
四、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制度建设
(一)完善主动公开制度。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暂时不宜公开的政府信息,需报县政务公开办备案并说明理由,公开事项如变更、撤销或终止要及时公布并做出说明。
(二)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公开政府信息的方式、答复申请的期限和收取费用的范围及标准,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
(三)完善预先审查制度。按照政务公开内容目录确定的责任分工,落实公开内容的预先审查和把关,确保公开内容准确和范围合理,对于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其他行政机关职责权限有关联的重要政府信息,在公开前须报请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公布,防止因信息不准确而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发布的政府信息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在发布前要与相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和确认,保证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五、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监督保障机制
(一)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部门和乡镇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对严重违反政务公开规定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二)落实民主评议制度。继续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范围,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三)落实监督考评制度。坚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规服目标考评,重点跟踪县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的公开情况以及各部门和各乡镇公开制度、内容、形式、程序落实情况。
第四篇: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公开情况汇报
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公开情况汇报
政务公开情况汇报
县治理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将我局政务公开情况汇报如下:
我局政务公开内容为对外公开内容和对内公开内容,其中对外公开内容有:一公开工作职责,领导班子主要职责,工作计划,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和实施结果;二公开质量
技术监督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质量技术监督违法案件处罚事项、处罚标准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三公开行政相对人和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四公开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包括工作内容、办理依据、必备条件和资格、办理程序、工作标准、办理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违反工作规范的处理措施。四公开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包括“五公开”、“十不准”、“五停止”;五公开行政相对人或服务对象投诉、举报的渠道。六公开收费依据及标准,包括生产许可证申办、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申办、计量器具检定范围、企业标准备案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办理,计量认证申办及标准考核。
七、执法人员身份公示。
对外公开内容分别长期公开在县政府及局办公楼内设置的政务公开栏内。
对内公开内容:一是领导干部执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计划情况,落实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接受群众评议情况;二是财务收支情况。包括单位债权、债务、经费收支、其他支出情况;三是干部管理方面情况,包括:干部作用、考核、奖惩情况。
以上公开内容分别在职工大会上向全体职工进行通报,每季度通报一次。
未公开的内容:由于我局担负着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检任务,对各类产品的抽检费用,因企业产品种类繁多,我局未在政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但在产品抽检中,将县物价局核发的产品抽检收费标准复印并向抽检对象出示。
下一步政务公开计划:
一是对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计划、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法律法规对执法检查人员资格、数量和有关手续的规定列入公开项目。二是制定与政务公开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政务公开相配套、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制定与政务公开相配套的投诉处理、违规处罚和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美监督制约机制。我局将加大对政务公开、有关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考核,对违反政务公开有关制度引发的投诉举报案件严厉进行查处,对有关当事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将结果及时反馈,以确保政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第五篇: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省政府系统普遍推行政务公开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一、政务公开的目的和意义
政务公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转变职能,加快依法行政进程的迫切需要。其目的是便于社会监督,为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供条件。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扩大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有利于集中民智;有利于从根本上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廉政勤政。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政务公开要以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机关为目标,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本着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方便群众、有利监督的原则,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的都要向社会公开。
三、政务公开的内容
(一)本局的职能、内设机构及其主要业务;
(二)本局作为执法主体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家质检总局和省政府的规章;
(三)本局制订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四)本局职责范围内行政许可事项的法律依据、办理条件、申报程序;
(五)本局执法过错追纠、行政许可监督、行政复议受理等规范行政行为的规章制度及投诉或申请的方式、负责的部门、处理的情况;
(六)本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重大的行政管理和执法活动、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七)需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或采用听证程序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和重要的行政措施;
(八)省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九)其他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内容。
四、政务公开的形式
(一)建立咨询和听证制度。制订涉及经济监督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要听取专家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制订颁布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要组织专家评审;行政执法中对法律规定应当举行听证的案件,要严格依法举行听证。
(二)本局召开工作会议或有关业务会议,研究部署重要工作事项需要向社会公开的,可邀请有关人员和新闻记者参加。也可以邀请有关人员举行座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三)对重要的规范性文件、业务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的重点工作,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通报本局职责范围内的社会关注的重要事项。努力办好《甘肃经济日报·质量与消费》专刊、《科技鑫报·质量报告》周刊等,经常及时地向社会宣传质监工作的政策措施,报道工作动态,进一步发挥宣传质监法规、服务工商企业、引导百姓消费的作用。
(四)通过在局办公楼一层大厅设置电子触摸显示屏;局信息中心对外设置电子语音信箱咨询系统、开通信息网站;编印制咨询手册等方式,将本局主要职能、机构设置、处室分工、办事程序、负责人电话、规范性文件等政务公开的全部内容予以公布,方便群众监督、咨询、办事。同时实行门牌、桌牌、胸牌“三牌”制度,局机关干部一律挂牌上岗。
五、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措施
政务公开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由局办公室按照本方案组织实施,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一名同志具体做好这项工作。从上到下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按照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工作要求,层层抓好落实。局政法宣教处、监察室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政务公开的督查工作。
严格政务公开的工作程序,对政务公开的内容要进行认真审核把关。电子触摸屏、语音信箱咨询系统上公布的内容,由办公室汇总编辑,办公室主任初审,分管办公室的副局长审定;局信息网站公布的内容,由处室按业务职责范围提供,处室主要负责人初审,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审定;媒体刊登局领导讲话、文章,规范性文件,重要的政策措施以及重大活动报道,由法宣处处长初审,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审定;新闻发布会统一由法宣处组织,发布的内容由相关处室初审,法宣处处长审核,好范文版权所有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审定;会议公开涉及的有关事项由相关业务处室初审,办公室主任审核,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审定。重大事项报局长审定。
各处室要按照业务范围和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对属政务公开内容的相关文件、资料以及程序性规定要抓紧收集、整理、编写,按程序审定后,7月中旬报局办公室。此后,要根据工作实际,不断补充,更新、完善,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及时、准确、翔实。办公室要切实抓好政务公开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督促审查,8月中旬完
成政务公开的发布工作。局信息中心要及时认真地做好发布的具体业务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今后,每年初要安排部署政务公开工作,年末要认真检查总结评比,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使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