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复议实行委员会体制的利与弊
行政复议实行委员会体制的利与弊
摘要:当前我国的行政复议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行政复议案件数量还是偏低,现实中呈现出“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的格局,行政复议远没有发挥解决行政纠纷的主要渠道作用。本文试以北京、黑龙江省等地行政复议实行的委员会体制为思考着力点,结合我国现有行政复议体制,从行政复议的性质及特点入手,重点围绕行政复议价功能定位、审理机制完善、制度健全等内容,认真分析行政复议实行委员会体制的利与弊,并对完善委员会体制提出一些实际建议。
关键词:行政复议
管辖
司法化
行政复议管辖体制及运行机制是行政复议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设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行政复议功能的发挥。当前,北京、黑龙江省等地经过多次研究论证,从改变工作机制上入手,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一个政府主导、专业保障和社会专家学者参与的审理案件模式,即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拉开了行政复议改革探索的序幕。本文试从分析当前部分地区行政复议委员会新模式入手,将这种委员会体制与现有复议制度进行全方位比较,着重围绕行政复议功能地位、特征、制度运行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比较论证,为行政复议法的修改与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一、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设立背景和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发生在基层的行政争议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一些历史欠账多、发展压力大、新旧矛盾互相交织的地区,信访事件、尤其是大规模群体性信访事件时有发生,城市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劳动保障、土地林地权属争议等方面积累的矛盾比较突出。行政复议作为一项便捷、高效、直接解决问题的权利救济手段,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诉求表达、协调行政关系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备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的特有优势。但是,由于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建立的较晚,办案方式基本上都遵循内部审批模式,受行政复议人员素质、行政领导依法办事意识等个人因素制约较大,不能够从制度和机制上充分保证行政复议的公信力。同时,很多群众还不习惯、不善于通过合法、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诉求,致使行政复议制度在维护社会持续稳定、监督机关依法行政、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创新行政复议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为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解决社会矛盾、规范执法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矛盾,在征求国务院法制办意后,黑龙江、江苏、山东、海南、贵州和湖北等地区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从改变工作机制上入手,初步构建一个“政府主导、专业保障和社会专家学者参与的审理案件模式,即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开始了对行政复议的改革探索。
在性质定位上,这种模式着力于推动行政复议机制从内部监督行政化向权利救济司法化过渡,有着“准司法性”的特征。在机构设置上,明确行政复议委员会受同级政府授权,直接对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相对独立于其他各行政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议决机构。在管辖范围上,改变过去行政复议机关过多、机构臃肿的局面,着力于建立一个完整统一、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的行政复议机构体系。在办案人员构成上,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人员机构大大优化,政府以外的法学教授、资深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专家委员”比例超过80%。
总体来讲,这种模式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参照西方主要国家行政复议制度,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改革探索模式。这种模式对现行行政复议制度作了较大改进,体现行政复议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将现行行政复议机构松散在各行政机关进行资源整合,更具统一性、规范性。但离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来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还存在一些内在无法逾越的鸿沟。
二、行政复议实行委员会体制的比较优势
(一)从实现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来看,委员会体制有利于行政复议价值实现。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首先任务就是要解决具体制度构建的价值取向问题。从现有依据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中办发[2006]27号)文件明确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方面的作用,突破了过去行政复议作为政府内部监督方式,强调行政复议是作为法院司法救济以外的一种行政救济制度。从行政复议的表现形式来看,行政复议的启动以申请人提出申请为前提, 并遵照一定的程序,在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两个当事人之间进行居中裁决的“准司法”行为。从复议实践看,行政复议实行全面审查原则,通过对案件的审理,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因而,行政复议在本质上是“裁决”而不是“监督”。
“行政复议现有的状况无法让相对人对其公正性产生理性 行政复议制度的缺乏基本的信任,导致大量行政争议没有经过行政复议而直接通过行政诉讼解决。”许多专家学着提出对行政复议进行司法化的改革思路。行政复议委员会正是从案件审理人员组成上,改变过去单一行政机关人员办案的格局,在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广泛吸收行政机关以外的法律方面的教授、学者、资深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委员”,这些外部委员约占全部委员的80%,在形式上确立行政复议并非完全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行为。其次,行政复议委员会更是从完善办案程序入手,探索性研究行政复议合议合议裁决制度、公开听证等制度,尽量让这项权利救济途径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使行政复议的价值得到最大体现。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改变当前行政复议行为过分“行政化”的诟病,使程序过于简单化行政复议显得更加丰满,同时申请人也更容易了解行政复议审理的情况,进一步推动了行政复议走向司法化。
(二)从实现行政复议的独立性来看,委员会体制有利于行政复议实现程序公正。
行政复议实践过程中,繁琐复杂的内部处理程序往往导致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效率不够高,办案程序过于行政模式,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也大打折扣。比如,市级行政复议机关办理复议案件,在行政复议机构内部一般要经过承办人办理-科长提出意见-分管领导听取汇报-法制办主要负责人审核等环节,拟出行政复议决定书代拟稿后,基本按照本级政府的分管副秘书长-秘书长-分管副市长-市长等多个环节审签下发。而行政复议委员会从行政复议办案机构相对独立入手,独立受理、审理行政争议案件,其整个办案行为直接对一级政府负责人负责,有利于复议决定摆传统的公文办理模式,避免过程繁琐复杂,出现“黑箱”可能性降低,保证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公正性,提高行政复议的公信力。
由于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活动,不少行政机关负责人将复议工作混同于一般的行政公务,复议活动受行政内部各种关系的影响和干扰较为普遍,导致行政复议决定公正的可期待性大打折扣,使得复议机构难以充分履行职责,行政复议决定维持的多,而变更、撤销的少,复议变成走过场,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行政复议裁决的公正性。行政复议委员会打破过去案件办理程序,大胆引进“外部委员”,主动吸引当事人参与案件审理中来,对避免 “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现象,遏制长官意志,避免了行政机关的任何一责任人都有都有可能改变复议机构的初拟意见,有利于行政复议实现程序公正。
(三)从实现行政复议的统一性来看,委员会体制有利于复议资源优化配置。
便民和高效是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复议相对于行政诉讼的优越性所在。便民和高效原则要求建立一个完整统一、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的行政复议机构体系,便于行政相对人提出复议申请。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我国拥有复议管辖权的机关数量庞大,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国务院各部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都拥有行政复议管辖权。如此层级众多、数量庞大的复议机关的存在导致了复议工作过于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的财政负担沉重。其次,行政复议管辖“条块结合”、“多头共管” 造成了多机关、多层次共同管辖的格局,导致了行政复议管辖权的混乱和行政复议机构的重复设置,浪费了有限的行政管理资源,复议制度不能有效运作。
行政复议委员会从调整行政复议案件管辖入手,按照保证行政复议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的要求,对现有的行政复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这也是此次部分地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最大亮点。行政复议委员会将现有的政府部门的行政复议复议职能分离出来,统一由行政复议委员会行使,集中审查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组成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和向政府部门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并审理政府法定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和相对集中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按照规定,由行政复议委员会相对集中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法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及时加盖公章并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对案件另行受理、审理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意见,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者拒绝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这一系列改革,不仅仅有利于缓解当前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偏少、能力偏低、经费紧张的困局,也大大提高行政复议资源利用效率,保证了行政复议决定的公正性。
(四)从实现行政复议专业化角度来看,委员会体制有利于提高案件办理水平。
行政复议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准司法性”,这就要求行政复议机构的业务单一化、专职化;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法律职业素养,而且也应当是具备某些业务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保证其合法、公正的行使职权。目前大量行政复议案件发生在市、县,而很多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力量薄弱、专职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行政复议人员专业水平更是不容乐观,使得行政复议工作开展困难。
委员会体制正是把握当前行政复议机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困局,做出了变通改革。通过改变复议案件管辖权,适当增加行政复议机构编制人员,将部分部门机关行政复议人员调入或者借调到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充实了行政复议机构队伍,基本做到专人专职,有力改善队伍干部结构,保证行政复议案件基本办理。通过聘请政府以外的法学教授、资深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专家委员”比例超过80%,吸收部分政府部门负责人,提高行政复议人员整体素质,有效弥补了行政复议机构专业化程度偏低的问题。
此外,部分地区试点实施的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围绕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任职期限、选任程序、身份保障等问题,制定了操作制度,整体上提高行政复议人员水平,有利于提高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水平。
三、行政复议实行委员会体制的现有缺陷
行政复议委员会来审议行政复议案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套用一般行政事务的处理方式来审理案件的做法;委员会吸纳资深专业人士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在构成上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代表性和独立性,增进了申请人对案件裁判结果的认同。但审慎地思考,我们不得不承认委员会在组织和运作方式上,依然面临着合法性不足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现有客观条件来看,委员会体制运行存在现实困局。按照现行《行政复议法》第12、13、14条之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部分地区试点实行行政复议委员会独立运作,实质上已经调整了现行行政复议体制,采用了行政复议权相对集中模式,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缺少法律依据的。
其次,政府法制机构任务重、人员少、工作条件差、经费紧张等现实状况影响复议委员会体制的正常运转。一直以来,各级政府法制机构,特别是市县级政府法制机构人员少,但工作任务并不少,这就使法制机构难以投入充足的精力专注于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行政复议工作面临着办案人员紧张、办案设施简陋、办案工具简单、办案经费短缺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随着行政复议委员会体制的推进,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必将急剧增加,如果行政复议机构编制、经费、办公条件等硬件问题又得不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便显得更加突出,推进实施行政复议委员会体制的目的就难以实现。行政复议效率性和公正性都难以保障。
(二)从复议机构对行政首长的依附性来看,委员会体制不利于复议工作的组织领导。
当前,任何行政工作特别是改革工作的推动前提是要以组织领导为前提。无论是行政复议委员会还是政府法制机构,审理复议案件,本身均不具备完全独立性,均以复议机关的名义进行。因此,推进实施行政复议委员会体制,加快行政复议制度改革更需要获得各级政府、特别是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应该说,部分省市实施的行政复议委员会体制减少了行政干预、推动行政复议行为相对独立,但改革也使一部分人失去了行政复议权力控制,客观影响了行政机关领导对复议工作组织领导的积极性。
在机构设置上,委员会下设的办公室是具体办理案件的,专业人员都在办公室内,办公室又为非独立机构,其人员配备和职权行使不具有独立性,最终不能真正独立行使裁判权。这样的模式再加上委员组成基本上是以官衔来确定的,如市长、分管副市长、各政府工作部门的首长,可能是复议委员会成员,会很容易造成行政复议委员会和其他众多多临时办事机构没有任何区别,成为一个新的虚设机构,难以引起行政首长对行政复议工作“刮目相看”,加强直接领导的动力。
(三)从复议工作整体推动来看,委员会体制缺少机制支撑。从人员构成上看,部分地区试行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尚未建立专职复议人员数据库、专家库和利益组织代表人员数据库,依然面临着行政复议办公室随意指定参审委员的风险;现任委员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往往本职工作已经十分繁重,很难保障足够的时间投入;现任委员全是具备法律背景的人士,缺乏土地、矿产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行政复议案件多发领域的专家;缺乏关于委员的聘任、考核、薪俸、惩戒、任免等事项的规定,委员职务保障条款亦不明确;现任委员中吸收了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其妥当性和合法性实有深思熟虑之必要。
从审理程序上看,行政复议委员会实行定期集中审核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提报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初审报告并提出意见,它不采取公开的方式审理案件,也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作出的议决意见也缺乏明确的法律效力,政府若不采纳如何处理也不明确。这些程序规则的缺失实际上将行政复议委员会置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四、对完善现行行政复议委员会体制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关于行政复议委员会利弊分析,参考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行政复议制度,对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机构设置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确定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职能定位。
按照目前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设置模式,在县级以上各级(包括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务院)人民政府统一设置一个新的独立的行政部门——行政复议委员会,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人格,而不受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配备独立的人事编制和办公机构;办公经费统一由本级财政单独列支;各级行政复议机构之间不存在上下级领导关系,仅仅是业务指导关系。同时,行政复议机构独立办案,自主作出复议决定,不受行政程序约束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干预,保证行政复议机构公正办案。
其次,明确行政复议委员会为裁判机关,在诉讼案件中不做被告。无论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维持还是撤销的行政复议决定,都不得以行政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这样做有利于行政复议机关打消顾虑,提高复议案件撤销率,放开手脚更好地作为行政监督机关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时,为提高行政复议决定的权威性与可执行性,行政复议委员会所做复议决定仅对行政首长直接负责。行政复议委员会可以利用其与行政机关首长之间的密切关系所形成的独特行政资源,使整个行政复议程序简便灵活,既保证私人权利得到及时的救济,同时凸显与行政诉讼所难以发挥的独特作用。
(二)进一步扩大行政复议受理范围。
《行政复议法》出台前,有关复议申请范围的争论就非常激烈,主要包括“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应纳入申请范围”。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行政复议如果只是处理个案,是没有出路的。如何使政策和法制观念更好的融合,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发现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规范行政执法,才是行政复议工作的主要目的。抽象行政行为比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对象更多、更广泛,一旦违法必将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是国家行政机关层级设置的应然结果。此外,现行对抽象行政行为监督不力的原因并不是缺少监督机制,而是缺少一种启动监督的程序,抽象行政行为的备案审查制度因无具体的权益受害人提出请求,无审查程序规定,因此无法保障全部受到监督。另外,抽象行政行为是自发布之日产生效力并对相对人产生约束力的,无需全部转化为具体行政行为,即使那些最终会转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抽象行为,由于被复议机关纠正的单个具体行政行为,而对其依据和因此产生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并不能表态,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处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明确规定只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使公权力的侵犯,无论作为还是不作为,无论是抽象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的规定除外)还是具体行为,都应当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三)完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
行政复议要实现公平正义的改革目标,就必须以完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为重点,夯实委员会体制的机制支撑。行政复议程序原则上都是书面审理,缺乏公开性,当事人往往无法参与到案件的审查过程,客观剥夺当事人双方质证、辩论的权利,给当事人以“暗箱操作”之嫌,损害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作用,保证行政复议工作顺利开展,保证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捷,必须建立一种规范、协调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实体正义的实现。
一是完善案件审理机制。打破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书面审查为主的统一局面,适应行政复议案件多样化的客观情况,按照行政复议案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建立多样化的行政复议审理机制,区别不同的行政复议案件,有针对性地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进行审理,以有效提高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和效率性,避免案件程序上的“暗箱操作”,以提高行政复议的社会公信力。
二是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调解机制。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行政复议案件,在复议程序当中通过对过错一方采取引导说服教育的方式,促使当事人撤回复议申请或行政机关主动纠错。其次,着手研究行政和解的法律形式和效力,对发生的行政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行政争议裁决下达之前,为当事人自行和解创造条件,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通过一定形式确认其法律效力。同时在行政复议审理中引入听证程序,通过听证、对双方争议问题当面核实,分清是非,增强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为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三是建立审理合议机制。借鉴我国民商事仲裁关于合议制的成功作法,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兼职人员可以聘请一定数量的法律方面的专家学者、资深律师和相关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来担任。具体作法是,将上述人员按职业、技术分类组成人才库,需要时随机抽取按照一般案件3人组成合议,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专家委员在出席的成员中超过半数组成合议参加具体复议案件的审理工作。按照公正性原则,行政复议委员会在召开复议案件审议会议时,出席会议的全体成员平等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评议,对复议案件充分发表意见,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议决。合议机制应成为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审理、议决复议案件的法定形式。
(四)加快立法调整与制度保障。
首先,结合行政复议案件管辖权的调整,新《行政复议法》应正式确认部分地区行政复议权相对集中的合法性,调整现行行政复议体制,确定实施行政复议权相对集中模式,为各地各部门推进行政复议案件集中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复议机构的法律地位来看,必须以法律的形式确认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裁判机关的地位,从组织形式上实现相对独立,从根本上保证行政复议委员会独立运作、独立办案、独立决定,真正实现行政复议权利救济的终极价值目标。
其次,增加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健全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要求其机构实现独立化和专职化,以保障复议机构有足够的人员和精力专注于复议案件的审理,实现行政复议的效率性和公正性。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复议运行机制后,各级政府行政复议工作量会大幅攀升,为适应工作需要,各级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人员应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人员可在相关部门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中调剂。
再次,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法律地位,改善行政复议办案条件。各级政府必须每年将行政复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复议工作的专职办案人员应与公检法、纪委办案人员一样,享受办案津贴;兼职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核算有关的误工、交通补贴,并给予一定物质报酬和精神奖励,保障行政复议工作顺利开展。为保证复议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各级政府应给行政复议机构配置一定面积的听证场所以及办案车辆、相机、打印机等必要办案工具。
此外,在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改革中,应当建立行政复议人员任职资格制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稳定的行政复议队伍,充分发挥专职行政复议人员的作用,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基本的队伍保障。可以参照初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经验,实施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对内促使行政复议人员提升素质,对外可以满足社会形势要求,树立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形象,使得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地位、专业水平与行政复议决定书具有法律效力这一特征相匹配。
第二篇: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支持下,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教训,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发展潮流,作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思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新境界,也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艰辛探索之路。
确定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方向,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特别是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因此,党的十四大明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1)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2)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
(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谈自己的发展。世界经济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我们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引人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时候,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比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综上所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通往富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第三篇:实行一级稽查体制 充分发挥稽查效能
实行一级稽查体制 充分发挥稽查效能
市局稽查局
一、实行一级稽查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各县(市)区实行一级稽查体制改革的情况。从2002年起,肇庆市国税系统在所属的8个县(市)区全面实行县(市)区一级稽查体制,取消原各农村征收管理分局负有的稽查职责。实行一级稽查后,县(市)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内设办公室、稽查股、审理股、执行股等四个机构,主要任务是负责所属县(市)区局管辖的所有纳税户的税务稽查工作和金税工程协查工作。目前,各县(市)区实行一级稽查体制运转良好,较好地发挥了一级稽查的效能。
(二)肇庆城区实行一级稽查体制改革的情况。在县(市)区局成功建立一级稽查体制、全市征管数据实现市局集中管理、数据信息高度共享的基础上,2003年4月,肇庆市国家税务局开始在肇庆城区实施一级稽查体制改革,撤消端州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由市局稽查局对肇庆城区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业户,不分行政隶属关系,直接实施一级稽查。实行一级稽查体制后的市局稽查局,内设办公室、稽查一科、稽查二科、稽查三科、审理科、执行科等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端州城区范围和大旺征收分局管辖的所有纳税户的税务稽查工作和金税工程协查工作,同时,还负责对全市国税系统稽查业务和日常检查业务的协调指导工作。
二、实施一级稽查体制的主要成效
(一)有利于实现从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的转变。实行一级稽查以后,稽查部门把工作的重心放到打击偷逃税行为和为税收征管服务上来,稽查执法权的统一集中行使,减少了执法干扰,减轻了办案压力,有利于公平税负,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有利于更加稳、准、狠地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增强执法的刚性,使稽查工作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速度和力度明显增强。
(二)初步建立起一支专业化、集约化的稽查队伍。一级稽查突破了原来稽查力量分散作战的方式,从机制上改变了原来由于稽查机构和人员分散、未能有效形成稽查合力的状况,使稽查工作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全市稽查队伍壮大到198人。专业化分工更能体现稽查的职能作用,便于调配人员,培训专业人才,把握时机,统一行动,发挥以查促管、重点稽查的作用。
(三)加大了稽查规范化建设的力度。实行一级稽查体制后,在全市推行稽查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将规范管理、规范执法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来抓,通过认真贯彻实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稽查工作规程》、《肇庆市稽查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和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选案、稽查、审理、执行4个环节(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要求,统一执法程序、处理依据和处罚标准,防止执法上的随意性。稽查人员依法办案、按章办事、规范执法的程度有效提高,大大提高了稽查办案的质量、效率和执法的统一性,使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有了提高。
(四)征管与稽查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实施一级稽查后,进一步明确了征管与稽查的关系,弥补了由于部分税收监控权责交叉产生的漏洞,真正实现了征管与稽查两大系列的彻底分离。强化了征管与稽查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稽查部门通过检查可以对纳税人和征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而征管部门又可以对纳税人和稽查工作进行监督,以更有效地促进依法治税。
(五)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实施一级稽查后,从人力上确保了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的真正分离,从机制上确保了稽查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从机构设置上更有利于接受更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对稽查人员实行集中管理、集中教育,更有利于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更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以信息化为依托的一级稽查体制,信息共享,成本较低,效率更高,能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大量专案、协查案件的查处。
三、一级稽查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容易产生管理缺位。在一个县(市)区设立一个稽查局,特别是在端州城区只设置一个稽查局,面对众多的纳税人,稽查的区域范围大,查案的时效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有时稽查能力鞭长莫及。稽查队伍增大,内设4-6个股(科)室,内部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稽查管理职能弱化。一级稽查体制下,市局稽查局职能主要是以城区范围的案件查处工作为主,对县(市)区稽查局的业务指导职能为辅。由于受协调工作、管理人员、稽查力量、工作思路等限制,而削弱了对县(市)区稽查局的业务指导职能。
(三)专项检查一定程度影响了稽查工作计划的执行和案件查处的深度和力度。首先是大量的稽查力量都被用于专项检查,影响了日常稽查的计划性,使检查工作安排形成被动,日常稽查工作计划难以实现,出现检查的真空;其次是专项检查时间紧,为了保证上报时限,稽查部门仓促安排人员,疲于应付,难以达到原有目的。再次是专项检查加重了企业负担,有些企业由于多次专项检查都要涉及,出现检查次数过多问题。
(四)国地税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整体稽查效能未能充分体现。国地税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制度,稽查范围、检查计划、实施检查以及查处情况互不通报、互不交流,这既降低了稽查效率,又加重了企业负担。
四、进一步完善一级稽查体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树立为经济服务的税务稽查指导思想。从当前的税收环境看,偷骗税活动还比较猖獗,纳税诚信度不够高,税收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如果税务稽查中不能发现问题,或发现了税收违法行为不能依法惩处,那么将对税收违法犯罪分子不但起不到应有的威慑作用,而且会导致税收的流失、税收秩序的紊乱和经济环境的恶化。因此,稽查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把工作重点放在通过严格执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来,妥善处理稽查执法与税收宏观调控目的之间的关系,使税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实施一级稽查后,随着稽查内部职能分工的细化,以及工作量的增大和人员的增多,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必须严格落实《肇庆市国家税务局税务稽查工作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规范各项工作管理,确保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三)建立稽查执法岗位责任制度。规范稽查执法的权力、义务,对执法人员实行资格和能级认证,并实行执法人员的日常业务监控、执法监督、监察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执法质量考核等措施进行监控,同时对容易发生问题的权力点制定细化的追究条款,使税收执法权的行使做到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控制、违规有追究,提高稽查人员执法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随意性,防止以权谋私和以税谋私。
(四)加快电子查账软件的运用,提高技查水平。信息化是提高稽查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电算化财务核算的情况,为了提高查账的工作效率,应加大技查力度,提高技查水平。要研究和推广高智能的电子查账软件,发现利用财务电子软件作案的蛛丝马迹,防范利用电子财务进行偷税。要推广应用《稽查管理及查帐软件》和《税务稽查案件管理系统》。
(五)完善选案工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人机结合的选案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选案分析研究,明确选案有关部门的责任,减少选案中的自由量权和随意性,提高选案的准确率。
(六)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一级稽查体制。实行一级稽查体制,为稽查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是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要善于总结和积累实行一级稽查体制的经验,加强与外地同行的经验交流,妥善处理实行一级稽查体制出现的问题,完善城区一级稽查体制模式,达到提高稽查效率,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的目的。
(七)建立国地税稽查信息通报共享制度。一是建立定期的情报交换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半年或一个季度国地税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一方面是双方将各自的稽查计划进行通报,尽可能避免重复检查;另一方面是将上期稽查查处情况进行通报,并就有关工作进行协调。二是建立信息传递渠道。三是建立案源信息制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共同成立案源调查分析、资料传递组,从不同角度充分利用两方面信息资料进行案源调查分析,为两局输送有效案源,对两局的选案工作起到共同促进作用。
第四篇:中国军队后勤体制改革实行大联勤体制
中国军队后勤体制改革实行大联勤体制
郝汉
摘要:军委领导指出: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坚持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的方向,对加强军兵种建设也是很重要的。认识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与加强军兵种建设的关系,需要立足全局来看改革对局部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坚定不移地按照一体化保障的方向和要求,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与加强军兵种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后勤体制 军兵种建设 大联勤体制
以大联勤体制改革促进军兵种建设,大联勤体制改革能够促进军兵种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军兵种的作战能力;二是有利于增强军兵种的建设效益;三是有利于强化军兵种的科学管理。
一、有利于提高军兵种的作战能力
一体化联合作战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必须依靠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这种联合作战的特性,要求后勤保障一体化,从作战需要的全局出发,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后勤资源,从而更好地保障军兵种的作战需要。军兵种部队作战行动节奏快、流动性大,部队机动频繁,单凭自身的后勤保障力量,难以满足作战的实际需要。因此,依托全军联勤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全军乃至全社会的资源,构建与跨区远程机动作战相适应的基地保障和精干高效的伴随综合保障体系,就成为提高军兵种作战能力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一些军事强国推行联勤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因。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发起突然,后勤保障的应急性更加突出,提高时效性已成为战时后勤保障的关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世界一些国家军队普遍以构建相对独立、聚合高效的后勤保障体制为目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更好地保障军兵种的作战。如美军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作战地点虽局限于地球一隅,但后勤保障却是利用在全球范围建立的保障体系,将战略、战役和战术后勤联为一体组织实施,有力地保障了各军兵种的作战行动。
我军大联勤体制改革试点和论证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整合全军的后勤资源,不断强化后勤不同层次的五种能力:一是强化总部的系统整合能力,把能统的尽量统起来,使军兵种专心致力于作战能力的建设;二是强化军兵种后勤的专用保障能力,在坚持通专一体大方向的前提下,把军兵种作战实际需要的专用保障力量保留下来,而且要编实配强;三是强化战区后勤的指挥协调能力,顺应领导指挥体制调整改革的发展趋势,突出战区后勤平时战备建设和战时指挥功能,逐步将其融入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四是强化区域后勤的联勤供给能力,建立总部与联勤分部的直接业务领导关系,以联勤分部为核心,整合区域后勤保障资源,实行区域化保障管理;五是强化作战部队的综合保障能力,适时归并部队保障渠道,提高战时综合保障效率。
二、有利于增强军兵种的建设效益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对军兵种建设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军兵种的建设效益。
从整体上制定军兵种建设的规划计划。军兵种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军队建设的全局筹划军兵种建设。大联勤体制改革的实现,能够更好地把军兵种建设的规划计划融入到军队整体建设的规划计划中去,能够更好地把军兵种的保障纳入到军队的整体保障中去,也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军兵种的规划计划制定好,从而增强军兵种的建设效益。世界一些国家军队的做法是,通过建立健全总部级的联勤体制,科学计算和统筹规划国家和军队的整体后勤保障能力,为军兵种制定建设规划计划确定总的方针和原则,从而确保军兵种建设规划计划的科学性。
从体制上解决军兵种建设的实际问题。战争年代,我军由于根据地分割和部队分散作战,客观上需要建立“大而全”、“小而全”的保障体制。在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推动下,军兵种建设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来看,资源的相对有限和建设上的高投入、高消耗、高风险,使后勤保障越来越呈现出战略性特征,要求对保障资源实行集中统管,由军兵种负责履行后勤建设的职能正在逐步弱化,需要的是建立集中的建设体制和保障体制。如俄军为强化军兵种建设和军队的一体化保障,实行以区域联勤为重点的改革,后又推出大联勤的构想,将武装力量和有关的后勤部队转隶保障中心,使区域保障中心成为军事力量的保障实体,既将各军兵种分散的后勤力量集中起来统一使用,精干了军兵种建设体制,使各军兵种能够集中精力抓作战能力建设,也便于发挥后勤的整体优势,及时、快速、高效地保障部队,使各军兵种能够增强作战效能。从我军的实际情况看,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也能够从体制上解决军兵种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努力避免军兵种后勤在职能、机构、人力及程序方面的不必要的重叠,从而在整体上增强军兵种的建设效益。从机制上促进军兵种建设的相互协调。正确处理好后勤的“建”与“用”,制定衔接紧密、责任明确的资源补给程序,建立严密、简捷、透明的后勤供应流程,有效地防止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军兵种共用,是提高军兵种建设效益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的经验充分证明,现代军队体系越来越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专用保障在联合作战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联勤体制下的统与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和谐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这也就是说,在强调联勤保障通专一体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军兵种专用保障的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强化军兵种的科学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管理出效益。在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中实行科学管理,关键是要围绕“大”字更新观念、做好工作、建章立制。
围绕“大”字更新观念,加快改革步伐。现代科学管理,注重更新管理观念。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既是军队后勤保障的创新,也是军队管理观念的革命。军队构建大联勤体制,必然要求实行“大管理”。这就几乎强制性地要求改变传统的习惯思维和管理方式,按照一体化联合作战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树立“大管理”的观念,做到系统筹划、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推进我军大联勤体制改革,要围绕“大”字更新观念,围绕“大”字想问题、办事情,联勤系统和各军兵种
共同努力,改革的步伐才会加快。
围绕“大”字做好工作,实现改革目标。现代科学管理,注重实行目标管理。大联勤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大”而不是“小”。具体的特征是:注重横向协调,多边协作;强调集中决策,分散实施。推进我军大联勤体制改革,要根据发展方向和改革目标,在科学决策、系统论证的同时,按照综合集成的思路和方法,做好总体方案的制定,抓好各项调整改革任务的落实,确保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不仅是联勤系统的主要职责,也是各军兵种的重要任务。通过积极参与并认真地贯彻落实大联勤体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各军兵种可以对影响建设与作战的因素和问题作进一步的论证,充分运用大联勤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方法,及时制定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改革措施,促进军兵种改革目标的实现。
围绕“大”字建章立制,巩固改革成果。现代科学管理,注重依照制度管理。在推进大联勤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总结和运用好取得的经验,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改革成果,要把那些被实践证明了的管用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作为指导全军深化改革的依据。为此,要根据战略筹划和科学管理的要求,加大法规制度建设的力度,既要填补尚缺的法规空白,又要对现行的法规进行修订,以法规制度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促进大联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此同时,还应组织对已有的改革成果进行评估。根据联勤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质量标准,建立由领导、机关和专家相结合的评估组织,对改革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佚名 《新军事变革下的中国军队后勤体制改革》 新华网 2009-07-19
李彭城 《混合经济体制下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 商业时代杂志社2009-08-28 刘乃兵 《深化大联勤体制改革须克服制度缺失现象》 军事经济学院报 2008-05-02
第五篇:县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
XX县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
XX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员任命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行政复议员的管理,提高行政复议员的整体素质,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行政复议员队伍,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XX县本级行政复议员的任命,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行政复议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和业务能力;
(二)身体健康;
(三)已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者2017年9月1日前已从事行政复议工作。
第四条
行政复议员由县司法局提名,报县人民政府任命,颁发行政复议员资格证。
行政复议员资格证由县司法局统一印制,加盖XX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专用章。
第五条
行政复议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与行政复议案件的评议;
(二)依法办案,不受非正当因素干预;
(三)依法查阅、复制、调取与案件有关的文件和资料,询问相关人员;
(四)履行职责期间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
行政复议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保守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七条
未取得行政复议员资格证的人员,2021年1月1日后不得从事行政复议工作。
第八条
行政复议员因工作变动或者其他原因不再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县司法局应当及时收回行政复议员资格证。
已被收回行政复议员资格证的人员再次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重新申领行政复议员资格证。
第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XX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县人民政府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作为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件的最高办案组织,负责审理特别重大、疑难、复杂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行政赔偿案件。
第三条行政复议委员会主任由县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副县长和县政府办主任、县司法局局长担任,委员由县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第四条
行政复议委员会通过召开案件审理会议的方式开展工作。
第五条
案件审理会议由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以下简称“行政复议办公室”)按程序报请行政复议委员会主任同意后召开。
第六条
行政复议办公室应当在召开案件审理会议5日前将案件审理报告和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办公会的意见分送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以下统称“成员”)。
案件审理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一)案件基本情况;
(二)案件的争议焦点;
(三)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办公会的意见。
第七条
与会成员应当事先审阅案件审理报告,了解案情,按时出席案件审理会议并发表审理意见。
第八条
案件审理会议应当有半数成员出席,各成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最后由会议主持人进行归纳,形成行政复议案件讨论结论。
第九条
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记录案件审理会议内容。会议记录要完整、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议事情况和与会成员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归档。
第十条
行政复议办公室应当根据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决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第十一条
与会成员及记录员对案件的审理情况应当严格保密,不得对外泄露。
第十二条
本规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