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07-6-12 13:51:27 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刘 蕊
前言
应收账款是变现能力最强的流动资产之一,其回收期过长,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对于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要按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期估计坏账损失的基本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不利与西方会计制度相衔接。在实际工作中,坏账处理规定中存在着不足之处。此外,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也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在这一形势下,企业要预防和减少坏账发生,应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按企业制定的方法和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也要符合确认坏账的标准。
一、坏账、坏账准备和坏账损失
(一)坏账、坏账准备和坏账损失的含义
企业的各项应收账款,可能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这类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
能性极小的各种应收账款就是坏账。由于发生坏账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坏账准备则主要是针对有可能收不回的即有疑问的应收账款,如其他应收款;转到应收账款的到期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到其他应收款的到期收不回货物的预付账款;按照谨慎性原则而计提的损失准备。
(二)坏账的确认标准
关于坏账的确认,1993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简称《两则》)和1993年初颁布分行业的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简称《两制》)中,对企业应收账款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确认为坏账:
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偿债后,确实不能收回。
2.因债务单位撤销、资不抵债或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确实不能收回。
3.因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债务单位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确实无法收回。
4.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经核查确实无法收回。
这一规定无疑是正确的,是以客观存在为前提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情况往往很复杂,常有未按坏账确认标准处理坏账现象发生,如将预计可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处理,以换取个
人或局部的利益等。
(三)计提坏账准备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时,通过“坏账准备”科目核算,贷方登记每期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金额和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经提取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金额。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发生坏账时,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如果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以后由于某种原因又收回,企业首先应冲销发生坏账时的会计分录,然后按正常程序反映应收账款的收回。企业提取坏账准备后的以后各期,根据上述方法预计坏账损失金额后,还应考虑“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情况,确定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使调整后的“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与本期估计的坏账损失金额相等。其计算公式为: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一定方法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2.坏账准备政策的制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及计提比例均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现在企业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通常作法是根据债务人的情况确定债务收回的可能性,如果收回的可能性比较大,计提比例就低一些;如果收回的可能性比较小,计提比例就高一些。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需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3.可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
(1)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的,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债务单位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
(2)有确凿证据表明该应收账款逾期3年以上。4.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1)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2)计划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
(4)其他已逾期,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5.不允许计提秘密准备。秘密准备是指超过资产的实际损失而
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这主要是为了解决计提准备的随意性问题。
二、企业估计坏账损失的基本方法
(一)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企业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直接转销法是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注销该笔应收账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账务处理简单,但是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作任何处理,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而且手续繁杂。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不允许采用直接转销法,只能采用备抵法进行会计处理。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有利于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2.符合会计不能高估资产,低估负债,要确认可能的损失的稳健性原则。
3.将坏账损失与该项应收账款的发生相联系,符合收益与费用相配比原则。
4.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计入费用,避免企
业虚增利润,避免企业明盈暗亏。
5.使应收账款实际占有的资金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按期估计坏账损失的基本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用比率乘以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坏账准备金的估计数。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它与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是相联系的,从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看,此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也不十分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由于应收账款余额既有本期的,也有上期的,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并没有考虑企业应收账款的时间长与短,因而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三)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考虑到应收账款拖欠时间长短,同时也考虑到应收账款余额的结构,因此,计提坏账准备金更为精确、合理。
(四)销货百分比法
销货百分比法是指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有关资料,估计坏账损失与赊销金额之间的比率,也可用其他更合理的方法进行估计。
(五)个别认定法
个别认定法是指根据单笔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如果某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账款有明显差别,则可对该项应收账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三、我国企业在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必将与西方会计制度相衔接,而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与西方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金存在一定差异。这两种方法在同一类企业中计算结果不同,不利于我国与西方会计制度相衔接。
(一)我国关于坏账处理现行规定中存在的缺陷
我国关于坏账处理现行规定中存在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国有企业对坏账的认定、核销必须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在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当地国有企业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很可能为了地方短期利益或政绩而不能客观地审定批准坏账的核销。“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改观。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如实核算费用和损失,而且企业的最高管理当局必须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若仍由财政部门审批认定坏账核销,会使企业管理当局“无故”违反《会计法》。2.以“三年”为标准进行界定显得缺乏科学依据。债权企业则会以“三年”为警戒线,认为三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纯属正常,不用
彻底清理从而放松对其的管理,而当超过“三年”这个警戒线时,再去关注,往往为时已晚,款项收不回往往已成定局。或因负责该应收账款发生的责任人已调离而无法追究其责任,或欠款单位已破产。由于有些账是陈年老账,责任人往往难以查明或追究。而欠款企业可能会故意拖延至三年以上,等待被核销。3.由于应收账款部分不具有资产性质,更多部分不符合流动资产的特性(一年内变现),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仍然采用国际通行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已失去实际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还会误导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我国实际工作中对坏账处理存在的缺陷
由于我国并未对符合坏账定义而又不转作坏账的情形作出硬性规定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许多企业坏账处理存在严重失实情况。企业的经营者为了短期的账面好看,为了实现任期目标,往往不顾坏账风险,盲目赊销。企业领导为增大业绩,人为粉饰利润。虽然账面利润增加了,但同时也增加了坏账的可能性。在实际工作中,对坏账处理存在的缺陷还有以下几方面: 1.利用坏账损失转移资金,挤列费用。会计人员将单位还款不冲销往来账,而是截留并转移他处,再通过坏账损失挤列管理费用,之后再将此笔应收账款作坏账处理,直接转销,计入管理费用,并保持账面平衡。
2.企业有意长期拖欠货款,将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造成资产不实。
3.企业曾经垫付的账款,时间一长,无人过问,最后计入坏账。4.企业员工内外勾结,借故收不回欠款,致使产生坏账。5.已经冲销的应收账款没有在设置的备查登记簿上登记,使得已冲销的账款以后收回时不入账,列入“小金库”。
6.欠款单位为逃避还款,故意将企业关闭,重新向工商行政部门登记开设新的企业。
7.即便是已经作为坏账损失加以核销的应收账款,企业仍然拥有收取款项的权利。因此,企业应该在核销的同时,设备查账簿详细登记,以后仍然要组织人力核对账项与催收欠款。8.混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人为扩大或缩小计提坏账准备基数。
9.对于符合坏账处理条件的应收账款不作处理,或将不符合坏账处理条件的应收账款做坏账处理。据对20家国有企业的审查结果表明,截止2006年底,有7家企业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的比重在60%以上,其中最高一家达82.87%。同时,该企业中已有确凿证据或明显迹象表明收不回但仍未处理的应收账款占三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的51.7%,可见应收账款失实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三)企业坏账准备核算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坏账准备的核算有些不规范,具体表现在: 1.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提请管理当局批准作出处理,并冲销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2.处理已经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或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应收账款,没有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坏账准备。3.有些企业为了简化核算,对已确认的坏账损失又收回的会计账务处理直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
4.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超出了应收账款余额的0.5%的部分已列入管理费用,但年末没有进行应纳税所得额增加调整,少缴纳了所得税。
(四)企业在坏账损失确认中存在的问题
坏账损失的确认不真实,有的企业将不是应收账款内容列入应收账款,造成人为的“坏账”,如无偿提供赞助资金、援助的物资,发生时就应作为营业处支出;又如某地建大型项目,对于这一类款项的处理,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若将来建成后能拥有产权的,应作为对外投资处理;若将来不能拥有产权的,在支出发生时,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而不该放在应收账款中反映,否则只会成为永远收不回的陈年老账。由于历史的原因,此类常年挂账的情况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还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虚开销售收入,形成一笔假的应收账款,又不及时清理,挂账3年以上,名义上形成坏账损失。
我认为,坏账损失除按规定的一般原则确认外,还应对“坏账损失”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成因不同应区别对待,并依据客观因素按程序来认定。在认定坏账损失时,应注意以下问
题:
1.由于企业、个体经营者破产导致不能收回的账款,需有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认定或公证机关的司法支书加以证明。个体经营者死亡的又有偿债义务的,应有人民法院以其遗产的司法处理意见或公证文书。对其遗产分割时,应优先偿还债务,剩余部分可分割;其遗产不足偿债时,其死亡人的遗产继承者应依法承担偿债义务。继承人无故不履行偿债义务的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不应受超过三年的时间所限制,也不应轻易确定为坏账损失。
2.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应收账款,在取得公安机关已失踪、死亡的证明后,确定其遗产不足清偿部分或无法找到承债人追偿债务的,由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坏账损失。
3.逾期三年以上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中,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坏账损失。
4.逾期三年以上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有依法催收的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三年以上的,并能认定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坏账损失。
5.因自然灾害、战争及国际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或者取得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有关证明后,对确实不能收回的部分,认定为坏账损失。
6.逾期三年以上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债务人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不能收回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或者取得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有关证明后,认定为坏账损失。
(五)账务处理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会利用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有意在某一年度多提坏账准备,以备以后年度用来调节利润。如某些企业在当年发生严重亏损时,为了能够在第二年扭亏为盈,于是在当年大量计提坏账准备,到了第二年再大量反冲,以调高第二年利润,达到扭亏为盈的假象,借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还有些企业计划对应收账款项进行重组,或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应收账款不能收回时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其后果将会使企业虚增费用,减少利润,虚减应收账款的价值,为来年的调高利润作出准备。
我国的税法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对于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法准予确认,并按实际发生额做税前扣除。由于计提比率不同,使得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的企业,采用双
重差额计提,许多费用支出标准、所得税、收益分配比率在无行业差别的情况下,在不同行业采用备抵法计算坏账损失的企业其税赋不均,且失去公平竞争的基础。即使是同行业,由于计提比率不同,也会影响实质上的经营业绩相同的企业,而在计算上显示出业绩的数值不同,难以得到较为公正的业绩评价,由此会产生不良后果。有的企业计提坏账损失比例高于0.5%,从而造成了税法规定与企业自身提取坏账准备之间的差额。对于这部分永久性差异,企业在税前应按照如下情况相应地进行纳税调整: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为借方余额或为贷方余额但小于年末应收账款余额0.5%,即坏账准备余额低于按税法规定(0.5%)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时,应调减递延税款;坏账准备为贷方余额且大于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即坏账准备余额大于按税法规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时,应调增递延税款;对企业多计提坏账准备需冲回时,应相应冲减递延税款;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也需要转回该部分递延税款。下面举一实例作进一步解释:
某企业2003年1月1日按0.5%计提坏账准备,由于坏账损失增加,该企业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比例由0.5%增加到0.8%,200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元,坏账准备账面余额为10万元,200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万元,2005年1月30日确认坏账损失4万元。
2004年12月31日账务处理时,由于提高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坏账准备余额为10万元,需补提坏账准备22万元(4000×0.8%-10),税法规定需做纳税调整:调整递延税款3.96万元[(10+22-4000×0.5%)×33%],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
借:递延税款 3.96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96
2005年1月30日确定坏账损失4万元,冲减递延税款4×0.33=1.32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坏账准备 4
贷:应收账款 4
同时,所得税账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32 贷:递延税款 1.32
四、加强和改进企业坏账处理的建议
(一)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预防和减少坏账发生 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有以下几点建议: 1.对企业发生的往来业务要建立商业信誉档案,对客户的信用程度做详细调查,并划分等级,根据信用等级来确定销货额度,这样可减少应收账款。
2.加强销售合同的管理,确定合理信用政策,严格销售合同管理,应做到手续完备、内容齐全。
3.建立企业内部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对业务人员要明确谁赊销、谁收款,使每项业务落实到人。
4.借鉴国际有效做法,即采用现金折扣办法鼓励客户提前付款减少坏账的发生。
(二)坏账的认定由查账师确认
对坏账的认定由CPA查账时根据坏账的定义,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以确定。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1.由于CPA的地位超然、独立,以及查账工作的全面、彻底,有可能而且有能力比较客观、公正地判定哪些应收账款应转作坏账损失。这样可以避免由主管财政部门或董事会、股东大会、管理当局认定时的一些弊端。
2.由于由受托查账的CPA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坏账,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年限标准,这样债务人就难以有意拖延年限而钻国家的“政策空子”。为了减轻CPA的工作量及审计风险,必须规定企业必须遵循“坏账”的定义,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应及时予以处理和揭示,并规定对那些明显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疏忽或出于某种目的不予揭示或处理的应收账款达到一定金额或比例时,应按《会计法》有关条款对其进行处罚,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时刻关
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管理,尽可能地避免坏账。
(三)规范“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
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账户往往成为营私舞弊的“调节器”,成为掩盖各种不正常经营的“防空洞”。为了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便于财务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对应收账款严格按流动资产的定义,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列作流动资产,而对于不能在一年内变现,即账龄超过一年而又不属坏账的应收账款,则将其单独列示于流动资产项目与长期投资项目之间,增设“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项目,并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详细披露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的有关信息。
(四)落实责任,加强有关责任人的离任审计
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是我国离任审计目前主要针对的对象,而应收账款的发生与销售一线员工有直接的关系,由于销售员工作变动比较频繁,平时应对销售人员的业绩做考核,也应注意销售收入指标。财务部门应定期将应收账款按客户、欠款日期列出清单交业务部门,以便及时取得联系,清收欠款。
(五)改进坏账准备金的核算方法
改进坏账准备金的核算方法,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应提倡企业采用国际通用的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可根据谨慎性与配比的原则,放宽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基数,如对企业的预付款、分期应收款等均可列入计提准备的基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部分企业改变了国家关于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初
衷,往往是以此作为增加企业效益的手段。对此,我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有关坏账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及其精神实质的宣传,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为了正确执行这一制度,建议国家税务机关和财政部门监督和协助企业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小结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有关部门前后出台了若干政策规章,但非规范的坏账处理常有发生。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按企业现行方法计提坏账准备金。严格按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中的标准确认坏账。以上提出的坏账损失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加强和改进坏账损失处理提出的一些建议,仅仅是结合目前我国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有关企业的实际做法来分析的,希望能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篇: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内容之一,其是否具备资产的性质(带来的经济利益能流入企业),是否具有流动资产的特性(一年内变现),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正因为如此,对于已不符合资产定义,即确知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转作损失费用予以核销,对于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按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我国于1992年实施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及随后于1993年实施的《两则》、《两制》,对此均作了规范。但从实际执行效果看,实践与理论及有关制度的规定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偏差,直接影响着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本文试结合目前我国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有关企业的实际做法,分析目前坏账确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建设和设想。
一、坏账及坏账准备
坏账是指已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已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不可能产生现金流,其已不符合资产定义,故应将其及时从资产中剔除,转作损失、费用处理掉。否则有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对于坏账的确认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而根据坏账的定义,一般认为有确凿证据或明显迹象表明已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即为坏账。在商业信用比较发达、信用比较有序、经济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坏账产生的原因通常为:(1)逾期账款数额太小而不够用以支付收款费用;(2)未清偿的数额源自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分歧,为了保持与该客户的良好关系而将此部分记为坏账。由此可见,在通常情况下,因坏账而造成的损失应小于收账费用或因放弃某笔应收账款而造成的损失,或应小于这两者之和。此外,当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确认为坏账。在判断一项款项是否应转作坏账时,应看其是否具有以下特性:(1)债务关系已成立;(2)债务人已知;(3)金额确定;(4)债务被认为不能收回。其中,债务关系已成立,也就是说在业务发生时记账是否正确,有否将不属于债务关系的款项支出列作应收账款。如果是这样,则其发生时即注定其不能收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坏账”。如地方兴建大型项目或其他种种原因向企业的“集资”款。对于这样一类款项的处理,我们认为可以分以下两种情况:若将来建成后能拥有产权的,应作为对外投资处理;若将来不能拥有产权,则相当于赞助费支出,在支出发生时,即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而不该放在应收账款中反映,否则只会成为永远收不回的陈年老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类似款项常年挂账的不在少数。因此,严格规范应收账款核算内容不可忽视,以免造成日后不应是坏账的“坏账”。
坏账准备则主要是针对有可能收不回的即有疑问的应收账款,按照谨慎性原则而计提的一种损失准备。需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应具有以下特性:(1)这笔可能收不回的账款的债务人未知,即不确知;(2)不能收回的金额是估计值,即尚未确定。
由此可见,坏账和坏账准备是有区别的:(1)处理的对象(即应收账款)的性质不相同。前者是针对那些债务人确知、收不回金额确知的、已不具备资产性质的“应收账款”;后者是针对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到底是哪一笔,金额是多少均不确知。(2)它们所遵循的会计核算原则不同。应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若不及时转作坏账损失处理,则违背了“真实性原则”。而对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遵循的是谨慎性原则。[!--empirenews.page--] 然而我国有关会计制度似乎对坏账及坏账准备未加严格区分。在《股份制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财会字〔1999〕35号,以下简称“35号文”)中规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其他情况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也就是说,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可计提100%的坏账准备。这样规定虽然对有关会计报表的最终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们认为这有悖资产定义,也与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坏账”与“坏账准备”的性质和特点不吻合。既然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收回,即已不具备资产性质,为什么不将其转作坏账损失,从资产总额中剔除呢?此外,“35号文”中又提到: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公司预付账款已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这与上面的规定存在同样的问题,既然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不再具有资产性质,即应及时转作损失费用处理,而将其转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意义何在?
二、我国关于坏账的界定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1993年开始实施的《两则》、《两制》中对坏账的界定标准是:(1)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收不回的款项;(2)债务不逾期未履行偿债超过三年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对于其中的第(1)点,完全符合国际公认“坏账”定义。至于第(2)点,则是考虑到当前中国企业的现状,许多企业账面应收账款常年挂账,是事实上的“死账”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作出此项规定。就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此项规定的意义是积极的,但以“三年”为标准显得有些武断,由此而造成的消极影响将在下面讨论。
但是,由于并未对符合坏账定义而又不转作坏账的情形作出硬性规定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许多企业,不仅不对符合标准(1)的应收账款按规定程序转作坏账损失处理,更不用说符合标准(2)的应收账款了。据我们审查的30家企业(均为国有企业)中,截止去年底,有10家企业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的比重在60%以上,其中最高一家达82.87%.同时,该家企业中已有确凿证据或明显迹象表明收不回但仍未处理的应收账款占三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的51.7%,可见“应收账款”的失实到了何种地步。
究其因,主要有:(1)报批程序复杂、环节多、相当麻烦,而且由于是陈年老账,责任人往往难以查明或追究。(2)管理当局(厂长、经理)往往注重利润指标。(3)国家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符合坏账界定标准的应收账款的核销同时又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按《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国有企业在核定坏账时,应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需通过董事会审批或由CPA查账认定。此后,财政部在1997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又强调:企业坏账损失的处理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规定。对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不得擅自列作坏账损失,特别是债务人临时账务状况恶化或由于经济秩序混乱互相拖欠造成的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一律不得作为坏账损失核销。[!--empirenews.page--] 我们认为,国家作出上述有关规定的初衷是积极的,但是,它与会计目标——提供真实、公允、相关的会计信息相悖,导致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严重不实,而且也不便于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现行规定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国有企业对坏账的认定、核销必须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在地方财政收入严重依赖当地国有企业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很可能为了地方短期利益或政绩而不能客观地审定批准坏账的核销。“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改观。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企业必须如实核算费用和损失,而且企业的最高管理当局必须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若仍由财政部门审批认定坏账核销,会使企业管理当局“无故”违反《会计法》。
2、以“三年”为标准进行界定显得缺乏科学依据。欠款企业可能会故意拖延至三年以上,等待被核销;而债权企业则会以“三年”为警戒线,认为三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尚属正常,不用彻底清理从而放松对其的管理,而当超过“三年”这个警戒线时,再去关注,往往为时已晚,款项收不回往往已成定局。或因负责该应收账款发生的责任人已调离而无法追究其责任,或欠款单位已破产。
3、由于应收账款部分不具有资产性质,更多部分不符合流动资产的特性(一年内变现),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仍采用国际通行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已失去实际指导意义,不仅如此,还会误导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
三、改进建议
针对目前坏账损失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坏账的认定由CPA查账时根据坏账的定义,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以确定。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1)由于CPA的地位超然、独立,以及查账工作的全面、彻底,有可能而且有能力比较客观、公正地判定哪些应收账款应转作坏账损失。这样可以避免由主管财政部门或董事会、股东大会、管理当局认定时的一些弊端。(2)由于由受托查账的CPA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坏账,而没有一个统一的年限标准,这样债务人就难以有意拖延年限而钻国家的“政策空子”。为了减轻CPA的工作量及审计风险,必须规定企业必须遵循“坏账”的定义,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应及时予以处理和揭示,并规定对那些明显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疏忽或出于某种目的不予揭示或处理的应收账款达到一定金额或比例时,应按《会计法》有关条款对其进行处罚,并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促使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时刻关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管理,尽可能地避免坏账。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际核销坏账与理论上界定坏账之所以未能一致,是因为国家担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的巨大流失。如果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完全没有必要有此担忧。对不具备资产性质的应收账款在账面上核销是为了如实反映企业资产、收益情况,并不意味着从此放弃了对该款项的追索,同样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责任人责任的追究。
3.加强有关责任人的离任审计。我国离任审计目前主要是针对单位或部门负责人,而应收账款的发生往往与销售一线员工直接有关,针对销售员工作变动比较频繁的特点,平时即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和追究责任,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也应注意销售收入指标及货款回收指标的综合平衡。[!--empirenews.page--]
4、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适当分离。从1993年实施《两则》、《两制》至1999年底的第35号文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中有关坏账损失及坏账准备的规定,似乎总在“提供真实、可靠会计信息”与“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这两个目标之间摇摆不定。事实上,这两个目标是难以在同一财务会计体系下达到平衡的,可以分别由财务会计及所得税会计来达到其各自的目标。我国于1994年即出台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规定会计利润可以与纳税所得不一致,从而使得长期以来会计围着财务制度、税法规定团团转,而失去其应有独立性、科学性的弊病略有改观。但目前会计制度(包括有关补充规定)、财务制度、税法各自的功能界定仍模糊不清。长期以来,我国财务与会计不分,因此,往往认为财务制度的规定也就是会计处理时应遵循的规定。从当前有关税法的内容看,绝大部分就是财务制度的翻版,事实上,财务制度起着税法的作用。这就导致会计人员总是以税务部门的规定为“准绳”进行会计处理了。因此,从理论上理清会计核算处理有关规定(会计准则、制度、有关补充规定)及税法(应将财务制度体现在税法中,而取消单独的财务制度)的功能非常必要。这样会计核算完全按照真实、公正的原则,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进行核销及对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则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而不必受税法的限制。为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则可于交纳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如必需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坏账时,才能核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均有一个统一的比例)进行调整。
5、严格按照流动资产的定义,规范“应收账款”在会计报表中的披露。
为了能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便于财务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对应收账款严格按流动资产的定义,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列作流动资产,而对于不能在一年内变现即账龄超过一年而又不属坏账的应收账款,则将其单独列示于流动资产项目与长期投资项目之间,增设“账龄超过一年的应收账款”项目,并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详细披露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的有关信息。
第三篇:浅谈企业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企业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企业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企业执行力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执行力;重要性;问题;建议
一、前言
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一个完整的肌体,企业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只要企业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好的带头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管理执行力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就一定能创造百年企业的目标。
企业要实现“办一流企业、出一流产品、创一流效益”的经营宗旨,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在员工中打造一流的企业执行力。一个执行力强的企业,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具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必定是充满希望的企业。
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不仅要提高企业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的执行力,而且要提高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的整体执行力,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企业的系统执行力,从而行成企业的执行力,竞争力。
执行力落地差是企业的最大内耗,不仅会消耗企业的大量人才、财力,还会错过机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首先要从管理上得以体现,用管理的方法来形成企业的整体风格和氛围,最后使整个企业和人员都具备这种能力。
二、企业执行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严谨
我国企业中缺少完善、严谨的执行力管理制度,或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过于繁琐限制执行力。这就会导致企业的执行力出现连续性不强的问题,导致好的方案没有办法及时的实行错过了良机。
(二)繁琐且没有好方法
我国企业的项目执行往往其中间流程耗费的时间十分长,由下到上逐级批复不及时,导致工作出现延误,影响具体执行人员的积极态度。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企业中各部门容易出现沟通不良的状况,人员方面也容易无法协调,并且,人员的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任务无法彻底的执行,相关的培训也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监管不到位
我国企业中对于企业执行力监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有的企业是干脆就没有监管部门,有的企业是没有明确监管工作归属的部门,职责不明确,便没有办法进行企业执行力的监管考核。
三、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企业需要建议一套完整的企业执行力的相关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各级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企业执行力得到落实,不会产生内耗的现象。同时,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也使监督部门有了明确的考核章程。
(二)完善和加强监督部门
作为企业执行力的监督部门,其需要彻底的贯彻和落实企业执行力的现状,能够发现企业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问题的处理,保证企业的执行力可以更快捷、更正确的执行下去。
(三)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和配合能力
企业的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配合。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针对性比较强的培训,让员工可以在培训中了解企业的执行章程,让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员工进行素质能力的培养,让员工对自身的工作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使其可以主动的去推进工作。
本文选自:知金教育官网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目前基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基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 小)作者:邯郸市复兴区国家税务局 王珏敏 发布时间:2009-05-20 选择字号(大
自税务公文处理系统(ODPS)运行以来,基层通过该系统收发的文件占到了95%以上,所处理的文件中又以上级机关的来文为主,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较之以往手工运作得到大大提高。但在基层现行公文处理中,由于系统设臵问题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文处理的运行质量。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文秘人员操作不熟练,文件处理流程不规范。一些基层人员对公文处理系统掌握不全面,操作不熟练,甚至一些科所的内勤人员以前基本上没学过公文,对公文的掌握不够,影响了办文质量。在文件处理流程中,流程乱、随意性较大,表现在一些单位收文传递由主要领导直接签批给相关部门;或未经办公室主任拟办,直接由承办部门签拟办意见报局领导批示等现象。
二、公文下发渠道较混乱。主要表现在通过公文处理系统传递文件的习惯没有养成。一些单位对系统内收文既有通过公文处理系统处理,又有通过纸质文件传递签收和签处,甚至一些单位应该从公文系统下发的正式文件,只是在局域网发布一下了事,文件传递比较随意;再者是一些拟发人对拟发文件严肃性认识不够,不需从公文系统中“走”的简单的通知、通报、成立小组以及层层转发的文件,也要非经过公文系统拟发不可,造成系统内“垃圾文件”过多,过滥。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系统公文的整体质量。
三、公文处理中的发文不规范。由于一些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加上文字编辑功底薄弱,平时拟发的文件又少,因而对电子公文的操作“望而生畏”。能够完整、准确的拟发文件,很多基层人员感到困难,“失误”很多,主要表现在“通知”“请示”文种相混淆;既使用通报又使用通知的文种重叠情况;引用公文及附件标注不规范;排版不准确;部分单位发文字号不规范,未按规定区分国税发、国税函和国税办等等方面。
四、公文处理的办结渠道不畅。目前县(区)级税务机关电脑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一些文秘、内勤人员同其他同志合用电脑,阅览文件受限制,影响着办文的时效;再加上基层一些年龄大、电脑基础差的同志使用电脑较困难,他们阅读文件相对比较困难,分送给他们的文件只能长期滞留在他们的个人信箱内,文件不能及时办结,时常出现超办理时限的现象。
五、公文处理的纸质归档不及时。存在纸质归档的公文未按档案管理要求分类归档,未建立索引目录,卷内目录设臵不规范,项目不齐全等问题。根据现行税务档案规定,凡通过系统公文处理的文件,还要同时进行纸质审批,纸质登记,纸质归档。对这种双重工作,具体负责公文处理的文秘人员往往想不通,视为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因此工作常常消极、滞后。
六、文秘人员更换频繁,责任意识不强。由于干文件处理工作在基层常被认为是一项没有面子的事情,领导无所谓、同事瞧不起,没人愿意干,干了也不长,推着走,蒙着干。经常是处于频繁换人状态,长期以来造成基层对公文处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公文质量代表国税机关形象,代表办公室工作人员水平,从而缺乏责任心。
七、公文处理程序更新慢,软件运行滞后。目前使用的ODPS是较早使用的公文处理软件,软件中公文格式与2004年总局印发的《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和2005年省局印发的《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有所冲突,主要体现在文件格式、文件使用纸张方面。软件升级不到位,办公室技术力量难以及时更新。
八、文档管理不统一,档案设施不规范。由于对文档管理工作意识不强,多年来,税务系统各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参差不齐,且绝大部分县(区)局档案室设施老化,已远远满足不了档案的存放标准,这也是归档不及时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公文处理工作看似细小、平凡,甚至单调、繁琐,但却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重要枢纽,缺一不可,十分重要。基层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基层文秘工作的辛苦,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让干此项工作的干部能稳住心、踏实干。
二、制定适应基层国税的公文处理系统操作细则。详细、全面的规定公文登记、公文传递、公文格式、公文归档办法,统一收文的拟办意见、办理程序,统一发文主送机关名称,统一电子发文的流转与环节,统一非文件类重要公文(信息、通报等)的处理,统一外部收文的传递方式和归档。
三、切实提高公文处理人员素质。认真组织学习上级文件和工作要求,使每位国税人员都熟悉公文处理。每年定期组织公文处理工作人员集中培训或交流学习,尤其是增强新上岗文秘人员的培训,多开展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编写详细的操作手册,可从如何进入模块到操作技巧和操作要领上入手,手把手地教,这样才能收到实效。同时要不断总结公文处理好的方法措施,剖析公文处理中常见错误,及时集中培训,提高公文处理的操作水平。
四、建立健全严格的公文拟、审责任制,纳入考核范围。严格按照《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具体要求认真处理好每件公文,使公文处理更具规范性,保证公文信息系统顺利传递。加大对公文处理的考核和检查力度,将公文质量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提高基层单位对公文处理的重视程度。
五、重视强化公文归档保存工作。配备专职人员从事文件收发及档案管理,确保岗位相对稳定。加强收发文的登记、整理、归档和管理,确保各类纸质文件的完整、规范、安全。确保电子文档定期备份,明确备份的方式、时限,如采取刻录光盘或双硬盘备份的形式进行保存,做到公文处理系统运转的万无一失。
全市公文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李广阳
公文处理是按照规范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文书处理的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也是各级行政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处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的办事效率,关系到机关的对外形象。近年来,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能够执行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公文办理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发挥了以文辅政的作用。但是,在公文处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机关工作的水平,有的甚至给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存在问题
(一)公文处理不及时。在收文处理中,有的不能按规定时限处理文件,有的拟办意见不到位,致使文件运转程序出现问题,有的没有找准政策依据或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办理意见,出现了误事误时现象。在发文处理中,因办理不及时,导致上级机关研究决策或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时间太少,影响了公文的效用。
(二)公文处理程序不严肃。有的机关文件多头管理,没有做到“一个关口”管理;有的不按程序签发文件或签发不到位,上报文件没有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有的政府部门向下一级政府下发不该下发的文件,甚至内设机构对外正式行文;有的不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越级报文;有的将文件抄送或直送领导个人。
(三)文字表述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公文用词用语不恰当,文字表述前后矛盾,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计量单位、简称运用不规范,也有因文字校对不细心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掉字漏字、多出无用字的现象,使公文表达的意思不准确、不清楚甚至截然相反,影响了公文的处理。
(四)公文格式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文种使用不正确,如:应当用“函”的用成了“报告”或者“请示”,应当用“请示”的却用成了“报告”;文件的各要素标注不全或使用不正确,如:有的乱标、生造主题词,有的上报文件使用文头不对、没有标注签发人和“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引用文件不规范,将引用的文件标题中的发文机关标在书名号外,甚至没有发文机关,没有标发文字号。
二、原因分析
(一)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起“公文处理非小事”的观念,没有树立起高标准、严要求、及时准确地办理每一件文件的意识,以至于在公文处理中,不作认真调查研究,不作认真思考,敷衍了事,简单应付,不认真,不细心,没有负起应负的责任。
(二)不熟悉机关工作程序。没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级行政机关的有关工作规则、办事程序、文件审核、审签程序,没有把握好工作程序,没有发挥好工作协调的职责,办文无头绪,办事无章法,工作显得很忙乱,质量和效率打了折扣。
(三)工作能力不强,业务水平不高。没有注意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没有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文化知识、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知识的学习,个人综合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导致了公文处理工作中出现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公文处理要做到及时,确保公文处理的时效性。公文处理要及时,即讲求时效,及时则有效,误时则误事。行政公文只有把握时机,及时处理,才能发挥公文的效用。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树立及时、准确地办理每一件文件的观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印发文件,从起草、审核、审签、校对等环节都要认真负责,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办理。收文办理,总体上要求都要快速处理,一般公文应尽快处理,紧急公文必须急事急办,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按照有关规定,特急公文应在4小时以内办结,急件需视其复杂程度在24小时以内办结。紧急电报,特提应在2小时以内办结、特急应在4小时以内办结、加急应在24小时以内办结、平急应在48小时以内办结。
(二)严格公文处理程序,确保公文处理的严肃性。公文处理程序是公文法定效力的体现,所以,公文处理程序至关重要。印发文件要按规定程序审签,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把关、对上负责的办法进行,一般不得超越职位的管理范围和权限签发公文。上报的公文必须要本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并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逐级上报,一般不得越级报文,也不能将文件分头多送、抄送或直送领导个人。政府部门依据职权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三)公文处理要认真负责,确保公文处理的准确性。准确是对公文处理质量的要求,公文处理关系到机关的整体工作,关系到上下左右的相互联系,必须准确无误。印发文件,从起草、审核、审签、校对等环节,必须要把好文字表述关、格式关、校对关,做到文字表述准确、文件格式准确、文字校对准确。在收文办理时,要详细审视来文,注意拟办意见的准确和全面,公文拟办要做到情况确实、依据可靠、意见明确、程序规范、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确保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四)解决好公文处理的具体问题,确保公文处理的规范性。公文处理中经常出错且不被大家注意的问题,要特别注意解决好,使公文更加规范。
1、关于文件标题引用问题。公文中引用文件,应当把文件标题、发文字号标全,不能用发文字号代替公文标题。正确的标法是: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臵于书名号之内,发文字号臵于括号之内。如《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工作的通知》(陕政发„2006‟6号)。文内使用非规范性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2、关于公文的段落问题。正文中有“一是、二是、三是”不要单独成段,建议把这样的小段归入一个段落,使“一是、二是、三是”成为一个段落内的层次标记。如以“一是、二是”起首的段落文字太长,用规范的层次序号代替“一是、二是、三是”,使其成为独立的一个段落。
3、关于请示、报告公文的结尾用语问题。“报告”结尾用“特此报告”即可,不能用“现予报告,请批示”(报告和请示不分)、“专此报告,请审定”(报告不应提出“请审定”的请求)。请示结尾为三种情况:下级机关工作中不明确、认识有分歧的事项,为请求指示的请示,结尾用“请指示”、“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下级机关无权力或无能力解决的事项,为请求上级批准或给予解决,为请求批准的请示,结尾用“请批准”、“请予解决”;主管部门提出安排意见或政策性措施,请上级批准并转发的,为呈转性请示,结尾用“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4、关于公文的附件问题。公文如有附件,在公文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字表识“附件”二字,后表冒号和名称,不能表为“附”,附件说明表注不能表注在正文中,如“详见附件×”,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表识应一致,批转、转发、印发性通知因在标题和正文中已做说明,因此,不再表注附件说明。
5、关于公文中机构称呼的问题。以市政府文件和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为例,市政府文件中对各县政府、县级市政府、区政府,文件主送机关称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正文中可称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对全市多级政府称为“各级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可参照以上办法使用。
6、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要对应的问题。如市(县)政府文件一般抄送市(县)委,不要抄送市(县)委办公室;市(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一般应抄送市(县)委办公室,不要抄送市(县)委。
第五篇:坏账处理
坏账准备和坏账处理
什么是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商业信用的高度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坏账损失是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坏账准备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存在一些差异。目的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坏账准备的处理的差异。以下就坏账准备从计提方法、计提范围、计提数额、比例等方面,对“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作一比较。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除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超过国家税收规定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本身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一般情况下,预付账款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坏账准备。
税收制度《办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为年末应收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从2003年1月1日起根据《通知》规定“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可见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基本相同,但税法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业务往来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
三、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比例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
一是比例不限,二是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同时对滥用会计政策做出规定: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不能滥用,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计提秘密准备(是指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准备)。
《办法》规定: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对此以实例来进行说明。
A公司会计上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50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50万元。2005年末应 3 收账款余额6000万元,包括关联方往来100万元,会计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
会计处理:2005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6000×3%=180万元,由于坏账准备的年初数小于本年应计提数,应按其差额(180-150=30)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30
贷:坏账准备30
通过上述处理,使坏账准备的年末余额保持在本年应计提数180万元。
税务处理:本年末按税法规定的税前列支数额,(6000-100-5000)×5‰=4.5万元,纳税调整30-4.5=25.5万元。
通过上例,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180万元,是按照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的,在提取时应注意与年初坏账准备余额相比较,本年应计提大于年初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补提,反之应冲回。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时,应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剔除关联方往来,计算出当期应计入费用的数额,然后与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并已计入当期费用的数额相比,依此来确认本年的纳税调整额。
对坏账准备的查账
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大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小于“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为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 其差额提取;应提数小于账面余额的差错,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企业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坏账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一、审查企业坏账损失内部控制制度。
检查企业坏账损失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应放在以下三方面:
(1)是否建立了坏账准备金制度。采取直接转销法处理坏账损失的企业,不应再提取坏账准备金。
(2)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严格遵守会计制度的规定,计提的范围、计提的标准是否合理、合法。
(3)是否建立了坏账审批制度。坏账损失的处理是否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列账批复手续是否合规。
查账人员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的会计账簿或者询问有关的会计人员来确定被审单位采用哪种方法来核销坏账;抽查一些金额大的坏账记录,检查其是否得到适当的审批,审批的依据是否合理 有无隐瞒虚报情况,冲销应收账款的金额是否同批准的金额相一致。通过对企业
坏账损失控制制度的评价,措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这些环节就是容易产生错弊的地方,从而确定下一步审计的重点。
二、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检查坏账准备。
查账人员应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来检查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户年末余额和“管理费用”账户有关明细账发生额,检查企业坏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和标准是否正确,有无通过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通过审阅“坏账准备”、“管理费用”等账户及时对应账户,来检查企业是否有利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前后期的不一致来调节当期损益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及相关原始凭证,查证有无人为多冲或少冲坏账准备的情况;审核“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或相应账户及相关的原始凭证,查证企业是否存在将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损失未记入“坏账准备”账户而记入其他账户如“应付账款”账户的情况。
三、运用调查了解方法检查坏账准备。
调查了解核销的坏账是否具实、合理,有无利用坏账的处理来掩盖挪用或贪污公款的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债务人,查证企业是否将债务人偿还的贷款不入账,挪做他用或被有关经办人员贪污。坏账准备的所得税处理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即企业首先应当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并使各期末坏账准备余额合理地反映应收款项收现面临的风险水平,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再根据其损失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注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同时还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既包括应收账款,也包括其他应收款,并且企业可以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四种方法中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随后,财政部《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的通知》(财企[2002]13号)又对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做出了规范。
现行税法特别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也规定,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并且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同时,核销坏账应具备的条件、收回已核销坏账的处理、税法与会计制度的规定也基本一致。但是,为了便于所得税征收管理,税法又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实行限额扣除办法,即只有计提的不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 的坏账准备金才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这一点与会计制度“企业可以自行确定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提取的坏账准备从利润总额中全额扣除”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
实务中,企业通常是以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确定的利润总额为基础,再按照税法规定调整以后计算确定应纳税所得的,那么,对上述差异,应当如何进行纳税调整呢?会计制度和税法没有作进一步的规范,相关教科书也都是在讲解所得税会计时,仅仅介绍一下初次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时的纳税调整方法,至于以后应当如何进行纳税调整,目前还是一个空白。现谨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商榷。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在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中,无论是税法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还是不允许扣除的坏账准备,它们既都有可能在以后转回,也都有可能向以后递延,并对相关纳税调整金额的计算确定产生影响。例如,甲公司2000年开始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年初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年末只有一笔当年新发生的应收账款1000万元尚未收回。甲公司考虑相关因素后提取了坏账准备15万元,则应在当年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10万元(15-1000×5‰)。如果甲公司2001年全额收回了欠款,且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则会计上应将转回的坏账准备15万元全部计入利润总额;在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的情况下,应以当年利润总额扣除10万元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道理是在甲公司转回的坏账准 备15万元中,10万元已在2000申报纳税,2001年转回时不再纳税;另外5万元已在2000税前扣除,2001年转回时不再扣除,它实质上体现了不重复征税也不重复扣除的税收原则。如果甲公司至2001年末尚未收回上述款项,且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仍然是1000万元,则账面留存的坏账准备余额15万元2001应当不作任何纳税调整,此即坏账准备向以后递延的情形。
基于上述分析,如果企业按年计提坏账准备,则在初次采用备抵法的,应当直接将计提的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以后,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第一种方法:即一般的纳税调整方法,首先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算确定当年计提或转回坏账准备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或计入利润总额的金额,然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年可以扣除的坏账损失(含坏账准备,下同)金额,两者的差额即应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的金额。其中: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扣除的坏账损失金额:核销的坏账—收回以前核销的坏账+(年末应收款项余额—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
对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税法在确定可扣除的坏账损失时,实质上同时采用了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其中,核销坏账准予扣除,收回已核销坏账计入应纳税所得,属于直接转销法的应用;允许企业税前扣除按照年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的 坏账准备,属于备抵法的应用,该项扣除可以视为税法的特准扣除。至于公式中的“(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一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是指上年末坏账准备余额中包含的原来税前扣除部分递延至本年后,应当按照应收款项新增余额的5‰增加本年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或者按照净减少部分的5‰扣减本年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即转回以前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以避免重复扣除。
例如,A公司2002年开始采用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损失(假定不调整年初财务状况)。其2002-2005会计上确认的相关数据如下表(见附件):
相关事项如下:
2003,某债务人破产。A公司收到受理法院寄来的该债务人无破产财产可供偿债的宣告后,核销其原欠货款50万元,年末提取坏账准备40万元。
2004,收到上述债务人受理法院清偿款5万元(系法院追回的债务人隐匿财产分配额),年末提取坏账准备15万元。
2005,核销某死亡个人欠款10万元,其余应收款项均已收回,年末转回坏账准备账面余额20万元。
按照上述思路,A公司2002-2005就坏账准备涉及的纳税调整金额计算确定方法如下:
2002: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准备为20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1000×5‰=5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20-5=15万元,即调增应纳税所得15万元
2003;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准备为40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50+(900-lOOO)×5‰=49.5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40-49.5=-9.5万元,即调减应纳税所得9.5万元
2004: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准备为15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5+(1300-900)×5‰=-3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15-(-3)=-18万元,即调增应纳税所得18万元
2005:计入利润总额的坏账准备为20万元
可以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10+(0-1300)×5‰=3.5万元
纳税调整金额=-20-3.5=-23.5万元,即调减应纳税所得23.5万元
由于2005年末所有应收款项余额为零,原来确认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也得以全部转回,即:15-9.5+18-23.5=0。我们知道,A公司2002~2005年累计发生的实际坏账损失为55万元(即对某债务人的破产债权净损失45万元与某死亡个人的债权损失10万元之和),那么,通过上述处理,可以看到,累计,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坏账损失为55万元(20+40+15-20),累计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的坏账损失亦为55,万元(5+49.5-3+3.5),两者的扣除数额最终达到了完全统一。也就是说,即使在备抵法下,不论 13 是从利润总额中还是应纳税所得中,企业最终可以扣除的仍然只能是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
第二种方法: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虽然企业核销或收回的坏账都是通过“坏账准备”科目核算的,但它们可以通过影响坏账准备的具体应提取金额,而最终得以从利润总额中扣除或计入利润总额;这一点与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税前扣除或计入应纳税所得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以,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终极差别,仍然在于企业计提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按会计制度规定应从利润总额:中全额扣除或全额计入利润总额,而税法规定只能限额扣除或部分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为此,还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纳税调整金额:
纳税调整金额=(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6‰)-(年初坏账准备余额-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年末坏账准备余额-年初坏账准备余额)-(年末应收款项余额-年初应收款项余额)×5‰
公式的含义在于:当计算结果大于零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小于零时,应调减应纳税所得。同上例,2002~2005的纳税调整方法如下:
2002,纳税调整金额=(20-0)-(1000-0)×5‰=15万元
注:由于假定不调整年初财务状况,可以视同年初应收款项余额为零
2003,纳税调整金额=(10-20)-(900-1000)×5‰=-9.5万元
2004,纳税调整金额=(30-10)-(1300-900)×5‰=18万元
2005,纳税调整金额=(0-30)-(0-1300)×5‰=-23.5万元
实质上,第二种方法是对第一种方法的重新表述,但更加便于实务操作,对上述“转回、递延”理论的阐释也更加透彻。
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
一、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
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多、项目广。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对于与外部企业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应收外部单位的各种赔款、罚款;②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③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④预付账款转入(企业的预付账款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⑤与关联方之间产生的其他应收款;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 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准备。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②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赔款、罚款等。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
1.计提的方法。《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在估计损失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其他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法、销货百分比法。笔者认为,在三种方法中只有账龄分析法最恰当。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它的发生一般具有稳定性,且其内容比较单一,因而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来确定坏账损失比较合理。但是其他应收款内容多且来源杂,同时随着关联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之间往来的日益增多,仅以其余额或当期发生额来计提坏账准备显得过于粗糙,甚至还可能使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此,计提采用账龄分析法比较恰当。如同应收账款一样,企业使用的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其他应收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企业要及时催收,收回后应当及时入账。
2.计提的比例。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信用程度、形成原因、实际用途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按欠款时间的长短对其他应 收款进行分类,如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合理的损失比例。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②计划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企业之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也是原则性的规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并且企业不准备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则可以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3.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净额”项目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余额列示,“其他应收款”项目也以余额列示。随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增多,特别是关联方之间其他应收款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处理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设置“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以便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区分开来,准确无误地反映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会计期末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收款”项目应以该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即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账面余 17 额减去“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例:M公司对其他应收款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2003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35 000元,当年3月发生坏账损失15 000元,200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账龄及估计损失率
2003年有关账务处理如下:①2003年3月发生坏账准备时:借: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15 000元;贷:其他应收款15 000元。②2003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时: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42 000元;贷: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42 000元。
4.坏账准备的披露。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说明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并重点说明如下事项:①本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一概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②以前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但在本又全额或部分收回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采用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③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的理由。④本实际冲销的其他应收款及冲销理由。其中,实际冲销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其他应收款应单独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