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管理创新笔记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读书笔记
最近一段时间,听到最多的词是“社会管理创新”,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又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呢?读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村官一日》两本书后,我终于有了一点点了解,不过还是一知半解,对于我来说,太深奥了。就大致的理解内容展示如下: 由来
2004年6月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概念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
目前中国的社会问题明显增多,这是一个我们不用去否认的事实。为何会如此?有人说这是部分党员干部不作为、甚至乱作为所导致的。固然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但是据此就把社会问题丛生的责任全部推给党员干部是不公平的。其实,一个社会的社会问题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导致的一种客观存在。胡锦涛总书记在专题班上说 “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讲的就是这样的意思。那么目前中国社会呈现出一些什么样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将会引发什么样的社会管理问题呢?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相当单一的,就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他们之间的利益是高度趋同的,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冲突,甚至直接的冲突都几乎没有。但这些年来中国社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纷纷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之间,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由于利益获取模式的不同往往会发生各种冲突与纠纷,这些冲突与纠纷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像前段时间出现的农民工因讨薪而自焚跳楼、土地拆迁中的暴力争端等等社会性事件,背后其实都是阶层利益在冲突。
而且,伴随着阶层分化,社会管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基本上都要属于一个“单位”,干部在机关、工人在工厂、农民在生产队。按单位管理,政府好管也省事。但现在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自由人,不再是“单位人”而成为了没进入麻袋的土豆。对于这些人,仅仅依靠单位模式是想管也管不住了,就算把他们吸纳为临时工,临时工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像“正式工”那样本分地听话了。
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
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大挑战。传统的户籍管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就在坑里边,而人口流动,西边的萝卜跑到了东边,导致东边的一个坑里可能有几个乃至好几十个萝卜。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产生了。比如,农民工建设了城市,但却很难在城市中居住下来,只能像候鸟似的飞来飞去。如何调动流动人口建设流入地的积极性,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项社会福利,让流动人口不至于因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发展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人口流动好歹还能看得见,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开放与信息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管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难度更是天壤之别。在信息不畅通的情况下,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捂住再慢慢应对。可是互联网让信息迅即甚至呈几何级数传播,往往“网下刚冒烟,网上已燃烧”。本来一个小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信息一传播到网上,马上情绪激愤。加之,互联网还有强大的组织功能,它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看似一点联系也没有的人在不知不觉间组织在一起形成集体行动。
更近一步看,在信息化环境中,人的社会交往已经不仅仅是实体的交往,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往,而变成了网络的交往与沟通。一个人足不出户并不意味着孤立无为,闭门也能造车,网上也可以开店。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宅男宅女很可能是社会中交往关系最复杂、最广泛的群体之一,据说目前中国网民已经超过4亿人。虚拟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但它又与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虚拟社会的所作所为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崭新要求,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跨越了温饱,实现了小康。但是,在老百姓吃饱穿暖的同时,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了。为什么啊?社会诉求在提高,群众愿望在升级。我们党员干部在实现群众经济小康方面成就很巨大,但让群众精神小康方面准备不足。可是,准备不足,群众就会聚集起来和你要、和你闹。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过去不是问题的问题今天成为了大问题,过去理所当然的事情今天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了,过去坚不可摧的合法性基础今天越来越有些靠不住了。邓小平晚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过去总认为发展慢了不行,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之后,发展快了问题更多、更棘手、更复杂。后邓小平时代10余年后重温这句话,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伟人的高瞻远瞩。
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
社会发展可以突变,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却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社会用30余年走过了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既有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共识,新的价值观又没有真正形成。而一个社会只有存在共同的价值观才可能产生一致的行动。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无所顾忌,都将不可预期。有权的“官二代”信奉赢者通吃,自鸣得意而视法如无法;弱势群体则绝望无助,看不到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便铤而走险非理性杀人。就算那些自诩为只是“打打酱油”的群体,在其貌似超然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与愤懑,这使得他们往往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肥沃土壤。当一切都不再相信、一切都不敢相信、一切都不能相信的时候,谣言就会主宰社会,恐慌就会降临社会、动荡就会席卷社会。前些天的“盐慌”背后并不仅仅是经济投机,更多的是社会性的焦虑与迷茫。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不可能有经济政治的繁荣发展。面对这些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我们用惯了的、会用的、曾经很管用的、数十年来延续下来的一些社会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越来越不适应、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如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了必由之路与不二法门。内容与路径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厘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2.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3.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4.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5.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
2.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
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4.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5.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范,建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重要的是要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重视对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通过对社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要确立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要促进社会活力而不是要限制社会活力,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倡导不同的行为模式,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重视沟通与协调。社会管理创新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同时要尽可能地兼顾各方各类利益。但是,强调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绝不是不能损害任何利益,绝不意味着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要引入行政过程论,对各方各类利益进行综合的全面衡量,依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裁量判断。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相互交流和撞击,依赖于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更依赖于相关各方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创新管理实施方案
遂川县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方案 为了使大学生村官迅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工作,在农村基层扎住根,留住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遂川县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扎实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留得住、干得好、成长快,使他们能够真正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青春、建功立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家人、农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化解农村矛盾的贴心人,努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一是任前培训作动员。大学生村官到镇以后,镇党委立即召开了干部职工会议,对大学生进行了任前培训,主要培训了新时期党在农村的有关政策及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有关内容等。并对村官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任务,勉励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大学里锻炼成长,更快地融入农村,更加地适应农村,更好地服务农村。同时,对大学生“村官”在生活上进行关怀,入村后,乡镇及时落实办公地点、住宿等。二是帮带联系助成长。实行“4+1”帮带制度,以乡镇班子领导为“思想导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以组织委员为“理论导师”,传授工作经验及上级文件,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以村“两委”负责人为“实践导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及实践能力;以老大学生村官为“生活导师”,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促进。四位“导师”要从思想和能力上重点帮带,设置好帮带内容,讲究帮带实效。
三是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村官“一职双岗”程序,其程序为“党委设岗—个人选岗—意向商岗—党政定岗—定期督岗—年终评岗”。
四是完善机制促发展。明确镇、村两级党组织有关职责,镇党委指派专人负责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政策咨询、协调联系和宏观指导;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成长情况,并指定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成长情况;村党支部对“村官”平时的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进行具体管理。同时,严格实行大学生村官“五个一”工作制度,即每天记好工作日志,每周写1篇工作心得,每月1次工作汇报,每季度1份调研报告,每半年1篇工作总结。严格在岗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电话抽查、实地调查、走访群众等方式督察在岗情况,严格请销假制度。
五是发挥特长推工作。镇党委针对每名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及自身特长,发挥大学生村官懂电脑、有技术、理解接受知识较快等优势,安排他们协助村文书处理日常事务,起草工作文案,同时让他们兼任村团委书记、宣传委员等职务,为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平台。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发展产业,服务群众。
五是强化考核重激励。把大学生村官考核纳入村两委干部考核范围,以平时测评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大学生村官根据履
职情况进行自评,再由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测评,最后由镇考核领导小组进行总评上报县委组织部,在考核村官更加注重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工作实绩。
六是把大学生村官为民解忧室设立在村(居)委会。同时将大学生村官的职务、特长、联系电话等情况制成联系卡片,发放到村(居)民小组联系站点,通过预约联系,使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更加畅通,老百姓办事更为方便快捷,为大学生村官下发了《民情解忧工作日记》记录本,大学生村官对所开展工作实行日记录、周总结。所任职村的负责人和驻村干部每周查阅记录情况,在解忧民情日记本上签署意见,提出相关建议。
第三篇:遂川县大学生村官创新管理实施细则
遂川县大学生村官创新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为规范和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干事创业,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规定结合遂川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管理服务
第一条 成立遂川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由组织部牵头,负责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日常工作,督促检查、定期总结、上报管理服务工作情况。建立由组织、人事、教育、财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
第二条 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主要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村党组织负责。乡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乡镇、村党组织每年底逐级上报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情况。
第三条 乡镇、村党组织应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服务制度,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确保大学生村官的人身安全。乡镇党委每季度定期听取大学生村官思想和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第四条 建立大学生村官联系沟通制度。县委组织部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座谈会,每半年到大学生村官任职村进行一次调研指导,负责对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第五条 大学生村官工作期间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要严格履行逐级请假和销假制度。请假1天以内的,由村党组织书记批准同意;2天以内的,报乡镇党委书记批准;聘用期间,大学生村官必须在聘任职位工作,其他机构不得借用。
第六条 由于身体状况和入伍、升学及考录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或终止合同的,须提前向乡镇党委提出书面申请,报县委组织部批准。
第七条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违反合同约定和纪律,尚未达到解除合同条件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警告、记过处分。情节和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影响较大的,根据有关规定,在解除合同后3年内不得报考我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大学生村官过错解除合同、弄虚作假欺骗解除合同和聘期未满两年解除合同,不得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八条 大学生村官在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
第九条 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重点协助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参与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各项工作;
(二)参与村级青少年、共青团、妇联、科技等工作。
(三)熟悉、了解农村基层情况,学习掌握农村工作、群众工作基本方法,宣传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四)发挥知识、专业、能力特长,引导群众科技种养、科技致富、文明新风,在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创新;
(五)总结宣传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普及农村科技、法律知识,加强农村信息交流;
(六)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组织、村委会交给的其他任务。
第十条 大学生村官要认真执行工作日志制度,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成效等情况。
第十一条 大学生村官应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村规民约,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 培养锻炼
第十二条
实行“4+1”帮带制度,以乡镇班子领导为“思想导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以组织委员为“理论导师”,传授工作经验及上级文件,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以村“两委”负责人为“实践导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及实践能力;以老大学生村官为“生活导师”,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促进。四位“导师”要从思想和能力上重点帮带,设置好帮带内容,讲究帮带实效。
第十三条 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对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及时予以表彰。
第十四条 大学生村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大学生村官每月要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每季度向乡镇党委作书面工作汇报;每半年和年终向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作书面工作汇报。
第十五条 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村官“一职双岗”程序,其程序为“党委设岗—个人选岗—意向商岗—党政定岗—定期督岗—年终评岗”。
第十六条 把大学生村官为民解忧室设立在村(居)委会。同时将大学生村官的职务、特长、联系电话等情况制成联系卡片,发放到村(居)民小组联系站点,通过预约联系,使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更加畅通,老百姓办事更为方便快捷,为大学生村官下发了《民情解忧工作日记》记录本,大学生村官对所开展工作实行日记录、周总结。所任职村的负责人和驻村干部每周查阅记录情况,在解忧民情日记本上签署意见,提出相关建议。
第五章 教育培训
第十七条 县委组织部应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重点,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 乡镇党委应根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需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进行日常培训,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内容应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知识、农业适用技术、村务管理、农村工作方法等。
第六章 考核奖惩
第十九条 届满考核。考核工作由乡镇负责实施,考核结果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并作为续聘、解聘、奖惩和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时享受优惠政策的依据。
第二十条平时考核结合职责和实际工作进行,以工作日志、工作小结、考勤登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形式,真实记录平时工作表现。乡镇和村帮带领导定期评鉴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一条 考核自订立聘用合同起,聘期满一年时进行一次考核,合同期满当年适当提前。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以德、能、勤、绩、廉为重点,采取自我评价、领导评鉴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并报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审核。
第二十二条 到村工作2年以上、考核均为合格以上且仍在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公务员时可根据省、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 大学生村官在聘用岗位上工作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应给予奖励。全县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大学生村官表彰活动,对受表彰者给予奖励,并在报考县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和聘用。
第二十四条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重视培养和发现大学生村官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宣传表彰,树立榜样。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推荐参加县、市和省级先进个人评选。
第二十五条 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奖励、惩处情况,应及时存入个人档案
第二十六条 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每年对乡镇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着重了解大学生村干部发挥作用情况,并对乡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做出综合评价。
第四篇:遂川县大学生村官创新管理实施细则
遂川县大学生村官创新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为规范和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干事创业,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规定结合遂川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管理服务
第一条 成立遂川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由组织部牵头,负责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日常工作,督促检查、定期总结、上报管理服务工作情况。建立由组织、人事、教育、财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
第二条 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主要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村党组织负责。乡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乡镇、村党组织每年底逐级上报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情况。
第三条 乡镇、村党组织应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服务制度,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确保大学生村官的人身安全。乡镇党委每季度定期听取大学生村官思想和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第四条 建立大学生村官联系沟通制度。县委组织部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座谈会,每半年到大学生村官任职村进行一次调研指导,负责对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第五条 大学生村官工作期间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要
严格履行逐级请假和销假制度。请假1天以内的,由村党组织书记批准同意;2天以内的,报乡镇党委书记批准;聘用期间,大学生村官必须在聘任职位工作,其他机构不得借用。
第六条 由于身体状况和入伍、升学及考录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或终止合同的,须提前向乡镇党委提出书面申请,报县委组织部批准。
第七条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违反合同约定和纪律,尚未达到解除合同条件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警告、记过处分。情节和危害后果特别严重、影响较大的,根据有关规定,在解除合同后3年内不得报考我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大学生村官过错解除合同、弄虚作假欺骗解除合同和聘期未满两年解除合同,不得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八条 大学生村官在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
第九条 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分工,重点协助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参与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各项工作;
(二)参与村级青少年、共青团、妇联、科技等工作。
(三)熟悉、了解农村基层情况,学习掌握农村工作、群众工作基本方法,宣传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四)发挥知识、专业、能力特长,引导群众科技种养、科技致富、文明新风,在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创新;
(五)总结宣传基层干部群众发展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普及农村科技、法律知识,加强农村信息交流;
(六)完成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组织、村委会交给的其他任务。
第十条 大学生村官要认真执行工作日志制度,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成效等情况。
第十一条 大学生村官应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和村规民约,自觉接受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 培养锻炼
第十二条实行“4+1”帮带制度,以乡镇班子领导为“思想导师”,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以组织委员为“理论导师”,传授工作经验及上级文件,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以村“两委”负责人为“实践导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及实践能力;以老大学生村官为“生活导师”,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促进。四位“导师”要从思想和能力上重点帮带,设置好帮带内容,讲究帮带实效。
第十三条 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对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应及时予以表彰。
第十四条 大学生村官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大学生村官每月要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每季度向乡镇党委作书面工作汇报;每半年和年终向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作书面工作汇报。
第十五条 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村官“一职双岗”程序,其程序为“党委设岗—个人选岗—意向商岗—党政定岗—定期督岗—
年终评岗”。
第十六条 把大学生村官为民解忧室设立在村(居)委会。同时将大学生村官的职务、特长、联系电话等情况制成联系卡片,发放到村(居)民小组联系站点,通过预约联系,使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更加畅通,老百姓办事更为方便快捷,为大学生村官下发了《民情解忧工作日记》记录本,大学生村官对所开展工作实行日记录、周总结。所任职村的负责人和驻村干部每周查阅记录情况,在解忧民情日记本上签署意见,提出相关建议。
第五章 教育培训
第十七条 县委组织部应将大学生村官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重点,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 乡镇党委应根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需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进行日常培训,原则上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内容应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知识、农业适用技术、村务管理、农村工作方法等。
第六章 考核奖惩
第十九条 届满考核。考核工作由乡镇负责实施,考核结果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并作为续聘、解聘、奖惩和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时享受优惠政策的依据。
第二十条平时考核结合职责和实际工作进行,以工作日志、工作小结、考勤登记、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形式,真实记录平时工作表现。乡镇和村帮带领导定期评鉴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十一条 考核自订立聘用合同起,聘期满一年时进行一次考核,合同期满当年适当提前。考核以平时考核为
基础,以德、能、勤、绩、廉为重点,采取自我评价、领导评鉴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并报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审核。
第二十二条 到村工作2年以上、考核均为合格以上且仍在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公务员时可根据省、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 大学生村官在聘用岗位上工作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应给予奖励。全县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大学生村官表彰活动,对受表彰者给予奖励,并在报考县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和聘用。
第二十四条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重视培养和发现大学生村官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宣传表彰,树立榜样。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推荐参加县、市和省级先进个人评选。
第二十五条 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奖励、惩处情况,应及时存入个人档案
第二十六条 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每年对乡镇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着重了解大学生村干部发挥作用情况,并对乡镇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做出综合评价。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管理
大学生村官管理
一、大学生村官户口、人事管理、党组织关系管理
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根据自愿原则,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也可根据本人意愿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或落户在任职村所在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任职满2年后不再续聘的,可将户口迁回原户籍所在地或学前户籍所在地。人事档案由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组织关系转至所在村。
二、新录用大学生村官服务地安臵办法
1.安臵原则
根据《江西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实施办法》,为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按照省、市关于大学生村官服务地安臵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新录用大学生村官提出如下安臵原则:
一是成绩优先原则。大学生村官在自主选择安臵村时,按成绩高低为序依次进行挑选,原则上每村一名村官。遇成绩相同的,以面试成绩高低为序。
二是双向余量原则。组织部门按照超出新录用村官总量20%以上提供待安臵村。待安臵村基本概况由组织部汇总成《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提前发至村官参考,并作好服务地选择提示。
三是公开透明原则。组织部将安臵原则、程序和安臵村概况、村官成绩排序等以《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方式提前公布,自主选择安臵村过程现场公开。
2.安臵程序
(1)在新录用村官参加全市培训前,通知各乡镇按行政村15%标准确定待安臵村,并将待安臵乡镇、村基本概况上报组织部。
(2)组织部汇总各乡镇上报情况,结合安臵原则、程序和安臵村概况及村官成绩排序等,编成《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
(3)在组织大学生村官自主选择安臵村前,统一将《永丰县大学生村官安臵服务手册》发至村官,提示村官根据个人成绩、专业、对乡镇了解程度、需求结构匹配情况,充分考虑、慎重选择。(4)组织村官统一到组织部,按成绩优先原则现场选择服务地,并签订服务合同,填写录用表格。
(5)组织部制作相关文件通知并联系各乡镇组织员接送村官到村。
三、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书记助理和主任助理主要协助做好以下工作: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2)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
(3)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代理、科技推广等工作;
(4)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
(5)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6)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
(7)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成员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
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组织负责人。
四、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1.“四访四问”调研活动
为使新录用大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村官职能,县委组织部组织新录用大学生开展“四访四问”调研活动,即访困难户,问群众疾苦;访小康户,问致富经验;访党员示范户,问群众呼声;访老党员干部户,问发展良策。
走访要深入社区、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在与群众谈家常、谈思路、谈发展中,反思自身的思想作风、工作责任和精神状态,对群众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提出解决办法或相关建议意见,及时向镇、村党组织汇报,能解决的抓紧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确保走访取得实效。大学生村干部要将走访的心得体会记录《大学生村官日记》上,同时每位大学生村官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目的在于加深大学生村官对任职村(居)社情民意的了解,增强他们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信心和本领,切实帮助和解决一批农民群众最急、最难、最盼的实际问题。
2、大学生村官主题日活动
“大学生村官“主题日活动是定期由县委组织部村建办发起,全县在职大学生村官策划和参与的一项服务农村、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每期主题活动按照“制定策划方案,方案讨论审批,活动组织开展,后期信息宣传”的程序,由大学生村官(3人一组)负责组织策划,形成活动方案;策划方案上报村建办审批通过后,其他成员做好协助,统一筹备,共同开展;活动结束后,大学生村官每人一篇活动日志,并积极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大学生村官“主题活动日主题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结合当前工作重点和重大节日情况,借助开展主题日活动这个平台,通过开展清洁在行动、政策宣讲、爱心义卖、军民联欢、中秋送温暖、安全知识宣传等不同主题活动,增进大学生“村官”的交流和联系,培养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充分调动全体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服务“三农”、锻炼提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潜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农村工作能力,使他们更好的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3、跟班交流活动
通过 “交叉任职”、“异地任职”和“跟班学习”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跟班交流活动,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和农村工作能力。
形式一:在“大学生村官”中试行交叉任职和异地挂职。
大学生村官在原分配村干满一年后,可以与其他大学生村官进行交叉任职3-6个月,还可以到其他区县新农村建设搞得好的村挂职学习锻炼3-6个月,学习、借鉴先进村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经验;
形式二:选拔部分大学生村官到相关的县直单位跟班学习。
通过选拔一些“大学生村官”到县级农委、水利等系统相关部门科室顶岗锻炼,加深他们对农业农村理论知识、文件精神、政策法规的理解,畅通大学生村官”与相关系统人员沟通、交流、联系渠道,为争取项目、资金、信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