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情况
附: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情况
部研究室综合
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7月14-1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14日出席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刘云山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以培养锻炼为基础,以选准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为保障,改进创新培养选拔方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刘云山指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是第一位要求,要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引导年轻干部打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实践是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要强化实践导向,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增强担当,始终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好干部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也是管理监督出来的,好人主义培养不出好干部,要坚持从严管理,加强监督约束,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官、踏实做事。
刘云山指出,选人用人体现着干部工作导向,要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切实改进创新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要坚持五湖四海、唯贤是举,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注意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注重选用在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经受住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对各层级领导班子年轻干部配备,要统筹把握、符合实际,不搞一刀切,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要坚持重在平时考察年轻干部,多看干部的一贯表现和综合素质,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用多双眼睛看人选人。要严格选拔标准和程序,狠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大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干部问题的查处力度,使选人用人风气真正清朗起来。
赵乐际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以好作风把各方面优秀年轻干部教育培养好、选拔使用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赵乐际指出,要突出理想信念,强化教育培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把道德建设作为突出内容,使年轻干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突出能力才干,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突出五湖四海,坚持择优选拔,把识人选人的视野放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统筹用好各类干部人才资源。要突出整体功能,科学合理配备,坚持老中青相结合,充分调动整个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要突出纪律约束,加强管理监督,严格党内生活,促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部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各中管金融企业、部分国有骨干企业和高等学校党委(党组)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第二篇: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探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当前必须着力解决好以-
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着力突破四个误区,进一步增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误区之一,认识上的片面化。一是用孤立的眼光看待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对年龄条件比较注重,对思想政治素质条件相对来说重视不够;二是用片面的观点看待年轻干部,在选拔上顾虑重重,怕担风险。三是用局部的、眼前的需要来对待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误区之二,观念上的功利化。一是选人用人上的利益原则倾向。选人用人上的“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的深层动因或多或少地掺杂着部门和个人利益。二是受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影响,有的年轻干部把“从政”仅仅当作是谋利的一种手段,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缺乏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出现“理想追求虚化、政治信念淡化、生活行为享乐化”的倾向。
误区之三,心理上的极端化。有的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同发挥其他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对立起来,导致心态失衡,产生极端化的报怨和抵触情绪。也有部分年轻干部把个人努力与组织培养教育割裂开来,不能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自负倾向比较突出。
误区之四,价值上的扭曲化。一是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滋长了年轻干部的投机心理;少数年轻干部热衷于串门子,找**,拉关系,跑官要官;二是工作中的虚报浮夸之风诱发了年轻干部的漂浮作风;三是人际交往中的庸俗风气助长了年轻干部的享乐思想。由于年轻干部有文凭、年龄、政策优势,一些思想不纯的人对他们“捧着”、“护着”,影响了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
二、切实解决四个矛盾,不断提高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水平
(一)切实解决好集中选拔与素质优化的矛盾。目前年轻干部选拔工作有一定的突击性,加之没有真正建立起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使集中选拔的弊端益见突出。要解决集中选拔与素质优化之间的矛盾,应改变选任办法,变集中选拔为经常性、常规性选拔。
(二)切实解决好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培养选拔模式单一性的矛盾。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在年轻干部的培养上,培养目标与培训内容不同步,很难做到备用、备录相结合。因此,既局限了选人用人视野,埋没了人才,又造成了被选上来的年轻干部在素质或能力上难以适应领导班子结构多层次的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应根据各级领导班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使进入班子的年轻干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三)切实解决好班子调整的周期性与选拔工作常规性的矛盾。领导班子调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班子任期内,不能过分拘泥于班子的稳定,要结合班子的日常调整,注意选拔安排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给优秀年轻干部压担子,搭舞台。同时,还可以采取设助理或见习岗位的办法,把平常选拔的优秀年轻干部及时放到一定的领导岗位上去锻炼,早压担子,等班子换届时,这些年轻干部就可以从容地走马上任,不致于造成大的断层。
(四)切实解决好对年轻干部素质要求的高标准与跟踪培养工作低水平的矛盾。目前,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中,对选拔上来的年轻干部的跟踪培养明显滞后,工作水平不高。
这就要求在对年轻干部大胆使用的同时,要制定优秀年轻干部提拔使用后继续培养教育的周密计划,不能一提了之。
三、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全力加快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步伐
(一)正确处理班子职数限制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优先考虑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领导班子中年轻干部的需求扩充与职数供给量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年轻干部的选拔质量和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改善。要使这个矛盾得到缓解,就要努力形成和保持各级领导班子的梯次年龄结构,使干部进退有序。
(二)正确处理任职台阶要求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大胆破格提拔优秀年轻干部。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中,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台阶”要求选拔年轻干部,可选择的对象十分有限,不利于形成领导班子的梯次年龄结构。去年,中央制定了《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对新一轮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优秀年轻干部能被选拔上来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正确处理干部入口规定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保证高素质人才进入干部队伍。近年来,一些低文化素质的人利用种种关系挤进干部队伍,严重制约了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坚持党政机关进人“凡进必考”的原则,同时,对报考对象要提出明确的学历要求,保证新进党政机关干部的高素质,改善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结构,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正确处理干部出口不畅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关系,尽可能为优秀年轻干部腾位子。目前,普遍存在的干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部“出口”不畅的现象,制约了年轻干部进领导班子。为此,要严格实行干部任期制。同时,要实行干部辞职、辞退制度,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落实领导班子选拔配备年轻干部的规定要求为关键,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保证一代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切实加强研究探索,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三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
年轻干部队伍状况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优秀年轻干部的数量还不能满足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二是部分年轻干部不适应基层工作,缺乏应急处变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三是部分年轻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敢干、不会干等。
多岗位“锻炼”,提升素质能力。为促使年轻干部更好地了解、熟悉和服务基层,丰富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展多岗位锻炼。一是一线轮培。根据专业特长、岗位性质、发展潜力,把年轻干部分别下派磨炼、一线锻炼,对无基层工作经验的区直优秀年轻干部安排挂职村居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对镇(街)年轻干部安排到区直相关部门帮助工作。同时,安排一部分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信访维稳、经济发展一线历练,学习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方式方法,提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一是思想上“管”。重点开展党性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到临沂、徐州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参观,不断增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引导年轻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拉近与基层和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访贫问苦的现实体验中提升境界。二是工作上“管”。突出“说、写、干”全面发展,在开展基本理论和工作方式方法等培训的基础上,要求年轻干部坚持记《工作日志》,坚持周汇报和周计划制度,每季一小结,半年一总结,一岗一述职,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和学习交流。每人每年学习笔记不少于15000字、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调研文章和理论文章不少于1篇,不定期在“雏鹰论坛”上交流。三是作风上“管”。重点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开展“德”的正反测评,尤其是通过多渠道了解其“朋友圈”、“生活圈”等,掌握“八小时外”情况,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教育,做到早发现早纠正。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制定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把其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之中,同安排,同培训,同检查。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党校等部门,每年举办2期优秀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时间不少于10天,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方面理论和知识的培训。各部门单位也要制定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抓好所管理年轻干部的集中学习和培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走出去,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到发达地区开阔眼界,到艰苦地区接受教育,到工作有特色的地方学习取经。同时,要鼓励自学,对不同层次的年轻干部有针对性地规定学习内容,列出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要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努力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实行领导帮带。选择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领导同志,对年轻干部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和帮带,做到既当好领导,又当好“老师”,帮助他们丰富经验、提高能力。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定”,即定人,各部门单位要落实每名班子成员与1-2名年轻干部结对帮带(年轻科级干部由主要负责人帮带);定时,帮带时间为一年,期满后重新落实结对人员,力求年轻干部接受多位领导干部的培养;定内容,针对年轻干部的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特点等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帮带内容。帮带领导要及时把握年轻干部的学习、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其掌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和协调能力。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区委将继续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工作一线挂职锻炼活动,使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项目建设、旧村改造、信访调处、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一线锻炼成长,让年轻干部在锻炼中磨练意志、丰富经验、熟悉程序、提高能力。各部门单位要通过压担子、交任务、挑大梁等方法,放手、放权、放心让年轻干部开展工作;在抓好传帮带、保证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对在同一科室、同一岗位工作3年以上的年轻同志,要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轮岗交流,让他们接受多岗位锻炼,丰富阅历,拓宽视野,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制度抓管理。各部门单位要落实年轻干部的具体岗位和职责,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监督管理,保证其健康顺利成长。一是完善学习培训制度。要建立学时学分登记制度。各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和督促年轻干部参加理论、业务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并建立学习档案,对年轻干部参加集中培训的班次、主题、学时、学分等做全面记录,由主办单位及相关部门予以鉴定,作为年轻干部年终考核和提拔使用的参考依据。要实行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集中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均要在结业时针对学习内容组织笔试和答辩,凡不及格者,要进行补考补训。要建立学习情况通报制度。各部门单
位要定期检查年轻干部的学习情况,及时通报学习出勤情况、学习笔记记录情况和参加各类培训班的考试成绩。二是推行座谈交流制度。各部门单位原则上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年轻干部座谈交流会,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习传达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安排部署,总结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帮助年轻干部查找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目标和努力方向。三是推行工作评议制度。各部门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年轻干部工作评议会,由全体与会人员根据年轻干部工作述职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增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压力和动力。四是推行跟踪考察制度。区委组织部组织有关人员,原则上每半年对区里掌握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一次考察,并不定期进行督导,各部门单位也要通过日常观察、定期访谈、谈心交流、定期考评等方法,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倾向、能力素质、工作表现等情况,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随时了解其各方面表现情况。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度。各部门单位在年轻干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进出畅通的优胜劣汰机制,日常工作中,要和区委组织部加强沟通联系,区委组织部将把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及时纳入管理范围,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方面有问题或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群众意见较大的及时调整出去。各部门单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层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实行动态调整,始终保持年轻干部队伍的活力。
多途径培养,提升年轻干部素质。通过集中培训、岗位轮换、一线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先后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党外干部培训班和女干部培训班,培训140多人次;选派38名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42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60多名年轻干部到中科院及省、市、县机关跟班学习。
压担子使用,促进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县委非常重视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年轻干部问题,近年来,先后提拔重用80多名年轻干部,对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破格提拔使用。目前,县直部门“一把手”、乡镇党政正职、单位中层领导职务等各个层面都有一批年轻干部,全县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活力明显增强。
第四篇:全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全市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紧迫性、关键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不断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堪当重任的过硬队伍。
一、突出规划引领,以系统思维谋划“怎么布局”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篇布局。
一要既顾当前又顾长远。制定完善年轻干部中长期培养规划,做好定期分析、搞好需求测算、建好结构模型。坚持把落实规划纲要和日常调整相结合,聚焦年龄、学历、专业、经历等指导性指标,探索实施干部队伍结构优化专项预审,推动干部队伍整体保持合理结构分布。
二要既重一域又重全局。培养年轻干部既是本地区本单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又是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要站在为党育才聚才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由推动本级培养向梯次培养转变,全面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密切配合、共同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用好用活干部资源,让干部出得来、走得稳、行得远。
三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坚持把年轻干部个人成长放到队伍建设“大盘子”中通盘考虑,经常性开展班子运行调研,深入掌握干部情况,听取队伍建设意见,做好分析研判。既要因人而异设置好个体培养计划,又要系统思考谋划好整体的匹配度、契合度,围绕改善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研究选拔配备什么样的年轻干部。
二、突出梯次建设,以科学路径破题“人从哪来”
持续拓宽来源、发现储备、畅通渠道,及时把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优秀年轻干部挖掘出来、使用起来。
一是实施“源头活水”工程。
坚持人岗相适、精准匹配,合理设置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结构性指标和公务员招录专业性指标,大力引进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与产业需要相关联的各类人才,将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二是实施“蓄水扩库”工程。
坚持好中选优、择优培养,构建“持续发现—提早储备—动态补充”选人用人链条,综合干部专业素养、知识储备、优势特长等方面,分类建立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规划、基层治理等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及时把“好苗子”纳入组织视野、动态管理培养,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三是实施“疏渠引流”工程。
坚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结合班子长期需要和平时干部更替情况,突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束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抓好经常性交流调配,大胆提拔使用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打破部门界限、上下界限、条块界限,加大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调配力度,以“一渠清泉”形成“一池活水”。三、突出成长成才,以精耕细作回答“如何培养”
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离不开组织的精心培养,必须全面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
一要注重精准滴灌“育苗”。突出政治铸魂,重点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引导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突出专业赋能,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聚焦提高干部“七种能力”办好专业化能力提升班,进一步弥补知识短板、增强战略思维、提升综合能力。
二要加强培土施肥“墩苗”。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战作为最好的训练,持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在重要岗位、吃劲岗位、一线岗位磨砺成长,注重在基层一线增加年轻干部“一把手”经历,丰富实践阅历、砥砺担当才干,全面弥补经验盲区和短板弱项,不断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
三要及时修枝剪叶“护苗”。坚持越是重点选拔的越要重点管理,越有培养潜力的越要严格要求,强化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定期开展分析研判、谈心谈话、集体座谈,实地查访必看年轻干部工作状态,基层走访必听年轻干部体会建议,经常性“体检把脉”,既培培土、又扶扶苗,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四、突出德才兼备,以鲜明导向明确“用什么人”
坚持事业为上、立足岗位需要,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选好用好发展最急需、组织最满意、群众最期盼的干部。
一是首看政治过硬。
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研究制定具体办法,科学设定评价指标,明确考察评价要点,进一步强化政治素质日常考察,深入了解年轻干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领会情况、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大是大非问题立场情况、急难险重任务担当情况、红线底线坚守情况,真正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人选出来、用起来。二是突出敢于斗争。
面对繁重任务和严峻挑战,更要聚焦重大关头识真金,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导向树立起来,识别干部注重看斗争本领、考核干部注重看斗争成效、使用干部注重看斗争能力,切实将既有忧患意识、又保持战略定力,既坚持战略判断、又注重战术决断,既坚持斗争过程、又注重斗争实效的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三是重在善作善成。
选拔使用年轻干部,重点要看抓落实的能力,要鲜明重实干的风向标,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将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看干部是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切实把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干部,把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干部,把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第五篇: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富祉。当前改进和创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应注重从以下几点着手。
落实培养选拔责任。做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关键在党委。要书记抓,抓书记。要切实提高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可行措施,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具体方案。比如以县级为例,可建立“百名优秀科级后备干部”和“百名优秀青年科级干部”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作为各级党委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列为各级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打好培养选拔基础。针对年轻干部哪些方面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调查中,对群众有感情、作风上过得硬、一线锻炼三项占到了81.5%。因此,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上要更加注重德才标准,更加注重从严管理,更加注重基层锻炼,更加注重群众公认。采用“上挂、下派、外转、内轮”的办法,增加经历,丰富阅历,提升能力。把最优秀、最有发展潜力的干部派往艰苦条件、困难环境、关键岗位锻炼。关心关爱年轻干部,开展谈心交心和心理疏导活动,建立定期走访和结对联系制度。
疏通“下”的渠道。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严格执行问责制度,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对不胜任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对不称职的,视具体情况分别作出免职、责令辞职、降职等组织处理。制定实施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逐步做到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打破公务员单纯依靠晋职来解决待遇的传统,改变在乡镇不设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非领导职数的做法,推行晋职和晋级“双轨制”,让年老的干部乐意“让位”,给年轻干部空出位置、压上担子。既解决年轻干部成长“受堵”的问题,又增加了基层干部晋升的层级,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创新“上”的机制。探索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综合运用公开选拔、基层组织推荐等多种方式,打破干部任职年限、地域、职级、身份等常规资格要求,开辟年轻干部成长“快车道”。加大中央部门、省市直机关单位从基层选调和考录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年轻干部配备刚性机制,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换届和平时人事调整,要具体明确年轻干部配备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突出“进一出一,进出平衡”的原则开展基层和上级干部的交流,尽量减少“空降干部”,避免挫伤基层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建立年轻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在干部、换届等重大考察活中,单独增加年轻干部的考察和推荐工作,加大无人事任免情况下年轻干部的考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