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摘 要】财政支农政策是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采取的有效手段。随着公共财政框架模式的初步建立及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政策,建立支农资金持续、稳定的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覆盖范围,是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政策实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财政支农发展模式新思路。
【关键词】财政支农;“三农”问题;政策补贴;措施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关系到我国几亿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些年来,我国把“三农”的发展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点,围绕财政支农施行了一系列重大强农惠农改革措施。中央财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增加“三农”在国民经济中的投入比例,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改革措施。
2014年在财政“三农”支出比例继续增加的基础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同时,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济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2009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对“三农”发展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3.8%。
二、财政支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结构、投入支出总量规模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财政支农政策的有效发挥。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支农资金比例不均衡,分配不合理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支援农业生产、农业科技三项费及农村救济费分配比重由2001年的35.88%下降到2009年的28.80%,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1/3至1/2。最近几年,虽然财政支农支出投入占农业总产值有较大幅度提升,但由于结构矛盾突出、使用效率低下等原因,相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而言,资金投入仍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对于救济费投入用而言,只能暂缓农民生活困难处境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科技三项费用的使用则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然而,财政支农资金在两者分配上的不合理性体现在,自2006年至2012年,财政用于农村救济费用平均为95.21亿元,科技三项费用平均为21.18亿元。
2.财政农业税费改革隐患诸多
合理科学的农业税费制度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我国农业税费改革虽取得了巨大成效,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但税费改革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乡村负债数额大,债务化解困难、基层收入甚微,机构正常运转困难、历史欠账较多,遗留问题难解决和税费改革政策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财政农业税费的改革。
3.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延续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而且,涉农管理部门繁多,势必将造成统筹协调困难、资金使用分散、办事效率低等现象,以至于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实施效果不理想。同时,还存在着支农资金监督力度弱等问题。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
三、深化财政支农政策改革,探讨发展模式新思路
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三农”、深化财政支农政策,既要坚守底线意识,更要融入时代精神。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三农”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主线,将探索创新财政措施和工具,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财政支农的主旨。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支出行为,保证资金及时、合理、有效使用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保证。建立健全农业财政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等制度,建立项目库制度,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扩大财政支农范围,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加大农业技术创新,侧重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升级。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制造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空间,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支持耕地质量建设,强化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3.支持推进综合扶贫和收入倍增,扩展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广度。首先,健全扶贫开发体系。由输血保障型扶贫向造血发展型扶贫转变,由点上推进型扶贫向面上综合型扶贫转变,由分散扶持型扶贫向整合立体型扶贫转变,由投入带动型扶贫向绩效考核型扶贫转变。其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劳务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高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质量,增加农民补贴性收入。
参考文献:
[1]陈共.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
[2]年丹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13,(6)
作者简介:
王雄飞(1990―),男,汉,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2012级财政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第二篇: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摘要:财政支农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土地流转加剧、农村新业态发展、农业政策转型及外部环境变化等机遇和挑战,对财政支农提出了更多要求。文章通过梳理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发展现状和特点,认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支农规模总量及比例偏小、财政支农结构欠优化、支农补贴方式滞后、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文章建议应健全支农资金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积极推进农业补贴政策转型、创新财政支农管理制度等。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业补贴;新形势;农业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农业又是弱质性产业。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保障和发展农业,其中财政投入是主要手段。[1]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推动农业发展中,中央和地方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并充分发挥资金投入的作用,2004―2015年连续十二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大农业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健全惠农政策体系等措施,这表明了中央加强对农业财政支农的决心。但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新的变革时期,面临土地流转加剧、农村新业态发展、农业政策转型及外部环境变化等机遇和挑战,处理不当将会制约农村与农业发展,对财政支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财政支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造成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农业发展面临新的瓶颈。因此,如何实现新形势下财政支农政策转型,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将成为新时期研究重点且意义深远。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当前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特点,归纳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
(1)农业投入持续增长
财政支农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加,且增幅较大。从总量上看,国家财政“三农”支出从2003年的1754、4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4002亿元,增加了近7倍,2003―2014年“三农”支出规模累计达到8万亿元。从速度上看,国家财政“三农”投入2003―2014年平均增长速度20%多,明显高于同期国家财政支出年均增长速度,2014年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农业投入仍然增长4、9%。从比重上看,国家财政“三农”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3年的7、12%增加到9、23%,也有了一定的增加。
(2)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国家在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支农结构,对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支出结构进行了调整。支农资金投向逐渐由生产性领域向农业农村建设转变,2008年之前,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其他投入占比较大,而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比例偏小;2008年以后,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在内的农业生产支出比重及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比重逐年增加;2013年比重分别为41、2%和45、9%,同比增长1%和0、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三农”和重大水利建设投资占比达64%,增幅快,2014年开展了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水利建设共投资1627亿元,带动全社会水利投资4881亿元,分别较2013年增长15、6%和11%。另外,2014年农村新建道路23万公里,达到390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近90%。(见表1)
(3)财政支农效果较明显
财政支农政策在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60709、09万吨,较去年增加0、9%,实现十一年连增,全年猪牛羊禽肉等都实现了增长。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比上年增加996元。城镇化方面成绩突出,农村人口减少109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77%。农业保险作用凸显,2014年共向3500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14、6亿元,承保主要农作物超过15亿亩。同时农业新业态、新型主体不断增加,根据农业部的数据,目前,全国共有2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87、7万个。截至2015年2月底,依法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33、74万家,实有成员数9482万户。这些都和财政支农政策密切相关。
(4)支农补贴体系逐步构建
中央及地方农业补贴范围不断扩大,逐步构建了较完整的补贴体系。农业补贴从单一的种粮直补,逐步建立了适应范围更广的“四大补贴”政策,完善了农业保险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了目标价格、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粮油畜牧生产大县奖励补贴、新型主体补贴、生态补偿等制度,较全面地保障了农业生产。农业补贴不断增加,以四大补贴为例,2013年四项补贴大约1800亿元,同比增加了132亿元,是2004年补贴支出的13倍,2014年持续增加补贴,安排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222亿元。
二、财政支农政策面临的问题
(1)支农规模总量及比例偏小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规模增长较快,但是规模总量及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仍然偏小,2014年国家财政支农14002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9、23%,这远低于发达国家15%~30%的农业投入比例,也低于我国1978年14%的支农比例。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也远低于农业GDP占总GDP的比重,2003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7、12%,农业GDP占总GDP比重为13%;2014年分别为9、2%和9、45%,尽管差距逐渐缩小,但可以看出农业投入规模仍然较少。从农业支出占GDP比重来看,2008―2014年比例基本不足1%,可见政府对财政支农的总量是低水平的。
(2)地方农业投入积极性不高,财政支农不稳定
1994分税制改革和2002年全面实行的农业税费改革减少了地方财政收入,弱化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的能力,当前财政支农补贴地方更多地依赖中央补贴,地方投入明显不足,投入额及增长速度都低于中央财政支农投入。2003―2005年,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增长速度为负,2006年以后,增长速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6―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仅分别有3年、5年和4年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增长速度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发展成效慢,部分地方负责人单纯追究工作业绩,将主要精力放在城建、商业等见效快的行业,阻碍了农业发展。农业投入缺乏长效机制,导致财政支农投入不稳定,2012年财政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比重达到10、2,为近十年最高值,但是2013―2014年又出现了下滑。从财政支农投入增长速度来看,2004年财政支农投入同比增长速度为33、24%,而2014年则为1、47%,年际间波动大。
(3)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比重仍然偏小
当前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结构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农建设投入,但我国财政支农结构表现为支农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科技教育投入。主要体现在:第一,农业财政投入仍多集中于支农建设。支农建设比例平均占比近80%,近年来财政虽然开始向农业基础建设转变,但是比例仍然较小,平均占比不足20%。第二,农业科技投入较少。本应受重视的农业科技教育建设,投入比例不足1%,且多集中于常规技术研究,缺少高新技术研究,由表1可以看出,2008年之前科技三项投入比重明显偏低,2008年以后尽管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比重逐年增加,但是科技投入占比仍然较低,导致了我国获奖农业成果转化率不足60%,推广度不足30%,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差。
(4)财政支农效益较低
本文重点讨论我国财政支农规模效益和财政支农效率两方面。[3]
1、财政支农规模效益分析
为方便分析,首先假设本期财政支农资金对本期农业生产起主要作用(2),财政支农效益系数公式为:
财政支农支出收益系数=
该指标表示每单位财政支出所产生的每单位农业总产值,财政支农支出效益系数越大表示财政支农支出效益越好,反之,财政支农支出效益低。以2003―2014年国家财政支农和农业总产值相关数据为例,计算财政支农支出收益系数,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效益系数在2007之前普遍较高,2008以后明显降低,2007年收益系数高达34、88,而2009年仅为1、08,我国农业投入效益呈递减趋势,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要重视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资本效用。2003―2013年财政支农支出效益波动浮度大,可以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稳定财政支农投入。
2、财政支农支出弹性系数
财政支农支出弹性系数公式表示为:
财政支农支出弹性系数=
该指标表示每增长1%的财政支农投入将产生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财政支农支出弹性系数越大,说明财政支农投入增长会带来更高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财政支农效率也就越高,反之,财政支农支出弹性低,支出效率越低。以2003―2014年国家财政支农和农业总产值相关数据为例,计算财政支农支出弹性系数,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2005年和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弹性系数大于1外,其余年份弹性系数都小于1,即缺乏弹性,表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不能充分拉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5)补贴方式滞后
1、新形势下支农补贴主体不明确。涉及土地的农业补贴政策补贴承包者还是经营者?以四大补贴为例,四大补贴中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与承包土地直接相关,以往支农补贴主要是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原有的土地承包者,而新形势下我国土地流转加剧,土地“三权分置”,传统补贴方式势必影响土地流转大户、家庭农场及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也不符合农业补贴主旨。尽管部分省份进行了“补贴补经营者”的改革,但是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引导,工作进展比较缓慢。
2、新形势下支农补贴方式及政策不合理。第一,表现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及临时收储制度实施不合理,推高农产品价格,农业面临天花板。2008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工业化推进,农产品成本上升,为保障农民利益,必须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农业补贴投入,而农产品价格越高,粮食价格倒挂越严重,农产品进口量越上升,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仓储制度导致的仓储费用和四大补贴逐年增加,也带动了农业成本。当前我国棉花和食糖已经陷入两难,国内价格远高于国外进口完税价格,随着中国入世规定的逐渐实行,棉花和食糖关税及配额将逐步减小,如何保障其不成为又一个“大豆”,这必须引起重视。第二,传统的四大补贴面临天花板。四大补贴影响成本和价格,属于黄箱政策范畴,根据WTO规定,中国黄箱补贴不超过8、5%,2013年粮食产量16000亿斤,黄箱补贴只能是1400亿元,我国共补贴1700亿元(包括棉花、大豆、糖料等),谷物补贴即将到承诺底线[4]。
(六)财政支农相关法规体制不健全,管理制度有待优化
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具体管理办法,财政部于2001年颁布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2003年财政部和农业部针对农业资金挤占挪用现象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管理监督的意见》,对支农资金管理和监督进行了规范。在政策实施中,由于规范具体操作性较差,惩处力度小,支农资金管理面临一系列问题。[5]
1、支农资金实行分块管理,投入分散,效率低下。当前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渠道较多,支农板块共有24个,不仅涉及农、林、牧、副、渔部门,还涉及财务部、商务部、工信部、民政部、教育部、交通部等相关部门,农业财政支出分部门管理,部门分割严重,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导致了农业资金在使用上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资源浪费,而各部门分散管理,支农资金投入缺规划、无重点,呈现“撒胡椒面”状态。另外由于多部门掌握财政资金,各个部门职责权限模糊,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与效益评价没有具体可行的制度与规范,往往存在“重过程,轻结果”现象,财政支农效果不高。
2、支农资金立项不规范,分配权责不清。当前我国实施自下而上的项目审批制度,资金项目仅凭主管部门意见来确定最终结果,容易出现“面子项目”、“跑项目”、“要项目”等现象[6],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缺乏专家论证,支农资金投入的随意性,批复透明度低。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是中央政府的事权,也是地方政府的事权,在财政支农问题上,究竟哪些应该归中央管理,哪些归地方管理,当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就导致了中央和地方在支农问题上推诿扯皮,资金发放不及时。
3、支农资金监管乏力,挤占挪用现象严重,财政支农效果不明显。财政资金在层层下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资金截留、拖延现象,资金最终到位往往已经错过季节,影响了财政支农效果。在财政资金使用中,由于缺乏监管,资金挤占挪用作为其他经费现象严重,2003―2004年,审计署对全国50个县2001―2002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审核,发现这种现象非常普遍,50个县共挤占挪用支农资金4、95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支农资金专项专用将直接影响农业健康发展。[7]
第三篇: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财政支农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本文针对中国财政支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我国现阶段财政支农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2003-2009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逐年增加,年均增长17.8%。特别在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
(一)财政部门坚持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 加大农民补贴力度。2009年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四项补贴1230.8亿元,增长19.4%。补贴种类由9大类扩大到12大类,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增加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规模,在已实现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小麦、玉米等补贴范围。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新的扶贫政策。2009年安排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2642.2亿元。支持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稳定现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研究适当提高种植业补贴比例,稳步增加补贴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强化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沼气工程投入。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支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实施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二)新局面下,我国为发展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支农的新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财政支农工作的会议及新政策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之后于2008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大重点,会议明确了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切实落实关于农民自身利益的财政支农新政策
(1)“家电下乡”政策。“家电下乡”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财政政策工具及运作机制的一项创新。通过对农民购买家电予以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有利于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带动家电企业生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完善农村流通体系。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家电下乡”补贴资金预算200亿元。自2007年12月开始,“家电下乡”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全国全面实施,并将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及电磁炉纳入了补贴范围。据测算,“家电下乡”在全国推广和增加补贴品种后,4年拉动国内消费约21000亿元。
(2)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2亿元。比2008年增加168亿元,增长6.7%。探索建立就业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补贴先缴后补办法,完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与促进就业效果挂钩机制,引导各类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以做好促进农民工就业和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局势为重点,加大各项就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重点帮扶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二、我国财政支农在新时代下出现的新问题
(一)财政直接投入比例失调,投入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尽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也有大幅增长,但由于财力有限、使用效率不高、结构矛盾突出等原因,相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效益低下的发展现实而言,投入仍严重不足。同时,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失调、管理混乱,导致生产性支农资金到位率很低,而用于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比重上升。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的比重更低,这就无法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良好的农业投资环境,也就很难提高农业投资者集中土地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阻碍了新型农地经营方式的推广。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近年来一直没有超过1%。大大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另外,在财政支农投入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而直接用于生产的补贴资金很少,基本上是流通企业和消费者受益,而农民受益少。目前,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约1/3是农产品政策补贴,农产品政策补贴多数还是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的不足50%。
(二)财政农业税费改革滞后,不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
合理科学的农业税费制度也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所进行的农业税费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遗憾的是,这一改革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角度出发而进行的统筹安排与思考不足,没有将减轻农民负担同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及农村地方政府支农的财权、事权改革紧密结合,其改革滞后性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推广。
(三)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
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延续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证不了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浪费。涉农部门多,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导致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实施效益不理想。而且,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并存;财政支农资金预算执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且内支农资金支出不平衡: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落后,资金使用效果差,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短期内,由于我国长期扭曲的农村不合理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乡镇财政收入造成重大冲击,加之各地区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参差不齐,基层财政收入不足造成支出的缺口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村公共物品筹资制度的重新安排。通过重新安排,能够稳定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负担反弹等影响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同时加大农村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填补税费改革中发生的财政收支缺口,减少改革的阻力,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国家和农民的收入分配关系。
(二)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一般在60%左右,有的高达80%,而我国现阶段仅为39%,农业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很大。因此,我国要重点支持那些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农业科技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包括提高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研究、杂交优势的利用等;要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发展农业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光辐射技术等研究;加强重大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有计划地使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利益驱动成为农民吸纳科技的动力。
(三)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实现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即确保每一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比重高于上年,保证国家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的法定增长,并切实加强预算执行。各级财政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同时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利用补助、贴息、保险、担保等方面手段。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增加农业投入。扎扎实实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鼓励以县为主,制定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通过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整合支农资金;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通过合理配置机构和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性措施,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总之,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扎实做好财政支持“三农”的各项工作。
第四篇: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研究
院(部): 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班
级: 工商061 姓
名: 何开生 学
号: 2006091188 指导教师: 孙学辉
完成日期: 2010年6月11日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III ABSTRACT...........................................................IV 1前 言................................................................1.1研究的背景..........................................................1.2本文研究的意义......................................................2财政支农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2.1西方学者对财政支农理论分析..........................................2.1.1弗朗斯瓦•魁奈的重农思想..........................................2.1.2西方学者罗斯托提出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的经济发展理论...............2.1.3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自由经济理论分析........................2.2“三农”政策理论.....................................................2.2.1“三农”问题的提出...............................................2.2.2“三农”问题的重要性.............................................3我国财政支农的必然性分析.........................................4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4.1中央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历史回顾........................................4.2我国财政支农问题分析...............................................4.2.1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整体上呈现弱化的倾向..........................4.2.2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4.2.3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5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总体思路......................................5.1扩大农业财政支出总量...............................................5.2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5.2.1逐步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的比重....................................5.2.2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I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5.2.3大力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5.2.4支持适应市场要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5.2.5有选择地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6结 论...............................................................谢 辞................................................................参考文献.............................................................II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关系到我国9亿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只有解决这些矛盾,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是城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财政支农政策是国家实施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主要财政政策,财政支农支出行为直接影响和决定财政政策效果。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农业;农村;农民
III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Study on China's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economic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both agriculture and the rural economy in China 900 million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to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At present, in general, agriculture has entered the industry that promotes agricultural, urban area townships and historical stage of industry nurturing agriculture.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rapi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maintain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stability played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but our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s weak, rural social undertakings lags behind, widening urban-rural income gap is still quite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only solve these contradictions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Financial investment i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scal Policies on agricultural support and protection of the main fiscal policy, expenditure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and decided to conduct a direct impact effect of fiscal policy.This paper uses a variety of methods of state expenditure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in China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nd the light of existing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finance;agriculture;countryside;farmer
IV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1前 言
1.1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支出总量在逐年增加,从2001年起财政支持已经开始向“三农”调整,并且逐年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被确定为重点支出项目的首位。近6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
***00200002005年2007年2009年
图1.1 2005-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图
1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3517亿元,比上年增加542亿元。
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4318亿元,比上年增加801亿元。
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672亿元,比上年增加1354亿元。
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7253亿元,比上年增加1581亿元。
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财政上只重视收入分配,忽略财政活动的最终效应,对资金分配效果、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产出效果缺乏监督和考核,致使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这促使人们越来越关心财政支农资金使用,重视其实际使用的效果与效率。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中国是世界上农民最多的国家,农业、农民、农村是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基础和保证,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一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变,也为了服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为了发展工业,农村作为工业产 ①《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30日(A3)。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第一部分是前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简述了解论文的基本框架。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弱质性特征,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结合了相关理论和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和我国财政支农的必然性,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是财政支农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通过以西方学者提出的财政支持对农业增长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我国“三农”问题状况及形成“三农”问题形势严峻。因此,本章反映了财政支农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性,为本文介绍了财政支农的目的以及意义。
第三部分是我国财政支农的必然性分析。通过分析来说明我国农业需要政府的扶持,为全文贯穿了重要思想。
第四部分是我国财政支农分析及存在问题的探讨。在这部分中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历史的回顾,提出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是对我国财政支农提出建议,调整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针对我国财政支农的实际情况,从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入手,在建立规范财政支农支出行为的政策制度,规范财政支农支出行为;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保证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财政支农资金积极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财政内部支农支出管理,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我国财政支农问题的政策和对策建议。
2财政支农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2.1西方学者对财政支农理论分析
农业在任何社会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学者对财政支农的研究起步比较早,较深入地认识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从理论和实证中研究了财政支农的必要性和支持的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理论: 2.1.1弗朗斯瓦•魁奈的重农思想
十八世纪后期,最早在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其中思想指出:靠牺牲农业而发展的工商业是难以持久的,农业的凋零必然会阻碍工商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发展农业经济,反对重商主义的思想。其创始人弗朗斯瓦•魁奈认为,只有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的资本,而工业资本则不是生产的资本。这种观点虽然很片面,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农业的作用,肯定了财政支农的投资。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的邂逅、贫穷与工业的高生产率、高收入水平之间的反差,将农业经济作为经济体的一部分去研究,并将研究延伸至全世界发展中国家。
20世纪60年代,他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以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为核心内容的农业教育经济思想,其人力资本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舒尔茨通过比较日本和印度农村的情况,说明了财政支农对农村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他说:“日本和印度的农业生产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土地是否适合于耕作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印度情况要好得多。印度也不吝啬对灌溉设施的投资。在考虑到所有因素之后,事实是,日本耕作者在把有用的知识运用于生产方面的技能比印度的耕作者高得多。”这一发现使舒尔茨坚信,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差别,也不取决于同样形式的物质资本存量的作用,同样不取决于大多数劳动者蛮力的增加,甚至不取决于这所有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它主要决定于知识的进步和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比从前质量更好的物质资本形式,决定于人们在他们经济努力中有用能力的巨大增进。而知识的进步以及把知识运用于生产的有用能力的增加,无疑都要靠教育和培训。这也是舒尔茨理论的独到之处:把教育视为一种有巨大收益的投资行为。一些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人们很少有现代经济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些人知识和技能低下的原因是很差的教育,就是对人力资本投资太少,也就是政府对与农村的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增长向现代化增长方式改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竞争力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舒尔茨主张的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对于我国财政支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2.2“三农”政策理论 2.2.1“三农”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农民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主要在于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给“三农”问题以如此高的认识,在中国理论界是空前的,“三农”问题从来都是全局性的问题。8亿农民的问题,广大农村的问题,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今后必须要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必须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这些问题都已经影响到了农村社会的安定,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财政支农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3我国财政支农的必然性分析
我国的特殊国情也决定了农业需要政府的扶持。
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少,粮食问题严峻,一旦发生危机,即使把所有的世界贸易都用来支援我国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我国的粮食一定要处于基本自给,不能过分依赖进口,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粮食的生产。
第二,农民增收缓慢,城乡距离扩大。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由于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连年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出现了所谓的“丰收悖论”:它是经济学中最著名的一个悖论,由于基本粮食作物需求缺乏弹性,丰收提高了农作物供给导致价格下跌,却并不会使需求增加很多,农民整体收益反而低于收成不好时,出现了增长不增收的现象。1997-2003年间,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才4%,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一半左右。所以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是政府调整农业政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民穷困既是农村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长期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将受到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品的卖难,令扩大内需方针难以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从而产生大量“流民”,危及社会安定;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
农民没有集体谈判能力,也是造成其贫困的重要社会原因。在社会现阶段,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各自能够从社会利益总量中分到多大的份额,一方面取决于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贡献,另一方面取决于他们的组织程度和影响政策的能力。在这种集团性的利益角逐中,哪个集团的组织程度高,自己的劳动争取社会给予较高评价的能力强,哪个集团就有可能争取到更大的利益。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人数众多的优势被组织程度的松散所抵消,因而表现出的群体力量十分微弱。他们只能充当社会利益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等竞争的、对农业政策和农业的支持政策和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而深远影响的“黄箱支持”政策措施。而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要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财政支农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黄箱支持”而多多增加“绿箱支持”,构筑适应WTO规则的财政支农投入新格局,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存是农业发展的基点,农业发展是个历史概念。农业的现状,既是农业过去发展的结果,又构成了农业未来发展的基点。就农业的整个历史而言,发展是无止境的,但是,就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而言,农业的发展总是通过两级表现出来的:一是农业的生存,这是农业发展基点和下限,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点和下限,其意义在于农业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准备必要的前提和基础。4.1中央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中央及地方财政一直重视对农业的投资问题,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和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确保了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增长。但是在不同时期,受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变动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也呈现了明显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1950-1957年)是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迅速上升期。该阶段包括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及“一五”建设时期。这一阶段,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速度是建国至今以来最快的阶段,农业获得了有效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积累。
第二阶段(1958-1979年)是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剧烈波动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开始下降,加之国家对农业实行轻税和稳定税收负担,同时国家财政有了一定的增长。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尽管在不同年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减,但总的趋势是增长的。总体看来,支出增长缓慢、波动幅度大是这一阶段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呈现的最主要特征。
第三阶段(1980-1993年)是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支出水平下降期。1980年开始,中国农村拉开了体制改革的序幕,财政体制也由统收统支改为财政包干。这一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但由于农业在财政收入增长中贡献份额小,以及农民微观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政府的农业主体地位观念弱化。导致的后果是1980—1985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影响的程度。我国政府是庞大的国有经济的所有者,其财产和预算收入集中在非农产业。因此,出于扩大自身收入的需要,新增投资集中于非农产业是一种自然趋势。
(3)政府对农业投资动力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业投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政府作为农业基础性投入的主体,其行为动机应该是谋求客观及长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障满足人民生产需要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往往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目标,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忽视农业投资的公共性与长期性,政府对农业投资必定减少。农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直接贡献相对较小,地方政府受利益最大化驱动,对农业这种长线、低效益产业的投资缺乏动力,甚至常常把农业投资转移出去。财政大幅度减少农业支出是造成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投入比重同益弱化的主要原因。
(4)产业投资体制的影响。政府现行的产业投资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政府既承担着国民经济的管理职责,又代表国家承担各行业性投资的职责,只要政府对各个产业的经营性投资职责不变,其增加农业投资的行为就会弱化。政府可增加农业投资的财力主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产业投资体制两大因素的制约。从后者看,一方面,我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都承担着经营性投资职责,财力分散,另一方面,在非农产业产权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各个产业为了自身发展,无不以各理由竞相争夺最优惠的政府投资,从而挤占政府可增加的农业投资。4.2.2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
财政支农资金是农业基础地位政策的体现和农业投入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为促进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综合实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某些环节上已制约了财政支农资金作用的正常发挥,影响了国家农业政策的切实贯彻落实。
(1)财政支农较多地利用间接支持,造成财政支持结构的偏离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对农业生产的财政补贴机制,政府财政资金对农产品的补贴和贴息主要在流通领域和金融系统,真正到农民手中的还很少。财政支持结构的偏离,国家对农业产业化投入的减少,且作为农业投入主体的农户和农业企业投入能力又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而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而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水利、林业生态等社会效益显著、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1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或财政先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到地方的,还有由发改委、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的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由于资金管理部门较多,各自为战,缺乏沟通,管理层次和拨付环节烦琐,导致支农投资盲目投放、重复支持、资金到位难、办事效率低等现象屡屡发生。
(3)地方配套难。中央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也大部分规定市、县、乡镇要资金配套。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农业投资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地方尤其是相当部分市、县和乡镇财政困难,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一些地方为争取国家更多的投入搞配套空头承诺、搞“钓鱼”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项目开工后,上级的钱拿来用,本级的拿不出来,造成资金缺口大,许多建设项目成了“半拉子”工程。
(4)资金使用散。由于“资”出多门,“条条”管理,支农投资安排时往往发生撒“胡椒面”现象,顾及方方面面。此外,少数领导个人支配使用的随意性大,搞“人情项目”、“关系项目”。造成支农资金使用分散,农业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小。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三、五万元甚至一、二万元,根本无法完成该项目建设,也极易导致“豆腐渣”工程。农业资金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5)投资效益低。由于管理部门多,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致使同一类型支农项目存在多个部门重复立项、交叉投入的情况,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开发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扶贫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及公路建设项目有相同的建设内容等等。给政府支农投资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给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资金使用效益也必然大打折扣。
(6)监督力度弱。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国家审计署在 2004年6月发布2号审计公告,对全国50个县2001年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后,发现部分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不到位以及被挤占挪用情况令人担忧。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主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弥补经费、出借、经营、建房买车等,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5.2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
5.2.1逐步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的比重
农业财政投入结构合理化的前提是该压缩的必须压缩,尤其是农业事业费占农业财政投入比重过大的问题必须解决,解决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办法是存量的压缩,即把原来农业事业费的绝对数量进行压缩,新增的农业财政投入中不再增加该项目的投入。这个办法目前还不现实,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的压缩依赖于事业单位本身改革的成果,即职能的转化和人员编制的压缩等,而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另一个办法是在增量的农业财政投入中压缩,即保持其原有的绝对投入数量不变,以保证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在改革期间的正常运转。在增量投入中尽量减少对这些部门事业费投入乃至于不增加对其投入,从而实现农业事业费支出比重的有效减少。目前看,第二种办法比较可行。5.2.2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因其最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的自然特性,而被称为弱质产业。改革以来,农业生产由统一的集体经营转为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成为农业投入的主体,而国家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由原来的主导地位降为次要地位。结果近年来,本应由国家提供的以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成灾率明显上升,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以及农业业已置于WTO框架的事实昭示着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即必须适时调整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质量农业、效益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国家财政加大资本项目的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基本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支持大型防洪抗旱设施、大中型河道及水库的维修和加固、农村电力和能源设施、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农村土地整治和道路铺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以及以重点小流域水土保护与治理、主要水系流域和源头的“三还”工程为主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5.2.3大力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
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农林牧渔水各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收入统计数据表明,国家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呈现负增长,与《农业法》中规定的科技投资增长率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相去甚远。以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比世界上最低收入国家平均数还低,在80年代前期仅为0.39%,低于最低收入国家(0.65%)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农业产化。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
谢 辞
值此论文撰写完毕之际,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孙学辉老师。
从选题到课题的研究都凝聚了导师的心血,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孙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和鼓励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她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谆谆教导,使我最终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在此,我衷心感谢孙老师给我的关心和帮助。向所有在我专业学习过程中给于过热情帮助和支持理解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最深切的谢意,这份感激将永驻我心。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与家人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照顾,正是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第五篇: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工作浅析
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工作浅析
——台前县农业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三农”的倾斜,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但财政支农工作依然存在新情况、新问题,财政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进一步拓展。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支农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开创财政支农工作新局面,对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财政支农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财政支农投资渠道分散。各涉农部门根据自身职责,积极争取各项支农惠农资金,但各项资金额度较小,且有重合。这样就造成各自为战、项目重复建设、质量不高等现象。比如:农业、扶贫、妇联、科技等部门都有农民培训项目;农业、水利、国土都有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项目。都存在资金额度小、项目重复建设等现象,造成资金浪费。
2、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在资金投入中,直接用于流
通环节的补贴过高。注重惠农直补,而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 1
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执法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科技培训、农村经济组织建设等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3、用于农业科研开发及推广的资金较少,制约着现代
农业科技进步。
4、支农资金绩效较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拨入迟缓,影响财政支农建设资金的及时使用;地方财政对支农资金投入增长缓慢,越来越不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二、解决目前财政支农工作的几点建议
1、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涉农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杜绝片面追求部门利益行为。对于涉及多部门的、建设项目内容相同而又相互交叉的,应共同研究调整,减少重复建设,明确界定各自的职责范围结合进行,以提高资金效率,优化财政支出。
2、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重点,向“三农”重点领
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为着力点,重点支持构建设施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解决好农
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制约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提高特色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通过大力扶持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作社等组织,逐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提高农民与市场对接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放大规模效应。县财政应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起点低、带动能力弱的问题,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布局的聚集效应。依托现有的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促进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和保证农产品加工原料供应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本着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扶持具有较强带动能力、能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支持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支持高效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四是支持农业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防控、救助体系,增强现代特色农业防范生产风险的能力;加大农
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村
经济发展和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围绕现代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加快技术引进、推广和成果转化,支持农业适用新技术、高效新品种、种养新模式的科技攻关,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水平,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二要支持科技培训。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青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为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三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对关键性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以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等,由农业职能机构承担,县财政要给予一定工作经费,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多元化投入体系的科技推广模式。
4、整合支农资源。一是围绕统一、高效、便民、科学、协调的目标,大力拓展财政投入,社会捐助等筹措渠道,形
成多元筹资合力。二是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设施、资金、政策、信息、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支农资金运行效率,减少支农资金运行成本,形成统筹工作合力。三是协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个人的力量,整体筹划,整体实施,形成上下联动合力。四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科学规范支农项目,力避财政资金“撒胡椒面”,使支农项目由“满天繁星”向“一轮明月”转变。
5、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加强地方
经济建设,开源节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地方品牌农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有效增长可用财力,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来源,增加对支农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资金投入比重。同时,通过改进支农资金投放形式,减少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如果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确实无法到位,可以采取按中央和省财政拨出的资金额度计划立项建设的办法,避免影响主要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O一一年五月十日